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Chap6芳酸类药物分析含练习.pptx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4610269 上传时间:2024-10-07 格式:PPTX 页数:43 大小:464.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Chap6芳酸类药物分析含练习.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Chap6芳酸类药物分析含练习.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六章 芳酸类药物的分析 了解苯甲酸类药物、水杨酸类药物的结构特征 理解苯甲酸钠、阿司匹林、对氨基水杨酸钠的构性关系和 质量分析方法 掌握阿司匹林、苯甲酸钠、对氨基水杨酸钠鉴别试验、杂 质检查方法和含量测定方法 知知 识识 目目 标标Chap6目录目录 概述概述 第一节 苯甲酸类药物分析苯甲酸类药物分析 第二节 水杨酸类药物分析水杨酸类药物分析 第三节 其他芳酸类药物的分析其他芳酸类药物的分析 羧基直接与芳香环相连的化合物称芳酸。芳酸及其酯类药物的结构特点是:结构中有羧基、酯键和苯环;有些药物有酚羟基、芳伯氨基 概概 述述第一节第一节 苯甲酸类药物的分析苯甲酸类药物的分析 苯甲酸及其钠盐结构理化性质鉴 别检 查含量测定一、苯甲酸及其钠盐的结构、主要理化性质与分析方法二、苯甲酸及其钠盐的分析第一节 苯甲酸类药物的分析 药物结构理化性质与分析方法2.羧基4.苯环3.芳酸1.在乙醇、氯仿或乙醚中易溶,在水中微溶,在沸水中溶解;其钠盐在水中易溶,乙醇中略溶2.酸性,用于定量3.三氯化铁呈色反应4.共轭双键,紫外吸收1.溶解性苯甲酸及其钠盐的结构、主要理化性质与分析方法第一节 苯甲酸类药物的分析 返返 回回 二、苯甲酸及其钠盐分析(一)鉴别试验 1.1.三氯化铁反应三氯化铁反应苯甲酸钠与FeCl3试液生成赭色沉淀。2.分解产物的反应分解产物的反应苯甲酸钠升华试验:苯甲酸钠加硫酸,加热,可见白色苯甲酸凝结在试管内壁。此反应收载于中国药典(2015版)四版通则“一般鉴别试验”中。3.红外光谱法(红外光谱法(IR法)法)比较供试品红外图谱与对照图谱应一致。(二二)含量测定含量测定(一)苯甲酸直接酸碱滴定法(一)苯甲酸直接酸碱滴定法 基本原理基本原理:苯甲酸酸性较强,水中溶解:苯甲酸酸性较强,水中溶解度小,而钠盐溶解度大。故以度小,而钠盐溶解度大。故以 为溶为溶剂剂,用用 滴定液直接滴定,滴定液直接滴定,以以 为为指示剂。指示剂。乙醇乙醇稀稀NaOH酚酞酚酞【实例分析实例分析】苯甲酸的含量测定苯甲酸的含量测定 取苯甲酸约取苯甲酸约0.25g,精密称定,得精密称定,得0.2478g。加中性稀乙醇(对酚酞指示液显中性)加中性稀乙醇(对酚酞指示液显中性)25ml溶解溶解后,加酚酞指示液后,加酚酞指示液3滴,用氢氧化钠滴定液滴,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1033mol/L)滴定,消耗滴定液滴定,消耗滴定液19.72ml,每,每1ml氢氧化钠滴定液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相当于相当于12.21mg 的的C7H6O2。分析:分析:苯甲酸的百分含量苯甲酸的百分含量 F 苯甲酸的百分含量苯甲酸的百分含量 100.4 (二)苯甲酸钠的双相滴定法(二)苯甲酸钠的双相滴定法 基本原理:基本原理:苯甲酸钠易溶于水,苯甲酸苯甲酸钠易溶于水,苯甲酸易溶于乙醚,在易溶于乙醚,在 和和 组成双相体系中,组成双相体系中,以以 为指示剂,用为指示剂,用 直接滴定水相的直接滴定水相的苯甲酸钠,生成的苯甲酸溶于乙醚,降低了苯甲酸钠,生成的苯甲酸溶于乙醚,降低了水相的酸性,增大滴定突越,使滴定完全,水相的酸性,增大滴定突越,使滴定完全,定量准确。定量准确。乙醚乙醚水水甲基橙甲基橙HCl【实例分析实例分析】苯甲酸钠的双相滴定法苯甲酸钠的双相滴定法 取苯甲酸钠约取苯甲酸钠约1.5g,精密称定得,精密称定得1.574g,置,置分液分液漏斗漏斗中,加中,加水水25ml,振摇使溶解。加,振摇使溶解。加乙醚乙醚50ml,甲甲基橙基橙2滴,用滴,用盐酸盐酸滴定液滴定液(0.5012mol/L)滴定,边滴边滴定,边滴边振摇,至水层显振摇,至水层显橙红色橙红色;分取水层,置具塞;分取水层,置具塞锥形瓶锥形瓶中,中,乙醚层用水乙醚层用水5ml 洗涤,洗液并入锥形瓶中,加乙醚洗涤,洗液并入锥形瓶中,加乙醚20ml,继续用盐酸滴定液,继续用盐酸滴定液(0.5012mol/L)滴定,边滴滴定,边滴边振摇,至水层显持续的橙红色,消耗盐酸滴定液边振摇,至水层显持续的橙红色,消耗盐酸滴定液21.52ml。已知每。已知每1ml盐酸滴定液盐酸滴定液(0.5mol/L)相当于相当于72.06mg的的C7H5NaO2。分析:分析:1.在分液漏斗中滴定的原因:为了后面方便分液在分液漏斗中滴定的原因:为了后面方便分液2.分离水和醚层后,用水洗乙醚层,目的:将溶分离水和醚层后,用水洗乙醚层,目的:将溶于乙醚的微量苯甲酸钠提取到水中,继续滴定,使于乙醚的微量苯甲酸钠提取到水中,继续滴定,使苯甲酸钠滴定完全,减少误差。苯甲酸钠滴定完全,减少误差。3.HCl总量:两次滴定之和总量:两次滴定之和苯甲酸钠的百分含量苯甲酸钠的百分含量 98.76 第二节 水杨酸类药物分析一、阿司匹林结构与理化性质的关系二、水杨酸、对氨基水杨酸钠、贝诺酯的结构与理化性质关系三、阿司匹林及其它芳酸类药物的分析药物结构药物结构理化性质与分析方法理化性质与分析方法阿司匹林结构与理化性质的关系阿司匹林结构与理化性质的关系在乙醇中易溶,在水中难在乙醇中易溶,在水中难溶,分析多以乙醇为溶剂;溶,分析多以乙醇为溶剂;具游离羧基,呈酸性;具游离羧基,呈酸性;含酯键,易水解含酯键,易水解;水解后生成游离的酚羟基,水解后生成游离的酚羟基,可与铁离子发生呈色可与铁离子发生呈色苯环,在紫外光区有吸收苯环,在紫外光区有吸收酸性:用于定性、定量反应酸性:用于定性、定量反应酚羟基:酚羟基:FeCl3呈色呈色反应反应苯环:紫外吸收苯环:紫外吸收水杨酸水杨酸苯环有何性质苯环有何性质?强碱弱酸盐:水溶性大,显弱碱性强碱弱酸盐:水溶性大,显弱碱性酚羟基,有何性质?酚羟基,有何性质?芳伯氨基:重氮化偶合反应芳伯氨基:重氮化偶合反应对氨基水杨酸钠对氨基水杨酸钠酯键:水解,产生酚羟基酯键:水解,产生酚羟基酯键:水解酯键:水解产生酚羟基产生酚羟基酰胺键:水解,酰胺键:水解,生成芳伯氨基生成芳伯氨基苯环:苯环:UV苯环:苯环:UV贝诺酯贝诺酯返返 回回 一、鉴别试验一、鉴别试验(一)三氯化铁反应(一)三氯化铁反应 含酚羟基结构的药物可与含酚羟基结构的药物可与Fe3 反应,形成有色配反应,形成有色配位化合物。位化合物。(1)水杨酸水杨酸:加三氯化铁试液:加三氯化铁试液1滴,即呈紫色。滴,即呈紫色。(2)阿司匹林阿司匹林:煮沸水解后,放冷,加三氯化铁:煮沸水解后,放冷,加三氯化铁试液试液1滴,呈紫堇色。滴,呈紫堇色。(3)贝诺酯贝诺酯:加入氢氧化钠试液,煮沸,放冷,:加入氢氧化钠试液,煮沸,放冷,滤液调成微酸性,加三氯化铁试液滤液调成微酸性,加三氯化铁试液2滴,呈紫堇色。滴,呈紫堇色。阿司匹林和贝诺酯需水解,生成水杨酸,才能发生阿司匹林和贝诺酯需水解,生成水杨酸,才能发生该反应该反应(紫堇色)反应式如下:反应式如下:第二节第二节 水杨酸类药物分析水杨酸类药物分析(二)水解反应(二)水解反应 阿司匹林酯键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后,生阿司匹林酯键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后,生成水杨酸钠和醋酸钠,溶解度明显改变,故成水杨酸钠和醋酸钠,溶解度明显改变,故可利用溶解度差异观察溶解与沉淀的的现象;可利用溶解度差异观察溶解与沉淀的的现象;酸化水解液时,可闻到醋酸臭味。酸化水解液时,可闻到醋酸臭味。(三)重氮化偶合反应(三)重氮化偶合反应 贝诺酯由贝诺酯由阿司匹林阿司匹林和和对乙酰氨基酚对乙酰氨基酚酯化酯化而成。在酸性条件下加热水解,生成对氨基而成。在酸性条件下加热水解,生成对氨基酚,呈芳香第一胺反应。酚,呈芳香第一胺反应。供试品供试品稀盐酸,煮沸,滤过稀盐酸,煮沸,滤过滤液滤液猩红色猩红色亚硝酸钠、碱性亚硝酸钠、碱性-萘酚萘酚(四)紫外吸收光谱法(四)紫外吸收光谱法 贝诺酯溶液,在贝诺酯溶液,在240nm 240nm 的波长处有最大吸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按干燥品计算,吸收系数(收,按干燥品计算,吸收系数()为)为 730 730 760 760。(五)红外吸收光谱法(五)红外吸收光谱法 水杨酸、阿司匹林、贝诺酯、对氨基水杨水杨酸、阿司匹林、贝诺酯、对氨基水杨酸钠均该法,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一致。酸钠均该法,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一致。对氨基水杨酸钠水溶液还可呈钠盐鉴别反应对氨基水杨酸钠水溶液还可呈钠盐鉴别反应二、杂质检查(一)阿司匹林的杂质检查阿司匹林原料主要控制的特殊杂质有“溶液的澄清度”“水杨酸”“易炭化物”1.1.溶液的澄清度溶液的澄清度 本项目主要检查本项目主要检查碳酸钠碳酸钠试液中不溶性杂质。这些试液中不溶性杂质。这些杂质是未反应的杂质是未反应的酚类酚类、或副反应产生的、或副反应产生的无游离羧基无游离羧基的的醋酸苯酯、水杨酸苯酯和乙酰水杨酸苯酯等。醋酸苯酯、水杨酸苯酯和乙酰水杨酸苯酯等。阿司匹阿司匹林有羧基,溶解于碳酸钠试液。林有羧基,溶解于碳酸钠试液。醋酸苯酯醋酸苯酯 水杨酸苯酯水杨酸苯酯 乙酰水杨酸苯酯乙酰水杨酸苯酯 2.2.游离水杨酸游离水杨酸 水杨酸可由合成过程中或阿司匹林在贮藏水杨酸可由合成过程中或阿司匹林在贮藏过程中产生。水杨酸对人体有毒,并有刺激性,过程中产生。水杨酸对人体有毒,并有刺激性,其进一步氧化产物使药物变色,影响药物的质其进一步氧化产物使药物变色,影响药物的质量。故应严格控制阿司匹林中的水杨酸。量。故应严格控制阿司匹林中的水杨酸。检查原理检查原理:水杨酸有酚羟基,可与水杨酸有酚羟基,可与FeFe3 3反反应呈应呈紫堇色紫堇色,而阿司匹林没有酚羟基,不能发,而阿司匹林没有酚羟基,不能发生此反应。生此反应。【实例分析实例分析】阿司匹林中游离水杨酸检查阿司匹林中游离水杨酸检查 取本品取本品0.10g 0.10g,加乙醇,加乙醇1ml1ml溶解后,加冷水溶解后,加冷水适量使成适量使成50ml50ml,立即加立即加新制的稀硫酸铁铵溶液新制的稀硫酸铁铵溶液1ml 1ml,摇匀;,摇匀;3030秒钟内如显色秒钟内如显色,与水杨酸对照液,与水杨酸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深比较,不得更深(0.1(0.1)。注意点:注意点:立即加新制的稀硫酸铁铵:防止阿立即加新制的稀硫酸铁铵:防止阿司匹林水解;司匹林水解;显色不超过显色不超过3030秒钟:防止反应时间秒钟:防止反应时间过长而有新生成的水杨酸干扰过长而有新生成的水杨酸干扰;配制水杨酸对照液时加冰醋酸:与配制水杨酸对照液时加冰醋酸:与供试液平行供试液平行3.3.易炭化物易炭化物 本项目检查被硫酸碳化而呈色的低分本项目检查被硫酸碳化而呈色的低分子有机杂质子有机杂质 三、含量测定(一)阿司匹林原料药的直接酸碱滴定法1.基本原理:阿司匹林结构中有羧基有酸性(Ka105),可用氢氧化钠滴定液直接滴定。滴定生成的乙酰水杨酸钠偏碱性,故用酚酞为指示剂【实例分析实例分析】阿司匹林原料的含量测定阿司匹林原料的含量测定 取本品约取本品约0.4g0.4g,精密称定,加,精密称定,加中性乙醇中性乙醇(对酚酞指示液显中性)(对酚酞指示液显中性)20ml20ml溶解后,加酚酞溶解后,加酚酞指示液指示液3 3滴,用滴,用氢氧化钠滴定液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0.1mol/L)滴定。滴定。每每1ml1ml氢氧化钠滴定液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0.1mol/L)相当于相当于18.02mg 18.02mg 的的C C9 9H H8 8O O4 4。阿司匹林的百分含量阿司匹林的百分含量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中性乙醇:阿司匹林在乙醇中溶解度大,不)中性乙醇:阿司匹林在乙醇中溶解度大,不易水解;乙醇中有微量乙酸等物质,故应制成中易水解;乙醇中有微量乙酸等物质,故应制成中性(对酚酞指示液显中性);性(对酚酞指示液显中性);(2)为防止阿司匹林在滴定过程中水解,一要快)为防止阿司匹林在滴定过程中水解,一要快速滴定,二要剧烈振摇,防止局部碱过浓;速滴定,二要剧烈振摇,防止局部碱过浓;(3)滴定终点后,因乙酰水杨酸钠逐渐水解,会)滴定终点后,因乙酰水杨酸钠逐渐水解,会使粉红色褪去,所以要注意判断终点使粉红色褪去,所以要注意判断终点(二)阿司匹林片剂的(二)阿司匹林片剂的HPLC法(从法(从2010版起)版起)课后小练习课后小练习一、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1.取某药物约取某药物约0.2g0.2g,加水,加水20ml20ml,平均分至两试管,平均分至两试管,一管加一管加FeClFeCl3 3无色;另管加热煮沸,放冷后加无色;另管加热煮沸,放冷后加FeClFeCl3 3即显紫堇色,该药物应是即显紫堇色,该药物应是2.2.取药物适量,加水溶解,加取药物适量,加水溶解,加FeClFeCl3 3试液,则显紫堇试液,则显紫堇色。该药物应是色。该药物应是3.3.某芳酸类药物某芳酸类药物加碳酸钠试液加碳酸钠试液10ml10ml,煮沸,煮沸2min2min,加,加过量的稀硫酸,即析出白色沉淀,并发生醋酸的臭过量的稀硫酸,即析出白色沉淀,并发生醋酸的臭气。该药物应是气。该药物应是 A.A.阿司匹林阿司匹林 B.B.苯甲酸苯甲酸 C.C.水杨酸水杨酸 D.D.对氨基水杨酸钠对氨基水杨酸钠4.4.检查阿司匹林中的水杨酸时,所需要的试剂有检查阿司匹林中的水杨酸时,所需要的试剂有A.A.硫酸铁铵硫酸铁铵 B.B.碳酸钠碳酸钠C.C.硝酸银硝酸银 D.D.醋酸钠醋酸钠5.5.阿司匹林制剂阿司匹林制剂(片、栓剂片、栓剂)中需要检查的杂质是中需要检查的杂质是A.A.水杨酸水杨酸 B.B.易炭化物易炭化物C.C.溶液澄清度溶液澄清度 D.D.间氨基酚间氨基酚7.7.直接酸碱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含量时,每直接酸碱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含量时,每lmllml的的氢氧化钠滴定液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0.1mol/L)相当阿司匹林的毫克数相当阿司匹林的毫克数是是(阿司匹林的分子量为阿司匹林的分子量为180.16)180.16)A.18.02mg B.9.01mg C.36.04mg D.180.16mgA.18.02mg B.9.01mg C.36.04mg D.180.16mg6.阿司匹林溶液的澄清度检查的目的是阿司匹林溶液的澄清度检查的目的是A.A.检查检查NaNa2 2COCO3 3杂质杂质 B.B.检查特殊杂质水杨酸检查特殊杂质水杨酸C.C.检查不溶于检查不溶于NaNa2 2COCO3 3杂质杂质 D.D.检查有机小分子杂质检查有机小分子杂质8.8.中性乙醇系指中性乙醇系指A.pHA.pH值约为值约为7.0 B.pH7.0 B.pH值约为值约为7.57.56.56.5C.C.对所用指示剂显中性对所用指示剂显中性 D.pHD.pH值为值为6.86.87.27.29.9.检查阿司匹林的澄清度,所用溶剂是检查阿司匹林的澄清度,所用溶剂是A.A.水水 B.B.中性乙醇中性乙醇 C.C.碳酸钠试液碳酸钠试液 D.D.冰醋酸冰醋酸10.10.直接酸碱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含量时,所直接酸碱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含量时,所用指示剂是用指示剂是A.A.甲基橙甲基橙 B.B.酚酞酚酞 C.C.甲基红甲基红 D.D.结晶紫结晶紫11.11.取某药物的水溶液加三氯化铁试液,即生成赭取某药物的水溶液加三氯化铁试液,即生成赭色沉淀,该药物是色沉淀,该药物是A.A.阿司匹林阿司匹林 B.B.对氨基水杨酸钠对氨基水杨酸钠C.C.水杨酸水杨酸 D.D.苯甲酸钠苯甲酸钠12.12.双相滴定法测定苯甲酸钠含量,所用指示剂是双相滴定法测定苯甲酸钠含量,所用指示剂是A.A.酚酞酚酞 B.B.甲基橙甲基橙 C.C.石蕊石蕊 D.D.结晶紫结晶紫13.13.具芳香第一胺鉴别反应的药物是具芳香第一胺鉴别反应的药物是A.A.阿司匹林阿司匹林 B.B.苯甲酸钠苯甲酸钠 C.C.水杨酸水杨酸 D.D.贝诺酯贝诺酯14.NaNO2法测定对氨基水杨酸钠时加入法测定对氨基水杨酸钠时加入KBr的的作用是作用是A.A.加快反应的速度加快反应的速度 B.B.增加主药的溶解度增加主药的溶解度C.C.校正校正HClHCl的浓度的浓度 D.D.消除杂质的干扰消除杂质的干扰15.阿司匹林原料药的含测方法是阿司匹林原料药的含测方法是16.苯甲酸的含测方法是苯甲酸的含测方法是17.苯甲酸钠的含测方法是苯甲酸钠的含测方法是18.贝诺酯药典采用的含测方法是贝诺酯药典采用的含测方法是19.PAS-Na的含测方法是的含测方法是A.A.亚硝酸钠滴定法亚硝酸钠滴定法 B.B.直接酸碱滴定法直接酸碱滴定法C.C.双相滴定法双相滴定法 D.D.紫外分光光度法紫外分光光度法BBCDA20.20.测定苯甲酸钠双相滴定所用指示剂是测定苯甲酸钠双相滴定所用指示剂是21.21.测定苯甲酸直接滴定所用指示剂是测定苯甲酸直接滴定所用指示剂是22.22.测定测定PAS-NaPAS-Na滴定所用指示剂是滴定所用指示剂是23.23.测定阿司匹林原料滴定所用指示剂是测定阿司匹林原料滴定所用指示剂是A.酚酞酚酞 B.甲基橙甲基橙 C.结晶紫结晶紫 D.永停电位法永停电位法 24.24.阿司匹林原料用直接滴定法,而阿司匹林片阿司匹林原料用直接滴定法,而阿司匹林片剂不能用直接滴定法的原因是剂不能用直接滴定法的原因是A.A.制剂含测方法不能与原料相同制剂含测方法不能与原料相同 B.B.片剂中阿司匹林的酸性不够强片剂中阿司匹林的酸性不够强C.C.片剂中不溶性辅料干扰终点的观察片剂中不溶性辅料干扰终点的观察D.D.片剂中有辅料酸的干扰片剂中有辅料酸的干扰BADAD二、多项选择题二、多项选择题1.1.阿司匹林结构中可被用于其质量控制的部分是阿司匹林结构中可被用于其质量控制的部分是A.A.苯环苯环 B.B.羧基羧基 C.C.酯键酯键 D.D.酚羟基酚羟基2.2.阿司匹林的鉴别试验有阿司匹林的鉴别试验有A.A.钠焰反应钠焰反应 B.B.三氯化铁呈色反应三氯化铁呈色反应C.C.水解反应水解反应 D.D.红外光谱法红外光谱法3.3.阿司匹林的特殊杂质有阿司匹林的特殊杂质有A.A.水杨酸水杨酸 B.B.酚类酚类 C.C.醋酸苯酯醋酸苯酯 D.D.苯甲酸苯甲酸4.阿司匹林原料药杂质检查包括阿司匹林原料药杂质检查包括A.A.水杨酸水杨酸 B.B.间氨基酚间氨基酚 C.C.澄清度澄清度 D.D.溶出度溶出度ABCBCDABCAC5.5.阿司匹林溶液澄清度的检查是控制阿司匹林溶液澄清度的检查是控制A.A.无羧基特殊杂质限量无羧基特殊杂质限量B.B.溶于碳酸钠试液中的杂质限量溶于碳酸钠试液中的杂质限量C.C.水杨酸水杨酸D.D.醋酸苯酯与水杨酸苯酯限量醋酸苯酯与水杨酸苯酯限量AD6.6.采用双相滴定法测定苯甲酸钠含量时,加入乙醚采用双相滴定法测定苯甲酸钠含量时,加入乙醚的作用是的作用是A.A.降低水相中苯甲酸的浓度,使终点清晰降低水相中苯甲酸的浓度,使终点清晰B.B.将滴定过程产生的苯甲酸及时萃取出水相将滴定过程产生的苯甲酸及时萃取出水相C.C.将滴定过程中的苯甲酸钠及时萃取出水相将滴定过程中的苯甲酸钠及时萃取出水相D.D.使苯甲酸钠溶解使苯甲酸钠溶解AB7.7.用直接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含量时,应用直接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含量时,应A.A.以水为溶剂,以甲基橙为指示剂以水为溶剂,以甲基橙为指示剂B.B.以以NaOHNaOH(0.1mol/L0.1mol/L)滴定剂)滴定剂C.C.应在振摇下快速滴定应在振摇下快速滴定D.D.应以中性乙醇为溶剂,以酚酞为指示剂应以中性乙醇为溶剂,以酚酞为指示剂BCD8.8.可用重氮化可用重氮化-偶合反应鉴别的药物有偶合反应鉴别的药物有A.A.阿司匹林阿司匹林 B.B.贝诺酯贝诺酯 C.C.苯甲酸苯甲酸 D.D.对氨基水杨酸钠对氨基水杨酸钠BD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