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XXXXXXXXXXX
XXXXX通风空调工程
设备单机试运转及无负荷联合调试方案
审批人:
审核人:
编制人:
XXXXXXXXXXX
XXXXXXXXXXX项目部
2008年6月
目 录
第一节 工程概况 1
第二节 技术质量保证措施 3
一、调试依据 3
二、质量保证措施 4
第三节 调试仪器及人员配备 4
一、调试仪器配置 4
二、调试人员配备(一安装) 5
第四节 通风空调系统调试方案 6
一、空调系统调试程序 6
二、通风空调系统调试方案实施 6
(一) 成立调试小组 6
(二) 系统调试准备 7
(三) 系统调试前的各项检查(一安装施工部分) 7
(四) 空调设备及附属设备的单体调试步骤 8
(五) 系统风量及水量的测定与调整。 14
(七) 资料整理及系统竣工验收。 17
(八) 系统综合效能测定及调整。 18
第五节 安全措施 18
第六节 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 20
第七节 成品保护及标识 20
第八节 防雨措施 21
附图1(设备调试计划安排) …………………………………………………………… 23
第一节 工程概况
1、本工程(酒店综合楼)为五星级宾馆,其建筑面积63000平方米,其中地上51000平方米,地下12000平方米。包括酒店和办公楼两部分。酒店地上八层,地下一层。地下为厨房粗加工、设备机房、KTV娱乐等,首二层为大堂、宴会厅、厨房、餐厅等,三至八层为酒店客房,共370套;办公楼地上五层,地下一层。地下一层为开敞式汽车库和变配电室,首层为办公。
2、本工程通风空调工程包括空调系统、新风系统、排风系统、排烟系统等系统。其中1~29线空调通风系统主要设备共158台/套(其明细见表1)、风机盘管共525台(各层数量见表2)、排烟设备共12台(各层数量见表3)。
通风空调系统主要设备一览表(1~29线) 表1
序号
部位
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冷冻机房
热交换站
离心式空调机组
台
3
板式换热机组
套
2
波节管换热器
台
3
泵类
台
14
其它设备
台
9
小计
台
31
2
地下室
组合式空调机组
台
3
新风空调器
台
11
送风机
台
9
排风机
台
8
小计
台
31
3
首层
组合式空调机组
台
1
分体空调机
台
2
新风空调器
台
4
电热风幕
台
10
(正压)送风机
台
1
排风机
台
4
热交换器
台
3
HQ1、2
小计
台
25
通风空调系统主要设备一览表(1~29线) (续)表1
序号
部位
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4
二层
组合式空调机组
台
5
分体空调机
台
1
新风空调器
台
5
热交换器
台
1
排风机
台
1
小计
台
16
5
设备层
排风机
台
5
一台变频
6
三至六层
新风空调器
台
4
每层一台
7
七层
新风空调器
台
2
8
八层
新风空调器
台
1
9
二层屋面
排风机
台
1
六层屋面
排风机
台
6
送风机
台
5
小计
台
11
八层屋面
排风机
台
21
送风机
台
6
小计
台
27
八层屋面机房
(正压)送风机
台
4
共计:
台
155
风机盘管一览表(1~29线) 表2
序号
部位
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地下室
风机盘管
台
73
2
首层
风机盘管
台
39
3
二层
风机盘管
台
30
4
三至六层
风机盘管
台
298
5
七层
风机盘管
台
43
6
八层
风机盘管
台
42
合计
台
525
排烟设备设备一览表(1~29线) 表3
序号
部位
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地下室
排烟风机
台
3
2
七层
排烟风机
台
1
3
八层
排烟风机
台
4
4
八层屋面
排烟风机
台
4
共计
台
12
电气设备一览表(1~29线) 表4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干式变压器
台
2
(2000KVA)
2
高压柜
台
18
3
低压柜
台
46
2
配电箱
台
138
4
灯具
套
680
共计
台
138
3、通风空调系统安装完毕后,需进行系统调整和测试,即无生产负荷的联合调试,目的是验证工程施工质量,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找出原因,提出更改建议和解决办法,为工程竣工移交后的安全、经济合量运行打好基础。 因现在为夏季,故仅做带冷源的试运转。
4、通风空调系统联合试运转及测试调整由总包部及一安装、二安装、消防、弱电及精装修等分包施工单位组织实施、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参与。设计单位参与并提供设计参数,对调试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明确的修改意见。系统调试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工作,需要施工总承包单位组织各有关部门、各专业分包及工种密切配合,协同工作。
第二节 技术质量保证措施
一、调试依据
1、《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43-2002
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3、结合酒店综合楼通风空调专业图纸以及本工程实际情况。
4、设备的说明书等厂家技术资料。
二、质量保证措施
施工时,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验收规范进行。通风空调系统通过无负荷运转及试验调整,系统总风量、新风量,各干、支管和送(回)风口风量应调整到符合设计要求;通风机性能指标及空调箱性能指标合乎说明书要求;末端设备如风机盘管等性能符合说明书要求。
1、按照施工规范由施工单位负责,监理单位监督,设计单位与建设单位参与和配合,并结合工程施工情况,认真做好调试工作中的每一环节。本着对工程负责、对业主负责的态度,发扬我公司求实、进取的精神,优质高效地完成任务。
2、调试工作中,认真做好记录。对于设备本事或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汇报、及时解决。
第三节 调试仪器及人员配备
一、调试仪器配置 表5
序号
名 称
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手持风速仪
EDK-lA
台
4
2
倾斜式微压计
Y95-200B
台
2
3
补偿式微压计
WY-250
台
2
4
数字转速表
FG-631
块
2
5
数字万用表
DT-930
块
5
6
钳形数字电流表
DM7015A
块
4
7
湿度计
EJ2
台
1
8
噪声计
TES
台
1
9
表面温度计
WSP-211
个
2
10
标准水银温度计
套
2
序号
名 称
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1
U 型压力计
个
2
12
计算器
个
1
13
对讲机
副
2
14
钢卷尺
个
2
15
钻孔器
个
1
16
人字梯
架
2
二、调试人员配备(一安装) 表6
序号
职责
姓名
联系方式
备注
1
总负责人
XXX
XXXXXXXXXXX
2
副指挥
XXX
XXXXXXXXXXX
3
副指挥
XXX
XXXXXXXXXXX
负责通风
4
副指挥
XXX
XXXXXXXXXXX
负责电气
5
组员
XXX
XXXXXXXXXXX
负责通风
6
组员
XXX
XXXXXXXXXXX
负责通风
7
组员
XXX
XXXXXXXXXXX
负责通风
8
组员
XXX
XXXXXXXXXXX
负责电气
9
组员
XXX
XXXXXXXXXXX
负责电气
10
组员
XXX
XXXXXXXXXXX
负责电气
11
质量检查员
兼资料员
XXX
XXXXXXXXXXX
12
现场安全监护人
XXX
XXXXXXXXXXX
13
现场安全监护人
XXX
XXXXXXXXXXX
负责通风
14
现场安全监护人
XXX
XXXXXXXXXXX
负责电气
15
其它配合人员
18人
负责通风
16
其它配合人员
12人
负责电气
合计
44人
第四节 通风空调系统调试方案
一、空调系统调试程序
如下图:
二、通风空调系统调试方案实施
(一) 成立调试小组
1、一安装、二安装、消防、弱点、精装修、设计、监理及业主各单位将各自的人员组成以书面形式报总包部,总包部将各单位人员及总包部的人员汇总,并将其分别下发各参与调试的单位。一安装调试人员构成见表6。
(二) 系统调试准备
1、系统调试方案保送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
2、系统调试所用的测试仪器仪表,其测量精度满足实际测试要求,性能稳定可靠并在其检定有效期内。
3、学习和审查有关图纸、技术资料及有关规程规范,并组织收集技术资料。
4、现场通风、空调房间及机房、维护结构齐全、清洁干净,达到质量验收标准。
5、其他专业配套的施工项目(如:给排水、强弱电及油、汽、气等)已完成,检测完毕,经施工、监理、设计及建设单位等相关人员全面检查,符合设计和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要求并具备运转调试条件。
(三) 系统调试前的各项检查(一安装施工部分)
1、 设备及风管的准备
(1) 通风空调设备的外观和构造应经检查,无缺陷。
(2) 全部设备应根据有关规定进行清洗。
(3) 通风机、空调器和通风管道内应打扫干净,检查和调节好风量调节阀、防火阀及排烟阀的动作状态。
(4) 检查和调整送风口和回风口(或排烟风口)内的风阀、叶片开度及角度。
(5) 检查其它附属部件安装状态,达到使用要求。
(6) 通风空调设备应在回风口或进风口处加设临时过虑网。
(7) 电控防火、防排烟风阀手动电动灵活、操作可靠,信号输出正确。
(8) 通风管道、风口、阀等附件及其吹扫、保温等施工项目已完成,并形
成证实其符合质量验收要求的记录。
2、 电气系统准备
(1) 电动机及电气箱盘接线正确。
(2) 电气设备及元件性能符合技术规定要求。
(3) 继电保护应整定正确。
(4) 电气控制系统应进行模拟动作试验。
(5) 电气设备,及其主回路的检查与测试
检查通风、空调设备及附属设备 (如风机、水泵、冷冻水水泵、冷却水泵、冷水机组等设备) 的电气设备,主回路及控制回路的性能,应符合有关规范的要求,达到供电可靠,控制灵敏,为设备运转创造条件。
(四) 空调设备及附属设备的单体调试步骤
1、空调机组、新风空调器等设备单体调试
(1) 外观检查
核对空调机组、新风空调器的风机、电机型号、规格及皮带轮直径是否与设计相符;
检查风机、电机的皮带轮(联轴器)的中心是否在一条直线上,地脚螺栓是否拧紧;
检查空调机组、新风机组出口处柔性短管是否严密;
传动皮带松紧程度是否适合;
检查轴承处是否有足够的润滑油,加注润滑油的种类和数量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用手盘车时,风机叶轮应无卡碰现象;
检查空调机组、新风空调器的调节阀门的启闭的灵活性,定位装置的的可靠性;
检查空调机组、新风空调器等设备、风管接地线的可靠性。
(2)风阀、风管检查
关好空调器上的检查门和风管上的检查人孔;
干管及支管上的多叶调节阀应全开;三通调节阀应调到中间位置;
风管内的防火阀应放在开启位置;
送、回(排)风口的调节阀全部开启;
新风、一、二次回风口和加热器前的调节阀开启到最大位置,加热器的旁通阀应处于关闭状态。
(3)空调机组及新风空调器的风机的启动与运转
风机经一次启动立即停止运转,检查叶轮与机壳有无摩擦和不正常的声响。
风机的旋转方向应与机壳上箭头所示方向一致。
风机启动后,如发现机壳内有异物时,应立即停机,设法取出异物 。
风机启动时,应用钳形电流表测量电动机的启动电流,待风机正常运转后再测量电动机的运转电流。如运转电流值超过电机额定电流值时,应将总量调节阀逐渐关小,直到回降到额定电流值。
在风机正常运转过程中,应以金属棒或长柄螺丝刀,仔细监听轴承内有无噪声,以判定风机轴承是否有损坏或润滑油中是否混入杂物。
风机运转一段时间后,用表面温度计测量轴承温度,所测得的温度值不应超过设备说明书中的规定;如无规定值时可参照下表表7中的数值。
轴承温度 表7
轴承形式
滚动轴承
滑动轴承
轴承温度(℃)
≤80
≤60
轴承运转中的径向振幅应符合下表表8中的数值
风机的径向振幅(双向值) 表8
风机转速
(r/min)
≤375
>375~550
>550~750
750~1000
>1000~1450
>1450~3000
>3000
振幅值(mm)
<0.18
<0.15
<0.12
<0.10
<0.08
<0.06
<0.04
风机经试运转检查一切正常,再进行连续运转,运转持续时间不少于2h。
(4)风机运转正常后,应对风机的转速进行测定,并将测量结果与风机名牌或设计给定的参数进行核对,以保证风机的风压和风量满足设计要求。
风机试运转应记录下列数值,并在试运转报告中认真填写。
风机的电动机启动电流和运转电流;
风机的轴承温度;
风机试运转中产生的异常现象;
风机的转速。
(5)风机运转主要故障及原因
风机运转主要故障及原因 表9
序号
主要故障
原因分析
1
轴承箱振动剧烈
1、机壳或进风口与叶轮相碰而产生摩擦;
2、基础刚度不够或不牢固;
3、叶轮铆钉松动或轮盘变形;
4、叶轮轴盘与轴松动;
5、机壳与支架、轴承箱与支架、轴承箱盖与座等连接螺栓松动;
6、风机的进出风管安装不良而产生振动;
7、转子不平衡。
2
轴承温升过高
1、轴承箱振动剧烈;
2、润滑黄油质量不良、变质、或填充过多和含有灰尘、粘砂、污垢等杂质;
3、轴承箱盖座联接螺栓的紧力过大或过小;
4、轴与滚动轴承安装有歪斜现象,致使前后两轴承不同心;
5、滚动轴承损坏。
3
电动机电流过大和升温过高
1、风机启动时总风管的调节阀开度较大;
2、风机的风量超过额定风量范围;
3、电动机的输入电压过低或电源单相断电;
4、受轴承箱振动剧烈的影响。
4
皮带滑下
1、风机的皮带从皮带轮上滑下,主要是由于两皮带轮位置彼此不在一个平面上,致使皮带易从小皮带轮上滑下
5
皮带跳动
风机两皮带轮距离较近或皮带过长,易使皮带跳动
2、水泵试运转
(1) 准备工作
检查水泵和附属系统的部件是否齐全;
检查水泵各紧固连接部位不得松动;
用手盘动叶轮应轻便灵活、正常,不得有卡碰现象;
轴承应加注润滑油脂,所使用的润滑脂标号、数量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水泵与附属管路系统上的阀门启闭状态,经检查和调整后应符合设计要求;
水泵运转前,应将入口阀全开,出口阀全闭,待水泵启动后再将出口阀打开。
(2) 水泵运转
水泵任一次启动立即停止运转,检查叶轮与泵壳有无摩擦声和其它不正常现象。并观察水泵的旋转方向是否正确。
水泵启动时,应用钳形电流表测量电动机的启动电流,待水泵正常运转后,再测量电动机的运转电流,保证电动机的运转功率或电流不超过额定值。
在水泵运转过程中应用金属棒或长柄螺丝刀,仔细监听轴承内有无杂音,以判断轴承的运转状态。
水泵的滚动轴承运转时的温度不应高于75℃;滑动轴承的运转时温度不应高于70℃。
水泵运转时,其填料的温升也应正常,在无特殊要求情况下,普通软填料允许有少量的泄漏,即每分钟不超过10~20滴;机械密封的泄漏不允许有10ml/h,即每分钟不超过3滴。
水泵运转时的径向振动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如无规定时,可参照下表(表10)的规定。
泵的径向振幅(双向值) 表10
转速
(r/min)
≤375
375
~600
>600
~750
>750
~1000
>1000
~1500
>1500
~3000
>3000
~6000
>6000
~12000
>
12000
振幅值(mm)
<0.18
<0.15
<0.12
<0.10
<0.08
<0.06
<0.04
<0.03
<0.02
水泵运转径检查一切正常后,再进行2h以上的连续运转,运转中如未再发现问题,水泵单机试运转即合格。试运转报告的填写的内容如下:
水泵的电动机启动电流和运转电流;
水泵的轴承温度;
水泵试运转中产生的异常现象;
水泵的转速。
水泵试运转结束后,应将水泵出入口阀门和附属管路系统的阀门关闭,将水泵内积存的水排净,防止锈蚀或冻裂。
(3) 水泵运转主要故障和原因分析见下表表11
水泵运转主要故障和原因分析 11
序号
主要故障
原因分析
1
水泵出口显示压力,但水管不流水
1、出水管路阻力过大或管路堵塞;
2、电动机的旋转方向反向;
3、水泵的叶轮淤塞;
4、水泵的转速不够。
2
水泵消耗的功率过大
1、填料压盖太紧,填料函发热;
2、叶轮与密封环磨损;
3、管路阻力比设计值小,水泵流量过大。
3
水泵产生的声音异常,水泵不上水
1、吸水高度过高;
2、在吸收处有空气渗入;
3、水泵所压送的水温过高。
4
水泵振动
1、水泵和电动机的轴不同心;
2、地脚螺栓松动。
5
轴承发热
1、水泵轴承无润滑油或润滑油过多;
2、水泵和电动机的轴不同心。
3、风机盘管调试
(1) 检查线路连接正确,绝缘电阻合格。
(2) 用手盘动风机叶轮,应无卡滞及异常声响。
(3) 通电,用温控器转换风机的三个转速,用风速仪、钳形电流表分别测量三档转速下的风速及电流,其值符合说明书要求。
(4) 用温度开关分别在冷热档转换,检查电动阀动作应正确。
(5) 冷热转换开关在中间位置时,应能使风机停止运行。
4、冷水机组,板式换热器等设备调试
根据设备厂家说明书和有关资料进行,具体步骤由厂家现场指导,我单位配合。
调试前设备厂家对我单位进行书面技术交底
(五) 系统风量及水量的测定与调整。
1、系统无生产负荷联合试运转及调试前空调水系统必须已送水、生活给水已经送水、排水系统已调试完。
空调水及给排水试压及冲洗详见试压冲洗方案
(六) 系统无生产负荷联合试运转及调试。
1、通风空调系统无生产符合联合调试的主要内容
(1) 测定通风系统通风总风量、风压及转速,平衡各风口风量。
(2) 测定空调设备风量(包括送风、回风、新风)、余压及风机转速,平衡各风口风量;测定风机盘管冷水流量并做水量平衡调整。
(3) 测定制冷及热源设备工质运行压力、温度和冷(热水)压力、温度及总流量。
(4) 测定冷却水系统压力、温度及总流量,平衡调整各冷却塔水量。
(5) 测定防排烟系统风量、风压及疏散楼梯间等处的静压差,并调至符合设计与消防的规定。
(6) 测定舒适空调房间温度、相对湿度、在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可测定送风温度、相对湿度及风量,并追溯至空调机测定其送风及新风入口温度、相对湿度和风量,以及判断系统是否存在问题。
(7) 测定恒温恒湿系统房间内的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及波动范围,依据其精度要求,整定二层加热器及加湿器的工作状态。
(8) 对有静压差要求的场所,调整送、回(排)风量差额和调节恒压风阀以满足其设计条件。
(9) 测定空调房间室内噪声是否符合设计规定。
(10) 测定通风机、制冷机、空调器等机房外测房间以及与机房相连接的风口处的噪声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的规定。
(11) 通风空调系统的调试,最终使系统风量、各房间送风量、房间压差达到设计要求,水系统调试使水系统流量、温度正常,房间温度湿度达到设计要求。室内空调采暖通风设计标准见表12,机械加压送风防排烟系统送风量及送风形式见表13。
室内空调采暖通风设计标准 表12
房间名称
夏季
冬季
新风量
m3/h人
排风量或新风小时换气次数
温度
℃
相对湿度
%
温度
℃
相对湿度
%
客房
26
60
20
40
50
客房卫生间
90m3/h
营业餐厅
25
≤65
20
30
30
职工餐厅
26
≤65
20
15
办公室
26
60
20
30
30
会议室
26
60
20
30
30
厅堂
26
≤65
20
30
10
KTV
26
≤60
20-25
30
25
宴会厅
26
≤65
20
30
30
走道
16
楼梯间
16
公共卫生间
18
5-10次
公共厨房
32
16
40-60次
淋浴间
25
8次
更衣间
20
8次
厨房辅助库房
10
0.5次
地下汽车库
5次
水泵、制冷机房
10
8次
变配电室
≤37
>15
按热平衡计算
污水处理站
10
10
热交换站
≤32
>15
机械加压送风防排烟系统送风量及风口形式 表13
位 置
送风量
m3/h
送风口形式
加压风
机位置
备注
L-9地下楼梯、
L-9地上楼梯、
25000
常开风口
屋顶
L-4地下楼梯
25000
地下室
L-12地下楼梯、
22000
常闭风口
地下室
L-4地上楼梯
L-1楼梯及T-1消防电梯
22000
屋顶
L-2地下楼梯
20000
常开风口
屋顶
L2地上楼梯及T-4消防电梯
楼梯间20000
合用前室18000
楼梯间常开风口、前室常闭风口
屋顶
L-3地上楼梯及
T-10消防电梯
楼梯间20000
合用前室18000
楼梯间常开风口、前室常闭风口
屋顶
L-3地下楼梯
20000
楼梯间常开风口
地下室
2、系统风量的调整,即风量平衡。
系统风量的平衡与调整工作做得怎样,关系到空调房间内能否获得预定的温湿度以及空调系统能否经济运行,所以需要认真作好这一工作。风量平衡适用于送、回风系统、排风系统。对于送风系统,送出的总风量应沿着系统的干、支风管和各个送风口按设计要求进行分配,并使所有送风口测得的风量之和近似等于风机出口的总风量,其有效风量与总风量之间允许有±10%的误差。对于回风系统,吸入的总风量应等于所有风口风量之和,而回风机送出的总风量应等于一、二次回风量与排风量之和。
(1) 按设计要求调整送、回风各干支管道,各送(回)风口的风量。依据的
原理很简单:假如一总管后有两支管,当节点处三通调节阀位置固定后,不论总管风量如何变化,两支管风量则总是按一定比例进行分配。因此,针对调试对象的具体情况可以用流量等比分配法或基准风口调整法进行调整。前者一般是从系统的最远管段逐步调向通风机:后者则可根据初测从最小风量的风口开始,先调整好各支管上风口风量,然后按从远至近(相对于通风机来说)的方法依次调整各支干管、总管的风量。
(2)根据设计要求,调节空调机的总风量。由调节风门将一、二次回风风量和排风量调节到夏季工况所要求的数值。
(3)系统风量达到平衡后,进一步调整通风机的风量,使其满足空调系统的要求。
(4) 经调整后各部分调节阀不变动的情况下,重新测定各处的风量作为最后的实测风量。固定好各风阀位置,并用红油漆作好标记。
(5) 室内正压的测定与调整
如果设计时未规定具体的正压数值,可以按下述原则进行:一般地室内正压宜采用0.5mrnH2O 左右;当过度季节大量采用新风时,不得大于5mrnH2O。为使正压值测量准确,可以用补偿式微压计进行测量。将微压计置室内,其上接好橡皮管,橡皮管的另一端经门缝拉出室外,与大气相通,从微压计读取数值,即是室内正压值。调整则通常是靠调节房间回风量的大小来实现。在房间送风量不变的情况下,开大房间回风调节阀,可减小正压;相反可增加正压。
(七) 资料整理及系统竣工验收。
1、单体设备调试合格,或水系统试压、吹扫合格后,资料员及时填写资料并及时报监理公司相关人员签字予以确认。
2、系统无生产负荷联合试运转及调试合格后,资料员及时填写联合试运转及调试记录,并及时报监理公司相关人员签字予以确认。
3、空调工程经过系统试验调整后,应将分散的资料汇总成完整的竣工资料,作为交工验收的依据。
(八) 系统综合效能测定及调整。
1、系统综合效能测定及调整应由业主单位负责,并编写其详细的方案措施。
第五节 安全措施
1、针对本次通风空调调试,成立专门的安全领导小组,负责本次调试全面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构成见表14
安全领导小组人员构成 表14
序号
姓名
职务
职责
联系方式
备注
1
XXX
项目经理
组长
XXXXXXXXXXX
2
XXX
项目副经理
副组长
XXXXXXXXXXX
3
XXX
项目总工
组员
XXXXXXXXXXX
4
XXX
电气专业负责人
组员
XXXXXXXXXXX
5
XXX
管道专业负责人
组员
XXXXXXXXXXX
6
XXX
安全员
组员
XXXXXXXXXXX
7
XXX
电气施工员
组员
XXXXXXXXXXX
8
XXX
电气施工员
组员
XXXXXXXXXXX
9
XXX
管道施工员
组员
XXXXXXXXXXX
10
XXX
质检员兼资料员
组员
XXXXXXXXXXX
2、安全施工措施
(1) 调试期间应加强现场的管理和防护工作,统一指挥。所有空调设备、
阀门等未经许可不能乱动。尤其是单机试车更应严格按照程序进行,确保人
身及设备安全。
(2) 调试人员在现场工作,一定要遵守现场有关安全文明施工、防盗防火
规定,处处防范。
(3) 调试工作中,风量的测量调整较为繁重,而且送回风管道多设在技术夹层及顶棚内,测定时更应小心,以防高空坠落。
(4) 测试人员应衣帽整齐,防止行动时东扯西挂。
(5) 个人工具随身带好,免得在顶棚内工作时丢三忘四而贻误工作。
(6) 爱护设备,上下搬运时防止损坏:在顶棚内行走应小心谨慎,防止踏坏顶棚和发生人身事故。
(7) 顶棚内外和机房的测试人员应经常保持联系,互通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特别是人员进入风道作业时,通讯更不得中断,防止机房内误操作而
造成不良后果。
4、 施工现场用电安全管理规定
(1) 施工现场施工供用电应明确专人管理,负责现场施工用电的安全检查和监督。
(2) 电气维护(修)人员应持地方市管部门颁发的特殊工种操作证上岗,坚持日常巡检,及时维修临时用电设施,确保完好,并做好记录。
(3) 送电前须检查电气设施,负荷线及保护设施是否完好,严禁“带病”操作。
(4) 设备使用完毕或停电时,必须拉间断电,搬迁、移动用电设备必须在
断电情况下进行。
(5) 施工现场所有用电设备,必须在设备负荷线的首端处设置漏电保护器。
(6) 配电箱、开关箱应装设在干燥、通风及常温场所,安装牢固,有门有锁并设警告牌,便于操作和维修,设置地点应平坦,并高出地而,附近不得堆放杂物。
(7) 配电箱内应无杂物,保护清洁。
(8) 现场用220V的照明线路,必须绝缘良好,布线整齐且应固定和经常检查维修。
第六节 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
1、施工现场的噪音、固体废弃物、污水和粉尘达标排放。
2、本工程为室内工程,每层的清洁卫生都需由专门的人员负责打扫,并设负责人,健全岗位责任制,以确保室内卫生符合要求。
3、施工现场应有排水措施,运输道路要平整坚实、畅通无阻,不准有积水。
第七节 成品保护及标识
1、每一台机组系统调试合格后,要根据总包单位成品保护方案,及时
安排有关人员巡视、检查。
2、对机房孔洞封堵、装门上锁建立出入登记制度。
3、再次进入机房施工时,根据施工内容进行专项保护,经过验收后,
方可进行施工。
4、对已调试的设备进行标识,调试合格的设备贴上“已调试合格”字样,对调试不合格的设备标识上“未调试合格”字样,以防止不同检试验状态的设备混淆。
第八节 防雨措施
一、夏(雨)季的组织和准备工作
1、 项目部成立专门的防汛领导小组,随时做好雨季检查和抢修工作。
组 长:XXX
副组长:XXX
组员: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2、 各施工作业队负责自己在地下室施工区域内的抽水工作,要落实承包到班组和个人。XXX负责地下室冷冻机房及热交换站区域的抽水,XXX负责地下室水泵房的抽水、XXX负责休闲中心地下室的抽水工作。
3、 项目承包人及施工队负责人要针对现场实际情况充实技术措施,做好充分准备及备好必要的施工机械或机具。对有关人员做好技术交底,组织专人巡视,发现问题要及时反馈,并及时作好补救措施。
4、 防讯巡视人员应该清楚所负责区域内地势情况,出现险情时,应熟悉排涝抢险之路径及所备用材料,机械设备之存放地点和使用方法。
5、防雨用品准备
防雨用品一览表 表15
序号
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潜水泵
台
8
2
消防水带
盘
10
3
雨衣
件
20
4
雨鞋
双
20
5
铁钎
把
10
6
扫帚
把
5
7
消毒液
若干
根据情况随时购买
二、防雨主要措施
1、施工现场
(1) 穿墙套管防水必须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2) 雨水管道出口排水必须通向室外,严防雨水管道内的水流到地下室。
(3) 屋顶通风管道尽快施工,及时做好风井封闭及防水工作。
(4) 严防室外水流入地下室。
(5) 尽快将地下室集水坑内的排水泵安装调试完。
(6) 除以上要求外,各作业队应参照各自所负责的区域现场情况,采取相应技术措施,防止被雨浸蚀为宜。
2、生活区
(1)下雨后及时将生活区内的积水排到附近的低洼处。
(2)将水排完后,及时将生活区清扫干净并对生活区进行消毒,防止蚊蝇、病毒等孳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