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大连理工大学附属中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4621087 上传时间:2024-10-0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21.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连理工大学附属中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大连理工大学附属中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大连理工大学附属中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大连理工大学附属中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大连理工大学附属中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大连理工大学附属中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在北京人遗址发现的石器形状各异。对此现象,合理的推测是A石器的用途较广泛B石器的选材很随意C石器的磨制很简单D石雕艺术初步形成2促使原始人过定居生活的根本原因是A自然环境的优劣B原始农业的发展C学会建造房屋技术D氏族公社的形成3传说中的炎帝部落,主要活动于陕西渭河流域,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乐器琴瑟”,下列哪一项发明与炎帝无关( )A发明纺织B制作陶器C挖掘水井D煮盐4关注历史教材的课目标题,可以准确把握历史的阶段特征。夏商周时期的特征是A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B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D政权分立

2、与民族交融52020年是我国农历庚子年(鼠年)。从字形推测,下列甲骨文中,哪个是“鼠”字( )ABCD6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不再把土地分封给卿大夫,而是设置县、郡,委派官员管理,这些职位也不再世袭,由此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该现象表明A强大的诸侯国疆域不断扩大B传统的分封制逐步瓦解C商鞅变法的措施得到推广D社会经济有了很大发展7面对当时社会的动荡,孔子在政治上推崇西周的制度,主张口口口,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口口口口中填写A以法治国B无为而治C顺应自然D以德治国8有人曾说“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这一评价旨在说明( )A春秋时期诸侯称霸B孝公确立皇帝制度C战国时期大国争锋D商鞅变法成效

3、巨大9云梦睡虎地秦简,发现于1975年湖北省云梦县。其内容主要是秦朝时的法律制度、行政文书。其中秦律十八种内容涉及农业、仓库、货币、贸易、徭役、置吏、军爵、手工业等方面。“秦简”实证了秦朝A奉行法治思想B统治残暴无道C骄奢淫逸无度D统治好大喜功10“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西汉贾谊过秦论).秦朝由不可一世到土崩瓦解,两千多年来留给后人无尽的思考。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不包括A推行郡县制B繁重的徭役C沉重的赋税D严酷的刑法11为东汉以后书法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物质条件的是( )A文字的统一B人们对书法美的不懈追求C造纸术的发明D统治者崇尚汉族文化12下图图片是考古发掘出土的

4、两汉时期的文物,这些文物说明丝绸之路的作用是( )A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B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是长安和大秦C丝绸之路巩固了西汉大一统的局面D丝绸之路加强了西汉对西域的管辖13对下图所反映历史现象的准确理解是( ) A诸侯强大威胁中央B社会局面比较安定C母后主政皇帝无权D外戚宦官交替专权14统一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汉武帝为了巩固大一统,在思想上采取的措施是A重农抑商 ,重本抑末B颁布推恩令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焚书坑儒15西汉初年统治者采取轻徭薄赋发展农业生产的根本目的是A吸取秦亡教训B减轻人民负担C发展农业生产D巩固封建统治16下列材料或史实与结论之间对应正确的是A材料

5、或史实:官渡之战,袁绍兵十馀(余)万,曹操兵仅 十分之一,击破之。结论:曹操最终统一北方B材料或史实:赤壁之战后,曹操转而经营关中,刘备占领四川和云贵地区,孙权统治范围延伸到福建、广东,湖北和湖南。结论:促进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C材料或史实:曹操诗:“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结论: 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战乱频繁D材料或史实:东晋在淝水之战以少胜多战胜前秦。结论:破坏南方稳定,南方经济发展缓慢。17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唯一一个统一的封建政权是( )A东晋B西晋C北朝D南朝18200年,曹操和袁绍在官渡决战,曹操采取声东击西、各个击破的战术,偷袭袁军的粮囤,迅速歼灭袁军主力

6、,进而大破袁军。据此可知,该战役曹操取胜的主要原因是( )A挟天子,取得政治上的主动B兵多粮足,实力强大C采取了正确的战略战术D为统一北方打下基础19下列成语典故出自下图所示战役的是A一鸣惊人B卧崭尝胆C闻鸡起舞D草木皆兵20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该书记述了黄河流域下游地区的劳动人民农牧业生产经验以及治荒的方法,被誉为“中国古代农业百科全书”。这部书充分说明了我国北方A少数民族发展迅速B胡汉交融促进发展C遵循重农抑商政策D农业技术的成熟二、材料分析题21阅读下列图片材料,回答问题。(1)请写出图一文物所属的远古居民。这一远古居民生活在哪一大河流域?(2)图二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

7、最大的青铜器,请写出它的名称和所属的朝代。(3)图三货币的名称是什么?哪个朝代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2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材料二 材料三 (1)秦王指的是谁?“扫六合”是指什么?(2)材料二是他在我国历史上开创的政治制度,其目的是什么?其中中央机构中的太尉负责管理什么?(3)他在地方上又推行什么制度?有什么影响?(4)材料三是当时统治者采取的统一货币和文字的措施,请你写出秦统一后的货币和文字的名称。你还知道哪些其它的秦朝用来巩固统一的措施?(5)我们由“秦王扫六合”给社会带来的好处可以得到哪些启示?23截止2016年底,“中

8、央一号文件”已连续13年聚焦“三农”问题。回顾历史,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在距今一万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我国原始农业兴起。请问它兴起于哪些地区? (2)春秋后期,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的农具和耕作方式分别是什么?这一农具和耕作方式的推广推动了战国时期秦国的哪场变法运动? (3)西汉时期,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关心农桑,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并重视“以德化民”的两位皇帝分别是谁?三国时期,重视农业生产,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使得北方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的是三国中的哪个国家? (4)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在北朝

9、时期出现了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该书的作者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种植农作物必须因地制宜,不误农时。请写出该书的名称。(5)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为当今农业的发展献计献策。【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解析:A【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石器形状各异”说明不同形状的石器有不同的用途,从而说明了石器的用途较广泛,故选项A符合题意;题干说明的是石器的形状,不能体现石器的选材很随意,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题干说明的是石器的形状多样,不能体现石器的磨制很简单,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北京人的石器用于生产不能体现石雕艺术,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2B【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促

10、使原始人过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即原始农耕出现,它使人类可以获得比较稳定的食物,在某个固定地点长期生活,B项正确;自然环境的优劣不是促使原始解析:B【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促使原始人过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即原始农耕出现,它使人类可以获得比较稳定的食物,在某个固定地点长期生活,B项正确;自然环境的优劣不是促使原始人过定居生活的原因,排除A项;原始人仅仅学会建造房屋技术不能满足过定居生活的条件,排除C项;氏族公社的形成在原始人过定居生活之前,排除D项。故选择B项。3C【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相传黄帝挖掘水井,C项正确;传说中的炎帝,其部落主要活

11、动于陕西渭河流域,传说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还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交换物品,西安半坡、河南仰韶等遗址发现的大量彩陶,如尖底瓶、陶罐等,充分证明当时已有较高的制陶技术,传说炎帝还制作乐器琴瑟,并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因此A、B、D说法正确,与题意不符,排除。故选C项。4B【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夏商周时期是我国早期的国家的建立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的社会变革时期,由此可知,夏商周时期的特征是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B项正确;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是在夏朝建立之前,排除A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是秦汉时期的特征,排除C项;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是

12、辽宋夏金元时期,排除D项。故选B项。5A【详解】A项是甲骨文的“鼠”,符合题意;B项是甲骨文的“牛”,符合题意;C项是甲骨文的“猪”,符合题意;D项是甲骨文的“羊”,D排除。 故选A。6B【详解】根据“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不再把土地分封给卿大夫,而是设置县、郡,委派官员管理,这些职位也不再世袭,由此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在逐步的遭到瓦解。选项B符合题意;A项与题意信息相悖,排除;商鞅变法发生早战国时期,排除C;D项与题意信息无关。故选B。7D【详解】据材料“孔子在政治上推崇西周的制度,主张口口口,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并结合所学可知,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要求

13、统治者“仁者,爱人,以爱人之心和谐社会人际关系”。这一思想在解析:D【详解】据材料“孔子在政治上推崇西周的制度,主张口口口,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并结合所学可知,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要求统治者“仁者,爱人,以爱人之心和谐社会人际关系”。这一思想在政治上体现为“以德治国”,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D项正确;“以法治国”是法家韩非子思想,排除A项;“无为而治”是道家老子思想,排除B项;“顺应自然”是道家思想,排除C项。故选B项。8D【详解】“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意思是商鞅担任秦孝公的国相,为秦国开启了帝王之业,其含义商鞅变法促进了农业生产,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使秦国国力大增,为

14、以后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影响深远。因此评价说明的是商鞅变法成效巨大。故选D;商鞅变法使战国时期,A错误;秦始皇确立皇帝制度,B错误;C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9A【详解】秦简内容主要是秦朝时的法律制度、行政文书等,其中秦律十八种内容涉及农业、仓库、货币、贸易、徭役、置吏、军爵、手工业等方面,这说明秦朝奉行法治思想,当时已经出现法律制度,A项正确;题干没解析:A【详解】秦简内容主要是秦朝时的法律制度、行政文书等,其中秦律十八种内容涉及农业、仓库、货币、贸易、徭役、置吏、军爵、手工业等方面,这说明秦朝奉行法治思想,当时已经出现法律制度,A项正确;题干没有体现统治残暴无道,题干体现的是当时已经出

15、现法律制度,秦朝奉行法治思想,排除B项;题干没有体现骄奢淫逸无度,题干体现的是当时已经出现法律制度,秦朝奉行法治思想,排除C项;题干没有体现统治好大喜功,题干体现的是当时已经出现法律制度,秦朝奉行法治思想,排除D项。故选A项。10A【详解】秦朝时期在地方推行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对于维护多民族国家统一具有积极意义,与秦朝灭亡无关,A错误,符合题意;BCD均属于秦朝灭亡的原因,不符合题意。故选A。解析:A【详解】秦朝时期在地方推行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对于维护多民族国家统一具有积极意义,与秦朝灭亡无关,A错误,符合题意;BCD均属于秦朝灭亡的原因,不符合题意。故选A。11

16、C【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汉蔡伦改造纸术、用树皮、麻头、破布、渔网等造成便于书写的纸,人称“蔡侯纸”,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变革。故为东汉末年书法成为一种艺术提供物质条件的解析:C【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汉蔡伦改造纸术、用树皮、麻头、破布、渔网等造成便于书写的纸,人称“蔡侯纸”,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变革。故为东汉末年书法成为一种艺术提供物质条件的是造纸术。故选项C符合题意;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统一文字,以小篆为通用文字。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从古至今人们对书法美都在不懈追求,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统治者崇尚汉族文化包含的内容很多,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答

17、案为C。12A【详解】从材料图片中考古发掘出土的两汉时期的文物品种来看,有罗马的相关物品,这反映出汉代的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A项正确;从材料中看不出起点与终点是哪里,排除B;材料与大一统无关解析:A【详解】从材料图片中考古发掘出土的两汉时期的文物品种来看,有罗马的相关物品,这反映出汉代的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A项正确;从材料中看不出起点与终点是哪里,排除B;材料与大一统无关,排除C;罗马并不是西域,排除D。13D【详解】根据图片内容 “皇帝早逝、幼帝即位、重用外戚、外戚专权、皇帝长大、依赖宦官、宦官专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反映的是外戚宦官交替专权。东汉中期以后

18、,由于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不能主政,形解析:D【详解】根据图片内容 “皇帝早逝、幼帝即位、重用外戚、外戚专权、皇帝长大、依赖宦官、宦官专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反映的是外戚宦官交替专权。东汉中期以后,由于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不能主政,形成了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这种恶性循环最终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了衰亡,D符合题意;图片没有体现AB的内容,排除AB;图片体现母后主政,但皇帝并不是无权,排除C。故选择D。14C【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为加强思想控制,采用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故C符合题意;重农抑商 ,重本抑末是经济措施,不是思想上的措施,故A不符

19、合题意;颁布“推恩令解析:C【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为加强思想控制,采用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故C符合题意;重农抑商 ,重本抑末是经济措施,不是思想上的措施,故A不符合题意;颁布“推恩令”属于政治方面的措施,故B不符合题意;焚书坑儒是秦始皇的措施,与汉武帝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15D【详解】依据所学可知,西汉初年,统治者吸取了秦朝因暴政灭亡的教训,采取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的措施,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同时这些措施的实行客观上起到了减轻人们负担和发展生产的作用解析:D【详解】依据所学可知,西汉初年,统治者吸取了秦朝因暴政灭亡的教训,采取轻徭

20、薄赋发展生产的措施,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同时这些措施的实行客观上起到了减轻人们负担和发展生产的作用,故D项符合题意;吸取秦亡教训属于西汉初年统治者采取轻徭薄赋发展农业生产的原因,故A不符合题意;减轻人民负担是西汉初年统治者采取轻徭薄赋发展农业生产的结果之一,故B不符合题意;发展农业生产减轻人民负担是西汉初年统治者采取轻徭薄赋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之一,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16B【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打败袁绍,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而不是这一战役后就统一了北方,所以结论错误,A项排除;赤壁之战后,孙、曹、刘各据一方,实力相当,这就为三国鼎立局解析:

21、B【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打败袁绍,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而不是这一战役后就统一了北方,所以结论错误,A项排除;赤壁之战后,孙、曹、刘各据一方,实力相当,这就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起到促进作用,B项符合题意;三国时期,建立曹魏政权的是曹操的儿子曹丕,所以曹操不是三国时代的人,诗歌反映的是东汉末年的战乱频繁,而不是三国时代,C项排除;淝水之战东晋获胜,解除了来自前秦的威胁,社会相对安定,使社会经济有所发展,D项结论错误。故选B。17B【详解】依据课本所学可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魏国实力增强,吴、蜀两国日益衰落。263年,魏灭蜀。280年西晋灭吴,统一了全国,实现了短暂的

22、统一。B正确;ACD都没有实现统一,排除;故选B。解析:B【详解】依据课本所学可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魏国实力增强,吴、蜀两国日益衰落。263年,魏灭蜀。280年西晋灭吴,统一了全国,实现了短暂的统一。B正确;ACD都没有实现统一,排除;故选B。18C【详解】材料“采取声东击西、各个击破的战术,偷袭袁军的粮囤,迅速歼灭袁军主力”,可见曹操取胜的主要原因是采取了正确的战略战术,故C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挟天子”的信息,排除A;官渡之战,就兵解析:C【详解】材料“采取声东击西、各个击破的战术,偷袭袁军的粮囤,迅速歼灭袁军主力”,可见曹操取胜的主要原因是采取了正确的战略战术,故C符合题意;材料没

23、有涉及“挟天子”的信息,排除A;官渡之战,就兵力和物资而言,曹操不如袁绍,排除B;D是官渡之战的影响而非曹操取胜的原因,排除。故选C。19D【详解】草木皆兵出处晋书苻坚载记。主要意思是公元383年,前秦苻坚出兵攻晋,前锋在安徽寿春洛涧被晋军打败。苻坚登寿春城瞭望,看到晋兵布阵严整,又望见八公山上的草木,以为都是晋兵,认为遇到解析:D【详解】草木皆兵出处晋书苻坚载记。主要意思是公元383年,前秦苻坚出兵攻晋,前锋在安徽寿春洛涧被晋军打败。苻坚登寿春城瞭望,看到晋兵布阵严整,又望见八公山上的草木,以为都是晋兵,认为遇到了劲敌,因而感到害怕。后来就用草木皆兵形容神经过敏、疑神疑鬼的惊恐心理。D项正确

24、;AB项是春秋时期,排除AB;C项是指传说中,东晋时期将领祖逖他年轻时就很有抱负,每次和好友刘琨谈论时局,总是慷慨激昂,满怀义愤,为了报效国家,他们在半夜一听到鸡鸣,就披衣起床,拔剑练武,刻苦锻炼。与图片信息不符合,排除C。20B【详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特征是民族融合,题干的“记述了黄河流域下游地区的劳动人民农牧业生产经验以及治荒的方法” 充分说明了我国北方胡汉交融促进发展。故B符合题意;少数民族发展迅速与题干信息无关,解析:B【详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特征是民族融合,题干的“记述了黄河流域下游地区的劳动人民农牧业生产经验以及治荒的方法” 充分说明了我国北方胡汉交融促进发展。故B符合题意;少数民族发

25、展迅速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A;遵循重农抑商政策在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C;北朝贾思勰撰写的齐民要术,突显了中国古代科学家以民为本的务实精神,反映出当时农业生产技术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不能说明我国北方农业技术的成熟。排除D。故选B。【点睛】解答本题有一定难度,紧扣题干的“记述了黄河流域下游地区的劳动人民农牧业生产经验以及治荒的方法”结合魏晋南北朝时期特征进行分析,得出答案。二、材料分析题21(1)半坡居民;黄河流域(2)司母戊鼎,商朝(3)圆形方孔半两钱;秦朝【详解】(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一文物是陕西半坡遗址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属于半坡居民,这一远古居民生活在黄河流域。解析:(1)半坡居

26、民;黄河流域(2)司母戊鼎,商朝(3)圆形方孔半两钱;秦朝【详解】(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一文物是陕西半坡遗址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属于半坡居民,这一远古居民生活在黄河流域。(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二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它是商朝青铜器的代表。(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三货币的名称是圆形方孔半两钱,秦统一中国后,秦始皇下令统一货币,把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22(1)嬴政或秦始皇统一天下或统一中国(2)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军事(3)郡县制加强了对全国的控制,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4)小篆半两钱统一度量衡,统一道路和车辆的宽窄,开凿解析:(1

27、)嬴政或秦始皇统一天下或统一中国(2)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军事(3)郡县制加强了对全国的控制,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4)小篆半两钱统一度量衡,统一道路和车辆的宽窄,开凿灵渠,北击匈奴,修筑长城,焚书坑儒等(5)只有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民族团结,才有利于发展社会经济,使国家繁荣富强。(言之有理即可)【详解】(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王嬴政即位后,为灭亡六国进行了充分准备,公元前230年,开始了灭六国、统一全国的战争,到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2)目的:根据材料二可知,该政治制度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然后结合所学知

28、识可知,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创立了该制度;太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权机构,由丞相、太尉、御使大夫统领,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地方上,秦朝进一步废除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秦始皇大力推行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秦始皇下令废除六国的货币,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战国时,七国的文字书写各异,秦始皇为消除文字上的差异,将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此外采取的措施有统一度量衡,统一道路和车辆的宽窄,开

29、凿灵渠,北击匈奴,修筑长城,焚书坑儒等。(5)启示:本题为开放性题目,可以从维护国家统一重要性这个角度去谈启示,如只有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民族团结,才有利于发展社会经济,使国家繁荣富强。23(1)黄河、长江、淮河等流域(2)铁制农具和牛耕;商鞅变法(3)汉文帝、汉景帝;魏国(4)北方人大量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齐民要术(5)政府的重视;政府出台减轻农民解析:(1)黄河、长江、淮河等流域(2)铁制农具和牛耕;商鞅变法(3)汉文帝、汉景帝;魏国(4)北方人大量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齐民要术(5)政府的重视;政府出台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研制新型的农业工具;

30、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详解】(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人类在长期的采集狩猎生活中熟悉了动植物的习性,逐渐学会了栽培农作物和饲养动物。在中国南方的一些早期遗址中,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稻。黄河流域是栽培粟的最早起源地,目前发现最早的栽培粟类遗存,距今约90007000年。大约同时,原始农业兴起于中国黄河、长江和淮河等流域。(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社会经济有很大的发展,尤其是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促进了经济发展。

31、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为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各诸侯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最著名的有秦国的商鞅变法。因此,春秋后期,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的农具和耕作方式分别是铁制农具和牛耕;这一农具和耕作方式的推广推动了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3)第一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汉王朝到了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他们注意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并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把田赋降到三十税一。文帝和景帝时期,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了一些严刑苛法,如断残肢体的肉刑。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这一时期的统治

32、局面,历史上称为“文景之治”。因此,题干中所说西汉时期两位皇帝分别是汉文帝、汉景帝;第二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三国时期,曹魏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使得北方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4)第一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北方人大量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第二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北朝的贾思勰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农学家,他写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齐民要术一书,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内容十分丰富。贾思勰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种植农作物必须因地制宜,不误农时;要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还提出了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宝贵思想。因此,题干中所说的这部书的名称是齐民要术。(5)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当今农业的发展要做到:政府的重视;政府出台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研制新型的农业工具;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要熟悉我国古代农业发展的过程,我们认识到,我们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生产工具、生产技术的创新;统治者以农为本的思想和政策;遵循自然规律;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艰辛。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