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西湖凹陷平湖组沉积背斜强振幅成因与沉积相和储层识别_江东辉.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464596 上传时间:2023-10-12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2.7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湖凹陷平湖组沉积背斜强振幅成因与沉积相和储层识别_江东辉.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西湖凹陷平湖组沉积背斜强振幅成因与沉积相和储层识别_江东辉.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西湖凹陷平湖组沉积背斜强振幅成因与沉积相和储层识别_江东辉.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 月,第 卷第 期,()收稿日期:基金项目:国家重大基金项目()第一作者:江东辉,男,浙江象山人,博士,高级工程师,从事海洋石油地质和区域地质研究,。地球科学西湖凹陷平湖组沉积背斜强振幅成因与沉积相和储层识别江东辉,蒲仁海,苏思羽(中国石化上海海洋油气分公司,上海;西北大学 地质学系,陕西 西安)摘要 为了查清西湖凹陷平湖组沉积背斜的强振幅成因及其沉积和储层特征,通过地震正演和测井约束反演等手段,分析煤层、砂岩增厚或减薄时的振幅变化,探讨不同井点振幅强弱与反演速度、岩性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煤层和砂岩增厚均可导致振幅增强,薄层干涉和断裂带附近等也会造成振幅变化。同生

2、背斜核部的振幅增强由平下段三角洲前缘砂岩增厚和平中平上段三角洲平原煤层含量增多共同造成。强振幅和高速层指示的砂体朵状平面形态指示了该区受波浪改造的河控三角洲类型。该研究对该区沉积相分析、储层预测和目标评价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关键词 沉积背斜;平湖组;强振幅;煤层;三角洲类型;储层预测中图分类号:,(,;,),;沉积背斜也称同生背斜,除岩盐塑性流动成因的盐丘外,多数同生背斜往往具有同期地层“顶薄翼厚、顶缓翼陡和顶粗翼细”的特点,成因与古凸起构造上继承性活动、差异压实、正断层逆牵引等有关。但是,不同成因的碎屑岩地层的沉积背斜是否一定“顶粗翼细”值得研究。形成于滨海相亚相或具差异压实成因的(扇)三角

3、洲沉积的逆牵引背斜容易理解,因为滨浅海环境同生背斜顶部水浅浪大,沉积物粗,两翼水深浪小,沉积物细;背斜核部的(扇)三角洲富砂沉积物早期快速堆积,比两翼富泥沉积物抗压缩,从而导致“顶薄翼厚和顶粗翼细”。其他沉积环境的沉积背斜就不一定“顶粗翼细”了,尤其是深水重力流沉积区,如琼东南盆地陵南低凸起区的三亚组莺歌海组砂质碎屑流、浊流等沿古地貌低洼区水道流动和沉积,在北礁和华光同生次凸起上形成泥质沉积物。准噶尔盆地东部侏罗系多为河流沼泽沉积,与克拉美丽山物源区连接的白家海同生凸起上的侏罗系砂质河道比,也存在比两翼稍有增多的趋势。但是,孤立的北三台同生隆起之上处于侏罗系河流沉积的中游,与母岩区造山带不连接

4、,其上的沉积相不具备沉积偏粗的现象(如同生凸起之上和周围凹陷的三工河组均为曲流河沉积)。所以,沉积背斜核部是否存在砂岩储层有时难以确定。西湖凹陷平湖斜坡构造带北部西湖组就存在这样一个沉积背斜,由于背斜幅度较小,沉积背斜的沉积相本身就不明确(见图)。研究区平湖组主要为泥岩夹砂岩和煤层,多数研究者认为其属于潮坪或潮控三角洲沉积,背斜核部振幅明显增强,振幅增强的原因属于煤层增厚还是砂岩增厚难以确定,因而该背斜一直没有部署钻井。所以,搞清该沉积背斜强振幅成因、沉积相及储层展布很有必要。注:平湖组顶面 拉平图 平北地区过 井 向平湖组同生背斜地震剖面(剖面位置见图)影响地震纵波振幅的因素很多,但排除地震

5、采集、处理和多次波等影响因素外,造成振幅变化的地质因素包括岩性、厚度、孔隙度、流体类型等,尤以岩性和厚度的影响最显著。西湖凹陷西部斜坡带重要的含油气层系平湖组在地震剖面上振幅明显大于上覆和下伏地层,也是地震剖面上识别和对比平湖组的一个重要标志。由于平湖组比上下地层含较多的低速煤层、碳质泥岩,所以,地质人员往往怀疑平湖组的振幅增强可能与煤层增厚或增多有关。然而,由于平湖组大部分岩性为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夹砂岩,砂岩速度略大于其他岩性,煤层、碳质泥岩和页岩等极低速岩性的累厚也往往小于地层总厚度的,单煤层厚度一般很薄。所以,平湖组内部的第 期 江东辉,等:西湖凹陷平湖组沉积背斜强振幅成因与沉积相和

6、储层识别强振幅来自煤层或泥岩的贡献有多大,砂岩和其他岩性变化是否也会造成足够明显的强振幅异常并不十分清楚,其成因对地震相分析和储层识别十分重要。通过一维地震正演、测井速度约束反演,结合沉积相和古构造对岩性的影响等综合分析,本研究对平湖组沉积背斜强振幅反射成因进行了探讨。该沉积背斜位于西湖凹陷西北的一个东倾缓坡,区内含探井 口,覆盖三维地震 ;其以东为西湖凹陷深凹带,凹陷西缓坡上已发现孔雀亭、武云亭、宝云亭等多个油气田。这些研究资料为完成该项研究奠定了基础。振幅与岩性及厚度变化关系的一维正演 西湖凹陷平湖组自上而下分为平上、平中、平下上和平下下 个地层段,每段厚度约 ,并朝东边的凹陷中心加厚。每

7、段顶面分别对应于地震反射界面、,平下下段底面为,宝石组底面为,华港组下段顶面为。平湖组地震反射振幅明显大于上覆的华港组和下伏宝石组,且强振幅主要出现在平湖组平中、平下上和平下下段。为了查清这种振幅增强与平湖组含煤层、碳质泥岩和砂岩的关系,制作了 井一维正演模型,观察一定厚度的砂岩和低速煤层或泥岩厚度变化引起的振幅变化。井平中段上部含 左右的煤层、碳质泥岩和低速页岩,下部含 高速砂岩(见图)。改变 井的声波时差测井,让煤层和低速页岩尖灭,可看出其合成道振幅会减小(见图、)。让砂岩变为粉砂质泥岩,振幅也会减小(见图、)。所以,在中等速度的粉砂质泥岩和泥质粉砂岩含量最多的情况下,高速砂岩增多或低速煤

8、层增多均会造成振幅增强,或者说振幅大小与中等速度的粉砂质泥岩和泥质粉砂岩呈负相关,与相对低速的煤层和相对高速的砂岩成正相关。从这里可以看出,粉砂质泥岩和泥质粉砂岩是背景岩性,其厚度占平湖组厚度的 ,它们的速度也是平湖组的背景速度,其含量越大,比例越高,振幅越弱。相对低速的煤层和相对高速的砂岩是少数岩性,它们厚度越大,含量越高,则振幅越强。图 井高速砂岩和低速页岩尖灭时振幅减弱的一维正演模型(井点位置见图)()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 卷 以上模型说明,平湖组煤层和砂岩增厚,均可造成振幅增强。地震剖面上的强振幅可以是煤层所引起,也可以是砂岩所引起。那么,研究区西湖组的 沉积背斜核部的强振幅到

9、底煤层是砂岩某一种岩性增厚引起,还是二者均增厚引起的,下面采用速度反演继续探讨这一问题。测井约束反演速度与振幅的关系密度与速度的乘积为波阻抗,波阻抗差则是造成振幅大小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探讨具有不同波阻抗的砂岩、煤层和其他岩性与强振幅反射的关系,应用平北地区 叠后纯波三维地震资料和区内 口钻井资料,对平湖组开展了测井约束的神经网络反演处理,获得了目的层的反演速度和密度等信息。反演处理结果表明,在反演密度变化较小的情况下,平湖组的反射振幅变化与速度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强振幅反射既可以由低速岩性(煤、碳质泥岩、页岩)形成,也可以由高速砂岩形成。图、分别为过 井的常规地震剖面和反演速度剖面。对比上

10、下两种剖面可以看出,井的平下下段强振幅层位与低速层对应,平中段强振幅层位与高速层对应。反演得出了与前述正演相一致的结论,不同的是反演指出了不同层位的强振幅成因有所不同。注:常规保幅地震剖面;侧井约束反演速度剖面。图 过 常规保幅地震剖面与对应的测井约束反演速度剖面对比(剖面位置见图)第 期 江东辉,等:西湖凹陷平湖组沉积背斜强振幅成因与沉积相和储层识别 根据研究区平湖组不同岩性的声波时差测井 和自然伽马测井 值统计和制作的二者交会图来看(见图),研究区低速岩性主要为煤层、碳质泥岩和部分泥岩,其声波时差值大于 ;高速岩性主要为砂岩、粉砂岩,声波时差小于 ;部分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和泥岩的速度与

11、砂岩存在重叠,声波时差介于 。图 研究区平湖组不同岩性测井声波时差 与自然伽马 交会图 ()()所以,图 中 井的平中段强振幅对应的高速岩性应属于砂岩;平下下段的强振幅对应的低速岩性应属于煤层、碳质泥岩或低速泥岩。综合钻井剖面图也显示,井平中段砂岩含量较高,平下段煤层和低速泥岩含量较高。这说明研究区平湖组沉积背斜核部的平中段、平下上和平下下 个层位的强振幅地质成因不一定完全一样。平湖组薄层反射调谐和断裂对振幅的影响 尽管研究区平湖组砂泥岩的速度稍有重叠(见图),但基本上存在 类速度不同的岩性,即高速砂岩()、中速粉砂质泥岩和泥质粉砂岩()、低速煤层和部分泥岩()。对具有强振幅反射异常的、和 井

12、平中、平下上和平下下段的 类岩性厚度统计和百分含量计算,可以制作出不同钻井组段的 类岩性质量分数分布直方图(见图)。由图 可以看出,井平中和平下上段低速岩性质量分数大于 井,因此 井的平中和平下上振幅应该大于 井,但是,高速岩性的质量分数前者小于后者,对地震振幅增强的贡献与低速岩性的贡献大致抵消。所以,如图 所示,和 井平中和平下上的振幅无明显差异。然而,图 中 井和 井平下下段低速岩性的质量分数大致相当,但高速岩性的质量分数前者大于后者,预示振幅也应当前者大于后者。但在图 上,井和 井平下下段均为强振幅,看不出前者振幅明显大于后者振幅的差异。这说明振幅除受到低、高速岩性质量分数影响外,还受其

13、他因素的影响。根据薄互层地层的同相轴振幅为多个反射系数的干涉形成并在薄层累加厚度在四分之一波长时振幅最大来看,井和 井平下下段的振幅强弱应该与薄互层之间正、负反射系数的相长性或相消性干涉有关。在波阻抗差异不变的情况下,当薄层累加厚度小于四分之一波长(一般对于常规地震剖面上砂泥岩地层时约为 )时,振幅与薄层的累加厚度呈正比;当薄层累加厚度介于二分之一与四分之一波长之间时,振幅与薄层厚度成反比。即薄层累加厚度越接近于调谐厚度(四分之一波长),振幅就越大;大于或小于调谐厚度越多,振幅就越小或越接近于厚层的反射振幅。在本研究所讨论的实例中,相对低速的煤层和相对高速的砂岩均属于薄层范畴,粉砂质泥岩和泥质

14、粉砂岩属于厚层范畴。所以,这里薄层厚度的调谐也是引起反射振幅变化的因素之一。当薄层累加厚度在调谐厚度附近发生变化时,薄层累加厚度偏离调谐厚度越大,振幅就越小,越接近调谐厚度,振幅就越强。另外,井正好钻在一个东倾正断层的断裂带上(见图),受断裂影响,断点振幅明显减弱。在其他因素均不变的情况下,一个同相轴在断点的振幅是非断点振幅的一半,即半幅点现象,也称为振幅阴影,线性的振幅阴影是地震剖面上识别断裂的重要依据之一。所以,由于受断裂带振幅减弱的影响,井的平湖组振幅,尤其是平中段最靠近断裂带的振幅,与图 中的高、低速岩性的质量分数无确定性关系。以上分析表明,平湖组 以上的主体岩性为粉砂质泥岩和泥质粉砂

15、岩,它们形成弱振幅反射背景,振幅增强主要与砂岩或煤层厚度增大有关,少数情况下振幅要受到薄层调谐的影响,断裂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 卷带局部会发生振幅减弱。图 、和 井平中、平下上和平下下段低、中、高速三类岩性质量分数直方图 ,同生背斜的强振幅成因研究区西湖组的沉积背斜位于平北地区 井南 ,背斜核部的平湖组平中平下下段的振幅明显高于两翼。从披覆在古凸起之上的厚度和产状来看,该背斜具有顶薄翼厚、顶缓翼陡的同沉积成因特征。断陷早期沉积的宝石组的顶薄翼厚和顶缓翼陡特征比断陷晚期的平湖组更加明显,但平湖组背斜核部的振幅强于翼部的特征比宝石组明显。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背斜核部振幅相对增强?是煤层增厚,

16、还是砂岩增厚,还是二者均有增厚?与沉积相又存在什么关系?首先,由于背斜核部和翼部均有断裂,每间隔.发育一条三级断裂,沿断裂带振幅减弱,而断裂间的振幅没有受断裂的影响。所以,核部与翼部振幅差异可以排除断裂的影响。其次,由于平中、平下上和平下下段均在背斜核部振幅偏强,与一般只影响局部层段振幅的薄互层调谐没有关系。因为,如果发生调谐与四分之一波长的高或低速层厚度有关,满足调谐的条件不应当恰恰都在背斜核部发生,且 个层位同时发生,所以,单一调谐原因不能解释背斜核部的振幅增强。再次,从横切沉积背斜的测井约束地震反演速度剖面来看(见图),该同生背斜核部平下下段蓝绿色背景中多出了一层 (约 )厚、宽的黄色高

17、速地层,根据图 速度岩性关系分析,它应该为砂岩。平中段平上段红色背景中多出了一层约(约)厚、宽的绿色低速层,该低速层可能含较多薄煤层和碳质泥岩。据附近钻井资料可知,该区平湖组整体为三角洲沉积体系。同生背斜核部平下下平下上段可能为三角洲前缘,由于古构造、古地理偏高,故海水浅,波浪作用强,导致沉积含砂多;三角洲砂岩由于骨架支撑和比泥岩抗压实,所以形成古地理和古构造偏高的沉积背斜核部,核部砂岩对应层速度偏高,导致振幅大于两翼。向上至平中平上段,沉积背斜部位相变为三角洲平原,含较多沼泽环境的碳质泥岩和煤层,所以导致核部岩性速度偏低,振幅也大于两翼。分别制作平下上段均方根振幅平面图(见图)、平均反演速度

18、平面图(见图),平均反演密度平面图(见图)和时间厚度平面图(见图)。图 的平下上段高速、低密度砂岩特征的平面展布形态也指示了平湖组受波浪改造的河控第 期 江东辉,等:西湖凹陷平湖组沉积背斜强振幅成因与沉积相和储层识别三角洲特点。注:对应常规剖面见图,剖面位置见图 图 过 井的南东东向测井约束反演速度剖面 图 平北地区平下上段()均方根振幅、平均速度、密度和双程时间厚度平面图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 卷 在平下上段均方根振幅平面图上,对应同生背斜位置的振幅稍强,强振幅形态近似朵状(见图)。在平下上段反演平均层速度平面图(见图)和平均层密度平面图(见图)上,显示一个自西向东的朵状鸟足状

19、三角洲,个分叉的鸟趾分别朝北北东、正东和正南延伸,显示为高速度和低密度的砂岩展布。朝东的分流河道河口坝前端鸟趾位置与同生背斜重叠,其朵状形态为波浪对三角洲改造的特征,而不像某些学者推测的潮坪沉积和潮控三角洲特征。因为大潮差潮汐改造的三角洲砂体是近似垂直或斜交海岸线延伸的多个条带状分布,潮坪潮道砂体可能朝陆地方向分叉,与图、朝海方向分叉的特征相反。近年来也有学者从其他沉积特征方面否认了平湖组为潮坪沉积或受潮坪改造的看法。总体来看,该沉积背斜核部的强振幅应当是由平下段三角洲前缘的较厚砂岩和平中平上段三角洲平原的较厚煤层和碳质泥岩所造成。图 平下上段的时间域厚度平面图反映平北整体东倾的古斜坡上,沉积

20、背斜核部位置的厚度稍薄,朝北、东、南 个方向稍有增厚趋势。该沉积背斜不同层位核部与两翼岩性的以上差异特征已被后期钻井资料所证实。讨论.关于上覆花港组和下伏宝石组振幅整体较弱的原因 研究区平湖组的振幅明显强于上覆的华港组和下伏的宝石组(见图)。其原因与上下地层的岩性、含量、组合以及压实程度对地层速度差异的影响等有关。平湖组上覆的花港组为富砂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剖面上块状砂岩及含砾砂岩质量分数接近,尽管也含少量薄煤层,但由于整体岩性较均一,波阻抗差异小,所以振幅总体偏低。平湖组下伏的宝石组属于断陷早期沉积,虽然也为滨浅海泥岩夹砂岩地层,但宝石组煤层含量少于平湖组,这是造成其振幅比平湖组偏低的原因之

21、一。另外一个原因是,平湖组存在欠压实和异常高压,砂岩速度稍大于粉砂质泥岩和泥岩速度;而宝石组几乎不存在欠压实现象,超压基本泄露或释放,大量泥岩、粉砂质泥岩相当致密,其速度和密度与砂岩接近或相等,即属于所谓的低波阻抗差异型地层,所以振幅较弱。.关于地震相和储层识别的方法本研究涉及的内容是一个地震相和储层识别的例子,主要采用了地震正演、反演和属性平面形态这 种方法。关于用地震资料分析沉积相和预测储层的方法很多,如地震相、沿层属性提取、地震正演、叠前和叠后反演、谱分解和相位转换等。但没有一种方法普遍适用于不同盆地或层位的地震沉积相分析和储层识别,针对不同地质条件往往需要采用某些特定有效的方法。比如,

22、对于“等速型砂泥岩地层”,即当砂岩速度与泥岩速度趋于相等或十分接近时,以上绝大多数方法对沉积相分析和储层识别不会有良好的效果。此时,有人提出采用振幅加速度法、相干积分比法、测井曲线重构反演法或衰减法等识别储层。即使采用这些办法,也不是对所有“等速型”砂泥岩地层的储层预测都有效,一种方法也只针对一种地质条件有效,换一个地区和层位就不灵验了。“等速型砂泥岩地层”一般占到砂泥岩地层的三分之一左右,尤其在中等强成岩条件下或泥岩含钙质的情况下容易发生,如松辽盆地的白垩系青山口组、鄂尔多斯盆地的二叠系以及南缘的三叠系、塔里木盆地的志留系等。造成砂泥岩等速的原因多数是由于泥岩中含较多的钙质或粉砂质,导致其速

23、度比纯泥岩增大,从而与砂岩接近。厚层的碳酸盐岩或混积陆棚地层有时也会存在由于岩性“等速”而造成的弱反射和储层难识别现象。如鄂尔多斯盆地奥陶寒武系碳酸盐岩地层速度较高且均一,形成弱反射背景,依靠常规属性分析很难得出有用的沉积相、岩性和储层信息。再如,羌塘盆地的三叠侏罗系混积陆棚灰岩与泥岩沉积中,由于泥岩普遍含灰质,速度增高,与灰岩速度差异较小,从而导致地层的反射振幅弱,同相轴横向不连续,沉积相、岩性和储层难识别。在砂泥岩速度差异或波阻抗差异足够大的情况下,地震相和储层识别就容易多了,沿层地震振幅属性即可有效识别沉积相和砂体展布。露头、测井、岩心和显微镜下识别沉积相和储层各有一套方法和标志,地震相

24、和储层识别的标志主要是振幅异常的平面形态、规模和组合。平面上,振幅异常的规模往往代表一个沉积体或微相的规模,比如砂体的规模,不同微相的砂体往往具有不同的规模,如滨海砂体和辫状河道的规模最第 期 江东辉,等:西湖凹陷平湖组沉积背斜强振幅成因与沉积相和储层识别大,一般可达数百至数千平方公里;决口河道砂体规模最小,厚度一般只有几十厘米至一两米,宽度一般也只有几十米至一两百米;一般河道和潮道砂体的规模大于决口河道,但小于三角洲前缘砂体,后者规模居中。振幅平面形态往往代表沉积体或砂体的形态,如朵状往往为扇或三角洲前缘,窄带状、分支状和蛇曲状往往代表不同类型的河道微相等。利用振幅属性分析沉积相和储层时,一

25、般提取一个同相轴的均方根振幅效果较好,用 的时窗把这个波峰(或波谷)同相轴包住即可。这是因为,如果时窗取大了则会把不同时代的微相信息合并在一张平面图中,降低对沉积微相的鉴别效果。相邻的波峰和波谷均方根振幅差异一般也很小,反映了相同层位类似的地质信息。所以,提取每一个相邻波峰(或波谷)的振幅信息是用地震资料研究最小地层单元的沉积相方法。如果时窗太小则超出了地震资料分辨薄层的能力,导致两张平面图反映的地质信息没什么明显差异。当然,选多大的时窗与研究对象的大小、研究精度和要解决的地质问题也有关系。例如,本研究区内的沉积背斜强振幅成因涉及了 个地层段,双程时间厚度约 ,不可能提取每个同相轴的振幅,否则

26、,工作量太大,提取的振幅平面图也不能把握每个地层组段的整体特征。均方根振幅比其他振幅能够突出振幅大小差异,而且其大小不受相位角的影响,多数情况下比其他类振幅能更好地反映地质效果。图 的平下上段,平面上的均方根强振幅的朵状形态就是认定其为三角洲前缘的依据之一。烃源岩多数为纯泥岩(和煤层),一般不属于“等速型”砂泥岩地层,由于富含有机质,从而速度和密度均较低,常常在地震剖面上形成强振幅而易于识别。如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张家滩页岩的 强振幅反射、松辽盆地的白垩系青山口组页岩的强反射、塔里木盆地寒武系玉尔吐斯组页岩的强振幅反射等。从以上讨论可以看出,只要不是“等速型”地层区,地震振幅属性就可以基本上解决

27、许多沉积相和储层识别的问题。但是,由于本研究存在煤层的情形,振幅变化具有了多解性,所以,需要运用地震正、反演方法进一步研究强振幅的成因。.关于一般强振幅的地质成因地震剖面上的强振幅一般较常见,与地质因素有关的强振幅往往指示着特殊岩性的存在。特殊岩性指与背景岩性明显不同的岩性,如砂泥岩地层中存在的火山岩、碳酸盐岩、蒸发岩、煤层、厚含气砂岩等均属于特殊岩性,只所以特殊是因为它们的速度或波阻抗往往与背景岩性具有较大的差异,所以一般能形成强反射。砂泥岩的层速度一般 ,火山岩、碳酸盐岩、膏盐岩的层速度一般 ,煤层和烃源岩的层速度一般小于 。同时,其密度也具有相应差异,所以,左右的一个特殊岩性就可以在地震

28、剖面上形成强振幅反射。结合地震剖面上出现的强振幅反射的正、负极性,相位角和振幅调谐现象,还可以判断其到底属于高速岩性还是低速岩性。如小于四分之一波长的高速岩性的强振幅,在零相位地震剖面上呈上正下负的强振幅,相位角剖面上则呈一正两负强振幅特征;而小于四分之一波长的低速岩性的强振幅在零相位地震剖面上呈上负下正的强振幅,相位角剖面上则呈一负两正的强振幅特征,。当某一特殊岩性的地层厚度大于调谐厚度时,其顶底界各会形成一个强振幅反射。当其厚度大于二分之一波长且内部岩性较均一时,除其顶底界形成强振幅外,内部还会呈现出弱振幅或无反射特征。在没有特殊岩性的砂泥岩地区和砂泥岩速度不相等的情况下,振幅强弱变化一般

29、反映了少数岩性的厚度或含量的变化。比如在泥包砂的情况下,强振幅一般由较厚砂岩所形成,而在砂包泥的情况下,强振幅则由较厚泥岩所形成。由图 可以看出,本研究所讨论的实例中,主要岩性为中速(背景速度)粉砂质泥岩和泥质粉砂岩,少数岩性为煤层和砂岩。由于少数岩性决定振幅大小,因而煤层和砂岩共同决定了研究区地区振幅的大小变化。当研究对象缩小为同相轴或地层段时,振幅与岩性的关系则基本就唯一和明确了。.关于沉积背斜与岩性的关系研究区平湖组背斜核部及其以东的断裂东倾,背斜西翼的断裂西倾,正是断裂的同生活动造成了沉积背斜的核厚翼薄和核高翼低特征。图 中,平下上和平中段同生背斜核部的低速煤层含量增多应该与古构造和古

30、地理变高、水深变浅、沼泽更容易发育有关。研究区平湖组总体属于三角洲潮坪泥岩夹砂岩沉积,含多层薄煤层和煤线。前期研究认为,研究区存在煤层和暗色泥岩两类烃源岩,煤层主要发育在平北斜坡高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 卷带,或斜坡次凸等古构造和古地理相对高的浅水沼泽环境,而暗色泥岩主要分布在斜坡低带或次凹等古构造和古地理相对较低的深水环境。所以,背斜核部煤层的增厚、增多主要是受古构造和古地理控制的结果。综上可知,研究区平下下段的沉积背斜核部的强振幅可能由三角洲前缘砂岩所形成,砂岩的差异压实对沉积背斜成因有一定的贡献。但是,与断垒构造对该沉积背斜形成的控制作用相比,背斜核部与翼部的差异压实对其形成的贡献

31、是次要的。结论)尽管影响地震振幅变化的地质因素很多,但在没有特殊岩性和非“等速型”砂泥岩地层的条件下,少数岩性的含量或累加厚度决定着地震振幅的大小。研究区平湖组的较强地震反射主要由含量较少的砂岩和煤层的增厚所造成,其背斜核部振幅大于两翼的特点与断裂和厚度调谐作用无关;沉积背斜核部平下下段的朵状、鸟足状强振幅平面形态为含较厚三角洲前缘高速砂岩所致,平中段和平下上段强振幅系含较多三角洲平原低速、低密度薄煤层所致。)研究区沉积背斜的成因与断垒构造的同生活动有关,沉积背斜核部三角洲砂岩含量比两翼相对增多和差异压实进一步促进了沉积背斜幅度的增大。研究区背斜核部的煤层增厚则与古构造和古地理增高、水体变浅、

32、沼泽更发育有关。)与上下地层相比,研究区沉积背斜核部的强振幅异常只出现在平湖组,这与平湖组地震反射振幅总体比上覆花港组和下伏宝石组较强有关。平湖组振幅较强的原因是其总体含煤比上下地层多。其次,上覆花港组砂岩占绝对优势,岩性较均一,振幅整体较弱;而下伏宝石组压实成岩作用较强,接近“等速型”砂泥岩地层,振幅也较弱。)采用地震正、反演、极性和相位角变化等探讨强振幅异常成因是沉积相分析和储层识别的重要手段。本研究预测的结果经后续钻探得到了验证,在该区油气地质勘探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参考文献 ,:,():西北大学地质系石油地质教研室 石油地质学 北京:地质出版社,:李德生 滚动背斜油气田 石油实验地质

33、,():,():钟延秋,李勇,郭洪金,等 济阳坳陷古近系同沉积背斜构造及其与油气的关系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蒲仁海,唐忠华 准噶尔盆地彩南地区石树沟群地震层序划分与层序地层学初探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蒲仁海,唐忠华 准噶尔盆地东部侏罗系地震相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吴晓智,周路,杨迪生,等 准噶尔盆地北三台凸起构造演化与油气成藏 地质科学,():,():,:陆基孟 地震勘探原理(下册)东营: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魏恒飞,陈践发,郭旺,等 西湖凹陷平湖组层序地层划分和聚煤特征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周瑞琦,傅恒,徐国盛

34、,等 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第 期 江东辉,等:西湖凹陷平湖组沉积背斜强振幅成因与沉积相和储层识别陷平湖组 花港组沉积层序 沉积学报,():,():熊斌辉,王春红,张锦伟,等 西湖凹陷古近系平湖组煤层分布及油气意义 海洋石油,():,():,胡芬,叶加仁,刘俊海 东海西湖凹陷平湖构造带油气运聚特征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陶瑞明 东海西湖凹陷天然气成藏条件及分布规律 天然气工业,():,():顾惠荣,叶加仁,郝芳 东海西湖凹陷平湖构造带油气分布规律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李晓兰 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油气发现历程回顾 海洋石油,():,():,刘振峰,董宁,张永贵,等 致密碎屑

35、岩储层地震反演技术方案及应用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刘广弟,张厚福 石油地质学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何幼斌,王文广 沉积岩与沉积相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陈琳琳 东海西湖凹陷苏堤区带平湖组沉积环境 海洋石油,():,():赵丽娜,陈建文,张银国,等 东海西湖凹陷平湖构造带平湖组沉积特征 世界地质,():,():杨彩虹,高兆红,蒋一鸣,等 西湖凹陷平湖斜坡带始新统平湖组碎屑沉积体系再认识 石油天然气学报,():,():董春梅,赵仲祥,张宪国,等 西湖凹陷中北部花港组物源及沉积相分析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张虎,郭英海,赵志刚,等 东海西湖凹陷花港组煤层特征及

36、控制因素研究 煤炭科学技术,():,():胡明毅,吴玉坤,徐艳霞,等 西湖凹陷深层宝石组沉积相特征及沉积相模式 石油天然气学报,():,():李昆,周兴海,吴嘉鹏,等 西湖凹陷中下始新统宝石组沉积相研究 海洋石油,():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 卷,():,苏奥,杜江民,贺聪,等 东海盆地西湖凹陷平湖构造带超压系统与油气成藏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侯志强,张书平,李军,等 西湖凹陷中部西斜坡地区超压成因机制 石油学报,():,():,钟红利,蒲仁海,吴聿元 腰英台油田青山口组沉积特征与储层预测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郝爱武,蒲仁海,郭向东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山西组三角洲曲流河沉积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蒲仁海 塔北地区地震波衰减检测含气的多解性成因与排除方法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蒲仁海,闫肃杰,江东辉,等 西湖凹陷西斜坡煤层和暗色泥页岩发育与分布规律探讨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 辑 雷雁林)第 期 江东辉,等:西湖凹陷平湖组沉积背斜强振幅成因与沉积相和储层识别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临存文档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办理中)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