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年第2期中国高教研究一、引言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既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也是推进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1,这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是其中的重要任务之一。2022年9月召开的全球教育变革峰会基于 我们的共同议程 一起重构我们的未来:为教育打造新的社会契约 等文件,提出了落实教育2030议程的5个专题行动轨道,其中轨道3专门强调建设一支专业化、高素质、保障和支持体系健全的教师队伍之于全球教育变革与发展的重要意义,并明确指出当前全球教育进展受制于教师数量短缺、教学质量欠佳、工作条件无法保障等主
2、要挑战2。我国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也同样面临着相关挑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专业素质能力与新时代人才培养要求之间的矛盾仍旧存在;对于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尚不充分;教师队伍结构、数量的区域性差异显著,尤其是中西部地区高水平教师相对较少、教师队伍稳定性欠佳、融入性不足等问题突出3-4。为此,在高校教师队伍建设进程中,我国始终关注中西部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区域性差距,尤其重视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之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目标及“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促进中部地区较快崛起”的主要任务1。其中,促进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发展是关键。国家通过推
3、进西部大开发、高等教育对口支援等战略规划,实施“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援疆学科建设计划”等举措,建立区域间、区域内高校协同发展模式,促进了教师的流动与合作,在一定程度上助力了中西部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以及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发挥5。其中,2020年教育部印发 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实施方案,通过组织、鼓励东部地区高校退休教师发挥优势资源,面向西部地区紧缺专业开展支教、支研工作6。此举成为强化西部高校教师队伍能力建设、推动西部高等教育振兴发展、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一项创新举措。该项支援计划的持续推进,不仅进一步扩大了实施范围,增加以银龄教师优化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时
4、代使命、关键任务及发展策略张伶俐成一川叶长胜李家成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及国内外系列文件均明确强调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高校教师队伍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也是推进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对于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全球教育变革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当前我国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所面临的具体问题及区域性挑战,银龄教师支援计划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优化路径。现阶段,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银龄教师优化高校教师队伍肩负着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时代使命,也承担着引领师德师风建设、指导教学科研工作、支持高校学科建设等关键任务。为推动银龄教师持续服务高校教师队伍
5、高质量建设,需要优化体制机制、健全支持体系、营造参与文化。关键词:银龄教师;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时代使命;关键任务;发展策略*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点课题“服务全民终身学习视域下社区教育体系研究”(AKA210019)的研究成果DOI:10.16298/ki.1004-3667.2023.02.0424中国高教研究2023年第2期了银龄教师的支援数量7,也获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和较高的社会影响力;但具体实践过程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基于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针对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尤其是中西部地区所存在的普遍问题,以及“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的典型经验,本研究从策略层面对银龄
6、教师服务高校教师队伍建设进行系统研究,拟深入剖析银龄教师之于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现实价值、把握其关键任务、探索其面向未来的发展策略,以更好地服务于中西部地区高校教师队伍的高素质专业化建设、区域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二、银龄教师优化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时代使命(一)鼓励银龄教师参与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是发挥广大退休教师资源优势、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典型举措银龄教师积极参与支援中西部地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积极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将老年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口红利的重要举措。系列文件不断强调老年人的资源价值与参与潜能,如强调“国家和社会应当重视、珍惜老年人的知识、技能、经验
7、和优良品德”8,“充分发挥老年人的智力优势、经验优势、技能优势”9,引导老年人以志愿服务形式积极参与文教活动等10。党的二十大报告则进一步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通过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等工作任务,以“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质量”1。依据 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实施方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22023学年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有关实施工作的通知 等文件,银龄教师一般从教育部直属高校退休人员中遴选,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一线教学科研经验丰富,并对其师德师风、专业素质、身体状况、工作态度等进行了明确要求6-7。其目的在于通过持续的计划推进,倡导优秀退休教师积极参与支援中
8、西部高校建设的志愿服务工作,充分发挥其政治、专业和经验等方面的资源优势,以更好地“建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11-12。(二)组织银龄教师助力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是形成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有效路径银龄教师助力中西部地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是一种缓解区域师资总量不足等矛盾、提升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创新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教师队伍建设始终备受关注,且明确将“全面提高高等学校教师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创新型的教师队伍”3作为主要任务。并在推进中国教育现代化发展进程中,明确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解决教师结构性、区域性短缺问题视为教师队伍建设的迫切
9、任务1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队伍素质直接决定着大学办学能力和水平”11。因而,优化高校教师队伍建设规模、结构等是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此外,信息化、数字化的不断发展也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新要求,即适应新兴技术、积极创新教育教学活动,是其需要着力提高的专业能力之一。为缓解中西部高校教师队伍区域性差异问题,我国持续推出促进全国高等教育均衡协调发展的相关政策,如 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就鼓励和吸引大中城市教师到边远、经济落后地区任教或兼职;关于实施“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的通知 确定了13对东西部高校对口支援关系,进一步创建了跨区域共建共推高校发展的实践模
10、式5。然而,我国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区域性问题仍旧突出。为进一步缓解此类问题,教育部印发的 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实施方案 结合中西部地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尚存在的发展问题和需求,已组织开展了3年的银龄教师支援活动。系列实践通过银龄教师参与支教、支研,不仅助力了当地高校教师的专业素质和科研能力的提升;还通过“言传身教”将教书育人与自我修养相结合,助益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此外,通过探索远程支援、线上支教等形式,推进了中西部高校的数字化、智能化建设,包括完善数字化基础设施、提升教师数字能力水平,进而助推人才培养模式的数字化转型。此举为弥合高等教育区域性发展差异探索出了一条适应时代发展趋势的可行路径
11、。(三)支持银龄教师优化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银龄教师优化中西部高校教师队伍建设行动是一项以推动老年人力资源流动解决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服务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性战略任务。由于多方面因素所导致的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高等教育区域间、区域内的发展差距仍然显著14,支持西部地区高校“双一流”建设,着力加252023年第2期中国高教研究强适应西部地区发展需求的学科建设,为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是当务之急15。为此,加大资源配置、人才引进等方面的倾斜,鼓励高校联合支援中西部高校加强团队建设、大力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尤其重点支持学
12、科专业与区域发展需求、地方产业结构高度结合,是加强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16。其中,针对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所面临的诸多问题,2020年教育部启动“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试点工作,支持银龄教师根据受援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指导教学、科研、团队建设,尤其是合作共建跨区域团队以服务于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重点学科建设等,进而加强中西部地区高校教师队伍专业化、高校治理能力现代化,乃至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能力建设。综上,银龄教师服务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创新实践,不仅为再开发高校退休教师等老年人力资源提供了可行路径,为其“参与”的权利享有提供了有效保障;也为中西部地区
13、高校教师队伍的专业能力提升,区域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和数字化转型探索了行之有效的实践路径;更为加强中西部地区高校重点学科建设、推动高校内涵式发展、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协同共建的机制和平台。三、银龄教师优化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任务(一)引领师德师风建设,营造积极向好的育人氛围引领受援高校的师德师风建设是银龄教师助益高校发展的关键任务之一。一方面,国家高度重视高校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17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指出
14、“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的重要性1。高校教师是立德树人的主体力量,师德师风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重难点,也是高校育人的核心路径。银龄教师在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与模范作用。另一方面,一些高校师德师风问题依旧突出,部分教师政治意识淡漠、理想信念模糊,极个别的甚至出现言行失范等现象,严重损害了教师的社会形象和职业声誉18。因此,在推进银龄教师支持高校发展中,应秉持“共育新人”的基本要求,着重发挥其在师德师风建设的引领作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银龄教师之所以能够发挥师德师风的引领作用可归结为如下三方面原因。其一,国家教育部门和支援高校在招募银龄教师时,对
15、教师的政治素养、道德品质等有着严格的审核与把关。他们富有政治优势,政治意识清楚,立场明确,对党和国家的战略方针、教育法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有清醒认识。其二,银龄教师在数十年的实践中淬炼出高尚的道德品行,对职业素养、师德师风有着更为深刻的认识。也即,基于个体教学实践而生发的道德认识、职业(社会)责任感,对学生的仁爱关怀,对个人风评的形塑与维护,是银龄教师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和魅力。其三,银龄教师作为“老者”,不仅具备专业的教学技能、学术涵养,还凸显着异于青中年教师的道德风范。也因此,作为“老者”的银龄教师与我国传统的“尊老”“敬老”等文化思想相契合。在助益受援高校师德师风建设过程中,银龄教师可因
16、其“长者”“老者”形象而发挥良好作用。银龄教师在优化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中应发挥示范、规约、助推三重作用。示范作用主要凸显银龄教师以自身的道德风范引领受援高校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规约作用意在强调以银龄教师为主的群体能够形成良好的师德师风建设氛围,以“软力量”警醒、约束受援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助推作用则着重于以银龄教师的道德力量推动那些想做“好老师”“大先生”的青年教师、新入职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在银龄教师示范、规约、助推三重作用的发挥下,有助于构建“风清气正”的师德师风建设氛围,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二)参与、指导教学科研工作,促动受援高校内生发展银龄教师支持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指向
17、在于凝聚优秀银龄教师力量,助力高校提升办学水平,以更好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教学、科研及青年教师的专业能力建设是高校内生发展的重要抓手。然而,受援高校由于区域发展水平、自身能力建设等瓶颈制约,其教学、科研以及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等亟需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与优化。从全国各地甚至国外引进优秀银龄教师支持发展不足地区及高校的发展,有助于以上困境的纾解,从而增强其内生力量。银龄教师之所以能够在对口支援高校中从事教学、科研,并发挥银龄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指导受援高校的教师发展,促进专业成长,是因为银龄教师在几十年的教学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科研经26中国高教研究2023年第2期验,汲取了大量的专业知识,并在
18、学科领域有所建树。银龄教师在支持高校教学、科研以及人才培养中,主要发挥着“输血”与“造血”两大功能。银龄教师发挥的“输血”功能指向银龄教师通过自身的教学行为、科研行为等直接参与到学生的知识传授、品德培养、能力提升的实践中,并将个体积累的丰富知识、经验等转化为实际的教学成效;共享个体的科研技能、成果等。以“输血式”的帮扶方式支持高校的教学事业、科研事业是银龄教师支援中西部高校发展中较为常规的路径。与“输血”功能相比,银龄教师发挥的“造血”功能更具有深远意义。其意在通过培养当地高校青年教师的方式促动高校发展。高校青年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开展前沿科学研究以外,还肩负着人才培养的重任,
19、是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性因素19。因此,银龄教师在支持中西部高校发展中应注重指导青年教师教学实践、科研参与等能力建设,从而有效促进青年教师持续性专业发展。受援高校也应积极支持银龄教师“传帮带”作用的发挥,最大程度动员好、保障好银龄教师,利用好、维护好银龄教师服务人才强国建设的“造血”功能。(三)搭建协同共建平台,优化高校学科建设“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为受援高校提供了宝贵的智力资源。同时这些老师在学校中起到了传帮带的作用,能把青年教师快速带上教学发展的轨道上来。此外,他们也成了当地院校领导的参谋,对学校整体布局规划、学科建设提出了很多意见建议。”20对于任何一所高
20、校,只要它从事高等教育事业,就不能没有学科的支撑,学科与专业、学科与人才培养关系紧密,没有学科基础的专业至多只能提供职业技能训练,很难为人才培养提供全面的能力和素养21。搭建重要发展平台、建设优势学科,既是高校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诉求所在。高校的内生性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撑、平台搭建以及学科建设。引进高水平、高素质的银龄教师是搭建学校专业发展平台,优化学科建设的“关键一招”。银龄教师之所以能发挥如此重要的作用,一方面,银龄教师自身拥有“搭平台,建学科”的经验。参与支教的高校退休教师一般要求副高级以上职称,其在学科发展中已具备相应的知名度、影响力,他们能够根据自身积累的力量在平台建
21、设、学科建设中发挥“桥梁”作用,即银龄教师能调动个体资源支持学校学科建设。另一方面,已实施的高校对口支援计划、银龄教师支援计划,均强调促进银龄教师所在高校与受援高校之间的合作关系建立,即鼓励多所高校联合支援一所或几所中西部高校,并联合地方企业等社会力量协同搭建重点学科建设平台。在推进高校平台构建、学科发展的过程中,银龄教师应着重关注学科发展定位诊断、学科协同发展、学科共同体构建三个关键方面。其一,诊断学科发展定位。学科建设是薄弱高校发展的重要支撑,学科发展定位是学科建设的“引擎”。因此,学科发展定位是否科学影响高校的有效发展。银龄教师基于自身专业性积累做出合理判断,为受援高校提供学科发展意见,
22、反馈学科建设问题,指出学科发展的应然方向等,都有助于高校发展。其二,依托高校发展平台,促进学科协同发展。不同学科背景的银龄教师具备各自的学科专业优势,在支援高校发展中能够发挥积极的协同作用,通过所组建的跨区域、跨院校的学科建设团队及所形成的合作网络和发展平台,以多种形式助推高校间、高校内优势学科协同发展。其三,在银龄教师支援高校发展的语境下,学科共同体构建主要强调银龄教师调动已有资源,依托受援高校基础平台,团结当地教师,构建支撑学科发展的教学共同体、学术共同体、治理共同体等。四、银龄教师优化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系统性策略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只有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
23、化的观点观察事物,才能把握事物发展规律。”1以此科学思想方法为指导,在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基于对银龄教师行动的系统性考量,需要深刻意识到:银龄教师作为独特的发展力量,在促成高校教师队伍优化的具体实践中,需要国家和地方、高校和个体等多方协同,以更好地践行这一重要任务并促成其可持续发展。基于此,面向新时代的发展使命、需要承担的关键任务以及尚存在的发展挑战,我国进一步推进银龄教师优化高校教师队伍,尤其是中西部地区教师队伍建设的发展策略,具体可归纳为如下三个方面。(一)贯彻系统观念,优化体制机制基于教师队伍建设的复杂性发展需求和高等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结构的现代化建设诉求,形成有利于开展银龄教师工作的体
24、制机制非常必要。一是形成统筹协调机制,调动多部门合作的积极性。银龄教师支援计划实施工作牵涉面广,需要多部门协同推进。当前,需要教育部负责宏观指导、政策制定、跟踪督导等工作,全国老龄办(中国老龄272023年第2期中国高教研究协会)、国家发展改革委等相关部门(单位)结合职能分工积极配合。这一协同也能体现“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指导思想,突出力量的整合与效益的扩展。二是建立分层分类推进机制,有针对性并有效地开展工作。在中央层面,需要在前期开展工作的基础上,充分总结经验,研判未来若干年我国老年人才的规模,在促进高校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指导下,形成整体规划,并组织具体实施。在地方层面,要充分重视基
25、层经验,加大与东中西部省份已有政策、项目的整合力度,鼓励持续探索创新,尤其是支持中西部高校积极用好现有资源,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形成良性发展状态。在高校层面,需要落实需求导向,在银龄教师的工作安排、职责分工、参与形式等方面强调针对性和灵活性。同时,还可以鼓励部分已自发引进国际知名专家、学者的国内高校积极探索、主动总结有效的推广机制。三是经费保障必不可少。联合国秘书长在2022年全球教育变革峰会的宣言中明确提出,“我们必须增加对教育的投资”22。这一倡议是在当前众多国家无法保障充分的教育投资背景下提出的。基于此,在全球教育经费压力显著、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背景下,银龄教师支援高校教师队伍
26、建设也需要通过财政保障制度的建立健全,以稳定资金投入、确保实施成效,即不仅需要明确中央专项支持经费、地方省市的财政支持比例,也需要鼓励受援省市、受援高校给予一定财政补助,并积极引导社会公益基金、志愿组织等多方力量投入经费支持。参考英美等国组织银龄教师开展支教活动的典型经验可知,依托公益组织等社会力量支持银龄教师参与相关支教工作是有效举措。因此,促进经费来源的多样化,也需要通过体制机制的不断优化完善,以促进相关银龄教师支援行动的持续推进。(二)坚持以人为本,健全支持体系在银龄教师支援计划的具体运行中,银龄教师的工作和生活会面临诸多具体的困难和问题亟待解决。这就要求国家和地方、高校充分考量银龄教师
27、的实际需求,并建立健全相关支持体系。一是提供良好的生活保障。鉴于银龄教师身心发展的特殊性,具体受援省份、高校可以为银龄教师提供必要的商业保险,畅通异地就医及优先医疗的绿色通道,优先保障周转宿舍。受援高校按有关规定为银龄教师提供与本校教师同等福利待遇以及良好的住宿和通勤条件,这些都将为银龄教师支援工作的开展提供坚实保障。有条件的省份、学校还可为银龄教师家属、子女探望提供便利,从而增强支援工作的人文关怀。二是促成文化适应与社会融入。相关研究建议,应重视提升银龄教师的文化适应等相关能力,即在开展退休教师支援活动之前,可适当安排一些与当地文化、经济社会发展及受援校学生特点、学科建设需求等相关的前期培训
28、,使他们能够对即将服务的地方、学校、学生有一定的理解,避免进入教育现场后的心理落差以及由此导致的文化不适感23。参考国外银龄教师支教活动的典型经验,为受援学校的教师提供课堂管理和教学方法的培训,在当地开展一系列文化交流计划、语言和文化课程等活动,是促进银龄教师社会融入及文化适应的主要做法。结合现有经验来看,通过集中培训、在线指导、实地研学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开展包括法律法规、思想文化、师德素养、任教职责等内容的职前培训工作,重视银龄教师的文化适应和社会融入需求的满足,是保障银龄教师支援计划有效推进的必要举措。三是助推数字赋能。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30年教育高级别指导委员会年度会议
29、上强调,“要以数字化为杠杆,撬动全球教育变革;要抓住数字时代机遇,聚焦数字资源共建共享,开展教育数字化协同创新,携手实现教育包容、公平和质量的新突破。”24在开展银龄教师支援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具体过程中,要注重数字赋能。国家可以建设服务银龄教师工作的数据库,或依托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以及其他成熟的资源共享和学习服务平台,为银龄教师线上线下开展支教支研等工作提供基础支撑、丰富资源和广阔平台。在探索引进国外已退休的知名专家、学者的实践中,要重视数字化转型提供的新机遇,进一步研究在线支援的技术管理系统和实施策略,鼓励有条件、有经验的高校先行先试,探索开展国外知名专家、学者在线支援的多种方式和数字治理机制
30、,及时总结经验,逐步在国家层面建立相关协调保障机制,适时制定在全国推广实施的具体方案。(三)树立积极老龄观,营造参与文化鼓励更多银龄教师支持、投入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实现银龄教师对于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独特价值,需要有持续优化的社会文化支持。首先,需要扩大全社会对银龄教师的知晓度、理解度、尊重度。高校教师原本就有较高的社会地位;而银龄教师因为其积累的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高,更具有在全社会的引领力。在教育部相关工作中,28中国高教研究2023年第2期已经加大对优秀银龄教师的事迹宣传力度,有助于提升社会的关注度;而这一社会氛围的形成,有助于吸引、鼓励更多银龄教师投入支教支研的事业之中,从而能吸引更多
31、人主动参加、创造性参与。其中,需要国家、地方、高校设立多类型的奖励机制,加大多形式的宣传报道。如在喀什大学任教的马承愚教授在援教过程中,指导申报课题、解决科研难题、回答教学中的疑问、协助制作课件只要喀什大学年轻老师需要,马承愚都会毫不保留地帮助指导25。类似这样的事例报道,对于更多高校中青年教师发展而言,是一种重要而独特的文化引领方式。此外,国家若在各地区、相关高校的评价指标体系中纳入或考虑相关内容,将有利于助推系统的全面更新和持续推进。其次,需要将银龄教师优化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具体实践置于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的背景下,倡导全社会重视、支持、尊重老年人。相关研究发现,银龄教师的参与,能够带动社会
32、教育力提升23。早在2012年,爱尔兰都柏林城市大学在世界范围内发起了促进老年友好型大学(Age-Friendly University,AFU)建设的倡议,强调老年友好型大学需要具备如下特征:学校积极开展使老年人更容易获得教育机会的行动;学校认可老年友好的价值,并将其融入环境建设与学校发展的使命之中;学校的教育服务面向多元老年人群。在我国加强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过程中,高等教育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对银龄教师支援计划的支持、推进和宣传,高校及其教师能够引导全社会重视老年人才,关注老年人在各类专业活动中能发挥的作用,尊重老年人才的合理需求,进而促成对老年友好型社会的理念接纳与认同。再次,需要通
33、过科学研究,不断发现银龄教师优化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典型经验,形成多类型的科学研究成果。要深度、立体地呈现具体实践中,如何充分发挥银龄教师的独特资源优势和潜能、满足银龄教师的发展需求,如何立足地方、高校及其教师队伍建设的发展诉求形成可推广可辐射的工作机制与发展经验等内容,不仅需要研究银龄教师参与支教的动机以及支教行动如何影响银龄教师的认知与情感等方面的内容,以丰富老年心理学、老年社会学等老年学相关学科的研究视域,并助力学科建设;也需要通过一系列的科学研究,扎根本土语境、结合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与诉求,充分阐发其内涵的基本原理和所具有的学理意蕴,以推进老年人力资源开发、退休教师继续实现专业发展的相关研
34、究和方法论的创新。由此,通过系列科学研究,更好地服务于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落实“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的战略任务。(张伶俐,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上海200062;成一川,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讲师,上海200062;叶长胜,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上海200062;李家成,通讯作者,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终身教育研究院教授、执行副院长,“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院研究员,上海200062)参考文献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35、2022年10月16日)EB/OL.(2022-10-26)2022-12-21.http:/ Nations.UN transforming education summit:actiontrack 3 teachers,teaching and the teaching profession EB/OL.(2022-07)2022-12-21.https:/transformingeducationsummit.sdg4education2030.org/system/files/2022-07/AT1%20Discussion%20Paper_15%20July%202022%20%28
36、With%20Annex%29.pdf.3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 EB/OL.(2018-01-31)2022-12-20.http:/ J.民族教育研究,2017(5).5王鹏炜,李莹.改革开放40年我国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政策的变迁逻辑 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6教育部关于印发 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 EB/OL.(2020-03-26)2022-12-21.http:/ EB/OL.(2022-07-13)2022-12-21.http:/ EB/OL.(2012-12-28)2022-12-21.http:/
37、 EB/OL.(2016-10-05)2021-05-19.http:/ 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 EB/292023年第2期中国高教研究OL.(2021-11-24)2022-12-20.http:/ 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N.光明日报,2018-05-03(1).12李世珍,郝婉儿.习近平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重要论述研究 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13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 EB/OL.(2019-02-25)2022-12-20.http:/ 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4).15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
38、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 EB/OL.(2020-05-17)2022-12-20.http:/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N.人民日报,2016-12-09(1).18柏路,包崇庆.习近平关于师德师风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内容结构及理论品格 J.思想教育研究,2021(9).19唐玉生.高校青年教师培养:挑战、任务与策略 J.现代教育管理,2020(1).20黄浩.壮心未与年俱老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实施两年记 N.中国教师报,2022-08-24(13).21查永军.“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学科建设困境及突围J.中国电化教育,2020(1).22United Nations.Tran
39、sforming education:an urgent politicalimperative for our collective future(Vision Statement of theSecretary-General on Transforming Education)EB/OL.2022-12-20.https:/www.un.org/sites/un2.un.org/files/2022/09/sg_vision_statement_on_transforming_education.pdf.23王丽佳.薄弱学校中的老者参与及其质量保障策略研究:以美国巴尔的摩“经验团”为例
40、J.外国教育研究,2021(1).24怀进鹏出席2030年教育高级别指导委员会年度会议EB/OL.(2022-12-10)2022-12-21.http:/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taff in Universities by RetiredTeachers:Missions,Key Tasks and Development StrategiesZHANG LingliCHENG YichuanYE ChangshengLI Jiacheng(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062)Abstract:Th
41、e report on the 20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and a series of documents issued by internationalconferences have clearly emphasized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quality and professional teaching staff inuniversities is a major livelihood project,as well as the basic work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h
42、igher education,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a Chinese path to the modernization of education and transforming education.Based on the specific problems and regional challenges fac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taff in universities inChina,the Retired Teachers Support Action has explored a
43、n optimization path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At thisstage,this path shouldered the realization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the implementation ofactively responding to the aging population,the service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society,but also tolead the virtue c
44、onstruction among teaching staff,guide teaching and research,support the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disciplines and other key tasks.To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taff in universities throughthis path by retired teachers,it is necessary to optimize the system and mechanism,improve the support system andbuild the participation culture.Key word:retired teachers;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taff in universities;missions;key tasks;developmentstrategies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