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4 2 工 程 质 量 水 利 建 设 与管 理 2 0 1 0年 第 2期 蘩疆严寒地 慕碾压 瀑凝士 坶 臻 蘧 :孽 I=薰 番 :剪 王志 臣 ( 葛洲坝集团项 目管理有限公 司 宜 昌4 4 3 0 0 2 ) 【 摘要】 新疆严寒地区某水利枢纽工程针对各种影响施工的不利因素确立了质量控制点, 并采取了专门监理控制 措施和方法 , 各 类检测 、 检验数据及 一枯 、 二枯成果反映施工质量 良好, 施工过程处于受控状 态。 【 关键词】 严寒地区碾压混凝土 监理质量控制 1 工程概况 新疆北部严寒地区某水利枢纽工程 主要 由碾压混凝 土重力坝、 副坝和水电站组成 , 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分溢流 坝段和非溢流坝段。 最大坝高 1 2 1 5 m, 主坝全长 1 5 7 0 m, 最 大水头 1 1 9 6 m。 工程所在地 区纬度高 , 太阳辐射 量小 , 春秋季短 、 冬 季较长( 1 1月 次 年 4月 ) , 夏季气 温较高 , 冬季气温较 严寒 , 气温年较差悬 殊 , 日较差 明显 , 多年平均气 温仅 2 7 , 极端最 高气温 4 0 1 , 极 端最底气 温一 4 9 8 C, 多 年平均降水量 1 8 3 9 ram,多年平均蒸发量 1 9 1 5 1 mm, 多 年平均 风速 1 8 r n s ,最 大风速 2 5 m s ,最 大积雪 厚度 7 5 c m, 最大冻土深 1 7 5 c m, 年有效施工期仅 7个月 , 气象 和气候条件 十分恶劣 。 “ 冷 、 热 、 风 、 干 ” 是制约该 工程 温度控制 的主要 环 境 因素 。 2 原材料及拌和质 量控制点 2 1 原材料 a 水泥。该工程采用水泥“ 天山牌 ” P 0 4 2 5普通硅酸 盐水泥 、 特供水泥 、 P H S R 4 2 5高抗硫水泥 , 除了物理力学 指标满足设计标准外 , 不同类别水泥分罐储存 , 避免混杂 及有效利用既有储存设施是控制重点之一。 b 砂石骨料。细骨料采用当地天然砂 , 含泥量要求小 于 2 ,其余指标满足规范要求,粗骨料采用当地人工骨 料, 岩性以片麻花 岗岩为主 , 控制指标按规范及设计标准 执行。 c 粉煤灰 。采用 新疆 玛纳斯 电厂生产 的 I 级粉煤 灰 , 石河子 、 独 山子 电厂生产 的 I I 级 粉煤灰 , 质量标准 按 G B , T 1 5 9 5 2 0 o 5 用 于水泥 和混凝 土 中的粉煤灰 及 D L T 5 0 5 5 1 9 9 6 水 工 混凝 土 掺用 粉 煤灰 技术 规 范 执行 。 d 外加剂。减水剂优先选用新疆五杰化工有限公司 P MS 一3碾压混凝土用缓凝高效减水 剂和 N卜 1 常态混 凝土用高效减水剂, 减水率较高, 缓凝时间适中, 抗压强度 比较高。引气剂优先选用新疆五杰化工有限公司 P M s N E A, 引气剂。掺量及检测按设计指标控制。 e 石粉。由于天然砂中细颗粒含量偏少 , 为了保证碾 压混凝土的可碾性, 通过在混凝土中掺加石粉来补偿细颗 粒不 足。 2 2 配合比及拌和 a 混凝土配合 比根据 2 0 0 6年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贵阳 勘测设计研究院工程科研院提交的 喀腊塑克大坝混凝土 原材料及配合比试验研究报告 和“ 喀腊塑克工程 R C C配 合比现场试验专家咨询会” 意见 , 由参建各方独 自完成配 合比拌和物性能试验和试件成型、 养护及各种力学、 变形 、 耐久等试验。结合气温变化、 仓面大小及骨料饱和面干等 情况 , 经监理工程师批复后实施。施工配合比调整的原则 是:硬化后碾压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指标满足设计要求 , 减 水剂的调整幅度不得大于 0 1 。 b 拌和楼拌和称量系统由当地技术监督局定期检定 ; 开机前 , 对拌和称量系统运行工况进行检查 ; 每班开机前 ( 包括更换配料单 ) ,拌和楼操作人员按监理工程师批准、 试验室签发的配料单开机拌和。 碾压混凝土应充分搅拌均匀 ,满足施工的工作度要 求,其投料顺序和拌和时间按不同楼型经试验后确定 ; 搅 王志 臣 新疆严寒地 区某碾压混凝 土重力坝监理质量控制 4 3 拌机在正式投入生产之前 , 按 D L T 5 1 1 2 -2 0 0 0 ( 水工碾压 混凝土施工规范 的有关要求 , 对混凝土拌和物进行均匀 性检验。 2 - 3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点 a 开仓准备。施工单位按 内部 “ 三检” 制对建基 面检 查 、 缝面 、 模板 、 钢筋 、 止水 、 伸缩缝 、 预埋件 、 混凝土预制 件 、 坝体冷却水管系统 、 灌浆预埋管路 、 观测仪器检查合格 后 , 并备齐验收资料及“ 仓面设计” 和浇筑要领图 , 由专职 质检人员向监理工程师 申报验收 , 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 签发开仓证 ; 开仓证一式两份 , 监理单位 、 施工单位各 一 份 ; 监理工程师未签发开仓证 , 严禁开仓浇筑混凝土 ; 开仓 证签发 2 4 h后还未进行混凝土浇筑,此开仓证即行作废 , 继续施工时需重新签发。 b 运输、 卸料 、 平仓施工。 监理人员重点控制运输车辆 清洗 、 脱水、 行驶速度等 ; 汽车装运混凝土时, 必须坚持两 点或多点接料 ; 有多品种混凝土时挂牌标识 ; 自卸汽车在 仓面卸料时, 必须采用两点或多点卸料法 , 拌和物宜卸在 已经摊铺好的条带上 , 再通过平仓机摊平 , 以尽量减少骨 料的分离。测量人员负责在周边模板上绘制平仓控制线 、 不同品种混凝土之间的控制线 , 平仓时应严格控制 ; 仓面 检查员应严格控制不 同级配或标号混凝土分界线 , 碾压混 凝土平仓方向应按浇筑要领图的要求进行 , 平仓厚度不得 大于 3 5 c m, 超 出规定值的部位必须重新平仓 , 局部不平 的 部位用人工辅助摊平等。 C 碾压施工过程。重点控制碾压机具的运行情况 、 碾 压参数 ( 速度 、 遍数等) 、 碾压条带间及端头部位的搭接情 况、 旁站布点检测记录压实容重等指标 , 表面的泌水 、 骨料 分离 、 层面不泛浆等处理情况, 层间间隔时间等; 该工程主 要采用斜层平推法 , 重点要控制斜层碾压方向( 为下游往 上游方向或左右岸方 向) 、 斜坡坡比( 应不大于 l : l o ) 、 斜层 碾压的坡脚处理( 按浇筑要领图确定在斜面底脚宽度摊铺 砂浆 , 砂浆摊铺长度应与碾压条带宽度相对应 , 砂浆铺筑 前应将仓 面清洗干净 , 要求仓面湿润但不得积水。同时在 已碾压密实的斜面上备置适量的碾压混凝土, 保证平推段 砂浆铺筑完成后可以立即覆盖碾压混凝土 , 在进行下游往 上游方向的斜面碾压时 ,平推段应平行坝轴线方向碾压。 在进行左右岸方向的斜 面碾压时 , 按斜面方向, 即平行坝 轴线方 向进行平推段碾压 , 下一层开始铺设砂浆前应挖除 平推段端部 以外的碾压混凝土 , 挖除范围以挖到上一次已 铺 的砂浆为准。 挖除的混凝土料均匀地摊铺在未碾压混凝 土面上 ,不得铺洒在上游面二级配混凝土区和下游面 3 m 范围内) 。 d 碾压层面与施工缝处理 : 碾 压层 面处理 :每个碾压层 面一般都要均匀铺 2 3 m m厚水泥粉煤灰净浆 , 若这个部位泛浆情况很好 , 也可 免铺水 泥粉煤灰净浆。其他区域不超过初凝 时间的层 面 不作处理 , 按工序继续铺筑上层碾压混凝土。 超过初凝时 间 2 h以内的层面增铺 2 - 3 ra m厚 的水泥粉煤灰净浆 , 超 过初凝 时间 2 4 h的层面增铺 1 5 ra m的水泥砂浆后 , 方可 再铺筑上层混凝土继续施工。 直接铺筑时间应不大于 2 h 。 层间间隔时间应控制在 6 h以内, 且最长不允许超出混凝 土初凝时间。 施 工缝 ( 冷缝 ) 处理 : 缝面处 理可用 高压 水 冲毛等 方法清 除混凝 土表面的浮砂 及松动骨料 ( 以露 出砂粒 、 小石为准 ) 。处理合格后 ,先均匀刮铺一层 1 5 mm水 泥 砂浆 ( 水泥砂浆 应 比碾压混凝 土高 一个等 级 ) , 砂浆 超 前碾压混凝土铺筑 , 然后立 即在其上摊铺碾 压混凝土 , 混凝土应在砂浆初凝 以前 碾压完毕 。施 工缝 的冲毛 时 间 , 应根据施工季节 、 混凝土强度 、 设 备性 能等因素 , 经 现场试 验确定 , 不得提前 冲毛。因施 工计划改 变 、 降雨 或其他原因造成施工 中断时 ,应及 时对 已经摊铺 的混 凝 土进 行碾压 ,停止铺筑处 的混凝土 面宜碾 压成坡度 不大于 1 : 4的斜坡 面。 e 造缝 。诱导缝采用振动式切缝器切缝 , 成缝面积应 不小于设计面积的 6 0 。切缝采用“ 先碾后切” 的方式 , 切 缝深度不小于 2 0 c m, 采用连续式切缝方式进行, 填缝材料 采用双层彩条布 , 布宽不得小于切缝刀片宽度。 f 变态混凝土施工。变态混凝土掺浆量不应大于变态 混凝土量的 4 ( 体积比) ;变态混凝土采用打孔法加浆的 方式 。具体要求是 : 在已摊铺好 的碾压混凝土上 , 人工打 孔,然后将灰浆均匀注入孔内,孔间距 1 5 c m,孑 L 径 2 5 4 c m, 孔深不小于 2 5 c m, 并严格控制加浆量。 2 4 针对特殊气候条件的质量控制点 a 根据工程区夏季高温、 大风特点, 对 V C值进行 动态控制 。6 8月气温最高 , 从 出机 口到仓面 的 V C值 损失最大 ,机 口按 1 3 s 控 制 ,仓 面实测在 5 8 s ; 4 5 月 、 9 1 0月 出机 口按 3 5 s控制 , 仓 面实测 5 8 s , 满 足 碾压 混凝 土可碾性要求 。对混凝 土进行 预冷 , 机 口温度 按不大 于 1 6 控制 。 运输 车辆加设顶棚 , 减少混凝 土温 度回升。摊铺平仓后立 即进行无振碾 压 2 遍 , 并采用三 王志 臣 新疆严 寒地 区某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监理质量控制 防布铺 盖 , 防止水分过快散失 。 b 低温及寒冷天气碾压混凝土施工。加强对混凝 土 温度 的检测 , 当气温低于一 I C 时 , 收仓后及时覆盖保温 , 上层摊铺前 ,对碾压层面出现冻皮 的表面采取无振补碾 处理 ; 摊铺平仓后立即进行无振碾压 2遍 , 并采用三防布 铺盖 , 防止温度降低过快。 低温季节施工混凝土的最低温 度原则上不应小于一 3 C, 一般控制出机 口温度 8 1 0 、 入 仓温度 5 8 。 每年 1 2月至次年 2月平均温度在一 1 7 以 下 , 此时不考虑坝体混凝土浇筑 。 在 3月中、 下旬和 1 1 月 上旬 , 当 日平均气温在一 3 C以上需要浇筑坝体混凝土时 , 采取低温施工措施 , 如采取热水拌和 、 保温模板 、 运输车 和仓面及时覆盖保温被等措施 ,具体根据不 同施工时段 采取相应的措施 。 c 永久保温和越冬层面临时保温。上游面采用“ 聚氨 酯防渗涂层 ( 2 m m) + 粘贴 X P S ( 5 c m ) + 回填坡积物” 的保温 防渗结构 , 其中, 越冬层 以下 2 5 m范 围内采用“ 聚氨酯防 渗涂层 ( 2 mm) + 粘贴 X P S ( 1 0 c m) + 回填坡积物” , 下游面采 用“ 粘贴 X P S板( 1 0 mm) + 外涂防裂聚合物砂浆+ 耐碱网格 布” 。监理工程师重点控制涂层厚度 、 X P S质量 、 粘结剂配 比等。工程区 1 1 月 次年 3 月属越冬期 , 必须对越冬层面 进 行保 护 ,首先 清理 表 面 ,其上 铺设 一 层塑料 薄 膜 ( 0 6 m m) 再铺设两层 2 c m厚的聚乙烯保温被 , 再铺设 1 3 层 2 c m厚的棉被 , 顶部用三防帆布包裹, 并在保温被周边 及越冬层 以下 2 6 c m范围喷涂 1 0 c m厚 的聚氨酯硬质泡 沫 , 重点控制铺设时间、 覆盖材料质量、 防风措施及防火安 全措施。 3 主 要监理措施 3 1 建立健全现场监理组织机构, 合理调配监理人员 根据碾压混凝土工程实际情况 , 充分考虑工程进度和 施工高峰变化 的因素 , 合理组织调配监理力量 , 建立 了直 线职能型的组织机构,根据工程需要不断充实监理人员 , 有效地保证了质量监理工作。根据监理工作需要 , 施工高 峰期监理人员达到 5 3人。 3 2 不断补充和完善各项监理工作制度 监理部根据 某 水利枢纽碾压混凝 土监理工作大 纲 的监理总 目标 , 坚持 “ 守法 、 诚信 、 公正 、 科学 ” 的宗 旨, 严格监理 , 不断制定和完善各项监理工作制度 , 制定 有效的监理措施 , 保证各专业施工项 目均有相应 的工程 质量监理实施细则 , 使各项监理工作有 章可循 。根据质 量监理工作 的特点对 各项监理工作 的操作程 序和质量 控 制手段进行 细化 , 作相应的 明确规定 , 使 监理工作规 范化 、 制度化 , 根据项 目监理工 作需要 , 陆续制定 了 l 7 项规章制度 。 3 - 3 抓好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 严把施工质量关 监理部贯彻合同质量 目标及业主单位提出的“ 第一是 质量、 第二是质量 、 第三还是质量 ” 的目标 , 将质量控制贯 穿于工程施工 的全过程 , 对关键部位 、 主要环节 、 重点工 序 , 实施全方位 、 全过程 、 全天候的严格系统监理 , 并采取 重点控制与一般控制相结合 、 巡视检查与旁站监理相结合 的方法, 使工程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3 4 采取旁站 、 测量 、 试验和指令性文件等综合手段 仓面工艺采取三班制 2 4 小时旁站监理, 一个 R C C浇 筑仓面一般安排一个或两个监理员进行旁站。 旁站监理员 主要按 某大坝碾压混凝土施工监理实施细则 和 某 R C C 施工工法 、 浇筑要领图 、 设计施工技术要求旁站监督承 包人施工 , 主要对 以下现场施工质量进行控制 : 碾压混凝 土入仓温度 、 V C值 、 碾压遍数 、 泛浆效果 、 压实度 、 人仓 口 和浇筑仓面的污染控制等。在碾压遍数和压实度都满足设 计要求的情况下, 如没有良好的泛浆效果 , 监理员均要求 承包人进行补碾。重点对上下游防渗区的碾压施工质量进 行严格监控。 监理部专门设立测量专业组 , 测量工程师对施工控制 网、 原地形测量成果、 建筑物体型等测量成果进行复核 , 并 在过程中对模板 、 轴线 、 轮廓线等进行跟踪抽查 , 有效地保 证了施工质量。 试验是质量监理 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了确保碾压混凝 土工程质量 , 监理部试验室根据监理工作的要求 , 建立和 完善了质量体系 , 积极开展质量抽检和试验工作 , 随时提 交材料检测报告 , 每月及时编制质量抽检试验情况 , 为质 量监理提供 了有效的数据支撑。 监理工程师通过书面指令对施工单位进行质量控制, 随时指出施工 中发生或可能发生的质量问题 , 提醒施工单 位加 以重视或改进。 4 质量控 制成果 4 1 原材料控制 根据平行检测和见证检测情况 , 除石粉个别组存在超 标现象 , 水泥、 粉煤灰、 外加剂等原材料全部达到合格要求 ( 见表 1 ) 。 4 2 中间产品控制 除粗 、 细骨料有超标现象外 , 其余指标满 足设计要 王志 臣, 新 疆严寒地 区某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监理质量控制 4 5 表 1 原 材 料 检 测 结 果 I标施工单位 自检 标施工单位 自检 监 理 抽 检 数 项 目检测 组数 合格率( ) 组数 合格率( ) 组数 合格率( ) 水泥 4 0 8 1 0 0 1 6 2 1 0 HD 2 7 2 1 o 0 粉煤灰 4 6 7 1 0 0 l 3 8 1 o o 2 5 0 1 o 0 石粉 1 7 7 1 o o 5 3 l o 0 1 2 9 9 8 7 b JJ t l 剂 2 7 1 0 0 1 5 1 o o 4 l 1 o o 求 , 监理 抽检 频次 不小 于 3 0 , 超 出 S L 2 8 8 -2 0 0 3 水 利工程建设项 目施工监 理规范 规定 , 较 好地 复核 、 证 明了施工 单位检 测数据 的准确性 及工程 实体质 量 ( 见 表 2 ) 。 4 3 压实容重检测 二级配 区基准容 重为 2 4 0 0 g c m 。 ,二 级配压实容重 表 2 中 间 产 品 检 测 结 果 检测项 目 I 标施工单位 自检 标施工单位 自检 监理独立抽检数 混凝土强度 2 8 9 0 1 8 0 2 3 4 1 5 O , 4 O 2 1 0 1 0 o , l o 0 3 9 9 8 2 2 9 1 0 D 1 0 0 , 1 0 0 2 3 3 , 0 8 8 9 9 7 1 0 o , 1 o 0 混凝土耐久 1 0 1 o o 1 0 l o o 1 1 o o 粗 骨料 6 8 6 9 9 5 3 O 1 9 9 1 4 5 5 9 9 -3 细骨料 3 0 2 0 1 o o 1 8 7 l 0 0 l 9 6 9 9 5 钢筋 4 3 6 1 o o 7 3 1 o o 5 7 l o o 钢筋焊接 1 4 0 1 0 0 3 2 1 0 0 5 6 l o o 铜止水 4 6 1 【 x 】 7 1 0 0 3 2 l o o 9 8 以上 ;三级配基准容重为 2 4 2 0 g c m ,压实度 9 9 1) 2 4 4 上。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见表 3 ) 。 一 枯 、 二枯 R C C芯样成果 2 0 0 8年 3月进行大坝碾压混凝土一枯芯样钻取 , 由设 表 3 压实容重检测结果 监理抽检 施工单位自 检 检测项 目 二 级 配 三 级 配 二 级 配 三 级 配 数值 湿密度 压实度 湿密度 压实度 湿密度 压实度 湿密度 压实度 (k g m ) ( ) (k gm ) ( ) (k gC m 3) ( ) (k gm ) ( ) 最大值 2 4 8 9 1 0 2 9 2 4 6 9 1 0 o 7 2 4 8 2 1 0 2 6 2 4 9 O l 0 o O 最小值 2 3 2 0 9 8 0 2 3 6 1 9 8 0 2 3 5 9 9 8 _ 3 2 3 5 7 9 7 4 主坝 平均值 2 3 8 2 9 9 5 2 4 0 2 9 9 4 2 3 8 6 9 9 0 2 4 0 4 9 9 3 组数 1 6 2 l 4 8 0 0 4 8 6 8 1 7 4 0 7 计单位分别在大坝 6 4 5 0 0 m、 6 4 1 0 0 m高程浇筑层面 的二 级 配防渗 区和三级配坝体内部区各布置三个孔位进行钻 孔取芯 , 钻孔取芯共获得混凝土芯样 l 1 6 3 6 m, 其中有 1 l m 长芯样一根, 获得率 1 0 0 。 a 芯样外观。碾压混凝土段大部分芯样表面光滑 、 致 密 , 骨料分布均匀, 芯样完整性好 , 约为总量 1 的芯样 , 骨 料较集中, 芯样较疏松 , 完整性一般。 常态混凝土段芯样表面光滑 、 致密 , 骨料分布均匀 , 略 有气孔, 芯样完整性好。 碾压混凝土与常态混凝土层面结合 良好 , 混凝土与建 基面胶结 良好。 b 芯样性能。 二级配芯样容重 2 3 7 5 2 4 5 5 k g c m3 , 平均 王志 臣, 新疆严 寒地 区某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监理质量控制 值 2 4 1 6 k g c m ; 三级配芯样容重 2 4 0 7 2 4 6 0 k g c m 。 , 平均值 为 2 4 3 5 k g c m 。 芯 样 强度 在 2 3 1 MP a 3 8 9 MP a之 间 ,满足 设 计 强度 要求 。 弹性模量在 2 2 8 1 0 4 3 9 4 1 0 4 Mp a之间, 泊松 比多为 0 1 4 0 1 6 。 二级配极拉值在 O 7 1 1 0 - 4 0 9 2 x l O - 4 MP a之间;三级 配极拉值在 0 5 5 x 1 0 - 4 0 8 0 x 1 0 - 4 M p a 之间;局部拉断面大 骨料分布集 中, 且骨料周边略有裹粉。 二级配抗渗等级略低于 WI O的抗渗等级要求 ,三级 配达到了 W4要求。 芯样抗冻试验结果略低于设计抗冻等级 F 3 0 0 、 F I O 0 、 F 5 0的要求。 2 0 0 9年 4月对 2 0 0 8年浇筑混凝土二枯芯样进行钻取 及压水试验工作 , 大坝 I I 标在 5 6号坝段取出 1 6 4 6 m长度 芯样 ( 芯样有效直径 1 9 0 mm, 国内最长 ) 一根 , 共包含 了 5 个施工缝面, 5 4 个碾压层面, 芯样获取率 1 0 0 。 大坝 I 标 2 0 0 9年度钻孔 取芯共 获得芯样 4 1 4 8 6 m, 其中混凝土芯样 4 1 2 1 5 m, 芯样获得率 1 0 0 。并于上游 二级配区获得 1 6 5 5 m长芯一根 ( 目前 1 5 0 mm孔径国内 最长 ) 。 大坝上游二级配区钻孔试段透水率最大值 0 9 5 L u , 最 小值 0 0 5 L u , 平均透水率 0 5 6 L u 。混凝土属微透水。 大坝下游三级配区钻孔试段透水率最大值 2 6 4 L u , 最 小值 0 3 8 L u , 平均透水率 1 4 5 L u 。混凝土属弱透水。 芯样外观质量描述: R C C 碾压混凝土段 ,大部分芯样 表面光滑、 致密, 骨料分布均匀 ; 层缝间结合 良好 , 层缝面 完好率 9 7 3 7 ; 芯样完整性好 ; 约为总量 l 的芯样, 有骨 料集中、 芯样较疏松及表面粗糙现象 , 完整性一般; R C C碾 压混凝土与常态混凝土层间结合良好。 5 结语 通过确立质量控制点 , 并针对影响施工的不利气候因 素采取相应监理措施 , 对新疆北部严寒地区某辗压混凝土 施工质量进行控制,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坚持用数据说话。该工程监理过程中通过取得大量的 抽检数据对施工单位的检测数据进行验证 , 同时通过对数 据的加工 、 分析 、 处 理找 出规律 , 从而对监理措施进行调 整, 有利于监理质量控制。 针对一枯芯样抗冻指标检测略低于设计指标 的实际 情况 , 在下一步监理过程中要以此作为控制的重点。A ( 上接第4 9页) 供水某标段从事了四年的质量管理工作 , 由于开工初期 , 对质 量成本 的认识 和经验欠缺 , 造 成在 项 目管理上质量成本管理 的不足。在施工的第一年 , 没 有在年初进行谋划也 没有在年底将质量成本分析 出来 和进行有效 的管理 , 造成质量成本的部分浪费 。在施工 的第二年 , 将 质量成 本的理念导入项 目的管理 中, 从而 使质量成本 意识增强 , 并认识到进行质量成本管理的重 要性 , 这样 , 在年初进行了质量成本管理的谋划 , 在项 目 实施过程 中按 照管理 谋划对质量成本进行 了有效 的控 制 , 减少不必要 的成本浪费 , 尽量压缩必须 的成本支出。 在施工过程 中 , 加强质量控 制 , 大大减少 了因为工 程返 工或处理质量缺陷造成的成本损失 , 成 本管理取得了明 显 的成效 。 在 2 0 0 8 年主体工程完成以后 ,对施工中发生的质量 成本进行了统计和分析。本工程合同价为 1 7 7 5 7 万元。在 将近 3年的施工 中,按照质量成本的管理办法进行统计 , 发生的质量成本总和为 1 5 8 5万元 ,几乎 占合 同价款的 1 0 。其中, 质量管理人员人工费 2 8 0万元 , 质量管理措施 费 3 7 0万元 , 施工过程质量成本 6 0 5万元 , 成品、 半成 品试 验费 3 0 0万元 , 质量技术成本 3 0万元。 施工过程的质量成 本占很高的比例。将这部分单独拿出来逐项进行分析 , 其 中将近 2 0 0万元的费用均为因质量原因引起的返工或变 更而增加的费用 ,施工第一年的费用达到 1 2 0多万元 , 几 乎占一大半 , 在施工第二年 、 第三年 , 由于有意识地对这些 费用进行了控制和管理 , 这部分费用大大减少 , 减少 了整 个项 目的质量成本投入, 为项 目增加了很客观的效益。由 此可见 , 在项 目上实施质量成本管理意义重大 , 一旦实施 将很有成效。 6 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与阐述 , 可以深深认识到水利施工企业 进行质量成本管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项 目 管理是一项复 杂、 艰 巨且很有意义的工作 , 而成本管理是项 目管理 的中 心。 我们只有在施工实践中大胆管理 、 不断探索 , 才能为企 业获得最大的效益。A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