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六年级下册音乐学科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4674868 上传时间:2024-10-0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54.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册音乐学科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六年级下册音乐学科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前 言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通过特定的音响结构实现思想和感情表现与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人类基本素质和能力的一种反映。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力求体现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体现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使学习内容生动有趣、丰富多彩,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民族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个体的不同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城关中心校 六 年级 音乐 下册教学设计 第 一 单元 总课时数:2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题 第一课 古风新韵 教 学 目 标 1、 能饱含深情背唱歌曲《游子吟》,表达自己对母爱的感激之情。 2、 能用轻柔、连贯的声音演唱《花非花》。 3、 学习竖笛双吐音和三吐音的吹奏方法,能与同伴合奏竖笛曲《大鹿》。 重点 能饱含深情背唱歌曲《游子吟》,能用轻柔、连贯的声音演唱《花非花》。 难点 学习竖笛双吐音和三吐音的吹奏方法。 教学准备 白板、光盘 、竖笛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一、聆听关山月导入 二、学唱游子吟 一、学唱歌曲花非花 第一课时 一、 聆听古琴曲《关山月》导入 聆听古琴曲片段,教师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古典味道。并提问,听到这首音乐,你好像看到了什么情景。 二、演唱《游子吟》 1.复习古诗《咏鹅》《春晓》《静夜诗》等古诗诗歌入手。 2.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3.再听歌曲,听出两段旋律在情绪上的变化。 4.用歌曲的伴奏音乐做背景音乐,请学生朗诵《游子吟》两遍。 5.学唱歌曲,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1)视唱旋律。 (2)跟着音乐哼唱歌曲的旋律,体会两段旋律在音区、旋律进行方面的不同。 (3)学唱歌词,延长歌曲。 第二课时 一、 演唱歌曲《花非花》 1.从复习歌曲《游子吟》导入。唱完后,请学生回顾歌曲的曲作者是谁,从而引出本课学习。 2.用WU哼唱旋律,边唱边画旋律,感受旋律的线条美。 3.聆听歌曲范唱,理解歌词表达的意境。 4.有感情吟诵歌词,体会词曲中音调的紧密结合。 5.学唱歌曲,表现歌曲的意境。 6.根据教学要求,复习和交流学生已掌握的有关诗词歌曲,可以个人或小组唱等多种形式表演。 用古诗或故事再现情景 营造自由空间,给学生创造机会 板书设计 教学 反思 围绕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成功与不足……进行反思 城关中心校 六 年级 音乐 下册教学设计 第 二 单元 总课时数:3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题 第二课 月下踏歌 教 学 目 标 1、 能感受乐曲《阿细跳月》和《火把节》片段热烈欢快的情绪,在聆听中知道云南少数民族的相关音乐文化和风俗人情。 2、用圆润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转圆圈》和《我抱着月光,月光抱着我》,表现彝族儿童嬉戏的情景和欢快的情绪。 3.背唱歌曲《转圆圈》。 重点 用圆润而富有弹性的音乐演唱歌曲《转圆圈》和《我抱着月光,月光抱着我》,表现彝族儿童嬉戏的情景和欢快的情绪。 难点 能根据乐器的形状、构造特点、演奏方式和音色特点,分辨民族乐器。 教学准备 白板、光盘 、乐器图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一、 聆听民乐合奏《阿细跳月》 二、 聆听《火把节》片段 三、 学唱歌曲《转圆圈》 四、演唱歌曲《我抱着月光,月光抱着我》 第一课时 一、 聆听民乐合奏《阿细跳月》 1、从节奏律动导入,运用歌曲《阿细跳月》的引子和主题节奏来设计节奏律动,请学生跟着老师做一做。 二、聆听管弦乐《火把节》片段 1、从民族风情导入。课前请学生查找云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相关资料。 2、初听乐曲,感受乐曲热烈欢腾的情绪。 3重点聆听第一段。 (1)第一遍:要求学生为音乐伴奏。 (2)第二遍:听出此乐段演奏的乐器有弦乐和木管组。 (3)第三遍:要求学生听到重音重现时,做擂鼓动作。 4.聆听第二段,感受乐曲抒情优美的情绪。 5.完整聆听乐曲,表现乐曲热烈欢腾的情绪。 第二课时 一、 演唱歌曲《转圆圈》 1. 导入:从本课的发声练习入手,把学生带入歌曲的意境中。 2. 播放歌曲,听后谈谈歌曲的意境和前后部分不同的情绪。 3. 学唱前八小节,表现和体会歌曲的意境之美。 4. 学唱歌谱,感受歌曲的特点。 5. 学唱歌曲,处理歌曲。 6. 熟唱歌曲后,请学生手拉手站成排,随乐句的进行,摆动双手边唱边做律动。 第三课时 一、 演唱歌曲《我抱着月光,月光抱着我》 1. 复习《转圆圈》,聆听歌曲的范唱,引导学生谈谈这两首歌曲的意境。 2. 初听歌曲范唱,说出歌曲演唱的顺序。 3. 多遍聆听,用听唱和视唱相结合的方法学唱歌曲。 4. 由于这首歌曲是变换牌子,学生在演唱时不好掌握节拍的变化,因此,学唱时候可参考《转圆圈》用趣味象声词辅助朗读。 用节奏感强的律动激发学习兴趣 创设教学情境 多元化教学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围绕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成功与不足……进行反思 城关中心校 六 年级 音乐 下册教学设计 第 三 单元 总课时数:3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题 第三课 银屏之声 教 学 目 标 1. 能听出歌曲《爱是一首歌》中表现的人声音色和演唱形式,说说最感动自己的是哪一段。 2. 能视唱《滑雪歌》其中一句旋律,为歌曲划分乐句,并与同伴一起设计表演形式来演唱歌曲。 3. 能用明亮、自信的声音背唱《DO RE MI》,并与同学分角色表演。 重点 能用明亮、自信的声音背唱《DO RE MI》 难点 能用明亮、自信的声音背唱《DO RE MI》 教学准备 白板 光盘 竖笛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一、聆听《爱是一首歌》和《两颗小星星》 二、学唱歌曲《滑雪歌》 三、 学唱《DO RE MI》 四、学吹竖笛 第一课时 一、 聆听歌曲《爱是一首歌》 1、 初听歌曲,听出歌曲中出现的人声音色和演唱形式。 2、 复听歌曲,听后让学生说说歌曲中那一段最能感动自己。 3、 再次聆听,感受歌曲所表达的甜蜜和温馨。 二、 聆听歌曲《两颗小星星》 1、 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 2、 再听歌曲,请学生随音乐哼唱,体会主人公的自豪心情。 第二课时 一、 演唱歌曲《滑雪歌》 1、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意境。听后,请学生在歌曲的伴奏音乐下,有感情朗读歌词,体验歌曲所表达的意境。 3、 视听歌曲学律,为歌曲划分节奏。 4、 学唱歌曲,有感情演唱歌曲。 5、 为歌曲设计情景想象、律动和造型。 第三课时 一、 演唱歌曲《DO RE MI》 1. 鼓励学生视唱或用竖笛吹奏旋律。 2. 用饱满、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 3. 分小组和角色进行表演唱。 4. 复习聆听过的影片中另一首插曲《孤独的牧羊人》,并请学生分享自己会场的其他插曲。 二、 学吹竖笛 再现情景 多次练习 充分想象 鼓励肯定 结合影片多元教学 板书设计 教学 反思 围绕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成功与不足……进行反思 城关中心校 六 年级 音乐 下册教学设计 第 四 单元 总课时数:2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题 第四课 美好祝愿 教 学 目 标 1. 感受乐曲《龙腾虎跃》热烈欢腾的情绪,听出乐曲主要演奏的乐器。 2. 能用热情、活泼的情绪背唱歌曲《拍手拍手》并编创拍手的节奏和新歌词,以增加歌曲的气氛,表达对文明友爱的美好祝愿。 3. 学唱歌曲《明天会更好》并能根据歌曲内容设计表演形式。 4. 认识民族乐器分类(二),能听辨并说出乐器名称和所属的乐器组别。 重点 能用热情、活泼的情绪背唱歌曲《拍手拍手》和《明天会更好》 难点 认识民族乐器分类(二),能听辨并说出乐器名称和所属的乐器组别。 教学准备 白板 光盘 民族乐器图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一、聆听民族管弦乐《龙腾虎跃》 二、学唱《拍手拍手》 三、学唱歌曲《明天会更好》 第一课时 一、 聆听民族管弦乐《龙腾虎跃》 1. 导入 《龙腾虎跃》这首乐曲时用西洋乐器演奏的还是民族乐器演奏的?让学生结合自己对自己传统文化的认识的角度来谈谈,从而进入对乐曲的聆听。 2. 初听乐曲片段,感受乐曲的情绪并听出演奏的乐器。 3. 完整聆听乐曲,简单介绍曲作者。 二、 演唱歌曲《拍手拍手》 1. 进行发声练习。 2. 初听范唱,感受歌曲的旋律。 3. 再听歌曲范唱,边听边随音乐拍手表达对文明有爱的赞美。 4. 学唱歌曲。 5. 完整、充满热情演唱歌曲,可加入打击乐器伴奏,为歌曲添加热烈的气氛。 第二课时 一、 演唱歌曲《明天会更好》 1. 展示社会公益活动照片,导入本课学习,简单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及曲作者罗大佑。 2. 聆听歌曲,可让会唱的学生随着音乐哼唱,听后请学生谈谈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内容。 3. 启发学生发现和找出歌曲中多次出现的节奏。 4. 反复聆听歌曲,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5. 跟着老师的琴声视唱歌曲前四小节旋律。 6. 可提供群星演唱的和童声演唱的两个不同版本给学生聆听,感受不同人声的效果和歌曲的处理。 7. 引导学生根据歌曲的内容设计表演方案,采用不同的演唱方式来处理歌曲。 引用资料 丰富教学 引用资料多元化教学 板书设计 教学 反思 围绕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成功与不足……进行反思 城关中心校 六 年级 音乐 下册教学设计 第 五 单元 总课时数:3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题 第五课 快乐的阳光 教 学 目 标 1. 感受埃及民歌《光辉的太阳》的情绪,并在聆听中回顾学过的外国民歌,感受与比较外国民歌的不同风格和情绪。 2. 能用明亮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一把雨伞圆溜溜》,表现歌曲欢快、诙谐的情绪,并设计表演形式随音乐表演。 3. 能边画拍边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榕树爷爷》,并能说说二声部合唱的特点。 4. 懂得变声期嗓子的保护知识,学会吹奏竖笛曲。 重点 能用明亮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一把雨伞圆溜溜》,能边画拍边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榕树爷爷》 难点 学会吹奏竖笛曲 教学准备 白板 竖笛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一、聆听歌曲《光辉的太阳》 二、学唱《榕树爷爷》 三、学唱《一把雨伞圆溜溜》并能随音乐表演 第一课时 一、 聆听歌曲《光辉的太阳》 1. 复习聆听学过的外国歌曲导入。 2. 聆听歌曲《光辉的太阳》,感受歌曲所描绘的情景。 3. 再次聆听歌曲,结合音乐中特有的古典,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风格。 4. 回顾几首学过的外国民歌,请学生听一听,唱一唱,感受不同的风格和情绪。 第二课时 一、 演唱歌曲《榕树爷爷》 1. 歌曲的旋律抒情优美,节奏简单,易学好唱。 2. 歌曲的主要乐段曲调流畅,节奏规整,让学生分组、分声部自学的方式进行学习。 3. 尾声部分可用渐弱的力度和渐慢的速度来演唱,表达即将毕业的学生对榕树爷爷的依依不舍。 4. 完整演唱歌曲,请学生边唱边为歌曲画拍。 第三课时 一、 演唱歌曲《一把雨伞圆溜溜》 1. 多种聆听,帮助学生熟悉歌曲,加深对歌曲的整体感知,为唱准、唱好歌曲作铺垫。 2. 学唱歌曲时,知道学生掌握歌曲的整体韵律,并从歌曲的意境和情感中,引导学生用明亮、富有弹性的声音,唱出歌曲所表达的雨中欢笑之情绪,以及同伴风雨共伞,一往无前的情感。 3. 学生学会歌曲后,教师可启发学生在歌曲中休止符出现的地方做拍手动作,以增加歌曲的情趣。 4. 鼓励学生分角色设计表演形式或创作情景,随音乐表演。 复习就知 感受不同 分声部演唱 游戏化的动作练习 板书设计 教学 反思 围绕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成功与不足……进行反思 城关中心校 六 年级 音乐 下册教学设计 第 六 单元 总课时数:3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题 第六课 神奇的印象 教 学 目 标 1. 聆听民族管弦乐曲《瀑布》片段,听出表现瀑布飞泻的乐器。 2. 聆听电影音乐《海德薇格主题》,感受乐曲魔幻、神秘的气氛,懂得音乐要素在乐曲表现以及电影表现中所起的作用。 3. 能用活泼、欢快的情绪准确演唱变换拍子歌曲《火车来了》,并自制简易乐器与同伴合作表演歌曲。 4. 能富有激情演唱歌曲《飞天曲》,表达“豪迈与自豪”的歌曲情感,独立视唱歌曲中四小节旋律。 重点 能用活泼、欢快的情绪准确演唱变换拍子歌曲《火车来了》 难点 能富有激情演唱歌曲《飞天曲》 教学准备 白板 光盘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一、聆听民族管弦乐《瀑布》和电影《海德薇格主题》 二、学唱歌曲《火车来了》 三、演唱歌曲《飞天曲》 第一课时 一、 聆听民族管弦乐《瀑布》片段 1. 初听乐曲,想象音乐所表达的意境,再听乐曲,听出表现瀑布飞泻的音乐和演奏的乐器。 2. 复听乐曲,请学生谈谈哪一部分音乐给了自己最深的印象,想象音乐中“瀑布飞泻”这一神奇景象。 二、 聆听电影《海德薇格主题》 1. 出示电影《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片段视频,请学生说出电影的名字和故事情节,导入学习。 2. 初听乐曲片段,感受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 3. 再次聆听全曲,听出请学生谈谈乐曲营造了怎样的气氛,并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乐曲是通过哪些音乐要素来营造这种气氛的。 第二课时 一、 演唱歌曲《火车来了》 1.初听歌曲范唱,感受歌曲欢快、热烈的情绪。 2.歌曲速度较快,学唱前,教师可采取多听范唱来帮助学生熟悉歌曲的旋律与节拍。 3.学唱歌曲。 4.自制几个小型弹拨乐器,与同伴合作表演歌曲。 第三课时 一、 演唱歌曲《飞天曲》 1. 复习聆听《木星——欢乐使者》片段入手,回顾乐曲所表现的意境,然后导入本课的学习。 2. 学唱歌谱。 3. 学唱歌词。 4. 有感情、完整演唱歌曲。 引用资料丰富课堂激发学习兴趣 游戏化训练 板书设计 教学 反思 围绕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成功与不足……进行反思 城关中心校 六 年级 音乐 下册教学设计 第 七 单元 总课时数:3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题 第七课 放飞梦想 教 学 目 标 1. 感受歌曲《和平颂》,能说出主题多次出现时的变化,并未主题旋律编创歌词,表达对和平的赞颂。 2. 学唱两首歌曲《永远是朋友》和《我们是朋友》,与好友一起用歌声和动作表达彼此的友谊;背唱《永远是朋友》。 3. 认识音乐家贝多芬,做改变旋律的节奏和节奏的练习,在唱唱、奏奏和比较重,感知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重点 学唱两首歌曲《永远是朋友》和《我们是朋友》,与好友一起用歌声和动作表达彼此的友谊。背唱《永远是朋友》。 难点 背唱《永远是朋友》。 教学准备 白板 光盘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一、聆听管弦乐《和平颂》和交响乐《欢乐颂》 二、演唱歌曲《永远是朋友》 第一课时 一、 聆听管弦乐《和平颂》片段 1. 初听乐曲,熟悉主题。 2. 多遍聆听乐曲,听出主题出现的次数与变化。 3. 随音乐哼唱主题旋律,并尝试为旋律编创歌词,表达的和平的赞颂。 二、 聆听交响乐《欢乐颂》片段 1. 随教师的琴声演唱和吹奏《欢乐颂》主题,理解歌词所表达的自由、平等和和平的思想内容。 2. 初次聆听乐曲,感受乐曲热情,饱满的情绪。 3. 再次聆听乐曲,听出《欢乐颂》主题音乐出现的次数与演唱形式。 第二课时 一、 演唱歌曲《永远是朋友》 1. 从有关朋友的诗句、名言和歌曲导入。 2. 聆听范唱,感受和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内容。 3. 再听范唱,说出歌曲可分成几个乐段。 4. 学唱歌曲。 5. 学生自由组合,邀请自己的好朋友一起表演歌曲。 第三课时 1. 把歌曲的前四小节作为导入歌曲的聆听和学唱。 2. 聆听歌曲范唱,请学生听后谈谈歌曲的情绪。 3. 鼓励学生采用自学的方式学唱第一乐段,启发他们发现这一乐段每四小姐的末尾处都有休止符的特点。 4. 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分声部学唱第二乐段。 5. 完整演唱歌曲,边唱边用动作相互交流,表达情感。 引用背景资料 用动作激发兴趣巩固演唱 板书设计 教学 反思 围绕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成功与不足……进行反思 16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