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出口隐含能源国际流动规模测算与流向分析*康文梅王谋 摘要 分析我国隐含能源国际流动规模与流向对于理解贸易与环境平衡、能源消费趋势和能源发展政策等都具有意义。基于投入产出模型,测算我国入世以来出口隐含能源及其部门结构与国家流向,研究发现:我国出口总额与出口隐含能源在 2002 2012 年呈现同向快速增长的发展趋势,自 2012 年以来呈现相反变化趋势,即随着出口总额增长,出口隐含能源在减少;从出口结构来看,我国机械设备制造业的出口隐含能源最高,约占出口隐含能源的一半;从出口流向来看,我国出口隐含能源流向发展中国家的总量不断增加,并已超过发达国家;从最大出口国来看,我国出口隐含能源的前十大国
2、家中发展中国家的绝对量大于发达国家,且不断增加,其中前三大贸易国一直是美国、日本和韩国,但这三个国家在我国出口隐含能源的占比不断下降。鉴于此,应继续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提升我国出口贸易结构以及降低隐含能源出口,增强国际竞争力;拓展发展中国家市场,培育更具韧性的出口贸易格局。关键词 隐含能源;投入产出模型;部门结构;投入产出表;国家流向 中图分类号 F75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012X(2023)020175(09)作者 康文梅,博士研究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北京102488王谋,研究员,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
3、展研究中心),北京100710为了实现 巴黎协定的全球减排目标,我国提出了 2030 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这使正处于城镇化、工业化加速阶段的中国面临巨大的节能减排、低碳转型压力。目前,我国出台的各种能源约束目标仅仅关注直接能耗,而忽略了在实践活动中能源消耗的重要部分 间接能耗,即某个部门使用其他部门生产的产品所载的能源。因此,为了从隐含能源贸易角度来达到降低中国能源消耗的目的,有必要对我国出口隐含能源进行核算,以及识别出口隐含能源的重点部门,分析我国出口隐含能源的国家流向,以此为我国能源目标和减排目标的实现提供借鉴与参考。一、文献综述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隐含
4、能源的研究大多采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根据研究对象的区别,可分为单区域投入产出分析、双边贸易投入产出分析、多区域投入产出分析三种模型框架。隐含能源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第一类是分析单个国家隐含能源的流入流出及驱动因素。多数研究表明,我国1995 2014 年一直是隐含能源净出口国,大致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由 1995 年隐含能源净出口的 1.92亿吨标煤增加到 2014 年的 9.00 亿吨标煤,1,2 出口规模的扩张是我国出口隐含能源增长的主要原因。3 而571*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碳中和新形势下我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总体战略和阶段性策略研究”(22ZDA111)。王谋系
5、本文通讯作者。杨宇(2022)认为,我国在 2015 年是隐含能源净出口国,约为 100Mtoe。4 王锋和高长海(2020)认为,我国在 2015 年是隐含能源净进口国,为 1.84 亿吨标准煤。5 相对应,美国、日本、英国等国家长期以来是隐含能源净进口国。6 第二类是分析国家间或区域间的隐含能源流向。研究表明,1995 2015 年我国向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地区)出口隐含能源较多,不过近年来出口到发达经济体的隐含能源比重下降,而出口到新兴经济体的隐含能源比重上升。郭朝先和胡雨朦(2019)利用世界投入产出表和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研究发现 1995 2014 年中国作为隐含能源净出口国,向
6、发达国家出口了较多的隐含能源,实则扮演着“资源中枢”的角色。7 刘会政和李雪珊(2017)运用多国投入产出模型和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测算了我国 2011 年的隐含能源流动情况,发现我国对美加澳的隐含能源净输出最多,达到 2.4905 亿吨标准煤,占我国隐含能源净出口总量的 41.37%,向欧盟输出量占我国隐含能源净出口总量的 37.36%。8 刘芳和郭朝先(2018)基于 2000 2014 年世界投入产出表,研究发现 2000 2014 年中国一直是隐含能源净出口国,近年来出口到发达经济体的隐含能源比重下降,而出口到新兴经济体的隐含能源比重上升。9 韩中和王刚(2019)采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
7、和世界投入产出表测算了 1995 2009 年中美外贸中的隐含能源,研究表明中国长期处于隐含能源输出国地位,且呈现上升趋势,电力、燃气及水的供应业是隐含能源的最大净出口行业。10 周文龙和吕宝龙(2020)采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发现 2015 年中国对美国隐含能源净出口为 2.34 亿吨标煤,出口隐含能源最多的行业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11 韩梦瑶等(2020)采用多区域投入产出表研究发现,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隐含能源净出口国,向印度、新加坡、泰国等国家提供了大量的能源相关的商品服务。12 马远和骆佩(2021)利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发现在 CEP 成员国中,2015
8、年我国隐含能源出口最多的三个国家是日本、韩国、新加坡。13 杨宇(2022)采用多区域投入产出分析方法研究显示 1995 2015 年中国隐含能源出口最多的国家是美国,其在 2015 年占中国全部出口量的 28.72%,但是中国与东南亚及非洲国家的贸易联系持续深化,中国隐含能源出口的结构也更加扁平化。14 第三类是分析出口隐含能源的部门结构。研究结果显示,中国隐含能源出口较多的部门是机械设备制造业、纺织服装业等,较少的部门是农、林、牧、渔业,建筑业等。王锋和高长海(2020)研究发现,中国在 2015 年隐含能源出口最多的部门是重工业,较少的部门是农业、建筑业等。15 也有部分研究分析了中国对
9、某个国家出口隐含能源的分部门情况,周文龙和吕宝龙(2020)采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发现,2015 年中国出口美国隐含能源最多的部门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约 6744.48 万吨标煤,最少的部门是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约 2.67 万吨标煤。16 马远和骆佩(2021)发现,在 2015 年中国隐含能源出口日本、韩国、新加坡较多的部门是石油、化工和非金属产品部门,电气和机械部门,金属制品部门等。17 此外,有的学者分析了中国建筑业、18 农业19 等部门的隐含能源。通过梳理隐含能源的现有研究,可以发现国内外学者对我国隐含能源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多数研究数据陈旧,测算时点较少
10、,不能反映最新变化的实际情况以及长期连续的变化趋势,而且同一时点的测算结果也存在较大差距。此外,目前较多研究是分开揭示我国出口隐含能源的整体及部门、国家变化,仅有部分文献分析了我国与出口隐含能源国家如美国、CEP 成员国等的部门结构变化趋势,鲜有研究分析我国出口隐含能源的分国家的部门结构。于此,本文采用投入产出模型测算我国入世以来即 2002 2018 年出口隐含能源变化趋势,并分析出口隐含能源的部门结构和国家流向。相较于现有文献,本文的主要边际贡献在于:一是采用了中国 2020 年 12 月公布的最新的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基于该表测算出口隐含能源避免了以等比例方式扣除进口中间产品影响的不准确
11、性,而现有研究仅采用该数据测度了我国文化产业贡献,20 还未开展隐含能源相关研究;二是分析 2002 2018 年大时间尺度的,相对连续671EFOM OF ECONOMIC SYSTEMNO22023的我国出口隐含能源变化趋势;三是不仅测算我国出口隐含能源的变化趋势,还从部门和国家两个角度分析我国出口隐含能源的部门结构、国家流向以及出口国家的部门结构。二、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1 研究方法投入产出(IO)模型已被广泛应用在国内外贸易隐含能源的测算。21,22 出口隐含能源是指出口产品在本国生产、制造、物流等过程所消耗的能源总和,但不包括进口中间投入品在上述过程所消耗的能源。因此,在测算出口隐含能
12、源时应该扣除进口中间产品。由于我国最新的 2018 年投入产出表为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该表详细刻画了一个国家进口中间产品情况,测算出口隐含能源时无需再考虑扣除方式,可直接进行核算,具体方法如式所示。而除了最新的 2018 年投入产出表,中国 2002 年、2007 年、2012年 IO 表均为竞争型投入产出表,没有区分国产和进口中间产品,加之较难获取进口中间产品相关数据,所以在使用我国竞争型 IO 表、我国能源消耗总量数据和对外贸易数据测算我国 2002 2012 年出口隐含能源时,只能采用“等比例进行分配”的方法(即第 i 部门进口产品中的中间投入在总中间使用所占的比例与进口在最终产品中的比
13、例相等),对进口产品中的中间产品进行处理,以此降低对出口隐含能源测算结果的高估,具体为式。EEX=EI(I AD)1EXEEX=EI(I (I M)A)1EX其中,EEX 为我国出口隐含能源水平,单位为万吨标煤;EI 为我国单位总产出的直接能源消耗系数矩阵,是一个 1 n 矩阵,单位为万吨标煤/万元;I 为一个 n 阶的单位方阵;A 为我国的直接消耗系数矩阵,AD为我国扣除进口中间产品的直接消耗系数矩阵,均为 n n 矩阵;EX 为我国的出口矩阵,是一个n 1 矩阵,单位为万元;M 为进口系数,是一个 n 阶的对角方阵,对角线上的元素 mii根据“等比例进行分配”即为:mii=IMiXi+IM
14、i EXi其中,Xi是 i 部门的总产出,单位为亿元;IMi是 i 部门的总进口额,单位为亿元;EXi是 i 部门的总出口额,单位为亿元。2 数据来源与处理本文计算相关的能源消耗总量数据和同各国出口数据均来自于历年 中国能源统计年鉴、UN 贸易数据库、WTO 数据库,投入产出表数据来自于国家统计局官网公布的 2002、2007、2012、2018 年的投入产出表,相关价格数据均以 2002 年为基期进行双缩减法调整。虽然我国投入产出表一般间隔 5 年发布一次,具有不连续性,而且随着近几年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的发布,存在不同年份类型不统一问题。但是,现有研究主要采用的 WIOD 数据只更新到 20
15、14 年,不能较好地反映我国进入经济新常态后部门之间最新的投入产出结构,进而不能揭示我国出口隐含能源长期最新的变化趋势。此外,根据 中国统计年鉴中投入产出基本流量表的 17 个部门分类(中国能源统计年鉴和 国家统计局中无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与金融业这两个具体部门的能源消费量数据,故将上述两个部门归类于其他服务业),本文将投入产出表中的部门归并为 15 个部门。7712023 年第 2 期经济体制改革参见 https:/ 01 10。三、测算结果与分析1 中国出口隐含能源的趋势分析2002 2018 年我国出口隐含能源与出口总额呈现为先同向快速增长再到一增一减的变化趋势,即随着出口总额的增
16、长,出口隐含能源总量先增长后减少。由表 1 可知,2002 2012 年,随着出口总额由2.69 万亿元增长到 8.99 万亿元(以 2002 年不变价计算,下同),我国出口隐含能源相应也呈现增长趋势,由 3.39 亿吨标准煤增长为 12.61 亿吨标准煤,增长了 2.7 倍,是一种同向快速增长的发展趋势。2012 年之后,随着出口总额由 8.99 万亿元增长到 11.12 万亿元,我国出口隐含能源呈现下降趋势,下降至 12.54 亿吨标准煤,首次表现为与出口总额相反的变化方向,这主要是由于 2012 年之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由片面追求高速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为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
17、发展,开始实施了约束更强、力度更大的减排政策,我国能源结构不断优化,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例在 2021 年下降为 56.0%,非化石能源增加到 16.6%;出口产业结构更加低碳,化学工业、金属产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高碳能源密集型行业的出口额显著下降或呈现微量增长,而批发零售业、餐饮业、运输仓储业等低碳行业的出口额呈现显著增加趋势;行业能耗显著降低,出口额较大的机械设备制造业、化学工业、金属产品制造业等行业的单位产出能源消耗显著下降,这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外贸增长方式低碳发展的综合反映。此外,我国出口隐含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从 2002 年的 20%增加到 2007年的 3
18、1.48%,微降为 2012 年的31.34%,直降到2018 年的26.57%,表明我国能源在国内消耗通过出口输出到海外的局面已经发生改变。表 12002 2018 年我国出口隐含能源变化趋势年份出口隐含能源总量(亿吨标准煤)出口总额(万亿元)出口隐含能源/能源消费总量2002 年3.392.6920.00%2007 年9.807.6631.48%2012 年12.618.9931.34%2018 年12.5411.1226.57%注:出口总额以 2002 年为基期采用国家统计局的出口价格指数进行了调整。2 中国出口隐含能源的部门结构特征2002 2018 年我国机械设备制造业的出口隐含能源
19、最高,平均为 44771.06 万吨标准煤,2018 年占总出口隐含能源的 49.84%,该部门的直接能耗系数和完全能源系数均较低,微高于建筑业,农、林、牧、渔业等,但是其出口额却位居部门第一,在我国总出口的占比平均达到 44.40%。同期,化学工业,金属产品制造业,纺织、服装及皮革产品制造业等部门的出口隐含能源分别平均为 8959.37 万吨标准煤、9707.86 万吨标准煤、9885.13 万吨标准煤,在 2018 年占到总出口隐含能源的 9.14%、8.97%、7.90%。在这三个部门中,纺织、服装及皮革产品制造业的直接能耗系数和完全能耗系数虽位居部门中间,但是出口额一直名列前三,平均占
20、比为 12.17%,而化学工业、金属产品制造业等部门的直接能耗系数和完全能耗系数较高,同时出口额位居部门中间。与 2012 年相比,2018 年我国整体出口隐含能源呈现下降趋势,其中下降幅度最大的三个部门是机械设备制造业(4004.68 万吨标准煤)、其他制造业(1995.05 万吨标准煤)、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939.03万吨标准煤),这三个部门的出口隐含能源占比达到 61.68%。同期运输仓储邮政、信息传输、871EFOM OF ECONOMIC SYSTEMNO22023参见 https:/ 09 13。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零售贸易、住宿和餐饮业,化学工业等三个部门隐含能源出口量呈显
21、著上升趋势,分别上升36.93%、41.14%、13.04%(见表2)。每个部门的出口隐含能源主要取决于其能耗和出口额,意味着部门的出口隐含能源变化幅度主要来自于其能耗和(或)出口额的变化。可以发现,出口隐含能源下降显著的行业主要是由于能耗的显著下降,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其他制造业的出口隐含能源下降较为显著是因为该行业出口额变化较小,但能耗下降较大,机械设备制造业虽然出口额绝对量增加最大,但能耗的显著下降完全抵消了由于出口额增加而增加的能源消耗。出口隐含能源增加显著的行业主要是由于出口额的显著增加,其中运输仓储邮政、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零售贸易、住宿和餐饮业的出口额呈现较高的上
22、升趋势,分别为 59.02%、28.39%,但其能耗变化微小,而化学工业的出口额和能耗分别呈现显著增加和下降趋势,但是出口额增加带来的能源消耗超过了能耗下降的能源节约量(见表 3)。因此,我国应根据不同类型的部门制定差异化的节能减排政策,如重点提高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机械设备制造业、化学工业等能源消耗效率。表 22002 2018 年我国出口隐含能源的部门变化部门2002 2007 年2007 2012 年2012 2018 年农、林、牧、渔业9.35%6.32%27.65%采矿业21.59%62.97%29.37%食品、饮料制造及烟草制品业51.79%6.58%12.99%纺织、服装及皮革产品
23、制造业186.57%27.81%4.09%其他制造业187.65%27.11%28.68%炼焦、燃气及石油加工业38.42%13.37%66.45%化学工业138.03%1.19%13.04%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64.34%35.45%45.19%金属产品制造业243.75%21.13%7.46%机械设备制造业273.42%68.34%6.02%电力、热力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5.67%4.16%3.57%建筑业283.52%1.68%27.45%运输仓储邮政、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138.80%42.03%36.93%批发零售贸易、住宿和餐饮业37.28%109.87%41.14%其他服务业
24、104.03%58.40%16.79%表 32012 2018 年我国各部门出口额和能耗的变化部门出口额变化(亿元)排名能耗变化(吨标煤/万元)排名机械设备制造业13315.0910.434运输仓储邮政、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2746.2220.1810批发零售贸易、住宿和餐饮业2435.5630.0514化学工业2259.9540.433金属产品制造业1769.9450.492纺织、服装及皮革产品制造业847.2860.199食品、饮料制造及烟草制品业484.1870.1212炼焦、燃气及石油加工业464.4880.1411其他服务业233.9390.1015其他制造业184.9510
25、0.425建筑业169.19110.357农、林、牧、渔业155.93120.0613电力、热力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6.37130.238采矿业7.05140.366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50.79151.0319712023 年第 2 期经济体制改革3 中国出口隐含能源的国家流向特征图 12002 2018 年我国出口隐含能源的国家流向比例数据来源:作者计算而得。2002 2018 年我国出口隐含能源流向发展中国家的占比不断增加,由 43.45%增加到53.51%,相应流向发达国家的隐含能源逐渐减少,在2018 年总占比达 46.40%,其中流向美国、欧盟、伞形国家(除美国)、欧 洲 非 欧 盟
26、国 家 的 占 比 分 别 为17.92%、14.44%、11.17%、2.87%。从我国出口隐含能源的流向变化趋势来看(如图1 所示),流向发达国家的隐含能源逐渐下降,由 2002 年的 56.24%下降到2018 年的 46.40%,其中伞形国家(除美国)下降最为显著,由17.86%下降到11.17%,美国由21.52%下降到17.92%,欧盟27 国由14.09%微升到 14.44%,欧洲非欧盟国家由 2.77%微升到 2.87%。流向发展中国家的隐含能源逐渐增加,由 2002年的 43.45%增加到 2018 年的53.51%,其中增加显著的是其他发展中国家,从2002 年的36.76
27、%增加到2018 年的 43.31%,流向出口贸易体量最大的三个发展中国家的印度和越南分别由 2002 年的 1.00%、0.72%增加到 2018 年的 2.86%、2.88%,而流向韩国由 2002 年的 4.97%下降到 2018 年的 4.46%。上述结果与刘芳和郭朝先(2018)、23 杨宇(2022)24 的结论一致。这说明,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来因贸易格局变化而导致隐含能源出口的国家流向发生了变化,尤其是我国近年来推进出口目的地多元化,不断增强与东盟、“一带一路”国家等经贸合作,减少对美国、欧盟等发达经济体的依赖,进而导致隐含能源的出口流向呈现积极变化,形成了更具韧性的出口贸易格
28、局。为了探究我国出口隐含能源流向发展中国家的占比逐渐增加,相应流向发达国家占比减少的原因,以下分别从国家流向的部门结构和出口额变化趋势来分析。从我国出口隐含能源国家流向的部门结构来看(如图 2 所示),2002 2018 年我国出口隐含能源流向发达国家最多的一直是机械设备制造业,而该部门出口最多的国家发生了显著变化,由 2012 年之前的欧盟变成了该年之后的美国,2018 年出口到欧盟27 国、美国、伞形国家(除美国)、欧洲非欧盟国家的机械设备制造业隐含能源分别占出口到各国(集团)隐含能源总量的 50.01%、55.38%、45.78%、39.24%,而出口到发展中国家最多的部门由2002 年
29、的化学工业转为 2007 年的金属产品制造业再转为 2012 年至 2018 年的机械设备制造业,该部门在 2018 年分别占出口到韩国、印度、越南、其他发展中国家隐含能源总量的49.46%、55.22%、47.37%、49.19%。因此,我国出口隐含能源最高的部门 机械设备制造业出口到发展中国家的隐含能源占比不断增加,相应出口到发达国家的隐含能源占比逐渐减少。此外,我国完全能耗系数较高的部门,如化学工业、金属产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出口到欧盟 27 国、美国、伞形国家(无美国)等发达国家的隐含能源约为印度、越南等国家的两倍,却远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进而导致出口到发展中国家整体的隐含能
30、源呈现增长趋势,甚至从 2012 年开始高于发达国家。从我国出口额的变化趋势来看(如图 3 所示),2002 2018 年我国出口隐含能源流向的前十大国家中发展中国家的绝对量大于发达国家,并且随着流向发展中国家的数量不断增多,出口隐含能源也不断增加,占比由 2002 年的 52.82%增加到 2018 年 66.47%,不过前三大贸易国没有发生变化,均是美国、日本和韩国,但是这三个国家在我国出口隐含能源的占比不断下降,美国由 21.52%下降到 17.92%,日本081EFOM OF ECONOMIC SYSTEMNO22023由 13.62%下降到 5.43%,韩国由 4.97%下降到 4.
31、46%,而且这三个国家的总占比由 2002 年的 40.10%下降到 2018 年的 27.80%。同时,越南、印度等其他发展中国家在我国总出口隐含能源的占比和位序不断上升,印度由 2002 年的第十六位晋升到2007 年的第九位再跃升到2012 年和2018 年的第七位,2018 年出口到印度的隐含能源为 3583.89 万吨标煤,占比为 2.86%,而越南由 2002 2012 年的前十大贸易国之外在 2018 年成为第六名,2018 年出口到越南的隐含能源为 3615.57 万吨标煤,占比为 2.88%。图 22002 2018 年我国出口隐含能源国家流向的部门结构注:图 2 中横轴的数
32、字表示 15 个部门,分别为:1农、林、牧、渔业;2 采矿业;3 食品、饮料制造及烟草制品业;4纺织、服装及皮革产品制造业;5 其他制造业;6 炼焦、燃气及石油加工业;7 化学工业;8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9 金属产品制造业;10 机械设备制造业;11 电力、热力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12 建筑业;13 运输仓储邮政、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14 批发零售贸易、住宿和餐饮业;15 其他服务业。图 2 纵坐标单位为%。图 32002 2018 年我国出口隐含能源流向的前十大贸易国注:图 3 纵坐标单位为万吨标煤。四、结论与启示本文采用统一的方法学和数据基础,基于 2002 年、2007 年、2
33、012 年及 2018 年投入产出表进行测算,展现了大时间跨度的,相对连续的我国出口隐含能源变化趋势。同时,基于四个年份投入产出表的计算结果,比较和揭示了我国出口隐含能源的部门结构和国家流向的变化情况,研究结论可以为气候变化、贸易、财政等相关部门提供参考。具体结论如下:(1)2002 2018 年,我国出口隐含能源与出口总额呈现为先同向快速增长再到一增一减的变化趋势,即随着出口总额的增长,出口隐含能源1812023 年第 2 期经济体制改革总量先增长后减少。(2)从出口结构来看,我国机械设备制造业的出口隐含能源最高,2018 年占到出口隐含能源的49.84%。(3)从出口流向来看,我国出口隐含
34、能源流向发展中国家的总量不断增加,在2018年占比达 53.51%,相应流向发达国家的总量逐渐减少。(4)从最大出口国来看,我国出口隐含能源流向的前十大国家中发展中国家的绝对量大于发达国家,并且随着流向发展中国家的数量不断增多,出口隐含能源也不断增加,占比由 2002 年的 52.82%增加到 2018 年 66.47%,但前三大贸易国没有发生变化,均是美国、日本和韩国,在2018 年占比分别为17.92%、5.43%、4.46%,但是这三个国家在我国出口隐含能源的占比不断下降。基于以上研究结论,可以得到如下两方面的启示:(1)绿色低碳发展对提升我国出口贸易结构以及降低隐含能源出口具有积极成效
35、。从规模来看,随着我国绿色低碳发展战略、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促进了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我国出口规模上升的同时出口隐含能源的下降,即实现了理想的绝对脱钩。因此,随着我国“双碳”目标的确立和推进,进一步加速绿色低碳发展进程,我国出口规模有望继续稳定增长,并实现出口结构的进一步优化,产业链、价值链的中高端升级,具有更强的国际竞争力。(2)拓展发展中国家市场,可培育更具韧性的出口贸易格局。我国出口到发展中国家的隐含能源不断增加,且超过了发达国家,实现了以南方市场为主的贸易格局转型,这种变化符合我国拓展贸易对象,增强外贸稳定性的需求,尤其是在面临美国等西方国家对我国经济和贸易进行打压的
36、情况下,可以有倾向性地加强与南方国家的经贸合作,进一步拓展发展中国家市场,增强我国贸易出口的稳定性和面对贸易困境的韧性,降低对外贸易的波动性。参考文献:1 韦韬,彭水军 基于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的国际贸易隐含能源及碳排放转移研究 J 资源科学,2017,(01):94 104 2 9 23 刘芳,郭朝先 中国隐含能源国际流动规模测算与流向分析 J 经济研究参考,2018,(25):14 24 3 21 谢建国,姜珮珊 中国进出口贸易隐含能源消耗的测算与分解 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分析 J 经济学(季刊),2014,(04):1365 1392 4 14 24 杨宇 中国与全球能源网络的互动逻辑与格局
37、转变 J 地理学报,2022,(02):295314 5 15 王锋,高长海 中国产业部门隐含能源的测度、分解与跨境转移 基于 CIO 模型的研究 J 经济问题探索,2020,(09):1 11 6 崔连标,韩建宇,孙加森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贸易隐含能源研究 J 国际贸易问题,2014,(05):113 123 7 郭朝先,胡雨朦 全球生产分工体系下隐含能源跨境转移研究 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9,(12):26 35 8 刘会政,李雪珊 我国对外贸易隐含能的测算及分析 基于 MIO 模型的实证研究 J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7,(02):38 48 10 韩中,王刚 基
38、于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中美贸易隐含能源、碳排放的测算 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9,(04):416 426 11 16 周文龙,吕宝龙 中国出口商品的能耗问题研究 以中国输美商品为例 J 云南社会科281EFOM OF ECONOMIC SYSTEMNO22023学,2020,(01):65 70 12 韩梦瑶,熊焦,刘卫东 中国跨境能源贸易及隐含能源流动对比 以“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为例 J 自然资源学报,2020,(11):2674 2686 13 17 马远,骆佩 中国国际贸易的隐含能源流动及隐含碳排放 以 CEP 为例 J 价格月刊,2021,(09):69 78 18 22 Hong
39、 J K,Gu J P,Liang X,et al Characterizing Embodied Energy Accounting with a Multi-dimensional Framework:A Study of Chinas Building Sector 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9,215(05):154164 19 Cao S Y,Xie G D,Zhen L Total Embodied Energy equirements and Its Decomposition in ChinasAgricultural Sector
40、J Ecological economics,2010,69(07):1396 1404 20 周尔康 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文化产业贡献测度研究 J 科技和产业,2021,(11):146 151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of the International Flow Scale andDirection of Chinas Export Embodied EnergyKANG Wen-mei1WANG Mou1,2,3(1.Faculty of Applied Economics,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
41、ences,Beijing102488,China;2.esearch Institute for Eco-Civilization,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Beijing100710,China;3.esearch Center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Beijing100732,China)Abstract:Analyzing the international flow scale and direction of Chinas embodi
42、ed energy is of greatsignificance for understanding the balance between trade and the environment,the energy consumption trend,and the development of energy policies Based on the input-output model,this study estimates the exportembodied energy and its sectoral structure and country flow in foreign
43、trade commodities since Chinas accessionto the WTO The research finds that Chinas total export and export embodied energy showed a simultaneousrapid growth trend from 2002 to 2012 and an opposite development trend since 2012,that is,with the increasein total export,embodied energy export has decreas
44、ed since 2012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xport structure,Chinas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has the highest export embodied energy,accountingfor about half of export embodied energ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xport flow,the total amount of exportembodied energy in China flow to develo
45、ping countries has been increasing and surpassing developed countrie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largest exporter,the absolute amount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among the top tencountries which export embodied energy in China is greater than that of developed countries,and the exportembodied energy als
46、o continues to increase However,the top three trading countries,including the UnitedStates,Japan,and South Kores,have not changed In addition,the proportion of these three countries inChinas export embodied energy has been declining Based on this,we should continue to actively carry outecological ci
47、vil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green and low-carbon development,improve Chinas export tradestructure,reduce hidden energy exports,so as to have stronger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expand themarkets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cultivate a more resilient export trade patternKey Words:embodied energy;input-output model;sector structure;input-output table;country flow责任编辑:曹羽茂3812023 年第 2 期经济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