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6中国报业 2023.02(下)新媒体环境下思政课程红色文化传播研究于昕宁红色文化是高校思政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之一。在思政课程上传播红色文化,讲好红色文化故事,赓续红色血脉,是思政教师一直不断探索的内容。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让高校思政教学也发生了极大变革。如何适应新媒体环境,利用好新媒体技术,将红色文化传播到大学生心中,成为高校思政教师需要不断探索的新命题。红色文化在思政课程中的教育价值1.承载着思政课程的德育功能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思政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程作用不可替代,思政教师队伍责任重大。”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
2、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积累起的优秀文化资源,拥有深厚的德育内涵,呈现出重要的德育价值,表现出丰富的德育形式,探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课程红色文化的传播策略,探索红色文化支持下的德育教学设计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红色文化具有鲜明的故事性特征,诸如忠魂震敌魄的杨靖宇、真情深似海的沂蒙红嫂、生命化电波的李白、视死如归的李大钊、虎穴暗战的郭汝瑰、陕北江南南泥湾等,这均是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真人、真事、真情,都有曲折、感人的故事情节。思政教师可以利用新媒体,通过讲故事、说历史、谈体悟等多种方式,向学生讲解红色故事,介绍红色历史,分享红色体悟,帮助学生激发学习红色文化的兴趣,体悟其中的思想道德内涵。红色文化所
3、激发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态度和浓厚兴趣为高校思政课程开展德育工作提供了良好条件,这就是红色文化教育的德育价值。2.担负着思政课程的正向引导功能正向引导是思政课程的主要教育功能之一。思政课程不但要讲解德育知识,保证学生听得到、愿意听,还要激发学生的体悟和思考,保证学生被感染、被激励,并将课堂中学到的思想道德知识转化为自己内在的观念、素质、修养和行为,成为一个德行高尚、修养良好的人。红色文化的传播内容表现为具体的人和事,拥有深厚的思想、情感、观念内涵,带有强烈的奉献、牺牲精神,可以给学生以强烈的感染力。如著名“南泥湾活动”反映的是1941年八路军三五九旅在南泥湾开展大生产运动的真人真事,其所蕴含的奋发
4、图强、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正是当前大学生所欠缺的精神与品质。借助这类红色故事,思政教师可以更有效地感染、激励和引导学生,提高学生的品质,涵养学生的精神。3.助推思政课程提升学生思想觉悟的功能思想觉悟的高低反映了一个人认识水平的高低。高校思政课程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通过教学活动提升大学生的思想觉悟。红色文化内容多样,既有英雄人物、伟人名人的事迹,还有各种历史事件、社会活动以及大量的遗物、遗迹等,由此也衍生出丰富的道德教育内容和形式,全面覆盖私德、公德、大德三大方面。思政教师可以围绕着大学生德育目标和内容,建构完整的系统化的红色文化德育体系,全面推进红色文化教育,提升学生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
5、摘要新媒体环境为高校思政课程红色文化传播带来了全新的机遇。高校思政教师应该充分认识红色文化在思政课程教学中的价值,准确分析新媒体环境下思政课程教学中红色文化的内容,积极探索与新媒体环境相适应的红色文化课堂教学模式,紧抓“课上+课下”“校内+校外”“课程+教材”等,以全周期、全过程、全覆盖的红色文化教育活动,在高校思政课程中红色文化教学的效果。关键词新媒体环境 红色文化传播 思政课程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学园探究Xue Yuan Tan JiuDOI:10.13854/i.2023.04.0761172023.02(下)中国报业新媒体环境中红色文化在思政课程中的德育内容1.政治素养
6、教育政治素养教育高校思政课程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利用红色文化在思政课程中开展德育工作,首先要建构系统化的政治素养教育的内容体系,包括引导学生认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核心内涵,体悟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的重要意义,感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时代价值,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强化对中国共产党最新理论、核心路线、基本纲领的学习。2.公德教育公德教育高校思政课程德育工作的又一重要内容。利用红色文化在思政课程中开展公德教育要从社会生活与个人发展的角度来建构公德教育内容体系,包括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崇尚正义等,以上每项主题还包括更加丰富、具体的教育
7、内容。公德教育在宏观上关系到国家的社会秩序、社会风气、社会和谐、社会凝聚力,微观上则关系到个人的健康成长与长远发展。3.私德教育利用红色文化在思政课程中进行私德教育,也需要从家庭生活、家庭关系以及个人发展的角度打造私德教育内容体系,包括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治家、邻里互助等。这些是当代大学生最需要的私德教育内容。当代社会之所以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家庭矛盾,面临着多种形式的邻里冲突,其根本原因在于很多人无法正确定位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不能有效处理个人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无法秉持宽容、忍让、互助、理解的理念来对待周围的人,造成个人与家庭成员关系的失调,甚至带来冲突。借助于红色文化在思政课程中开展私
8、德教育尤为迫切。新媒体环境下红色文化在思政课程中的德育方式1.“课上+课下”全周期育人首先要围绕思政教学目标、德育教学内容、红色文化特征,建构系统的课程教学体系,将红色文化全面融入思政课程中,系统贯彻多样化德育目标,全面推进德育内容。其次要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和内容,引导学生做好课下准备工作,如收集红色文化素材,分析红色文化案例,总结个人体悟,或制作相关PPT准备课堂分享等。一方面要借助于网络,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教育;另一方面要以对话式、互动式教学方式,聆听学生观点和看法,激励正确的观念,纠正错误的思想,以开放式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德育质量。2.“课堂+校内”全过程育人在高校全面推进
9、“立德树人”的背景下,思政教师要突破单一的课堂德育工作模式,积极打造“课堂+校内”的全过程育人方式。思政教师除要在课堂中加强红色文化宣传,突出德育教育,还可以加强与学校宣传部门的合作,在校内推出红色文化相关海报,传播红色文化广播故事,营造红色文化教育氛围,使之与课堂红色文化教育形成有效配合;也可以与学校学工部门合作,策划和开展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竞赛活动,营造红色文化校园氛围,辅助思政课程中红色文化德育工作。3.“课程+教材”全覆盖育人“立德树人”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根本任务。思政课程理应借助其他公共课、专业课普遍开展课程思政的趋势,积极开展“课程+课程”的互动育人机制,也即是思政教师要与其他教
10、师进行沟通和交流活动,在共享红色文化德育价值、内容、方法、素材的基础上,协同构建课程间相互配合、相互推动的德育机制,诸如思政课程可以进行基础性、理论性的德育教学,以提高学生私德、公德、大德素质为核心目标来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提高红色文化素养,而专业课教师则可以借助于专业竞赛、学科竞赛、公共竞赛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挖掘红色文化中的优秀主题、优秀素材,来创作竞赛活动,参与竞赛活动,在实践中来巩固、强化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和习惯。结语新媒体环境下红色文化是高校思政课程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其故事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感染力能够强化学生的学习质量,其多样性可以丰富学生德育的素质。高校思政教师要从政治层面的大德教育、社会层面的公德教育、家庭层面的私德教育三个方面,探索“课上+课下”“课堂+校内”“课程+教材”的多重德育结构,提高红色文化教育质量,有效实现红色文化的德育价值。(作者单位:渤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参考文献1马静.红色文化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21.2田烨静.论红色资源的德育价值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21(10).3范方红.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与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04).责任编辑:马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