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西部边疆防范打击电信网络新...基于西藏阿里地区的调查研究_郭帅.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464920 上传时间:2023-10-12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5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部边疆防范打击电信网络新...基于西藏阿里地区的调查研究_郭帅.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西部边疆防范打击电信网络新...基于西藏阿里地区的调查研究_郭帅.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西部边疆防范打击电信网络新...基于西藏阿里地区的调查研究_郭帅.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2 年 12 月第 34 卷第 6 期湖南警察学院学报Journal of Hunan Police AcademyDec.2022Vol.34 No.670西部边疆防范打击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路径探析基于西藏阿里地区的调查研究郭 帅,李 楠(新疆政法学院司法警官学院,新疆 图木舒克 843900)摘 要:持续高发的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对西部边疆的安全稳定造成了严重危害。在防范打击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中,党委、政府和公安机关应在完善治理机制上强化顶层设计、服务管理并重、转变工作思路、优化机构职能,在创新治理方式上回应群众诉求、加大情感投入、树牢为民意识、做实基层宣传,在丰富治理主体上

2、推动多元共治、培育精细文化、动员社会力量、做好过程管理。现阶段,西部边疆可沿用既有的成熟经验和有效做法,同步提升能力素质、夯实社会基础、加大科技投入,进而达到智慧治理的良好效果。关键词:西部边疆;粗放式治理;治理精细化;智慧治理中图分类号:D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140(2022)06-0070-07引言2014 年起,中国的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案件立案数超过了传统诈骗案件立案数并保持逐年上升的趋势。有关机构对 2021 年发生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统计分析后发现,刷单返利、“杀猪盘”、贷款代办信用卡、冒充电商物流客服是犯罪团伙使用最多的四类诈骗类型,合计占比高达 73.9%。

3、当前,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呈现由中东部地区向西部边疆蔓延、由经济发达地区向经济欠发达地区扩散的态势。西部边疆作为国家安全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位置特殊、战略地位重要,但愈发猖獗的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活动已经对边疆安全稳定和社会治理造成了严重危害。长期以来,西部边疆在防范打击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的过程中,党委、政府和公安机关虽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由于受到粗放式治理思路和治理方式的影响,在顶层设计、机制建设、主体设置、过程控制等环节上缺乏精细化理念,导致防范打击成效不够明显。一、研究设计为深入了解西部边疆打击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的现状、困境,研究团队深入西藏阿里地区,实地收集、

4、汇总数据资料并认真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以期对防范打击有所帮助。(一)概念界定。2016 年,中国银监会和公安部联合发布的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案件冻结资金返还若干规定中明确:“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是不法分子利用电信、互联网等技术,通过发送短信、拨打电话、植入木马等手段,诱骗(盗取)被害人资金汇(存)入其控制的银行账户,实施的违法犯罪案件。故文中论述除引用部分外,均完整使用“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这一概念。(二)研究场域。阿里地处祖国西南边陲、西藏西部,平均海拔 4500 米以上,被誉为“藏西秘境、天上阿里”“世界屋脊的屋脊”“生收稿日期:2022-09-01基金项目:2021年度新疆政

5、法学院校长社科资金项目“法治视域下的南疆国家安全能力建设研究以喀什为例”(XZSK2021033);2022年度社科项目管理中心职业教育改革课题项目“沿边开放背景下的中国尼泊尔警务合作与边界安全研究”(SSPMC22103)作者简介:郭帅,男,新疆政法学院司法警官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发展社会学、公安学、西部边疆国家安全;李楠,女,新疆政法学院司法警官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安学、西部边疆社会问题。71第 6 期湖南警察学院学报 2022 年 12 月命的禁区”,是典型的边疆民族地区。区内连接日喀则、那曲,区外北连新疆喀什、和田,219 国道 1060 公里纵贯新藏;外与印度、尼泊尔和克什

6、米尔接壤,边境线长达 1116 公里。无论从维护西部边疆社会稳定的角度考量,还是从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立场出发,该地区都具有典型性代表性。作为西部边疆艰苦偏远地区的典型代表,阿里地区正在遭受网络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活动正在严重侵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慢慢侵蚀着“世界上最后一方净土”。(三)理论视角。精细化治理旨在精准防控各类社会风险,精准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和谐,是推进社会精准治理的根本目的,是相对于粗放式治理而言的,指在社会治理中更加注重细节、推崇专业、重视过程和追求卓越,精准识别、匹配、聚焦治理需求,建构精细化网络治理结构,形

7、成治理主体多元协作格局。(四)研究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方法,梳理、汇总、述评学术界对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案件的发生原因和防范打击路径;采用实地调查方法,获取西藏阿里地区发生在 2014 年 1 月1 日至 2022 年 4 月 1 日期间的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案件详实数据,对受害人的人口学特征进行分类分析,对存在的现实困境进行归纳总结;采用演绎方法,提出防范打击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的科学对策。二、研究综述(一)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产生的根源(一)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产生的根源王智、刘洪广认为,诈骗手法蕴含的趋利性和避害性特点是电信网络诈骗呈高发态势的根本成因1。叶良芳认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场域生

8、成是时空因素、被害人因素、社会控制疏漏共同作用的结果2。黄小英认为,逐利心理刺激骗术提升、筛选客户实现降维打击、诉诸外围途径引发愉悦体验、预先示警增加说服筹码等,是电信网络诈骗说服得逞的主要原因3。谢玲认为,电信网络诈骗各类话术剧本中蕴含着暗示与心理控制的原理机制,包括建立信任关系、削弱被害人思考判断能力、引诱被害人进入资金转移执行环节、引导被害人进行机械化操作指令、逼迫被害人进入“孤注一掷”极限状态五个环节4。(二)防范打击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路径。(二)防范打击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路径。孙茂恒引入“韧性”概念,认为防范打击电信网络违法犯罪活动需要强化事前预警能力、提升行业部门联动力、提高冗

9、余缓冲能力5。张芷、陈峰基于被害人的角度,认为防范宣传工作应该优化宣传对象范围、提高线下宣传效率,定向推送相关信息、提高线上宣传效率6。郑荣哲、王成新建议将打击个人信息买卖作为防电诈的工作切入点,从源头上斩断犯罪链条7。孟强基于综合治理的视角认为应该加强末端监控,对银行工作人员提出“多跨一步、多问一句”工作要求,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提醒8。刘力伟认为,宣传防范不是“运动式治理”,要构建“日常性治理”的常态化宣传机制和“全警反诈、全社会反诈”新格局,从“预防控制处置重建”四个阶段完善防控机制9。现有研究为本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理论视角和详实的资料支撑。但通过查阅中国知网发现,学术界普遍缺乏对西部边疆特

10、别是艰苦偏远地区的关切,西部边疆在防范打击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过程中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和有效的方法手段,此为本研究深入探讨的缘起。三、阿里地区防范打击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活动现状及困境(一)案件基本情况(一)案件基本情况1.总体概况。阿里地区第一起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案件发生在 2014 年 3 月 9 日,涉案资金 4.5 万元,受害人为外来经商人员,诈骗方式为冒充部队采购。截止 2022 年 4 月 1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启动出发仪式在拉萨隆重举行 EB/OL.http:/ 帅,李 楠西部边疆防范打击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路径探析72日,阿里地区共发生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案件 25

11、0 起,受骗金额最大的一起案件资金达 84万元,金额最小的一起案件资金为 6000 元;受害人共计250人,经济损失达2249.9434万元,及时冻结 366 万元,劝阻止付 925 万元,追回经济损失 320 万元;破获案件 15 起,抓获犯罪嫌疑人 78 名,捣毁电信网络诈骗团伙 6 个,破案率仅为 6%。期间,侦查民警因外出办案共产生各类费用 98 万余元。2.案件分布。统计发现,阿里地区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案件的发案量和涉案资金呈逐年递增的趋势。2014 年发案 1 起,造成经济损失 4.5 万元;2015 年发案 16 起,造成经济损失 59.9689 万元;2016 年发案 15

12、起,造成经济损失 62.4 万元;2017 年发案 29 起,造成经济损失 78.13 万元;2018 年发案 23 起,造成经济损失 136.3 万元;2019 年发案 31 起,造成经济损失 182.74 万元;2020 年发案 46 起,造成经济损失 602.44 万元;2021 年发案 81 起,造成经济损失 975.1855 万元。2022 年 1 月 1日至 4 月 1 日,已发案 8 起,造成经济损失148.279 万元。3.人员分布。从受害人的职业分布来看,87 人为干部职工,128 人为务工经商人员,16人为驻阿军人,6人为学生,13人为农牧民群众。从受害人的年龄分布来看,2

13、0-30岁的有68人,30-40 岁的有 118 人,40-50 岁的有 48 人,50岁以上的有 16 人。从受害人的学历分布来看,专科学历以上(含专科)的有42人,高中(中专)学历的有 58 人,初中学历的有 110 人,小学学历的有 32 人,文盲的有 18 人。从受害人的性别分布来看,男性有 135 人,女性有 115 人。可见,职业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性别结构与此类违法犯罪活动的发生之间并不呈现明显的因果关系,其危害已经波及各个行业、年龄段和学历层次。(二)队伍力量建设(二)队伍力量建设1.专业力量。阿里地县两级公安机关目前仅配备 9 名民(辅)警专职从事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案

14、件的侦办工作,是一支平均年龄约为 30 岁的年轻队伍。其中,4 人为本科学历、5 人为专科学历。2014 以来,阿里地区公安处共组织开展专题培训 460 余场次,累计培训人员 5 万余人次;组织专题部署会议 30 余场次,组织专题宣传活动 500 余场次。地县两级公安机关共有 24 批次、80 人次参加自治区公安厅及区外组织的集中教育培训。2.社会力量。截至目前,地县两级党政、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共发展防诈骗宣传员 80余名。地县两级公安机关共组织开展针对此类人员的培训 500 余场次,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防范诈骗类型、下载注册使用国家反炸 APP、典型案件分析、核查核实、推广 96110 预警

15、电话等。各级公安机关借助“1.10”“5.15”“6.26”等宣传日开展各类宣传教育活动 3000 余场,受众累计达 15 万余人次。(三)机制制度建设(三)机制制度建设据了解,阿里地区反诈中心相继建立完善打击处置电信诈骗工作机制地际联席会议机制预警劝阻工作机制电信网络诈骗线索快速落地打击工作机制等 9 项工作机制。一旦发生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案件,反诈中心立即组织网安、技侦等部门同步上案,但限于技术侦查手段有限且各部门之间的沟通衔接出现缝隙,导致案件侦办困难重重。此外,虽然已建立由 26 家单位组成的地际联席办公室,但办公室工作人员均为公安民警,协调相关单位协助办案需要提供各种各样的公函、证

16、明、手续,很容易错过案件侦办的黄金24小时。(四)防范打击困境(四)防范打击困境1.基础保障能力薄弱。研究团队通过对阿里地区 2014 年以来发生的电信网络违法犯罪案件进行分析,并对案件侦办民警进行深入访西藏自治区公安机关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案件的立案标准为单笔涉案金额不低于(包括)6000 元,因此西藏阿里地区 2014 年以来发生的此类案件远不止 250 起。73第 6 期湖南警察学院学报 2022 年 12 月谈后发现,由于存在防范宣传不够精准、劝阻说服不够有效、侦办手段比较单一、队伍素质比较薄弱、社会参与不够深入等短板,导致源头防范、过程管理、末端打击三个环节不能环环相扣,防范打击效果

17、不够理想。近年来,当地党委、政府不断加大对公安机关的物质保障和资金支持力度,硬件设施建设和软件工程建设方面取得长足进步。但是,作为一个年度财政收入仅有 5 亿左右、基本依靠中央转移支付和援藏省市支持发展的偏远地区,侦查办理一起电信网络诈骗产生的费用对属地和公安机关本级的财政承受能力来说是巨大损耗。2.科技信息建设滞后。按照公安机关现行的“分级保障、分灶吃饭”保障机制,县级公安机关能够用于侦查办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案件的资金十分有限。此外,阿里地区公安机关的科技信息化建设全面落后于全国公安机关和区内其它公安机关,没有足够资金且不具备独立研发建设防范打击信息化系统的能力水平。目前,该地在防范打击

18、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活动中的科技建设投入力度和民警的科技应用水平远低于西藏区内其他市地,与中东部地区公安机关之间的差距可谓天壤之别。3.工作理念方法落后。由于公安机关固有的“实力性”特征,民警无论在防范的教育宣传还是案件的侦查办理过程当中,时常会表现出“高人一等”的优越感。调查中发现,宣传民警多数会将宣传教育作为预防案件高发的一项重要措施,但人民群众上当受骗导致的财产损失和经济压力却很少在其考虑范围之内,缺少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关心关爱和受骗后的情感关怀。此外,公安机关为了防止受骗资金分流,往往会冻结某个没有明确定性的账户资金,从而影响合法公民的正常生产生活。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局面,除了党委、政

19、府和有关部门一直以管理者自居以外,专门从事此项工作的工作人员和民警在实际工作中没有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才是根本原因。四、西部边疆防范打击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的精细化路径违法犯罪活动往往具有超前性和不可预判性,公安机关的防范打击工作难免会带有滞后性。同时,较多的非警务活动占用了大量的警力资源,队伍中出现了疲于应付的消极状态。与传统社会治理的粗放式、松散性和随意性等特点不同,尝试在防范打击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中融入治理精细化理念,具体可以从治理体制、治理方式、治理主体、治理结果等方面进行设计。(一)强化顶层设计,服务管理并重(一)强化顶层设计,服务管理并重1.转变工作思路。

20、党委、政府在对防范打击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活动进行顶层设计时,往往站在宏观层面统筹把握,缺乏中观和微观层面的细致设计;往往注重惩罚性措施的出台,忽视激励性措施的落地。因此,党委、政府、公安机关和相关部门应切实转变工作思路,由单纯的管理转变为服务与管理并重,寓服务于管理之中,真正把管理和服务融为一体,不能只强调管理而忽视了服务;不能只站在政府管理者的角度,主观盲目提出所谓的高标准、高要求,忽略了人民群众的实际关切和客观需求。通过坚持不懈地培育社会治理精细文化,构建精明行政体系,实现社会治理精细化的转型升级,不断提高防范打击的有效性、精准性,确保工作无缝对接,不留盲区和空白点。2.优化机构职能。“

21、无缝隙政府”视角为防范打击电信网络违法犯罪活动治理精细化提供了借鉴。第一,党委、政府通过深化机构改革、优化一线人员配置、培育专业社会组织、完善监督考核机制等措施,既在行政管理的程序与机制上多作努力、做到以科学管理促进科学发展,又在增强社会诉求回应性方面下功夫、以社会参与提升治理的灵敏度与细致化程度。第二,公安机关应按照“大部制、大警种”改革要求,积极推行“大刑侦”和“情指勤舆”一体化改革,对辖区内发生的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案件进行汇总梳理,对受害群体的职业、智慧警务郭 帅,李 楠西部边疆防范打击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路径探析74民族、性别、专业、年龄、学历等进行全面分析,准确研判现实危害、潜在威

22、胁和发展趋势,为防范宣传和侦查打击提供科学依据。第三,公安机关的职能部门应注重对内和对外的协调联动,实现侦查打击由单打独斗转向内外联动。在内部联动上,将治安、刑侦、经侦、网安等部门的精兵强将有效整合,成立防范打击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专业团队。在外部联动上,充分运用对口援藏平台和东西交流平台,强化与内地省市公安机关的沟通交流,学习借鉴成熟的案件侦办手段和先进的防范打击经验。(二)回应群众诉求,加大情感投入(二)回应群众诉求,加大情感投入1.树牢为民宗旨。治理精细化的目标是“民众满意”和“质量至上”,新时代的社会治理精细化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回归人民本位、凝聚人民共识,引导人民共治

23、、保障人民共享,使社会治理达到更加人性化、细节化和优质化的成效。同时,加强治理精细化不仅要在物质层面、技术角度提升水平,更需要深刻把握人的因素及其情感。实际工作中,党委、政府、公安机关和相关部门从事此项工作时多带有功利色彩和行政色彩,社区居委会、村(居)委会多数在被动接收上级命令性指令,宣传教育的全面性、深入性和有效性可想而知。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治理精细化在实践领域的指导作用日益凸显,与“最多跑一次”改革具有内在契合性。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公安机关应持续推动“为民服务”各项措施落实落地落细,把人民群众特别是偏远地区农牧民群众的所思所想和急难愁盼问题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防范教育宣

24、传活动中,不能因为群众由于工作生活原因不主动参加而采取不合适的方式硬性要求,也不能在阻止劝阻支付中遭遇阻碍而埋怨群众,更不能因侦查打击难度较大而畏难不前,而是把案件侦办当作有效践行为民宗旨的实践过程,加大感情投入,真正从人民群众的切实利益出发开展宣传教育和防范打击。2.做实基层宣传。做好基层宣传工作,焦点要放在人民群众身上,重点是获得人民群众的关注理解,做到宣传有情、宣传有序、宣传有术。公安机关和宣传教育民警应充分考虑不同受众群体的特点,针对干部职工、务工经商人员、青少年和农牧民群众采取不同的宣传教育策略。第一,就宣传途径而言,对干部职工、驻地军人应注重法律法规的集中宣传教育;对务工经商人员应

25、注重工作场所(商铺、工地等)的针对性宣传教育;对青少年学生应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的作用,强化对教师、家长和学生的宣传教育;对农牧民群众应实现宣传教育由粗放式普遍宣传转向精准式点对点入户宣传。第二,就宣传内容而言,对干部职工、驻地军人应侧重退费退税诈骗、虚假贷款诈骗、虚假投资理财诈骗、养老医保诈骗等内容;对务工经商人员应侧重冒充公检法诈骗、虚假中奖诈骗、提供虚假服务诈骗等内容;对青少年学生应侧重盗取 QQ 及微信诈骗、刷网评信誉诈骗、虚假招聘诈骗、购物诈骗等内容,对农牧民群众应侧重发送木马链接诈骗、冒充电商客服诈骗、虚假贷款诈骗等内容。第三,就宣传时长而言,对干部职工、驻地军人和青少年学生可采用文

26、字性的宣传海报、宣传手册进行较长时间的详细解读;对务工经商人员和农牧民群众可采取视频、漫画等形式进行“短平快”式的重点解读。通过有效落实宣传精准化措施,不断夯实防守端的反诈骗说服劝阻能力,进而压缩此类违法犯罪活动的生存空间,弥合被诈骗“文化撕裂”的不信任创伤,提升社会整体契合度。(三)推动多元共治,把握过程管理(三)推动多元共治,把握过程管理长期以来,党委、政府作为社会治理的公共主体和权力执行者,主体地位一直备受重视且成效比较显著,但由于对社会主体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社会公众出现积极性不高、活力不足、成效不明显等问题。在推进治理精细化的过程中,还面临着社会失衡失信失范、政府越位错位

27、缺位、公众求公求廉求参等现实挑战,存在“过度行政化风险”以及75第 6 期湖南警察学院学报 2022 年 12 月社会治理多元主体在制度、职能、理念、行为方式等方面粗放化、简单化和混乱化等问题。无论是自上而下的政府性行为还是自下而上的社会性行为,或是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治理性行为,对治理精细化产生积极推动作用的都不是治理方式本身,而是参与主体的主动性、能动性所致。因此,应强化公众参与的教育引导和体制机制创新,从而实现社会治理职能、流程、领域、平台等的科学化、精细化。1.动员社会力量。“精”意味着精确、精准,即切中要点,抓住关键;“细”意味着细致、细化,即将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具体化。就西部边

28、疆而言,可以借助“网格化”服务管理业已成熟的经验做法,将防范教育触角延伸至基层一线,建设宣传教育全覆盖、社会服务零距离、群众诉求全响应、法律保障全面化的多元共治治理格局。同时,防范打击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活动绝不是公安机关一家的事情,应将其置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市域社会治理的框架之内,有效整合党政军警民的人力优势和资源优势,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实现治理格局由被动转向主动、由单打独斗转向整体联动。此外,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防范宣传教育需不断开辟宣传教育渠道,让宣传场景和内容更多出现在个体短暂的等待间隙或碎片化时间中,比如在宾馆、商场等人员密集场所,基层民警可通过语音、视频和海报等形式,随时随地向

29、群众宣传反电诈知识,不断增加受众阅读、接收、摄取相关信息的可能性和覆盖面改变宣传教育“流于表面、入眼不入心不入脑”的现状。2.做好过程管理。就劝阻终止而言,可将有基层工作经验、通晓民族语言的公安民警和工作人员下沉至一线,通过接地气的群众用语、工作方式、生活方式与当地农牧民群众打成一片,使其真正明白党委、政府和公安机关从事此项工作的重要性、此类违法犯罪的严重危害性和上当受骗的不可挽回性,实现由被动应付转变为主动参与。不断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坚持“防治结合,打防并重”的原则,有效优化治理防控模式,创新被害预防宣传方式,巩固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防控成果,继续保持“双降双升”态势,将“事前预防”

30、与“事后打击”的“打”“防”双重效果得到进一步加强,持续实现“双降双升”目标。此外,应努力构筑强大的外部合作沟通衔接机制,做到通信部门“管好线”、金融部门“看好钱”、公安机关“盯住人”、公众群体“守住心”,着力构建立体化工作格局。结语有研究认为,治理精细化作为程序复杂、成本高昂、操作细致、对政策制定者和治理参与者能力要求较高的社会治理模式,担心其在西部边疆会出现政策环境与政策实施不相匹配的困境,这样的顾虑不无道理。调查中发现,公安民警对农牧区群众的通信信息进行全面采录时,因缺乏相应的信息采集设备或者民警不具备信息采录的专业能力,导致信息采录的数量和质量不达标。需要明确的是,传统的防范打击路径对

31、电信网络违法犯罪活动依然有效,并不是将其丢弃、置之不理;精细化强调的是一种理念,并在该理念指导下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开展工作的思维方式,至于具体采用何种防范打击方式,则需要从当地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综合权衡。现阶段,西部边疆可选择适合地情、警情、案情、民情的智慧治理之路,即容许一段时期内继续沿用成熟有效的传统模式,并同步强化顶层设计、提升能力素质、完善社会基础、加大科技投入,不断夯实精细化防范打击的整体基础,最大程度发挥两种治理模式的作用功效,从而有效防范打击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此外,治理精细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防范应对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应加大网络信息技术领域的资金投入

32、和建设力度,全面提升办案人员 智慧治理的突出特点在于治理主体的能动性、治理成本的可控性和治理效益的持续性。智慧治理从治理目标出发,确定在治理过程中采用精准治理与模糊治理的程度与方式,以实现两者在治理过程中的风险管控、有效互补和有机融合。智慧警务郭 帅,李 楠西部边疆防范打击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路径探析76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参考文献:1王智,刘洪广.趋利避害视阈下电信网络诈骗手法研究J.山西警察学院学报,2019(1):95-99.2叶良芳.犯罪场理论视角下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治理对策J.犯罪研究,2021(6):2-10.3黄小英.电信网络诈骗与反诈骗说服机制研究J.广西警察学院学报,2022(

33、1):91-97.4谢玲.电信网络诈骗心理控制的形成及阻断J.中国刑警学院学报,2022(6):14-25.5孙茂恒.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韧性治理探析J.辽宁警察学院学报,2021(5):48-56.6张芷,陈峰.电信网络诈骗防范宣传对策研究基于被害人特征的实证分析J.广西警察学院学报,2021(2):41-49.7郑荣哲,王成新.犯罪社会学视域下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研究J.辽宁警察学院学报,2020(3):36-44.8孟强.深度治理电信网络诈骗打防对策探析J.武汉公安干部学院学报,2019(4):33-38.9刘力伟.电信网络诈骗治安防控机制检视与治理路径优化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22(3)

34、:154-156.A Probe into the Path of Preventing and Cracking Down on Telecommunications Fraud in Western Frontier BasedontheStudyofAliBasedontheStudyofAliGuoShuai,LiNan(Xinjiang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Tumshuk 843900,China)Abstract:The continuous high incidence of new types of illegal c

35、rimes in the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has caused serious harm to the security and stability of the western frontier in China.In the work of preventing and cracking down on new types of crimes committed by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s,the Party committee,government and public security organs should

36、strengthen top-level design,pay equal attention to service management,change working ideas,optimize institutional functions,respond to the demands of the masses in terms of innovative governance methods,increase emotional input,strengthen awareness of serving the people and grassroots publicity,prom

37、ote multiple co-governance,cultivate fine culture,mobilize social forces and fulfill a good job of process management.At present stage,we can use the existing mature experience and effective practices to simultaneously strengthen top-level design,improve ability and quality,consolidate social foundation and increase investment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 as t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mart governance.Key words:western frontier;extensive governance;refined governance;smart governance(责任编辑:芙 葳)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临存文档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