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我国甘蔗育苗移栽技术的发展历史与现代研究进展_李燕娇.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463833 上传时间:2023-10-12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846.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甘蔗育苗移栽技术的发展历史与现代研究进展_李燕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我国甘蔗育苗移栽技术的发展历史与现代研究进展_李燕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我国甘蔗育苗移栽技术的发展历史与现代研究进展_李燕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收稿日期:2022-09-30;修回日期:2022-12-13 基金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广西甘蔗创新团队建设(NYCYTXGXCXTD-2021-03);广西科技基地和人才专项(桂科AD19245080);中国科学院专项研发与联合攻关项目(KFJ-STS-QYZD-199-2)作者简介:李燕娇(1983-),女,研究实习员,从事甘蔗栽培生理研究;E-mail:*通讯作者:吴建明(1978-),男,研究员,从事甘蔗栽培、生理和分子生物学研究;E-mail: 引文格式:李燕娇,邓宇驰,闫海锋,等.我国甘蔗育苗移栽技术的发展历史与现代研究进展J.甘蔗糖业,2022,51(6):1-7.甘

2、蔗糖业甘蔗糖业 2022年第51卷第6期,2022年12月 Sugarcane and Canesugar Vol.51,No.6,Dec.2022 我国甘蔗育苗移栽技术的发展历史与现代研究进展 李燕娇,邓宇驰,闫海锋,丘立杭,范业赓,陈荣发,周忠凤,周慧文,吴建明*(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广西甘蔗生物技术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广西甘蔗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中心,广西南宁 530007)摘 要:甘蔗育苗移栽是甘蔗栽培史上一项重大技术变革,也是农业绿色增产、符合可持续发展需求的生产技术。本文从甘蔗育苗移栽的历史、育苗方法、育苗效果等方面综述了国内的研究进展,探讨

3、其对甘蔗产量和糖分的效应,指出了我国甘蔗育苗移栽技术的优势、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关键词:甘蔗;育苗移栽;甘蔗栽培;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S56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695(2022)06-0001-07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and Modern Research Progress on Sugarcane Seedling Transplanting Technology in China LI Yanjiao,DENG Yuchi,YAN Haifeng,QIU Lihang,FAN Yegeng,CHEN Rongfa,ZH

4、OU Zhongfeng,ZHOU Huiwen,WU Jianming(Sugarcane Research Institute,Guang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Guangxi Key Laboratory of Sugarcane Biotechnology and Genetic Improvement,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ffairs/Guangxi Key Laboratory of Guangxi Sugarcane Genetic Improvement/Sugarcane Res

5、earch Center of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Nanning,Guangxi 530007)Abstract:Seedling transplanting is a major innovation of cultivation technology in the history of sugarcane cultivation,and it is also a production technology to increase agricultural green production and meet the demand

6、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This paper reviews the domestic research progresses in terms of the history of sugarcane nursery transplanting,nursery methods,and nursery effects,and points out the sugarcane yield and sugar content affected by this technology.Moreover,this review also summaries advantag

7、es,main problems and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 of sugarcane nursery transplanting technology in China.Keywords:Sugarcane;Seedling transplanting;Sugarcane cultivation;Research progress 0 引言 甘蔗是我国最主要的糖料作物,其种植面积占我国常年糖料作物种植面积的 85%以上,产糖量占食糖总产量的 90%以上1-2。甘蔗生产中最重要的是优良品种,但选育一个甘蔗品种需要 1012 年,甘蔗主栽品种更新换代需要 1520

8、 年,不可避免的存在主栽品种长时间种植的局面。因此,在良种基础上,配套栽培技术对甘蔗种植来说尤为重要。甘蔗育苗移栽,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一项颠覆性的栽培技术。甘蔗育苗移栽能够争取时间和空间,减少前后茬作物争地、争阳光的矛盾,提早甘蔗植期,延长生长期,提早成熟,提【糖料与糖料生产】甘蔗糖业 2022 年第 51 卷第 6 期 Sugarcane and Canesugar-2-高产量和糖分。不仅能增产增糖,还能增加糖厂原料蔗入榨量和产糖量。甘蔗育苗移栽的效果受到育苗时期、育苗方式、移栽方法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为了推进育苗移栽技术的推广,本文对甘蔗育苗移栽发展历史、育苗方式、育苗

9、材料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探讨其对甘蔗产量和糖分的效应,并结合作者多年的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分析,以期为甘蔗生产实现增产增效及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1 甘蔗育苗移栽方式的历史演变 1.1 人工育苗移栽 早在 300 多年前,我国明代科学家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中就有甘蔗育苗移栽技术的历史记载3。彼时种蔗是在冬季斩蔗制糖时,斩梢头苗留种,至雨水(2 月下旬)在苗床斜插育蔗秧,至苗高2025 cm 时移栽,解放前浙江省义乌等少部分地区仍采用这一栽培技术4。解放后,广东、广西、浙江、福建、江西等许多蔗区的群众和科技人员通过不断地试验研究,使这一栽培技术日益完善,不少地方也有自发性进行不同形式的育苗移栽

10、,如包泥蛋育苗移栽、草钵雀巢式育苗移栽等3。但此时中国农业机械化处于起步阶段,而甘蔗育苗移栽作为新的栽培技术,此时只能靠人工育苗移栽。1.2 半机械化移栽 20 世纪 70 年代初期,福建、广东、广西等蔗区对育苗移栽技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总结出了露地苗床育苗、薄膜温床育苗、火温床育苗等方法,这些方法也得到大面积的推广应用,但这些技术还存在劳动力过于密集、操作复杂、生产成本高等问题。针对劳动强度大和生产成本高的问题,20 世纪80 年代初,轻工业部甘蔗糖业科学研究所采用成本比原来农用塑料薄膜便宜 45 倍的超薄、低压、高密度塑料膜来育苗;还利用机制泥钵和机制超薄的塑料膜钵,大大地减轻制钵的人力和

11、成本,达到制钵半机械化,从而大大地提高育苗移栽的效率,更能做到全天候移苗和不受前作收获与否的影响5。这个时期,甘蔗育苗移栽也在局部少数地区生产上得到应用,试验报道也常见于书刊中,但始终未有突破性的发展,主要是没有把它看成是关键的重大措施去改革和应用,其余国家也有类似的情况。从历史来看,我国育苗移栽是早有这种栽培制度的,而到 20 世纪 80 年代初,这项技术的发展成为国际领先进入甘蔗栽培技术及栽培制度的新领域,当时也得到国际上如美国、澳大利亚、日本、泰国等同行专家的高度认可3。1.3 机械化育苗移栽 20 世纪 90 年代,国家实施“东蔗西移”战略性产业结构调整,甘蔗产业从广东向广西、云南等蔗

12、区转移,甘蔗种植条件也从水田地转向旱坡地,育苗移栽技术在旱坡地的推广应用受到了限制。近年来,中央和地方一系列举措和科技不断进步,助推了育苗移栽技术的推广应用。首先,农业农村部编制了糖料蔗主产区生产发展规划(20152020 年)按照统筹兼职、突出重点的原则,打造糖料蔗核心产区,规划范围为广西、云南 2 大糖料蔗主产省的核心基地 46.67 万 hm2,其中广西 33.33 万hm2,云南 13.33 万 hm2,基地建设要求实现“四化”即“规模化、良种化、水利化和机械化”6-7;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广西甘蔗良种繁育推广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计划利用 5 年时间建立一级基地 5 个(每个

13、 33.3 hm2以上),二级基地 20 个(每个 66.7 hm2以上),三级基地 100 个(每个 100 hm2以上),良种基地总面积近 1.33 万 hm28-9,良种繁育基地和双高糖料蔗基地的水利化建设为甘蔗育苗移栽技术提供有利条件。其次,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发明了采用组培苗基质网袋技术,克服了土壤基质塑料营养穴盘培养假植苗栽培的缺陷,提高了育苗质量,缩短了育苗时间,降低了运输及种植成本,组培苗育苗基质规格统一,更适合机械自动下种。最后,广西百域机械公司、广西双高农机公司、广西钦州力顺机械有限公司等从种茎收获、种茎加工、育苗设备、甘蔗种苗专用种植机全过程研发出了配套机械。2 我国

14、甘蔗育苗方法的研究进展 2.1 育苗种苗类型 育苗移栽是一项有效的节约种茎和增产效果较好的栽培措施,但是采用不同种苗类型育苗,效果会有一定的差异。前人开展了单芽苗、梢头苗、片芽苗、双芽苗等不同育苗材料的苗床育苗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从幼苗生长情况看,双芽苗有 2 个组织致密的蔗节来保护中间一段节间,病菌不易浸入,芽比较壮,幼苗长得较高;单芽苗和芽片苗的萌芽率比双芽苗和梢头苗高,但单芽苗靠自身养分供应蔗芽不如双芽苗,因而幼苗长得较矮;片芽苗萌芽较好,但由于芽片厚薄不匀,苗势强弱悬殊,且营李燕娇等:我国甘蔗育苗移栽技术的发展历史与现代研究进展-3-养体小,苗势弱;梢头苗具有 24 芽,虽然有 13

15、个完好的节间,但由于节间短小,贮存的养分较少,且芽数较多,供应每芽的养分更少,因而苗势较弱,且长势不匀,成苗较少5,10。不同育苗材料对甘蔗产量和糖分的结果表明,1979 年和 1980 年双芽苗的蔗茎产量比不育苗分别增产 3.18%与 3.96%;梢头苗比不育苗分别增产 6.49%和 8.16%;芽片苗分别减产 1.1%和 19.63%;单芽苗减产 5.36%;双芽苗含糖量是分别比不育苗增加 8.35%和 6.56%,其他材料的含糖量均比不育苗低5。邓海华等11通过塑料袋钵单芽育苗试验,结果表明,袋钵单芽育苗移栽平均产量达 2665.58 t/hm2,比种茎直播(对照)增产27.86%;糖分

16、平均为 14.30%,比种茎直播糖分提高1.3%。范业赓等12利用单芽茎段,1/2 单芽茎段和1/4 单芽茎段开展了不同体积营养土育苗移栽研究,结果表明,所有育苗移栽处理的成活率和有效茎数均优于常规种茎种植,产量和蔗糖分也高于常规种茎种植,通过苗床育苗,体积大的双芽苗和梢头苗移栽的效果比体积小的单芽苗和片芽苗效果好;但在有营养土条件下,完整单芽、1/2 单芽和 1/4 单芽育苗的蔗茎产量均高于比对照(常规种茎种植)。综上所述表明,育苗种苗材料可影响育苗移栽的效果。2.2 育苗方式 甘蔗生产必须紧密依靠农业科技的发展,这需要从种苗-种植-管理-收获全过程的有机衔接,而甘蔗种茎(苗)是决定甘蔗产量

17、的关键环节,我国科学家围绕甘蔗育苗移栽技术的推广模式创新与运行机制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与探索实践,并形成了不同育苗方法,这些方法在操作、管理、适应性等方面各不相同(表 1)5,10-11。表 1 不同育苗移栽方式 育苗方式 优点 缺点 薄膜苗床育苗 能在较低温育苗,出苗率较高为 87.82%,成本相对低,方法简单。起苗困难,易造成裸根苗,移栽成活率低。火温苗床育苗 能在较低温育苗,出苗率最高为 97.78%,出苗快。起苗困难,易造成裸根苗,移栽成活率低,且耗费一定的燃料,成本高,大面积使用上难推广。露地苗床育苗 可用 24 个芽,抗旱能力强于单芽,条件要求比较低。出苗率低仅为 57.8%;起苗困难

18、,易造成裸根苗,移栽成活率低。塑料袋钵育苗 营养钵育苗移栽的蔗苗比苗床育苗的生长较齐、较壮;春、夏、秋、冬均能育苗,苗龄可适当延长;可由双芽改为单芽,一般可节约种苗 40%;稻草混肥泥浆制钵,钵内放入塘泥,出苗率较高90%以上;减少根伤害,缩短或消除植后回青期。木料、玻璃瓶或砍蔗后的蔗茎等做模具,用稻草混肥泥浆,制成营养钵,成本高,操作复杂。营养块育苗 提高出苗率和分蘖率,节约蔗种、蔗苗均匀,减少根伤害,缩短或消除植后回青期。营养块制作困难,生产成本高。抠芽育苗 最省种(只需单芽的 1/21/4 体积),可秧盘育苗一片 50 孔(重复利用 3 次以上),减少根系伤害,缩短或消除植后回青期;机械

19、砍种和机械化种植,成本低。受水源影响大,只能选择水源条件好或雨后种植。前人对甘蔗育苗的方法进行大量的研究,并总结出了苗床育苗、塑料袋钵育苗、营养块育苗、抠芽育苗等方法。苗床育苗:精细耙碎后起畦宽 1.5 m,畦高 1013 cm,下种时苗床淋足水分,然后平排经过浸种消毒的蔗种,排种时芽向两侧,种苗间距2 cm,蔗种顶接,然后用土杂肥与表土混合的肥土盖种,以盖过蔗种为宜。露地育苗可用 24 个芽,抗旱能力强于单芽,条件要求比较低,主要在秋季育苗,但是该方法出苗率低。盖膜育苗在冬、春季节,气温较低可采用此法,其苗床整地及下种方式与露地育苗方法相同。覆盖方法,可搭拱或平铺盖膜。该方法出苗率较高为 8

20、7.82%12,成本也较低,操作相对简单,但成本高于露地育苗。塑料袋钵育苗,种苗可采用单苗,要准备好育苗泥,然后装袋播种。该方法出苗率较高 90%以上13,单芽育苗省种,减少根伤害,缩短或消除植后回青期,但存在装土多 0.5 kg,成本高、操作复杂。营养块育苗主要是针对偏北蔗区推广的育苗技术,选在冬季(11月上旬)或春季(2 月下旬)育苗,采用甘蔗上部(蔗梢)作种,选择 8 cm 见方的营养块规格。该方具有出苗率高,节约蔗种、蔗苗均匀,减少根伤害,缩短或消除植后回青期,但存在营养块规格难控制,成本高,操作复杂14。“火温床”育苗具有出苗率高,出苗快,但也存在耗费燃料,不易推行。作者发明了甘蔗糖

21、业 2022 年第 51 卷第 6 期 Sugarcane and Canesugar-4-甘蔗抠芽机械15,抠出单芽的 1/21/4 体积,利用一片 50 孔秧盘进行育苗,该方法可实现机械砍种和机械种植,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减少根系伤害,消除植后回青期。以上研究结果可看出,不同时期的育苗方法差异比较大,且不同方法在操作流程、管理、效果等方面各有特点。因此,生产上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宜的育苗方法。2.3 育苗移栽时期 选择适宜的育苗时期,有利提高蔗芽出苗率,既可延长甘蔗生长的时间,提高产量和糖分,又能错开季节和劳力的矛盾,达到高产高效16。根据不同地区蔗田耕作制度,甘蔗的收获期、水利及劳动

22、力的情况等,目前主要有下列几种的育秧移栽期10:一是冬育春移。一般在每年的 11月至次年 1月育苗,23 月移栽。二是春育夏移。一般在当年 23 月育苗,35 月移栽。三是秋育秋移。一般在 9 月育苗,10 月移栽。四是秋育冬移。一般在 10 月育苗,11 月移栽。从不同育苗移栽时期看,在偏北有霜冻而又有水源的蔗区,适宜推广甘蔗冬育春移,因冬育苗可延长甘蔗生长期,实现高产高糖,提高蔗种的利用率,育苗发芽率高达 95%,小苗移植成活率80%以上,克服砍蔗与留种的矛盾,还能减少倒伏,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而在广西南宁蔗区,开春后气温逐渐回升,2 月中旬直播的产量比春育(2月中旬育)春移(3 月上

23、旬移植)增产,故一般大田生产,无需进行春育春移(夏植蔗例外)。由此可见,根据不同蔗区气候特点选择合适的育苗移栽时期才能实现高产高糖。3 我国甘蔗育苗移栽技术的效果研究 3.1 育苗移栽对产量的影响 甘蔗有效茎数、茎长和茎粗是产量构成的重要因素,在这 3 个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有效茎数,增加单位面积有效茎数是增加甘蔗产量的关键17。大多数研究认为育苗移栽能有效提高单位面积有效茎数18-20,也有结果表明育苗移栽和直播的有效茎数差异不大5,20。除了有效茎数以外,株高和茎径也构成蔗茎产量的因素,前人试验结果表明,育苗移栽对株高和茎径的促进作用也是明显的,育苗移栽的株高比蔗茎直播提高 7.87%81

24、.95%17-20;茎径也比对照提高 4.32%11.11%14,20。另有研究表明21,川蔗10号育苗移栽茎径比对照提高 11.79%,而粤糖 58-489 在 2 个试点的试验均分别比对照减少4.42%和 3.13%。陈代华19经多点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育苗移栽的株高和茎径不稳定。综上所述,甘蔗育苗移栽导致增产的 3 个因素中,有效茎是最重要因素,其次是株高;但是育苗移栽受到品种、育苗材料、育苗时间、育苗方式等综合因素的影响造成研究结果差异比较大,甚至结果相悖。甘蔗生产过程中,为获得作物高产、稳产,提高蔗田效果,采用先进栽培技术十分必要。大量研究表明,甘蔗育苗移栽能显著提高甘蔗产量。

25、但移育苗栽的增产效应受甘蔗品种、育苗材料、育苗时间、育苗方法、移栽管理等的影响而表现不一。根据 48 个甘蔗育苗移栽试验报道进行统计发现,增产的有 40 个试验,占 83.33%,增产幅度为 2.5%87.8%21-25;减少的有 8 个试验,占 16.67%,减产幅度为 3.6%25.1%5,26。综上所述,提前育苗移栽增产比较稳定,但是否比育苗时直播增产,则要视气候情况、育苗材料、育苗时间、移栽质量、病虫害防治等情况而定。如春季气候比较干早,双芽苗移栽的产量比直播的高;春季雨水较多,双芽苗移栽在移苗时伤根生长受抑制,同时前期受螟害较严重,因而产量比育苗时直播减产。再如芽片育苗移栽存“母瘦子

26、弱,先天不足”的缺点,在 3 次试验中,只有 1 次增产,有 2 次减产,可见芽片育苗移栽比移栽时直播减产的幅度大,增产的幅度小26。上述结果可见,育苗移栽的有效茎数、株高和茎径等效果受育苗材料、育苗时间、育苗方式、移栽时间等影响而表现不一。3.2 育苗移栽对糖分作用效果 甘蔗栽培的目的是制糖,产糖率的高低,除了糖厂压榨、煮炼工艺处理收回率高低有关外,主要决定于原料甘蔗的蔗糖分的高低。前人研究结果表明,育苗移栽的早育苗早生长,糖分积累时间也早而多,其蔗糖分是比种茎直播的高18-25。同时,以上下部锤度比来推算成熟度,育苗移栽的也较早熟,12 月底糖分化验比种茎直播的高 1.49%10。1980

27、1981 年糖厂取样分析,结果表明,在 8 个样品中,育苗移栽的 6 个样品蔗茎含糖率平均为 12.26%,比对照高 0.45%;而且育苗移栽的甘蔗还原糖含量低0.54%,这对于提高蔗糖的质量和降低制糖成本是有利的25。总体上,绝大多数研究都认为育苗移栽具有普遍的提高糖分效果。然而,另有研究发现,双芽育苗移栽甘蔗的蔗糖分高于直播,而芽片苗移栽李燕娇等:我国甘蔗育苗移栽技术的发展历史与现代研究进展-5-的甘蔗蔗糖分低于直播5,26;秋育春移和春育春移的蔗糖分均高于直播,但冬育春移的蔗糖分略低于种茎直播10。可见,育苗移栽增糖的效应结论不一致性与育苗材料大小密切相关,同时育苗移栽时期也能影响着蔗糖

28、分的变化程度。因此,根据不同蔗区气候特点,选用合适的育苗材料,并在最合适的时期育苗移栽才能协调甘蔗生长发育,最终达到增糖目的。4 甘蔗育苗移栽的优势 4.1 节药用种量,提高蔗区进厂原料蔗量 农民常规自留种由于上、中、下不同芽段出苗时间差异大,且出苗率低。生产上蔗农只能通过提高下种量来弥补出苗率低的问题,导致每年大量甘蔗埋在蔗地下面造成极度浪费。甘蔗育苗移栽是节药蔗种用量的重要途径,据研究表明,同样农民常规自留种育苗移栽比种茎直播能节约 15%20%;用废细茎蔗育苗移栽,可节约用种量 50%60%;用片芽或抠芽育苗移栽,可节约用种量 70%80%;用无效分蘖、侧芽育苗移栽,可节药用种量 100

29、%22。4.2 甘蔗个体均匀、整齐,提高甘蔗产量和糖分 育苗移栽的蔗苗能匀、齐、壮,个体与群体结构好;发根早、根数多、扎根深,只收水肥能力强,生长速度快;延长甘蔗生长期,促进分蘖,提高单位面积有效茎和产量。研究表明,育苗移栽比种茎直播产量可提高 10%30%;糖分提高了 0.34%1.21%22。4.3 灵活调整种植时间,增加间(套)作/轮作时间和复种指数 我国部分蔗区有秋、冬植蔗习惯,也取得一定成效。但是时常会遇到冬旱、冬寒等难以解决全苗问题。而用育苗移栽方法,就能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逐步巩固秋植蔗,发展冬植蔗。甘蔗育苗移栽还可以分期分批进行,便于劳动力的安排,更有利于甘蔗前作物的成熟和收获

30、,增加间(套)作/轮作作物的产量,充分发挥地力的作用。4.4 有利于提纯复壮和加快繁育速度 育苗移栽在砍双芽或单芽时可以精选种茎,避免品种混杂,提高良种纯度。同时,通过育苗移栽,常年可采芽,特别是在低温干旱期,若通过育苗移栽可放宽株行距,充分利用分蘖,提高繁殖系数,加快良种繁育速度。5 甘蔗育苗移栽技术存在的问题 5.1 水利条件要求高 旱坡地土层浅瘦,水肥利用差,移栽后易受旱,蔗苗的成活率低、生长弱。另外,粘性土移栽的蔗苗,如遇春雨多时,土壤板结,通透性差,容易烂根、分蘖少,易长侧芽,成茎率低。这些情况下,育苗移栽的比不上种茎直播的产量高。根据前人不同试验点的研究,结果表明,春旱苗的成活率只

31、有57.6%,比种茎直播减少 14.8%23。这可说明,育苗移栽要认真掌握好移栽的苗龄、天气、移栽技术,才能发挥育苗移栽的增产效果。5.2 育苗移栽易伤根 早期育苗移栽只要是通过苗床育苗,起苗时容易伤根、伤苗、伤叶,移栽后需 1015 天的返青滞长期。营养杯(钵)或秧盘育苗能减少伤根,但如没有及时移栽,苗根向下根扎,移栽时也会容易伤根。5.3 人工育苗成本高 甘蔗单芽育苗过程涉及田间种茎繁育、种茎收获、装车、运输、卸车、砍种、育苗、起苗、种植等流程,人工育苗经本课题组进行试验和测算结果如下:育苗成本=种茎成本 0.05 元/芽+收获 0.01 元/芽+运输成本 0.003 元/芽+育苗盘 0.

32、001 元/芽+育苗成本(砍种、装育苗、盖营养土、管护等)0.21 元/芽+损耗 0.02 元/芽=0.294 元/芽。如果按 3000037500株/hm2计算,则种苗成本为 882011025 元/hm2,这样比传统农民自留种要高 13203525 元/hm2。6 甘蔗育苗移栽发展方向 6.1 因地制宜进行育苗移栽 因地制宜进行育苗移栽:一是水源条件差的蔗区以育长壮芽移栽为好,建议用体积较大的营养杯育苗,这样能最大限度保护根系,移栽后容易成活,减少返青滞长期,生长快,较齐苗。二是水源条件好的蔗田,以育小苗为主,移栽时及时淋水,能促进多分蘖,快分蘖,成茎率高,有效茎数多,充分发挥育苗移栽的增

33、产效果。三是结合现有的甘蔗良种繁育基地建立育苗移栽生产线,这样在种茎收获、砍、运等环节能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6.2 建立抠芽育苗自动化生产线 研制出甘蔗种茎割堆机27的基础上,利用无损伤剥叶机进行剥叶,然后通过人工 AI 自动切芽,无芽的蔗茎或抠芽后剩余蔗茎进入回收流水线,进入自动装车后入糖厂榨糖。完好种芽进入自动消毒和包衣后风干,然后自动流向机器人工位待上秧盘,甘蔗糖业 2022 年第 51 卷第 6 期 Sugarcane and Canesugar-6-机器人自动把蔗芽投入秧盘,秧盘自动盖土,成品秧盘机器人自动码垛后装车运走育苗(图 1)。图 1 生产工序流程图 6.3 研发甘蔗育苗移栽

34、专用机械 从 1964 年开始,美国“璐州省立大学”的实验农场,使用一种荷兰型单行甘蔗实生苗移植机,1967年夏威夷蔗农协会试验场,研制成单行甘蔗育苗移植机,将预先育好的蔗秧植于缺株的宿根蔗田,补植后的蔗秧生长和宿根蔗同时成熟28。而我国移栽机主要是针对蔬菜种植研发的,自动蔬菜移栽机已成为现在蔬菜种植主要方式,且实现取苗装置自动蔬菜移栽机的为核心部件,主要负责苗钵的夹取和投放29。但是国内甘蔗移栽机要是直接应用蔬菜移栽机或根据其原理进行设计生产,机械在南方特别是广西蔗区的粘性土来说适应性不强。近年来,广西百域机械公司、广西双高农机有限公司等也针对性研发出甘蔗苗的移栽专用机械,但还存在漏种、堵苗

35、、种植过浅等问题,导致种植后还需要人工跟在后面扶苗和补苗,而且没有种植沟导致甘蔗生长后容易倒伏。因此,上述问题必须结合我国甘蔗主产区土壤类型、地形地貌研发出适宜的甘蔗种苗移栽专用机械。参考文献 1 区惠平,周柳强,黄金生,等.基于甘蔗产量与土壤磷素平衡的磷肥施用量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21,54(13):2818-2829.2 吴建明,李燕娇,邓宇驰,等.中国甘蔗栽培的研究进展J.广西科学,2022,29(4):613-626.3 王鉴明.甘蔗机械化育苗移栽J.甘蔗糖业,1983(12):1-10.4 陈以诚.谈谈甘蔗育苗移栽J.甘蔗糖业,1975(11):26-28.5 梁省东,鲁文华.

36、甘蔗不同材料育苗移栽的节种增产效果比较J.中国农业科学,1983(1):19-23.6 吴建明.中国糖料甘蔗基地建设与发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21.7 卢星高,范业赓,丘立杭,等.广西“双高”糖料蔗基地建设现状、问题及发展建议J.热带农业科技,2019(2):51-54.8 吴建明,范业赓.甘蔗健康种苗生产和应用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21.9 常慧杰,范稚莲,莫良玉,等.广西甘蔗生产规模比较优势空间格局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南方农业学报,2021,52(5):1405-1413.10 周可涌.甘蔗育苗移栽的理论和实践J.福建农学院学报,1980(1):1-16.11 邓海

37、华.甘蔗塑料袋钵育苗移栽的研究J.甘蔗糖业,1986(5):13-18.12 范业赓,闫海锋,陈荣发,等.甘蔗脱毒种苗第三代种茎不同体积单芽育苗差异及其移栽效果J.作物杂志,2020(2):194-199.13 梁冠陵.试谈桂西地区甘蔗育苗移栽J.甘蔗糖业,1980(7):14-16.14 霍润丰.甘蔗塑料薄膜育苗移栽在桂林地区的应用研究J.甘蔗糖业,1980(9):14-16.15 吴建明,黄世忠,卢星高,等.一种甘蔗健康种苗用切芽机:CN209234514U P.2019-08-13.16 唐志军,殷荷香.甘蔗新品种选 29 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甘蔗,1998(2):47-49.17 罗含

38、敏,周慧文,闫海锋,等.甘蔗产量形成的要素及李燕娇等:我国甘蔗育苗移栽技术的发展历史与现代研究进展-7-其化控措施J.广西糖业,2020(4):8-14.18 赵大棣,张泽凡.宜宾地区甘蔗育苗移栽技术经验初步总结J.甘蔗糖业,1978(12):21-23.19 陈代 华.麦 地甘蔗 育 苗移栽试验J.甘 蔗糖 业,1978(11):10-13.20 张琼姿,翟金青.甘蔗育苗移栽的研究J.甘蔗糖业,1980(12):6-9.21 肖光荣.甘蔗育苗移栽试验报告J.江西农业科技,1982(2):29-30.22 苏绍廉,欧兴扬.甘蔗育苗移栽的生产效果和技术要点J.广西农业科学,1981(9):12-

39、14.23 赖贵生.甘蔗育苗移栽的利弊J.广东农业科学,1982(1):15-17.24 周才春.全省地膜覆盖甘蔗育苗移栽总结J.江西农业科技,1986(11):9-10.25 胡百森.甘蔗育苗移栽好节种增产糖分高J.江西农业科技,1982(11):26-27.26 广东顺德县勒流公社裕冲大队第一生产队.甘蔗育苗移栽获高产J.甘蔗糖业,1976(12):8-9.27 吴建明,卢星高,吴高义,等.具有联合倒扶结构的甘蔗收割机:CN2173364U P.2022-09-02.28 李金定,温礼.甘蔗移植机J.甘蔗糖业,1978(9):52-53.29 胡建平,刘育彤,刘伟,等.蔬菜自动移栽机顶夹拔组合式取苗装置试验研究J.农业机械学报,2022,53(1):110-117.(本篇责任编校:李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临存文档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