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广义的补偿收缩混凝土及补偿效率.pdf

上传人:ho****x 文档编号:46326 上传时间:2021-06-05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379.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义的补偿收缩混凝土及补偿效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广义的补偿收缩混凝土及补偿效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广义的补偿收缩混凝土及补偿效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广义的补偿收缩混凝土及补偿效率.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 0 1 0 年 第 6期 (总 第 2 4 8 期) Nu mb e r 6 i n 2 O1 0( To t a 1 No 2 48) 混 凝 土 Co n c r e t e 理论研究 T HE0RETI CAL RESE ARCH d o i : 1 0 3 9 6 9 8 i s s n 1 0 0 2 3 5 5 0 2 0 1 0 0 6 0 1 5 广义的补偿收缩混凝土及补偿效率 李 乃珍 。谢敬坦 ( 石家庄市太行特种水 泥与防水_ r 程研究所 ,河北 石家庄 0 5 0 0 3 1 ) 摘要 : 根据补偿收缩混凝土 的发展 现状 , 提出 了广义 的补偿 收缩混凝 土及

2、补偿 效率概念 , 将补偿能力与贮存实 现量 化 , 利用补偿 效率 形 成一种实用性较强的裂缝控制方法。 关键词 : 补偿收缩 ;补偿效率 ;混凝 土 ;膨 胀剂 中图分类号 : T U5 2 8 0 1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2 3 5 5 0 ( 2 0 1 0) 0 6 0 0 4 9 0 4 Ge ner al i z ed s hr i nk ag e- co m p en sa t i ng c onc r e t e a nd c ompen s a t i on e ffi c i e nc y LI Na i - z h e n, XI E J i

3、n g - t a n ( S h ij i a z h u a n gT a i h a n g S p e c i a l C e me n t a n dwa t e r p mo f i n gE n g i n e e ri n gI n s t i t u t e , S h ij i a z h u a n g0 5 0 0 3 1 ,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A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c u r r e n t d e v e l o p m e n t s i t u a t i o n o f s h rin k

4、 a g e c omp e n s a t i n g c o n c r e t e , t h i s p a p e r p u t s f o r wa r d t h e c o n c e p t o f t h e g e n e r a l i z e d s h r i n k a g e c o mpe n s a t i n g c o n c r e t e a n d t h e c o mp e n s a t i o n e ffi c i e n c y t O q ua n t i z e t h e c a p a c i t y o f c o mp e

5、 ns a t i o n a n d s t o r a g e a n d us e s t he c o m p e n s a t i o n e ffi c i e n c y t O f o r m a p r a c t i c a l c r a c k c o n t r o l me t h o d Ke y wor ds : c o mpe n s a t i o n s h rin k a g e; c o mp e n s a t i o n e ffi c i e n c y; c o nc r e t e; e x p a n s i v e a g e n t

6、s f ) 引言 3 0年后 , 重读吴中伟院士 的著作 补偿 收缩混凝土 , 愈见 其远 见卓识 , 愈感需要全面 、 深人地领会他的学说 , 特 别是 冷缩 与干缩的联合补偿模式以及形成的裂缝控制体系。 3 O多年的工 程实践 , 无 论在材料 发展还是 在应 用技术 方面 , 都进一 步丰富 了这一学说 的内容 。吴先生 曾经 提出补偿 收缩 要有意识地 、 予 先“ 贮存补偿能力” 的观点。引入广义的补偿收缩混凝土及补偿 效率 的概念 , 探讨这 一观点并进 而实现量 化 , 以期对 裂缝 控制 研究及予防开裂起 到积极 的作用 。 1 裂缝成 因及判 断开裂的袁 述 裂缝控制研究是近

7、些年来混凝土工程界 的热 门课题 , 许 多 专著和文章都分析了裂缝的状态及成因, 已产生裂缝的统计表 明, 8 0 以上属非荷载 裂缝 , 大部 分 由变形引起 , 变形 的表 现形 式是限制收缩 。 混凝土产生的收缩大小估量 , 根据多种文献提供的数据, 自生 收缩约 0 4 x 1 0 ; 干缩 2 x 1 0 8 x 1 0 , 在 1 4 d内约完成 1 4 3 0 ; 每降低 1 0收缩 当量值 l x l 0 。 混凝土干缩受约束产生拉应力, 冷缩受约束在低温部位产生 ( 多为混凝土表层 ) 拉应力。人们常用如下 3种方式表述变形一 拉 应力与开裂的关 系 : ( 1 ) 当拉应

8、 力 压应 力 , 或 者说拉应 力 抗 拉强度时 产生 开裂 ; ( 2 ) 对大体积混凝土, la 7 e 产生开裂。 l a i q g p ( 1 ) 式 中: 混凝土线膨胀系数 , 0 1 0 0 内为 l x l 0 ; 收稿 日期 :2 0 1 0 0 3 0 5 卜总温差, T = T 。+ r, 2 + , 。 是水化热温差 , 是中心温 度与环境温度 的温差 , T 3 = , ) O r ; s 极限拉伸 , 取 1 5 x 1 0 。 ( 3 ) 最终收缩变形大于 时 , 产生开裂 , 吴先生给 出了式( 2 ) : f 2 一 S 2 一 S T + ( 2 ) 式中

9、 : s 厂一 混凝 土的限制膨胀率 ; S _ 一 限制收缩值 ; 一 最大冷缩值; C 广徐变 。 第 一种表述以变形引起的力学特征为基准 , 第二种表述以 大体积混凝土温差变形为基准 ; 第三种表述以混凝土干缩 、 冷缩 的本质性形变大小为基准 。毫无疑义 , 这三种表述在理论上都 是正确的 , 都建立在混凝 土收缩变形是 导致 开裂的原发性原因 的认识之上 。但利用这三种表述实现裂缝控制的技术路线 出发 点及 相关措施则会存在异同之处 。 2 影 向 收缩 变形的主要 因素 将混凝土的收缩变形限制到最低程度, 削弱或切断导致产 生内应力的诱 因 , 是根本性 的防裂办法 。混凝土 收缩

10、 变形是在 种种不同的限制条件下发生的, 因为事实上不存在没有限制的 构件, 建立在这基础之上的补偿收缩混凝土学说 , 吴先生给 出的确切定义是用限制膨胀补偿限制收缩。这有几层含义 , 如 混凝土的原收缩值为 0 , 则不会开裂, 无需补偿; 如收缩值较大、 通过补偿使其降低至 0 , 也不会开裂。 需要中肯的分析影响收缩 变形 的主要因素 , 以采取针对性措施 。已经发表 的研 究结果表 明 , 影响收缩 的因素遍布 与贯穿在从设计 、 原材料 、 施 工到运行 的全部过程, 而且, 不同的构件收缩行为存在差别, 要想予先全 4 9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11、 m 面封杀这些因素几乎是不可能的。从宏观上讲, 以确定的结构 设计条件为对象, 可将其大致分解为两个方面: ( 1 ) 影响干缩的因素 水泥 、 外加剂 、 骨料的品种与性能 、 水养程度 、 混凝土的 W C、 砂率及灰集比、 环境湿度等。 ( 2 ) 影响冷缩的因素 构件的截面尺寸与体积, 水泥品种及热学性能, 骨料尺寸 及热学性能, 化学外加剂( 如防冻剂、 早强剂) , 混凝土 w C、 灰 集比与凝结时间。 可以看出除环境温度、 湿度由天而定外 , 其他因素都可以 进行人工整合与控制。实施补偿收缩混凝土, 对于减小原有因 素对收缩的影响程度朝有利方向转化 , 体现是 : ( 1 )

12、 膨胀剂与水泥一起进行水化反应, 利于消除自生收缩、 减小干缩 ; ( 2 ) 目前的多数工程属中等限制程度, 配筋率 为O 5 0 2 , 和小限制程度 0 5 ) 相比, 膨胀受到的制约加大, 但增加了 膨胀导人的压应力增益 ; ( 3 ) 在保持膨胀状态期间, 值逐渐增大, 冷缩得到了补偿 和缓解 ; ( 4 ) 产生略高于普通混凝土的拉应力徐变 c T , 增强拉伸变 形能力。 3 裂缝控制的技 术路线 王铁梦提出的抗放兼施 、 抗放结合的裂缝控制技术路线, 已成为混凝土业界的共识。对 于抗 、 放的含义 , 通常的理解是 : 抗一 增大抗拉强度能力, 如加筋与合理配筋; 放一 增大变

13、形余地 如设后浇缝、 滑动层。前者针对变形引起的后果, 后者针对变形 的行为过程, 前者属主动性, 后者属被动性。 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时, 化学膨胀张拉钢筋, 形成压应力 , 增大抗拉强度, 加强了“ 抗” 的作用 , 这是较为普遍的传统认识; 同时, 由于限制膨胀的产生, 减小了限制收缩的幅度, 形变小 了, 也就放大了允许变形的空问。在小限制条件下作用偏重于 放, 大限制条件下作用偏重于抗。重视抗的作用, 也不忽视放的 意义。比较正确全面的认识是 , 补偿收缩混凝土是一种 自身就 能同时体现抗 、 放的混凝土。因此, 利用补偿收缩技术进行裂缝 控制的技术路线, 具有 自然合理性, 当然,

14、并不排斥传统的抗 、 放措施, 如适当设置伸缩缝 、 合理配筋等, 多学科的结合, 必然 会促进裂缝控制理论的进步与提高实效。 4 广义的补偿收缩混凝土概 念 吴先生指出, 在大体积混凝土和大截面混凝土构件中, 散热 降温引起的冷缩比干缩更易引起开裂, 冷缩与干缩总是同时进 行的, 冷缩与干缩的联合补偿, 应采用“ 补偿作用” 较大的小限 制条件。为了防止表层开裂, 对于气温周期性变化大的构筑物可 有意识地贮存一定的“ 补偿能力” ; 对大坝混凝土工程, “ 予先贮 存足够的补偿能力和适当延长湿养时间更有必要” 。这段文字的 关键词是有意识、 预先、 贮存、 足够。在以往的补偿收缩混凝土 实践

15、中, 感性认识上比较侧重于补偿能力, 理性的“ 贮存” 的概 念则比较模糊。因此, 应对“ 贮存” 进行界定, 探讨贮存程度及贮 存方法。 补偿能力是一个单向的绝对性概念, 将其转化为便于比较 的相对性概念, 则可以实现补偿能力及其贮存的量化。普通混 5 0 凝土经补偿以后, 最终收缩水平有了提高, 提高的幅度与原收 缩水平相比, 可以得到提高的百分率, 将其称为理论补偿效率。 混凝土的最终限制收缩率用 rD 表示, s 3 表示除干缩与冷 缩以外的其他收缩总和。得到式 ( 3 ) : 6 , 0 =- S + S T + S 3 ( 3 ) 假设补偿前 OO r O =- 一 4 x 1 0

16、 一 , 补偿后收缩减小至一 2 0 x l 0 , 理论 补偿效率则为 5 0 ; 减小至 0 , 理论补偿效率即达 1 0 0 , 认为 收缩已经得到完全补偿; 8 O , 认为已经贮存了补偿能力。 由此引伸得到广义的补偿收缩混凝土概念 , 这是补偿收缩 混凝土发展中必然产生的新认识。它有如下几层含意: ( 1 ) 凡具有补偿能力、 产生补偿效率的混凝土, 均可视为补 偿收缩混凝土, 目前, 主体是膨胀性混凝土; ( 2 ) 凡能够降低混凝土收缩的材料, 包括减缩剂、 相变材料 及掺合料 , 均可视为补偿材料, 目前其主体是混凝土膨胀剂; ( 3 ) 补偿效率以最终收缩水平为计算依据, 评

17、价混凝土或 补偿材料的补偿能力时, 并不看重膨胀率的高低或膨胀落差的 大小 。 目前看来, 补偿收缩混凝土或膨胀剂主要是采取提高膨胀 率的手段, 以降低干缩、 提高补偿效率。新近修订的G B 2 3 4 3 9 2 0 0 9 混凝土膨胀剂标准体现了这一趋势, 如增列了I I 型产品, 要 求水中 7 d限制膨胀率指标5 x 1 0 。 , 比老标准提高了 1 0 0 ; 干 空 2 1 d干缩率指标为1 1 0 , 比老标准提高 1 0 0 。 5实用补偿 效率 混凝土的收缩完成期很长, 难以得到也实无必要求取最终 限制收缩值。为 了赋予补偿效率实际应用的意义, 按 G B 5 0 1 1

18、9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的规定, 确定使用混凝土水中 1 4 d 、 移至干空 2 8 d ( 即干空中 1 4 d ) 的限制干缩率为基础条件。 补偿效率通过试验求取, 按 G B 2 3 4 3 9 - - - 2 0 0 9附录 B 。 掺膨胀 剂的混凝土限制膨胀和收缩试验方法执行, 试件尺寸 1 0 0 ml l 1 0 0 m mx 3 0 0 1 1 1 1 1 1 ; 纵向限制钢筋 为 O 7 9 , 使用工程确定的 原材料( 含外加剂 、 掺和剂 ) ; 同时进行掺膨胀剂( 或其他补偿材 料) 与不掺膨胀剂同养护条件、 平行对比试验, 结果按式( 4 ) i - 1 - :

19、 I。 十一 。I C s = I l x l 0 0 ( 4 ) I 占 I 式中: 一补偿效率, ; s 补偿收缩混凝土干空2 8 d的剩余限制膨胀率, ; s 一未掺膨胀剂混凝土干空2 8 d的剩余限制膨胀率, 。 用该种方法测定 、 包括了除冷缩之外所有的收缩变形; 可以认为掺与不掺膨胀剂的混凝土冷缩值相当, 由于对比混凝 土的 W C及材料同种 、 同量, 也就自然消除了材料变化对两种 混凝土收缩影响的差别( 未计人膨胀剂降低水化热的效果) , 试 验条件与工况较为接近, 也就使其具有了较高的应用价值。 当使用温控材料进行补偿时, 以晶表示材料的温度补偿当量, 按式( 5 ) 计算补

20、偿效率: l罩 、 o l C I f 1 0 0 ( 5 ) l m l 温控材料的开发时见报导, 但尚未进入使用阶段, 因此, 式( 4 ) 是 目前 的实用计算式 。 6 补偿效率裂缝控制法 利用补偿效率可以形成一种裂缝控制方法, 确定两种基限 值, 一是补偿后允许产生无害裂缝的干空 2 8 d 最低剩余限制膨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胀率即最大限制收缩率, 该值取 GB 5 0 1 1 9规定的一 3 x l O ; 二是 连无害裂缝也不会产生的最低剩余限制膨胀率, 该值与 同值、 反向 , 取一 1 5 x l O 。由此 , 得 到以下开裂判

21、断式 : C s = c , + 0 O3 0 C 1 s +_ 0 0 1 5 Cs 一e + O _O 1 5一 O0 0 0 O0 会 产生无害 裂缝 不裂 ( 6) ( 7) 绝湿状态的钢管混凝土的收缩规律等。 混凝土类别自 应力混凝土补偿收缩混凝土普通混凝土 变形特征 补偿状态 不裂, 并开始贮存补偿能力 ( 8 ) 开 裂判断 当使用温控材料 时 , 等于增大 了极 限拉伸 , 分子 中的 0 0 1 5 应修正为 0 0 1 5 + 8 计算。判断式表明, 按式( 6 ) 控制尚有风险, 按式 ( 7 ) 控制为宜 , 这与裂缝判断的 3 种表述完全一致 。当获得 不裂的抗裂效果

22、时, C 应达到一定指标, 但未必要求达到1 0 0 , 为一 5 x l O 4 时 , C s 应达 7 0 ; 为一 3 x l 0 。时 , 应达 5 O ; 对 于 C 3 0以下使用粉煤灰的混凝土, s 可能降至一 2 x l 0 。的程度, c 。 达 到 2 5 , 即可满 足要求 。 以往的补偿收缩混凝土工程, 按限制膨胀率的测定数据估 评 , 多介于 1 0 - 3 0 之 间 , 补偿 水平偏 低 , 这也许是 某些工 程使用了补偿收缩混凝土但未达到防裂效果的原因。2 0 0 9年, 石家庄市文化广场板式结构的 C 达到 6 3 , 厚度 4 5 0 r l l r n的

23、墙 体及加强带混凝土的 c 达到 7 3 。 “ 补偿效率 补偿能力的贮存一 开裂可能性” 三者之间的关 系 , 可用图 1 表示 。 以混凝土最终变形值( 即测试得到的出水试件指定龄期的 干空剩余膨胀率 ) 为基准 , 依其 大小 划分为 L P五个 区段 。在 L 段, 该值为一 0 0 8 0 0 3 , 是未采取或采取过收缩补偿措施但 收效甚微 的普 通混凝土 , 完 全处于 限制 收缩状态 , 收缩 应力最 大, 开裂。在 N段, 该值一 0 0 3 0 0 1 5 , 实施了补偿收缩 , 限 制膨胀 与限制收缩并 存 , 没有 自应力 ( 膨胀能导人 的预压应 力 ) 储存, 收缩

24、后的变形小于或接近极限拉伸, 已经可以满足一些 一 程抗裂的需 要 , 如地下室底板 , 会产生无害裂缝 ; 对于某些构 件, 如墙体, 可能会产生有害裂缝; 补偿效率大约 2 0 - 5 0 ; 这 是 目前大多数补偿收缩混凝土工程的现状。在 M 段 , 该值提高到 0 0 1 5 0 , 大于极限拉伸 ; 仍处于限制膨胀与限制收缩并存的 状态, 收缩应力虽比N段大大减小却仍然存在; 判断不会开裂, 但墙体类构件仍然可能产生无害裂缝, 因为没有 自应力储存; 此 时, 补偿效率约 5 0 1 0 0 , 对于后浇带、 膨胀加强带及填充混 凝土, 均应要求达此水平。当收缩变形的结果0 - 0

25、0 6 5 1 , 补 偿收缩混凝土进入有补偿能力贮存的 Q段, 形变状态是限制膨 胀, 限制收缩被完全克服 , 于缩后残留的自应力值可保持 0 2 0 7 MP a , 补偿效率1 0 0 ; 此时, 无论用何公式判断, 都会得到 不裂的结论, 这应是补偿收缩混凝土工程应该追求的目标; 目前 来说, 大量使用的钢管混凝土及某些大型预制构件、 后浇带和 膨胀加强带 应达此水平 。 在 P段 , 该 值 0 0 6 5 - 0 1 0 , 处 于绝 对的限制膨胀状态 , 不存在收缩开裂问题 ; 储存的自应力值达 0 7 1 5 MP a , 和 日本桥梁用的钢管混凝土持平 ; 这时 , 也无需

26、考 虑补偿 效率。 从上述 由 L段到 P段 的形变过程分析 , 不难理解 , 增大 自应力储存 、 提高补偿效率是减小收缩变形、 消除收缩应 力从而避免开裂的合理途径 , 并用于预测开裂的可能性。从膨 胀剂和其他补偿收缩材料 的发展看 , 予为储存一定补偿能 力是 可以做到的。当然, 在实施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深入研究, 如由 配筋率高低 、 配筋方式构成的限制膨胀状态的差别 , 经常处于 限制 胀 I 制膨胀+ 限制收 i 限制收缩 自 应力值蔼 贮存予压应力 无予压应力贮存 P Q M I N L 开裂 形变 1 1 0 0 e 6 5 补偿效率 8 I - I 5 8 3 0 s , 一

27、 8 0 1 l 未 补 偿 l 儿J L l 图 1 补偿效率一 补偿能力贮存一 开裂可能性的关系 图 1 中: s 一为补偿收缩混凝土干空最大剩余限制膨胀率 ( 混凝土实际保留0 7 MP a时的形变) ; s 为未进行收缩补偿的普 通混凝土干空最大剩余限制膨胀率( 收缩率) ; s 为混凝土外加 剂应用技术规范规定的补偿收缩混凝土干空最低剩余限制膨 胀率 ; 8 为极 限拉伸 。 使用补偿效率法控制裂缝, 需掌握意以下要点: ( 1 ) C 。 值依 构件形式 应有所 区别。对底板甚 或大体积混凝 土底板 , 可不考虑补偿能力贮存 。 ( 2 ) 对表面积较大的墙、 梁及薄板结构, 应有

28、 1 0 以上的 补偿能力贮存 , 处 于 M 区与 Q区相邻处 , 这类结构 的表层 与内 部对温降与干缩的敏感性差距小。和底板相比, 当 C 。 相同时, 底 板不裂 , 但这类构件可能开裂。 ( 3 ) 对连续式膨胀加强带 , 在增设附加温度筋后 , 提高 , 限 制程度加大, 需要更高的膨胀能张拉钢筋, c 。 应 1 0 0 , 进入 Q 区, 贮存一定 的预压应力 。 ( 4 ) 对钢管混凝土及环形截面构件, 预压应力的贮存应向高 端发展, 接近或进入图 1 所示的P区, 使予压应力达 l 1 5 MP a , 日本 1 9 9 7 年应用 了预压应力达 1 7 MP a的钢管混凝

29、土。 ( 5 ) 对绝对 限制 的后浇带 或后浇式膨 胀加强带 , C 的概念 不完全适用。侧壁的强大压缩并且这种压缩不会自动撤消, 可 认 为几乎不产 生背 向膨胀 、 只产生相 向膨 胀 , 膨 胀能几乎全部 贡献给予压应力 ; 表层面积小, 受干缩的影响也小 ; 所以, 主要 要求混凝土具有足够的限制膨胀率。 对于无配筋的填充混凝土, 膨胀受到侧壁约束使密实度显 著提高 , 并增强 与两侧混凝土( 或岩石等 ) 的黏结力 。 纯 降低水化热 型 、 无膨胀性能 的减缩剂 、 相变材料等 , 虽具 补偿效率 , 但不适用 于该类结构。 ( 6 ) 对 C5 0以上高等级混凝土 , 考虑 自

30、身收缩大、 强度增 进率高并较快形成对膨胀 自我约束的特点, c 应达 1 0 0 或略 高一 点。 ( 7 ) 根据工程情况 , 采取通常使用的保水、 保温养护措施, 有益于减轻予压应力损失、 以维持预先贮存的补偿能力水平。 ( 8 ) 任何裂缝控制方法, 都有可能发生例外 ; 任何混凝土试 验都可能存在被忽视的因素。因此, 使用补偿效率法控制裂缝, 同样存在一个完善提高的过程。 7 补偿收缩材料展望 广义的补偿收缩混凝土及补偿效率概念, 对补偿材料的发 展具有启示性 , 期望 在如下方面取得进展。 51 O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 1 ) 混凝土

31、膨胀剂。 将补偿效率概念引人膨胀剂产品自身 , 生产厂通过加与不 加膨胀剂的标准检验求取膨胀砂浆的 值, 并努力提高。 开发全补偿型的膨胀剂, 即干空2 1 d的剩余限制膨胀率I0 。 石家庄研制的 F E A1 0 0即属于该类型产品, 已经投放市场。 开发低干缩的、 在于缩期可继续产生一定膨胀以补充予压 应力损失的膨胀剂 , 通过保持一定的明矾石含量或引入 Mg O组 分有望达此目的。此前 , 混凝土业界对碱集料形势的估计似过 分严重了一些, 为了限制碱含量、 膨胀剂弃用明矾石 , 非为明智 之举 。 开发水养条件相对宽松的膨胀剂, 如引入 C a O膨胀源。 ( 2 ) 减缩材料 。 混

32、凝土减缩剂, 能够减小收缩或不增大收缩的化学外加剂, 能够减小收缩的掺合料。 ( 3 ) 温控材料。 能够降低水化热的温升或改变水化热行为的温控材料, 相 变材料及掺合料 。 ( 4 ) 多性能的复合材料。 开发降低水化热的膨胀剂, 通过引入降温材料, 在获得予 压应力的同时降低混凝土温升。石家庄研制的F E A 2 0 0即属于 该类产品, 加入 1 0 可使温升降低 5 1 O, 显著提高了岛值。 上接第 4 5页 ( 2 ) 混凝土裂缝检测。斜裂缝大部分 已贯通腹板 , 并 与底板 的横向裂缝连通, 斜裂缝宽度为 0 1 0 3 ton i , 最大纵向裂缝宽 度约为 0 4mm。 (

33、3 ) 氯离子含量检测。氯离子含量约为 0 1 。 根据实际数据计算, 可得各影响因子对于各个评估等级的 隶属度如表 8所示 。 表 8 各影响因子对 于各个评估等级 的隶属度 各评价影响因子的模糊权重如下: 0 60 8。 1 00 80 6 厂 i 一 叶 : 一 叶 。 j l 一 竹 产 6_ + + 0 _ + + 0 1 5 0 2 0 025 0 30 0 3 5 0 60 8。 1 0 0 80 6 0 3 0 0 3 5 0 4 0 0 4 5 0 5 0 宵 : + + + + 0 O 0 0 0 5 0 1 0 0 1 5 0 2 0 然后利用模糊概率式( 7 ) 和式(

34、 8 ) 可得如下信息值集中值: r 3 7 5 0 0 3 9 2 2 2 7 4 4 4 5 7 8 7 3 5 l 经归一化处理后得如下结果 : ff A =1 6 _ 3 l 7 ffc = 3 2 4 ffD = 3 4 I 3 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 可确定出该桥梁上部结构耐久性等 级为 D级偏向于 C级, 表明该桥梁上部结构耐久性状况很差 , 应尽快采取修复或其他提高耐久性的措施。如果用传统的模糊 综合评判法和层次分析法对该算例进行评估 , 评估结果为: 该桥 梁上部结构耐久性状况很差 , 需要大修 、 加固。 52 8结 论 ( 1 ) 广义的补偿收缩混凝土概念, 阐释了补偿收缩

35、混凝土 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 有益于该学说的发展和新型补偿收缩材 料 的开发。 ( 2 ) 在补偿收缩混凝土中引入补偿效率的概念, 使补偿能力 及其贮存转化为量化指标, 有利于实现防裂的予测及人工控制。 ( 3 ) 补偿效率裂缝控制方法, 有理论依据和试验基础, 简 便 、 易行 。 参考文献: 、 1 吴中伟 补偿收缩混凝土 M 】 E 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 9 9 7 【 2 】 吴中伟 , 张鸿直 膨胀混凝土【 M 】 E 京: 中国铁道出版社, 1 9 9 0 3 3 王铁梦 工程结构裂缝控制【 M 】 E 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 9 9 7 【 4 何兴华, 高小旺

36、建筑工程裂缝防治指南【 M 北京 : 中国建筑工业出 版社 , 2 0 0 5 5 】罗国强, 罗刚, 罗诚混凝土 建材工业出版社 , 2 0 0 6 E 京 : 中国 【 6 游宝坤, 李乃珍懂; 胀剂及其补偿收缩混凝土【 M 1 北京: 中国建材工 业 出版社 , 2 0 0 5 7 山田一夫 高膨胀了、 l J 膨胀压控制【 R 】 秩父小野田研究 报告, 1 9 9 7 作者简介: 李乃珍( 1 9 4 2 一 ) , 男,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单位地址: 石家庄市长安区西兆通运河路 6 号( 0 5 0 0 3 1 ) 联系电话 : 0 3 1 1 - 8 5 3 0 5 1 8 6

37、 3 结论与展 望 显然, 用模糊概率模型与用传统的模糊综合评判法和层次 分析法对上述算例进行评估 , 得 出的结果一致 。同时本文 中的 模糊概率模型的计算过程可编成一个小程序, 使之能较快获得 评估结果。因此在评估钢筋混凝土桥梁的耐久性方面, 模糊概 率模型不失为一种新的、 可靠的、 简便的评估模型。限于篇幅, 只选取了4个主要影响因子, 在以后的研究中还可以综合考虑 其他的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 】 牛荻涛, 陈亦奇, 于澍 混凝土结构的碳化模式与碳化寿命分析 J 西 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 1 9 9 5 , 2 7 ( 4 ) : 3 6 5 3 6 9 2 】 任更锋, 徐岳,

38、等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在役 R c桥梁耐久性评估 J 】 长 安大学学报 , 2 0 0 8 , 2 8 ( 6 ) : 4 l - 4 5 【 3 】杨则英, 黄承逵, 曲建波 基于自适应神经一 模糊推理系统和遗传算 法的桥梁耐久性评估J 】 土木工程学报, 2 0 0 6 。 3 9 ( 2 ) : 1 6 2 0 4 】刘章军, 袁秋平, 李建林 模糊概率模型在岩爆烈度分级预测中的应 用【 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 2 0 0 8 , 2 7 ( S 1 ) : 3 0 9 5 3 1 0 3 【 5 刘章军, 叶燎原 基于模糊理论的单层工业厂房震害预测 四川建 筑科学研究 , 2 0

39、0 6 , 3 2 ( 1 ) : 1 2 1 1 2 5 【 6 j6 C E C S 2 2 0 : 2 0 0 7 , 混凝土结构耐久J隆评定标【 s 1 【 7 】 牛荻涛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与寿命预测 M 】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 0 0 3 : 1 6 91 9 0 8 C E NG I Z D A A c c e l e r a t e d c a r b o n a t i o n a n d t e s t i n g c o n c r e t e m a d e w i t h fl y a s h J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a n d B u

40、i l d i n g M a t e ri a l s , 2 0 0 3 , 1 7 ( 3 ) : 1 4 7 1 5 2 【 9 王济川, 王玉倩 结构可靠度鉴定与试验诊断【 M 】 长沙 : 湖南大学出 版社 , 2 0 0 4 : 9 4 9 5 , 2 3 9 2 4 7 作者简介: 胡桂娟( 1 9 7 3 一 ) , 女, 博士生, 工程师, 主要从事工程结构破 坏分析与计算机仿 真。 单位地址: 广西南宁市秀灵路西一里 6 号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土 木系( 5 3 0 0 0 4 ) 联 系电话 : 1 5 9 7 7 4 6 6 5 8 0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基础工程/设备基础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