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30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 4月 30日征求意见稿 )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从事电力系统及电气装备的运行与控制、研制开发、自动控制、信息处理、试验分析、以及电力电子技术、机电一体化、经济管理和计算机应用等工作的与国际接轨、并具有知识创新能力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具有求是创新精神和国际竞争力的未来领导者。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控制、计算机等方面的技术基础和专业知识。本专业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结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结合、软件与硬件结合、元件与系统结合、管理科学与工程技术相结合,学生接受电工、电子、信息、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从事电力系统及电气装备的运行、研发及管理的综合能力。
本专业设两个模块课程,学生可任选其一修读。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
2.系统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须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电工理论、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自动控制理论、计算机软硬件基本理论与应用等;
3.获得较好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4.具有良好的文献检索与阅读能力,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的发展趋势;
5.具备较强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能力。
专业核心课程
计算方法、工程电磁场与波、信号分析与处理、电机学、控制理论、微机原理与应用、电力电子技术、电器原理与应用
模块1: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电力系统暂态分析、发电厂电气系统、高电压技术、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电力技术经济基础、电力信息技术
模块2:电气装备CAD技术、电气装备建模与分析、机电运动控制系统、电气装备计算机控制技术、现代驱动技术、自动控制元件
教学特色课程
双语教学课程:DSP在运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直流输电、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机电一体化技术、Matlab与机电系统仿真、现代永磁电机理论与控制
原版外文教材课程:机电一体化技术
研究型课程:直流输电、直线电机理论与应用、电机计算机控制系统、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计划学制 4年 毕业最低学分 160+4+5 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学科专业类别 工学 所依托的主干学科 电气工程
辅修专业说明
辅修专业:30学分,其中必修20.5学分,标“**”号的课程;选修9.5学分,在标注“*”号和模块课程中选。
双专业/双学位:70.5学分,其中修读“大类课程”中标“**”号课程15.5学分,修读“专业课程”58学分。
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
1. 通识课程 47.5+5学分
见工科大类培养方案中的通识课程,其中
⑷ 计算机类 5学分
1)选修 3学分(建议在以下课程中选修)
课程号 课程名称 课程学分 周学时 建议修读年级、学期
211G0010 C++程序设计基础与实验 3 2-2 一春夏、秋冬
Fundamental of the C++ Programming Language
211G0020 C程序设计基础与实验 3 2-2 一春夏、秋冬
Fundamental of Programming in C
2)选修 2学分(建议在以下课程中选修)
课程号 课程名称 课程学分 周学时 建议修读年级、学期
211G0060 大学计算机基础 2 1.5-1 一秋冬
Fundamentals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11G0050 Linux应用技术基础 2 1.5-1 一春夏
Linux Application Technique Foundation
211G0110 计算机硬件基础 2 1.5-1 一春夏
Fundamental of Computer Hardware
⑹通识选修课程 15.5学分
通识选修课程包括历史与文化类(课程号带“H”的课程)、文学与艺术类(课程号带“I”的课程)、沟通与领导类(课程号带“J”的课程)、经济与社会类(课程号带“L”的课程)、科学与研究类(课程号带“K”的课程)、技术与设计类(课程号带“M”的课程),以及学科导论和新生研讨课程。
工学类学生须在“人文社科组”中至少修读6学分,该组包括历史与文化类(课程号带“H”的课程)、文学与艺术类(课程号带“I”的课程)、沟通与领导类(课程号带“J”的课程)、经济与社会类(课程号带“L”的课程)通识课程。其余学分由学生自行在通识选修课程中选择修读。
“科学技术组”包括科学与研究类(课程号带“K”的课程)、技术与设计类(课程号带“M”的课程)通识课程,本专业建议修读:
课程号 课程名称 课程学分 周学时 建议修读年级、学期
101M0010 电工电子工程训练 1.5 1-1 二秋及以前各小学期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training
2. 大类课程 45学分
(1)必修(自然科学类) 22.5学分
课程号 课程名称 课程学分 周学时 建议修读年级、学期
061B0170 微积分I 4.5 4-1 一秋冬
CalculusⅠ
061B0180 微积分II 2.0 1.5-1 一春
Calculus II
061B0190 微积分III 1.5 1-1 一夏
Calculus III
061B0200 线性代数 2.5 2-1 一秋冬
Linear Algebra
061B0020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1.5 1-1 二秋
Complex Analysis and Integral Transformation
061B0010 常微分方程 1.0 1-0 一春
Ordinary Differential Equations
061B0211 大学物理(甲)I 4.0 4-0 一春夏
Physics(A) I
061B0221 大学物理(甲)Ⅱ 4.0 4-0 二秋冬
Physics(A)Ⅱ
061B0240 大学物理实验 1.5 0-3 二秋冬
College Physics Experiment
(2)选修(自然科学类) 3学分(在以下课程中修读)
课程号 课程名称 课程学分 周学时 建议修读年级、学期
061B0030 概率论 1.5 1.5-0 二秋
Probability Theory
061B0160 随机过程 1.5 1.5-0 二冬
Stochastic Process
061B0100 数理统计 1.5 1.5-0 二春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061B0090 偏微分方程 2.0 2-0 一夏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
(3)必修(工程技术类) 19.5学分
课程号 课程名称 课程学分 周学时 建议修读年级、学期
081C0251 工程训练 1.5 0-3 一春夏
Engineering Training
081C0130 工程图学 2.5 2-1 一秋冬
Engineering Drafting
101C0040 电路原理(甲)Ⅰ** 4 4-0 二秋冬
Electric Circuit Theory (A)Ⅰ**
101C0060 电路原理实验(甲)Ⅰ** 0.5 0-1 二冬
Electric Circuit Experiment (A)Ⅰ**
101C0110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3 3-0 二冬
Fundamentals of Analog Electronics**
101C0050 电路原理(甲)Ⅱ** 2 2-0 二春
Electric Circuit Theory (A)Ⅱ**
101C0070 电路原理实验(甲)Ⅱ** 1 0-2 二春
Electric Circuit Experiment (A)Ⅱ**
101C0120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实验** 1 0-2 二春
Experiment for Analog Electronic Technique**
101C0130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3 3-0 二春
Fundamentals of Digital Electronics**
101C0140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实验** 1 0-2 二夏
Experiment for Digital Electronic Technique**
3.专业课程 67.5学分
(1)必修 26.5学分
课程号 课程名称 课程学分 周学时 建议修读年级、学期
10191101 计算方法 2.5 2-1 二春
Numeric Methods of Calculation
10120420 工程电磁场与波 3 2.5-1 二夏
Engineering Electromagnetic Fields and Wave
10120440 信号分析与处理 3 2.5-1 二夏
Signal Analysis and Processing
101 0 电机学** 5 4.5-1 三秋冬
Electrical Machinery
101 2 控制理论(乙)* 3.5 3-1 三秋冬
Principles of Automatic Control
10120430 微机原理与应用* 4 3.5-1 三秋冬
The Principle & Application of Microcomputer & DSP
XXXXXXXX 电力电子技术* 3 2.5-1 三春
Power electronic technology
10120410 电器原理与应用* 2.5 2-1 三夏
Introduction to electrical devices and their application
(2)模块课程 14.5 学分
本专业设2个模块课程,学生必须修读一个模块,修读另一模块课程的学分能够和个性课程学分实行互通。
A.模块1 14.5学分
课程号 课程名称 课程学分 周学时 建议修读年级、学期
10193780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 2.5 2-1 三春
Electric Power System Steady State Analysis
10191032 发电厂电气系统* 1.5 1.5-0 三春
Electric Elements of Power Plants
10193451 电力系统暂态分析* 2 2-0 三夏
Power System Transient Analysis
10191021 高电压技术* 2 1.5-1 三夏
High Voltage Engineering
10193400 电力技术经济基础* 2 2-0 三夏
Electric Power Technical Economic
10120360 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 2.5 2-1 四秋
Protective Relay & automation equipment in Electric Power System
10193701 电力信息技术* 2 2-0 四秋
Pow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模块2 14.5学分
课程号 课程名称 课程学分 周学时 建议修读年级、学期
10120400 电气装备CAD技术* 2.5 2-1 三春
CAD of Electrical Appliance
10191130 电气装备建模与分析* 2.5 2-1 三春
Modeling and Analysis of Electric Machines and Drives
10193580 现代驱动技术* 2 2-0 三春
Modem drive technology
10191121 机电运动控制系统* 2.5 2-1 三夏
Electromechanical Motion Control System
10193490 电气装备计算机控制技术* 2.5 2-1 四秋
Computer Control of Electrical Appliance
10191151 自动控制元件* 2.5 2-1 三夏
Components in control system
(3)实践教学环节 6学分
1)必修 4学分
课程号 课程名称 课程学分 周学时 建议修读年级、学期
101C0100 电子系统综合设计 2 +2周 第二短学期
Practical Design of Electronic System
10188060 认识实习 1 +1周 第二短学期
Practice
10188110 企业实习 1 +1周 第三短学期
Internships
2)选修 2学分(在以下课程中修读)
10188140 电力系统综合设计 2 +2周 第三短学期
Project for Power System Analysis
10188170 电气装备综合设计 2 +2周 第三短学期
Design of Electric Equipment
10188130 电子设计综合创新实践 3 +3周 第三短学期
Compositive Creative Practice of Electronic Design
(4)专业选修课程 6.5学分(本专业建议修读以下课程)
课程号 课程名称 课程学分 周学时 建议修读年级、学期
0040 管理信息系统 3 2-2 二春夏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10190040 数据结构与数据库技术 2.5 2-1 二夏
Data Structure and Database Technique
10190060 软件工程 2.5 2-1 三秋
Software Engineering
10193310 高速磁悬浮交通技术 2 2-0 三春
High Speed Maglev Technology
101 1 运筹学 2 2-0 三春
Operational Research
10192021 通信原理 2.5 2-1 三春
Communication Principle
10193300 电子系统设计 2.5 2-1 三春夏
Electronic System Design
10193320 智能控制技术及其应用 2 2-0 三夏
Intelligent Control and its Application
10193560 现代测试技术 2.5 2-1 四秋
Modern Testing and Measurement Technology
10193340 DSP在运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2 2-0 四秋
Application of DSP in Motor Control
10193820 现代永磁电机理论与控制 2 2-0 四秋
Modern Permanent Magnet Electric Machines – Theory and Control
10193391 电力工程 2 2-0 四秋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10193530 驱动控制与智能化 2 2-0 四秋
Modem drive technology and intelligentize
10193690 直线电机理论与应用 2 2-0 四秋
Theory and Application of Linear Motor
10191200 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 2 2-0 四秋
Power System Operation and Control
10193810 机电一体化技术 2.5 2-1 四秋
Mechatronics Technology
10190051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2.5 2-1 四冬
Computer Networks and Communication
10193710 直流输电 2 2-0 四冬
Elements of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 Transmission
10193360 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2 2-0 四冬
Application of Power Electronics in Power System
10590010 电机计算机控制系统 2 2-0 四冬
Microcompurter Control System Of Motor
10191191 Matlab与机电系统仿真 2.5 2-1 四春
Simulation of Electrical Machinery using Matlab/Simulink
(5)毕业设计(论文) 14学分
新技术讲座作为毕业设计环节的组成部分,学生必须修读其中一个讲座。
10191090 电力系统新技术讲座 2 2-0 四春
New technology seminar on power systems
10191160 电气装备新技术讲座 2 2-0 四春
New technology seminar about electric apparatus
10189010 毕业设计(论文) 12 +24周 四冬春夏
Graduation Project (Thesis)
4. 第二课堂课程 +4学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