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人工智能赋能下的个性化智慧养老_乔钰桐.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461162 上传时间:2023-10-11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5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工智能赋能下的个性化智慧养老_乔钰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工智能赋能下的个性化智慧养老_乔钰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工智能赋能下的个性化智慧养老_乔钰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老字号品牌营销经济观察632023 年 3 月(下)乔钰桐朱铭达高泽宇唐古力邹玮钰人工智能赋能下的个性化智慧养老乔钰桐朱铭达高泽宇唐古力邹玮钰/无锡 太湖学院(无锡 214000)摘要:随着现代社会老龄化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在政府的重点关注和引导下,基础养老服务得到很大程度的完善。但是,目前社会上缺乏个性化的养老服务设计,无法满足不同老年群体对养老生活的畅想。尽管现在人工智能在飞速发展,但是并没有与养老服务深度结合。在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大背景下,人工智能助力智慧养老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关键词:人工智能;个性化;智慧养老前言个性化智慧养老的重点是统筹现有的社会资源,在中老年人步入退休养老生活之后,仍

2、然可以满足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人工智能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可以为有不同需求的群体提供最经济最优质的服务方式。一、研究分析(一)研究优势1.顺应未来养老服务的发展国务院在2021年12月30日发布关于印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的通知,目的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推动老龄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构建和完善兜底性、普惠性、多样性的养老服务体系,不断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层次、高品质的健康养老需求。智能养老的启动得益于养老服务多业态创新融合发展,老年人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健身休闲、金融投资等服务种类不断丰富,围绕老年人衣食住行、康复护理的老年用品产业不断壮大,科技创新能力

3、显著增强,智能化产品和服务惠及更多老年人。2.符合“互联网+养老服务”的推进个性化的智能养老服务符合老年人生活服务新业态的大力发展趋势,在上述规划中强调了未来养老服务行业的发展趋势,加快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5G)等信息技术和智能硬件在老年用品领域的深度应用,支持智能交互、智能操作、多机协作等关键技术研发,提升康复辅助器具、健康监测产品、养老监护装置、家庭服务机器人、日用辅助用品等新型适老产品的智能水平、实用性和安全性,开展家庭、社区、机构等多场景的试点试用。首先,要推动“互联网+养老服务”的发展,推动互联网平台企业精准对接养老服务需求,支持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平台化展示,

4、提供“菜单式”服务,就近便捷为老服务,同时鼓励“子女网上下单、老人体验服务”,加深子女与老人之间的情感。其次,培育城市级综合信息平台和行业垂直信息平台。引导有条件的养老服务机构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创新养老服务模式。最后,鼓励互联网企业开发面向老年人各种活动场景的监测提醒功能,利用大数据以方便老年人的出行游玩、健康管理和应急处置。3.赶上老年技术创新发展的政策红利针对老年人的新科技成果转化被大大加强。政府通过有关政策,扶持企业运用已有的融资途径促进老年保健及医药用品技术、产品、成果之间的转化、服务创造和运用的推广,以此促进老年医疗健康科技的产业创新。政策实施的主要

5、政策红利,是在中国老年医药及保健用品行业的全国创新模范单位、国家“专精特新”企业、全国制造业单项优胜企业中,进一步强化产学研用合作技术创新和重点共性科技产业化。加强老年医药保健药品行业的专利保护,依法维护有关专利权、名牌和商誉的权益。发展康复与促进康复的辅助器械,促进新型人工智能、脑科学、虚拟现实、可穿戴设备等新兴科技在健康促进类及康复辅助器材领域的综合运用。重点开发外骨骼健康锻炼、认知障碍测试与培训、沟通能力培训、失禁期健康锻炼、运动肌力训练与协调锻炼、老年能力测评和日常运动锻炼等健康辅助器材。发展药物管理和护理提醒、呼吸辅助器具、睡眠障碍干预和其他健康监控检测设备,促进智能与健康在养老产业

6、中的结合应用。根据老人的康复训练、活动辅助、保健理疗和安全监护等需要,进一步加强了智慧假肢、自动化机器人等的产品开发和使用。深入开展了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验与示范工程建设,建立了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创新型支持平台。4.未来中老年市场拥有广阔蓝海第 49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 岁至 49 岁的网民人数占据总体网民人数的大头,比例高达 55.6%。我们研究的目标人群就是现在的中青年群体,他们是中国网络最强力的使用者。我们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他们的生活现状和对智能养老的看法进行了一个大致的调查。结果显示,该群体中超过 60%对智能养老持有积极的态度,对未来的个性化养老服务抱有很大

7、的期望。该群体呈现出的最大的一个特点是他们对精神健康和娱乐健康同等重视。每一位填写调查问卷的受访者对于“在退休之后最想做什么?”这个问题上的回老字号品牌营销经济观察642023 年 3 月(下)答是不同的,有人说会花更多时间陪伴儿女,有人说会延续现在的兴趣爱好,也有人说想走遍大江南北。综上所述,调查小组认为未来的养老方式应该也务必做成符合用户需求的个性化定制服务,在保证有足够的医疗健康服务的支撑之下,尽力满足每一位用户的“退休愿望”。(二)研究现状1.顺应国家发展趋势近年来,国家多次出台关于智慧养老的文件,例如,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进一步推动智慧健康养

8、老产业的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共同制定了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由此可见,智慧养老是缓解或者解决社会老龄化导致的问题的关键。满足人民群众日益迫切的健康及养老需求,增进人民福祉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互联网与人工智能促进中老年群体的人性化发展指出了方向,帮助社会了解互联网与人工智能相结合的适老化的主要方向,以不同于传统的互联网的适老化方案,提供不同的发展思路,为社会提出合理化建议,推动中国社会互联网+人工智能助力养老的发展。2.现有的基础和条件全国对人口老龄化遇上信息化、智能化的“数字鸿沟”做出了一系列行动。工信部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启动为期一年

9、的“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该专项行动针对老年人推出更多具有字体粗、图标大、对比度高等功能特点的产品,同时鼓励更多企业研发并推出操作简单方便的系统模式,实现语音识别、文本纠正、一键操作等多种无障碍功能,并且提高不同方言的语音识别能力,方便不会说普通话的中老年人使用设备。该专项行动预计首批完成 115 个公共服务类网站和 43 个手机应用软件的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3.我国智慧养老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第 49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老年群体加快融入网络社会得益于互联网应用适老化改造行动的持续推进,老年群体联网、上网、用网的需求活力进一步激发。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助力

10、智慧养老是大势所趋,但目前智慧养老“叫好不叫座”的现象屡见不鲜,真正落地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相关智慧养老产品和服务并不多,同时资金、技术、人力、体系等方面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随着老人年龄的不断增长,老人的身体机能不断下降,对于上门服务的需求会不断增加。现阶段养老服务对于上门医疗服务的提供较少,再加上健康管理平台仍以线上主动咨询为主,不能形成良好的互动模式,造成了医疗服务在养老服务中的供不应求,形成巨大缺口。二、主要内容(一)互联网运动健康类软件推出面向中老年人群的个性化服务智慧养老首先要提高中老年群体的身体素质,因为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根据人工智能收集的大数据对中老年人群体进行差异化分析,针对中

11、老年人群推出强身健体的个性化定制运动方案;同时,在现阶段已有的大众减脂、健康食谱中新增针对中老年人群常见病、多发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的膳食调理推荐以及中医五行养身食谱,科学定制并推荐营养食谱。鼓励互联网软件推出选项简洁易懂、操作更方便的界面模式,实现一键操作、运动视频观看、系统提示等多种无障碍功能,还要优化智能语音识别功能,为老人使用智能设备提供便捷。1.运动健体部分中老年人被疾病纠缠,其实与缺乏运动有直接的联系。在中老年用户手动选择个人基本信息(身高、体重、个人运动能力)后,为其增添“年龄段”“身患疾病”“腿脚是否活动方便”“偏爱的运动方式”等选择内容,从而定制出一套更私人化更全

12、方位的运动健体方案,方便中老年人在确保不会因错误选择运动方式而受伤的情况下,根据个人身体情况以及兴趣爱好来确定运动健体方案,提升中老年人运动的“安全感”,现代互联网生活的“归属感”“获得感”“成就感”,老年生活的“充实感”“幸福感”。完善软件中对中老年人的服务功能。运动视频的动作演示与讲解要略缓,方便中老年人跟上运动节奏。增设方便、适合中老年人使用的语音选择功能,通过更加简化的手机操作和更加清晰的手机软件界面,切实降低中老年人在使用软件时的操作难度。2.膳食搭配中老年人之所以会患上各种慢性病,主要原因是饮食错误。中老年人机体代谢和排泄功能下降,加之年龄越大越体弱多病,为其推荐饮食疗法,能达到较

13、好的养生效果。通过与专业营养师和医生协同合作,为中老年人提供饮食建议和食谱,遵循高钙高蛋白质低盐低油的饮食原则。(二)将互联网+人工智能结合运用于养老 领域目前,中国的养老方式主要有三种:家庭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根据媒体报道,我国约 90%的老年人在家养老;有特殊贡献和特别困难的老年人由政府托老字号品牌营销经济观察652023 年 3 月(下)底养老,占 7%;剩下 3%的老年人选择企业经营的老年公寓和家庭健康服务公司等来养老。对中国老年人来说,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模式比较符合中国现状,因为能够让老年人在熟悉的居住环境中,保持原有的生活习惯,更有益于老年人身体和心理健康。但是,随着家庭结构

14、的日趋小型化,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难以为继,而且大部分社区养老的仪器和服务建设也比较落后。在家庭和社区养老资源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可运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根据中老年人的不同需求,合理配置个性化需求服务,为他们提供更全面更便利的服务。1.出行人在步入中年后时常会出现腿脚不便的情况,普通的公交、地铁等出行方式已不再便捷,这时无人驾驶技术便能够帮助中老年人有效扩大其行动范围,丰富他们的日常生活。2.居家根据在日常生活中的观察,中老年人发信息通常更愿意使用语音,对于中老年用户而言,语音交互的方式更轻松、更自然。因此,语音交互应成为中老年人群与计算机、互联网、机器人等系统之间交互的最常见方式。在

15、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持下,可为居家养老的人群提供语音服务的私人虚拟助理系统,并根据中老年人群自身的需求与喜好来选择定制化、个性化的服务,确保服务在满足用户需求的情况下让界面保持简洁美观。私人虚拟助理系统可以通过麦克风阵列从房屋中收集用户发出的声音,并做出判断和响应,保障用户的安全,若出现用户呼救或突发紧急情况,将第一时间拨打求救电话和告知亲属。此外,在相关算法软件的控制下,移动受限或视力受损的用户可以依靠语音控制室内灯光亮暗、打开播放器收听音乐戏曲、订购食物、阅读有声读物。同时,虚拟助理系统还能提供吃药提醒、天气和新闻更新、时间和日程表提醒等日常服务。(三)将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技术运用于失

16、能、半失能中老年人按照中国目前的养老服务格局,约 90%的中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约 6%的中老年人选择社区养老,他们大部分拥有自理能力,但还有约4%的老人在机构养老,他们大多是半失能、失能或者失智老人。专家认为,进入失能、失智状态的中老年人,才是养老业面对的挑战。在北京,半失能、失能中老年人占整个中老年人人口的比例为4.78%。当中老年人真正面临失能的困境的时候,普通的养老机构大多只能提供相对集中的服务,而如果运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技术就可以为他们提供更私人化更专业的服务,使失能失智中老年人享受更高质量的生活。由于失能老人不便于外出,失智老人会逐渐退化至孩童般的智力,养老机构中有限的活动范围和

17、娱乐设施很难照顾到每一位老人的兴趣爱好,而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借助计算机系统及传感器等创造出一个具备沉浸感的,不同于现实世界的人机交互空间,可以定制不同的场景及空间,能够尽最大可能满足每一位老人对个人喜好的需求。此外,通过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可以创建供老年人体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生成动态的模拟环境,使老年人沉浸到该环境中,为他们模拟一个更广阔、更多姿多彩的世界。三、成果总结基于互联网+人工智能的大数据前提下的创新发展趋势,利用人工智能收集大数据对中老年人群进行差异化分析,点对点推出个性化定制服务,将进一步完善智慧养老方案,为中老年人群提供更加人性化、定制化、个性化的智慧养老方案,进行全方位的指导

18、以及膳食推荐。我们以我国现有的经济基础、养老基础以及养老文化为依托,致力于提高中老年人群的身体素质和生活幸福感,同时弥补全国互联网运动健身类软件大部分只面向青壮年群体的短板,真正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同时,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经济效益第二的原则,构筑多节点多层次的空间发展布局,推动全国互联网+人工智能助力养老的发展,也为运动健康类软件为中老年人群提供个性化服务的发展指明方向,刺激新兴市场。参考文献:1陈洁.“十四五”养老事业“蓝图”:多次提及“兜底”养老大力发展智能化服务 N.21 世纪经济报道,2022-02-23(2).2 张汉青.智慧健康养老产业潜力巨大 N.经济参考报,2022-02-24(6).3 孙鹏,马冀圆.智慧赋能 健康为本 发展银发经济 创新适老产品 J.轻工标准与质量,2022(2):6-7.基金项目:本文系无锡太湖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人工智能赋能下的个性化智慧养老(项目编号:202213571048Y)的研究成果。作者简介:乔钰桐,男,汉族,2001 年 2 月生,河南郑州人,无锡太湖学院,本科,会计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办理中)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