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一课三研教研案例.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4603231 上传时间:2024-10-0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课三研教研案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一课三研教研案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课三研教研案例 一课三研教研案例:《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生活常规习惯》 彭园长:小班幼儿从各个不同的家庭来到幼儿园,最棘手的是生活常规较差。他们年龄小、依赖性强、顽皮,一旦整天生活在一个班集体里,势必很不习惯、很不适应。众所周知,要搞好一个班级,建立常规是必要的。但绝不能限制孩子去遵守。小班一日生活安排有十几个环节,有几十条常规,要刚离开家庭的三岁的孩子去遵守这些常规是不容易的。且往往使孩子们觉得苦恼。 所以说小班是幼儿跨入集体生活的一个转折点,也是进行常规教育的关键期,其一,幼儿入小班改变了生活环境,在新的环境中建立新的规则,培养习惯相对容易;其二,小班幼儿无论在生理、心理上都处于个体发展的低级阶段,这一年龄特点决定了教师进行常规管理的有利条件,并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幼儿的身心发展。其三,小班的常规建立好了,为以后中班、大班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们必须重视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把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当成自觉生活习惯。 教研方式:(1)一课三研的方式(2)交流、讨论的方(3)专业引领的方式。 教研研讨活动记录 课题名称: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的生活常规习惯 组织形式:小组讨论 活动时间:2008年10月24 主持人:彭园长 记 录:穆永慧 活动内容: 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的生活常规习惯: 一、解决盥洗的问题﹙搓手的技能﹚。 二、制定教研活动的目标。 三、活动目标的准备。 四、集体备课。 研讨记录: 彭园长:最近你们开展的幼儿盥洗问题解决的如何?我每次去班里看大部分幼儿盥洗的技能掌握的还是不错的,说明你们平时注意常规的培养。这次你们教研活动想解决什么问题。 郭维:我们通过平时观察幼儿洗手发现幼儿对挽袖子、打湿手的技能掌握的还可以。但是幼儿在用洗手液搓手时,大部分幼儿只知道搓手心,有的幼儿没有搓手的意识。只是打上洗手液就用水冲掉了;只有个别幼儿知道把手心、手背、手指、手腕搓洗出泡泡,因此我们觉得这次教研活动应解决盥洗的搓手技能。 一、目标: 1、初步学习正确的搓手方法。 2、知道洗手时要把手心、手背、手指、手腕搓洗干净。 3、逐步养成良好的盥洗习惯。 二、活动材料准备:毛巾、洗手液。 活动结果: 一、确定一研的主题内容《培养小班幼儿的盥洗能力》。 二、目标的确定: 1、通过游戏激发幼儿洗手的愿望。 2、初步学习用洗手液搓泡泡的技能。 3、培养幼儿良好的盥洗习惯。 三、活动材料的准备: 小毛巾若干、洗手液、大苹果头饰一个、小盆、保温桶。 教研课(一研) 授课教师:陈夕霞 时 间:2009年10月24日 班 级:小 班 活动名称:洗小手——《搓泡泡》 活动目标:1、通过游戏激发幼儿洗手的愿望。 2、初步学习用洗手液搓泡泡的技能。 3、培养幼儿良好的盥洗习惯。 活动准备: 小毛巾若干、洗手液、大苹果头饰一个、小盆、保温桶。 活动过程: 一、通过谈话引起幼儿学习兴趣。 师:刚才我遇到了一种水果,他说想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你们看她是谁?(配课老师出) 我是一个大苹果,小朋友们都爱我, 请你摸摸我的脸,要是手脏别碰我。 二、配课老师观察孩子的小手脏不脏。 小朋友想不想和我做朋友,让我看看你们的小手脏不脏。要是小手脏的话,我可不让你们摸我的脸。(找出2——3名手脏幼儿) 三、请几名幼儿尝试自己洗手。 师:大苹果刚才检查时发现了有几名小朋友的手很脏,怎么办呢?请小朋友看一看谁洗得好,谁洗得不好,哪个地方洗得不好,为什么? 老师示范正确的搓手方法。 1、老师边念儿歌,边示范搓手的方法。 师:现在看老师是怎样洗手的?特别是我们搓泡泡这个环节要注意了,你们要仔细看老师是怎样搓泡泡的?(教师反复强调搓泡泡环节) 2、老师带领幼儿边洗手边说儿歌: 《小猴爬大山》手心搓手心,搓呀搓,搓呀搓,搓出泡泡白花花。手心搓手背,搓呀搓,搓呀搓,搓出泡泡白花花。(左右手各搓一次)有一只小猴来爬山,爬呀爬,爬呀爬,爬到山尖了,噗通,掉进了山谷里,跳呀跳,跳呀跳,跑呀跑,跑呀跑,终于跑出了老虎嘴。(左右手各搓一次)(幼儿空手模仿几遍) 五、幼儿尝试练习搓手的技能。 边洗手边说儿歌。 六、用毛巾擦手。 彭园长: 在一研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发现了幼儿虽然初步学会了洗手的方法,但不会用肥皂洗手,有的幼儿打上肥皂了小手还没有搓就用水冲掉了,他认为这就是洗手了,大部分幼儿都知道手心手背搓洗,但往往忽略了手指、手腕的搓洗,因此我们在二研活动中重点面对解决的是让幼儿掌握正确的洗手指、手腕的方法,并让幼儿把学会的方法运用到洗小手中。现在陈老师谈谈在一研活动中的优点、不足: 优点: 1、教师在教研和一日活动中知道怎样去观察了解每一个幼儿的兴趣、需要、经验基础和实际能力,在活动实施过程中,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去指导幼儿。 2、教师在指导幼儿时,能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其操作练习不是机械的、枯燥的,而是运用趣味化儿歌为切入口来设计小班幼儿生活习惯活动。 3、用儿歌的形式增加了幼儿练习的趣味性,教师边说儿歌边示范搓泡泡的动作,幼儿在说说、玩玩、练练中理解儿歌内容,再让幼儿进行亲身实践,幼儿就很轻松地掌握了搓泡泡的要领。 不足: 1、教师自身的理论知识以及努力发展程度也是影响课题开展的重要因素。 2、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解决“问题”能力分析表的技能还有待提高。 3、在活动中,我们大家都忽略了一个重要的环节那就是﹙搓完手冲水龙头﹚。搓出的白泡泡开水龙头时,水龙头上也沾有白泡泡,建议在三研活动中应重点解决冲水龙头这个问题。 教研课活动实施后集体反思 活动名称:《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的生活常规习惯》 教研课名称:洗小手——搓泡泡 参与者:彭玲玲 朱东梅 仓兰云 陈夕霞 郭 维 反思记录: 彭玲玲:通过这次二研活动的开展,可以看出你们在平常的一日生活中都比较注重生活习惯的培养,也能从中发现问题,并能较好地解决。 朱东梅:这次教研活动开展的还是比较好的,首先能从平常观察幼儿洗手时出现的问题,用幼儿感兴趣的游戏方法去解决,而且也易被幼儿们接受。 陈夕霞:我认为这次教研活动,幼儿们通过游戏地方法,都是基本掌握了搓泡泡的技能,幼儿们也比较感兴趣。 郭 维:今天准备的各活动材料,也很能引起幼儿们的兴趣,孩子们在学习《小猴爬大山》这个儿歌时,由于非常生动形象,都激起了幼儿们去洗手的欲望。 仓兰云:从今天的活动中,我们都忽略了一个重要的环节,那就是搓出白泡泡开水龙头,水龙头上也沾有白泡泡,建议在三研活动中应重点解决。 穆永慧:我也发现了此问题,这也是我们三研活动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从而更好地使幼儿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 教研课(二研) 授课教师:陈夕霞 时间:2009年10月31日 班 级:小 班 活动内容:洗小手——《冲水龙头》 活动目标:1、通过游戏激发幼儿洗手的愿望。 2、初步学习洗完手后冲水龙头的技能。 3、培养幼儿良好的盥洗习惯。 活动准备:小毛巾若干、洗手液、大苹果头饰一个、小盆、保温桶。 活动过程: 一、通过谈话引起幼儿学习兴趣。 师:刚才我遇到了一种水果,他说想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你们看她是谁?(配课老师出) 我是一个大苹果,小朋友们都爱我, 请你摸摸我的脸,要是手脏别碰我。 二、配课老师观察孩子的小手脏不脏。 小朋友想不想和我做朋友,让我看看你们的小手脏不脏。要是小手脏的话,我可不让你们摸我的脸。(找出2——3名手脏幼儿) 三、请几名幼儿尝试自己洗手。 师:大苹果刚才检查时发现了有几名小朋友的手很脏,怎么办呢?请小朋友看一看谁洗得好,谁洗得不好,哪个地方洗得不好,为什么? 老师示范正确的搓手方法。 1、老师边念儿歌,边示范搓手的方法。 师:现在看老师是怎样洗手的?特别是我们搓泡泡这个环节要注意了,你们要仔细看老师是怎样搓泡泡的?(教师反复强调搓泡泡环节) 2、老师带领幼儿边洗手边说儿歌: 《小猴爬大山》手心搓手心,搓呀搓,搓呀搓,搓出泡泡白花花。手心搓手背,搓呀搓,搓呀搓,搓出泡泡白花花。(左右手各搓一次)有一只小猴来爬山,爬呀爬,爬呀爬,爬到山尖了,噗通,掉进了山谷里,跳呀跳,跳呀跳,跑呀跑,跑呀跑,终于跑出了老虎嘴。(左右手各搓一次)(幼儿空手模仿几遍) 五、幼儿尝试练习搓手的技能。 边洗手边说儿歌。 六、用毛巾擦手。 教研课(二研) 授课教师:陈夕霞 时间:2009年10月31日 班 级:小 班 活动内容:针对教研课出现的问题进行研讨 施新芬:通过二研课的活动可以看出,孩子们的活动设计中出现的几个游戏教学方式很是喜欢。能跟着老师一起动手练习搓手的环节。 赵文芹:今天准备的各活动材料也很能引起孩子们的兴趣,例:用洗手液进行盥洗活动,孩子们在学习《小猴爬大山》这个儿歌跟着做动作,使孩子们都有了自己去洗手的欲望。 施新芬:今天这节教研小王老师扮演的苹果宝宝非常好这个环节激发起幼儿洗手的愿望。 二、指定三研课的活动内容。 施新芬:在活动中,我们大家都忽略了一个重要的环节那就是 ﹙搓完手开水龙头﹚。搓出的白泡泡开水龙头,水龙头上也沾有白泡泡。我建议在三研活动中应重点提出这个问题。 赵文芹:我同意施老师所说的,在活动中忽略了冲水龙头这个环节。在三研活动中重点突出。 三、        教研课目标确定: 1、            通过游戏激发幼儿的愿望。 2、            学习用手接着水冲水龙头的技能 3、            培养幼儿良好的盥洗习惯。 四、        活动材料的准备:小毛巾若干、洗手液、大苹果头饰一个、小盆、保温桶、水果﹙实物﹚。 活动结果: 一、        从二研课中找出存在问题。 二、        确定三研课内容《冲水龙头》。 三、        制定三研目标。﹙见上﹚ 四、        活动材料准备。 五、        集体备课各环节。 针对教研研讨的结果设计第二次教研课 执教教师反思(二研) 在一研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发现了幼儿虽然学会了洗手指、手腕的方法,幼儿们也能把学会的方法运用到洗小手中,但我们包括大人都忽略了把水龙头冲干净这个环节,因为幼儿在用搓满泡泡的手打开了水龙头后,水龙头上有许多的肥皂泡泡,幼儿们用水冲完泡泡后就去关水龙头,这样又把手弄脏了,因此我们在二研活动中重点面对解决的是让幼儿掌握正确的冲水龙头的方法,并让幼儿把学会的方法运用到洗小手中。现对幼儿在二研活动中从优点、不足进行反思: 优点: 1、在三研活动中,教师能通过备课、说课、上课和日常生活中观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2、我们不轻视一日活动中的每一个环节,能根据孩子们的兴趣为出发点,巧妙地将简单的教育活动目标蕴涵在其中,让幼儿在生活中获得有益的发展规律。 3、因为好的方法如果长时间不更换,孩子们也会厌倦的,所以在二研活动我们运用趣味化示范、模仿法的方法来设计小班幼儿生活习惯活动,让幼儿在十分具体的边讲边做的示范过程中,比较容易模仿掌握了冲水龙头的要领。 不足: 1、怎样才能使洗手成为孩子们自觉的行为? 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为孩子们创设什么样的氛围,把教育要求转化为幼儿的切实需要,正真促使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3、对相关的理论学习不够,自身文化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尤其对于小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需要教师积累丰厚的生活教育经验,所以要学会在各项活动中仔细观察、分析幼儿的存在的不足。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