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毕业论文-我国仓储业发展对策研究.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7848374 上传时间:2025-01-2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论文-我国仓储业发展对策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毕业论文-我国仓储业发展对策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毕业论文-我国仓储业发展对策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毕业论文-我国仓储业发展对策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毕业论文-我国仓储业发展对策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我国仓储业发展对策研究摘要:仓储是物流的一种功能要素,它作为连接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纽带对整个物流系统有很大的影响。物流体系的迅速发展要求有完善的仓储作业水平为保障,而目前我国仓储业的发展还无法满足需要,与我国经济发展规模,发展速度和社会需求相比,仍有不小的距离,仓储业发展明显滞后,存在的问题也比较多,因此我国对仓储业的发展应引起足够重视。 本文从仓储的概念谈起,分析了仓储在现代物流系统中的必要性和发展潜力。并针对当前我国仓储业发展的现状,提出了所需要的一系列改善,以及可能的趋势调整。关键词:仓储业;现状;改善;趋势调整Summary:The warehousing is the physica

2、l distribution one kind of function essential factor, it takes connects the producer and consumers link has the very tremendous influence to the entire physical distribution system. The physical distribution systems rapidly expand requests to have the consummation warehousing work level is the safeg

3、uard, but the present our country warehousing industrys development is also unable to meet the needs, with our country economic development scale, the development speed and the social demand compares, still had not the small distance, the warehousing industry development obvious lag, the existence q

4、uestion are also quite many, therefore our country should cause to the warehousing industry development enough takes seriously. This article mentioned from the warehousing concept, has analyzed the warehousing in the modern physical distribution systems necessity and the development potential. And a

5、ims at the current our country warehousing industry development the present situation, proposed needs a series of improvements, as well as possible tendency adjustment.Keyword:Warehousing industry; Present situation; Improvement; Tendency adjustment 引言:我国在一个较长时间里,仓库一直是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即仓库中大量的装卸、搬运、堆码、计量等作业

6、都是由人工来完成的,因此,仓库不仅占用了大量的劳动力,而且劳动强度大,劳动条件差,特别是一些危险品仓库,还极易发生中毒等事故;从劳动效率来看,人工作业的劳动效率低下,库容利用率不高。为迅速改变这种楼活状况,我国在这方面下了很大力气,首先重视旧式仓库的改造工作,按照现代仓储作业要求,来改建旧式仓库,增加设备的投入,配备各种装卸、搬运、堆码等设备,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劳动条件,提高仓储作业的机械化水平;另一方面,新建了一批具有先进技术水平的现代化仓库。特别实施世纪初,随着世界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是仓库性质发生根本性变化,从单纯的进行储存保管货物静态储存一跃而进入了多功能的动态储存

7、新领域,成为生产、流通的枢纽和服务中心。我国与21世纪初建造自动化仓库,并普遍采用电子计算机辅助仓库管理,是我国仓储业进入自动化的新阶段。一、仓储的基本概念 自从人类社会有了商品生产,就有了“物流”,就产生了“储存”的概念,随之出现了储存商品的建筑物或场所,就是仓库。仓库是物流过程中的一个空间和一块面积,是按计划用来保管货物(包括原材料、零部件、在制品和产成品等),并对其数量或价值进行登记,提供有关储存物品的信息以供管理决策所用的场所。仓库作为连接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纽带,是物流系统的一个中心环节,是物流网络的节点。在物流系统中,仓储系统又是许多货运枢纽、配送中心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深入

8、研究仓储技术与设备,合理配置仓库的资源、优化仓库布局和提高仓库的作业水平,实现现代物流的五个服务标准,即以合理的价格,在正确的地点(right location)和规定的时间(right time),以正确的条件(right condition),把正确的商品(right goods)送到顾客(right customer)手中,从而提高供应链的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早期的仓库作业都是通过人工操作来完成的,由于缺乏“物流”的理念指导,仓库往往被看作是完成市场营销过程所必须的一种贮存设施,是材料与产品供应线上的一个静止单位。人们没有注意到仓储活动在物流系统中的作业潜力,更没有根据顾客的需求

9、对仓库的产品进行分类,忽视了仓库所具有的储存效率和搬运效率。尽管存在上述缺点,但早期的仓库毕竟在生产与消费之间架起了相互沟通的桥梁。 仓储是物流与供应链系统中的重要节点和调控中心,仓储业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产业,现代仓储业在现代服务业中占有独特地位。现代仓储业的发展对于优化物流与供应链系统、转变国民经济的增长方式、提高国民经济的运行质量都具有重大意义。 现代仓储是指仓储企业主动为客户进行库存管理和库存控制,并提供流通领域内的加工、包装、商品配送、信息分析等增值服务。其储存的物品在仓储企业端是动态的,与整个物流链紧密连接,此时,仓储执行的任务是库存管理以及其提供的增值服务。而传统仓储是指仅仅按

10、照客户的指令进行被动操作,其储存的物品是静态的,与整个物流链的连接是松散的,只有在客户的账目中才是动态的,此时,仓储企业的角色就是仓库保管员。 二、仓储业在物流系统中的意义和作用 (一)仓储的意义 商品的仓储是由商品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客观矛盾所决定的。商品在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转移过程中,一般都要经过商品的仓储阶段,这主要是由于商品生产和消费上在时间上、空间上以及在品种和数量等方面的不同步所引起的。也正是在这些不同步中体现出仓储的重要意义。 1、搞好仓储活动是实现社会再生产过程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1) 克服生产与消费地理上的分离 (2)衔接生产和消费时间上的背离 (3)调节生产和消费方式上的差别

11、2、搞好仓储活动是保持物资原有的使用价值和合理地使用物资重要手段任何一种物资,当它生产出来以后至消费之前,由于其本身的性质,所处的条件,以及自然的、社会的、经济的、技术的因素,都可能使物资使用价值在数量上减少、质量上降低,如果不创造必要的条件,就不可避免地使用物资造成的损害。因此,必须进行科学管理,加强对物资的养护,搞好仓储活动,以保护暂时处于停滞态度的物资的使用价值。同时,在物资仓储过程中,努力做到流向合理,加快物资流转速度,注意物资的合理分配,合理供料,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使有限的物资及时发挥最大的作用。 3、搞好仓储活动,是加快资金周转,节约流通费用,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仓

12、储活动是物资产品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一种形态,这对整个社会再生产,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都有着巨大的作用。然而,在仓储活动中,为了保证物资的使用价值在时空上的顺利转移,必然要消耗一定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尽管这些合理费用的支出是必要的,但由于它不能创造使用价值,因而,在保证物资使用价值得到有效保护,有利于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前提下,费用支出得越少越好。因而,搞好物资的仓储活动,就可以减少物资在仓储过程中的物资损耗和劳动消耗,就可以加速物资的流通和资金的周转,从而节省费用支出,降低物流成本,开拓“第三利润源泉”,提高社会的、企业的经济效益。 4、物资仓储活动是物

13、资供销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资仓储仓储活动在物资供销管理工作中有特殊的地位和重要的作用。从物资供销工作的全过程来看,其中包括:供需预测、计划分配、市场采购、订购衔接、货物组织、储存保管、维护保养、配送发料、用料管理、销售发运、货款结算、用户服务等主要环节。各主要环节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关系极为密切。其中许多环节属于仓储活动,它们与属于商流活动的其他环节相比,所消耗和占用的人力、物力、财力多,受自然的、社会的各种因素影响大。仓储活动的组织管理工作有很强的经济性,既涉及经济、物理、化学、机械、建筑、气象等方面的知识,又涉及物资流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因此,仓储活动直接影响到物资管理工作的质

14、量,也直接关系到物资从实物形态到确定分配供销的经济关系的实现。 (二)仓储管理的地位与作用 1、宏观方面 良好的仓储管理的作用不仅表现在它是社会再生产过程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是保存物资原有使用价值的必要环节,而且还表现在它是促进资源合理利用配置的重要手段。不论一个国家的资源多么丰富,包括未加工的初级产品和经过加工的制成品,相对于需求的无限欲望而言,总是有限的。当物资离开生产过程进入消费过程的准备阶段,即处于库存阶段时,从整个国家来看,这就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在实际生活当中,我们看到更多的是,即使是同类产品,在一些行业和企业呆滞,长期闲置不用。而在另一行业和企业却表现出短缺,使得开工不足,影

15、响生产。积压和短缺并存是我国经济的一大痼疾。这除了产品结构方面的原因外,物资流通体制不合理和库存管理水平落后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从技术上讲,现有的仓储理论能理解解决库存的合理数量问题,这就为合理利用资源提供了可能。我国是一个人均资源相对有限的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对我国经济协调稳定发展更具有现实意义。 2、微观方面良好的仓储管理不仅保证企业生产过程获得及时、准确、质量完好的物资供应,而且,有利于企业通过占有较少的流动资金,降低产品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力。库存的首要目的是为了保证企业获得稳定的原材料、零配件供应,但这不是仓库管理的唯一职能。如前所述,库存过多,不仅造成

16、物资积压,增加保管费用,而且过多占用流动资金。资金也是一中稀缺的资源,它可以投资于其他方面产生利润,可以存入银行产生利息。但是当流动资金处于库存品的形式存在时,它既不产生利润,也不产生利息。积压物资,实质上是积压资金。所以,一般认为,企业库存资金占资金总额比重的大小,固然与企业性质或行业特点有关,但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仓库管理水平的提高。三、我国仓储业的现状分析 如今我国的仓储业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改革了仓库管理制度,新建、改建了一大批设备较好的仓库为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后勤保障作用。(一)我国仓储业的特点1,具有明显的部门仓促业的特征自从我国确立了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

17、体的经济制度后建立起集中统一的经济管理体制,在高度经济体制下,我国的生产资料流通完全纳入了计划分配轨道,企业所需要的物资只能按照企业的隶属关系进行申请,经过综合平衡以后,再按各部门进行计划供应。而各部门为了储存保管好分配来的各种物资,就需要建立仓库。于是,层层设库,行行设库的现象层出不穷,逐渐形成了部门仓储管理系统。从当时来看,部门仓储业的建立为保证本部门的物资供应,完成本部门的生产建设任务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各部门都是从本部门的利益出发,很少顾及其他部门或国家利益,再加上相互间缺乏沟通,又没有一个统一的管理理部门来进行协调和统筹安排。因此,出现了目前存在的重复设库的问题,物资流通中转

18、环节过多,流畅库存居高不下,物资损失浪费严重等。2、仓库的拥有量大,但管理水平较低由于我国是行政部门为系统建立仓库,所以不同部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为满足自身使用方便都来设立仓库,这就使我国的仓库拥有量居世界前列。但是,由于我国没有一个统一的仓储管理部门,也没有做过全国性的统计,所以我国仓库拥有量的底数并不是十分清楚。3、我国的仓库数目虽然很多,但是仓库管理水平却不高究其主要原因,是思想上对仓储管理不够重视。有些人认为,“手中有货,心中不慌”,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争取货源上,一旦货物到手,往仓库里就意味是万事大吉了,至于如何管理好库存物资,就不太关心了。在加上我国社会上普遍对仓库工作存在一种偏见

19、,认为管理仓库不需要只是,也不需要技术,知识仓库人员的素质,尤其是文化水平不高;另一方面,仓储机械设备也也较少,因而仓储管理水平较低。4、仓储技术发展不平衡20世纪80年代以来,仓储技术的道教大发展,但是,各地发展不均衡。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外先进的仓储技术传入我国,使我国仓储业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特别是自动化仓储技术传入我国之后,我国的仓储技术有了较大的提高。我国自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建造自动化仓库,例如北京汽车制造厂、南宁拖拉机厂等先后建造了自动化仓库。与此同时,人们对仓储工作的看法也发生了变化,逐渐重视仓储管理工作,并注意引起先进的仓储技术和提高仓储工作人员的素质。但各地区发展不平衡,目前

20、我国再仓储技术方面还处于先进与落后并存的状态。(二)仓储业现状分析 1、仓库过多,但仓库布局不合理历史的原因造成我国部门仓储业的格局,各部门都有自己的仓库,自成体系,各自为政。仓库最初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本系统或部门的物资供应需求。但是,我国的仓库大部分是平房仓库,占地面积大,存储效率底。这些仓库大部分在发达国家的地区和城市。仓库的重复建设不但加大了我国的基建投资,还占用了大量的土地。更因为我个是一种部门仓储业,因此,出现同城同类仓库来回倒库的问题严重。结果造成货物中转环节多,货物逆行等不合理物流现象,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一些边远或落后地区在发展经济急需建立仓库时,又由于资金不足或

21、它原因,不能及时到位修建。仓库布局的这种不合理现象,直接影响了地区经济的发展,进而影响了城市或区域整体发展规划的实施。2、对于自动化仓库技术的引进缺乏必要的经济论证和可行性研究在引进自动化仓库技术方面也缺乏必要的经济技术论证和可行性研究。特别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刮起了一股自动化仓库热,许多企业和部门纷纷建立自动化仓库,投入了大量资金和人力,但真正能充分发挥自动化仓库作用的不多。历史的教训值得注意。3、仓库设备状况相差悬殊,个仓库作业效率不均衡我国目前个仓库多拥有的设备状况不一样,有的现代化仓库拥有非常先进的仓储设备,例如各种先进的装卸搬运设备、高层货架仓库、全部实行计算机管理等。而有的仓

22、库却还处于以人工作业为主的原始管理状态,仓库作业大部分靠肩扛人抬,只有少量的机械设备。当出入库任务较集中时,不得不采用人海战术,仓库管理基本上停留在人工作业阶段,仓库作业效率低。还有一种情况是介于上述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机械设备和铁路专用线,但利用率不高,有些设备已经老化,有些已经陈旧,但由于资金不足,无力更新,只得“带病”作业,隐藏着需都不安全因素。有些仓库为了维持日常的经费开支,不得不出租库房、专用线等,使我国的仓储综合效率难以提高。4、大部分仓储业务人员素质较低,管理水平不能是适应现代化的要求由于历史原因,我国仓储部门工作人员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例如铁道部门仓储工作人员大专以上为化程度的

23、之战全路物资职工的2.9%。中国物资储运总公司使我国污渍处运系统内较大的单位,大约有2万名职工,而中专以上学历的只占18.2%,学历层次不高,直接影响了管理水平的提高。5、仓储管理方面的法规法制还不够健全建立健全以责任制为核心的规章制度是仓储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严格的责任是现代化生产的客观要求,也是规范每个岗位职责的依据。新中国成立以来,建立了不少仓储方面的规章制度,但随着生产发展和科学水平的提高,我国仓储管理人员的法制观念不强,不会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企业的利益。 四、我国仓储业的发展战略(一)我国仓储业的发展目标随着生产的发展和流通规模的扩大,一方面出现物流量的急剧增加,仓储业务增大,在由于

24、社会需求的变化,对仓储变化在时间上、质量上和服务水平上都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现行的这种分散型、封闭式的仓储格局与社会大生产,这是一对矛盾。对于这个问题,已经引起国家的重视,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政府就提出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问题,1991年召开的第七届全国人民大会第四次会议上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刚要中,对于第三产业给予了更加充分的重视,并明确指出;”国家储备制度,加强仓储设施和商业网点的建设。要建立重要商品的渠道和蓄水池的作用,在加强对全社会物资流向宏观调控的前提下,进一步广大市场调节的作用 。改造和新建一批大中型仓储设施和供销网点。加速

25、曲子流通速度和减少中转次数,提高物资流通社会化、专业化程度。“根据国家的总体部署,借鉴一些发达国家仓储业以及物流业的发展经验,目前我国仓储业应朝着”四化“的方向发展,集仓储社会化,仓储产业化,仓储标准化,最终达到仓储现代化。1、仓储社会化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条块分割、地区分割、“小而全、大而全”的局面,造成了目前以部门或地区为核心的仓储业,他们各自为政,自称刺痛。这样不进站用了大量的土地,其中不乏来给你天,致使我国的耕地越来越少,而且还占用了大量的劳动力和设备。占有这么多的资源,利用状况却并不乐观,我国仓库平均利用率不高,有的利用率还不到40%,但也有些部门的仓库不够用,如遇到农业丰收时储存粮食

26、、棉花等的仓库就紧张。一方面仓库闲置,一方面还要新建仓库,这种不协调的状况是旧体制造成的。这种小生产方式的仓储业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生产、流通的发展,已经到了非改不了的地步了。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有不少储运公司以及仓库相继向社会开放,逐渐打破了系统内与系统外的界限,打破了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界限,相互展开竞争,基本形成了一个分散型的储运市场。这种形式与条块分割、地区分割的封闭型储运格局相比有很大发展。打破部门与丢的框框,是仓库从附属型向半经营性或经营型转化,面向社会,开展平等竞争,优胜劣汰,我国的仓储业才能得到发展。首先,解决体制问题。要按照中央的决定精神,以“产权清晰、责权明确

27、、争取分开、管理科学”为原则,进行体制改革。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和仓储业的特点,打破部门、条块分割的行政管理局面,广泛开展部门间仓储企业的横向联合,实行仓储全行业的管理系统。一方面,可以避免有条块管理而只顾本部门经济效益,忽视社会经济效益的弊病,有利于全行业整体功能的发挥。例如,美国早在1891年就成立了全美公共仓储行业协会(AWA)该协会是美国最早成立的企业集团之一,也是全美公共仓储业唯一的经营代表机构。由于它符合经济合理分工协作的原则和满足社会需求对储运多样化要求,2003年其市场份额已经占16%,比1977年增长1倍;拥有仓储面积也由1990年的1.29亿平方英尺扩展到2002年的1.73

28、亿平方英尺。另一方面,可以按专业分工原则,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形成全国统一的储运市场,有利于普及和推广仓储管理的“作业标准化、行业管繁华、工作程序化、管理现代化”原则与目标,取得政策与制度上的统一,实行高度专业化,提高专业技术和管理水平。其次,建立多功能综合性仓库,发展物流技术,促使物流、商流达到协调运行与发展。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仓库应从单纯储存型发展;从以物资的储存保管为中心,转变到以加快物资周转为中心,集储存、加工、配送、信息处理为一身的多功能综合仓库。成为能吞吐、高效率、底费用 、快进快出的物流中心,全面提高仓储运输的服务水平。2、仓储产业化仓储活动要想真正同工业、农业一样,成为

29、一个独立的行业,必须发展自己的产业。诚然,仓储活动不能脱离保管业务单纯地进行生产加工业务,但仓储完全有条件利用自身的优越去发展流通加工业务。国外的经验告诉我们,仓储发展流通加工是大有前途的,而我国恰恰在这方面很薄弱,大多数仓储部门固守传统的仓储业务,思想不够解放。流通加工是商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流通过程中,为促进销售,提高物流效率以及商品利用率而采取的加工活动。它是流通企业唯一能创造价值的经营方式。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物流或仓储经营中都大量存在着流通加工业务。礼物,日本的东京、大阪、名古屋等地区的90家物流公司中有一半以上具有流通加工业务,它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也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

30、益。仓储部门储存着大量的商品,又拥有一定的设备和技术人员,只要在增加一些流通加工设备和工具,就可从市流通加工业务,因此,仓储发展加工是最有发展前途的。 3、仓储标准化 仓储标准化十五六标准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物流效率,保证物流的统一性与个物流环节的有机联系,并与国际接轨,必须制定物流标准。仓储标准化是一项基础性工作,由于仓储分散在商业、物资、外贸、铁路等各部门,因此,更有必要从标准化入手,推出性仓储行业的整体发展。仓储标准化内容很多,例如,全国性通用标准(仓库种类与基本条件标准、仓库技术经济指标以及考核办法标准、仓储业标准体系、仓储业服务规范、仓库档案管理标准、仓库单证标准、仓储安全管理

31、标准等),仓储技术通用标准(仓库建设边准、货物入库标准、包装标准、货物装卸搬运标准等),仓库设备标准,仓库信息管理标准,仓库人员标准等。4、仓储现代化实现仓储现代化的关键在于科学技术,而发展科学技术的关键在于人,没有只是,没有人才,现代化就是一句空话。因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首先,是仓储人员的专业化。在生产力告负发展的今天,科学技术愈来愈进步,机器设备的数量和品种也越来越多,人在操纵现代化生产设备中的作用也就越大,要求有一大批既懂管理,又懂专业知识,并掌握现代化管理方法和手段的高素质的管理人才。而对仓储业来讲,由于过于受“重商流,轻物流”思想的影响,社会上存在着轻视仓储工作的倾向,致使仓储

32、队伍素质不高,技术和管理水平普遍较低。因此,要加快对仓储人员的培养、教育和提高,尽快培养出一批专门从事仓储事业、具有现代科学知识和管理技术、责任心强、素质高的仓储专业人才。其次,仓储技术的现代化。当前仓储技术是整个物流技术中的薄弱环节,因此加强仓储技术的改造与更新,是仓储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仓储现代化首先要解决信息现代化,包括信息的自动识别、自动交换和自动处理。我国当前大致应从一下几个方面抓起:1、实现物资出入库和储存保管的机械化和自动化。从我国的国情出发,重点发展物资仓储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装卸搬运机械、机具等,例如,研制并推广作业效率高、性能好、耗能低的装卸搬运机械;发展自动检测和自动检测和计

33、量机具;提高分货、加工、配送等作业手段和方法的效率。2、存储设备的多样化,使存储设备朝着省地、省力、多功能方向发展,推动集装化、托盘化,发展各类集合包装以及结构先进实用的货架,实现包装标准化、一体化。3、适当发展自动化仓库,加强老库的技术改造。根据我国的经济和劳动状况,有重点地建设一批自动化仓库;同时,注意对老库的技术改造,尽快提高老库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充分发挥老库的规模效益。再次,仓储管理方法的科学化和管理手段自动化。即根据现代化大生产的特点,按照仓储客观规律的要求和最新科学技术成就来进行仓储管理,实现仓储管理的科学化。现代管理科学不仅涉及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有关内容,也涉及数学、物理、

34、电子技术等内容。因此,现代管理科学是一门边缘科学。在仓储管理中结合仓储作业和业务的特点,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使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是促进仓储合理化的重要步骤。运用电子计算机辅助仓储管理,进行仓储业务管理、库存控制、作业自动化控制以及信息处理等等,以达到快速、准确、高效的目的。总之,应在仓储标准化、社会化、产业化的基础长,全面 提高仓储的技术水平,彻底改变仓储原始的人工作业方式,实现仓储的机械化。要在有条件的仓储中发展配送中心,形成集储运、配送、加工、信息处理为一体的多功能物流配送中心。 (二)仓储业发展策略研究根据仓储现状分析,我国近期仓储业发展总策略是:要严格控制新建仓库,尤其是高投入的仓库加

35、强对现有流通仓库的改造,逐步提高其管理和技术水平。集中力量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提高仓储工作人员的素质;建立健全仓储方面的法制法规。管理体制上,必须打破行业与行政区划,所有的流通仓库全部向社会开放,资源共享,有效地防止仓库的重复建设。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逐步摆脱地方和部门的束缚。适度发展自动化仓库,与我国经济发展总体规划相适应,适当建设一些高水平、高层次的物流配送中心。随着我国配送制的发展,企业库存会逐步压缩,有条件的企业可实现零库存,但社会库存总量不会因此减少,这就必然要增大流通库存量,此时切不可盲目建设新仓库。国家要严格从总量上加以控制,对新建仓库项目必须进行可行性研究,并由国家以及工

36、程咨询部门审批,尤其是自动化仓库的建设,更应甚之又甚。一是我国的财力不允许,二是我国经济建设的实际出发也没有大上的必要。在仓储建设刚面重点应放在对现有仓库的挖掘改造上。在硬件方面,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因地制宜地发展相应的仓储设施;提高仓储作业效率,改进作业方式和流程。在软件方面,通过各种渠道,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提高仓储工作人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提高仓储信息管理水平,建立仓库信息网络。(三)实现仓储业发展战略的具体实施方案根据上述策略,提出以下具体实施方案第一阶段:摸底调查阶段。对我国流通领域(不包括企事业的仓库)各类仓库进行全面摸底调查,木的是摸清家底,见正确的掌握我国流通仓库的全面情况(包

37、括各类仓库的分布、占地面积,库房和货场,专用线的分布以及状况。现有仓储设备济状况),具体方法可以通过个仓储主管部门发放调查表,依托全国性的仓储协会(例如全国仓储协会)来组织汇总。第二阶段:请股排队和兼职培训阶段。对所有的流通仓库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分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层次,并打破仓库的行政划分和行业划分,从五六合理化的全局出发,合理安排仓库布局。目的是对我国流通仓库进行全面排队,属于优秀的仓库,可作为发展现代化仓库的对象,属于合格的仓库,可以作为改进对象,逐渐创造条件向现代化仓库过度;对于不合格的仓库则逐个进行改革,或并或行。第三阶段:建设发展阶段。对一些不合格仓库进行技术改造,并要

38、引进竞争机制,优胜劣汰。目的是为适应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流通现代化的要求,必须建设一批与其相适应的具有一流水平的仓储设施。 结束语建设现代化流通仓库和物流配送中心是一项投资巨大的基建项目,因此,必须要慎重行事,吸取以往的教训,切不可一哄而上。在建造前应根据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的要求和财政收入状况,进行可行性研究。为了节约时间,可组织有关专家在已经评估为优秀级仓库的范围内再优选,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进行。根据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同特点和对物资的不同需求,建设不同类型的现代化流通仓库和物资配送中心,例如机电产品配送中心,煤炭配送中心,水泥配送中心,水泥配送中心等专用物资配送中

39、心和综合性物资配送中心等,切忌千篇一律。同时要注意配送中心之间的合理分工,有的可以侧重在流通加工方面,有的可侧重在资源的优化配置方面等。在建设过程中,同时要加强仓储的信息管理,建设全国仓储信息网络系统,真正实现物资的就地供应,不断降低物流成本,促使物流的合理化。参考文献1邱明静:物流中心选址的模糊综合评价,潍坊高等职业教育 ,2006(12).2彭良涛、姜大立:模糊综合评判法在虚拟物流组织风险评价中的应用,物流技术,2006(6).3高郢、毛海军、程日盛:仓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方法研究物流技术,2005(7).4刘国栋. 提高我国第三方物流核心竞争力对策研究 现代商贸工业,2007(8):1-2. 5霍红. 第三方物流企业经营与管理 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7. 6 耿俊辰,赵蕾. 我国第三方物流快速发展的新思路 商业研究,2006(15):186-188. 7 王唤明. 对中小企业成长的思考(2007-11-15)2008-01-26. 8 柯颖,王述英. 中国第三方物流发展对策探析.经济问题探索,2007(10):6 14 第 页 共1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