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教学设计】第1节-电是什么-(2).doc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4682193 上传时间:2024-10-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9.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设计】第1节-电是什么-(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学设计】第1节-电是什么-(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节 电是什么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沪科版第十四章第一节的内容。本章介绍了摩擦起电、电路连接、串并联电路的电流与电压等内容,是整个电学的基础。本节是本章的重点与关键,学生对于本节教材学习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对于电学的学习兴趣和知识积累。本节内容通过探究、分析、归纳来认识静电,防止和利用静电,循序渐进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基本理念,因此本节不论在知识学习上还是能力培养上都十分重要。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举例说明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2)了解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3)认识验电器并能说出验电器各部分的名称。 2、过程与方法:  (1)能从实验探究中,领会物体带电的概念,并知道电荷有两种和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2)能够利用验电器检验物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注电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影响。 (2)在实验探究中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归纳能力和表达信息的能力。 (3)养成节约用电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知道电荷有两种和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规律 【教学难点】 验电器怎样检验物体带电及带电量多少 【学习者特征分析】  初三的学生正处在青少年时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较强的观察能力。通过初二物理学习,已经具备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以及多种物理研究方法,并且具备了一定的生活体验,例如冬天脱毛衣时会出现火花,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会出现吸引现象等等,但学生不能运用物理知识解释,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帮学生解释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资源】 教师实验:玻璃棒两根、橡胶棒两根、丝绸一块、毛皮一块、支架两个、验电器一个、验电羽一个、碎屑若干、塑料棒一根。  学生实验:塑料梳子一把、塑料棒、直尺、铅笔、圆珠笔、毛皮、玻璃棒、橡胶各两根、丝绸一块、支架两个、验电器、碎纸屑、泡沫屑若干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新课 手机木电了 手机木电了 同学们仔细观察,以上情景中反应的现象与哪个物理量有关呢? 同时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电呢? 如果我们的生活离开了电会是什么样的呢? 既然电对我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那什么是电呢? 板书 电是什么 学生积极思考。 学生回答。 贴近学生的生活,选用幽默的一些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探究摩擦起电 新课 用气球摩擦干燥的头发后能将头发吸引,启发学生利用准备好的实验器具,想办法探究物体摩擦带电。 教师巡视观察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动手做实验。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一些物体被摩擦后,能够吸引轻小物体,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简单介绍其余两种使物体带电的基本方法:接触带电、感应带电 考考你:下列不属于摩擦起电的是() A、干燥的天气脱毛衣会听见轻微的刺啦声 B、干净的塑料梳子梳头头发随梳子飘起 C、化纤衣服穿身上易招灰尘 D、擦黑板时粉笔末四处飘落 学生积极思考。 小组成员间互相协作,使手中物体带上电,实验后各小组展示实验成果。  利用学生身边熟悉的东西作为实验用具,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 探究电荷的种类和相互作用 我们通过实验了解了,物体摩擦可以带电,那么物体摩擦后产生的电都一样吗? 同学们分组利用实验器具来进行探究。 结论:摩擦带电后的物体凡是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互相吸引的,必定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互相排斥;反之亦成立。 1、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 2、 用丝绸摩擦的玻璃棒上带的电称为正电。 3、 用毛皮摩擦的橡胶棒上带的电称为负电。 4、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同学们已经了解了摩擦可以使物体带电,你们知道物体为什么会带电吗? 老师详细解释。 摩擦起电实际上不是产生了电,而是电子在物体之间的转移。 同学们积极思考。 认真选取实验器具,开展探究实验。 同学们大胆猜测,认真讨论发言。 让同学们亲自动手发现物理规律,体会物理的奥妙。 验电器的认识 老师介绍验电器的组成部分。 结合课本提问有关验电器的问题。 学生结合学习的知识积极回答。 学以致用,使学生掌握验电器的有关知识。 巩固与练习 例1、三个带电或不带电小球甲、乙、丙,已知甲跟乙相排斥,乙和丙相吸引,如果乙带正电,则()  A、 甲一定带负电  B、丙一定带负电  C、丙可能不负电 D、甲可能不带电 例2、用经过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一个验电器的金属球时,发现金属箔先合拢后张开,这表明验电器原来()  A.带正电   B.带负电  C.不带电   D.以上三者均有可能 学生认真思考回答。 巩固所学知识。 小结 针对于教学目标,引导学上回顾本节课知识 学生总结知识点。 安排作 业 回家收集更多有关产生电的方法,并呼吁家人节约用电。 【板书设计】 第一节   电是什么  一、实验探究(一)  二、实验探究(二)      三、验电器  1、摩擦起电    1、两种电荷:正电荷     1、原理  负电荷 2、构造  2、物体带电 2、电荷间作用规律     3、使用 4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