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范围适用于铁磁性材料制承压设备的原材料、零部件和焊接接头表面近表面缺陷的检测。2、引用标准法规 GB/T16673-1996 无损检测用黑光源辐射的测量 JB/T4730-200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JB/T6063-1992 磁粉探伤用磁粉 JB/T6065-2004 无损检测 磁粉检测用试片JB/T8290-1998 磁粉探伤机3、 检测人员3.1、磁粉检测人员上岗前,应按照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与监督管理规则的要求,取得磁粉检测资格,且只能从事相应资格的检测工作。3.2、磁粉检测人员的矫正视力应不低于5.0,并每年检查一次,不得有色盲。4、 检测设备、器材和材料4.1、设备磁粉检
2、测设备应符合JB/T8290的规定。4.1.1、当磁轭间距最大时,交流电磁轭的提升力44N,直流电磁轭的提升力177N.4.1.2、剩磁法检测时,交流探伤机必配备断电相位控制器。4.1.3、荧光磁粉检测时,黑光灯在工作表面的照度1000w/ ,黑光的波长 =320nm400nm,中心波长365nm。黑光源应符合GB/T16673的规定。4.1.4、退磁装置应保证退磁后表面剩磁0.3mT4.2、辅助器材一般包括下列器材:a)A1型、C型、D型和M1型试片,磁场指示器;b)磁场强度计及毫特斯拉计;c)磁悬液浓度沉淀管;d)210倍放大镜;d)白光照度计;f)黑光灯;g)黑光辐照计。4.3、磁粉、载
3、液、磁悬液4.3.1、磁粉应具有高磁导率、低矫顽力和低剩磁,并与工件表面的颜色对比度要较高。其他要求应符合GB/T6063的规定。4.3.2、载液为水时,应加入防锈剂、表面活性剂及清洗剂。载液为油时,其运动粘度在38时应小于或等于3.0/s, 使用温度小于或等于5.0/s,闪点不低于94,且无荧光和异味。4.3.3、磁悬液浓度范围应符合表1的规定。测定前应充分搅匀。 表1 磁悬液浓度磁粉类型配制浓度、g/L沉淀浓度、mL/100mL非荧光磁粉 1025 1.22.4荧光磁粉 0.53.0 0.10.44.4、标准试块4.4.1、一般应选用A1-30/100,检测狭小部位可选用C-15/50。当
4、用户需要或技术文件有规定时,也可选用D型或M1型。4.4.2、当工件要求较高灵敏度时,可选用15/100或7/50。4.4.3、标准试片使用方法:a) 适用于连续法,将人工缺陷面朝向工件,用透明胶带将其平整粘贴在被检面上;b) 标准试片有锈蚀、皱折时不得使用;c) 用后洗净擦干涂上防锈油妥善保存。5、 检测表面准备5.1、被检工件表面应无油污、锈蚀、氧化皮,表面不规则状态不得影响检测结果的评定,否则须修磨。打磨后粗糙度25m。涂层0.05mm,经合同各方同意,可不清除。5.2、为增大对比度,可以使用反差增强剂。6、 检测时机焊接接头焊完后,便可磁粉检测。对有延迟裂纹倾向的材料,应在焊完24h后
5、检测,球罐在36h后检测。7、 检测技术和检测工艺如无特殊要求,一般采用交流电、水悬液、连续法,检测前,应做水断试验。7.1、续法通电时间为13s,停施磁悬液1s后方可停电,至少应反复磁化两次。7.2、磁化方向和磁化方法7.2.1、检测与工件轴线夹角4590的缺陷。磁化方法有:a)线圈法;b)磁轭法。7.2.2 周向磁化法检测与工件轴线方向夹角=045的缺陷。磁化方法有:a)轴向通电法;b)触头法;c)中心导体法;d)偏置芯棒法。7.2.3、复合磁化检测任意方向的缺陷。磁化方法为交叉磁轭法。7.3、磁化规范7.3.1、轴向通电法和中心导体法按表2中公式计算。I为有效值,整流电为平均值,下同。
6、表2 轴向通电法和中心导体法磁化规范检测方法 磁化电流计算公式 交流电 直流电、 整流电 连续法 I=(815)D I=(1232)D 剩磁法 I=(2545)D I=(2545)D 注:D为工件截面最大尺寸,mm7.3.2、偏置芯棒法每次有效检测长度L4D,相邻两次磁化至少应重叠10%L。磁化电流按表2中公式计算,但D=2倍芯棒直径+壁厚(即L=8D+T)7.3.3、触头法a) 电极间距控制在L=75mm200mm之间,检测有效区域为两极连线两侧各L/4的范围内。相邻两次磁化至少重叠10%L。b) 两极与工件应接触良好,每次通电时间不应太长,可断续通电。c) 磁化规范表3 表3 触头法磁化规
7、范 工件厚度 T, mm 电流值 I , A T19 (3.54.5)L T19 (4 5 ) L7.3.4、磁轭法a) 磁极间距应控制在75200mm之间,检测有效区域为两极连线两侧各50mm的范围内,相邻两次磁化至少重叠15mm。b) 检测前应使用灵敏度试片校验灵敏度是否满足要求。7.3.5、线圈法其磁场平行于线圈轴线。有效磁化区为从线圈端部向外延伸150mm范围内。 a) (10)时,(充填因数=)、磁化电流I为:I= I=式中 N匝数;L工件长度,mm; D工件横截面积最大尺寸,mm; R线圈半径,mm. 以下同。b)高充填线圈(2)时,I=c)中充填线圈(210)时, NI=式中 高
8、充填因数计算的NI值;低充填因数计算的NI值。d)长径比(L/D)2的工件,应采用磁极加长块来增大L/D,以使L/D15的工件,计算公式中L/D取15。e)长工件应分段磁化,相邻两段应至少重叠10%分段长度,磁化电流应根据标准试片来确定。f)空心工件,由有效直径代替D圆筒形工件:;非圆筒形工件:。式中:圆筒外直径,mm; 圆筒内直径,mm;工件总横截面积,;工件中空部分横截面积,。7.3.6、交叉磁轭法四个磁极端面与检测面尽量贴合,检测速度尽量均匀,只能用于连续法。7.4、质量控制 7.4.1、电流表、电磁轭提升力至少半年校验一次。磁强计、毫特斯拉计、黑光辐射计至少一年校验一次。7.4.2、循
9、环使用的磁悬液,每天工作前使用梨形沉淀管进行浓度测定。7.4.3、每天检测开始前,用标准试片检验磁粉检测设备、磁悬液综合性能。8 、 检测结果的评定和质量分级8.1、磁痕显示分类磁痕显示排除伪显示和非相关显示后,为缺陷显示。a)长宽比大于3的缺陷显示为条状磁痕,小于等于3的为圆形磁痕。b)长度小于0.5mm的磁痕不计。c)两条或两条以上磁痕在同一直线上且间距不大于2mm时,按一条磁痕处理,其长度为两条磁痕之和加间距。d)磁痕长轴方向与工件轴线或母线夹角30时,按横向缺陷评定,否则按纵向评定。8.2、磁痕的观察a) 在缺陷磁痕形成后立即观察。b)非荧光磁粉工件表面照度不低于1000Lx,现场检测
10、时不低于500Lx;荧光磁粉工件表面可见光照度应不大于20Lx,黑光灯在工件表面辐照度不低于1000w/。c) 辨认细小磁痕时,可用210倍放大镜。8.3、磁痕显示的记录 缺陷磁痕显示记录用照相法,也可采用录象和可剥性塑料薄膜法,同时应用草图标示。8.4、复验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需复验:a)发现检测过程有误或技术条件改变时;b)合同各方有争议或认为有必要时。8.5 、退磁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需退磁:a)剩磁对焊接和机械加工产生不良影响时;b)剩磁对测试或计量产生不良影响时。8.6、磁粉检测质量分级8.6.1、不允许存在的缺陷:a) 任何裂纹和白点;b) 紧固件和轴类工件任何横向缺陷。8.6.
11、2、焊接接头磁粉检测质量分级,见表4。表4 焊接接头磁粉检测质量分级 等级线性缺陷磁痕圆形缺陷磁痕(评定框尺寸为35100mm)I 不允许 d1.5,且在评定框内不大于1个II 不允许 d3.0,且在评定框内不大于2个III L3.0 d4.5,且在评定框内不大于4个 大于级者 注:L线性缺陷长度,mm; d圆形缺陷磁痕长径,mm8.6.3、受压加工部件和材料磁粉检测质量分级,见表5。表5 受压加工部件和材料磁粉检测质量分级 等级 线性缺陷磁痕 圆形缺陷磁痕(评定框尺寸为2500,其中一条矩形边长最大为150mm) I 不允许 d2.0,且在评定框内不大于1个II L4.0 d4.0,且在评定
12、框内不大于2个III L6.0 d6.0,且在评定框内不大于4个 大于级 注:L线性缺陷磁痕长度,mm; d圆形缺陷磁痕长径,mm8.6.4、综合评级在圆形缺陷评定区内同时存在多种缺陷时,需综合评级。先对各类缺陷分别评级,取质量最低的级别作为综合评级的级别;当各类缺陷级别相同时,则降低级作为综合评级的级别。9、检测记录、报告和资料存档9.1、检测记录检测记录包括下述内容:a)委托单位;b)被检工件:名称、编号、规格、材质、焊接方法;c)检测设备:型号、名称;d)检测标准;e)检测规范:工艺卡号、检测真实记录;f)检测部位及缺陷草图;g)检测日期、检测人员签字。9.2、检测报告a)检测报告包括下
13、述内容:b)委托单位;c)被检工件:名称、编号、规格、材质、焊接方法和热处理状况;d)检测设备:型号、名称;e)检测标准和验收级别;f)检测规范:磁化方法、磁化电流、磁极或电极间距、磁悬液种类和浓度、标准试片及灵敏度;g)磁痕照相和工件草图(或示意图);h)检测结果及质量分级;i)检测人员签字及其技术资格;k)检验日期。9.3、资料存档9.3.1、检测记录、检测报告按年、月份以一定的顺序装订成册,归入档案室便于查找;9.3.2、检测记录、检测报告至少保存七年。9.3资料存档9.3.1、检测记录,检测报告按年 月 日以一定的编排顺序装订成册,归入档案室,便于查找;9.3.2、检测记录,检测报告至少保存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