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目录目录 摘要.3 第一章 前言.4 第二章 药品不良反应.5 2.1 药品不良反应的定义.5 2.2 药品不良反应的分类.5 第三章 药品不良反应的表现及案例.6 3.1 药品不良反应的表现.6 3.2 药品不良反应的案例.7 3.2.1 反应停事件.7 3.2.2 拜斯亭事件.8 3.2.3 其他药物不良反应事件.8 第四章 药品不良反应的评价标准及检测体系.9 4.1 药品不良反应的评价标准.9 4.2 药品不良反应的检测体系.9 第五章 结论.10 致谢.11 参考文献.12 3 摘要摘要 上市后药品的安全性事关所有人的健康,我国药品生产企业在改革开放的市场经济中蓬勃发展,为临床
2、提供了大量物美价廉的药品,跨国药品生产企业踊跃入华,带来了临床急需的创新药,这些药品是我国的健康事业不可或缺的,其为保障人民健康提供了重要物质支撑。然而,是药三分毒,经批准上市药品的安全性是相对的,药品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可能会给人们带来与治疗无关的有害反应,这就是药品不良反应。因此,药品安全是世界各国药品监管部门追求的共同目标,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成为药品安全监管部门管控上市后药品安全性的重要手段,对药品不良反应正确认识是我们在药品安全这一重要的公共安全领域必须履行的责任和义务。关关键词:键词:药品不良反应;认识;评价 Abstracts The safety of post-marketin
3、g drug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everyone.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has been flourishing in the market economy of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providing a number of different sorts medicines for clinical use.Multinational drag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have been flooding into China,and bring in vario
4、us innovative medicines that clinic is in urgent need of.These medicines are indispensible to Chinas health undertaking,providing important material support for the safeguard of peoples health.However,every drug has side effects.The safety is relative even though that drug is approved to be on marke
5、t.At the same time of treating diseases,drug can also bring to people adverse reaction that is irrelevant to the treatment purpose,which is so called drug adverse reaction.Therefore,drug safety is still the common goal pursued by all the drag administrations in the world.Carrying out the drug advers
6、e reaction monitoring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means of controlling post-marketing drug safety by the drug administration.As an important part of public safety,establishing correct identity of drug adverse reaction is the duties and obligations that should be fulfilled by us.Key word:Adverse Drug Rea
7、ction;identity;value 4 第一章第一章 前言前言 药品不良反应,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因药品不良反应致人损害事件的大量发生,可以说是近代工业文明的副产品。近代科技的突飞猛进催生了大量包括药品在内的化学商品,使得人类得以征服疾病享受生命的乐趣时,也因此付出了不菲的代价2。在现实生活中,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相当高的,特别是在长期使用或用药量较大时,情况更为严重甚至出现严重的毒副反应。严格地讲,几乎所有药物在一定条件下都可能引起不良反应。但是,只要合理使用药物,就能避免或使其危害降低到最低限度。这就要求人们在用药前全面地了解该药的药理性质,严
8、格掌握药品的适应症,选用适当的剂量和疗程,明确药品的禁忌。在用药过程中还应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及时发现药品产生的不良反应,加以处理,尽量避免引起不良的后果。对于一些新药,由于临床经验不够,对其毒副作用观察及了解不够,在使用时就更应十分慎重。因此,我们应该对药品不良反应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评估,在临床用药的同时尽量避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为广大群众的用药安全,为社会公共卫生的安全提供保障。5 第二章第二章 药品不良反应药品不良反应 2.12.1 药品不良反应的药品不良反应的定义定义 药物不良反应(英语:adverse drug reaction,简称 ADR)是患者在使用某种药物的治疗疾病的时候产
9、生的与治疗无关的作用,而这种作用一般都对患者的治疗不利。不良反应是药物所具有的两重性之一,完全没有不良反应的药物是不存在的。同时,不良反应的发生也是有一定比例的,不是所有使用该药物的患者都会出现不良反应;每个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之间,其出现的不良反应表现和程度也不一定相同,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性。根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第六十三条第一款,本办法下列用语的含义是: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1。药品的不良反应包括 6 个方面:(1)、对人体有害的副作用。(2)、毒性反应。(3)、过敏反应。(4)、致畸形、致突变、致癌等。(5)、后遗效应。(6)、
10、继发性反应 1。2.22.2 药品不良反应的分类药品不良反应的分类 ADR(Adverse Drug Reaction)在按规定剂量正常应用药品的过程中产生的有害而非所期望的、与药品应用有因果关系的反应。主要可以分为 3 个临床类型1:2.2.1 A 型不良反应 是由于药品的药理作用增强所致。特点是可以预测,与常规的药理作用有关,反应的发生与剂量有关,停药或减量后症状很快减轻或消失,发生率高(1%),死亡率低。主要表现包括过度作用,副作用、毒性反应、首剂效应、继发反应、停药综合症、后遗效应。2.2.2 B 型不良反应 是与药品的正常药理作用完全无关的一种异常反应。特点是一般很难预测,常规毒理学
11、筛选不能发现,发生率低(1%=,死亡率高。进一步分类为遗传药理学不良反应和变态反应。2.2.3 C 型不良反应 有些不良反应难以简单地归于 A 型或 B 型,有学者提出为 C 型不良反应。C 型不良反应的特点是发生率高,用药史复杂或不全,非特异性(指药品),没有明确的时间关系,潜伏期较长。有些发生机制尚在探讨中。6 第三章第三章 我国药品我国药品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的表现的表现及案例及案例 3.13.1 药品不良反应的表现药品不良反应的表现 药品不良反应一般可分为副作用、毒性反应、过敏反应和继发感染(也称二重感染)四大类。不良反应有大小和强弱的差异,它可以使人感到不适、使病情恶化、引发新的疾病,甚
12、至置人于死地。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的疗效,最大限度地减少不良反应,这是临床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根据不良反应的性质分为 6 大类1:3.1.1 副作用(副反应):指药物在治疗剂量下使用所产生的与治疗无关的不适反应(例如:少数人使用抗组胺药物后会思睡)副作用的表现一般都较轻微,为可逆性的功能性变化。其产生的原因是由于药物的选择性低,作用范围广,在治疗中只利用其中的部分作用,而其余的作用就成了副作用。副作用是个相对的概念,当针对不同疾病而改变该药物的治疗目的时,副作用可与治疗作用相互转化。如阿托品类药物具有抑制腺体分泌,解除平滑肌痉挛,加快心率等作用。在全身麻醉中会使用阿托品抑制患者腺体的分泌,但也
13、由于其具有解除平滑肌痉挛和加快心率的作用,则同时引起了患者腹胀或尿潴留等副作用。而在使用阿托品解除平滑肌痉挛时,因其抑制腺体分泌和加快心率引起的口干和心悸则成为了副作用。3.1.2 毒性反应:毒性反应(toxic reaction)是在用药剂量过大或长期用药而引起的不良反应。因用药物的剂量过大而立即发生的毒性作用称为急性毒性(acute toxicity);因长期用药而逐渐表现出的毒性作用称为慢性毒性(chronic toxicity)。毒性反应与副作用在性质和程度上不同。其主要表现在对中枢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及肝功能、肾功能等器官造成功能性或器质性的损害,对患者的危害程度较大
14、。毒性反应一般仅在超过规定用药剂量时才会出现,个别患者由于其遗传缺陷、病理状态或与其他药物合并使用等原因时,在治疗剂量下使用药物就已会出现毒性反应。每种药物都有其独特的毒性反应,是可预期的。在临床使用对肝、肾功能有损害的药物时,应定时的对患者的肝肾功能进行检测,并注意用药的剂量大小和间隔时间,适时停药换药。7 3.1.3 过敏反应:过敏反应(allergic reaction)是机体受到药物刺激后,产生异常的免疫反应引起之生理功能障碍或组织损伤。某些具有半抗原性的低分子物质能与机体内的高分子载体蛋白结合形成完全抗原,如抗生素、磺胺类药物、阿司匹林等。而某些生物制剂本身就是完全抗原,即可引起免疫
15、反应。该免疫反应与剂量的大小关系不大,与患者的体质有关。变态反应仅出现于少数具过敏体质患者身上,其反应的类型和程度也不尽相同,不易预知。过敏反应通常分为 4 个类型:I 型过敏反应、II 型过敏反应、III 型过敏反应、IV 型过敏反应。3.1.4 继发性反应(secondary reaction)由于药物治疗作用引起的不良后果。如长期使用四环素类广谱抗生素造成的会导致肠道内的菌群平衡遭到破坏,以致于一些耐药性的葡萄球菌大量繁殖而引起葡萄球菌假性肠炎;或使白色念珠球菌等真菌大量繁殖。这样的继发性感染也称为二重感染。3.1.5 后遗效应(residual effect)有些药物在停药后血药浓度已
16、经降低到最低有效浓度以下,但仍能残存生物效应。如长期服用长时间作用的巴比妥类催眠药后,次晨会出现困倦、头昏、乏力等类似宿醉的后遗作用。少数药物大剂量使用,偶尔可能导致永久性耳聋,如呋塞米、链霉素等。3.1.6 致畸作用(teratogeneisis)有些药物会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而导致畸胎。如沙利度胺会导致胎儿四肢短小。3.23.2 药品不良反应的案例药品不良反应的案例 3.2.1 反应停事件 20世纪50 年代由德国研制的用于缓解妊娠反应的新药沙利度胺在欧洲和日本 20 多个国家造成了 12000 多个胎儿缺手缺臂畸形,还致 1300 人患多发性神经炎,1961 年反应停被禁用。而由于 FDA
17、 复杂和严格的新药申报手续,该药直至 1961 年仍未获准在美国本土上市,使美国无数家庭免受其害。反应停事件之后世界各国纷纷制定严格的药物不良反应申报程序,如英国的“黄页制度”,这些申报制度为安全用药收集了重要的基本数据2。8 3.2.2 拜斯亭事件 2001 年,拜尔公司的新型降血脂药西立伐他汀(Cerivastatin,商品名“拜斯亭”)与吉非贝齐类(Gemfibrozil)降血脂药合用时可能造成横纹肌溶解症,全球有数十患者因此丧命,同年中国药品监督管理局下令禁用拜斯亭3。3.2.3 其他药物不良反应事件 如特效抗菌药物青霉素(penicilline)的发明,曾使无数危重病人起死回生,但也
18、有人发生过敏性休克乃至死亡;温和镇定药物沙利窦迈(Thalido-mide)致孕妇产下畸胎儿;有效安胎药物己烯雌酚(DES)造成后代患上腺癌;另外在流行病防治实施强制预防接种时发生疫苗中毒的事件也比比皆是1。9 第第四四章章 药物不良反应的药物不良反应的评价标准及评价体系评价标准及评价体系 4.4.1 1 药品不良反应的评价标准药品不良反应的评价标准 (1)、用药与不良反应/事件的出现有无合理的时间关系。(2)、反应是否符合该药已知的不良反应类型。(3)、停药或减量后,反应是否消失或减轻。(4)、再次使用可疑药品是否再次出现同样反应/事件。(5)、反应/事件是否可用并用药的作用、患者病情的进展
19、、其他治疗的影响来解释。评价:在不良反应分析的 5 个原则选项中,前四个选项都选择是,则关联性评价应选肯定;前四个选项中有 3 个选择是,则关联性评价应选很可能;前四个选项中有 2 个选择是,则关联性评价应选可能2。4.24.2 药品不良反应的评价体系药品不良反应的评价体系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三条规定:“国家实行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药品生产企业(包括进口药品的境外制药厂商)、药品 经营企业、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报告所发现的药品不良反应。”根据这一条 规定,医疗机构、药品生产企业和药品经营企业是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体系的核心 单位。从整个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来看,除了对药
20、品安全风险作出最终的管理 措施的机构之外的所有有关机构和个人,均可归入报告体系2。10 第第五五章章 结论结论 药品安全是公共安全的组成部分,与我国现存的各种社会热点问题一样,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存在的问题,折射出的是民生和社会公共安全的困境。中国社会发展的水平尚处于“初级阶段”,社会公共安全和治理的状况尚不容乐观。因此需要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加大部门之间、体系内各要素之间的沟通、协调与配合,改进与监测有关的制度,不断利用最新的科学手段和研究方法,加大信息化建设,实现监测的标准化、规范化,完善管理制度,才能使我们的药品更加安全、民生,体现善和美好的内涵,药品安全博弈中的各方关系才能更加和谐,实现
21、共赢,药品安全更有保障3。叶正明通过比较分析德国、日本、美国以及我国台湾地区关于药品不良反应致人损害的判例和立法例,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立法规制,还是判例昭示都体现了对消费者生命、健康权益保护的基本思想4。其给我们启示最大的就是,国外法制对质量合格的药品因其常见且可预期之外的不良反应所造成的人身损害有保护,如美国的 DES 案、德国的沙利窦迈药害事故、日本的氯喹诉讼等。11 致谢致谢 本文得到许多老师的指导,在此表示感谢。在这春色浓郁的日子里,完成了毕业设计论文的写作,五年来的学习和努力终于结出成果。回顾这些年来的学习,感到是一种收获的满足。衷心感谢我的老师,是她精彩的授课和理念使我找到了写作这篇论文的构思,在论文写作过程中,老师均给予了悉心指导和帮助,她的严谨治学态度、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令我受益匪浅。12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 李端 殷明.药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9-11.ISBN 978-7-117-08905-0 2 李宗.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厦门大学,2014.3 许佼,王卓,沈洪清,张永玲.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中国药房,2013,(18):1693-1696.4 叶正明.国外药品不良反应损害救济制度述评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时代法学,2005,(01):9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