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8见审计报告的撰写者会对报告内容产生直接的影响,存在着一定的个人主观判断导致的风险。而审计机关在审核审计报告的过程中,也要根据政府工作布置的重点和事项的重要程度,向本级人民政府提出专项报告结论。审计机关在审核审计报告的过程中,也必然会受到各类相关因素的影响,导致出具的审计报告与真实情况存在偏差,从而产生审计风险。(三)审计处罚风险由于审计相关法律规定了政府审计部门能够在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对被审计对象进行一定的处理或者处罚,所以政府审计部门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但是政府权力作为一把“双刃剑”,如果使用不当,就会带来极大的危害,损害到政府审计部门的声誉和公信力。例如,政府审计部门可能没有对应当依
2、法处理的现象进行处罚,则存在着不作为的审计风险;政府审计机关越权处理相关事项,超出了其职责范围,导致越级处罚的审计风险。可见,审计处罚风险产生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政府审计部门有可能因为这些风险承担较高的法律责任。一、引言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业态的不断丰富,政府审计事业迎来了新的发展,同时也面临新的挑战和压力。政府审计的审计对象更加多元复杂,审计工作的体量成倍增加,面临的审计监督也更为频繁。政府审计部门应当将其作为国家、政府、人民对其的信任,把握机遇,克服困难,将政府审计工作中的压力变为新的动力,保持积极主动地学习姿态,加强审计队伍的素质建设,确保对审计风险进行有效管控,提高政府审计的工作质
3、量,推动审计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较为常见的,政府审计机关可以对财政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充分审计,审计结果可以体现国家资金的使用效益,以此来监督与激励相关部门提高国家资金的使用效率。对基建工程的投资项目进行审计,可以有效遏制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资金或资源浪费,遏制国家建设资金的无效流失。可见,政府审计工作在国家宏观调控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管控好政府审计的风险更是势在必行。二、政府审计风险的表现类型(一)审计程序风险政府审计工作必然要按照既有的法定审计程序来执行,即政府审计机关及其相关工作人员必须按照规定的步骤和次序来执行具体的审计工作。若审计工作期间,审计人员不能够按照既定的审计程序来执行,就可能
4、触及到被审计单位的相关利益,在目前法律意识较强的经济环境背景下,则可能受到被审计单位的指控,而导致发生审计风险。还有可能因为没有按照法定的程序来执行审计工作,导致部分审计风险未能被识别。例如,在政府审计工作中,审计组人员受限于审计时间要求,仅抽查部分银行账户核实存款信息,则可能会导致其未能够发现相关人员贪污公款的事实,导致审计结论不准确。(二)审计报告风险由于政府审计工作的结论最后要通过审计报告来进行反映,所以审计报告最为直接地体现了审计评价的相关风险。政府审计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审计工作结束后,要根据审计过程中的观察、判断,来形成对被审计事项的最终结论,将查证的相关结果在工作底稿中进行汇总说明,
5、撰写审计报告的初稿,随后向审计机关汇报。可摘要:控制好政府审计相关的风险,是维护审计结论准确性的基本保障,不仅能够在政府审计部门工作过程中对抗审计矛盾,协调被审计各方的关系,还能够明确设定审计目标,督促审计工作按照预定目标进行,确保审计工作服务于社会及经济发展的方向。本文主要介绍了政府审计风险的表现形式和具体成因,并就如何加强被审计单位的审计风险管控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关键词:政府审计 审计风险 成因管控 建议宿迁市审计局 王璇政府审计风险成因及管控探索A审计广角UDITINGPERSPECTIVEDOI:10.19887/11-4098/f.2023.07.046169http:/MONE
6、Y CHINA /2023 年 3 月上 财经界(四)审计公告风险政府审计活动的公开性,主要体现在审计公告上。审计公告是广大公众了解政府审计活动的重要窗口,也是其参与政府审计监督的重要通道。必须指出的是,审计公告与审计报告是有区别的,审计公告并不直接等同于审计报告,而是对审计报告中部分内容的简要概括。审计公告不等同于审计报告,两者存在差异,导致审计公告风险的产生。例如,审计公告时,由于被审计单位进行刻意的隐瞒,提供与实际情况不符的虚假信息,最终公告的信息与事实不符;政府审计部门的报告行文如果不恰当,可能引起民众误读,产生对审计结果的理解偏差。三、政府审计风险的成因(一)审计单位与被审计单位之间
7、存在信息不对称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导致所有者无法对经营者的履职情况有更好的了解。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审计应运而生,成为了弥补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的有效手段。但是审计不能完全解决两者信息不对称导致的所有问题,信息不对称情况的存在,也是导致审计风险产生的关键原因。在进行政府审计之前,审计部门能够通过一定的手段来提前了解被审计单位的信息,获取基本情况。在审计过程中,审计部门能够向被审计单位索要必要的数据资料,但是改变不了审计部门处于信息弱势方的现实情况,基本不可能掌握对被审计单位的所有情况。除此之外,随着审计模式的不断变化,跨区域审计越来越常见,审计部门面临着跨行业审计、
8、交叉审计等新的工作挑战,这就使得审计工作面临更多的风险与困难,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审计风险问题也更为突出。(二)审计部门的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审计部门是否具有足够的管理水平,直接决定了其审计工作质量的高低,也会影响到其对审计风险的管控能力。从现实情况来看,审计部门并不能够很好地实现对项目审计的管理,表现在未能制订有效的审计质量控制标准,或者即使有相关质量控制标准也未能有效遵守执行。这些审计质量控制标准通常能够十分有效地对审计风险进行防范。除此之外,审计部门也未能建立严格的审计质量控制制度,不能够严密进行事前、事中与事后的控制,审计工作过程中过于强调审计效率,缺乏审计风险意识,机构设置不健全,政府
9、审计部门各层级之间沟通较少且信息难以共享,影响审计效率和审计质量。审计部门管理水平不高还体现在缺乏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无法对审计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及积极性形成有效激励。(三)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及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审计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对政府审计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政府审计部门的人员结构较为传统单一,人员的专业背景也往往集中于财务、会计、审计专业,缺乏复合行业背景。工程类、计算机类、环保类等都是政府审计工作开展的重要领域,但是由于缺乏对这些行业的了解,审计人员并不能够发现其中的一些复杂问题,给审计工作带来了难度。另一方面,政府审计工作较多依赖于传统的审计方法与审计技术,已经无法满
10、足新型行业的审计需求。例如,现代化的政府审计要求审计人员必须使用计算机技术,借助于大数据信息平台来采集与处理相关数据。部分政府审计部门考虑到成本效益,不愿意投入较多的资金或精力来搭建信息化的审计平台,也没有引入现代化审计技术的意识,导致审计风险不能得到有效防范,影响审计质量。(四)被审计单位管理及内控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对于政府审计部门来说,最根本的审计风险来源是被审计单位的管理水平和内控水平不足。例如,被审计单位的管理者缺乏规矩意识,弄虚作假,有意误读法规政策,利用职权谋取私利,都会给审计工作带来巨大的风险隐患,甚至还可能为了掩盖舞弊的事实,而刻意阻挠审计人员开展审计核查工作。再例如,被审计单
11、位的财务部门工作人员专业素养不足,造成财务数据的核算与管理混乱,无法形成真实、准确的财务报表数据,对审计人员的判断产生误导。除此之外,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制度执行力度较差,单位的治理结构与考核制度不完善,均会间接导致审计风险的产生。审计人员务必要对被审计单位的相关信息保持高度的执业谨慎,合理利用职业判断防范风险。四、如何加强对政府审计风险的管控(一)应积极打破信息不对称屏障信息不对称情况的存在,给政府审计带来了一定的盲区,也给审计风险的产生埋下了隐患,所以政府审计部门务必要积极打破信息不对称的屏障。打破屏障并不指要完全消除两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而是尽量使审计部门与被审计单位掌握
12、的信息保持一致。政府审计部门应当积极应对这种信息弱势方的现实问题,在开始审计工作之前就要合理规划审计资源的安排,尽量抽出足够的人手,安排足够的时间,确保审计人员能够在审计工作期间充分获取被审计单位的信息,最大限度降低审计风险。同时也要向审计人员强调坚持风险导向审计,将审计资源集中于高风险的领域,例如就异常事项进行询问、访谈、现场查看等,通过集中审计资源的方式来加大审核力度,规避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审计风险。政府审计部门也可以借鉴使用固定的信息采集系统,在日常就做好信息的定期采集,对被审计单位的信息实行170动态管理,借助于信息技术来改变打破信息不对称屏障。(二)应尽快完善政府审计质量控制相关制度对
13、于审计项目而言,在审计工作的后期引入质量控制复核是十分必要的,能够有效保证审计质量。政府审计部门要严格按照审计法国家审计准则等相关法律法规来开展工作,但是由于政策的规定往往不会涉及到工作的细枝末节,所以政府审计部门还要根据单位的具体情况来因地制宜出台制度细则,便于审计工作的执行人员参考与操作。审计质量控制制度就是较为关键的内部制度之一,必须要结合单位的内部组织结构和实际工作流程来进行设计,必要时实行三级复核,对高风险领域再进行必要的风险复核。随着政府审计问责制的逐渐推行,审计工作人员承担的责任也越来越大,但是由于执业经验优先,审计人员依然无法应用自身能力来发现可能存在的特别风险,此时质量控制复
14、核就能够产生很好的风险防范效应。同时,建议政府审计部门加大对单位内部审计责任的追究与责罚,对每项具体的审计工作设计由执行人和复核人独立签字确认的制度,一旦发现问题,就根据签字追溯到执行人,严格查处在工作中玩忽职守的不良行为。另外,上一级的政府审计部门应当加强对下级审计部门的督查与指导,不断提高其工作技术与能力,分享实用的工作经验,帮助其更好地管控审计风险。(三)应主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审计技术水平人才是审计团队建设的软实力,也是影响审计质量的最为重要的因素,审计风险的排查与应对需要依靠审计人员去实现,所以有必要主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工作能力。政府审计部门应当优化人才结构,
15、根据工作需要设置相应的岗位,招聘对口人才。加强既有工作人员对计算机应用、信息技术应用等通用技术的掌握能力,定期召开经验分享会,请业内专家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建立专家库,推动业内审计人才的共享与流动。政府审计部门应当在人才招聘时,注重引入工作经验丰富的审计人才,有经验的审计人员能够迅速提高审计能力,有效识别风险点,还能以老带新,将工作经验传授给项目组其他成员,间接提高部门整体的审计能力。同时,随着互联网技术在各行各业的不断渗透,政府审计部门有必要提高对信息技术的学习,既要学习弄懂被审计单位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业务运行的逻辑,又要恰当使用信息技术来提高审计效率,必要时要使用第三方 IT 审计服务来协
16、助审计。在审计工作结束阶段,审计部门还可以考虑使用信息技术来实现审计归档无纸化,确保档案保存便捷、清晰,方便查找与调用,提高档案的安全性。(四)规范被审计单位主体行为政府审计工作最终的落脚点是要利用审计结论来倒逼被审计单位规范运作,促使其改善管理,有效落实单位职责,禁止徇私舞弊等行为的产生,这也是从源头削弱审计风险的有效策略。可见,政府审计部门应当督促被审计单位建立与完善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指导其设计有效的内部控制活动并规范执行,加强对内控制度执行情况的内部监督与考核,有效削弱被审计单位的舞弊风险和管理层凌驾于控制之上风险。同时,政府审计部门要处理好与被审计单位之间的关系,消除两者之间的对立情
17、绪,向被审计单位强调审计的重要性和服务性,引导其利用审计团队的经验来协助其规范经营,以此提高其配合审计的积极性。政府审计部门对于审计结果应当公正处理,加大追责力度,对于徇私舞弊的行为要严加惩处,对其他单位形成警示作用。对于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督促其整改落实,并且在下一周期的审计中重点核实整改情况,督促被审计单位规范其主体行为。五、结束语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化,政府审计面临的业务模式也变得越来越复杂,政府审计风险增加也是必然趋势。相关部门有必要对政府审计风险加强重视,提高风险的识别、评估与应对能力,有效管控各项目的审计风险,提高审计结论的准确性。参考文献1于鲁霞.政府审计风险原因及防范措施探讨J.理财,2022(04):80-81.2李雯秀.政府审计风险控制探讨J.会计师,2022(02):69-71.3由亚卫.大数据背景下的政府审计风险应对策略J.财会学习,2021(29):116-118.4崔雯雯,张立民.国家审计功能的拓展:从监督处罚到风险防范以政府债务常态化审计为视角的分析J.会计研究,2021(03):180-192.5周春凌.信息技术环境下政府审计风险的发生与应对J.会计师,2020(24):56-57.A审计广角UDITINGPERSP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