收藏 分销(赏)

中国技术转移枢纽及其网络腹地的时空演化_王帮娟.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469137 上传时间:2023-10-13 格式:PDF 页数:22 大小:4.4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技术转移枢纽及其网络腹地的时空演化_王帮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中国技术转移枢纽及其网络腹地的时空演化_王帮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中国技术转移枢纽及其网络腹地的时空演化_王帮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地 理 学 报ACTA GEOGRAPHICA SINICA第78卷 第2期2023年2月Vol.78,No.2February,2023中国技术转移枢纽及其网络腹地的时空演化王帮娟1,王 涛1,刘承良1,2(1.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上海 200241;2.华东师范大学全球创新与发展研究院,上海 200062)摘要:技术转移是提升区域知识多样性、培育技术创新枢纽的重要途径,然而技术转移枢纽的空间演化复杂性仍然是一个灰箱,其演化规律有待进一步挖掘。为此,本文发展了技术转移枢纽的理论框架及其加权自我网络分析(WENA)和Ht-index识别方法,实证揭示了20042018年间中国技术转

2、移枢纽及其网络腹地的时空演化规律与模式:中国技术转移枢纽兼具等级层次性、空间极化性和功能均衡互补性的三重特性,是创新体系中具有技术集散功能的高等级技术转移节点,高度锁定于北京、上海、深圳和广州等东部城市。中国技术转移枢纽等级体系发育稳定的“金字塔”型结构,阶层固化较突出,具地方依赖性或空间粘滞性;技术转出和技术引进枢纽分别表现出双极引领和多中心主导空间格局。中国技术转移枢纽功能组织以集散型为主,功能类型由双部门主导向多部门融合的技术多样化演变,总体态势呈现出由起步阶段的功能分离、发展阶段的功能整合向成熟阶段的功能协同演替的规律。中国技术转移枢纽的网络腹地表现出显著的扩张性竞争性双重属性,呈现“

3、周边+外围”双向扩张作用机制,形成渐进式扩张(由内向外)、跳跃式扩张(内外交替)和渐进式收缩(由外向内)3种差异化的腹地生长模式。关键词:技术转移枢纽;网络腹地;加权自我网络分析(WENA);Ht-index分类法;时空演化;发展模式DOI:10.11821/dlxb2023020031 引言科技全球化时代,创新活动不断突破地域和组织界限向“枢纽网络”体系加速重构1,以创新要素跨区域流动为特征的开放式创新成为主要创新形式2。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认为,技术进步是决定区域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主要通过自主创新和开放创新路径实现3-4。演化经济地理则强调技术转移和开放创新的重要性,认为从外部通道获取知识技

4、术是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和避免陷入“路径锁定”和“熵死困境”的重要渠道5-6。近年出台的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方案明确将技术转移上升为国家战略,其关键是建设不同等级功能的技术转移枢纽体系7。技术转移作为一种在技术势差等因素作用下有意识、有明确目标的知识溢出和技术扩散形式1,受到持续而广泛的关注,相关研究以管理学领域居多。近年来,经济地理学对技术转移及其空间规律的研究逐渐增加8。研究内容包括:技术转移的内涵和功收稿日期:2021-10-18;修订日期:2022-08-26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1ZDA011)Foundation:Major Program of National

5、Social Science Foundationof China,No.21ZDA011作者简介:王帮娟(1993-),女,甘肃陇南人,博士生,研究方向为交通地理与区域创新。E-mail:通讯作者:刘承良(1979-),男,湖北武汉人,教授,博导,研究方向为世界经济地理。E-mail:293-314页地 理 学 报78卷能。聚焦技术转移的概念内涵、发展阶段和功能等方面9。技术转移网络演化及其驱动机制。包括技术转移网络结构特征和演化分析10-11,研究发现技术转移受到区域技术势差、技术特性(周期和吸收能力)12、经济发展水平和研发投入1,5等因素的影响。技术转移与区域创新能力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6、主要通过研发合作、高技术产品交易和人才交流等形式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和促进经济发展13-14。技术转移的发展路径模式。包括跨国技术转移15、高校技术转移14、产学研合作16以及知识溢出13和技术转移协同演化路径17等。总体来看,已有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侧重融合大数据挖掘、复杂网络分析、空间计量和GIS空间分析等定量手段,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科研机构、大学和企业等创新主体14,研究尺度涉及全球、国家和地方,其中城市作为知识技术生产和转移的主要节点,成为学者们的研究重点8,10,18。在全球化和信息化背景下,全球生产网络中的城市体系逐渐被全球创新网络所重塑8,19-20,城市空间组织形式逐渐由“地方空间”(

7、space of places)向“流空间”(space offlows)转变21,城市的经济特征从基于周边“腹地”(hinterland)的地方联系发展为复杂的非地方联系,具有非地方联系的腹地也被称为“网络腹地”(hinterworld)22-24。网络腹地可以用来表示城市在网络中的影响范围25,其特征是城市在网络中的影响力具有空间重叠性,影响范围没有明显的空间边界22-23。在这种超越地理空间边界实体的网络中,Taylor提出的网络腹地理论,为界定城市创新的影响范围(网络地位)提供了新思路24。综上,技术转移已成为创新地理学的研究热点与前沿,相关成果大量涌现,但仍有亟待思考之处:在当前国家

8、建设技术转移体系的背景下,技术转移枢纽体系的理论建设有待重视,关于技术转移枢纽的评价识别、形成过程、功能组织和演化规律的研究仍显薄弱;在流动空间环境下国家技术转移体系的联系和空间组织特征,技术转移发展的路径模式及枢纽腹地的发育规律仍然较为匮乏;在研究方法上,已有研究多使用网络科学方法,存在方法论上“路径锁定”的潜在局限。鉴于此,本文在“枢纽网络”思想的基础上,建立基于WENA-Ht-index的技术转移枢纽评价识别模型,并通过20042018年中国技术转移枢纽时空演化的实证分析,从技术转出和技术引进两个维度,识别不同等级和不同功能组织类型的技术转移枢纽,并提炼枢纽及其网络腹地的演化规律与成长模

9、式,构建“技术转移枢纽网络腹地”的理论框架,以期进一步发展创新体系的“枢纽网络”理论,实现研究方法和理论建设的有益突破。2 空间级联系统视域下的“技术转移枢纽网络腹地”理论框架新经济形态和第三本性(人力资本和信息设施)的出现,促使空间组织结构由中心腹地向枢纽网络体系转变26。Van Kilink27在1988年研究港口时发现了枢纽网络结构,随后该结构在研发枢纽领域得到发展和论证26,28。受信息、科技、生态环境、体制创新等新因素的挑战29,城市创新体系组织不断重构,呈现高度的枢纽网络化态势30。技术转移在相互作用和联系过程中发育典型的枢纽网络式结构1,并形成有层级联系的动态空间系统10。因此本

10、文基于枢纽网络理论构建了空间级联系统视域下的“技术转移枢纽网络腹地”理论框架(图1)。在现实网络中,枢纽是指拥有大量连接的少数节点31,对于技术转移网络,技术流动由于受技术势差32-33、扩散通道(经济差异、产业结构、资源禀赋、政策等)34-35、研2942期王帮娟 等:中国技术转移枢纽及其网络腹地的时空演化发投入10,36和市场需求18等多种因素的扰动,城市技术转移能力的大小存在很大差异,本文的技术转移枢纽是指在技术转移网络中辐射或集聚能力突出并占据领导和支配地位的地区或城市。其服务对象不仅包括邻近节点,也覆盖区域的其他枢纽和节点,呈现要素强集聚性和强辐射扩张性双重特性37。一方面在市场需求

11、的牵引下18,枢纽凭借良好的创新环境和技术研发投入10,36构建出的大平台、大通道和全链条网络,吸引网络腹地的技术不断向枢纽集聚37,使之成为技术创新体系中的集聚地和辐合源;另一方面在技术势差、扩散通道的驱动下33,35,通过要素的流动、重组和整合,技术转移枢纽不断向网络腹地进行多层次的技术辐射和扩散输出38,使之成为技术创新体系中的策源地和辐射源28。技术转移枢纽根据等级可以划分为国家级、区域级和地方级;按功能可以划分为辐射型(技术扩散能力大于集聚能力)、辐合型(技术集聚能力大于扩散能力)与集散型(技术扩散与集聚能力相均衡)3种功能组织和单功能主导、双功能主导和综合性3种功能类型。由于集聚和

12、扩散效应,枢纽往往是多功能的,呈现“大而专”的特点26,枢纽之间互联互通,并与其自身联系的节点构成枢纽单元(即网络腹地),然后多个枢纽单元共同组成网络38。技术转移枢纽网络下的腹地是一个范围更广、地理空间约束较弱的网络腹地,网络腹地之间不再相互排斥而是相互兼容,技术转移枢纽之间的联系呈现多元化和互惠性特征,枢纽既可以共享腹地,也可以互为腹地39。枢纽与网络腹地之间通过技术转移紧密相连,网络腹地在获得技术溢出的同时并对枢纽产生正向的反馈作用28。通过网络关系,技术转移枢纽与其网络腹地之间通过优先连接(preferential attachment)、邻近效应(proximity effect)和

13、路径依赖(path dependence)40进行技术的空间集聚和扩散。在优先连接原则下,新的节点会优先与能级较高的技术转移枢纽进行渐进式或跳跃图1“技术转移枢纽网络腹地”空间级联系统理论框架示意图Fig.1 Spatial cascading system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high-level technology transfer hubs and their hinterworlds295地 理 学 报78卷式连接41,在“富者愈富”或“向心力”作用下使得一些技术转移枢纽发育出累积循环优势40,形成“外围+周边”的腹地范围态势。与此同时,在空间相互作用机

14、制下,认知、地理和社会等多维邻近性促进技术转移枢纽与相邻地区之间在共同知识、经验和技巧等方面的流动和转移5,42,进一步巩固了技术转移枢纽对周边腹地的影响力和辐射力,腹地规模呈扩张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以上两种作用机制下,技术转移枢纽与周边和外围腹地之间的技术转移关系形成某种路径依赖效应43,枢纽和腹地因技术匹配、交易成本降低和合作制度化等有利条件形成技术转移的相互依赖关系,对未来区域技术转移路径的保持产生强大惯性40,腹地规模可能会呈现收缩态势。在这些作用机制下,不同等级层次的技术转移枢纽往往会形成相互嵌套、彼此关联的空间组织体系,这种空间组织体系经过不断的层级互动和相互联系44,形成了高

15、等级与低等级技术转移枢纽共生的等级结构,打破了传统中心腹地单元封闭系统的局限,最终形成空间级联系统视域下枢纽之间、枢纽腹地之间有效连通的技术转移枢纽网络腹地系统26。3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3.1 数据来源与处理专利权转让数据来自中国知识产权专利信息服务平台(数据暂未含港澳台地区),包括专利标题、专利编号、专利名称、专利所属类别编号、专利转让前后权利所属人与地址、专利申请、授权与转移时间。根据检索结果,2004年以前专利转移量较少,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研究时段选取为20042018年。依据等间距原则划分为20042008年、20092013年和20142018年3个阶段。通过数据清洗和属性提取,

16、建立城际专利权转让关系空间数据库。依据Schmoch45建立的分类法,将原始的IPC数据编码分为五大部门(电气工程、机械工程、化学、仪器和其他部门)和35个技术领域,以识别专利转移的功能类型。3.2 技术转移枢纽的等级规模划分3.2.1 加权自我网络分析构建加权自我网络(Weighted Ego Network Analysis,WENA),运用加权平均中心秩(Weighted Average Centrality Rank,WACR)来衡量城市的技术转移能级46,既能表征城市的技术转移规模,又能呈现整个网络与局部城市网络的关系。(1)构建加权有向网络P(V,E)。基于图论原理,以城市为节点集

17、V,以它们之间的专利权交易为边集E,以专利权交易数量为权重,构建技术转移的加权非对称矩阵:P=|P110P1(n-1)P1n0P22P2(n-1)P2n0P(n-1)1P(n-1)20P(n-1)nPn1Pn2Pn(n-1)0(1)(2)计算城市加权度中心性。公式为:wki=j=1Naij(2)式中:wki为城市i的加权度;aij为城市i与其他城市技术转移的数量。(3)修正链路强度权重。在自我网络分析中,从城市i到其所有邻居城市j的每个链路强度(pij)被定义为城市i的加权度(wk)的倒数:2962期王帮娟 等:中国技术转移枢纽及其网络腹地的时空演化pij=1wki(jNi)(3)式中:Ni是

18、节点i相邻节点的集合。针对链路强度缺陷,本文将城市i到相邻城市j的链路强度权重(wij)修正定义为城市j与i所有相邻城市度加权之和的比值:wij=wkjj=1mwkj(jNi)(4)式中:m是Ni集合节点的数量;wkj是城市j的加权度。(4)计算网络约束强度。城市i到城市j的约束(Cij)由城市i到城市j的直接连接强度和间接连接强度之和的平方计算:Cij=(wij+wij)2=(wij+qwiqwqj)2(jNi,qNi,qi,qj)(5)式中:wij是从城市i到其邻居j的直接连接强度;wij表示i与j不直接连接,但是城市i与两个相连城市(城市j和城市q)直接连接。(5)计算加权平均中心秩:W

19、ACRi=kij=1m(wij+wiqwqj)2(jNi,qNi,js)(6)在加权自我技术转移网络中,城市i的WACR值越大,则城市i在技术转移网络中的流量传输作用越显著,城市的技术转移能级或重要性越高。为了对不同年份进行比较,对结果进行了无量纲化处理。3.2.2 Ht-index等级分类等级层次结构是大多数地理分形体所具有的共性,也是事物在地理空间上按层级缩放的重要特征。Ht-index方法可以为具有重尾分布的数据捕捉这种不平衡的层次结构和标度结构47。所谓Ht-index即头/尾中断法,是指以递归地导出固有类或层次的方法。通过计算平均值将所有数据值分为两部分,头部(高于平均值部分)和尾部

20、(低于平均值部分)。对头部的值重复这个过程,直到头部的值不是重尾的即止48。经一定次数循环迭代后,则能获得不同分级的区间数值,即技术转移枢纽的不同等级(图2)。为能进行纵向对比,本文通过Ht-index运用统一的划分标准对计算的所有WACR值进行等级划分。3.2.3 优势流分析优势流是根据城市规模和要素的最大流向来反映城市在网络体系中的层级主导地位49。本文优势流分析中的要素流为两个城市之间的专利转移量,用WACR值来表征城市规模。Ht-index划分的城市等级结构是垂直但无联系的,借助优势流可以明确不同等级城市之间的联系。3.3 技术转移枢纽的功能类型划分引入区位熵来确定技术转移枢纽的主导技

21、术部门领域:CC=CikCiCkC(7)图2Ht-index等级分类示意图Fig.2 The head/tail breaking297地 理 学 报78卷式中:Cik为i枢纽k部门领域的专利转移量。若区位熵大于1,则为主导部门领域。根据主导部门数量将技术转移枢纽的功能类型划分为单功能主导型、双功能主导型和多功能综合型3种模式。3.4 技术转移枢纽的网络腹地划分3.4.1 技术转移枢纽的网络腹地划分借鉴相对关联度方法来划分技术转移枢纽的网络腹地23:Vpq=a+bNq+Rpq(q=1,2,n,pq)(8)式中:Vpq表示节点q城市与其他城市p(p=1,2,)的技术转移强度;Nq表示总技术转移强

22、度。将Vpq与Nq进行回归分析,用残差Rpq分析城市q的连通性。若残差Rpq 0,则城市p与城市q是强关联的,若残差Rpq区域级地方级的位序和核心腹地外围腹地的规律。(1)国家级、区域级和地方级技术转移枢纽的网络腹地出现不同程度扩展。技术转移枢纽腹地规模扩张范围国家级区域级地方级的趋势逐渐明晰,只有少数中西部的地方级技术引进枢纽(如绵阳、十堰、乌鲁木齐)和东北的技术转出枢纽(如长春、哈尔滨)由于与腹地地理距离较远或联系紧密,网络腹地范围大于区域级甚至国家级。多数技术转出和引进枢纽基本遵循核心腹地外围腹地的规律。仅少数地方级(如中山、惠州)和区域级(如大连、泉州和天津)技术转出枢纽外围腹地核心腹

23、地。约有20%的技术引进枢纽规模为外围腹地核心腹地,大部分归属于地方级,主要特点是这些枢纽的核注:基于自然资源部标准地图服务网站审图号为GS(2019)1823号的标准地图绘制,底图边界无修改。图8中国城市技术转移枢纽的演化阶段和模式Fig.8 Evolution stages and modes of technology transfer hubs3062期王帮娟 等:中国技术转移枢纽及其网络腹地的时空演化心腹地邻近效应显著,外围腹地范围较广。绍兴、苏州、温州和南通、青岛和广州分别是技术转出和引进腹地扩张速度最快的城市,而沈阳和淄博的转出网络腹地呈收缩态势。(2)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四大

24、技术转移枢纽的网络腹地范围扩展迅猛,其核心腹地扩张速度超过外围腹地(图9)。北京由技术引进主导型向技术集散均衡型演替。20042008年技术引进腹地规模显著大于技术转出,技术集聚能力明显高于扩散能力,通过产业转移及总部分支组织,大量创新型城市成为北京的技术供应地。20092018年北京技术扩散能力迅速增强,技术转出核心腹地范围超过技术引进,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技术增长极。上海始终呈技术转出主导型,但核心腹地明显收缩。15年间上海、技术转出的网络腹地规模始终明显超过技术引进,是全国重要的技术输出枢纽。近年北京和深圳技术生产能力和网络腹地范围扩大显著,导致上海的网络腹地范围迅速缩小。深圳基本呈技术引

25、进主导型。20042013年深圳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对外技术溢出效应明显,由技术引进主导型向技术集散均衡型转变。20142018年深圳由技术集散均衡型向技术引进主导型转变,技术吸收转化能力显著扩大,对外技术需求持续增强。广州近年呈技术引进主导型。20042013年广州网络腹地范围小于北上深,但20142018年间广州技术市场化水平发展迅猛,其网络腹地扩展迅速,技术引进核心腹地规模逼近北京,外围腹地甚至超过北京。5.2 中国技术转移枢纽网络腹地的空间演化20042018年间,绝大部分技术转移枢纽的网络腹地呈现出“周边+外围”的地理分布,技术转移遵循技术“梯度律”和“反梯度律”,呈现接触扩散、跳

26、跃扩散和等级扩散复合规律(图10)。5.2.1 技术转移枢纽网络腹地呈现“周边+外围”格局,距离是影响其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大部分技术转移枢纽的网络腹地始终呈现出“周边+外围”的空间异质性特征,具有空间分布的恒定性。网络腹地既高度集中于周边城市,技术流遵循地理邻近性,呈接触扩散规律,也包含跨省域城市,技术集聚和扩散相应遵循技术“反梯度律”和“梯度律”,按等级扩散和跳跃扩散方式组织,形成较为广泛而均衡化的腹地散布格局。仅有个别城市(如珠海、中山、沈阳)的网络腹地集中在周边地区或者外围地区。同时,不同等级的技术转移枢纽网络腹地范围差异性较明显。地理临近和网络临近是影响网络腹地的重要因素,距离对网络腹

27、地的生长发育有制约作用39。国家级枢纽腹地覆盖全国大多数地区和城市,呈现地理邻近和长距离联系双重主导特点,区域级枢纽网络腹地以附近城市图920042018年四大技术转移枢纽网络腹地规模演化示意图Fig.9 Hinterworld size dynamics of Beijing,Shanghai,Shenzhen and Guangzhou from 2004 to 2018307地 理 学 报78卷(300 km以内的城市专利转移量占比约为29%)和跨城市群的中长距离(10001200 km出现峰值)联系为主,地方级枢纽网络腹地以本地联系为主。5.2.2 四大技术转移枢纽的网络腹地锁定于东南

28、半壁,“三足鼎立”的轴辐式组织逐渐明晰20042018年间国家创新体系逐渐形成四大技术转移枢纽主导的“轴辐”式网络组织架构,多中心网络腹地的空间异质性特征明显,形成一定的地域分工(图10)。(1)国家创新体系逐渐形成北京、上海、深圳广州“三足鼎立”的格局,呈现以四大技术转移中心为枢纽的“轴辐”式多中心网络组织结构。15年间技术生产和扩散中心高度集中于东部沿海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创新型城市群,通过技术集散作注:基于自然资源部标准地图服务网站审图号为GS(2019)1823号的标准地图绘制,底图边界无修改。图1020042018年中国四大技术转移枢纽网络腹地的空间演化Fig.10 Spati

29、al evolution of the hinterworlds of Beijing,Shanghai,Shenzhen and Guangzhou from 2004 to 20183082期王帮娟 等:中国技术转移枢纽及其网络腹地的时空演化用和网络“马太效应”孕育出北上广深四大技术转移增长极,不断强化国家创新体系的多中心“轴辐”式级联网络组织格局。(2)国家级技术转移枢纽的网络腹地具有明显的空间不均衡性和空间重叠性,高度集中于东南半壁,但呈现一定的向西北和西南扩展态势。15年间北上广深的网络腹地基本重叠,且高度集中于“胡焕庸线”东南半壁,与全国人口和经济空间格局同构,呈现技术中心与经济中

30、心趋同态势。随着产业梯度转移和产业转型升级,近年一些中西部技术中心不断崛起,四大技术枢纽的网络腹地不断向西北、西南跳跃式扩展。(3)四大技术转移枢纽的核心腹地变动较小,技术引进型与转出型腹地保持空间同构,因距离约束遵循地理邻近性扩张机制。15年间北上广深四大技术转移枢纽的核心腹地变动较小,基本稳定和相对集中于其周边地区,地理距离仍具一定约束性,导致技术集散遵循地理邻近性机制。同时,技术引进型与转出型的核心腹地保持明显的同构性。北京的技术转出型和引进型腹地基本一致,高度集中于河北、山东、河南和辽宁等邻近省份的中心城市。上海的技术转出型腹地范围相较技术引进型小,但均高度集中于长三角,并向长江中上游

31、扩展。深圳的技术转出型腹地扩展迅猛,引进型腹地收缩显著,其两型核心腹地主要集中于华南地区,与广州核心腹地重叠。5.2.3 四大技术转移枢纽的网络腹地竞争加剧,东北和西北成为竞争焦点20042018年间四大技术转移枢纽的网络腹地保持空间重叠,空间竞争加剧,但核心腹地仍具空间异配性,东北和西北等外围腹地成为竞争的焦点(图10)。(1)20042018年间四大技术转移枢纽的网络腹地范围显著扩张,空间重叠现象逐渐凸显,形成相互嵌套的竞争性腹地关系。20042018年北京的网络腹地出现明显收缩,上海和深圳的网络腹地迅速扩大,其外围腹地出现明显的空间重叠,广州和深圳的核心腹地则基本重合,四大技术转移中心的

32、网络腹地相互嵌入,空间竞争加剧。第一阶段,北京网络腹地覆盖全国大部分地区,但20092018年间上海、深圳和广州三市技术集散作用趋强,北京部分核心腹地(如东北、河南、山东、江苏等)和外围腹地(西北、西南和华南等)范围面临“挤压”或“袭夺”。而深圳和广州二市具相似产业和技术结构,网络腹地高度重叠,内部竞争愈演愈烈。(2)20042018年间四大技术转移枢纽的核心腹地相对收缩和稳定,形成良性竞争和地域分工格局。20042018年北京的核心腹地出现明显收缩,相对内缩于东北、华北、西北、西南等地区。上海的核心腹地迅速扩大,自华东向东北、西北和长江经济带扩散。深圳的核心腹地也明显扩张,以华南为核心,基本

33、集中于长江以南地区。而广州的核心腹地基本与深圳重叠,但影响力较小,高度集中于广东、湖南和广西等。5.3 中国技术转移枢纽网络腹地的生长模式比较主要技术转移枢纽网络腹地的演化规律,可将技术转移枢纽的网络腹地成长模式归纳为3种类型(表1)。(1)渐进式扩张模式(由内向外):即在优先连接和邻近效应机制下,技术转移枢纽的网络腹地由近及远、由周边向外围扩张演化,腹地规模不断扩大。该类型模式是网络腹地成长的主导模式,所有国家级和绝大部分区域级技术转移枢纽均为此类型。表明在开放式创新背景下,各城市通过产业梯度转移,与外界技术联系不断加强,技术集散范围不断扩大,区域创新网络持续发育,形成与产业转移高度同构的技

34、术转移网络。(2)跳跃式扩张模式(内外交替):即技术转移枢纽的网络腹地分布呈现出跳跃性的等级扩散模式,突破地理距离约束。福州、南京、常州和长沙等城市均为此类型。其技术转出或技术引进的网络腹地往往是由远及近反方向扩张,表明随着自身及周边地区产309地 理 学 报78卷业转型升级,技术需求不断增加,对周边地区的技术集散规模不断扩大,逐渐向渐进式扩张的技术转移枢纽网络腹地模式演化。(3)渐进式收缩模式(由外向内):即技术转移枢纽的网络腹地规模由远及近不断收缩,该类模式只有沈阳一个城市。这表明原有的技术外流或“孔雀东南飞”技术输出现象,以及由于自身产业转移能力不强,技术活动逐渐向周边倾斜和回归,技术转

35、移枢纽向渐进式收缩模式演化。6 结论与讨论6.1 结论本文提出了“技术转移枢纽网络腹地”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构建了技术转移枢纽的等级、功能及其网络腹地划分模型,实证揭示了20042018年中国技术转移枢纽及其网络腹地的空间演化规律与成长模式:中国技术转移枢纽兼具等级层次性、空间极化性和功能组织均衡性的三重特征,是技术转移活动集聚的核心节点,具有技术扩散、集聚和集散三大功能,其网络组织具有等级性和方向性,形成国家级、区域级和地表1主要技术转移枢纽的网络腹地成长模式Tab.1 Growth modes of the hinterworlds of technology transfer hubs

36、腹地成长模式渐进式扩张(由内向外)跳跃式扩张(内外交替)渐进式收缩(由外向内)技术转移枢纽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成都苏州佛山杭州青岛天津武汉西安重庆珠海厦门中山东莞宁波福州南京常州长沙沈阳技术转出核心腹地20042008年周边+外围周边+外围周边+外围周边周边+外围周边+外围周边+外围周边+外围周边+外围周边+外围外围+周边外围+周边周边+外围周边周边周边周边+外围周边周边+外围周边+外围外围外围外围20092013年周边+外围周边+外围周边+外围周边+外围周边+外围周边+外围周边+外围周边+外围周边+外围周边+外围周边+外围周边+外围周边+外围周边+外围周边+外围周边+外围周边+外围周边周边+外围

37、周边周边周边+外围周边+外围20142018年周边+外围周边+外围周边+外围周边+外围周边+外围周边+外围周边+外围周边+外围周边+外围周边+外围周边+外围周边+外围周边+外围周边+外围周边+外围周边+外围周边+外围周边+外围周边+外围周边+外围周边+外围周边+外围周边+外围规模趋势扩张扩张扩张扩张扩张扩张扩张扩张扩张扩张扩张扩张扩张扩张扩张扩张扩张扩张扩张扩张扩张扩张收缩技术引进核心腹地20042008年周边+外围周边+外围周边+外围周边+外围周边+外围周边+外围周边+外围周边+外围周边+外围周边+外围周边+外围周边+外围周边+外围周边+外围周边+外围周边周边周边+外围周边+外围周边+外围周

38、边+外围周边+外围周边+外围20092013年周边+外围周边+外围周边+外围周边+外围周边+外围周边+外围周边+外围周边+外围周边+外围周边+外围周边+外围周边+外围周边+外围周边+外围周边+外围周边+外围周边+外围周边+外围周边周边+外围周边+外围周边+外围周边+外围20142018年周边+外围周边+外围周边+外围周边+外围周边+外围周边+外围周边+外围周边+外围周边+外围周边+外围周边+外围周边+外围周边+外围周边+外围周边+外围周边+外围周边+外围周边+外围周边+外围周边+外围周边+外围周边+外围周边+外围规模趋势扩张扩张扩张扩张扩张扩张扩张扩张扩张扩张扩张扩张扩张扩张扩张扩张扩张扩张扩

39、张扩张扩张扩张收缩3102期王帮娟 等:中国技术转移枢纽及其网络腹地的时空演化方级三大等级层次,发育辐射型、辐合型与集散型3种功能组织类型。中国技术转移枢纽体系具有“金字塔”型的等级结构特征,阶层固化现象较为突出,演化具显著“路径依赖”“空间粘性”和一定的能级突跳式跃迁。高等级集散型技术转移枢纽高度锁定于北京、上海、深圳和广州等东部城市,部分新的东部技术转移枢纽不断涌现,发生显著能级跃迁,呈现一定的突变性。中国技术转出枢纽由单极两心向双核双心演进,技术引进枢纽呈现出多中心化和多社团组织格局。技术转出枢纽和技术引进枢纽空间趋同,集散型枢纽成为主导性功能组织形式。技术转移枢纽的功能类型由单一化向综

40、合化演进,表现出由“化学+机械”双部门主导向多部门融合的技术多样化演替态势,企业在功能演化中扮演主导推动角色。其功能组织呈现出由起步阶段的功能分离、发展阶段的功能整合向成熟阶段的功能协同演变。中国技术转移枢纽的网络腹地表现出显著的扩张性和竞争性双重特性,形成3种差异化的成长演化模式。中国技术转移枢纽网络腹地规模普遍增大,大多数枢纽遵循位序国家级区域级地方级和规模核心腹地外围腹地的规律,呈现出“周边+外围”的分布特征,具有空间分布的恒定性,遵循地理临近性以及“梯度律”和“反梯度律”。以北京、上海、深圳广州为中心的“三足鼎立”腹地分异格局显著,在空间扩张作用下,网络腹地竞争加剧,形成地域分工,东北

41、和西北等外围腹地成为竞争的焦点。其成长模式总体可分为渐进式扩张、跳跃式扩张和渐进式收缩3种模式类型。6.2 讨论尽管本文对中国技术转移枢纽及其网络腹地的空间演化规律进行了定量刻画,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与局限:研究视角局限于国内,缺乏从全球地方互动视角,揭示国际级技术转移枢纽的时空演化规律;研究尺度聚焦城市,缺少从城市内部创新空间尺度和创新主体视角,更精准识别和刻画技术转移枢纽;研究方法侧重网络指标刻画技术转移能级和腹地,缺乏基于多指标体系和多网络腹地划分的对比分析和方法优化;研究内容聚焦技术转移枢纽及网络腹地的空间演化,有待从两个方面进一步突破:一是,开展不同知识和技术流的空间组织比较分析,揭示其

42、背后的自他组织影响机制;二是,从技术转移向知识生产、转化及应用多阶段拓展,深入提炼技术创新的枢纽网络空间演化理论。致谢:感谢两位审稿专家针对本文理论框架、概念界定和方法论证等方面提出的建议,使本文受益匪浅;感谢本科生李昆在数据处理方面所做的工作。参考文献(References)1 Liu Chengliang,Guan Mingming,Duan Dezhong.Spatial pattern and influential mechanism of interurban technologytransfer network in China.Acta Geographica Sinica,2

43、018,73(8):1462-1477.刘承良,管明明,段德忠.中国城际技术转移网络的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地理学报,2018,73(8):1462-1477.2 Chesbrough H W.Open Innovation:The New Imperative for Creating and Profiting from Technology.New York:Harvard Business Press,2006.3 Grossman G M,Helpman E.Endogenous innovation in the theory of growth.Journal of Economi

44、c Perspectives,1994,8(1):23-44.4Grimaldi M,Hanandi M.Evaluating the intellectual capit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 and learning public servic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gineering Business Management,2013,5:5-7.5 Boschma R.Proximity and innovation:Acritical assessment.Regional Studies,2005,39(1):61-74

45、.6 Bathelt H.Buzz-and-pipeline dynamics:Towards a knowledge-based multiplier model of clusters.Geography Compass,2007,1(6):1282-1298.7 The State Council of China.National Technology Transfer System Construction Program,2017.国务院.国家技术转移311地 理 学 报78卷体系建设方案.国发201744号,2017.8 Liu Chengliang,Gui Qinchang,D

46、uan Dezhong,et al.Structural heterogeneity and proximity mechanism of globalscientific collaboration network based on co-authored papers.Acta Geographica Sinica,2017,72(4):737-752.刘承良,桂钦昌,段德忠,等.全球科研论文合作网络的结构异质性及其邻近性机理.地理学报,2017,72(4):737-752.9 Glinow M V,Teagarden M B.The transfer of human resource

47、management technology in Sino-US cooperative ventures:Problems and solutions.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1988,27(2):201-229.10 Duan Dezhong,Du Debin,Chen Ying,et al.Technology transfer in Chinas city system:Process,pattern andinfluencing factors.Acta Geographica Sinica,2018,73(4):738-754.段德忠,杜德斌,谌颖,等.

48、中国城市创新技术转移格局与影响因素.地理学报,2018,73(4):738-754.11Liu C L,Niu C C,Han J.Spatial dynamics of intercity technology transfer networks in Chinas three urbanagglomerations:Apatent transaction perspective.Sustainability,2019,11(6):1647.DOI:10.3390/su11061647.12 Perkins R,Neumayer E.The international diffusion o

49、f new technologies:A multitechnology analysis of latecomeradvantage and global economic integration.Annals of theAssociation ofAmerican Geographers,2005,95(4):789-808.13 Iwasaki I,Tokunaga M.Technology transfer and spillovers from FDI in transition economies:A meta-analysis.Journalof Comparative Eco

50、nomics,2016,44(4):1086-1114.14 Zeng Jingjing,Wen Yonglin,Bi Chao.The difference contribution of university technology transfer and enterprisetechnology transfer to regional innovation ability:Based on the regulation of technology transfer centers.Science&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2020,37(6):84-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临存文档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