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探究的实践活动,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通过观察、比较发声物体与不发声物体,能够就观察到的现象积极思考,大胆提出自己的猜测或理解。3.愿意把自己对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理解与同学交流分享。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比较、讨论交流等活动认识到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比较发生物体与不发声物体,引发思考,并积极地去研究发现物体发声的秘密。教学准备: 师备:鼓、槌子、音叉、锣、吉他、三角铁、拨浪鼓等。 生备:纸片、尺子、皮筋、口琴、小提琴、笛子、葫芦丝、二胡、古筝等。教学过程:一、引入:(欣赏小乐队表演片段。)师:这支乐队都用到了哪些乐器来演奏
2、?生回答(二胡、古筝、琵琶、笛子、)师:大家认识这么多乐器,真了不起。那么这些乐器到底是靠什么,怎样发出悦耳动听的声音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研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师板书课题:声音的产生)二、寻找乐器的发声部位今天,我们把一些乐器请到了课堂。首先我们来找一找这些乐器的发声部位在哪儿?其次,我们要观察每件乐器的发声部位,发声时与不发声时有什么不同?生活动,汇报交流。谁发现了,这些乐器在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特征?物体做来回快速运动,科学上称这种运动为“振动”。 (板书:振动)这说明声音的产生可能和什么有关?(声音的产生可能和物体振动有关。)三、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实验一:我们人能说话,是哪个部位发出
3、的声音呢?(嗓子)好,大家用手轻轻的按住自己的喉部,我们试着一起说“声音的产生”。你有什么发现?这说明什么?这说明我们说话的声音是由于声带的振动产生的。实验二:现在大家可以利用你身边的材料动手实验,比如:皮筋、尺子、纸片等,可以用不同方法让这些物体发出声音,同时注意观察物体发声时有什么变化?最后,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生分小组活动,师巡视指导,汇报交流)谁能说说在刚才的活动中你们小组是用什么方法,让什么物体发出声音的?你们有没有观察物体发声时有什么变化呢?(纸片、皮筋、尺子、音叉发声时都在振动)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物体振动产生声音)实验三:师演示实验,生观察现象这说明什么?说明音叉发出声音时也在振动。(板:物体-声音)四、拓展延伸我们知道物体振动产生了声音,那你能根据这一现象让正在发声的物体停止发声么?(生边汇报边演示)自然界中有各种各样的声音,大家来听听,分辨一下是什么声音?(大屏播放各种声音)我们人能听到各种声音,是因为我们人体内有一个能接收声音的器官,大家猜猜他是什么?五、总结: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丁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