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小规...队伍建设:问题、原因与对策_庞丽娟.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465262 上传时间:2023-10-12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3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小规...队伍建设:问题、原因与对策_庞丽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小规...队伍建设:问题、原因与对策_庞丽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小规...队伍建设:问题、原因与对策_庞丽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教育发展研究2022.24一、引言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战略目标中,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出重要指示,强调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2021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 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 指出,要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2020年4月,习总书记在考察脱贫攻坚时指出,要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为推进乡村振兴指明了深刻内涵和发展方向。习总书记还专门指出,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教育是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

2、持的重要保障,乡村教育对于乡村振兴具有先导性、基础性、支撑性、全局性的作用。乡村教育发展不仅关乎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目标的实现,更直接影响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宏伟蓝图的实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当前重要任务是大力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和一体化发展,以乡村教育振兴促进乡村人才振兴,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乡村小规模学校是我国义务教育学校体系的末梢,是义务教育教学组织的一种特殊形态,是乡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20年底,全国共有普通小学157979所,另有小学教学点90295个。在一些中西部省份,小学

3、教学点占比更大,其中部分省份教学点数量和普通小学数量大体相当,如甘肃省有普通小学5252所、教学点5155所,湖南省有普通小学7245所、教学点7178所,青海省有普通小学733所,教学点695所;还有部分省份教学点数量多于普通小学数量,如广西壮族自治区有普通小学8000所、教学点10252所,四川省有普通小学5679所、教学点6735 所,江西省有普通小学 7199 所、教学点 8027所。1乡村小规模学校主要指分布于乡镇以下、学生数少于100人的村小和教学点,其基本特征是“四庞丽娟金志峰杨小敏王红蕾/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北京100875)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建设:问题

4、、原因与对策庞丽娟金志峰杨小敏王红蕾摘要: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对于促进乡村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由于观念认识、体制机制及相关政策制度等综合影响,当前教师队伍建设仍是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的最薄弱环节,教师数量质量难以满足教育需求,待遇保障不足,专业发展缺乏外部有力支持,乡土认同感较低。为此,各级政府应全面提高对乡村小规模学校及其教师队伍建设的认识和站位,大力创新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和经费保障机制,完善教师待遇、编制、培养补充、培训交流等政策制度,着力建设乡村小规模学校高质量教师队伍,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

5、乡村小规模学校;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政策专题 乡村振兴与教师队伍建设-28DOI:10.14121/ki.1008-3855.2022.24.012少”,即学生总数偏少,班级偏少,班级人数偏少,教师人数少。这些村小和教学点大量散布于我国偏远、艰苦的乡村地区,很多都只设一至三、四年级,通常每个年级仅一个小规模班级,教师人数也非常少,很多仅有几名教师,甚至有不少是“一师一校”。由于学生人数过少,师资严重不足,一些村小和教学点不得不将不同年级的学生安排在同一个教室上课,开展复式教学。一代代乡村教师出于对乡村教育的忠诚和对乡村孩子的大爱,努力克服生活和工作上的重重困难,长期坚守在村小和教学点。正是由

6、于这些小规模学校的保留和无数乡村教师默默无私的奉献,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最后一公里”才未被阻断,偏远乡村地区“走不了的孩子”仍然能接受到义务教育。但当前乡村小规模学校普遍面临着师资短缺和急剧老龄化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教育教学质量,威胁到小规模学校的生存,影响了乡村教育的延续、乡村文化的传承和乡村社会的发展。所以,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助力乡村教育振兴,必须高度重视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抓住这一核心、关键。适应我国新发展形势与目标任务,坚决贯彻落实 关于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通过改革完善体制机制与相关政策制度,大力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不仅对于推动乡村小规模学

7、校内涵式发展,推动乡村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实现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与价值。二、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问题近年来,随着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等一系列重大项目的推进实施,乡村小规模学校总体办学条件已得到很大改善,23但一些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却并未得到相应的提升,教师队伍建设困境长期未能得到真正解决。教师数量、质量难以满足教育教学实际需求,教师待遇水平偏低、保障不足,教学和管理工作任务繁杂且缺乏外部支持,乡土认同感较低、内生动力不足。教师队伍建设仍是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的最薄弱环

8、节,也是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短板中的短板。(一)“招不来、留不住、教不好”的问题依然严重,教师数量、质量难以满足乡村小规模学校教育实际需求当前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招不来、留不住”现象未能有效改变。偏远乡村小规模学校最大的问题就是对教师的吸引力严重不足,年轻教师派不下去,勉强派下去也较少能坚持长久,不仅面临补充困难,而且较其他更大规模学校流失率也更高。我们近年在湖南、湖北、江西、山西、四川、广西、甘肃、云南等中西部乡村地区调研发现,乡村教师岗位缺乏合格的报考者,而小规模学校因其区位的偏远与条件的艰苦,更是乏人问津,村小、教学点普遍面临教师补充难、流失大的困境。有研究者对湖南省1040所村小的

9、调查发现,专任教师在2名及以下的有63所,配备3-10名专任教师的有854所,专任教师在10名及以下的占比高达88.17%;而对7146个教学点的调查情况更令人担忧,有1147个教学点没有配备专任教师,占比 16.05%;4133个教学点配备 1-2名专任教师,占比57.84%;配备3-5名专任教师的有1352个,占比 18.92%;6-10 名专任教师的有 457 个,占比6.40%;10名以上专任教师的教学点仅有57个,占比0.80%。4同时,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整体专业素养、层次偏低。有学者对浙江省9个县(市)27所乡村小规模学校1227名教师调研显示,最后学历为专科的占比17.38%,为

10、本科的占比 12.61%,为研究生的占比1.02%。5西部地区情况更不乐观,有学者在甘肃省某县调查了48所乡村小规模学校,发现教师第一学历层次普遍较低,其中有11所学校全部教师的第一学历都是高中及以下层次;无职称和初级职称的教师人数比例超过一半,高级职称教师很少,其中39所学校无高级职称教师;特级教师0人,市、县级骨干教师为1人和8人,县学科带头人3人。6由于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影响和上述因素,特别是新补充年轻教师往往工作时间不长就流向城市或者转行,导致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老龄化严重,囿于教育观念、知识和能力,普遍存在“教不好”的问题。我们在中西部地区调研发现,教学点的教师年龄普遍在45岁以上,甚至

11、相当比例的在50岁以上,有不少教学点的两三名教师年龄均超过50岁,即将面临退休、断档;同时,年纪较大的教师因长期在偏远、师资紧张的小规模学校,学习、培训机会较少,教育教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原因与对策-29学观念、知识和能力更新慢,有相当部分教师无法很好适应新的课程改革。(二)教师队伍整体缺乏待遇保障,编外教师问题尤其突出影响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的因素众多,在当前阶段待遇仍然是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随着各地乡村学校教师津贴力度的加大,乡村教师包括小规模学校教师收入水平有所改善,但总体与城镇教师和城镇其他行业相比,仍然属于收入“洼地”。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

12、18)调查显示,乡村教师月工资在3000元以下的人数比例(22.67%)显著高于城区(15.39%)和镇区(15.47%),在 5000-8000元的人数比例(18.6%)显著低于城区(26.54%)和镇区(24.69%)。7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在全国12个省份所做的调查显示,乡村教师平均月收入为3550.38元,8年均为42604.56元。同期,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82461元,9显著高于乡村教师。此外,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社会保险整体参保率不高,周转房也长期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各项福利待遇尚未得到有效保障。我们在中西部省份乡村地区的调研发现,10由于地方财力和政策所

13、限,由财政负担部分的社保费用难以落实,只能由学校或教师个人负担,其中“完全由个人负担”、“学校与个人分担”、“政府、学校与个人分担”这三类情况分别占16.3%、26%和55.7%;编外教师参保的比例很低,55.6%的小规模学校代课教师未缴纳“五险一金”中的任何一项。(三)教学和管理工作任务繁杂且缺乏外部支持,专业发展受限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工作与城镇教师相比更具特殊性,客观上面临更大的教育教学和管理难度。这一方面是由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决定的。我们近年在中西部乡村地区调研发现,乡村中大量存在留守儿童和隔代抚养,乡村学生“不好管”的比例比较高。又因学生家长长期在外务工比例较高,把学生交到学校以后便认为

14、孩子的生活和教育都是教师的责任,教师在教育教学的同时还需承担学生的生活照顾与安全,工作与生活边界模糊。加之“读书无用论”的影响颇深,使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教学和管理难度比其他学校更大。另一方面也是由小规模学校本身的特点决定。由于“包班制”、复式教学较为普遍,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面临比城镇学校教师更重的教学和管理负担,但外部有力支持相对缺乏。近年培训机会虽有所增加,但一方面专门结合乡村小规模学校实际情况和教师需要的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培训不足,而且因师资短缺、任务繁重等原因,村小教学点教师也常难以离岗参训。(四)教师乡土认同感较低,内生动力严重不足与其他学校一样,乡村小规模学校也要求教师更专注于提高学

15、生成绩以及与此相关的各项事务。与以往在传统乡村社会中教师具有乡村高级知识份子身份,身兼开展教育教学、传承乡村文化、参与乡村治理的多重责任11的乡村文化精英形象不同,现今乡村教师功能和价值窄化,教师自身价值感和乡土认同感下降,小规模学校也因缺乏与乡村社会的密切联结而成为与乡村分离的孤岛。一旦所培养的学生不能通过教育改变命运时,小规模学校教师也无法赢得家长和村民的尊重。加之一些地方政府领导仅仅是把乡村学校看作一个弱势的需要“扶持性关注”的乡村教育机构,以及外界对于小规模学校“小而弱”、“小而差”的标签,直接降低了教师的乡土认同感和内生动力,阻碍了教师的专业努力与发展。三、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建设

16、问题的原因分析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以上问题,从根本上来说与乡村地区偏远艰苦、长期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造成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等因素直接有关,同时与当前相关政策在自身内容及执行落实上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密切相关。在这些因素的综合、直接和间接作用下,造成和加剧了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困境。当前必须对乡村教师待遇、编制、培养补充、培训等政策及更深层次的义务教育财政投入和教师管理体制开展综合研究,深入剖析影响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性政策制度和体制机制障碍,方能有针对性地提出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对策。(一)一些地方对乡村小规模学校及其教师队伍建设的战略地位认识不足

17、乡村小规模学校及其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发展与我国乡村全面振兴、科教兴国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息息相关。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 关于全面加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原因与对策-30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指导意见 指出,办好乡村小规模学校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任务,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要求;并着重提出,要强化师资建设,实现城乡师资配置基本均衡。2020年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的 关于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 提出,“注重发挥乡村教师新乡贤示范引领作用,塑造新时代文明乡风,促进乡村文化振兴。”乡村振兴战略赋予

18、了乡村教师角色崭新的含义,他们是新乡贤的重要代表,具有鲜明的新时代特征。但一些地方政府对于乡村小规模学校及其教师队伍的重点地位缺乏应有的认识,因其体量小,误以为“小而弱”、在区域教育发展中的份量低,对其资源投入效率远不如对“高大上”的大规模学校高。在经济理性和效率至上观念的驱动下,将教育资源和教师资源更多集中投向城镇大规模学校,而对于乡村小规模学校,或是大范围撤并,或是置于政策关注、资源分配和管理链条的末端,对其学校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采取相对忽视的态度。(二)“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和财政投入体制与中心校管理模式不能有效保障小规模学校经费和教师合理水平工资在财政投入体制上,2001年国务院 关于

19、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要求,基础教育“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将县及以上各级政府都确定为义务教育经费的保障者,其中县级政府承担主要责任。在这种“以县为主”的投入体制下,教育经费包括教师工资主要由县级政府保障,而乡村小规模学校大多位于偏远的贫困地区,这些地方的县级财力总体相对薄弱,1213地方政府难以为学校运行和教师待遇提供充足有效的经费保障,乡村教师工资特别是津补贴和社会保险等存在落实难的问题。在管理体制上,当前各地普遍实行“县教育局-乡镇中心校-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垂直式分包分管模式,14构成了以县教育行政领导-乡镇中心校校长-乡村小规模学校校长三级

20、学校管理主体。教学点位于管理的最末端,不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在经费分配和教师队伍管理等方面完全依附于中心校,其经费由中心校统一预算和分配,教师由中心校统筹安排和管理。一方面,由于物理距离的阻隔,中心校对于小规模学校的教育教学、师资队伍和建设发展所需经费需求等缺乏深入了解;另一方面,不少中心校出于自身发展考量,无论在经费分配还是在编制与师资配置、职称评审与培训等方面,存在将资源集中于自身的倾向,将更多的经费、编制资源和优秀师资等留在本校。一些中心校并不按规定标准足额拨付经费给小规模学校,截留用于自我发展,导致一些小规模学校难以充分享受到全国性政策,15有的甚至将小规模学校的优秀教师调入中心校。1

21、617(三)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职称晋升空间狭窄,津补贴水平偏低,编外教师社保保障严重不足我国中小学事业编教师实行统一的事业单位工资政策,教师工资主要由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四部分构成,岗位工资与薪级工资共同构成基本工资。教师基本工资全国标准是统一的,主要由教师岗位等级(即通常所称的教师职称)及教师任职资历等因素所决定,绩效工资在同一地区的城乡间也是基本统一的。津补贴则重点针对艰苦边远地区和一些特殊岗位,乡村教师待遇倾斜主要通过津补贴的方式实现。当前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总体待遇水平偏低,有着多方面的因素。一是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职称评聘机会普遍低于城镇教师,制约了其工资水平及增长空间

22、。这一方面与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专业发展机会相对不足、整体专业发展水平受限有关;另一方面是由于当前一些地方职称评聘政策和名额分配普遍存在“向城性”倾向,即乡村学校的中高级职称,特别是高级职称的数量和比例总体远低于城区学校,导致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职称晋升空间更是狭窄。18二是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津补贴政策中种类较少、标准偏低,难以实现预期的补偿和激励效果。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具有其制度刚性和地区统一性,对村小和教学点教师的待遇倾斜主要依靠乡村津补贴,但是调研中多听到反映,当前津补贴的种类较少,标准偏低,且没有拉开足够的地区差距,考虑乡村小规模学校的环境、交通、生活等因素,现有津补贴政策及其水平远远不能

23、对教师产生应有的补偿和激励效果。三是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社会保障体系还很不完善,特别是大量的编外教师社保保障严重不足。同时由于经费缺乏保障,村小和教学点教师的各项社保、福利待遇保障无法得到有效落实,编外教师的社保保障更是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原因与对策-31缺失,待遇更低。由于乡村小规模学校自身经费缺乏且较难得到财政对于编外用人的经费支持,其编外教师与编内教师的收入差距又存在较大差异,社保缴纳率非常低。(四)当前编制标准缺乏科学合理性且存在执行偏差,难以满足小规模学校教育教学需要当前我国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主要依据生师比。2014年 关于统一城乡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

24、准的通知 将县镇、农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统一到城市标准,改变了以往“城乡倒挂”的现象,较过去有了一大进步。但是,新的编制标准仍未充分地反映和考虑城乡差异。偏远贫困乡村地区的小规模学校,因交通、地理与居住分散等原因,成班率低,班额小,实行与其他学校特别是城镇大规模学校相同的生师比仍然不符合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实际,1920造成名义上的足编甚至超编但实际上缺编的情况。单纯依据生师比标准的问题引起决策部门的关注,并对编制政策做出了适时调整。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明确村小学、教学点编制按照生师比和班师比相结合的方式核定;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全面加强

25、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强调了这一核编原则。但是,负责保障教师工资的县级政府由于缺乏足够的财力无法保障政策落实,核编不及时、有编不补的情况在不少地区比较普遍地存在。(五)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培养、补充政策制度缺乏科学、系统谋划,尚难以培育输送大批扎根乡村的人才近20余年来,随着中师制度的消失,我国长期积累的乡村教师培养传统制度优势丧失,但适应新形势需要、适合我国国情和城乡发展特点的乡村学校特别是小规模学校教师培养和补充的政策制度,尚缺乏科学谋划、深入的顶层设计和实施规划。要想乡村教师踏实甚至长期扎根乡村教育,对于乡村、乡村教育理应具有深厚的情感、情怀和特殊的认知与行为方

26、式。但当前尚缺乏基于深入扎实的研究,对乡村教师培养目标、机构、课程内容、培养方式及财政支持政策等作出系统的谋划与设计。在调研与座谈中均反映,当前普通师范院校在实际教师培养中,大多“向城性”特点明显,乡村化特征还远不够突出。另外,多年实践经验积累的免收学费、发放补贴、从哪里来回哪里去的统招统配政策未能充分延续。当前的准乡村教师大多来自本省其他地市,少数来自外省,原籍为本县的比较少。由于缺少本地尤其是乡村地区生活的经历,他们融入乡村的意愿和能力也相对较低。同时,宽口径知识培养、实用技能训练、乡村现场教学实习和专业情怀培养在当前师范教育模式中还相对不足,因而不少乡村教师培养中存在“无根性、同质化和技

27、能弱”21的特点。(六)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培训总体机会不足,且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从教师专业发展角度来看,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较其他学校教师面临更为复杂的困境和更大的职业压力,也因学校、任务与学生的独特性而产生相应独特的培训需求。但当前的培训项目更多的是从城市学校的角度出发,表现出较突出的城市化倾向,22缺乏将乡村教师的培训目标与城区教师的培训目标做实质性区分。从培训项目类型、内容性质看,当前各级培训计划多忽略了“小规模性”和“乡土性”特点,虽然也设置了一些乡村教师的项目,但是少有依据乡村小规模学校多实行包班制甚至复式教学,对教师多学科甚至全科教学能力有突出要求,并且学生中多是留守儿童和寄宿生,需

28、要教师具备针对这些学生进行心理引导和辅导能力等特点,设置培训专题与内容,缺乏专门针对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开展的项目,相对忽略了村小、教学点教师的主体性需求。从培训方式看,当前各级培训多为脱岗的现场培训。乡村小规模学校地处偏远,经费紧张,人手更紧张,教师日常的教育教学任务繁重,难以脱岗参训。四、创新完善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建议针对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上述问题及其深层次原因,当前应全面提高对小规模学校及其教师队伍建设的认识和站位,大力创新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和经费保障机制,完善教师待遇、编制、培养补充和培训交流等政策制度,下大力气着力建设乡村小规模学校高质量教师队伍,以有效提升其

29、教育质量和水平,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原因与对策-32(一)从国家战略高度全面提高对乡村小规模学校及其教师队伍建设之价值地位的认识和站位,加强顶层谋划和专项攻坚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是当前推动我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直接关乎振兴乡村教育、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2035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各级政府应站在国家重大战略需要的高度上,提高对于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及其教师队伍建设的价值地位的认识和站位,并着力加强和深化顶层谋划和专项攻坚。一是建立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的省级统筹机制。省级政府

30、统筹省域内城乡学校发展战略、布局规划、经费保障和教师队伍建设等;地市政府负责指导下属各区县协同推进乡村学校特别是小规模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发展,并对教师编制、职称等资源进行跨区县动态调控;区县政府负责具体的小规模学校教师配置、专业发展与管理等工作。二是将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列入地方各级政府考核体系。将乡村小规模学校及其教师队伍建设列为当地教育事业发展及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并将其作为教育事业发展重要指标,列入各级政府绩效考核体系进行专项重点考核,对于考核不达标的,进行重点问责。三是建立中央或省级政府按比例统筹分担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及教师待遇的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以县级财政(不少财力较为薄

31、弱)为主的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实行省级财政统筹,提高小规模学校经费保障责任主体的层级,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通过中央、省、县共同负担,从根本上保障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各项综合待遇,包括津补贴、医疗与养老保险、周转宿舍条件改善等费用。四是探索建立体制健全、管理规范、操作性强的小规模学校经费直达机制。改革依附于中心校的预算和划拨模式,按小规模学校实际需求独立预算。中央专项、省级财政统筹和县级政府负担的学校财政经费实行“基数+补助”的公用经费拨款模式,直达小规模学校,以避免学区或中心校等的截留挪用。同时中央和省级政府设立专门扶持项目,以专项拨款方式支持和促进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二)建立健

32、全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综合待遇保障体系和教师荣誉制度针对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系列问题,需从多方面创新政策制度,建立健全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综合待遇保障体系及教师荣誉制度,以切实提升其教师职业吸引力。一是建立国家重点面向偏远艰苦乡村地区村小教学点教师的岗位特殊津贴制度。为激励和褒扬广大教师在偏远艰苦乡村地区村小、教学点扎根从教,为振兴乡村教育、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和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所作出的重要贡献,专门设立重点面向在偏远艰苦乡村地区村小教学点工作的教师岗位特殊津贴制度。根据所在学校的偏远和艰苦程度、从教年限,确定不同的津贴标准。学校越是偏远、条件越是艰苦,从教年限越长,津贴标准

33、应越高。二是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住房制度保障。完善城乡一体化的教师住房公积金制度和购房补贴制度,优先安排乡村小规模教师在县城或乡镇承租廉租房和购买经济适用房;加快落实乡村教师周转房制度,将小规模学校教师周转房建设纳入学校建设规划或地方保障性安居工程规划,在人口较密集的乡镇中心区建设教师周转房,并应配有厨卫、水电等基本设施,全面开通网络,为教师创造较好的生活工作条件、人际交往机会,并助力教师与城镇教师的交流互动,促进专业发展与教育教学。三是制定实施村小教学点教师子女入学优待政策。回应扎根偏远艰苦乡村小规模学校从教教师的最大关切,其子女在入园、入学时可享有在县城和乡镇学校就读的政策优先保障。对其

34、子女在乡村学校随读的,依据教龄长短,给予教育补助。23四是深化国家和各地教师荣誉制度,设立“乡村学校教师荣誉称号”。重点面向长期扎根在乡村小规模学校从教的教师,广泛宣传、大力弘扬其崇高的敬业奉献精神,褒扬其对乡村教育与乡村文化振兴的突出贡献,大力提升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社会地位。(三)实施进一步符合我国国情的城乡差异化的编制标准,并建立地市调剂和动态调整的编制管理机制针对前述基于生师比的城乡统一的编制标准存在的问题以及地方编制管理实践中执行偏差问题,为切实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当前亟需大力创新我国基础教育教师编制标准,并完善编制管理机制。一是实行更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小学教师基本编制标准

35、,即新“三轨制”。针对全面推进乡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原因与对策-33村振兴和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现实需要,同时结合考虑乡村小规模学校学生人数少、成班率低,但班级年级不少、课程需开足开齐的实际需求,宜实事求是,教师基本编制标准实行新“三轨制”,即城市和县城学校仍按生师比配编,乡镇学校根据实际规模依据生师比或班师比配编,而乡村小规模学校则依据班师比来配编,以着力提高编制标准的城乡适宜性,为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和保障正常的教育教学提供应有的编制保障。二是专门设置“乡村小规模学校政府公益岗”。结合调研和地方有益探索,由地方人社和教育部门根据乡村小规模学校实际用

36、人需求,设置一定数量的公益性教师岗位,纳入政府财政,为公益岗教师提供基本工资并缴纳社会保险,为实质性缺编的乡村学校补充教师提供保障,突破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需求大”与“编制严重不足”的突出矛盾。三是建立“地市调剂”的教师编制统筹和动态调整机制。打破宝贵的编制资源在区县间分割的“硬隔离”,由市级政府统筹使用辖区内各区县教师编制资源,24根据市域内乡村小规模学校学龄人口及编制需求,在各区县间进行适当的统筹调剂,打破编制的区县地区性固化,在市域内盘活编制资源,保障乡村小规模学校对教师的刚性需求。(四)推进实施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定向培养计划,创新完善教师培训政策制度近年来,一些省市为加强乡村教师的培养

37、补充,先后制定实施地方性乡村全科教师公费定向培养计划,以基于乡村、面向乡村、服务乡村的本土化、全科型、公费培养作为乡村小学教师补充的主渠道,为乡村学校培养有乡土意识与乡土情怀的教师作出了有益探索。在组织力量及时深入研究总结这些地方政策探索基础上,进一步对适合我国国情和乡村教育发展特点、适应广大乡村学校特别是小规模学校需要的“本土化、专业化、扎根性”的教师培养和补充政策制度作出顶层设计和科学谋划,并完善和推广实施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定向培养计划,予以中央和省级财政专门保障,以优先保障乡村小规模学校师资需求,并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与整体水平。在优化拓展教师培养补充渠道的同时,大力创新和完善乡村小规模学校

38、教师培训政策制度。将乡村小规模学校的教师列为各级教师培训计划的重点群体,特别是在“国培计划”中单列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培训项目,有计划地组织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进行全员培训,并建立定期培训机制。25对培训应充分考虑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需求作出明确制度规定,要求必须紧密结合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包班制、复式教学、“一师一校”及留守儿童、寄宿生比例大等特点,设计专门的培训专题与内容,采用相应的培训方式,着重加强多学科甚至全科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对留守儿童和寄宿生开展有针对性教育引导和心理辅导综合能力的培训。(五)推动小规模学校与城区优质校建立密切的利益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

39、长期工程,需要过程性、持续性的帮助与支持。在通过政策制度创新和倾斜以吸引优秀人才下乡从教、稳定教师队伍并提升其综合素质的同时,还应大力推动城区优质学校与乡村小规模学校间优质资源特别是师资资源的流通共享,促进提升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水平,激活小规模学校特色优势。一是建立城乡学校联合体。综合县域内城乡学校的教师资源现状、教育教学质量和所处地理位置等因素,将一所城区优质校、示范校和若干所乡村小规模学校组建为一个学校联合体,推进小规模学校与城区优质校、示范校之间教师研培一体化、课程管理一体化、教学管理一体化。二是建立一体式捆绑式评价机制。教育行政部门要着力创新完善对城区优质学校的激励政策,应将教

40、育联合体内的几所学校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评价,特别是将对小规模学校教师专业发展、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等评价结果,作为对城区优质学校的考核、评优与财政奖励的重要依据,以激励城区学校全力帮扶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内生动力,促进乡村小规模学校和教师队伍实现内涵式发展。三是建立区域性“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联盟”。搭建小规模学校间教师及其与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间的沟通联系,形成联盟内教师教研紧密的共同体,推动教师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学习,合作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本文系中宣部等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项目的阶段性成果。金志峰系本文通讯作者。(责任编辑陈霞)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建设:

41、问题、原因与对策-34参考文献1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20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21:456.2李刚.农村小规模学校的精准扶贫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7(9):55-59.3伍辉燕.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基于广西五市十二县的调查J.广西教育,2022(9):63-67.4刘丽群,刘昕,刘轩.乡村小规模学校:现实样态与发展建议基于H省8000余所乡村小规模学校的调查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2021(10):1-9.5孙彩霞,周依.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困境与对策基于浙江省6个地区9个县(市)的调查J.教师教育学报,2021(7):84-92.6

42、周晔.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专业水平结构的问题与对策基于甘肃省X县的调研J.教育研究,2017(3):147-153.7杨东平,杨旻,黄胜利.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8)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247.8邬志辉,秦玉友.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17-2018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384.9国家统计局.2018 年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 49575 元EB/OL.2021-06- 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制度思考和政策建议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6):5-14.11万明钢.以促进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发展的名义我国农村“撤点并校”带

43、来的隐忧J.教育科学研究,2009(10):19-20.12范先佐,郭清扬,付卫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省级统筹J.教育研究,2015(2):67-74.13付卫东,周威.转移支付能否缩小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结果的不平等?基于6省18县的实证分析J.教育与经济,2021(6):53-61.14杨东平.改善“小学校”既要政府发力也要自身努力N.中国教育报,2016-04-12(4).15储朝晖.重振农村小规模学校需走简政之道N.中国教育报,2016-03-12(2).16王吉康,吉标.新时代农村小规模学校外部管理的困境与突破J.教育科学研究,2019(11),5-10.17赵丹,陈遇春,赵阔.优质均衡

44、视角下乡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困境与对策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2):157-167.18庞丽娟,杨小敏,金志峰.乡村教师职称评聘的困境、影响与政策应对J.教师教育研究,2019(1):31-36.19庞丽娟,金志峰,杨小敏,等.完善教师队伍建设 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制度思考和政策建议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6):5-14.20余应鸿,常宝宁.乡村教师配置政策及其优化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20(3):73-80.21时伟.教学卓越:卓越乡村教师培养的路径选择J.江苏高教,2020(4):35-40.22肖庆华.论基于“主体诉求”的乡村教师培训J.中

45、国教育学刊,2020(8):93-96.23庞丽娟,杨小敏,金志峰,等.构建综合待遇保障制度 提升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J.中国教育学刊,2021(4):34-40.24金志峰,庞丽娟,杨小敏.编制约束下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困境与政策改进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17(7):53-56.25周晔.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专业水平结构的问题与对策基于甘肃省X县的调研J.教育研究,2017(3):147-153.Problems,Causes and Suggestion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Small-scale SchoolTeachers in China

46、under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Pang Lijuan,Jin Zhifeng,Yang Xiaomin&Wang Honglei(Faculty of Education,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 100875)Abstract: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ural small-scale school teachers is of great strategic value for promoting thedevelopment of rural educat

47、ion and realizing rural revitalization.Due to the comprehensive factors such as strategic awareness,system and mechanism,and policies,the teacher team is still the weakest link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ural small-scale schools.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cannot meet the educational needs,the treatmen

48、t guarantee is insufficient,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slack of fully support,feelings for the countryside is low.Governments at all levels should further enhance understanding of thedevelopment of rural small-scale schools and their teaching staff,innovate the management system and funding guara

49、nteemechanism of compulsory education,and improve the policies on teachers treatment,staffing,recruitment,training and exchange,in order to build a high-quality team of teachers for rural small-scale schools,to promote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rural education,and rural comprehensive revitalization.Keywords: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rural small-scale schools,rural teachers team construction,teacher policy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原因与对策-35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临存文档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