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关于已完工框架内设备安装的研究.doc

上传人:二*** 文档编号:4682837 上传时间:2024-10-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已完工框架内设备安装的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本文档共4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关于已完工框架内设备吊装方法的研究 摘要:随着装置类工程的增多,安装程序已日趋成熟。然而装置类工程的安装特点就是专业交叉复杂,尤其设备安装和结构框架安装的工序冲突。由于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许多大型设备的到场时间滞后,在设备进场后结构框架已完工的情况经常发生,为了克服设备安装不受结构框架的影响,本文针对在已完工的结构框架内进行的设备吊装进行了研究,提出来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法。 关键词:框架、设备吊装、临时支撑、牵引 一、前言 由于装置安装施工的错综复杂,要做到各专业紧密衔接,准确按照施工节点计划推进极其困难。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计划受各方面因素影响较多,尤其是设备采购(如大型汽包、换热器、回流罐等)。在装置类施工中,设备延迟到货的情况时常发生。 一般而言,设备采购由甲方负责,实际实施过程中由于资金、设计等方面原因,设备的到场时间并不能按照计划节点进行。在实际施工中,施工单位为了确保工程的总体施工进度,作为设备安装的紧前工序,钢结构框架的安装不是等到设备安装后再进行。 通常设备的到货时间滞后于结构框架的安装。在这种情况下,已完工的钢结构框架不可能大规模拆除。如何在不损坏已完工框架的条件下完成设备吊装变得尤其具有现实意义。 本文以卧式设备(换热器、回流罐)为例,结合实际施工经验,研究并总结了在不拆除钢结构前提下实现设备正常安装的方法。 二、施工简介 在装置类施工中,多数设备位于框架结构内,如图-1所示。通常的施工程序为从下而上:设备基础安装、结构立柱安装、框架内设备吊装及就位、结构梁安装、设备顶层平台安装。 由于设备延迟到货的原因,框架已完工,结构梁已安装或设备顶层平台已安装。为完成设备的正常吊装,本文分别分析了在不含平台、结构梁已安装的框架,及平台已安装的框架内进行设备吊装的施工方法。 图1-框架内设备平面布置图 三、不含平台的梁框架内设备吊装 对于不含顶层平台、结构梁已安装的框架结构,设备吊装存在上方作业空间,但受横梁限制。如何实现吊索成功跨越横梁式吊装的关键。 首先对施工图纸、设备安装图及相关资料进行审核,掌握关键数据(设备重量、重心,安装方位,横梁位置等)。根据现场起重机站位及幅度,选择符合载荷的吊装设备,吊装前对站车位置进行预压沉降试验,确保地面承重符合要求; 吊装前确定专业起重工穿着警示服装进行指挥,缆风绳捆扎到位并由专人牵引,起重机周围拉设警示线,非作业人员不准入内,吊臂半径内严禁站人; 起吊前,用吊带对设备进行捆扎,绑扎时将吊带靠设备后端绑扎,使设备保持15°~20°的倾斜角度,角度不宜过大,以防出现设备滑落的危险,绑扎要牢固,根据现场需要,可在设备与吊带之间增加柔性编织物,以增加摩擦力并起到对设备保护作用; 将设备吊至如图-2(a)的位置时(箭头为设备移动方向),使主吊前侧的吊索尽量靠近设备上方横梁,使设备处于平衡位置,在设备最低点处增加临时支撑固定设备,同时启用副吊,再次将吊带捆扎在设备前端,使副吊吊索跨过横梁,利用副吊及主吊同时起吊设备,使设备达到水平状态,如图-2(b)所示。 如此设备吊索成功跨越横梁,设备可以利用吊索与横梁之间的间距进行位置平移,从而准确吊装就位于设备基础上。如果设备上方有多条横梁且不方便拆卸,以此类推,利用副吊的交替使用,实现设备在横梁下方的移动及就位。 图2-梁框架内设备吊装示意图 四、已安装平台的框架内设备吊装 对于已完成顶层平台铺设的结构框架,顶层平台进行拆除的可能性较小,由于设备基础上方作业空间狭小,只能使设备在不触及平台的前提下水平抵达设备基础之上。 本施工方法的关键工序为在设备平台上设置临时支撑,临时支撑的顶层标高与设备基础一直并且连续,使设备在外部牵引力的作用下沿支撑表面水平就位。为使设备顺利移动,可在临时支撑表面涂抹黄油、或黄油与二硫化钼混合物,以减少设备与支撑物表面之间的摩擦力。 首先,吊装前进行临时支撑的设置,确保其承载力大于设备载荷并牢固可靠,支撑物表面与设备基础表面紧密衔接,圆滑过渡; 其次,在设备前端焊接临时吊耳,吊耳尺寸依据设计规范执行。用吊带将设备牢固捆扎,并使设备保持水平。在起重机作用下将设备缓慢移动至如图所示位置,并将设备前段放于临时支撑之上,保持固定; 然后,在设备前方设置临时牵引设备或倒链,位置与吊耳处于同一水平线且设备轴线方向。将事先准备好的钢丝绳固定于设备临时吊耳上,在起重机的配合下,牵引设备缓慢前移。牵引设备移动过程中,根据现场情况随时调整设备位置,直至设备准确就位,如图-3所示。 图3-已安装平台的框架内设备吊装示意图 五、结论与展望 本文在既有的吊装施工方法基础上,结合实际,针对实际施工中设备延迟到货的情况,根据框架安装情况的不同,研究分析了不同的吊装方法。实际施工中应在确保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加大协调力度,确保施工力量协调统一。随着科技进步,更先进的吊装工具将是以后发展的重点领域。 参考文献: [1]阳正源《大型设备一体化吊装技术总结》第四届全国工程建设行业吊装市场研讨暨技术交流会 [2]刘军岐,王俊杰《浅谈“吊装一体化”中的协调》起重与吊装技术 2012(10) [3]何建波《大型设备吊装一体化总承包管理模式研究》石油工程建设2010,36(2) [4] 张守海《化工设备吊耳及工程技术要求》HB/T21574-2008 [5]李东,廖雪颖,周杨《钢结构起吊工装吊装施工技术 》建筑技术2007,38,(7) [6] 翁庆全,陈阁琳,叶青茂《外倾幕墙轻钢结构施工技术应用实践》重庆建筑2010,6,(9)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