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历史考研大纲比较分析.pptx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4625675 上传时间:2024-10-08 格式:PPTX 页数:91 大小:867.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考研大纲比较分析.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历史考研大纲比较分析.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历史考研大纲比较分析.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历史考研大纲比较分析.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91页
历史考研大纲比较分析.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历史学基础考试大纲历史学基础考试大纲比较分析比较分析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壹壹.09.09、1010年大纲比较年大纲比较贰贰.10.10、1111年大纲比较年大纲比较0909、1010年大纲比较年大纲比较壹壹一一.09.09、1010年大纲整体组成年大纲整体组成考查目标考查目标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考查范围考查范围试题示例试题示例附录:附录:二二.09.10.09.10年大纲的不同年大纲的不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四、试卷题型结构四、试卷题型结构0909简答题简答题1010问答题问答题简答题简答题为什么改称为什么改称问答题问答题最主要的

2、原因:最主要的原因:准确表述准确表述题型题型名称名称测试测试考生考生答题能力答题能力改称后改称后对应试的影响对应试的影响简答题要求:简答题要求:少少问答题要求:问答题要求:准准改称后改称后对应试的影响对应试的影响无论简答还是问答,无论简答还是问答,都是要抓住都是要抓住采分点采分点,答出答出关键词关键词。简答题简答题:隋朝加强中央集权:隋朝加强中央集权与巩固统一的措施及其意义与巩固统一的措施及其意义措施:措施:下诏下诏“大索貌阅大索貌阅”,令地方核实户籍;制定,令地方核实户籍;制定“输籍定样输籍定样”。定期评定户等。废止郡一级建制,实行。定期评定户等。废止郡一级建制,实行州、县两级制;废除九品中

3、正制;地方官府的属官改州、县两级制;废除九品中正制;地方官府的属官改由吏部统一任免。在洛阳建东都;开凿大运河。由吏部统一任免。在洛阳建东都;开凿大运河。意义:意义:国家控制了更多的人口,赋税来源更有保证;国家控制了更多的人口,赋税来源更有保证;百姓赋役负担更加合理。提高了行政效率;打击了士百姓赋役负担更加合理。提高了行政效率;打击了士族门阀政治。加强了对华北、江南等地区的控制;沟族门阀政治。加强了对华北、江南等地区的控制;沟通了南北经济和文化联系。通了南北经济和文化联系。07简述元代的行省制度及其意义简述元代的行省制度及其意义全称全称“行中书省行中书省”,初为元中央最高行政机构,初为元中央最高

4、行政机构中书省的派出机构,后成为地方最高行政区划。中书省的派出机构,后成为地方最高行政区划。除京师及附近地区直隶中书省外,全国设岭北、除京师及附近地区直隶中书省外,全国设岭北、辽阳、甘肃、云南、河南、湖广、江浙、四川、辽阳、甘肃、云南、河南、湖广、江浙、四川、江西、陕西等十大行省;辖区辽阔、军政合一;江西、陕西等十大行省;辖区辽阔、军政合一;置丞相、平章等官总领该地区事务;下设路、置丞相、平章等官总领该地区事务;下设路、府、州、县。府、州、县。意义:意义:有效巩固了元朝的大一统;是中国地方有效巩固了元朝的大一统;是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改革,省制的开端。行政制度的重大改革,省制的开端。08简述

5、魏晋玄学的产生背景及其代表人简述魏晋玄学的产生背景及其代表人物的基本思想物的基本思想 背景:汉代儒学的神秘化、繁琐化,使之丧失了背景:汉代儒学的神秘化、繁琐化,使之丧失了统治思想的功能,魏晋士族门阀阶层需要寻求适应自统治思想的功能,魏晋士族门阀阶层需要寻求适应自身需要的统治思想;汉末以后的长期动荡,经学传授身需要的统治思想;汉末以后的长期动荡,经学传授的的“家法家法”、“师法师法”传统断裂,为新的学术风气兴传统断裂,为新的学术风气兴起创造了条件。起创造了条件。代表人物的基本思想:玄学探讨代表人物的基本思想:玄学探讨“有有”与与“无无”的关系,最终落实到的关系,最终落实到“自然自然”与与“名教名

6、教”的关系上。的关系上。何晏、王弼主张何晏、王弼主张“有有”生于生于“无无”,“名教本于自然名教本于自然”;嵇康、阮籍主张;嵇康、阮籍主张“贵无贵无”,“越名教而任自然越名教而任自然”,蔑弃礼法;裴頠、郭象,蔑弃礼法;裴頠、郭象“崇有崇有”,认为一切,认为一切“有有”皆皆“块然自生块然自生”,“名教即自然名教即自然”,抬高名教的地位。,抬高名教的地位。09问答题问答题:论述西汉时期的诸侯:论述西汉时期的诸侯王国问题王国问题10 秦统一后确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但分封制仍有强秦统一后确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但分封制仍有强烈的影响。烈的影响。刘邦称帝后逐一翦灭主要异姓诸侯王,同时分封自己的

7、子刘邦称帝后逐一翦灭主要异姓诸侯王,同时分封自己的子弟为王、功臣为侯,并订立非刘氏不王的誓约。王国地域广大、弟为王、功臣为侯,并订立非刘氏不王的誓约。王国地域广大、政治上具有相当的独立性。政治上具有相当的独立性。汉文帝时,诸侯王国与中央对立的形势日益明显,贾谊建议汉文帝时,诸侯王国与中央对立的形势日益明显,贾谊建议削弱诸侯王国的辖地,削弱诸侯王国的辖地,“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众建诸侯而少其力”。汉景帝采纳晁。汉景帝采纳晁错建议,实行削藩,激起错建议,实行削藩,激起“七国之乱七国之乱”。朝廷借平定叛乱之机,。朝廷借平定叛乱之机,取消诸侯王治民的权力,将王国官吏的任命权收归中央,诸侯取消诸侯王治民的权

8、力,将王国官吏的任命权收归中央,诸侯王国政治影响力削弱。王国政治影响力削弱。汉武帝下汉武帝下“推恩令推恩令”,肢解各诸侯王国;颁布,肢解各诸侯王国;颁布“左官律左官律”和和“附益法附益法”;并直接剥夺诸侯爵位。诸侯王国问题最终解决,;并直接剥夺诸侯爵位。诸侯王国问题最终解决,中央集权得到强化。中央集权得到强化。1010、1111年大纲比较年大纲比较贰贰一一.11.11年大纲的年大纲的新变化新变化(一)结构变化(一)结构变化(二)内容变化(二)内容变化1111年大纲由年大纲由六部分组成六部分组成多出多出“考试性质考试性质”部分部分(一)(一)1111年大纲的年大纲的结结构变化构变化考试性质考试性

9、质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考查范围考查范围试题示例试题示例附录:附录:考查目标考查目标1111年大纲整体组成年大纲整体组成0909、1010年大纲整体组成年大纲整体组成考查目标考查目标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考查范围考查范围试题示例试题示例附录:附录:(二)(二)1111年大纲的年大纲的内容变化内容变化(1 1)考试性质的变化)考试性质的变化(2 2)考查目标的变化)考查目标的变化(3 3)考试题型的变化)考试题型的变化(4 4)考查内容的变化)考查内容的变化(1 1)考试性质的变化)考试性质的变化1010年:考试内容为历史学年:考试内容为历史学基础基础知识、知识、基本

10、基本理论、理论、基本基本史料、史料、基本基本技能等。技能等。1111年:有效地测试考生所掌握年:有效地测试考生所掌握的历史学学科大学本科阶段的的历史学学科大学本科阶段的专业专业基础基础知识知识、基本、基本理论。理论。(2 2)考查目标的变化)考查目标的变化除了标点符号,文字没有任何变化除了标点符号,文字没有任何变化仍然是仍然是四基,四基,需要做的是需要做的是深度解读深度解读附:考查目标的解读附:考查目标的解读考查目标的整体解读考查目标的整体解读1.1.掌握掌握基本史实基本史实,了,了解中外历史发展的解中外历史发展的主主要过程要过程、基本线索基本线索和和阶段特征阶段特征。2.2.掌握掌握基本理论

11、,基本理论,能正确能正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比较和评价重要的历史事比较和评价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件和人物。3.3.了解历史研究的了解历史研究的基本史基本史料料,并能以科学的理论和,并能以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解读。能辨析史方法分析解读。能辨析史料的价值、偏颇或局限,料的价值、偏颇或局限,获得有效信息。获得有效信息。4.4.论据确凿,论证严论据确凿,论证严谨,逻辑合理,文字谨,逻辑合理,文字准确。准确。什么是什么是基本基本什么是什么是不基本不基本什么时间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地点什么人什么人什么事什么事第一层第一层发生此事发生此事

12、出现此人出现此人第二层第二层的原因的原因.背景背景此事此事的地位的地位.作用作用.意义意义此人此人第三层第三层此事此事此人此人如何评价和如何评价和看待、衡量看待、衡量第四层第四层对此人此对此人此事的心得事的心得第五层第五层所谓所谓基本基本,就是前四,就是前四层的知识层的知识所谓所谓不基本不基本,就是第,就是第五层及其以上的知识五层及其以上的知识什么时间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地点什么人什么人什么事什么事第一层第一层发生此事发生此事出现此人出现此人第二层第二层 原因原因.背景背景.经过经过.结局结局此事此事的地位的地位.作用作用.意义意义此人此人第三层第三层此事此事此人此人如何评价和如何评价和看待、

13、衡量看待、衡量第四层第四层名词解释:名词解释: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变法 北宋中期,出现冗兵、冗官、冗费等社北宋中期,出现冗兵、冗官、冗费等社会危机问题,积贫积弱的局面需要改变。会危机问题,积贫积弱的局面需要改变。10691069年,王安石在宋神宗重用下,主持变法。年,王安石在宋神宗重用下,主持变法。又称又称“熙宁新政熙宁新政”。目的是富国强兵,是一。目的是富国强兵,是一次包括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全面次包括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全面改革,包括青苗法、方田均税法等措施。王改革,包括青苗法、方田均税法等措施。王安石是一位伟大的改革家,变法有一定成效,安石是一位伟大的改革家,变法有一定成效,

14、暂时解决了北宋的一些社会问题,但总体是暂时解决了北宋的一些社会问题,但总体是失败的,此后北宋走向衰亡。失败的,此后北宋走向衰亡。名词解释:名词解释:告缗告缗 汉武帝打击商人势力的一项措施。汉武汉武帝打击商人势力的一项措施。汉武帝为解决财政困难,征收富商大贾的财产税,帝为解决财政困难,征收富商大贾的财产税,称为算缗。为防范隐匿或虚报,颁布告缗令,称为算缗。为防范隐匿或虚报,颁布告缗令,鼓励民间告发,一经查实,即没收商贾财产,鼓励民间告发,一经查实,即没收商贾财产,并将其中半数奖励告发者。富商大贾大批破并将其中半数奖励告发者。富商大贾大批破产。产。09南书房:南书房:清朝的内廷机构。原为康清朝的内

15、廷机构。原为康熙帝书房。康熙十六年(熙帝书房。康熙十六年(16771677)始)始选翰林等官员入值,称南书房行走,选翰林等官员入值,称南书房行走,为皇帝的文学侍从,有时秉承皇帝为皇帝的文学侍从,有时秉承皇帝旨意起草诏令,故南书房一度被视旨意起草诏令,故南书房一度被视为机要机构。雍正设立军机处后,为机要机构。雍正设立军机处后,不再参与国家政务。不再参与国家政务。09北府兵:北府兵:东晋在招募北方流民基础上形东晋在招募北方流民基础上形成的一支军队。接受驻地在京口成的一支军队。接受驻地在京口 (今江今江苏镇江苏镇江)的军府指挥,拱卫首都建康,称的军府指挥,拱卫首都建康,称为北府兵。其最著名的战绩是在

16、淝水之为北府兵。其最著名的战绩是在淝水之战中击败前秦军队。后成为南朝刘宋政战中击败前秦军队。后成为南朝刘宋政权创立的军事基础。权创立的军事基础。青苗法:青苗法:王安石新法之一。又称王安石新法之一。又称“常平常平法法”或或“常平新法常平新法”。每年青黄不接时,。每年青黄不接时,官府将各地常平仓等积存的钱谷借给请官府将各地常平仓等积存的钱谷借给请贷的农户,收获后加息归还。意在抑制贷的农户,收获后加息归还。意在抑制民间高利贷,政府也因此获得利息收入。民间高利贷,政府也因此获得利息收入。1021.21.夷陵之战:三国初年蜀、吴间的一次夷陵之战:三国初年蜀、吴间的一次战役。由于吴袭杀蜀将关羽,占领荆州,

17、战役。由于吴袭杀蜀将关羽,占领荆州,蜀主刘备亲率大军征吴。吴将陆逊在夷陵蜀主刘备亲率大军征吴。吴将陆逊在夷陵用火攻之法大败蜀军。此役将蜀的势力遏用火攻之法大败蜀军。此役将蜀的势力遏制在三峡以西,三国鼎立的局面最终形成。制在三峡以西,三国鼎立的局面最终形成。222222年年22.22.“三饷三饷“加派:明末加征的三种赋税,加派:明末加征的三种赋税,即辽饷、剿饷和练饷。辽饷用于对辽东的即辽饷、剿饷和练饷。辽饷用于对辽东的军事需要;剿饷和练饷用于镇压农民起义。军事需要;剿饷和练饷用于镇压农民起义。这一掠夺性的财政措施加重了社会危机。这一掠夺性的财政措施加重了社会危机。0821.21.推恩令:汉武帝为

18、削弱诸侯王势力而采取推恩令:汉武帝为削弱诸侯王势力而采取的一项措施。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允许的一项措施。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允许诸侯王在本封国内分封子弟为列侯,达到了诸侯王在本封国内分封子弟为列侯,达到了“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效果,有利于中央集权的效果,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的加强。22.22.圩田:圩田:w witiitin n古代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一种古代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一种水利田。唐末五代兴起,宋时大盛,明清延续。水利田。唐末五代兴起,宋时大盛,明清延续。在沿河湖的低洼之地筑堤围田,设水渠、闸门在沿河湖的低洼之地筑堤围田,设水渠、闸门与水车,旱时放水灌溉,涝时排水。

19、与水车,旱时放水灌溉,涝时排水。07考查目标的逐条解读考查目标的逐条解读1.1.掌握掌握基本史实基本史实,了,了解中外历史发展的解中外历史发展的主主要过程要过程、基本线索基本线索和和阶段特征阶段特征。基本史实:基本史实:第一层第一层什么时间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地点什么人什么人什么事什么事例如:例如:秦始皇出生于(公元前秦始皇出生于(公元前259)年)年卒于(公元前卒于(公元前210年)年)例如:例如: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救邢存救邢存卫卫”的是(的是(齐桓公齐桓公)下列中国古代皇帝扶持佛下列中国古代皇帝扶持佛教的是(教的是(梁武帝梁武帝)主要过程:主要过程:基本史实基本史实以时间为顺序

20、纵向展以时间为顺序纵向展开开例如:秦始皇的生平大事例如:秦始皇的生平大事公元前公元前259259年:年:1 1岁,生于邯郸岁,生于邯郸公元前公元前247247年:年:1313岁,即秦王位岁,即秦王位公元前公元前238238年:年:2222岁,亲理朝政岁,亲理朝政公元前公元前221221年:年:3939岁,完成统一岁,完成统一公元前公元前210210年:年:5050岁,死于沙丘岁,死于沙丘基本线索:基本线索:同类或同同类或同时或同地的历史主题。时或同地的历史主题。贯穿历史时空的公因贯穿历史时空的公因式性质的问题。式性质的问题。事情的头绪或发展脉络例如:例如:秦始皇的政治思想秦始皇的政治思想秦始皇

21、的经济思想秦始皇的经济思想秦始皇的文化思想秦始皇的文化思想中国古代史基本线索中国古代史基本线索政治政治经济经济思想文化科技思想文化科技政治政治政权政权更迭更迭中央中央集权制度集权制度地方地方管理制度管理制度皇权与相权起义 兴衰 改革 选官制度 监察制度军事制度 少数民族的政治制度 地方区划与分职 经济经济农业手工业 商业 土地赋税制度 经济重心 生产生产分配分配消费消费吃穿住行吃穿住行战争战争人口增长人口增长思想文化科技思想文化科技儒学为核心线索:儒学为核心线索:官府垄断学术官府垄断学术春秋战国儒学(孔孟)春秋战国儒学(孔孟)汉代儒学(经学)汉代儒学(经学)魏晋南北朝(玄学)魏晋南北朝(玄学)

22、唐宋儒学(道统)唐宋儒学(道统)宋元明(理学、心学)宋元明(理学、心学)清(复古汉学实为繁琐考据)清(复古汉学实为繁琐考据)思想文化科技思想文化科技阴阳五行为核心线索:阴阳五行为核心线索:周易周易阴阳与阴阳与尚书洪范尚书洪范五行五行邹衍与五德终始说邹衍与五德终始说五行学说的不断补充五行学说的不断补充思想文化科技思想文化科技以思想上对以思想上对“和和”的追求为核心线索:的追求为核心线索:和的提出和的提出儒家对和的阐述儒家对和的阐述诸子对和的重视诸子对和的重视阶段特征:阶段特征:历史发展历史发展过程可划分为段落,过程可划分为段落,每个段落区别于其他每个段落区别于其他段落的标志。段落的标志。事物发展

23、过程中根据一定的标准划分的段落 例如:例如:秦始皇称帝前的政策特征秦始皇称帝前的政策特征汉初维护社会稳定的措施汉初维护社会稳定的措施孙吴东晋南宋北定中原的孙吴东晋南宋北定中原的异同异同2.2.掌握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理论,能正确能正确运用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和历史历史唯物主义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的观点,分析、比较和评价重要的历史事比较和评价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件和人物。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辨证唯物主义包括: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认识论 物质和意识关系规律客观性;人的主观能动性 联系观;矛盾观;发展观。认识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认识要不断的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24、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一、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 可以概括为一个“基础”,一个“本质”,三个“结构”。即社会的物质基础、社会生 活的实践本质以及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观念结构。二、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 包括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社会发展动力体系”和“历史创造者”的活动。三、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 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分析分析把一件事情、一种现象、一个概念分成较简单的组成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的关系。定性:确定性质,主要解决定性:确定性质,主要解决“是什么是什么”的问题。的问题。定量:确定数量,主要解决定量:确定数量,主要解决“怎么样怎么样”的问题。的问题。因果分析:确

25、定历史原因,主要解决因果分析:确定历史原因,主要解决“为什么为什么”的问题的问题系统分析:发展变化、全面联系、。系统分析:发展变化、全面联系、。比较比较同类或不同类事物的相同属性之间可以进行比较同一事物的同一属性在不同时刻也能比较。横向比较:同类事物的相同属性在某时刻呈现的异同 纵向比较:同一事物的同一属性在不同时刻呈现的异同 寻找事物的相同属性,辨别异同或高下: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 确立评价标准确立评价标准 设定评价环境设定评价环境 使用评价手段使用评价手段 给出评价结果给出评价结果 确定对象的意义、价值或者地位 评价评价评价的步骤评价的步骤 3.3.了解历史研究的了解历史研

26、究的基本史基本史料料,并能以科学的理论和,并能以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解读。能辨析史方法分析解读。能辨析史料的价值、偏颇或局限,料的价值、偏颇或局限,获得有效信息。获得有效信息。史料史料史料定义:是指研究历史的根据史料定义:是指研究历史的根据 史料分类:文献、口传、实物史料分类:文献、口传、实物史料特征:时代性、客观性、地域性史料特征:时代性、客观性、地域性史料使用的原则:史料使用的原则:正确把握史料的信息,客观解释史料,真正成为史学的依据。4.4.论据确凿,论证严论据确凿,论证严谨,逻辑合理,文字谨,逻辑合理,文字准确。准确。论据论据论证论证论点论点又叫论断,是观点和判断。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

27、事实 可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使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逻辑逻辑逻辑定义:逻辑定义:逻辑是一种抽象思维,是通过概念、判断、推理、论证来把握世界的思维过程。归纳法归纳法 三段论三段论 是从个别性知识,引出一般性知识的推理,是由已知真的前提,引出可能真的结论。由大前提和小前提推出结论。如凡金属都能导电(大前提),铜是金属(小前提),所以铜能导电(结论)。这叫三段论法或三段论式。逻辑方法:逻辑方法:(3 3)考试题型的变化)考试题型的变化“简答题简答题”改为改为“论述题论述题”题量由四个变为三个题量由四个变为三个打破了历年试题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古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各出一道大题的规律四

28、个变为三个怎么出题四个变为三个怎么出题出题趋势:一是仍按往年方式,出4道题,涵盖四方面内容,然后4选3作答二是出3道题,涵盖四方面内容,中国史一道题,世界史一道题,然后中外比较一道题问答题问答题为什么改称论述题为什么改称论述题最主要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推出新推出新题型题型对考生提出对考生提出更高要求更高要求改称后改称后对应试的影响对应试的影响论述题要求:论述题要求:展开回答展开回答论述题强调的是在基础知识陈述正确基础之上的深度分析、观点表达,同时给出一个明确的结论。而问答题,往往是一问一答,重要的是答出知识点,不涉及分析、论述。附附1 1:论述题如何展开回答?:论述题如何展开回答?纵向展开:

29、纵向展开:横向展开:横向展开:设计比较点:设计比较点:拟纲:拟纲:按时间顺序,上下贯穿一按时间顺序,上下贯穿一下,把主要要回答的内容下,把主要要回答的内容包在历史背景和历史影响包在历史背景和历史影响之中。之中。也就是说,也就是说,答题时答题时大体上大体上分引文正文余论分引文正文余论三部分三部分。纵向展开方法:纵向展开方法:问答题:问答题:论述西汉时期的诸侯王国问题论述西汉时期的诸侯王国问题 秦统一后确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秦统一后确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但分封制仍有强烈的影响。度,但分封制仍有强烈的影响。刘邦称帝后逐一翦灭主要异姓王,同时刘邦称帝后逐一翦灭主要异姓王,同时分封自己的子弟为王

30、,功臣为侯,并订立非分封自己的子弟为王,功臣为侯,并订立非刘氏不王的誓约。王国地域广大、政治上具刘氏不王的誓约。王国地域广大、政治上具有相当的独立性。有相当的独立性。汉文帝时,诸侯王国与中央对立的形汉文帝时,诸侯王国与中央对立的形势日益明显,贾谊建议削弱诸侯王国的辖势日益明显,贾谊建议削弱诸侯王国的辖地,地,“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众建诸侯而少其力”。汉景帝采纳。汉景帝采纳晁错建议,实行削藩,激起晁错建议,实行削藩,激起“七国之乱七国之乱”。朝廷借平定叛乱之机,取消诸侯王治民。朝廷借平定叛乱之机,取消诸侯王治民的权利,将王国官吏的任命权收归中央,的权利,将王国官吏的任命权收归中央,诸侯王国政治影响力

31、的削弱。诸侯王国政治影响力的削弱。汉武帝下汉武帝下“推恩令推恩令”,肢解各诸侯王国,肢解各诸侯王国;颁布;颁布“左官律左官律”和和“附益法附益法”;并直接;并直接剥夺诸侯爵位。诸侯王国问题最终解决,剥夺诸侯爵位。诸侯王国问题最终解决,中央集权得到强化。中央集权得到强化。横向展开法:横向展开法:按题干顺序,找出几个关按题干顺序,找出几个关键词,把要回答的内容按键词,把要回答的内容按关键词逐一解释论述。关键词逐一解释论述。也就是说,也就是说,答题时答题时大体上大体上是比较、分析、评价题干是比较、分析、评价题干中的实词含义。中的实词含义。分析论述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及其影分析论述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

32、变化及其影响响先按纵向展开法:先按纵向展开法:先回答春秋战国出现的历史背景:西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先回答春秋战国出现的历史背景:西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分裂割据局面出现。也就是历史上的春秋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分裂割据局面出现。也就是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战国时期。正文先分析:正文先分析:春秋和战国概念各自给出,指出其异同,指出其在社会变化上春秋和战国概念各自给出,指出其异同,指出其在社会变化上的表现,春秋战国的社会变化与历史上的社会变化之不同:的表现,春秋战国的社会变化与历史上的社会变化之不同:后回答影响:正是题干要求:政治、经济、文化影响,春秋战后回答影响:正是题干要求:政

33、治、经济、文化影响,春秋战国对秦汉的一统的影响,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国对秦汉的一统的影响,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最后努力包一下:正面阐述过多,就反面补充:春秋战国时期最后努力包一下:正面阐述过多,就反面补充:春秋战国时期的破坏作用的破坏作用设计比较点:设计比较点:按分值设立比较点:按分值设立比较点:4分一个分一个按内容设立比较点:按内容设立比较点:分成分成5组组 10个小点个小点 公元前公元前8 8世纪至公元前世纪至公元前3 3世纪,人类历史上形成了世纪,人类历史上形成了中国、印度和希腊三大文明中心。它们都产生了一中国、印度和希腊三大文明中心。它们都产生了一批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思想家,反映了人类精神的觉批

34、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思想家,反映了人类精神的觉醒。醒。在中国,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儒家、道在中国,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儒家、道家、墨家和法家等思想学说影响较大,注重对政治、家、墨家和法家等思想学说影响较大,注重对政治、社会、人性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社会、人性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在印度,出现了反对婆罗门教的各种新兴思潮,在印度,出现了反对婆罗门教的各种新兴思潮,其中佛教等从多种角度探索人与人生的真谛。其中佛教等从多种角度探索人与人生的真谛。在希腊,早期自然哲学家开始探索物质结构和在希腊,早期自然哲学家开始探索物质结构和宇宙本质;以苏格拉底为首的哲学家开始思考人与宇宙本质;以苏格拉底为首的

35、哲学家开始思考人与社会的基本问题。社会的基本问题。概述公元前概述公元前8 8世纪至公元前世纪至公元前3 3世纪欧亚大陆三大世纪欧亚大陆三大古典文明中心的思想特征古典文明中心的思想特征 拟纲:拟纲:事先拟定回答提纲:事先拟定回答提纲:破题:破题:简短地把题干的关键词,尤其是时间、地点简短地把题干的关键词,尤其是时间、地点类词语先作解释,概括语言类词语先作解释,概括语言承题:承题:引申和发挥,过渡语言引申和发挥,过渡语言入题入题(起讲)起讲):纵横交错或广泛比较式展开,主:纵横交错或广泛比较式展开,主要是陈述语言要是陈述语言点题点题:对相关问题的地位意义性质作用影响都说上,:对相关问题的地位意义性

36、质作用影响都说上,主要是陈述语言主要是陈述语言附附2 2:试卷考查内容比例解析:试卷考查内容比例解析史学理论和史学史、历史文献学、历史地理学、史学理论和史学史、历史文献学、历史地理学、专门史等方面的内容将有机地体现在以上各部专门史等方面的内容将有机地体现在以上各部分之中。分之中。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这句话在逐年落实,史学史和文献学占的比重越来越大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史学家陈寅恪著。从礼仪、兵制、财政等方面论述魏晋南北朝制度变迁与史学家陈寅恪著。从礼仪、兵制、财政等方面论述魏晋南北朝制度变迁与隋唐制度的关系,概括出隋唐制度三大历史渊源。是魏晋南北朝隋唐史开隋唐制度

37、的关系,概括出隋唐制度三大历史渊源。是魏晋南北朝隋唐史开创性的研究成果。创性的研究成果。论述论述2020世纪世纪20-3020-30年代关于中国社会性质论战。年代关于中国社会性质论战。附附3 3:中国史学史概略:中国史学史概略附附4 4:文言文阅读基础知识:文言文阅读基础知识1.表被任以官职的:征、辟、察、举、召、荐、进、称、补、作、表、为、就2.表官职变化的:(1)表任命的:授、拜、除、封;(2)表提升的:擢、拔、陟、升、迁。(3)表调动的:调、徙、转、改、放、出、出官;(4)表降职的:左迁、迁谪、谪、逐、贬、诎(黜)(5)表罢免的:夺、黜、罢、免、去、废、蠲;(6)表恢复的:复、还(7)表

38、兼代的:兼(表兼任);领(兼代);权,行,假,署(代理);(8)表辞去的:辞、致政、告退、退、归故里(9)跟俸禄有关的:俸、禄、秩、饷(10)知(典、主)视事用事 下车(伊始)掾丞 洗沐 乞骸骨 致仕3其他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其他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1)人称代词:第一人称(余吾予);第二人称(尔而女汝乃若);第三人称(之其彼渠厥)。(2)疑问代词:谁孰何曷胡焉安奚恶(w“何”、“怎么”)。(3)谦敬词语:请谨窃忝辱敢幸。(4)修辞词句:更衣山陵崩社稷中道崩殂。(5)兼词:诸焉与介词“于”加代词“是”相当盍“何不”旃相当于“之”或“之焉”。(4 4)考查内容的变化)考查内容的变化以以1111年大纲

39、年大纲为依据逐次为依据逐次说明说明大大纲纲科科目目2010大纲要求大纲要求 2011大纲要求变化大纲要求变化 四四、考考试试范范围围 一、中国古代史1中国历史的开中国历史的开端端 中国远古时代的中国远古时代的人类人类 氏族公社氏族公社 中国远古社会的中国远古社会的传说传说 标题改为标题改为“史前时代史前时代”第一节改为第一节改为“旧石器时代的旧石器时代的人类人类”第二节改为第二节改为“新石器时代的新石器时代的主要文化遗存主要文化遗存”第三节改为第三节改为“古史传说古史传说”2夏商西周 夏朝的考古发掘夏朝的考古发掘和文化遗址和文化遗址 夏朝的巩固和发夏朝的巩固和发展展 商族的起源商族的起源 从盘

40、庚迁殷到武从盘庚迁殷到武丁中兴丁中兴 周族的兴起和灭周族的兴起和灭商商 西周后期的社会西周后期的社会矛盾及其灭亡矛盾及其灭亡 商、西周的制度商、西周的制度和社会结构和社会结构 夏、商、西周的夏、商、西周的社会经济社会经济 夏、商、西周的夏、商、西周的文化文化 第一节、第二节合并改为第一节、第二节合并改为“夏朝与夏文化的探究夏朝与夏文化的探究”第三节、第四节合并改为第三节、第四节合并改为“商朝及其考古发现商朝及其考古发现”第五节、第六节改为第五节、第六节改为“西周西周的盛衰的盛衰”第七节去掉第七节去掉“商商”改为改为“西西周的制度和社会结构周的制度和社会结构”第八节、第九节去掉了第八节、第九节去

41、掉了“夏、夏、商商”合并为合并为“西周的经济与西周的经济与文化文化”3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社会经春秋战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济的发展 春秋战国的改革与变法 春秋战国社会等春秋战国社会等级关系的变化级关系的变化 从诸侯割据到秦从诸侯割据到秦统一统一 春秋战国的思想、春秋战国的思想、文化和科技文化和科技 第一节改为第一节改为“春秋战国的经春秋战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变动济发展与社会变动”去掉了第三节去掉了第三节“春秋战国社春秋战国社会等级关系的变化会等级关系的变化”第四节第四节“从诸侯割据到秦统一从诸侯割据到秦统一”第五节去掉了第五节去掉了“科技科技”改为改为“春秋战国的思想与文化春秋战国的思想与文化”增加了

42、增加了“春秋五霸和战国七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雄”4秦汉 秦统一专制集权秦统一专制集权国家的建立国家的建立 汉承秦制与汉承秦制与“文文景之治景之治”汉武帝与西汉的汉武帝与西汉的强盛强盛 西汉后期的社会危机与王莽改制 刘秀与东汉初期刘秀与东汉初期政治政治 东汉后期的政治东汉后期的政治危机危机 汉代的社会结构汉代的社会结构 秦汉社会经济的秦汉社会经济的发展发展 秦汉的农民起义秦汉的农民起义 秦汉的民族关系秦汉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和对外关系 秦汉的思想、文化和科技 第一节改为第一节改为“秦朝统一及其秦朝统一及其历史影响历史影响”第二节改为第二节改为“西汉建立与文西汉建立与文景之治景之治”第三节改为第三节

43、改为“汉武帝的统治汉武帝的统治与西汉的强盛与西汉的强盛”第五节、第六节合并改为第五节、第六节合并改为“东汉的统治东汉的统治”第八节去掉了第八节去掉了“秦秦”改为改为“两汉社会经济的发展两汉社会经济的发展”第七节、第九节合并改为第七节、第九节合并改为“秦汉社会结构与社会矛盾秦汉社会结构与社会矛盾”第十节去掉了第十节去掉了“对外关系对外关系”改为改为“秦汉的民族关系秦汉的民族关系”5魏晋南北朝 曹操统一北方和曹操统一北方和三国鼎立局面的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形成 魏蜀吴三国的政魏蜀吴三国的政治与经济治与经济 西晋的短暂统一西晋的短暂统一及其政治经济问及其政治经济问题题 十六国与南北对十六国与南北对峙峙

44、 东晋南朝的门阀东晋南朝的门阀政治与寒人的兴政治与寒人的兴起起 江南社会经济的发展 北魏统一北方和北魏统一北方和孝文帝改革孝文帝改革 北魏末年的社会北魏末年的社会矛盾矛盾 北朝时期北方各北朝时期北方各民族的大融合民族的大融合 魏晋南北朝的思想、文化和科技 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合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合并改为并改为“三国鼎立与西晋统三国鼎立与西晋统一一”第四节改为第四节改为“十六国北朝的十六国北朝的政治形势与民族关系政治形势与民族关系”第五节改为第五节改为“东晋南朝的政东晋南朝的政治治”第七节改为第七节改为“北魏孝文帝改北魏孝文帝改革革”去掉了第八节第九节去掉了第八节第九节 6隋唐五代 隋朝的

45、统一及其隋朝的统一及其政治、经济和军政治、经济和军事制度事制度 唐朝的建立和“贞观之治”唐朝对隋朝制度唐朝对隋朝制度的继承和发展的继承和发展 武则天和唐玄宗的统治 唐朝前期的社会唐朝前期的社会经济经济“安史之乱安史之乱”与与藩镇割据藩镇割据 两税法与唐后期两税法与唐后期的经济的经济 唐后期的社会矛唐后期的社会矛盾与农民起义盾与农民起义 隋唐的民族关系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隋唐的思想、文化和科技 五代十国的政治与经济 第一节改为第一节改为“隋朝的统一与隋朝的统一与覆亡覆亡”去掉了第三节去掉了第三节 第五节改为第五节改为“隋及唐前期的隋及唐前期的国家制度与社会经济国家制度与社会经济”第六节第八节合并

46、改为第六节第八节合并改为“安安史之乱与中晚唐政局史之乱与中晚唐政局”第七节改为第七节改为“中晚唐的财政中晚唐的财政改革与社会经济改革与社会经济”7宋、辽、西夏、金、元 宋、辽、西夏、宋、辽、西夏、金的政治制度金的政治制度 庆历新政与王安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石变法 北宋与辽、西夏北宋与辽、西夏的关系和宋金对的关系和宋金对峙峙 宋代经济的繁荣宋代经济的繁荣 元代的统一及其影响 元代行省制度元代行省制度 元朝的民族政策元朝的民族政策 宋元的科技与思想文化 宋元对外经济文化交流 第一节改为第一节改为“辽、西夏、金辽、西夏、金的建立及其制度的建立及其制度”“宋朝建立与专制集权的加宋朝建立与专制集权的加强

47、强”第二节改为第二节改为“北宋中期的统北宋中期的统治危机与王安石变法治危机与王安石变法”第三节改为第三节改为“宋、辽、西夏、宋、辽、西夏、金的关系金的关系”第四节增加了第四节增加了“元朝元朝”改为改为“宋元的社会经济宋元的社会经济”去掉了第六节、第七节去掉了第六节、第七节 增加了增加了“宋元的社会矛盾与宋元的社会矛盾与农民起义农民起义”8明清明清(前期前期)明初专制集权统治的加强 郑和下西洋与郑和下西洋与“南倭北虏南倭北虏”明中期的社会危明中期的社会危机与张居正改革机与张居正改革 东林与复社东林与复社 耶稣会士与早期耶稣会士与早期西学东渐西学东渐 明末农民战争明末农民战争 清军入关与清初清军入

48、关与清初的社会矛盾的社会矛盾 清代疆域的奠定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康乾盛世康乾盛世 清前期的边疆与清前期的边疆与民族政策民族政策 明清对外政策与明清对外政策与朝贡贸易朝贡贸易 明清社会经济的发展 明代的卫所与清明代的卫所与清代的八旗、绿营代的八旗、绿营制度制度 明清的思想、文化和科技 标题改为标题改为“明、清(鸦片战明、清(鸦片战争前)争前)”去掉了第二节去掉了第二节“郑和下西洋郑和下西洋与与“南倭北虏南倭北虏”第三节增加了第三节增加了“政治政治”改为改为“明中期的政治、社会危机明中期的政治、社会危机与张居正改革与张居正改革”第四节第六节合并改为第四节第六节合并改为“晚晚明政治与明末农民战争明政

49、治与明末农民战争”去掉了第五节去掉了第五节“耶稣会士与耶稣会士与早期西学东渐早期西学东渐”第七节改为第七节改为“明清鼎革与清明清鼎革与清初的社会矛盾初的社会矛盾”第九节改为第九节改为“康乾盛世及其康乾盛世及其社会问题社会问题”去掉了第十节去掉了第十节“清前期的边清前期的边疆与民族政策疆与民族政策”第十一节改为第十一节改为“明清对外关明清对外关系与贸易系与贸易”第十三节改为第十三节改为“明清国家制明清国家制度度”1111年大纲的年大纲的新导向新导向.更加更加实实.更加更加清清.更加更加精精历年历年试题试题解析解析历年历年试题试题的内容的内容历年历年试题试题的特征的特征历年历年试题试题的答法的答法试题试题的趋势的趋势中国古代史参考书目:中国古代史参考书目:晁福林晁福林朱绍侯朱绍侯詹子庆詹子庆最优秀的就最优秀的就是你自己是你自己嗯,嗯,很很重重要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研究生考试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