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上海财经大学会计系科发展历...析(1917—2021年)_陈玉琴.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461421 上传时间:2023-10-11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2.2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财经大学会计系科发展历...析(1917—2021年)_陈玉琴.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上海财经大学会计系科发展历...析(1917—2021年)_陈玉琴.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上海财经大学会计系科发展历...析(1917—2021年)_陈玉琴.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上海财经大学会计系科发展历程探析(年)陈玉琴摘要:上海财经大学源于年秋南京高等师范 学校创办的商业令修学校会计系科的办学也起步于此年月,上海商科大学创设会计系等七个系。一百多年 来,会计系科的发展大致绛历了以下四个阶段:仿效欧美体系、创逨会计系科;:聘请名师执教、系科稳固基础多校系科并入、系科实 力提升;坚持改革创新、引领系科发展。会计系科的发展经验主要是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坚持改革创新、坚持理论联系实 际、坚持国际视野、重视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等。关键词:上海财经大学;会计系科;发展历程上海财餐太学会计系科创赚于所宇,脱宇,上海商科大学会计系作为学校的七个系之一,孩予学生商学士学之獻会计系科黨邊

2、学校饱常设系科新中菌成立?,会计学系 开:始设立会计学专业、亚会计专 化等,并度与统计系合并成为会计统计系年复校后,设会计学系。年,会计学麵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同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首位博士生导师为娄尔行),是全首批会计学博士学位授权翁学科点。年会计学人选家童点学料,等入选财政部重處学科,年和 年缠续入选国家重点学科顏陈燃篇财馆概馆麵馆研纖儀量參上海:地志攀纂轉舅翁上觀上海醇録辱寧轉纖禽拳扭满碰辱梅,而页。上海财经大学会计系科发展历程探析(年)本文通过梳理各历史时期会计系科的师资队伍、系科专业设置、教学课程体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及国际交流与合作,及其在各领域取得的办学成果等,探析和 总结会

3、计系科的发展经验,以备其知往察今,在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征程中取得新的突破。一仿效欧 美体系创设会计系科(年)“会计”一词最早见于史记?夏本纪:“或言禹会诸侯江南,计功而崩,因葬焉,命曰会稽。会稽者,会计也。”这里的“会计”是考核的意思。?随着时代的发展,“会计”逐渐演变为 指以货币或其他价值物为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经济管理工作,也指代从事这项职业的人。我国会计学教育发端于清朝末年,当时名称为簿记学,属于商学科的核心课程之一。年,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将大学专门科分为七科,簿记学为商务科核心课程之一。当时的簿记学教材主要译自日本学人的著作。之后,各大学商科开始设立会计科(系),并逐

4、渐转为仿效欧美的学制 和课程体系。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以下简称南高师)增设商业专修科,内设普通商业和会计两类科目(课程),修业年限为三年,主要是为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师资。年夏,哈佛大学工商管理硕士杨杏佛 担任商科主任?,教师有潘学安、王敬礼、卫挺生、朱公钊、朱进等,大多毕业于欧美一流大学。商业专修科开设国文、英文、经济、社会学、商业通论、商业数学、统计学、经济学大意等课程,会计科目主要是,商业簿记和银行簿记。商业专修科教学注重联系实际,并辅之以实习、参观等。年,商业专修科共毕业学生人,除少数继续深造外,大多赴国 内各实业机关或学校服务。年,随着以南高师为基础筹建国立东南 大学计划的实施,商科上海

5、 辞书出版社:辞海(第七版)第三卷,上海辞书出版社年版。喻世红:上海财经大学 校史 读本,上海 财经大学出版社年版,第页。杨杏佛(),毕业于唐山路矿学堂、康奈尔大学,哈佛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参与发起创办中国科学社和科学杂志。曾任南 京高等 师范学 校、国立东南大学 教授、工科主任,年起任商业专 修科主任。年起担任孙中山秘书。年参与发起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任 总干事。商学教 育扩充改组,“因人才与环境之关系”迁址上海。年秋,上海商科大学在上海法租界霞飞路 号尚贤堂正式开学。国立东南大学校长郭秉文兼任上海商科大学校长,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担任教务主任。师资主要由归国的留美毕业生构成。设置会计、

6、国际贸 易、货币银行等七个系。设有预科(一年)和本科(四年),本科一年级不分学系。实行欧美学制 和学分制,本科生修满规定学分后授予学士学位。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基本上仿效欧美,课程设置比较完备,本科生共开设门课程,学系不同,所学必修课程也不同。会计教材多采用英文原版教材。重视考察和实习。多次邀请中外名人来校演讲,扩大学生视野。年,李道南担任上海 商科大学会计系主任。?年,潘序伦担任教务主任兼会计系主任。?会计系 的课程除了国文、英文、商业经济、货币及银行、商业组织、商业管理、商业理财等公共课外,有会计学、公司会计、会计问题、商业簿记、铁路会计、官厅会计、高等商用数学、统计学、投资会计或成本会计等

7、会计业务课程。据史料记载:潘序伦讲授公司会计;莫迪讲授成本会计、会计问题和统计学等;?会计名家徐广德讲授商业簿记、货币及银行等?;胡明复讲授高等商用数学。?年,在会计系主任潘序伦的指导 下,以会计系 的学生为主体成立了学校历史上第一个学术团体国立东南大学上海商科会计学会。莫迪、沈籁清、潘序伦、李道南、徐广德、周增奎为名誉会员,各系同学共 位为普通会员。?学会于 年月出版了会计学杂志创刊号,李道南(),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硕士,纽约大学研究院肄业。曾任上海商科大学教务主任、会计系主任兼代理普通商业系主任。潘序伦(),上海圣约翰大学 文 学 学士、美国哈佛大学企业管理硕士、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年任上

8、海商科大学教授、教 务主任兼会计系主任。曾创办集立信会计专科学校、立信会计出版社和立信会计师 事 务所“三位一体”的立信会计事业,出版了数本专著,被后世誉为“现代会计之父”。莫迪,生卒年不详。美国加 利福尼亚大学 硕士,曾任美国船务 部 统计员、加利福尼亚大学会计学教授、上海商科大学教授。徐广德,生卒年不详。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经济科学 硕士,曾任 湖南高等商业学 校 教授、交通大学北京学校铁路管理科总教授、上海商科大学 教授。胡明复(),年获康奈尔大学文理学士学位。年毕业于哈佛大学研究院,获哲学博士学位,被认为是中国第一位现代数学博士。曾任上海商科大学数学 教授。参与筹备创立和维持“中国科学社

9、”和科学杂志,参与大同大学的创办、教学及校务管理等。国立东南大学上海商科会计学会:会计学 杂志,太 平洋印刷公司年版,附 录第页。上海财经大学会计系科发展历程探析(年)潘序伦撰写了发刊词。创刊号介绍了会计学会的成立情况、章程、会员 名录等,刊有会计相关论著篇、译著篇。年,上海 商科大 学会计系共毕业学生人,大多在银行、学校和政府机关任职。学科办学起点 高、发展快,可惜随着郭秉文不再担任校长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变化,尤其是年会计系主任潘序伦辞任,学科发展受到一定影响。二聘请名师执教系科稳固基础(年)年,学校更名为国立中央大学商学院,年,学校独立建制,改名为国立上海商学院,成为当时唯一的国立本科商

10、学院。常设会计、工商管理、银行和国际贸易四个系。抗战期间,校舍曾两度被日军炸毁,但一直坚持办学直至抗战胜利前夕停办。年,国立 上海 商学院复员。这一时期,学校始终以培养高等 商业人才、研究高深商业学 术为 办学宗旨;注重延聘名师,各学系主任和主要教授大多 为归国欧美留学生;订立课程标准、充实和完善课目;改进教学方法,要求师生“口手兼用”;继承重视实习的传统,介绍学生赴各商业机关实习;创办 多种刊物,供师生发表研究成果。国立中央大学商学院会计系 的 系主任先后由程振基、雍家源、稽储英担任。?除专任教师熊宝称、戴麟书等外,还聘请知名会计学者、我国会计师制度的创始人谢霖为兼任教授?。会计系学生一二年

11、级学习各系共同必修课程,三四年级学习会计必修课程,会计教材多 为英文原版教材。学生课外 实习多去银行、工厂等。会计学会组织学术讨论和研究活动,师生程振基(),年获爱丁堡大学经济 学 硕士。曾任国立北京大学经济 学讲师、北京高等 师范学校英语部主任兼总务主任、国立西 北大学 教 务 长、代理校 长 等职,年参与筹备安徽大学。年担任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商学院、江苏大学商学院、国立中央大学商学院 院长。雍家源(),先后获得金陵大学经济 学 学士、美国西 北大学商学 硕士学位。曾任教于金陵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商学院、重庆大学等,曾任国民政府审计院 审计、湖南省审计处 处长、南京市政府会计长等。著有中国政府会

12、计论等。年被评定为三级教授。谢霖(),毕业于日本明治大学商科。中国第一位注册会计师,创办了中国第一个会计师 事务所正则会计师事务所。曾兼任北京大学、国立上海商学院、复旦大学 等 校教授,以及光 华大学商学院会计系主任、光 华大学成都分校副校长等。撰写了大量会计著作,推动了复式记账法在我国的运用。商学教 育在校内外刊物上均有论文发表。年,国立上海 商学院会计系由会计名家安绍芸担任系主任。?会计系 的教师还有姚崧龄、关锡麟、谢霖、袁际唐等。课程体系较国立中央大学商学院时期 有继 承也有 调整,仍然把本科四年分为两个阶段,“一二年级商业基本知识之训 练,三四年级则 侧重分系专门训 练”。?具体如表所

13、示。表国立中央大学商学院、国立上海商学院会计系课 程设置?一年 级必修学程中央大学商学院国文、英文、法文、日文、经济 学、商业数学、政治学、社会学、逻辑学、法学通论、国民党 党义国立上海商学院国文、英文、法文、日文、经济 学、法学通论、党义、商业数学、经济地理、会计纲要、珠算、世界商业史、军事训 练、看护学二年 级必修学程中央大学商学院会计学、货币学、银行 论、世界商业史、中外商业地理、财政学、商法一、商品学国立上海商学院国文、英文、法文、日文、统计学、财 政 学、公司法、银行论、会计学、货币学、票据法、看护学、体育会计系三、四年 级必修学程中央大学商学院审计学、成本会计、官厅会计、银行会计、

14、铁路会计、会计问题、运输学、统计学、商法二国立上海商学院审计学、成本会计、高等会计、会计问题、公司理财、会计制度、投资学、工商管理各系共修课程中央大学商学院近百年 史、市 政 学、各国政治组织、合作 论、高级经济学、经济 学 史、近代经济思潮、现代经济大势、土地经济、商业与政府国立上海商学院经济思想 史、经济恐慌、国际公法、国际私法、民法总则、宪法安绍芸(),会计教育家、会计实务 专 家,新中国会计制度的奠基人。毕业于清华学校,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经济学硕士。曾长期 任教于国立上海商学院、复旦大学 等。杨艳萍:近代中国商学兴起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年版,第页。课程,国立中央大学商学院概况,年,第页;

15、学程纲要,国立 上海商学院一览,年,第页。上海财经大学会计系科发展历程探析(年)续表一年 级必修学程中央大学商学院国文、英文、法文、日文、经济 学、商业数学、政治学、社会学、逻辑学、法学通论、国民党 党义国立上海商学院国文、英文、法文、日文、经济 学、法学通论、党义、商业数学、经济地理、会计纲要、珠算、世界商业史、军事训 练、看护学选修学程中央大学商学院珠算、打字、实用心理学、广告 学、高级英文、商用英文、高等商算、商法三、公司理财、销售术、工业政 策、移民与殖民问题、人寿保险、中国关税问题、交易所论、中国财 政问题、公债论、高等会计、市 场测验、指数编制法、会计制度、会计师 事业、市场学、国

16、际法国立上海商学院社会学、官厅会计、铁 路会计、会计分 析报 告、信托 事业、堆 栈学、商业心理、合作论、钱庄论、商用英文国立上海商学院会计系高年级课程数目减少,但整体上更科学高效,更重视相关法律和实际应用。各门主课几乎一律采用英文原版书为教材:二年级的会计学和三年级的高等会计,分别 采用著名 的凯斯特()系列教材,三年级成本会计用 劳伦斯()的成本会计,四年级审计学采用蒙哥马利()的著作。?据娄尔行回忆,会计系核心课程由系主任安绍芸亲自讲授,时任中国银行总会计处高级职务的姚崧龄讲授会计报告分析、官厅会计等,关锡麟讲授高等会计,谢霖主讲银行会计。在学术研究方面,安绍芸教授在现代会计立信会计季刊

17、等刊物上发表了数篇会计审计相关主题的论文。年,国立上海商学院 院务半月刊编辑了学术专号“会计问题”专号。会计学会研究氛围浓厚,定期召开学术讨论会,编有会计学专刊等。值得关注的是,世纪年代部分会计系毕业生曾赴 欧美深造。如届毕业生朱国璋赴英国伯明翰 大 学深造,获得硕士研究生学 位。?届毕业生娄尔行赴美国密歇根大学企业管理研究生院攻读硕士学位,有原、有宜等:娄尔行,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年版,第页。朱国璋(),年毕业于国立上海商学院会计系,英国伯明翰大学商学 硕士。曾任重庆大学商学院 院长,年任国立 上海商学院 院长。年 去台湾后,历任中国 台湾大学、政治大学 教授、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客座教授。著有高

18、等会计学成本会计之理论与实务等。商学教 育师从美国会计大师、现代会计理论的先驱裴登()教授。?据娄尔行回忆,“毕业后 进入美国密歇根大学企业管理研究生院肄业,主修会计,不仅我在上商所得学分全部得到承认,毋须补课,而且在课程衔接上也不成问题,没有碰到什么困难。足证上商三十年代会计教学质量,达到了国际水平”?。年,由于院舍在“八一三”事件中被日军炸 毁,学校租借愚园路号一幢三层小楼坚持办学。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部分师生流亡大后方,学生数量骤减,但仍有安绍芸、娄尔行等名师执教,保证了较高的教学水准。年后,会计学系主任为许本怡,?专任教 师有朱国璋、许本怡、娄尔行等,聘请实业界人士邹曾侯、卢 怀道、汪礼

19、彰等兼职教授。课程体系仿效欧美,仍使用英文原版教材。重视实习实践,设立会计实习室,结合讲授内容组织学生实地参观。在学术研究方面,会计学系同学成立会计研究会,编辑出版会计月刊国立上海商学院 院务月刊和商学研究,时常刊登会计学系师生的研究论文。年,会计系共有 毕业生约人,大多在银行、铁路、学校及政府机关工作。这一时期,会计学科稳步发展,课程体系完备,名师授课,教学水平高,毕业生深受社会欢迎。然而 随着日本侵略的加深,尤其是校舍二次被炸 后,学科发展受到短暂影响。年学院复员后,会计学科恢复并有所发展,为其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兴盛奠定了基础。三多校系科并入系科实力提升(年)年月,国立上海 商学院更名为上海

20、财政经济 学院。年,私立上海法学院并入。年,全国开始了大规模的院系调整,至有原、有宜等:娄尔行,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年版,第页。娄尔行:本世纪三十年代中期国立 上海商学院 的会计教 学,上海会计 年第期。许本怡(),年毕业于国立上海商学院会计系。曾就读于哈佛大学研究院、伦敦大学经济学院,获商业管理硕士学位。曾任金陵大学、国立中央大学、重庆大学 教授。年月起任国立上海商学院教授兼会计学系主任,年月起任上海 财 政经济 学院教授、教务主任、系主任、副教务长。年定为二级 教授。年随学 校并人上海社会科学院。著有财务报 告分析基本会计等。上海财经大学会计系科发展历程探析(年)年,华东地区二十余所高校的财

21、经系科并入上海财经学院。学校名师云集、学科规模扩大,学生人数激增。这一时期,我国开始借鉴苏联高等教育模式,改造高等教育。学院从年起,每 年选送青年教 师到以“接受苏联先进的建设经验,并聘请苏联教授,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新国家的各种 干部”为基本任务的中国人民大学,或读研究生班,或进修马 列主义和专业课。?在系科专业设置上,年开始在系下面设置专业。学年,开始在专业下面设立专门化。在教学计划和课程方面,参照人民大学,取消学分制,采用学时制;取消选课制,采用班级制;各系设立教研组;注重俄文进修,教师业余学习俄文,翻译俄文教材等;重视科学研究,成立研究处,年创办学术期刊财经研究;重视理论与实际的联系,

22、与华东财委各有关业务部门商讨各系科教学的改进事宜,各业务部门从多方面协助办学。?就会计系而言,年,私立上海法学院会计系并入。年,交通大学财务管理系并入。年,光 华 大学会计系、复旦大学财经学院会计系、大同大学商学院会计系、浙江财经学院会计系、东吴大学法学院会计系、沪江大学商学院会计系、立信会计专科学校、山东财经学院会计系等并入。会计系 名师云集,教 师增加至人,?薛迪符、杨荫溥先后担任系主任。在年的高校教 师工资定级工作中,会计学科二级教授有李鸿寿、杨荫溥、许本怡、龚清浩,三级教授有蒋士麒、雍家源、娄尔行、薛迪符、何士芳、蒋凤五。?在系科和专业设置上,年,财务会计系下设工业会计和财务专业。年,

23、财务专业停办,财务会计系改名为会计学系,设立会计学专业。院系调整后,会计学系学生人数较多,本科分为甲乙丙丁四个班。年,会计学专业下设工业会计专门化。年夜校部设立工业会计上海 财经大学校志编审委员会:上海 财经大学 年,上海 财经大学出版社 年版,第页。上海 财经大学校志编审委员会:上海 财经大学 年,上海 财经大学出版社 年版,第页。上海 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市 级专志?上海财经大学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年版,第页。娄尔行、石成岳:努力发展我国会计教 育 事业回顾三十五年来上海 财经学院会计教学工作的历程,会计研究年第期。上海 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市 级专志?上海财经大学志,华东师

24、范大学出版社年版,第 页。商学教 育专修科。在教学和课程体系方面学习苏联,“资本主义国家教初级会计、高级会计、成本会计。苏联是工业会计、商业会计、农业会计。”?“我们用的基本上是苏联的教材,翻译过来再加点内容”?。在科学研究方面,娄尔行出版了著 作成本会计学(上下册);世纪年代中期,会计系编写出版了会计核算原理工业会计核算工业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等教材;学科教师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年,学院举办第一届科学讨论会,分为六个组,会计组撰写发表论文篇,?并在会上报告和讨论。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另一个特点是重视实践。不是光讲课,从理论到理论,从课本到课 本,而是特别重视实践。我 们学会计的,要动手做学校很注

25、意实践,特别是毕业实习,都是分到工厂里去我 们写了一大本(实习报告),感觉 实习挺有收获。”?世纪年代起,国家实行高等学校毕业生统一分配制度。年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国家急需大量的建设人才,届毕业生提前一年 毕业。会计系毕业生多分配至华北、东北、西 北等边疆参加建设。年学校并入上海社会科学院,年重建上海财经学院,设贸 易经济系、会计统计系等个系。会计统计系主任为龚清 浩。年月,从上海社会科学院调回上海财经学院的会计学科教授杨荫溥、龚清浩、蒋凤五、蒋士麒、潘兆申、袁际唐、王涵清、钱培均等,?另有多名副教授调回。他们的回归使会计学科保持了较强的师资力量和较高的教学科研水准。在教学与课程体系上,仍

26、参照苏联的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学校年停止招生、年被撤销。会计学系大部分教师被分到复旦大学经济系。石人瑾:见证会计教育史,会计口述历史(第一辑),立信会计出版社年版,第页。金云辉:扎根新疆建设六十载,口述上财历史,上海 财经大学出版社年版,第页。裘逸娟:上海财经学院第一届科学讨论会,财经研究年第期。华曾侃:母校的教 学理念让我受 益一生,口述上财历史,上海 财经大学出版社年版,第页。上海 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市 级专志?上海财经大学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年版,第页。上海 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市 级专志?上海财经大学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年版,第页。上海财经大学会计系科发展历程探析(年

27、)年,会计学系共培养本科毕业生约 人、专科毕业生约人,大多分配至政府机关、工厂等单位工作。这一时期,随着院系调整中多所高校会计系科的并入,学科实力提升,在科研上也有所突破。但有一个显著的变化是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从仿照欧美转而学习苏联,在当时培养了一批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优秀人才。四坚持改革创新引领系科 发展(年)年全国恢复高考,年上海财经学院复校。复校初设立个系个专业,含会计学系和会计学 专业。年,学校正式 成为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大背景下,会计系科敢为人先、坚持改革创新,学科发展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引领了全国会计高等教育的发展。(一)师资力量与机构设

28、置复校初期,会计学系大部分教师从复旦大学调回。年月,娄尔行担任会计学系主任。之后,石成岳、张为国、孙铮先后担任系主任。年 月,娄尔行成为会计学科首位博士生 导师。之后,徐政旦、王松年、汤云为、张为国先后成为国务院评定的博士生 导师。年,石成岳 获“全国先进工作 者”称号。年,张为国获“全国优秀教 师”称号。年,汤云为被美国会计学会评为“杰出 国际访问教授”。年之后,孙 铮、陈信元、靳庆鲁、李增泉等教师先后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入选各类人才计划。比如,年,陈信元获得教育部“第一届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年,靳庆鲁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等。截至 年年底,会计学院有专任教师人,其中

29、教授人、副教授 人、讲师人、常任轨¥助理教授人、师资博士后人。复校初期,会计学系下设工业会计、商业会计个教研室。年,会计学系下设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审计、外国会计个教研室。年,经教育部和财政部批准,在原会计学系基础上设立会计学院,陈信常任轨是类似于北美高校的终身教职制度,所有尚未获得常任教职的常 任轨 教 师有不起过年的试用 期。商学教 育元、李增泉、靳庆鲁先后 担任院长。会计学院下设财务会计教研室、管理会计教研室和财务管理教研室,以及会计与财务实验室、资料中心等。(二)学位点建设复校初期,会计学系下设会计学本科专业,年增设审计学专业,年增设国际会计专业。年,学校与上海外国语学院联合培养国际会

30、计专业本科生。年,审计学专业撤销,国际会计专业改为专门化归属会计学专业。之后,陆续增设注册会计师专门化、电算化会计专门化。年,联合培养停办,改设国际会计(美国会计)方向本科班。同年,与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及英国牛津布 鲁克斯()大学 等合 作开设国际会计()方向本科班。年,电算化会计专门化撤销。年,财务管理专业从金融学院转入会计学院。年,与加拿大注册会计师公会()签署协议共同培养国际会计中外合 作本科生。年国际会计(美国会计)方向停止招生。年中外合作国际会计()方向停止招生。年设立会计与财务实验班。截至 年年底,会计学院设会计学、财务管理(智能化)、工商管理类(,中外合作项目)三个本科专业。

31、年 月,学校会计学科成为硕士学位授予点,研究方向为财务会计(含会计理论)、管理成本会计、国际会计、会计信息系统、审计等。年月,企业财务管理专业获硕士学位授予权。年,开展联合培养(会计硕士)项目。(年,开始招收会计硕士()专业学位非全日制研究生单证班。年,开始招收会计硕士()专业学位全日制研究生(会计理论与实务方向)。年,招收会计硕士()专业学位非全日制研究生双证班(会计与财务精英方向)。年起单证班停止招生。年月,会计学科获得会计学博士学位授予权,娄尔行任博士生导师,是全国第一批会计学博士点。研究方向为财务会计(含会计理论)、管理成本会计(含财务理论)、国际会计、会计信息系统、审计等。年月,会计

32、学科第一位博士生毕业,也是学校创办以来培 养的第上海 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市 级专志?上海财经大学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年版,第页。上海财经大学会计系科发展历程探析(年)一位博士。年月,学校在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博士点内自主设置财务管理博士点,研究方向为公司财务、财务理论。年月,会计学院开始试点硕博连读,从 级起选拔优秀硕士生进入硕博连读模 式。年,学院博士生招生入学由考试改为申请考核制。(三)人才培养与教学 改革复校初期,会计学科在教学上仍沿袭世纪年代 学习苏联的模式,已明显难以适 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年年底,财政部确定上海财经学院会计学系为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试点单位

33、。由此开始,会计学科先后开展了 四轮会计教学改革。会计专业教学改革(年)年月,会计学系主任娄尔行带 队赴北京参加了财政部组织的全国高校会计教学改革工作座谈会,会上重点讨论了上海财经学院会计学系 的五门核心课程大纲。?会计学专业教学 改革主要由娄尔行教授负责。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在专业设置上,把工业会计和商业会计专业合并成为单一的会计学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开设“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审计”五门核心专业课程和“会计制度设计”等四门一般专业课程,另设选修专业课程若干,形成了一套完备的课程体系。这一体系使我国大学会计学科本科专业课程结构与国际上发达国家同类学校相接近;在教材

34、建设上,出版了基础会计成本会计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和审计学概论五本核心课教材。这些教材被国 内多所高校采用。尤其是基础会计一书提出应将会计看作一项管理活动的观点,在当时是一个重要突破,年获得国家教委第一届普通高校全国优秀著作奖。审计学概论成为当年十大中文畅销书之一。会计学专业教学改革的方案和成果得到了财政部的肯定,推动了国 内高校的会计教学改革。年,为了促进 实践教学和学科建设,在学校的支持下,以会计学系为主体创办了上海大华会计师事务所。这是改革开放后我国由高校创办的最早的会计师事务所,有效地促进了会计学科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海 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市 级专志?上海财经大学志,华东师范大学出

35、版社年版,第页。上海 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市 级专志?上海财经大学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年版,第 页。商学教 育深化会计教学改革(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为了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会计人才,年月,会计学科开始第二轮教学 改革。革新了本科专业核心课程体系:核心课程由门扩充为门,编写了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电算化会计高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审计本新教材。教材内容与国际接轨,受到国家教委、财政部肯定并向全国推荐。年起,会计学科将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门培训课程纳入国际会计()专业方向的教学计划。年,会计学科教师 承担了 中国注 册会计师协会培养注 册会计师专门化人才项

36、目本教材其中本的编写任务,分别是高级财务会计中级财务会计电算化会计。年,为配合和支 持财政部企业推广应用会计电算化的需求,建立电算化会计实验室。会计研究生教学改革(年)经过两轮对会计学本科教育的教学改革,确立了学校会计教学在国 内的领先地位。世纪 年代中期,会计学科开始探索研究生层次的教学改革,进一步明确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在硕士研究生教学改革方面:一是在培养目标上,分为学术型硕士和实务型硕士两种。前者是为 高校会计学专业培养师资或研究人员,或为进一步攻读博士学位做准备,着重培养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能力;后者的目标是在证券公司从事综合性实务工作,或在大型企业担任财务总监(高级会计师)等

37、职位,重视相关知识的 系统学习、培养思维能力 和领导能力。二是强调课程建设,淡化研究方向,调整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内容,改革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旨在培养通用型人才。为提高硕士研究生的分析和创新能力,增加 实证研究和案例教学。将教师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式改为启发式、讨论式教学。采用闭卷考试、集体作业、平时课堂表现和课程论文四方面综合考核的方法。配备了一批在实务界有影响 的兼职硕士导师,参与硕士生论文的指导。年起采用导师和研究生双向选择的机制。三是与外国大学合作举办会计学硕士项目。主要有“上海财经大学佩斯大学会计学硕士合作项目”和“上海财经大学迪肯 大学专业会计硕士合作项目”。在博士研究生教学改革方

38、面:一是确定博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为: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善于将会计等经济、管理理论与方法、数理统计与计算上海财经大学会计系科发展历程探析(年)机科学有机结合起来,从事教学与研究,高质量地完成博士论文,并能在毕业后成为攻克重大理论、方法、政策难题的学术带 头人。培养计划基本与国际接轨,少数毕业生接近或达到国际水平。?二是改革博士研究生培养方式。打破传统师徒制,逐步统一博士生培养计划,实行全部专业课程统一授课,博、专结合,淡化研究方向,注重研究能力尤其是定量研究能力的培养。三是开展国 内、国际合作。邀请海内外著名大学的知名学者为研究生做学术报告、共建博士生课程,并与本院导师联合指导博士生。举办全国性

39、的博士生密集课程班。同时,派遣博士生赴海外合作研究、完成博士论文等。四是加强学科交叉与渗透。年起,邀请统计学科的教授为博士生 开设统计分析、数据分析、财务理论等课程,参加会计学博士论文答辩。内涵改革阶段(年)世纪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全球化的深入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需要既懂外语又熟悉国际惯例、具备国际从业资格,又能够适应大数据和云计算时代的复合型会计人才。年起,根据学校制定的人才培养要本着“适应需求,转变观念,注重质量,提高层次”的指导思想,会计学院在培养厚基础、宽口径、专通结合、理论联系实际,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会计与财务管理人才方面做了大量探索,开始

40、进入内涵改革阶段,以培养国际化、本土化、专业化和智能化的卓越型会计人才为目标,全面革新本、硕、博人才培养模式。在推进本科教学改革方面,采取了 以下措施:一是改革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在充分借鉴国际顶尖大学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和兼颇中国会计实务发展的基础上,以对接世界最先进的教学模式为目标,两次大规模地修订教学计划。同时,加强通识教育、压缩学分、制订学院专业分流方案、实施大类招生、组建“拔尖型本科生研讨班”等。二是加强精品课程和实验课程体系建设、增设专业选修课程和暑期课程建设,选用国际一流的外文教材,辅以国 内相关制度和实务作为教学内容;“会计学”“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先后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会

41、计学”“管理会计”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三是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国际会计有国际会上海 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市 级专志?上海财经大学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年版,第 页。商学教 育计()、国际会计()和国际会计(美国)三个专业方向,采用原版教材、双语教学。四是成立会计与财务实验班。五是打造会计信息化教学平台。六是加强实践教学,建设校外实习实践基地。与国 内外著名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协会合作,把实践教学及各类先进教学方法引入教学中。年开始 推进示范性、共享性、开放性的“上海财经大学卓越会计人才国际化实践基地”建设。在推进硕士生培养改革方面:一是稳规模、抓质量、创新选拔方式。二是实施学

42、术型硕士和专业硕士分类教学、开办 项目。三是革新课程体系,定期跟踪培养计划适时调整 主干课程,建设管理会计研究精品课程,增加选修课程。四是邀请海内外知名学者进行学术演讲,扩大学生学术视野,鼓励学术讨论和研究。在博士生培养机制方面,逐步完成以下改革:一是缩小博士生规 模,逐步停止招收在职博士生,只招收全日制博士生。从 年之前的每 年招人左右,逐步减少至年后的每 年招人左右。二是探索新的博士生招生方式,年开始将招生的范围扩大到全校 级研究生。年,开始通过“优秀本 科生夏令营”的方式选拔硕博连读学生。年,开始试行博士生招生“申请考核”制度。三是延长学制,从国家规定的三年延长到四年,并提高博士生的生

43、活津贴。四是完善硕博连读制度和博士生课程体系,同时减少发表学术论文的数量要求,提高质量标准。博士生需通过统一组织的课程考试和工作论文答辩,才能进入博士论文写作阶段。五是统一组织博士论文的预答辩,并逐步实行末位淘汰。表会计学院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情况序号成果名称获奖等级时间会计学专业教 学改革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年发挥两校优势培养高质量国际化人才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年深化高校会计教学改 革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年会计学专业研究生教学 改革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年中英合作培养 人才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年开拓创新,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会计学专业人才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年上海 市地方

44、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市 级专志?上海财经大学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年版,第 页。上海财经大学会计系科发展历程探析(年)续表序号成果名称获奖等级时间会计学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实践与 创新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年智能化环境下战略型会计人才培养创新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年 年,会计学科在校 生公开发表论文 篇,参与科研创新资助项目 多项;名学生获得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全球考试单科全球第一、名学生先后 获得单科中国区第一;?篇博士论文被教育部评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篇博士论文获得教育部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四)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为了推动科学研究,会计学系(院)独设或合设了多个科研机构

45、。年,与中国香港城市大学、加拿 大注册会计师公会合作成立“中国会计教育与研究中心”。同年,会计学系成为中国会计学会下设中国会计教授会秘书处常设单位。年,会计与财务研究院被遴选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是当时全国仅有的两个国家级会计重点研究基地之一。年,与财政部等家协同单位合作组建“会计改革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同年,与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合作成立“管理会计研究中心”。年与财政部合作,成立“上海财经大学会计信息化暨中国地区组织应用研究中心”。年,成立“会计与财务大数据研究中心”。年“会计改革与发展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入选计划。重视学术研究,提倡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是国 内实证会计

46、研究最早和最积极的倡导者。?多年来,产出了大量高质量、有 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年,学院教 师共编写图书、教材、专 著、译著 等部,发表论文 余篇,其中在国际顶尖期刊、上发表论文篇。年,学院教师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项,上海市决策咨 询研究上海 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市 级专志?上海财经大学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年版,第 页。上海财经大学校志编纂委员会:上海财经大学志稿,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年版,第页。商学教 育成果项,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项,安子介国际贸 易研究奖项,全国百篇 优秀管理案例篇。年,学院教 师共承担省部级以上研究课题 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国家社

47、会科学基金项目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 项。(五)国际交流与合作年月和年月,娄尔行两次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出席联合国 国际会计和报告准则政府间专家工作组会议,介绍中国会计工作,支持发展中国家的主 张,并维护台湾是中国一个省份的立场。?年月,娄尔行和王松年赴日本参力卩“国际教育研讨会”。年月,娄尔行参加联合国在苏联召开的“中央计划经济国家经济特区”国际研讨会。年,徐政旦赴日本参加会计史第六次国际年会。年,汤云为获得美国会计学会杰出 国际访问学 者荣誉。世纪以来,学院与国际学术界交流频繁,先后有数百位教师和学生前往国外进行访问交流、进修、合作研究以及参加学术会议。学院先后邀请一百多

48、位外籍学者为本科生、研究生上课、举办学术报告等。学院还举办了一系列国际学术会议,比较重要的有:年月,与联合主办“加拿大注册会计师协会中国区会员年会暨中加资本市场最新发展国际研讨会”;年月,与英国特许管理会计师公会联合主办“中外管理会计研究成果比较与借鉴国际研讨会”。年月,与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共同主办“第二届管理会计学 术论坛”;年月,与全球注 册管理会计师会()联合主办“管理会计定量实证研究国际研讨会”;年月,举办“首届亚太会计学科院长论坛”等。年,娄尔行等受中国会计学会和中国财政学会委托,与美国洛杉肌大学会计学者合作进行“中美比较会计研究”,发表研究论文,并在上海和香港出版英汉、汉英会计名词

49、汇译。年,娄尔行、王松年与美国达拉斯德州大学教授恩托文合作出版国 内第一部英文介绍中国会上海 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市 级专志?上海财经大学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年版,第 页。上海 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市 级专志?上海财经大学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年版,第页。上海财经大学会计系科发展历程探析(年)计与 审计的专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会计与),后被译成日文在日本出版。年,汤云为与墨尔本皇家技术学院教授库拍()、香港理工大学仇林明英合作,用英文编写出版了第二本介绍中国会计与财务的著作中国的会计与财务()。石人谨、林宝環等与日本中央大学教授根本光明等合作进行中日比较会计研究,其成果以日汉两种文

50、本(:却)由国际一流出版社 出版。学院先后与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澳大利亚国家会计师协会等建立合作关系。年,取得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最高培训机构资格,一年后 获得其最高级别 培训证书白金级。年之后,学院先后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新加坡管理大学、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美国得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等签署硕士预科项目。截至 年,与新加坡管理大学的本硕博双向合作 培养交流机制已基本成型。从复校至 年年底,会计学科共培养本科毕业生 人,各类硕士毕业生人,博士毕业生人,分布于海内外各行各业。其间,会计学科通过充实师资力量,持续开展教学改革,推动科学研究,广泛开展国际、国 内合作等方式,促使学科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