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开发区对苏州经济发展的贡献及其主要经验-1.docx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4591832 上传时间:2024-09-3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0.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开发区对苏州经济发展的贡献及其主要经验-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开发区对苏州经济发展的贡献及其主要经验-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开发区对苏州经济发展的贡献及其主要经验-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开发区对苏州经济发展的贡献及其主要经验-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开发区对苏州经济发展的贡献及其主要经验-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开发区对苏州经济发展的贡献及其主要经验内容 摘要: 苏州快速 发展 的原因在于大力发展外向型 经济 ,大力发展开发区,率先形成 电子 信息、生物医药、精细化工、机电一体化、新型家电、新材料等新兴主导产业,形成了一批以光机电一体化、环保 科技 、新能源、汽车及航空零部件等项目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群。通过探究开发区对苏州经济发展的贡献, 分析 苏州开发区成功的因素,指出其中的特殊之处和可供其他地区 参考 借鉴的普遍意义。关键词: 开发区经济,成功经验,苏州开发区一、近年来苏州市经济实力快速增强,开放程度迅速提高“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这个优美的园林城市,近年来在经济上取得了迅猛的发展。(一)苏州

2、概况及主要经济指标苏州全市面积8488平方公里,总人口900多万,其中有300多万流动人口,常住户籍人口607万。苏州下辖五个县级市,张家港、常熟、吴江、昆山、太仓,均为 中国 百强县级市,此外还有几个市辖区。近年来,特别是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以后,苏州的经济迅猛发展,成为我国 社会 经济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其经济总量在过去15年间增长20倍,利用外资以及进出口从无到有、从有到强。“十五”期间苏州GDP年均增长%,财政收入年均增长%,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2005年,苏州GDP达到亿元,居上海、北京之后,名列全国第5位,江苏省第1位;地方财政收入达亿元,居全国第6位,江苏省第1位;进出

3、口总额达亿美元,居全国第3位,江苏省第1位。苏州近年主要经济指标可参看表1。(二)苏州与周边七地市的比较在江苏省内,通常把苏州、无锡和常州称为“苏南地区”,把南京、镇江、南通、扬州、泰州五地市称为“苏中地区”,而将徐州、淮阴、盐城、连云港和宿迁称为“苏北地区”。其中苏南和苏中地区经济较发达,称为沿江八市,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江苏经济发展的先发区域和主要支撑。从统计数据来看,沿江八市土地面积和人口总量约占江苏的一半比重,而经济总量却占了江苏省的八成左右。表119902005 苏州主要经济指标 资料来源:江苏省历年统计年鉴。历史 上的苏州是个消费城市,经济并不发达,在苏州、无锡、

4、常州三个城市中,苏州面积最大,但经济无锡最强,其次是常州,再其次才是苏州。然而,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苏州开始逐渐超越其他七地市,迈入21世纪以来,苏州发展迅猛,开始在主要经济指标上遥遥领先(如表2)。1999年,苏州的GDP(亿元)稍高于无锡(亿元);到2005年,苏州的GDP为亿元,基本上是无锡(2805亿元)和常州(亿元)之和。从人均GDP看,1999年,苏州人均GDP为23595元,落后于无锡的26294元,到2005年,苏州的人均GDP已达到54165元,超过了无锡的50964元,人均GDP在省内稳居第一。从财政总收入来看,1999年,苏州为亿元,少于南京的亿元;到了2005年,苏

5、州财政总收入达到亿元,遥遥领先于其他七地市。表2江苏沿江八市主要经济指标比较资料来源:江苏省历年统计年鉴。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苏州在进出口额、合同外资额、实际利用外资额方面,都遥遥领先于其他七市。2005年,苏州市的进出口额达到亿美元,比全部其他七市的总和还要多;苏州的合同外资额约为无锡、常州和南京的总和;实际利用外资额约为无锡、常州、南京和南通四市之和。苏州与其他七市在外向型经济方面的差异可以从表3中看出。表3江苏沿江八市近年来外向型经济指标比较(单位:亿美元)资料来源:江苏省历年统计年鉴。二、开发区经济对苏州的迅猛发展起着巨大作用苏州从消费城市迅速转型,在于抓住了三个机遇:首先是萌芽于上

6、世纪60年代末、起步于70年代、发展于80年代的乡村 工业 ,特别是利用了上海的技术和人才发展乡镇 企业 ,这是80年代时“苏南模式”的辉煌;其次是改革开放中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三是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引进外资和发展民营经济,促使苏州插上了经济腾飞的翅膀。而作为承接投资主体的开发区,在苏州经济发展中作用巨大。根据苏州外经贸局的资料,苏州 目前 开发区众多,拥有以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代表的5个国家级开发区,11个省级开发区,6个出口加工区,2个保税物流中心(B型)和1个区港联动的保税物流园(如表4)。表4苏州开发区的状况 资料来源:苏州外经贸局。(一)

7、开发区的经济贡献数量众多的开发区构成了苏州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牵引苏州经济快速发展的火车头。近年来,苏州开发区的主要经济指标达到40%以上的年增长率,经济总量迅速扩大,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度明显提高(见表5)。表5苏州开发区“十五”期间的经济指标状况 资料来源:苏州外经贸局。如果站在整个苏州市的角度来看苏州开发区的贡献,则下列数据颇具震撼性:苏州的开发区以仅占全市%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全市%的GDP、60%的工业增加值、%的财政收入、%的外贸出口额。(二)开发区的招商引资贡献在招商引资方面,苏州众多的开发区成绩显着,有力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整个“十五”期间,苏州16个开发区累计批准进区项目数

8、29878个,外商投资企业新增5546家,注册外资达到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为亿美元,后两项指标分别比“九五”期间增长201%和93%。世界500强企业中,有108家在苏州投资,有96家落户开发区,投资了252个项目,注册外资达到亿美元。此外还有10余家外商投资独立法人研发机构落户开发区。(三)苏州的开发区已形成高新技术产业群在产业结构方面,苏州开发区已率先形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精细化工、机电一体化、新型家电、新材料等新兴主导产业,形成了一批以光机电一体化、环保科技、新能源、汽车及航空零部件等项目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群。2005年,苏州全市电子信息产业完成产值3287亿元,总量占全国的10%、全

9、省的%,成为国内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此外,一大批石化、冶金、造纸、纺织、 金融 、物流、中介服务等不同类型的项目也主要分布在不同功能定位的开发区中。三、苏州开发区成功因素 分析 在“苏南模式”中并不突出的苏州,近年来的迅速崛起不是一个孤立的个案,它是随着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随着全球产业分工的转移(从新加坡、 中国台湾 地区转移到马来西亚等,再转移到中国,跨国资本寻找“时间和成本降低中心”)构成的全球生产 网络 而崛起的。被称为 “新苏南模式”(外向型开放式 经济 )的苏州脱颖而出,是通过全面对接上海,承接国际分工转移,而迅速崛起的。然而,苏南地区(苏州、无锡、常州)都靠近上海,优惠政策也差

10、不多,都具有 发展 外向型经济的优势。为何外资特别亲睐苏州的开发区呢?(一) 企业 对开发区的需求及开发区建设的一般流程分析开发区一般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为吸引外部生产要素、促进经济发展,通过行政或市场等多种手段,划出特定区域,在其中实施特殊政策,以集聚多种生产要素,适应图1入区企业的一般需求分析市场竞争和产业升级的趋势,提高 工业 和服务业的集约程度,以满足城市化进程的需要。对于想进入开发区发展的企业,他们一般有着直接需求和间接需求(如图1所示)。一个成功的开发区,不仅需要满足企业的直接需求,如 交通 方便、基础设施完备、大量可用劳动力、政府服务及优惠政策等等,而且需要满足企业的间接需求,如人文

11、环境、居住生态环境、休闲观光等,因此开发区除了良好的生产基础设施外,还需要建设较好的生活配套设施。概括地看,开发区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共同性和 规律 性。 总结 起来,其开发的一般流程如图2所示。图2开发区开发的一般流程 在前期的土地规划、土地动迁、建设基础设施阶段和招商阶段,需要政府的主导和支持,在企业入驻阶段和后继的配套服务中,同样需要开发区提供良好的服务。因此,流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没有处理好,未能方便企业,都有可能成为企业离开该开发区、选择更好的开发区的理由。一个成功的开发区,必然在所有细节中体现对企业的关爱和服务,而苏州的开发区就基本做到了这一点,尤以苏州工业园、苏州高新区和昆山经济技术开

12、发区为典型代表。(二)苏州开发区成功的具体因素分析1.苏州的开发区具有区位优势从地理因素看,苏州具有区位优势。(1)苏州靠近上海这个中国东部开放的龙头,距上海仅80公里。自从党中央国务院启动浦东开发开放的步伐以后,上海就逐渐成为东部的经济中心和改革开放的龙头,同时是航运中心、 金融 业、服务业中心。苏州处于以上海为中心的最佳制造业配套圈内,方圆100公里范围内,拥有全国先进的技术装备和齐全的配套能力。苏州可以从上海成型的产业链内获取各种服务,如 会计 、 法律 等。(2)苏州位于中国东部的中间,靠近大部分客户。从苏州出发,货运3天内可以覆盖广州、深圳、武汉、北京,这覆盖了中国大部分客户(人口)

13、 。(3)苏州交通通讯便利,能较好满足企业的物流需要。苏州靠近上海虹桥、浦东国际、南京国际、无锡硕放和苏州光福五个机场。铁路有京沪铁路。海运港口有吞吐量很大的上海港、张家港、太仓港、常熟港。公路有苏州市境内2052公里,密度为公里/平方公里,有多条国道和高速公路经过。陆、水、空运都很便捷。(4)苏州环境优越,气候良好,地质稳定, 自然 资源丰富(如水资源等),对发展各类产业也有一定优势。(5)苏州与华人经济圈较为密切的联系,以及民间资金较充裕,使得苏州在开发区建设和招商引资方面有一定优势。2.苏州具有人力资源优势苏州全市共拥有各类大学9所、成人 教育 机构46所,独立科研机构63所,在岗各类专

14、业技术人员31万人,每年有近5万名受过中等以上良好教育的新增劳动力流入就业市场,其中外地博士、硕士和大学生有1万多人。 目前 在苏州工作生活的外籍人士、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侨和留学生超过2万人。在苏州,新就业人口人均受教育12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教育发展水平,其中1821岁青年接受高等教育比例达到28%。苏州市还拥有健全的职业教育体系,全市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和职业中学多达99所,技术和职业培训网点130余个,每年有55%城镇职工接受岗位培训。苏州建立了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制,技工、高级技工、管理人才等都进行培养,并多渠道帮助企业引进人才。苏州较为充足的人力资源既有量的优势,也有质的优势。苏州城

15、乡差距较小,有经商兴业的传统,民间资金较充裕, 社会 较和谐稳定,对经济发展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3.开发区有良好的服务设施、环境的配套建设在苏州工业园区和苏州高新区等开发区,环境优美,像“花园工厂”一样,同时,商业、学校、住宅等生活辅助设施都较发达,这些因素能够满足企业的间接需求,从而使开发区更加繁荣。4.苏州市委、市政府对开发区建设的大力扶持由于开发区的独立性,一定程度上是较为独立的“块块经济”。如何处理好地方政府各部委局办的“条条”和开发区的“块块”之间的关系,直接 影响 到开发区的发展,影响到入区企业的发展。苏州市委市政府统一思想,主要领导亲自协调各部委局办与开发区的关系,对开发区充分放

16、权授权,以开发区建设为发展经济的抓手,有力促进了开发区的健康有序发展。5.最高层的重视及特殊政策这一点主要是针对中新合作苏州工业园区,时任总理的朱镕基同志曾表示,苏州工业园是“不特有特”。时任总书记的江泽民同志也表示,苏州工业园是“重中之重”。苏州工业园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合作的最大项目,享有很多的特殊政策,在相当程度上保障了园区的飞速发展。6.苏州发展建设中的精神力量“三大法宝”苏州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按照邓小平“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敢于摸着石头过河,敢试、敢闯。在精神层面上,创造了“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园区亲商理念”这“三大法宝”。 “张家港精神”,是从落后中拼命追赶、高标

17、准要求自己、高标准建设的精神,这种力量让张家港甩掉了“苏南北大荒”的穷帽子,这种精神力量走出了张家港,成为激励苏州人民创新发展的一大动力。“昆山之路”,就是从没有路的地方闯出路来。1983年时,昆山还是一个基本以农业为主的地区。就是在这样的起点下,昆山自费办开发区发展工业办出了成绩。1992年,时任总理的李鹏同志批示昆山开发区成为国家级开发区。“园区亲商理念”,是指苏州工业园区在借鉴新加坡经验的基础上,改善政府服务,变官员为服务员,切实“亲商、安商、富商”,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的服务。基于相似的“硬件”基础设施,企业更有理由选择苏州的“软件”。四、苏州开发区成功经验的特殊之处与

18、普遍意义(一)苏州开发区成功经验的特殊之处中国只有一个苏州。在苏州开发区如此成功的背后,有一些特殊之处,例如:1.区位优势。苏州靠近上海这个中国东部开放的龙头,是以浦东为龙头的外向型经济圈中的主体之一。2.最高层的重视及特殊政策。这一特殊之处主要是针对中新合作苏州工业园区,因为园区被上升到国与国之间合作的高度,这一点,国内其他开发区无可比拟。(二)苏州开发区成功经验的普遍意义偶然中蕴含着必然。苏州开发区的成功,也有很多经验可以为各地所借鉴。1.政府对开发区的大力支持与协调以及政府的“亲商理念”。把开发区作为发展地方经济的重点工作来抓,协调好各部委局办和开发区的关系,这是其他地方政府可以 学习

19、的。同时,“亲商理念”实际上是传统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效率型政府和法治型政府的转型,其他地方也是可以通过努力而实现的。2.敢于在落后中奋起,勇于拼搏的精神力量。20年前的张家港和昆山,可以说是典型的落后地区;但是,在精神力量的鼓舞下,在主要领导和全体市民的奋力拼搏下,他们崛起成为全国百强县中的佼佼者。3.大力发展各类、各层次教育,培养、引进较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科教兴国”,“百年大计,教育为先”,充足的、较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是发展经济的基础条件。诸多事例证明了教育和人力资源基础的重要性。应努力发展多层次(如技工、高级技工、管理人才)的人才培养体制,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积极引进各级各类人

20、才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4.保持优美良好的环境,不仅做好生产设施配套,而且做好生活设施配套。苏州以优美的环境、古色古香的园林在世界打出了苏州的“城市名片”,这张名片在招商引资中获益匪浅。苏州开发区良好的生产设施配套,如便捷的交通、优秀的基础设施建设,让企业能顺利开展生产;而齐全、便利的商业、居住和教育等生活配套设施,能够让企业的员工和管理人员安心工作。苏州拥有的经商传统和社会稳定等优势,也是可以通过地方政府和民众的观念转变和努力而实现。参考文献1杨卫泽主编:政府公共管理 理论 与实践来自苏州的报告,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2皮黔生、王恺着:走出孤岛:中国经济技术开发区概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4年版。3李正“开发区:企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生存空间”,中国企业报,2006年11月23日第7版。4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介绍资料,PPT版。5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公司CSSD介绍资料,PPT版。6苏州工业园管委会副主任潘云官同志于2004年在中国 科技 大学所做的中新合作苏州工业园区的十年发展讲座材料。7李可:“从苏南模式到新苏南模式的发展”,苏南科技开发,2004年第8期。8“创造三大法宝的故事”,苏州日报2004年8月22日。9江苏省历年统计年鉴。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