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说 明本文并非体例工整、逻辑周严、旁征博引的学术论文,而只是一个科幻小说家近两年来的一些所思所惑。一、现实击穿科幻后,虚构还有意义吗?美国科幻作家哈伯德是“科学教”的创立者,据说他的信徒们曾计划把其作品放进能抵御核爆炸的地下保险库里。记录美国科幻“黄金时代”的著作 惊奇的作者亚历克内瓦拉-李对此讽刺道:“可以想象,它们可能会比人类文明所产生的大多数作品都更持久。假如只有哈伯德的作品留下来了,未来的几代人很可能会看那些作品。但可能只有他们会看。”这两年,每当有朋友问我有无新作,我就想起这个地下保险库。2020 年开始,我有种强烈的感觉:仿佛活在一部科幻电视剧里。身为剧中人,我每天醒来便急迫地打开
2、手机,想搞清楚剧情的最新走向。各种超出想象的事件令人忽而愤怒、忽而感动、忽而哭笑不得,对身心造成的持久影响胜过所有文艺作品。当时有新闻称:某外国书店已将后末世题材的小说移入“时事”书架,真可谓心有戚戚。数年没怎么写科幻小说的我心生疑问:当 70 多亿人共演的“现实”击穿了它和“科幻灾难片”之间的界限,当生活日甚一日地透支着人们的想象力,虚构、科幻还有意义吗?世界像一座酷烈的火山,不确定感如黑云压城,还未来得及阅读的许多书本仿如痴人说梦。假设一年后,某种天灾降临尘世,我还会读它们吗?会有人把我的书列入最后的阅读清单吗?尘埃落定后,文明的香火要靠什么接续?假如自己的文字竟能保留下来,幸存者们能从中
3、得到安慰、获得启迪、找到力量吗?如此一想,更觉得,自己的创作计划,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宏伟大业。二、在动荡世界里演奏科幻乐章使我对科幻重建信心的,是英国作家、哲学家奥拉夫斯特普尔顿。2020 年全球疫情弥漫之际,我读到了他的长篇小说Last and First Men的中译本。该书问世于 1930 年,讲述了 18 代人类长达 20 亿年的兴亡史:每一次,不论环境如何不利,幸存者都演化出新的身体特征来苦熬岁月,直到环境变化,加之种种偶然,促成某一族群开始兴盛,蒙昧的心灵再度觉醒,新的文明时代降临,盛极一时后,不可抗的变故(致命病菌侵袭、天体灾变等等)再度使得强大、有序的身体机能遭到破坏,失去了生
4、理支持的心灵又衰竭、昏聩,文明便跌入百万年、千万年乃至亿万年的黑暗期。最终,20 亿年的所有好运汇总于生存于海王星的末人。最辉煌的时候,末人的平均寿命可达 25万地球年,个体拥有几百年的童年和上千年的青春期,可以用思想交流,形成了无私的、超个体的意识和智慧,达到了初人无法理解的程度。然而厄运仍然降临,末人终将消亡,他们对宇宙仍感不解:用了 20 亿年,人类终于准备出了最好的身体和灵魂,正欲展翅飞翔,去更深入地理解宇宙的大美,让自己成为宇宙的光荣,但时不我与,大戏即终,渺小的角色只能带着无限的遗憾谢幕,临终也不能确信,宇宙的大美究竟为何?人类为何无缘窥见?尽管如此,他们仍以感人的诗意告别:人类至
5、少是一部优美的乐曲,他还是一段由气势磅礴的乐曲为其伴奏的勇往直前的主旋律,也是一个为自己呼风唤雨、翻江倒海的大舞台。不言而喻,人类凭借伟大的成就,已永远成为永恒万物的一道美丽的风景,成为人类中的一员真是值得庆幸。我们或许还要肩并肩在和谐的环境中继续前行,我们的内心充满了欢笑。我们要感谢过去教给我们的一切,更要感谢我们勇猛顽强的意志给我们前进的力量。毕竟,我们要把人类这首短暂的乐曲完美地演奏到曲终(人类向何处去,姚国树译)。读到这里,心中那些“世界究竟将会如何发展”“在新科幻 新文化 新未来飞 氘史论【科幻文学研究专辑】039这混沌难测的历史浊流中当何去何从”等诸多焦躁,都在这壮美的星球乐章中暂
6、时地得到了抚慰。从天文学的视野来看,地球、太阳系、银河系都有终结的一刻,个人悲辛、时代谬误、集体梦魇,都只是一个个隐微、卑小的音符,但也正是这一个个音符,汇合成了宇宙洪荒的交响乐章。一想到在一战后动荡不安的欧洲,一位亲历了战争残酷的哲学博士居然以这样的著作为人类奏响慷慨悲歌,就心生感动。在该书问世的同一年,另一位英国作家、曾踏上战场前线的语言学教授托尔金也开始写作 霍比特人,以饱受创伤的心灵讲述关于友谊、信念、勇气、忠诚的奇幻故事。在风雨如晦的年代里,两位作家用一种间接的而非直接的、高远的而非切近的方式回应现实,点燃精神的火把,用幻想之光照亮人性的暖流与深渊,鼓舞了一代代读者。看来,不论世界如
7、何动荡,科幻作家还是应该继续工作。踏上看似远离现实的路径,对现实给予更高远的凝望,这是把现实关怀蕴藏到更大的人类文明关怀之中的升维方法论。如今,又一次,凝重的现实遍布苦难、卑劣、血污,又一次,我们必须日复一日地体会那充斥耳目的悲惨和命悬一线,又一次,我们必须思考“人类究竟是文明还是野蛮的存在?”“未来的出路何在?”等不容逃避的“真实问题”,但作为这不幸境况的亲历者,在又一次回答这些根本问题时,依旧不会也不该只有一个维度,另一个维度永远都向我们敞开。毕竟,我们既要关注现世,也不能忘了来世。三、现实仿如科幻电影 科幻必须能带给人“脱离现实”的快乐,以达到对“现实”的逃避、对抗、超越、再认知或其他什
8、么目的。但今天的现实正蒙上一层陈旧的科幻感,这是斯特普尔顿不曾遭遇的状况。1.世界片场化2020 年夏天,美国暴乱。一位蝙蝠侠走向抗议的人群,引起了欢呼和掌声。在另一处,蝙蝠侠的宿敌“小丑”也在街头蹦跶。这两位 cosplay(扮装游戏)爱好者,正在做着他们所扮演的角色在故事中做的事:穿上醒目的行头,隐藏本来面目,装扮一个人们熟悉的形象。这让真实的暴乱看起来像是一场拙劣的电影。Cosplay 不新鲜。新鲜的是,世界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被搭建成一个巨大的片场,以至科幻电影中的英雄和恶棍现身其中时,竟毫无违和感。这一刻,是角色穿过银幕迈入了生活,还是我们被拉进了银幕?自 19世纪人类开始用胶片制作活
9、动影像以来,普通人从未像今天这样能如此轻松地拍摄、出演、制作、发布影像,从未像今天这样有机会以“有趣的普通人”的形象成为网络“明星”,从未有如此多的影视“明星”热衷于在真人秀节目上扮演自己,从未有如此多的眼睛用如此多的时间盯着如此多的屏幕。一边是传统的电影行业遭受疫情重创,一边是科幻电影 楚门的世界 里的情景升级:楚门的舞台不再有边界,整个世界遍布着演员和观众。“生活”与“影像”重叠得如此厉害,“人生如戏”早已不再只是比喻。2.创作大众化互联网的普及开启了文艺创作的大众化过程:撰写网络文学、博客、微博、朋友圈文字;对各类图片、音视频素材进行再加工;直播自己的生活;选择社交媒体上的 ID 头像和
10、游戏中的角色形象、装扮 QQ 空间、发布精心修饰过的自拍照片、对热门话题发表机智评论、在线观看视频时发布搞笑弹幕这些都带有程度不同的创作意味。当世界的科幻感日益浓厚,科幻创作的大众化时代也就到来了。科幻是对现实的间接抵达,它本该延缓我们认知现实的速度,以求革新知觉、激发情感。而如今,科幻作家必须重建自己的感知系统,冲破弥漫在他身边的科幻化景观。这些景观的科幻化,正说明了它们的陈旧:因为它们模仿已有的、为人所熟悉的科幻,这既证明了科幻的价值,也提醒着今天的科幻创作者不能沉浸在这些景观中,我们必须继续工作,创造一种与0402022.12这陈旧的科幻感极不相同的、不为人们所熟悉的“科幻感”。四、告别
11、旧世界 身为 80 后,我过去的认知一直是“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但近些年愈发感到以前的许多认知都在遭受挑战。一个惊人事件发生后,历史仿佛进入了新的时刻,时间的底色为之改变,紧接着,另一个惊人事件发生了,旧的惊愕还未消化,新的惊愕已经叠加。如果现实是悬念极强的电视剧,则只有不断的峰回路转,即便许多人已饱受痛苦,剧情也许才刚刚展开。多么希望它已经一次性拍摄完毕,然后一股脑儿地把它看完了事,让它成为“过去”。可一个个事件就像不断筑起的一道道堤坝,让时间变成一股黑色激流,没人能确认它将把人们卷向何方。和许多人一样,我也被迫承认:河流已经改道,许多旧日事物已被淹没,这不是一阵急促的暴雨,而
12、是漫长连绵的雨季,“非常态”不会“完结”,我们将生活在持久的、磨人的“新常态”中。也许,符合逻辑也符合事实的是,这才是生活的本来状况,而昔日的感觉只是心智沉睡时的梦幻。不必幻想世界还能回到“从前”,要紧的是勘察当下,创造未来。五、创造新未来旧事物被淹没后,旧观念、旧方法、旧作风也应该被扬弃。作为一个作家,我以往的写作常是率性而为的:忽然被什么念头、意象、句子打动,浮想联翩之后,凭着一股干劲把它写下来,只要自己觉得有趣、奇妙就够了,不太在乎它提出了什么问题、给出了什么回答。作为一个人文学者,过去几年我的工作之一,是在高度成熟的学院体系中,依托庞大、发达的学术生产机制,靠着既往的训练,熟练工种一般
13、发现或提出一个什么问题,围绕它做些研究、写成论文、获得发表,为已有的知识版图增添一点新的内容,为自己的学术履历增加一个新的条目。如今,在内心的焦躁和苦恼中,一个模糊的感受慢慢形成:面对又一轮的文明危机,不能再用过去惯性的、线性的、渐进的、点滴的方式从事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而需要一场挑战的、奋进的、爆破的认知与感受的革新,一场文化上的突破和创造。19 世纪末的中国内忧外患,梁启超等人引进了科幻小说,认为它能改善国民的愚昧与迷信。鲁迅也翻译凡尔纳的作品,高呼:“导中国人群以进行,必自科学小说始!”但没几年,他有了新的认识:饱满的精神是一切文明生发的根本,神话、宗教、科学、技术、艺术等都源自人的这种
14、内在光辉,如果不从根儿上去培育、浇灌,只注重枝叶,是舍本逐末。他不再关注科幻,而是投入到新文学、新文化的建设中。后来的历史证明了这一点:当人民开始觉醒并获得强健的精神力量,物质上处于劣势的军队也可以战胜强敌;当知识分子的精神被救国的使命注入能量,被封锁的国家也可以取得科学技术上的巨大突破。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奋斗,中国人民在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人类旧日世界积累下的种种矛盾在21世纪集中爆发,忧患意识再度升温。尽管我们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尽管我们已经独立建成了空间站,尽管老百姓的物质生活水平已经极大提升,但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要让枝叶持久繁茂,根底还在于十四亿人的精气神。实事求
15、是地说,当前整个社会在精神品格、道德风尚、公序良俗方面还有许多有待改善的地方。遗憾的是,仍有不少人认为人文学科没什么用,认为大部分艺术家和人文学者既不能创收,也解决不了卡脖子难题。他们不明白的是,要创造新的未来,必须先创造新的文化。六、新的科幻在鲁迅的时代,创造一种觉醒的、解放的、进步041史论【科幻文学研究专辑】新科幻 新文化 新未来的、为人生的、直面现实的新文学,是比翻译、创作科幻文学更紧迫、更根本的任务。而今日中国在科研队伍、工业体系、制造能力、国民科学素养、科技在社会管理中的运用程度等多方面都已经有了显著的变化。尤其是,当现实在强大的压力下开始击穿、覆盖科幻景观后,创造一种新的文学、新
16、的文化与创造一种新的科幻就不再是平行的、有先有后的关系,而是一体的。新科幻应该成为新未来必不可少的参与者和奠基者。事实上,21 世纪中国科幻的历史使命,也许正是为新的文化准备土壤,或者说,科幻文学受到关注正是新的文化将要发生的一个征兆。不久前,我从一篇论文中得知了一部网络小说 一代文豪林黛玉 的主要情节,发现它竟与清末吴趼人的科幻小说 新石头记 颇有隔空呼应之处,而一些所谓“女尊”小说的激进思想,也早在清末的科幻小说 女娲石 里就已出现过。我不禁想到,今日因网络而兴起的小说创作与晚清因现代印刷技术的传入而兴旺的小说创作之间确有不少相似之处:都因媒介变革而起,都成为新的谋生之道,都良莠不齐,都偏
17、好类型化创作,都有许多异想天开,都在“主流”文化之外,都备受欢迎而清末科幻中触及的许多问题(族群生存危机、高科技战争的风险、技术消灭病菌、粮食增产、人工生育技术解放女性等等)在今天再度成为重要问题或话题。既然晚清小说的一些参与者后来成了“新文化”运动的健将,既然晚清科幻译者周树人后来成了鲁迅先生,难道今日的网络文学不能蜕变出明日的文化新貌吗?难道参与今日的科幻创作、译介、出版、阅读,不会成为未来文化英雄的必要准备吗?七、为了人的尊严新的科幻、新的文化、新的未来,究竟是什么样子?我也不知道。但可以确信,那一定和“人的尊严”有关。人终有一死,一个物种也未必能与日月同辉。一场演出倘永无尽头,岂不变成折磨?事物正因有限,才倍显珍贵。所以,生命在于质量,而不在于长度。三体讲了同样的道理:得知强大的外星人将在四百年后入侵地球,人类一度惶惶不可终日,直到想明白一件事:“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因此,人不应畏惧死亡,毕竟不论怎样,永生总还做不到,重要的是过一种有追求、有尊严的生活。我们当然不指望在尘世里建立完美的乌托邦,但新的科幻、新的文化理应追求一种新的未来。在那个未来里,世界更公平、更安全、更诚信、更包容,在那个未来里,没有人饥寒交迫,人们活得有尊严、有信心、有盼头。2022 年 5 月 19 日三稿(作者单位: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责任编辑:张涛)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