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新时代以来高师声乐教育发展研究综述_肖园园.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467288 上传时间:2023-10-12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5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时代以来高师声乐教育发展研究综述_肖园园.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新时代以来高师声乐教育发展研究综述_肖园园.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新时代以来高师声乐教育发展研究综述_肖园园.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22大众文艺2012年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工作特别是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党的十八大提出“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党的十九大提出“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党的二十大提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持续推动包括高等师范院校在内的高等教育在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基于此,本文梳理分析了2012年以来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文核心期刊发表的有关高等师范院校(以下简称高师)声乐教育的文献,尝试揭示这一阶段我国高师声乐教育的整体研究情况、重点关注领域、研究的存在问题及未来展望,为后续研究提供有益参考。一、整体研究情况本文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作为样本文献来

2、源,将北大核心期刊与CSSCI 来源(含扩展版)期刊作为重点研究范畴,以“高等师范院校+声乐+教育”“高师+声乐+教育”“高等师范院校+声乐”“高师+声乐”等为主题关键词,词频设置为模糊,研究时长设定为20122023年,去除重复研究文献并剔除与书评等相关的文献内容,共获得检索结果806篇相关文献,其中CSSCI来源、北大核心期刊发表53篇,研究内容涵盖总体情况、概念解析、课程设置(评价标准)、教学模式、师资能力、学生培养和传承创新(课程思政、借鉴国外)等领域,呈现全面开花、全面繁荣的态势。从研究成果看,以“高师+声乐”为篇名的检索显示,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共发表期刊论文761篇,其中累计

3、发表最多的机构是沈阳师范大学16篇、衡阳师范学院15篇、西华师范大学14篇、四川音乐学院13篇、沈阳音乐学院12篇、广西师范大学10篇、河北师范大学10篇、广西教育学院9篇、湖南师范大学9篇、淮北师范大学8篇;累计发表最多的作者是李巧伟7篇、张天慧7篇、姜乐虹5篇、黄小琼5篇,孟卓、黄堠、许晖、张红梅等12人均为4篇;支持研究最多的基金项目是广西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6篇、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5篇,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均为4篇,河西学院教学研究课题3篇,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湖南省教委科研基金、宁夏大

4、学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均为2篇。从研究视角来看,主要采取宏观、中观、微观三种模式对高师声乐教育发展进行研究。所谓的宏观研究指的是研究者考察的视角是高师声乐教育的总体,即以全面的视角、系统的理论来审视高师声乐教育所取得的成绩、面临的形势、存在的问题、改进的方向,比如论髙等师范院校民族声乐教学改革的意义与途径一文,从宏观上指出了高师音乐专业在音乐教育中存在的不足,重点阐述了高师民族声乐教学改革的意义和教学改革的基本途径。所谓的中观研究指的是研究者以某一区域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入调研、驻点考察、“解剖麻雀”等方式探寻高师声乐教育在某一地域、某一学校的发展情况、存在问题及应对

5、建议,其视角既关注宏观层面,也观察微观实践。如新新时代以来高师声乐教育发展研究综述*肖园园(江苏第二师范学院音乐学院,江苏南京 210013)*基金项目:本文为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项目、江苏省首批一流课程(线下)课程建设、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项目编号2022SJZD145)阶段性成果。摘要:文章梳理了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知网收录的有关高等师范院校声乐教育发展的研究论文,重点分析了在CSSCI来源、北大核心期刊上围绕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声乐技能、传承创新等领域发表的50余篇论文。研究发现,10 年来国内学者对高师声乐教育发展的研究,存在整体研究热度下降、重点

6、研究有待深入、具体研究缺乏新意且与教学实践结合不紧等问题,希望在后续研究中得到弥补。关键词:高等师范;声乐教育;研究综述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828(2023)06-0122-03文化教育123大众文艺疆高师民族声乐教学面临的困境与出路一文,通过对伊犁师范学院、新疆师范大学、喀什师范学院三所院校的声乐师资、开设课程、使用教材进行调查分析,发现新疆高师民族声乐教学面临着从事少数民族声乐教学的师资数量不足、缺乏声乐校本教材等诸多困境。所谓的微观研究则是研究者结合工作经历、学术方向,对高师声乐教育的某个方面或某个环节进行专门研究,大多以理论结合实际的方式进行。如智

7、慧教育背景下的高师声乐混合式教学模式一文,强调要以推进智慧教育为抓手,利用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和网络资源共享为教育教学服务,达到声乐教学提质增效的目的。二、重点关注领域在检索到的论文中,研究者比较关注高师声乐教育的整体发展情况、创新教学模式、优化课程体系、提高技能技巧、推进传承创新等方面,围绕这些细分领域进行了深入充分的探讨,形成了一大批视角独特、论证充分、指导性强的研究成果。(一)关于整体发展情况这是研究者最为关注的热点,研究成果也很多,本文所归纳的“整体”是一个全国大区域或省市小范围的概念,既包括中国高师声乐教育发展的宏观形势,亦包括某个区域高师声乐教育发展的全面情况,研究对象都是区域内高师

8、声乐教育的全面发展情况、客观存在问题,以及基于情况、问题提出的发展建议。通常来看,因为这类研究关注的对象较为宏观,所以罗列的问题、提出的建议,往往较之于高师声乐教育,在横向和纵向上均做了拓展。不少研究者对此集中进行了探讨,如李刚的我国高等师范音乐院系发展忧思、蒲红伟的浅谈高师音乐教育的现状及其发展策略、姜会敏的论髙等师范院校民族声乐教学改革的意义与途径、吴静的高师声乐方向研究生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等。但需要注意的是,研究某个区域的高师声乐教育发展情况,不论地域大小,区域内高师的个体数量不能太少,否则研究样本太少难以作为整体的支撑。有些研究者注重紧扣高师的师范性推进声乐教育改革,比如,高师院校声乐

9、专业的师范性改革研究认为,高师院校应立足专业性、回归师范性,在此基础上把握教学改革的关键,帮助学生准确定位并完成职业发展需求与学习效果对接。比如,论高师音乐教育的困境和出路一文提出,推进高师音乐教育,必须准确把握其师范性、人文性、基础性、审美性的特点,才能更好克服培养目标偏执、教育理念滞后等流弊。此外,有些研究者以全国普通高校音乐学(师范类)专业本科学生基本功比赛为视角,对高师声乐教育进行总结反思,比如,高秀竹、司瑞姿的高师声乐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思考,赵飞、马菁宏的高师音乐教育改革之我见等。还有的研究者重点探索地域性的高师教育发展情况,如郝晶华的新形势下如何深化新疆高师声乐教学改革等。有的学者对

10、前期研究成果进行了汇总梳理,如李晓霞的我国高师声乐教学改革研究综述基于新课标的实施等。(二)关于创新教学模式毫无疑问,高师声乐教育中的教学模式创新必定是研究者关注的重点领域,相关研究成果占据全部成果的相当分量。大多数研究者认可高师声乐教育中已经建立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但也认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既有的教学模式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需要在后续的发展中加以改进完善。有些研究者注重以问题导向为牵引,在此基础上提出创新教学模式的具体路径。比如,近十年我国高师声乐教学模式与方法类研究综述一文,在分析近10年来在CSSCI(20052015)期刊上发表论文的基础上,认为相关研究存在

11、横向上比例失衡、纵向上不够深入透彻且与教学实践脱节,研究成果水平不高、内容缺乏新意和深度、反思性不足等问题。相关研究还有周自明的高师民族声乐教学“空心化”的生成机理及化解路径等。有些研究者试图以特定的教学思想或理论视角来开展研究,进而提出促进高师声乐教育教学模式创新的具体建议。比如,论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设计的科学性一文,从总体设计的针对性、课堂教学的时效性、实践锻炼的多元性三个方面,分析高师声乐教学的客观规律。高师创新型声乐教学探索的社会学解读一文,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了高师声乐教学中的一系列问题,探索了民通、美通、民美三种复合型演唱形式的教学创新。有些研究者试图将既有的教学模式嫁接到高师

12、声乐教学过程中,以此实现高师声乐教育教学模式创新。比如,叶松荣的论高师声乐课改“三对N教学形式”的实践意义、邵萍的高师院校声乐专业教学模式探析、周绚菲的基于支架式教学理念的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实践研究、吕芬的合作学习在高师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意义、龙有成的“翻转课堂”在高师声乐教学中的运用等。此外,张霞的高师声乐教学与中小学音乐课的对接问题一文,还阐述了高师声乐教学应有的模式与理念、与中小学歌唱教学的有效对接方法。(三)关于优化课程体系在确定的教学模式中,可以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完善测评标准等方式来保障和提升整体的教学效果,所以,不少研究者在相关方面也进行了研究和探索。有的研究者对高师声乐教育课

13、程设置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析总结,梳理其中的变迁特点、发展趋势等,比如,70年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回顾、反思与展望一文,将我国高师音乐教育本科课程设置发展划分为初步建设(1949-1956)、曲折发展(1957-1965)、停滞衰退(1966-1976)、恢复重建(1977-1989)、改革创新(1990以来)五个阶段,罗列出存在的教育属性彰显不够文化教育124大众文艺等3个问题,提出改进课程设置的建议。有的研究者通过对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在比较中发现问题、提出对策。比如,高师声乐研究生课程设置导向批判以9所高师音乐院校为例一文,以国内东西南北中五个区域9所高师音乐院校声乐方向研究生的课程

14、设置为例,指出主要存在的专业必修课方面基础性课程重视不够等五个方面的问题,提出合理优化高师声乐研究生课程结构和内容的建议措施。有的研究者紧盯高师声乐教育课程设置中的组成部分或具体环节,比如民族地区高师构建声乐校本课程的路径探析一文,阐述了民族地区高师构建声乐校本课程的目标、原则和路径。相关研究还有何斌的高师声乐教学中声乐作品的选择等。有的研究者对评价课程设置成效的测评标准展开研究。比如,音乐行为测评介入高师声乐教学的探讨一文,从音乐行为测评理论入手,探讨如何对高师声乐教学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评估。相关研究还有张轶的高师声乐教学评价标准体系的研究等。(四)关于提高技能技巧研究者既注重声乐本身的

15、发声、演唱等技巧,也关注与声乐教学紧密相关的钢琴伴奏、乐感节奏等其他方面,以及诸多技能之间的协调发展、相互促进。比如,论高师音乐教育中声乐与器乐技能训练的平衡发展一文,探讨了在遵循声乐与器乐教学规律、保留个性的同时加强二者之间的联系和转化。比如,浅谈高师声乐教学中的乐感培养一文,提出通过聆听优质光碟、练习视唱练耳、阅读文学经典、演唱艺术歌曲、学习相关课程等方式,加强乐感的后天培养。比如,交相辉映 相得益彰也谈高师声乐教学中的钢琴伴奏一文,对钢琴正谱伴奏与即兴伴奏的源流与发展进行回溯,并将二者置于声乐教学活动中观测其优缺点,进而指出二者互补与共融的路径。比如,将阿卡贝拉训练渗入高师声乐多声部教学

16、的可行性设想一文,提出引入当代阿卡贝拉训练方法,着力解决声乐教学中的音色不统一、音准不一致、配合度不一致等问题。相关研究还有赵丽娜的高师“跨界唱法”声乐教学探索等。(五)关于推进传承创新传承创新是促进高师声乐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加强高师声乐教育传承创新方面的研究,梳理分析传承创新方面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帮助高师声乐教育传承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的研究者试图从国外发展模式中借鉴经验,比如,意大利音乐学院改革对我国高师音乐教育的启示一文,客观阐述了意大利新旧两种教学体制的安排,由此引出对我国音乐师范教育在新形势下发展的进一步讨论。有的研究者致力于从中华传统文化中寻找促进高

17、师声乐教育更好发展的策略,比如,张维、柯黎的高师音乐教育中传统音乐文化教育的现状及原因分析、刘婧的黔北仡佬族民歌文化在高师声乐教学中的传承等。还有的研究者着力推进高师声乐教育的民族化、本土化,比如,陈志红的高师声乐教材民族化与本土化的回归、陈旸的高师声乐教学民族化路径探究等等。三、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展望尽管10年来关于高师声乐教育发展的研究成果较多,研究者的研究视角也比较宽广,但综观这些成果,国内学者对高师声乐教育发展的研究,存在三个方面突出问题,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加以规避和改进。一是整体研究热度下降。以“高师+声乐”为篇名的检索显示,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共发表期刊论文761篇,按整年份

18、算,2013至2022年每年发表的论文分别为126篇、117篇、110篇、95篇、71篇、75篇、59篇、48篇、22篇、22篇,热度下降较为明显。二是重点研究有待深入。党的十八大以来,坚定文化自信、加强传承创新成为学界共识,不少领域围绕如何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推动发展形成了大量研究成果,但关于高师声乐教育领域的此类研究仍然不温不火,亟须引起高度重视。三是具体研究缺乏新意且与教学实践结合不紧。在发表的期刊论文中,选取的观察视角大多相近、有的甚至雷同,论证方式墨守成规,缺乏有新意的研究成果,而且与教学实践结合不够紧密,需要在做深做细研究上下更大功夫。高师声乐教育专业作为中国声乐教育的重要组

19、成部分,肩负着弘扬师范教育优良传统、传承民族音乐文化传统的双重责任。因此高师声乐教学研究必须把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摆在突出位置,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守正创新,把牢正确导向,紧扣“师范类、地方性、应用型”定位,切实在研究上尽量开展更多创新,进一步加强理论与实际的双向联系、强化对以往教学得失的反思性研究,着力推动高师声乐教育在教育理念、课程体系、实践锻炼、师资力量等维度全面浸润传统文化、加快实现融合发展,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声乐教育创新性发展中努力培养高素质有特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音乐教师。注释:姜会敏.论高等师范院校民族声乐教学改革的意义与途径J.音乐创作,2017,(6).张炫.论高师音乐教育的困境和出路J.教育科学,2012,(4).卢斌玉,辛继湘.70年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回顾、反思与展望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9,(3).作者简介:肖园园(1985.11-),女,汉族,籍贯:江苏泰兴,学历:本科(硕士学位),职称:副教授、声乐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民族声乐表演、传统声乐文化。文化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临存文档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