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植生型多孔混凝土的制备与性能研究.pdf

上传人:ho****x 文档编号:46007 上传时间:2021-06-05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365.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生型多孔混凝土的制备与性能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植生型多孔混凝土的制备与性能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植生型多孔混凝土的制备与性能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植生型多孔混凝土的制备与性能研究.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 0 1 1年 第 2 期 (总 第2 5 6 期 ) Nu mb e r 2 i n 2 01 1 ( To t a 1 No 25 6) 混 凝 土 Co nc r e t e 预拌混凝土 READY M D( E D C0NCR ET E d o i : 1 0 3 9 6 9 i s s n 1 0 0 2 3 5 5 0 2 0 1 1 0 2 0 3 1 植生型多孔混凝土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黄剑鹏 1 , 2 胡勇有 1 , 2 ( 1 华南理工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广东 广州 5 1 0 0 0 6 ;2 工业聚集区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广东 广州 5 1

2、0 0 0 6 ) 摘要 : 采用“ 造壳法 ” 及无振荡分层压制方法制作 了多孔混凝土 , 为满足 工程应用和植物生长要求 , 对多孔混凝 土厚度 、 矿 物掺加量及各 主要配合 比进行了试验优化 。 结果表明, 该法能够制作出植生型多孔混凝土, 其 中搅拌过程的预拌水量的控制是重要步骤 。 多孔混凝土的厚度 宜控制在 1 0 1 5 c m之间。 矿渣的加入能提高多孔混凝土 的性能 , 其掺合比宜控制在 5 2 0 , 且 1 0 时最佳 。 多孑 L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随水灰 比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 、 随骨灰 比的减小及骨料粒径的降低而升高 ; 而孔 隙率及透水系数则降低 。 适宜的配合比

3、为水灰 比 0 3 3 - 0 3 7 , 骨灰 比 5 7 , 骨料级配为 1 0 - 2 0 mm 占总量 的 3 0 、 1 0 3 0 mm 占总量的 7 0 。制得 的多孑 L 混凝土的 2 8 d抗压强度为 6 1 2 MP a , 孔隙率 大于 2 1 , 透水系数大于 2 0 mr n s 。 关键词 : 多孔混凝 土 ;配合 比;抗压强度 ;孔隙率 ;透水系数 中图分类号 : T U5 2 8 2 文献标 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2 3 5 5 0 ( 2 0 1 1 ) 0 2 0 1 0 1 0 4 St ud y on pr e pa r a t i o

4、n a nd pr ope r t i es of pl a nt -gr o w i ng por ous c onc r e t e H UANG J i a n-pe n g1 ,2 H U Yo n g - yo u ( 1 Co l l e g e o f E n v i r o n me n t a l S c i e n c e a n dE n g i n e e r i n g , S o u t hC h i n a Un i v e r s i t yo f T e c h n o l o g y , Gu a n g z h o u 5 1 0 0 0 6 , Ch i

5、 n a ; 2 T h eK e yL a b o f P o l l u t i o nC o n t r o l a n dE c o s y s t e m R e s t o r a t i o ni nI n d u s t r yCl u s t e r s , Mi n i s t ry o f Ed u c a t i o n , G u an g z h o u 5 1 0 0 0 6 , C h i n a ) Abs t r a c t : Po r o u s c o n c r e t e wa s p r o d u c e d u s i n g a “ s h

6、 e l l ma d e l a w”a n d no n o s c i l l a t i o n s u p p r e s s i o n me t h o d Wi t h t h e a i m o f e n g i n e e r i n g a p p l i c a t i o n an d me e t i n g t h e n e e d s o f pl a n t g r o wi n g, t he t h i c k n e s s , a d d i t i o n of n fin e r a l a n d v a r i o us mi x r a

7、t i o s we r e i n v e s t i g a t e dT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 t h a t t he p l a n t g r o wi n g p o r o u s c o n c r e t e c o u l d b e pr o d u c e d b y t h e me t h o d, a n d r e a d y m ixe d wa t e r c o nt r o l wa s a k e y s t e p i n t h e mi xi n g p r o c e s s Th e t h i c k n e

8、s s o ft h e p o r o u s c o n c r e t e wa s l O l 5 c m Th e a d d i t i o n o f s l a g i n t h e p r o p e r r a t i o o f 5 - 2 0 c o u l d i mp r o v e t h e p r o p e r t i e s o ft h e po r o u s c o n c r e t e wi t h a n o p t im u m a d d i t i o n r a t i o o f 1 0 Th e c o mp r e s s i

9、v e s t r e n g t h o ft h e po r o u s c o nc r e t e i n c r e a s e d, t h e n d e c r e a s e d wi t h t h e i n c r e a s i n g wa t e r c e me n t r a t i o, an d c o u l d b e e n h an c e d b y d e c r e a s i n g t h e a g gre g a t e c e me n t r a t i o a nd t h e s i z e o f a g gr e g a

10、 t e , wh i c h t h e v o i d r a t i o a n d p e r me a b i l i t y c o e ffi c i e n t we r e c o n t r a r yt o Th ep r o p e r m i xr a t i o s we r eo bt a ine da s f o l l o ws : wa t e r c e me n t r a t i oO 3 3 -0 3 7 a g gre g a t e - c e me n t r a t i o5 -7 gra d a t i o no f a g g r e g

11、 a t e ( 1 0 - 2 0mm 3 0 , 1 0 - 3 0mr fl 7 O ) F u r t h e r , t h e p r o p e r tyi n d e x e s o f p o r o u s c o n c r e t e w e r e g i v e nh e r e : 2 8 d c o mp r e s s i v e s t r e n gth 6 - 1 2 MPa , v o i dr a t i o( 21 )a n dp e r me a bi l i t y c o e ffic i e n t( 2 0 ) Ke y wor ds :

12、 p o r o u s c o n c r e t e; mi x r a t i o; c o mp r e s s i v e s t r e n g t h; v oi d r a t i o; p e r me a bi l i t y c o e ffic i e n t 0 引 言 近 2 0年来, 城市河道护坡大都采用混凝土、 浆砌石等护砌 方式。这些护砌方式色彩灰暗、 表面呆滞, 切断了河水与地下水 的交换 , 降低 了对 雨水 的涵养 能力 , 截断 了生物链而使 河道丧 失生态功能 , 逐渐被人们摒弃。 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了“ 多 自然” 的 生态型护堤理念 。 为此 ,

13、 研究 开发新型的堤岸护坡材料显得迫在 眉睫。 植生型多孑 L 混凝土 以多孑 L 混凝土为骨架 , 通过混凝土 内孔 隙碱性改造 、 灌注适 生材 料 、 植物播种及后期养护 等步骤 制得 , 最早由日本大成建设技术研究所于 1 9 9 3年开发成功 。 植生型 多孑 L 混凝土在 日韩和欧美等国家已经广泛应用在城市道路的 两侧护坡及 中央隔离带护坡 、 河堤护岸等工程中【 】 。 在 中国 , 植 生型多孑 L 混凝土的研发经过十五科技攻关有一定的进展 , 尽管 在孑 L 隙率、 水灰比、 水泥浆、 粗骨料级配及多孔混凝土的力学性 等方面都有研究报道 4 _ , 但与国外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

14、。 由于 受地缘气候及本土植物等的局限, 现有技术仍不足以为规模化 生产植生型多孑 L 混凝土提供技术支持。 现有植生型多孔混凝土 的制备技术中, 浆体的下向流动缺乏控制 , 易使混凝土浆体不 均匀, 造成底部孑 L 隙堵塞。 矿物掺合料的加入能替代部分水泥且 提高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 , 但尚无针对多孔混凝土合适 的矿 物 掺加量 的报道。 特别是在抗压 强度与孑 L 隙率 的平衡与调控 , 配合 比设计 , 各主要影响 因素与多孔混凝 土制作参 数调控的关系仍 未明了。 本研究探索出一种“ 造壳法” 与无振荡分层压制相结合制 作植生型多孑 L 混凝土的方法 , 考察了多孑 L 混凝土厚度 、

15、 矿物掺 加量 、 各主要配合比对植生型多孑 L 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探讨 了 各主要影响 因素与植生型多孔混凝 土制作参数 的调控关系 , 以 期为植生型多孔混凝土的生产及应用提供较系统完善的技术 支撑 。 收稿 日期:2 0 1 0 - 0 9 - 0 2 基金项目:国家“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 科技重大专项 ( 2 0 0 8 Z X 0 7 2 1 l 一 0 0 5 0 4: ; 广 东省科技计划项 目( 2 0 0 6 A3 5 1 0 2 0 0 1 ) 1 0l 1 材料 与方法 1 1 原材料 水泥: P o 4 2 5 R级水泥。 粗骨 料 : 石 灰岩 碎石 , 单 一

16、粒级 级配 G1 ( 1 0 2 0 mm) 、 G 2 ( 1 0 3 0 m l T 1 ) 及级配 G 3 ( G1占 3 0 与 G 2占 7 0 混合 ) 、 G 4 ( G1 与 G 2各占5 0 ) 。 矿渣: 湖南产水淬高炉矿渣, 比表面积为 4 0 3 m V k g , 密度为 2 8 5 g c m3 , 化学成分见表 1 。 表 1 矿渣的化学成分 1 2试验 方法 1 - 2 _ l 多孔混凝土制作方法 “ 造壳法” : 与普通混凝土的“ 一次投料法” 不同, 在粗骨料 中加入预拌水, 搅拌使碎石表面湿润后 , 加入水泥和掺合料, 搅 拌约 3 0 S , 使碎石表面

17、均匀包裹上一层水泥浆壳; 再加入剩余 的拌合水继续搅拌约 3 mi n , 使碎石表面水泥浆壳变厚变均匀。 无振荡分层压制成型法: 拌合料分三次浇筑到模上 , 每一 层压平压实, 轻度振荡以减少粒间距离 , 使多孑 L 混凝土的组织 结构更加密实和稳定。 浇筑成型 1 d 后即开始采用淋洒方式洒水养护, 并用塑料薄 膜覆盖以维持湿度, 每天至少洒水 4次, 湿养护时间不少于3 d 。 1 2 2 抗压强度测定 在 WE 一 6 0型液压式万 能试 验机上测试多孔混凝土 的抗压 强度 。 试件 的尺寸为 1 5 0 mmx 1 5 0 mmx 1 5 0 mm, 保持加荷速度 0 3 0 5 M

18、P a s 。 具体过程参照 G B T 5 0 0 8 1 2 o 0 2 普通混凝土力 学性能试 验方法标准 进行测 定 。 抗 压强度至 少随机取 3个样 测试结果的平均值。 1 2 _ 3 孔隙率测定 采用排水法测定孔隙率is , 测定步骤为: 首先用游标卡尺量取 混凝士试块 的长 、 宽 、 高 , 求 m体积 V ; 用量筒量取容器盛满水时 水的体积, 此既为容器容积 。然后测定混凝土排水量, 把混凝土 试块放人容器中, 加水至溢出临界刻度, 量取此时水的体积 V , , 则 混凝土试块的孑 L 隙所占体积为 V = V 一 ( V 一 V ) 。 据此, 可计算出孑 L 隙率e

19、, e = l 一 ( V : - V ) I V 。 。 孔隙率为随机取样 3 个以上的平均值。 1 2 4 透水系数测定 透水系数测定采用同文献【 9 相同的方法。 透水系数为随机 取 3 个以上的平均值。 2结 果 与 讨论 2 1 厚度对多孔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多孑 L 混凝土厚度对工程施_T有重要影响。 厚度小可节约成本, 且植 物根 系易穿透试块植生 于地 面土壤 。 聂丽华 等人提 出试 块厚度一般应取 1 0 、 1 5 、 2 0 c m三种, 却并未说明取值的依据; 董 建伟 认 为在无土或者贫瘠土地上铺设 的植生型多孔混凝土的 最小 厚度应该满足孔隙 内至少充灌 相当于

20、 】 0 0 mm 厚的土壤 , 当厚度不 能达 到上述要求时 , 可增 加局 部填充土量来增加 土层 等效厚度。显然, 他们的研究仍不足以说明多孑 L 混凝土抗压强 度与厚度 的相关性 。本研究设 计 了系列 1 和 系列 2两组试 验 ( 配合比见表 2 ) , 测定了厚度分别为 6 、 8 、 1 0 、 1 5 、 2 O c m的多孔混 凝土2 8 d抗压强度的变化 , 结果如图 l 所示。 1 O2 表 2多孔混凝土的配合比 厚 度 c m 图 1 厚度与抗压强度的关 系曲线图 从图 1 可看 出, 多孔混凝土 的厚度从 6 C m增加到 8 c m, 其 抗压强度急剧下降; 当厚

21、度从 8 c m增加到 1 5 c m, 抗压强度有 所回升; 超过 1 5 c m后, 抗压强度又急剧下降。 这个结果给出了 这样一个重要信息, 并非多孔混凝土越厚抗压强度就越高; 当 多孔混凝土厚度过低或过高, 其抗压强度与多孔混凝土厚度均 成反 比。 当多孑 L 混凝土试块受压时, 其内部并非均匀受压, 而是受 到弯曲、 剪切和拉应力的共同作用, 导致多孔混凝土的抗压强 度与厚度不呈线性关系。 笔者认为厚度在 8 1 5 c m时, 随着试块 厚度 的增加 , 其截 面面积和抵抗矩 相应增大 , 提高 了对 弯 、 剪 、 拉等应力的抵抗能力, 故其抗压强度增大。 当厚度小于8 c m时

22、, 骨料之间连接紧密, 弯、 剪、 拉等应力g l l 或消失, 大大提高了 抗压强度; 而当厚度大于 I 5 c m时, 厚度大于宽度, 弯曲力骤 增, 使得抗压强度急剧下降。 虽然结果是 6 c m厚度的多孔混凝 土抗压强度最高, 但考虑到多孔混凝土应有一定的自重以保持 水流 冲刷时的坡体稳定 。 护堤植生型多孑 L 混凝土厚度的选择应 综合考虑抗压强度及自重, 宜取 1 0 1 5 c m。 2 - 2 矿渣掺合比对 多孔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混凝土中掺合_ T 二 业废渣, 可减少自然资源和能源的消耗 , 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 且在某种程度上可 以提高混凝土性能 。通 常情况下, 矿渣较难

23、参与水化反应, 当矿渣与水泥混合使用时, 水泥水化生成 的氢氧化钙可以激发矿渣水化反应 , 提高水泥制 品的强度。 试验取配合比为: 水灰比 W C为 O 3 5 , 骨灰比A C 为 5 , 骨料选择 G 3 。 测得矿渣掺合比与多孔混凝土抗压强度、 孔 隙率及透水系数的关系如表 3 所示。 表 3 植生型多孔混凝土性能指标测试结果 矿渣掺合 比 2 8 d抗压强度 MP a 孔隙率 透水系数 ( mr n s ) 由表 3可看出, 随着矿渣掺合比从 0 增加至 3 0 , 多孔混凝 土的2 8 d抗压强度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规律。 矿渣掺合比为 1 O 时, 抗压强度达到最大值 1 1 1

24、 MP a 。 当矿渣掺合比大于2 0 时, 其抗压强度还低于未掺加矿渣时。矿渣在水泥制品中的作 用主要是其与水泥水化产物间的二次水化反应。掺合量少了, 二次水化反应不充分; 掺合量多了, 由于矿渣的活性比水泥低 而使胶结料 的整体 活性 降低 ,不 利于水泥及二次反应的进行 。 可见 , 在多孔混凝土 中掺入适量 的矿渣 , 不但可以节约水泥 , 而 且能够提高其抗压强度。 表 3还显示, 多孑 L 混凝土的孔隙率与透水系数均随矿渣掺 合比的增加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规律。 孔隙率越大, 抗压强度 越低。 这是由于掺入适量矿渣时, 随着水泥水化和矿渣二次水化 反应的进行, 提高了多孑 L 混凝

25、土的密实性, 使孑 L 隙率下降, 透水 系数降低 ; 反之, 过量的矿渣, 使多孔混凝土的密实性降低, 孑 L 隙率上升, 透水系数增大。 本试验植生型多子 L 混凝土矿渣掺合比 为 1 0 时, 抗压强度达到最大 , 虽然孔隙率 、 透水系数为最小, 但各指标仍能符合 日本护岸工法规定 。 故植生型多孔混凝土的 矿渣掺合 比宜控制在 5 2 0 , 且 在 1 0 时最佳。 2 3 水灰 比对 多孔 混凝 土性 能 的影响 一 般来说, 每一种粒径的骨料都存在一个最佳水灰比。 最佳 水灰 比是国内外研究多孑 L 混凝土时重点关注的一项 内容 。 至今 国内尚无具体的水灰 比确定方法 , 日

26、本有 文献 报道 多孑 L 混凝土 的最佳水灰比介于 0 2 0 0 5 5之间1 3 1 。 本试验设计的各配合比 如表 4所示 。 由表 4可看出, 水灰 比从 0 - 3 1 提高到 0 3 5 , 多孑 L 混凝土的 2 8 d 抗压强度持续增加。 这是因为在该水灰比范围内, 其水分主 要为满足水泥的水化, 用水量越大, 水泥水化反应越充分, 形成 的水 化产 物越 多, 强度就越高。 水灰 比为 O 3 5时 , 多孔混凝土的 抗压强度达到最大值 7 5 MP a 。 而当水灰比超过 0 3 5 后 , 多孑 L 混 凝土 2 8 d 抗压强度逐渐降低。 这是因为单位用水量较多, 除

27、了满 足水 泥水 化之外 , 尚有多余 的游离水将 在水 泥浆 中形成对水泥 浆体强度不利的毛细孔和气孑 L 。 同时, 由于水灰比的增大使浆体 流动性增 加 , 易 在试块底 部产生凝结 和沉积 , 导致水 泥包裹石 子不均匀, 试块上下部密实度不同, 整体强度降低。 表 4还显示 , 多孔混凝土的孑 L 隙率与透水系数均呈随水灰 比的增加而降低的变化规律。 究其原因, 当水灰比达到一定程度 时, 成型时水泥浆会在外力及自身重力作用下从骨料表面滑落, 会把粗骨料之间形成的孔隙部分或全部封闭, 从而造成通透孑 L 隙的减少, 透水系数亦相应降低。因此 , 配合比设计时要注意控 制水灰比。 水灰

28、比宜控制在0 3 3 - -0 3 7范围, 且在 0 3 5时为最佳。 2 4 骨灰比对 多孔混凝土的性 能影响 骨灰 比是决定多孑 L 混凝土强度 的重要 因素。 骨料和胶凝材 料相同时, 减少骨灰 比, 可增加多孔混凝土中骨料表层所包裹 的水泥浆体薄膜的厚度和面积, 可有效提高多孔混凝土的强度。 本试 验配合比及试验结果如表 5所示 。 表 4不同水灰比及 多子 L 混凝土 的配合 比的抗压强度、 孔隙率及透水系数 由表 5可看出, 骨灰比从 3 增至 9 , 随着水泥用量的降低 , 多孔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下降非常显著。 这是由于多孔混凝土较 普通混凝 土的破 坏形 态有所不 同 , 其破

29、坏多发生在粗骨 料之间 的接触 点上 , 而接触点上浆体的黏结强度和黏结面积大 小又决 定了其强度大小。 水泥用量越少, 黏结面积及黏结点的数量越少 , 其 强度就越低 ; 反之 , 水 泥用量越 大 , 骨料颗粒之问 的黏结点 越 多 , 黏结面积便增大 , 其强度 自然就随之提高。 表 5 还显示, 随着骨灰 比的降低 , 多孔混凝土的孑 L 隙率与 透水系数不断下降。 随着骨灰 比的降低 , 水泥用量增加使多孔混 凝土中骨料表层的水泥浆体膜层增厚, 而过多的水泥浆将导致 成型后的混凝土内部孔结构的堵塞, 使混凝土的连通孔隙率下 降, 从而造成其透水系数的减小。 水泥的碱性很高, 当胶凝材

30、料用量增大时, 主体结构的p H值 将随之升高而不利于植被生长。 此外, 水泥用量越少成本越低。 因 此, 水泥用量不宜过多。 多孔混凝土骨灰比宜控制在 5 7 范围, 且 在 5 时为最佳。 2 5 粗骨料级配对 多孔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粗骨料级配直接影响多孑 L 混凝土的强度与孔隙率。因为多 孔混凝 土的强度 主要源 自胶 结材的黏结 力和骨料 之间 的嵌 挤 作用 , 当胶结材用量相对较少时, 骨料级配的嵌挤作用相对较 大。 试验得到骨料粒径与多孔混凝土性能的关系如表 6 所示。 组 A至组 C是单 一粒径级配依 次增大的粗骨料 。 组 D 至 组 H是不同粒径级配的粗骨料 。 由表 6可

31、以看出 , 按组 A至组 c 的顺 序 , 抗压强度 逐渐降低 , 即多孑 L 混凝 土的抗压 强度随单一 级配粗骨料粒径的增大而降低。 这是因为在单一粒径的混凝土 中骨料粒径越小 , 骨料之间 的接触面积越大 , 接触点越多 , 混凝 土的抗压强度就越高; 反之, 接触点越少, 抗压强度越低。 但骨料 粒径越小多孔混凝土的孔隙率就越低 、 透水性越差 , 这和植生 型多子 L 混凝土的基本要求相矛盾 , 因此单一粒径骨料的粒径不 能太小。 由组 D至组 H的顺序, 多孑 L 混凝土的强度随骨料级配 的变化在于骨料间的接触面积越大 , 强度就越高 ; 反 之 , 接触 面 积越小 , 强度就越

32、低。 可见 , 合适的骨料级配, 能使骨料之间的嵌 挤作用加强, 而显著提高多孑 L 混凝土的整体强度。 在其他条件不 变的情况下, 加入小粒径骨料是提高单一粒径骨料混凝土强度 等级的一种办法, 但是小粒径骨料的加入会降低混凝土的孑 L 隙 率及透水系数。 因此, 小粒径骨料并非加得越多越好。 组 G、 组 H 1 03 表 6 骨料粒径与多孔混凝土性能的关系 注 : 括号 内数字表示 占总量的百分比。 虽然强度比较高, 但由于她们底部被水泥浆封住, 不符合植生 混凝土的要求。 因此, 综合考虑, 骨料粒径选择 D组即骨料 G 3 时, 各指标分别为: 抗压强度 8 7 MP a , 孔隙率

33、2 1 O , 透水系数 2 0 7 m n l s , 可较好的满足植生型多孔混凝土的要求。 3结 论 ( 1 ) 采 用“ 造 壳法” 及无振荡分层 压制方法 , 在 自然条 件下 经塑料薄膜覆盖养护可以制备 满足植生要求的多孑 L 混凝土。 ( 2 ) 植生型多孔混凝土的厚度宜控制在 1 0 1 5 c m之间。 ( 3 ) 随着矿渣掺量的增加, 植生型多孑 L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规律 , 孔隙率与透水系数则先降低后升 高。 矿渣掺合比宜控制在 5 2 0 , 且在 1 0 时最佳 。 ( 4 ) 植生型多孔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随水 灰 比的增加先升高 后降低、 随骨灰比

34、的减小及骨料粒径的降低而升高。孔隙率及 透水系数随水灰 比的减小 、 骨灰 比的增加及骨料粒径的增大而 升高。 ( 5 ) 植生型多孑 L 混凝土适宜的配合比为 : 水灰比控制在 0 -3 3 O 3 7 之 间 , 骨灰 比控制在 5 7之间 , 骨料级配选择 以 l 0 2 0 mm 占总量的 3 0 、 1 0 3 0 ra i n占总量的 7 0 。 此时 , 多孔混凝土的各 指标分别为 : 2 8 d 抗 压强度为 6 1 2 MP a , 孔隙率大于 2 1 , 透水 系数大 于 2 0 mm s 。 参考文献 : 1 】 玉井 求一 灭3 2夕l J 海洋生物付着c 二 丽寸右研

35、究 C l H 七 二 二 夕 IJ 文集 , 4 4 : 7 0 8 7 1 3 【 2 】 朴正镐 用于河川护岸及倾斜面的高孔隙率多孔质混凝土及施工方 法 P 韩 国: 1 0 2 0 0 2 0 0 3 9 4 0 2 , 2 0 0 2 , 7 - 8 9 、 、 : , # 、 3 Y A NA G I B A S H I K, Y O NE Z A WA T P r o p e r t i e s a n d p e r f o r ma n c e o f g r e e n c o n c r e t e C 1 9 9 8 : 1 4 1 1 5 8 4 】谢新生 , 汤巍

36、, 王锦叶 多孔生态混凝土强度与 孔隙率的试验研究f J 】 四川大学学报: 工程科学版, 2 0 0 8 , 4 0 ( 6 ) : 1 9 2 4 【 5 张朝辉, 王沁芳, 杨江金, 等胶结材特性与多孔混凝土性能的关系 研究I J J 混凝土 , 2 0 0 9 ( 2 ) : 1 7 1 9 6 蒋友新, 张开猛 , 谭克峰, 等植生型多孔混凝土的配合比及力学性 能研究 混凝土 , 2 0 0 6 ( 1 2 ) : 2 2 2 4 【 7 胡勇有 , 胡春 明 , 谢磊 , 等 植 生型生态混凝土孔隙状 态对植物生长 的影响【 J 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 0 0

37、6 , 3 4 ( 1 2 ) : 5 - 9 ( 8 张开猛 大掺量粉煤灰植生型多孔混凝土的研究 D 绵阳: 西南科技 大学 , 2 0 0 7 9 】Y AN G J i n g , J I A N G G u o l i a n g E x p e r i m e n t a l s t u d y o n p r o p e i e s o f p e r v i o u s c o n c r e t e p a v e me n t m a t e ri a l s J C e m e n t a n d C o n c r e t e R e s e a r c h , 2 0

38、0 3 , 3 3 ( 3 ) : 3 8 1 3 8 6 1 O 聂丽华, 冯辉荣, 林洁秉, 等绿化混凝土的植物相容性及亚热带草 种筛选I J J 新型建筑材料, 2 0 o 6 ( 3 ) : 4 7 5 0 1 1 董建伟, 肖新民 多孔连续型绿化混凝土主要特性研究 J 】 _中国水利, 2 0 0 3 ( 6 ) : 6 2 6 3 1 2 詹镇峰 , 李从波 植生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评述 J 1 广东水利水电, 2 0 0 7 ( 3 ) : 5 7 5 9 1 3 A b d e r r a z a k , Z o u a g h i , e t a 1 T e c h n o l

39、 o g i c a l p r o b l e m s o f mu h i p e r f o rma n e e p o r o u s c o n c r e t e M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n e w m a t e r i a l s , s e s s i o n , 7 : 2 3 3 _ 2 4 1 作者 简介 单位地址 联 系电话 黄剑鹏 ( 1 9 8 5 一 ) , 男 , 硕士研 究生 , 研究方向为水污染控制 与给水净化。 厂州市番禺区大学城华南理工大学C 1 3 4 2 1 ( 5 1 0 0 0 6 ) l 5 9 0 2 0 3

40、7 0 44 0 青兰高速低碳混凝土路面每公里节约资金 8万元 节能减排是当今公路建设的发展方向, 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趋势。青兰高速公路邯郸至涉县段在服务区进行的2 k r n 低 碳 昆 凝土路面试验段, 采用的E C M水泥大掺量施工技术的成功应用, 不仅可用 E C M水泥代替普通水泥, 降低 4 0 的二氧化碳排放 量, 而且直接经济效益每公里可节约资金 8 万余元。该技术填补了邯郸市低碳混凝土路面建设空白。 低碳混凝土是一种低毒少害、 节约资源 , 减少排放的绿色环保混凝土, 生产过程中, 使用工业副产品 E C M水泥替代普通水泥的 施工技术。该技术具有低碳、 环保、 节能的

41、优点。这项技术在邯郸市尚属首次应用, 技术攻关成为新技术使用的难点。为此施工单位 抽调专业技术人员成立技术攻关小组, 多次到长安大学等多家高等院校进行技术咨询, 并聘请专家教授担任指导老师, 经过二个多 月的理论分析, 技术研究 , 通过低碳混凝土力学强度、 抗氯离子渗透、 抗冻融等实物试验。最终试验结果表明, 低碳混凝土泌水性好, 流动度和可塑性优, 水化热低, 抗折抗压强度高于基准混凝土, 满足工程对混凝土的性能要求。 尤其在路基原材料 E C M水泥的掺量 可从 1 0 2 0 提高到 2 0 7 0 , 将炼铁 _T业副产品变废 为宝 。 在高速公路建设中, 青红高速公路管理处在邯郸至

42、涉县段服务区共开展了2 k m 的低碳混凝土路面试验段。从 2 0 1 0 年 9月全 线通车至今 5 个月的通车情况看, 其稳定性 、 耐久性等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此技术的成功应用, 极大提高路面对融雪剂的防 腐蚀能力 , 缩小温缩 裂缝 , 增强路 面的抗冻能力。对邯郸市环保型公路建设积累 了很好 的经验 。 据了解 , 邯郸市“ 十二五”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将投资 5 0 0亿元, 仅 2 0 1 1 年, 公路在建竣工里程达 1 4 0 0 k m, 如用低碳混凝土技术 在道路建设中占2 0 , 就可节约资金 2 2 0 0 余万元。极大促进该市节约型交通发展, 为城市的节能减排做出积极贡献。 1 0 4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建筑论文/制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