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14_T 2732—2023特色针法操作规程 中风解痉纠偏针.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423361 上传时间:2023-09-19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773.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14_T 2732—2023特色针法操作规程 中风解痉纠偏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DB14_T 2732—2023特色针法操作规程 中风解痉纠偏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DB14_T 2732—2023特色针法操作规程 中风解痉纠偏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DB14_T 2732—2023特色针法操作规程 中风解痉纠偏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DB14_T 2732—2023特色针法操作规程 中风解痉纠偏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山西省地方标准DB14/T 27322023特色针法操作规程 中风解痉纠偏针2023-04-17 发布2023-07-14 实施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ICS 11.020CCS C 0514DB14/T 27322023I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操作步骤与要求.14.1一般要求.14.2施术前准备.14.3施术方法.24.4施术后处理.25针刺异常情况处理.25.1晕针.35.2滞针.36禁忌证.3II前言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提出、组织实施和监

2、督检查。本文件由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标准的组织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本文件由山西省卫生健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山西省针灸医院、山西省针灸学会、山西省中医院,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山西省检验检测中心(山西省标准计量技术研究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捷、韦玲、韩润霞、吴菁菁、许静、王晓颖,郭英平、郁鸣钢。DB14/T 273220231特色针法操作规程 中风解痉纠偏针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中风解痉纠偏针的术语和定义、操作步骤与要求、针刺异常情况处理、禁忌。本文件适用于中风解痉纠偏针治疗。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

3、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2346腧穴名称与定位GB/T 33415针灸异常情况处理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中风解痉纠偏针适用于中风后偏瘫痉挛状态患者的针刺处方、针刺手法。4操作步骤与要求4.1一般要求4.1.1适应症适用于生命体征平稳,首次脑卒中以后出现偏瘫肢体痉挛状态,改良 Ashworth 量表分级在 1 级以上者(包括 1 级)的患者。4.1.2留针时间、治疗频次及疗程每次针刺留针时间为 30 min,治疗频次 1 次/日。14 次为一个疗程。一般需要治疗 23 个疗程。4.1

4、.3环境要求治疗环境安静清洁,室内温度适宜,光线充足。4.2施术前准备4.2.1操作工具操作工具包括:2a)75%乙醇或 0.5%1%碘伏。b)一次性无菌棉棒。c)一次性无菌针灸针。4.2.2沟通4.2.2.1针刺前需全面了解受术者病情、精神状态、情绪等状况。4.2.2.2指导受术者采取合适的体位,一般采用坐位或仰卧位。4.2.2.3加强与受术者之间的交流,嘱其放松心情,解除思想顾虑。4.2.2.4针刺过程中医师主动询问患者是否出现不适。4.2.3穴位选取主穴选取百会、至阳、尺泽、委中、小海、照海。配穴选取神庭、承山、阴陵泉、阳溪、郄门。4.2.4消毒4.2.4.1医者手消毒医者双手应先用肥皂

5、水清洗干净,再用 75%乙醇消毒。4.2.4.2穴位消毒用一次性无菌棉棒蘸取 75%乙醇或 0.5%1%碘伏后在针刺穴位处消毒。4.3施术方法4.3.1针刺针刺手法:a)百会平刺 1 寸,针刺手法为平补平泻;b)至阳穴斜刺 0.5 寸,针刺手法为平补平泻,不留针;c)尺泽穴直刺 1 寸,针刺手法为捻转补法,手法宜轻;d)委中直刺 1 寸,针刺手法为捻转补法,手法宜轻;e)小海穴直刺 0.5 寸,针刺手法为捻转泻法,手法宜重;f)照海穴直刺 0.5 寸,针刺手法为捻转泻法,手法宜重;g)神庭穴平刺 1 寸,针刺手法为平补平泻;h)承山穴直刺 1 寸,针刺手法为提插补法,手法宜轻;i)阴陵泉穴直刺

6、 1 寸,针刺手法为提插补法,手法宜轻;j)阳溪穴直刺 0.5 寸,针刺手法为捻转补法,手法宜轻;k)郄门穴直刺 1 寸,针刺手法为捻转泻法,手法宜重。4.3.2出针除至阳穴外,以上诸穴针刺得气后留针 30 min,用一次性无菌棉棒按压后取针。4.4施术后处理针刺操作完毕,指导患者穿戴衣物,避免受凉。5针刺异常情况处理DB14/T 2732202335.1晕针轻度晕针应立即停止针刺,使患者平卧、头部稍低,注意通风和保暖,给饮温水或糖水,静卧片刻至症状消失。严重者针刺人中、素髎、内关、足三里,或灸百会、气海、关元等穴,必要时配合其他急救措施。病情缓解后,适当休息。5.2滞针若患者精神紧张者,做好解释工作,消除紧张情绪,循按拍打滞针局部,或适当延长留针时间,缓解肌肉紧张状态。若单向捻转过度引起的滞针,向反方向回捻,并用刮柄、弹柄法。6禁忌证6.1极度衰弱患者以及恶性肿瘤患者。6.2既往有运动功能障碍,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畸形及神经肌肉的病变等对运动功能有直接影响者。6.3合并有严重的高血压、冠心病、肺内感染、肾功能障碍者,重症糖尿病及精神病史者。6.4伴有失认症和智能障碍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通信科技 > 操作系统相关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