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手册.docx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459365 上传时间:2023-10-11 格式:DOCX 页数:191 大小:229.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1页
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1页
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1页
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1页
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手册利民煤焦公司煤矿2010年编审委员会编委会主任:张传利执行副主任:边天亮编委会委员:高晓明 孟令魁 李溢鹏 吴朝阳 何 华主 编:边天亮副 主 编:孟令魁编制 人员:陈 新 孟凤臣 董子亮 霍建农 令向东 董海清 佟天吉 袁永年 闫海军 穆景军 石 亮 王存荣 郑自军 朱坤东 罗武军 石海富 刘永宝 常宏光 孔令丁 陆 军 吕福祥 张庆刚 王俊茂 张志亮 李磊山 姜明明 编 制 说 明根据有关资料统计分析,在煤矿各类事故中,有近90%以上的事故都是由于人员的不安全行为造成,而且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人的不安全行为比物的不安全状态更难预测、更难控制,研究人员

2、不安全行为产生的原因和规律性,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控制,切断事故发生的因果链,是防止和避免事故发生的重要途径。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手册第一部分,根据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86)附录A第七部分“人员不安全行为分类”,并按照痕迹、发生频率、风险等级对利民煤焦公司煤矿生产作业中员工可能出现的主要不安全行为进行了全面梳理和评估,并辨识出753种不安全行为,并根据不安全行为原因及不同的分类指标制定了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和相应的管理制度,通过进一步细化行为纠正、奖罚考核等全过程的管理,以实现人的本质安全。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手册第二部分员工岗位规范,是在利民煤焦公司煤矿原岗位标准基础上,参照煤矿岗位操作

3、规程、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及煤炭企业岗位标准化作业标准等进行的修订、补充、完善。通过进一步明确各岗位安全要点、职责范围和岗位标准等内容,用以指导规范员工的安全作业行为。目 录第一部分 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11 员工不安全行为控制与管理工作目标12 员工主要不安全行为表现及其分类13 人员不安全行为产生原因分析273.1 知识与技能缺陷273.2 思想和情绪因素273.3 利益与管理原因273.4 生产环境影响284 员工不安全行为控制措施284.1 人员不安全行为的基本控制措施284.2 有痕无痕不安全行为的控制措施314.3 不同频率不安全行为的控制措施314.4 不同风险等级不安全行为的控制措

4、施325 员工不安全行为矫正办法335.1 不安全行为的矫正336 员工不安全行为积分考核办法356.1 扣分标准 356.2 扣分方式356.3 不同分值等级相应处罚标准356.4 不安全行为扣分考核方法367 岗位考核标准367.1 考核说明:367.2 附表 37第二部分 员工岗位规范381员工通用安全行为规范391.1 班前准备391.2 着装391.3 入井检身391.4 出入井及井下作业402 各岗位规范422.1 矿领导422.1.1 矿长、党委书记岗位规范422.1.2 党委副书记岗位规范432.1.3 生产副矿长岗位规范442.1.4 机电副矿长岗位规范452.1.5 总工程

5、师岗位规范462.1.6 矿长助理岗位规范472.1.7 采掘副总工程师岗位规范482.1.8 机电副总工程师岗位规范492.2 经营管理部502.2.1 部长岗位规范502.2.2 劳资计划统计员岗位规范512.2.3 定额核算及培训资料管理员岗位规范522.3 生产技术部532.3.1 部长岗位规范532.3.2 副部长岗位规范542.3.3 科员岗位规范552.4 党群工作部562.4.1 部长岗位规范562.4.2 秘书岗位规范572.4.3 资料员岗位规范582.4.4 档案管理员岗位规范592.5 工会602.5.1 副主席岗位规范602.5.2 部长科员岗位规范612.5.3 科

6、员岗位规范622.6 调度室632.6.1 部长岗位规范632.6.2 副部长(分管质量)岗位规范642.6.3 副部长(分管调度)岗位规范652.6.4 副部长(主管煤质)岗位规范662.6.5 质量验收员岗位规范672.6.6 调度员岗位规范682.7 机电动力部692.7.1 部长岗位规范692.7.2 副部长岗位规范702.7.3 副部长(计算机网络管理员)岗位规范712.7.4 供电运输管理员岗位规范722.7.5 设备管理员岗位规范732.7.6 材料配件管理员岗位规范742.8 安健环部752.8.1 部长岗位规范752.8.2 副部长岗位规范762.8.3 主管技术员岗位规范7

7、72.8.4 安检员岗位规范782.8.5 检身员岗位规范792.9 综采队802.9.1 队长岗位规范802.9.2 党支部书记岗位规范812.9.3 带班副队长岗位规范822.9.4 机电副队长岗位规范832.9.5 采煤技术员岗位规范842.9.6 机电技术员岗位规范852.9.7 生产班班长岗位规范862.9.8 检修班班长岗位规范872.9.9 辅助班班长岗位规范882.9.10 综采机司机岗位规范892.9.11 支架工岗位规范902.9.12 三机工岗位规范912.9.13 马蒂尔司机岗位规范922.9.14 控制台电工岗位规范932.9.15 维修电工岗位规范942.9.16

8、维修钳工岗位规范952.9.17 超前维护工岗位规范962.9.18 电缆夹看护工岗位规范972.9.19 泵站工岗位规范982.9.20 辅助工岗位规范992.10 综掘一队1002.10.1 队长岗位规范1002.10.2 党支部书记岗位规范1012.10.3 带班副队长岗位规范1022.10.4 机电副队长岗位规范1032.10.5 掘进技术员岗位规范1042.10.6 机电技术员岗位规范1052.10.7 生产班班长岗位规范1062.10.8 检修班班长岗位规范1072.10.9 辅助班班长岗位规范1082.10.10 综掘机司机岗位规范1092.10.11 锚杆机司机岗位规范1102

9、.10.12 胶带输送机岗位规范1112.10.13 刮板输送机司机岗位规范1122.10.14 维修电工岗位规范1132.10.15 维修钳工岗位规范1152.10.16 安装拆卸工岗位规范1162.11 综掘二队1172.11.1 队长岗位规范1172.11.2 党支部书记岗位规范1182.11.3 带班副队长岗位规范1192.11.4 机电副队长岗位规范1202.11.5 掘进技术员岗位规范1212.11.6 机电技术员岗位规范1222.11.7 生产班班长岗位规范1232.11.8 检修班班长岗位规范1242.11.9 辅助班班长岗位规范1252.11.10 综掘机司机岗位规范1262

10、.11.11 锚杆机司机岗位规范1272.11.12 胶带输送机岗位规范1282.11.13 刮板输送机司机岗位规范1292.11.14 维修电工岗位规范1302.11.15 维修钳工岗位规范1322.11.16 安装拆卸工岗位规范1332.12机电队1342.12.1 队长岗位规范1342.12.2 党支部书记岗位规范1352.12.3 带班副队长岗位规范1362.12.4 机电副队长岗位规范1372.12.5 机电技术员岗位规范1382.12.6 生产班班长岗位规范1392.12.7 检修班班长岗位规范1402.12.8 胶带输送机司机岗位规范1412.12.9 给煤机司机岗位规范1422

11、.12.11 刮板输送机司机岗位规范1432.12.11 巷道维护工岗位规范1442.12.12 维修电工岗位规范1452.12.13 维修钳工岗位规范1472.12.14 电焊工岗位规范1482.12.15 水泵工岗位规范1492.12.16 主扇操作工岗位规范1512.13运输队1522.13.1 队长岗位规范1522.13.2 党支部书记岗位规范1532.13.3 带班副队长岗位规范1542.13.4 机电副队长岗位规范1552.13.5 主管技术员岗位规范1562.13.6 生产班班长岗位规范1572.13.7 检修班班长岗位规范1582.13.8 维修电工岗位规范1592.13.9

12、维修钳工岗位规范1602.13.10 胶带输送机司机岗位规范1612.13.11 给煤机司机岗位规范1622.13.10 刮板输送机司机岗位规范1632.13.11 轨道维护工岗位规范1642.14 通风队1652.14.1 队长岗位规范1652.14.2 副队长岗位规范1662.14.3 主管技术员岗位规范1672.14.4 技术员岗位规范1682.14.5 测风测尘工岗位规范1692.14.6 通风工程监理员岗位规范1702.14.7 瓦斯检查员岗位规范1712.14.8 通风仪表管理员岗位规范1722.14.9 通风设施班班长岗位规范1732.14.10 巷道维护班班长岗位规范1742.

13、14.13 通风设施工岗位规范1752.14.12 巷道维护工岗位规范1782.14.13 防尘工岗位规范1792.14.14 木工岗位规范1792.14.15 打眼放炮工岗位规范1802.14.16 风门看护工岗位规范18120-第一部分 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1 员工不安全行为控制与管理工作目标为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实现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创建本质安全矿井,全面加强对人员不安全行为的控制与管理,特制定人员不安全行为控制与管理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控制目标。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的现代科学管理理念,走风险预控的新路,强化安全培训,提高各级人员安全责任意识,打造本质安全型矿井。奋斗目标:杜绝

14、不安全行为导致的人身伤亡事故,实现作业无违章、设备无缺陷、现场无隐患和管理无漏洞,达到矿井真正意义上的本质安全。控制目标:消灭重伤以上人身事故,轻伤全年控制在2人次之内,人员不安全行为发生率逐年递减15。2 员工主要不安全行为表现及其分类通过对综采、掘进、运输、机电、一通三防、监测监控、机修等专业可能出现的主要不安全行为进行梳理划分,以及按照不安全行为发生的行为痕迹、频次、风险等级重要指标进行划分,在生产作业中利民煤焦公司煤矿员工可能会发生的主要不安全行为共753种。按照员工在做出的不安全行为之前是否有意识将其分为有意做出的不安全行为和无意做出的不安全行为两大类型。对于管理人员的违章指挥,分一

15、般违章指挥和严重的违章指挥两大类。有意做出的不安全行为是指员工在做出不安全行为之前,已经过学习培训,掌握和了解规程措施条款,熟悉岗位操作标准,明知道怎样做才符合规定,但由于自身对不安全行为的价值认识上存有差距,在侥幸、麻痹等错误心理驱动下而做出的行为选择,属明知故犯行为。无意做出的不安全行为是指员工在做出不安全行为之前,对规程措施、岗位标准不知情或知之甚少,对自己的行为过错没有意识到或者根本不知道自己行为的对错,自身安全辨识能力不足,大脑没有认识到行为的不安全性所致,有的事后可察觉到,有的一直没察觉。附件:利民煤焦公司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表现及其分类3 人员不安全行为产生原因分析不安全行为的产生

16、原因较为复杂,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有个体内在因素:如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知识和技能因素等;有外在客观因素,如环境因素、管理因素等。根据员工在生产中的行为表现,其不安全行为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3.1 知识与技能缺陷3.1.1 培训制度不健全,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培训教育方法不合理等,不能使作业人员准确掌握安全生产知识,易出现盲目甚至野蛮作业等不安全行为。3.1.2 部分员工不思进取不愿学习操作规程,业务技能低、生产实践经验缺乏,看见别人违章作业没出事故就盲目效仿,时间久了便养成了不良的操作习惯,因而造成不安全行为的发生。3.2 思想和情绪因素思想和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态度的反

17、映,与人的行为有直接关系。3.2.1 有无所谓思想的人,对安全持麻木不仁的态度,视一些安全制度、规定、措施为束缚手脚的条条框框。3.2.2 有麻痹思想、自以为是的人,明知安全重要但不重视,做事马虎大意。3.2.3 持侥幸思想的人,明知道有危险,却因怕麻烦而不采取安全措施,抱有“违章不一定出事,出事不一定伤人,伤人不一定是我”的侥幸态度。3.2.4 由于生活条件、家庭情况、人际关系不佳等原因,导致情绪烦躁的人,工作精神不集中,自身与外界环境不能很好协调,极易产生不安全行为。3.2.5 情绪急躁的人,由于求胜、赶时间心切,工作不仔细,易出现有章不循现象。3.2.6 部分员工由于疲劳、体力下降、视力

18、不佳、年龄偏大等生理原因,也易产生不安全行为。3.3 利益与管理原因3.3.1 为了片面地追求经济利益抢时间、赶进度而忽视安全,产生违章作业、违章指挥。3.3.2 规章制度、作业规程不完善,协调配合不当,监督检查不严,信息传递不佳等,也易助长员工不安全行为的发生。3.4 生产环境影响心理学认为,行为是人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并随人和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因此生产环境对不安全行为的产生有直接影响。3.4.1 井下光线昏暗、视野窄,容易造成作业不准确,并易使人感到困倦、精神不振,而造成操作失误。3.4.2 井下作业空间狭小易使操作动作变形而产生不安全行为。3.4.3 各转载点、采掘作业场所局扇及采掘机

19、械噪声大,严重的噪声影响语言和声音信息交流,并易使人多疑易怒,从而产生不安全行为。4 员工不安全行为控制措施4.1 人员不安全行为的基本控制措施4.1.1 强化安全教育培训4.1.1.1 认真组织完成全年的安全技术培训实施计划。根据生产形式和能力变化、人员增减情况、设备更新、环境变化等因素,要改变现有培训组织方式,突出“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组织培训,培训教师主要从公司内工程技术管理人员中选聘,必要时外聘有资质的专家教授进行授课。4.1.1.2 区队每天要利用班前会进行岗位操作规程和作业规程的学习贯彻,要坚持开展班前岗位风险辨识评估、坚持开展“每日一条规”安全知识的学习活动,通

20、过生产技术知识和岗位培训提高职业技能,避免工作差错和操作失误造成事故。4.1.1.3 各级管理人员要经常性的教育引导员工生产作业前必须做到“五思而行”即:做本项工作有什么风险?不知道不去做;是否具备做此项工作的技能?不具备不去做;做本项工作环境是否安全?不安全不去做;做本项工作是否有合适的工具?不适合不去做;做本项工作是否佩带合适的防护用品?没有不去做。4.1.1.4 每年矿里要组织开展至少一次全员事故案例培训教育,区队班组安全活动也要将事故案例教育做为一项主要内容组织学习,通过事故案例培训教育达到提高安全意识的目的。4.1.1.5 从控制不安全行为出发,对不安全行为人员还要进行安全态度和安全

21、思想教育培训。通过安全态度和安全思想教育,消除员工头脑中对安全的错误倾向性,克服不安全的个性心理,端正安全态度,提高搞好安全生产的自觉性和责任心,从而避免不安全行为。4.1.1.6 每年按安全活动计划,组织开展诸如安全演讲、安全知识竞赛、出动安全宣传车等群众性的安全宣教工作,使全体员工通过安全文化力的作用,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自觉遵守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自己的行为。4.1.1.7 在现有安全培训管理人员相对不足的情况下,负责培训的部门要及时向矿领导提出申请,适当增加配备专职的安全培训管理人员。4.1.2 强化安全管理采取奖励与惩罚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奖励引导员工的行为积极主动向安全方面发展

22、,通过惩罚对员工的不安全行为进行约束,使员工知道不该那样做、不敢那样做。4.1.2.1 严格执行各种安全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规程、措施,用责任追究手段来保证执行力度,做到违者必究,一视同仁,不搞下不为例,保持制度的有效性、连续性,强制约束不安全行为。4.1.2.2 加大对不安全行为的查处打击力度,强制监督纠正不安全行为。各级管理干部、专检人员、职能部门要以现场为重点,以不安全行为易发者为突破口,不间断的进行检查及突击性的抽查。4.1.2.3 带班副队长、班组长要加强现场作业行为的安全监管,及时纠正作业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对不安全行为的处罚处理执行连带责任,当班人员发生不安全行为,带班副队长、班组

23、长负连带管理责任,其他人员负连带监督责任。4.1.2.4 继续深入开展班组建设活动,通过创金牌班组,激发员工保班组、班组保区队、区队保矿井的热情。把安全管理的重心下移到现场,使安全压力传递到每个作业人员,形成主动制止不安全行为、积极消除安全隐患的良好安全氛围,实现员工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能安全”、“我会安全”的根本转变。4.1.2.5 将个人的经济利益与安全挂钩,通过实行全员安全风险抵押、安全责任承包、安全奖罚及加大安全在结构工资中的比例等方式,推动安全工作健康发展,促使员工关注安全。4.1.2.6 各级管理人员以身作则,不违章生产、不违章指挥,以榜样激励员工不违章作业。4.1.

24、2.7 合理安排工作,注意劳逸结合,避免长时间加班加点、超时疲劳工作。4.1.2.8 充分发挥党政工团齐抓共管保安全作用,牢固筑起干部监管、员工自保互保、家庭协管的三道防线,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抓安全的强大力量。4.1.3 科学地选用人员,做到人机最佳匹配4.1.3.1 各工作岗位和工种都有其特定的要求,要根据岗位设置要求科学地选择和配备人员,做到人机匹配。4.1.3.2 积极开展岗位技术比武,从中发掘优秀的岗位工,充实配备到重要、需要的岗位上。4.1.3.3 鼓励员工加强岗位技能学习,确保业务上精一门、会几门,能够做到举一反三。4.1.4 改善作业环境4.1.4.1 作业环境舒适,主要是

25、使环境改善,员工操作设备时与周围环境、高低、前后、站、坐等能满足最佳状态,达到并保持作业人员能适应的状态。4.1.4.2 各种作业空间的尺寸和机电设备的安设都要严格按设计要求合理布局,充分考虑不同高低、胖瘦人员情况,做到可调整、可改变,并与环境舒适匹配。4.1.4.3 作业地点的照明要保持合理的光照度。4.1.4.4 噪声大的设备要采用消音设备及相应措施。4.1.4.5 作业现场要保持环境整洁、设备卫生、标识清晰。通过以上措施要使作业环境达到作业人员不因环境而产生不良的心理和生理反应,使操作者身心愉快地去工作,从而避免不安全行为的发生。4.1.5 做好思想和情绪调解工作员工因思想情绪的变化而影

26、响正常工作的事件突出表现在:工资和福利待遇问题、工作晋级问题、与领导矛盾问题、家庭和个人生活中发生的问题等等。4.1.5.1 各级领导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调解。要切实关心职工生活,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员工家庭和个人生活中出现问题和困难,有关领导和部门要妥善解决,使操作者注意力集中,一心一意做好本职工作。4.1.5.2 要加强员工政治思想工作,经常和员工交流思想,了解掌握思想动态。教育员工热爱本职工作,随时掌握其心理因素的变化状况,排除外界的不良影响。4.1.5.3 员工的工资和福利待遇要公平、合理,并按时发放。4.1.5.4 员工的晋级要公正,不徇私舞弊。4.1.5.5 员工与领导者发生矛盾,领

27、导者要理性对待,通过互相交流和谈心等方式加以化解。4.2 有痕无痕不安全行为的控制措施行为痕迹主要是看不安全行为发生后是否可追溯。有痕不安全行为的特点是:人员发生不安全行为在一定时间内会留下一定的行为痕迹;无痕不安全行为的特点是:只有在行为发生的过程中才能发现,而不会留下可追溯的痕迹。针对上述行为的特点,各级管理人员可以利用相应的管理手段推断出不安全行为发生的原因,对于发现的有痕不安全行为重点要对其进行及时的责任认定和相应的处罚。对于无痕不安全行为的管理必须加强现场的监督检查力度,及时发现控制无痕不安全行为。4.2.1 有痕不安全行为控制措施4.2.1.1 各级管理人员现场检查发现不安全行为发

28、生的痕迹,必须要落实责任单位、责任人员,并对不安全行为造成的隐患及时落实整改。4.2.1.2 对于一般性质的不安全行为,对照安全管理条例相关条款对责任人员进行处罚,对于情节严重的不安全行为,要组织相关管理部门、人员进行责任追究,对于此类责任追究通报必须要下发通报全矿各单位,以此达到警示教育的作用。4.2.2 无痕不安全行为控制措施4.2.2.1 安健环部、各业务管理部门、安检员把定期与动态检查相结合,定期检查原则上每周一次,遇有特殊情况增加检查频率时具体调整;动态检查实行24小时不定时的对各作业点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巡回检查。4.2.2.2 安健环部负责带头,机动性的组织有关检查人员以“小分队

29、”的形式,进行不定期的突击抽查不安全行为。4.2.2.3 各单位第一责任人每周带头组织一次本区队定期的不安全行为的纠正巡查。4.2.2.4 当班的值班、跟班矿领导、机关业务部门跟班人员、班组长、群监员、青岗员进行跟班巡查。通过上述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检查,记录所发现的问题,并进行仔细分析、判断,按照不安全行为矫正实施程序,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予以矫正。4.2.2.5 公司领导、矿领导、业务部门专检人员对于检查存在的不安全行为,除立即纠正并对不安全行为人员给予必要的处理外,还要通知现场带班副队长,现场检查情况要详细记录在安全检查卡上。4.3 不同频率不安全行为的控制措施通过对不安全行为的分析分类,在

30、具体工作中应重点对发生频率高的不安全行为予以高度关注,并及时进行纠正。对于发生频率低的不安全行为也要力求杜绝。对于不同频率不安全行为要建立不安全行为统计、分析台帐,对不安全行为除罚款、停职待岗培训等处理外,实行扣分积分考核。4.3.1 低频率不安全行为控制措施4.3.1.1 对于低频率不安全行为的管理,重点由区队带班副队长、班组长加强现场作业监管,及时纠正不安全行为。4.3.1.2 各级管理人员要提高安全管理的责任意识,对于发现的不安全行为必须给予必要的处理。4.3.2 高频率不安全行为控制措施4.3.2.1 对于发生频率高的不安全行为,要特别加大对此类行为的查处力度,对于关键的作业环节、重点

31、的施工作业过程布置专人进行重点的盯防。4.3.2.2 加大对高频率不安全行为的处罚力度,并强化安全培训教育,对于重复发生不安全行为人员处罚处理在原基础上加倍。4.3.2.3 对于通过待岗培训、罚款处理后仍反复发生不安全行为的人员,给予强制长期待岗或上报公司人力资源部予以开除等行政处理。4.4 不同风险等级不安全行为的控制措施对于人员不安全行为风险等级划分参照本质安全管理中危险源的风险等级划分,划分了特别重大风险、重大风险、中等风险、一般风险、低风险5个等级。4.4.1 中等及中等以上风险不安全行为的控制措施4.4.1.1 中等风险以上的不安全行为,均可能造成人身伤害和多人伤亡的重特大安全事故,

32、安全管理要加强基础教育,从应知应会、自保互保开始培训,养成遵章守纪的良好工作作风,树立“在岗一分钟,负责60秒”的敬业精神。煤矿要充分利用安全奖励杠杆,重点奖励那些在安全生产上做出突出贡献,制止违章、消除隐患、避免事故的作业人员。4.4.1.2 各级管理人员、安检员突出重点地监督检查可能发生中等以上风险的不安全行为,加大对此类不安全行为人员的查处力度。对于屡教屡犯,可能造成重特大事故的不安全行为要做到铁的制度、铁的手腕、不留情面,经济处罚不能奏效时必须给予严肃的行政处分。4.4.1.3 安健环部、业务保安人员、各级管理干部要抓住关键环节重点盯防,对于中等风险以上不安全行为如发现以上人员假检、漏

33、检、失职、通人情私了现象,一律调离本岗位,特别严重的人员给予经济和行政双重处理。4.4.2 一般风险、低风险不安全行为控制措施4.4.2.1 一般风险、低风险的不安全行为,在特定的环境下也易引发零敲碎打的人身事故,因此在安全监督检查中也应予以必要关注,力求在矿井生产作业中消除各类人员的不安全行为。4.4.2.2 加强日常安全监督控制,力求把安全监督检查防止不安全行为发生的重点放在现场,把主要对象放在控制人的行为规范上,发挥班组长、群监员、青岗员、安检员的特定作用,不断纠正习惯性不安全行为和错误操作方法,各级管理人员、专检人员要身先士卒,用自己的行为表率教育员工,用关心爱护去帮助员工,以谈心走访

34、形式感化员工。5 员工不安全行为矫正办法5.1 不安全行为的矫正5.1.1 有意不安全行为矫正5.1.1.1对于有意做出不安全行为的人员由本质安全管理委员会召开专题会议讨论分析做出停职、待岗决定,并根据相关规定对其做出罚款处理或警告、记过、记大过行政处分决定。对于有意不安全行为人员的停职待岗培训,必须进行不少于一周的强制培训。5.1.1.2 对于停职待岗的不安全行为人员进行强制培训教育,必须先对其不安全行为进行分析认定,重点解决其侥幸心理驱动下有意做出不安全行为的思想意识原因何在,除按规定给予行政处分、罚款等处理外,结合其违章原因,有针对性的选择如下培训内容:(l)思想认识教育,由煤矿主要领导

35、为其上好第一课,解决思想认识问题;(2)对不安全行为后果认识;个人写出书面检查,深刻反省自己所犯错误的严重性;(3)国家安全法律、法规,公司、矿相关安全生产文件及规程措施;(4)本岗位危险源辨识;(5)相关事故案例;(6)关于不安全行为对国家集体、个人造成后果的有关材料。5.1.2 无意不安全行为矫正5.1.2.1不安全行为人员因习惯性行为或工作失误、思想麻痹等无意做出的不安全行为,重点加强规程、措施培训和安全教育,提高自身安全意识和自保能力,经过不安全行为矫正,不重复发生者可不追究或不处分。对于无意不安全行为人员应重点培训如下内容:(1)安全生产相关知识和安全法律法规;(2)岗位危险源辨识;

36、(3)岗位职责、岗位操作规程、作业规程;(4)有关事故案例等;(5)安全态度和安全思想教育。5.1.3 违章指挥的矫正5.1.3.1 一般的违章指挥矫正,重点对各级管理者(包括班组长)在不具备生产或设备运行、环境条件差的情况下,强令员工作业或强行要求启动设备的行为,由安健环部对其进行安全意识和安全管理知识教育,强制学习国家安全法律、法规及企业安全规章制度,并要求写出书面检查,同时给予500元的罚款。5.1.3.2 严重违章指挥,重点是各级管理者(包括班组长)明知作业现场存在隐患、环境或设备对人身可能造成伤害的情况下,强制指挥员工进入现场作业的行为。由安健环部与煤矿分管领导共同对其进行强制培训,

37、停职待岗期间发给规定的生活费。本质安全管理委员会根据违章行为情况,分别给予撤职、降职、调离等处分,同时给予500元的罚款。5.1.4 不安全行为矫正管理5.1.4.1 对不安全行为人员待岗培训管理单位为公司安健环部,具体由煤矿安检科及各区队主管技术员负责组织、实施、管理。5.1.4.2 对于不安全行为人员的待岗培训要按培训内容认真组织实施,严禁敷衍了事。必须严格执行考勤制度,培训结束后要针对培训内容出题考试,考试实行严格的闭卷考试。5.1.4.3 待岗培训人员考核合格后经矿主要领导审批后方可安排重新上岗。待岗培训考试成绩不得低于80分,考试不及格给予一次的补考机会,补考不及格继续接受停职待岗培

38、训。停职待岗培训期间发给生活费,标准按10元/天执行。5.1.4.4 培训完成后,受训人员要在个人技能和安全意识上有所提高,特别要消除不安全的错误认识,增强安全生产的自觉性和责任心。5.1.4.5 对一年内重复发生3次有意不安全行为的员工,在加倍罚款处理基础上,上报公司经营管理部给予开除留用或解除劳动合同处理。5.1.4.6 对于不安全行为给予行政处分的人员,要以文件或通报形式下发各基层单位,强制培训的人员由安健环部进行不安全行为认定,通知其所属区队和家属。给予经济罚款人员由安健环部下发罚款通知单交个人、煤矿考核办及公司经营管理部。6 员工不安全行为积分考核办法为了激励员工自觉做出安全行为,对

39、员工不安全行为实行扣分积分考核。6.1 扣分标准 员工基础安全分为10分。根据员工主要不安全行为表现及其分类,对各类不安全行为进行量化考核,每发生一人次可能导致特大风险的不安全行为扣5分;每发生一人次可能导致重大风险的不安全行为扣4分;每发生一人次可能导致中等风险的不安全行为扣3分;每发生一人次可能导致一般风险的不安全行为扣2分;每发生一人次可能导致低风险的不安全行为扣1分。6.2 扣分方式按照扣分标准和不安全行为性质,对责任人进行累计扣分考核,动态监查。凡出现不安全行为,除罚款、待岗培训处理外,根据违章情况进行考核扣分。6.3 不同分值等级相应处罚标准6.3.1 对于扣1分的不安全行为,对责

40、任人并处200元的罚款,对负有直接管理责任的管理人员罚款100元。6.3.2 对于扣2分的不安全行为,对责任人并处300元的罚款,对负有直接管理责任的管理人员罚款200元。6.3.3 对于扣3分的不安全行为,对责任人并处400元的罚款,对负有直接管理责任的管理人员罚款300元。6.3.4 不安全行为扣分累计达到5分人员定为“一类不安全人员”,并处800元的罚款,停止工作,离岗培训7天,对负有直接管理责任的管理人员罚款500元。6.3.5 不安全行为扣分累计达到69分人员定为“二类不安全人员”,并处1000元的罚款,停止工作,离岗培训15天,对负有直接管理责任的管理人员罚款800元。6.3.6

41、不安全行为扣分累计达到10分人员定为“三类不安全人员”,对责任人并处1500元的罚款,停止工作,离岗培训30天。6.3.7 不安全行为扣分累计超过10分者,上报公司经营管理部给予不安全行为人员留岗查看3个月或解除劳动合同处理。6.4 不安全行为扣分考核方法6.4.1 煤矿不安全行为积分管理由公司安健环部统一负责。安健环部建立不安全行为人员档案,专人负责积分登记,每月公布一次扣分积分情况。6.4.2 计分情况同时记录在个人安全档案。对达到警戒线的个人立即进行强制培训。6.4.3 对于年度内已发生一次不安全行为的人员,取消全年评优选先资格。6.4.4 对员工不安全行为的考核计分周期为逐年连续考核记

42、取。7 岗位考核标准7.1 考核说明:7.1.1 每月由单位负责人负责组织对各班组人员进行一次考核,打分时以班组长对组内人员日常工作表现的评价为基础,结合被考核人在单位的整体表现,进行综合打分,考核得分与被考核人的当月工资挂钩。7.1.2 考核分在80分以上不奖不罚,考核分在80分以下,每低10分扣除工资总额的20。7.1.3 由于自身不安全行为造成人身事故或重大非伤亡事故的员工,其它项不再进行考核打分,安全管理考核项总分按零分记分。7.2 附表 岗位考核标准考核项目总分考核内容 小项分值考核标准实际得分备注安全管理40分1.不发生不安全行为及责任人身事故15发生一次一般的不安全行为扣5分,发

43、生严重的不安全行为扣10分;由于不安全行为造成人身事故本大项不得分2.不发生不安全行为责任非人身事故15发生一起一般非人身事故扣5分,发生重大非人身事故本大项不得分3.按要求检查使用设备,并按要求及时完成及其它检查、检测工作5发现一次假检、漏检扣2分4.发现不安全隐患及时汇报并积极处理5出现隐患不处理或不汇报,发现一次扣2分工作任务30分1.按照操作规程操作设备;按照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和工作程序作业20发现一次不按章作业扣5分2.完成本单位/部门安排的工作任务4有一项工作任务未完成扣2分,完成不好扣1分3.填写本岗位要求的各类记录3一次不填写记录扣2分,记录填写不规范扣1分4.工作场所整洁

44、、有序,设备卫生清洁3发现一处不整洁扣1分岗位要求20分1.各类上岗证卡齐全、持有效证件上岗2无证或持无效证件上岗,每发现一次扣1分2.参加各类学习、培训、技术比武等2一次未参加扣1分3.熟悉本岗位的各类风险6每抽查一次不熟悉岗位风险扣2分4.熟悉本岗位的岗位职责及行为标准4抽查住一次不熟悉本岗位的岗位职责及行为标准扣2分5.熟练掌握本岗位的各项技能6每抽查住一项不熟练扣2分遵章守纪10分1.现场交接班,不迟到、早退和脱岗4发现一次扣2分2.团结互助,与各岗位相互配合到位2发现一次班组人员不配合或不团结扣1分3.爱岗敬业,不做有损企业形象的事2发现一次不得分4.不参与黄、赌、毒、迷信、偷盗等违法活动2发现一项不得分考核得分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91页 共191页第二部分 员工岗位规范1员工通用安全行为规范1.1 班前准备1.1.1 入井前8小时内不准饮酒,保证睡眠,精神饱满,不准带病下井。1.1.2 入井严禁携带香烟、点火工具及其它易燃物品。1.1.3 有事外出或不能上班时,要提前一天办理请假手续,无特殊情况不采取电话或托人传话请假。1.1.4 按规定时间参加班前会。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