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自读自悟、与同学交流,体会作者思乡之情,并领悟这种感情的表达方式。
2.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通过自读自悟、与同学交流,体会作者思乡之情,并领悟这种感情的表达方式。
3. 教学用具
4. 标签
教学过程
【预习导航】
一、轻声读课文,做到以下三点:
划——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划出不认识的生字新词并想办法解决。
标——标出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并做批注。
读——读一读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你体会到了什么?
二、默读课文,看看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课堂探究】
一、自读自悟,合作交流。
1.课题“桂花雨”是什么意思?用的是什么修辞方法?
2.桂花的样子笨笨的,花小,可是作者为什么喜欢的就是桂花?摘抄描写桂花香的句子。
二、讨论交流,品读体验。
1.“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仔细品读句子,哪个字形象写出了桂花的香气?说说你的理由。
2.“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认真品读这两句话,说说哪里的桂花香?说说理由。
【达标训练】
一、划去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
盛开(shèng chéng) 熟悉(shú shóu)
浸泡(jìn qīn) 使劲(jìn jìng)
二、比一比,再组词。
茁( ) 捧( ) 吩( ) 栋( ) 杭( )
拙( ) 棒( ) 纷( ) 拣( ) 抗( )
三、我知道下列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一山的桂花树开花时,那才是香飘十里。 ( )
2.笨笨地桂花树可惹人喜爱了。 ( )
四 我知道下面两句话应该读出什么语气。
1.“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呀?”( )
2.“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 )
五、课内阅读。
我念中学的时候,全家到了杭州。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秋天,我常到那儿去赏桂花。回家时,总要捧一大袋桂花给母亲。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1.哪句话写出了“桂子花,开十里飘香”的情景?用“ ”画出来。
2.我回家时,总要捧一大袋桂花给母亲。可是为什么说 “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