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上博《诗论》简的作者和作年.docx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4583050 上传时间:2024-09-3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9.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博《诗论》简的作者和作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上博《诗论》简的作者和作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上博《诗论》简的作者和作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上博《诗论》简的作者和作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上博《诗论》简的作者和作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上博诗论简的作者和作年马承源先生主编的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的出版1,是中国学术研究的一件大事。其中的孔子诗论一篇,对于经学和早期儒学研究意义尤大。本文拟在拙文上博诗论简的形制和编连研究的基础上,继续探讨上博诗论简的作者和作年问题。马承源先生将诗论全部29简命名为孔子诗论,实质上已认为诗论全部29简皆为孔子之语。诗论简4有问答句:“诗其犹广闻欤?善民而裕之,其用心也,将何如?曰:邦风是也。民之有戚患也,上下之不和者,其用心也,将何如”,马先生认为“这种问答式的讲辞,也是孔子的教育方法”。简7“关睢之改,樛木之时,汉广之智,鹊巢之归,甘棠之报,绿衣之思,燕燕之情,何?曰:终而皆贤于其初者也。关睢

2、以色喻于礼”,马先生说“孔子直言关雎以色,然而喻于礼”。李零则认为简7“孔子曰下面的四句话,应是插进的话,与上不同。其内容是与清庙王德也至矣到成命之也,信矣一段相呼应”,并说“是以另一人的话开头,然後再引孔子的话。我怀疑,它也许是某种附见的参考资料,属於传记之类”。这是说诗论的29简中,还有非孔子之语存在。诗论29简,到底是否全部为孔子之语?如果不全是孔子之语,那么,哪些是孔子之语,哪些又不是孔子之语?是亟需分辨清楚的。下面,试作考察。根据笔者的研究,诗论的简1和简8至简29,都是简头简尾都写满字的所谓“满写简”,而简2至简7,都是简头简尾都留空的所谓“留空简”。“满写简”应归入子羔篇,而“留

3、空简”则另有来源。现在,我们先看“满写简”部分。 行此者,其有不王乎?孔子曰:诗无泯志,乐无泯情,文无泯意01十月善諀言;雨无政、节南山皆言上之衰也,王公耻之;小旻多疑,疑言不忠志者也;小宛其言不恶,小有仁焉;小弁、巧言,则言馋人之害也;伐木08 弗实咎於其也;天保其得禄蔑疆矣,巽寡德故也;祈父之刺,亦有以也;黄鸟则困,而欲返其故也,多耻者其病之乎?菁菁者我则以人益也;裳裳者华则09 以上是笔者编连的“满写简”的第一段。这一段“行此者,其有不王乎”以上尽管也是孔子之语但非论诗。“十月善諀言”以下是否是孔子语,由于前有残缺,还不好说。比较之下,为孔子语的可能性要大些。 “关睢之改,樛木之时,汉广

4、之智,鹊巢之归,甘棠之报,绿衣之思,燕燕之情”,何?曰:终而皆贤于其初者也。关睢以色喻于礼10两矣,其四章则喻矣。以琴瑟之悦拟好色之愿,以钟鼓之乐14喻求女之好,反纳于礼,不亦能改乎?樛木福斯在君子,不亦能时乎?12 汉广不求不可得,不攻不可能,不亦智恒乎?鹊巢出以百辆,不亦有离乎?甘13棠思及其人,敬爱其树,其报厚矣。甘棠之爱,以召公所茇也。绿衣15燕燕情爱也。关雎之改,则其思益矣。樛木之时,则以其禄也。汉广之智,则知不可得也。鹊巢之归,则离诸11 父母也。甘棠之报,敬召公也。绿衣之忧,思故人也。燕燕之情,以其独也。 以上为笔者编连的“满写简”的第二段。这一段主名并不清楚。马先生以其为孔子语

5、,恐怕跟“害曰童皆臤于其初者也”的断句有关。依我们的断句,“何”以上是被解释的对象,“曰”以下则是解释。这种句式亦见于简7“帝谓文王,予怀尔明德,害”,同样的例子郭店楚简成之闻之篇更多。如“君奭曰襄我二人,毋有合哉言害?道不悦之词也。君子曰唯有其亟而可,能终之为难。槁木三年,不必为邦旗害?言挟之也。”“冏命曰允师齐德害?此言也,言信於众之可以齐德也。”“君奭曰“唯丕单称德”害?言疾也。”“大禹曰舍兹宅天心害?此言也,言舍之此而宅於天心也。”“昔者君子有言曰:圣人天德害?言慎求之于已而可以至顺天常矣。”“康诰曰不率大夏,文王作罚,刑兹无赦害?此言也,言不敦大常者,文王之刑莫厚焉。”裘锡圭先生指出

6、:此句句法与公羊传屡见之“其言惠公仲子何”一类句子相类。李学勤孔子、卜子与诗论简更说容易看出,在“何”字前面的都是引文,或系诗、书,或为成语,无一例外。这样,诗论的“关睢之改”云云,也不会是诗论作者的话,只能是一条引文。其后面文字是反复解说这条引文。 除公羊传外,谷梁传此种句式也极多。如春秋经隐公元年:“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谷梁传:“克者何?能也。”春秋经隐公元年:“秋,七月,天王使宰咺来归惠公仲子之赗。”谷梁传:“母以子氏,仲子者何?惠公之母、孝公之妾也。礼,赗人之母则可,赗人之妾则不可。君子以其可辞受之,其志,不及事也。赗者,何也?乘马曰赗,衣衾曰襚,贝玉曰含,钱财曰赙。”春秋经隐公

7、元年:“九月,及宋人盟于宿。”谷梁传:“及者何?内卑者也。”显而易见,“何”前都是被解说的对象,“何”后则是解说之词。这是一种典型的解经句式。以“何”前之语与“何”后的解说为同一人之说,从上引谷梁传来看,显然是不行的。因为“克者何?能也”,“何”前之“克”是引春秋经之语,“何”后“能也”云云才是谷梁传的解说。由此看,简文也当如此。明了这一点,我们就知道,如果以简文“何”后之语为孔子的解说,“关睢之改,樛木之时,汉广之智,鹊巢之归,甘棠之报,绿衣之思,燕燕之情”就是孔子解说的对象,是较孔子更为权威的诗说。如果以简文“何”后之语为孔子后学之语,“关睢之改,樛木之时,汉广之智,鹊巢之归,甘棠之报,绿

8、衣之思,燕燕之情”就有可能是孔子之说。比较之下,后一种可能性更大。因为在诗论的29简里,是孔子语都冠以“孔子曰”,此只称“曰”而不称“孔子”,应该非孔子之语。而“关睢之改,樛木之时,汉广之智,鹊巢之归,甘棠之报,绿衣之思,燕燕之情”与下文简27、简29、简26的“孔子曰:蟋蟀知难,螽斯君子,北风不绝,人之怨子,泣不卷耳不知人,涉溱其绝,突而士,角枕归,河水智,忠,邶柏舟闷,谷风怌”形式相近,颇有“一言以蔽之”的风格。正因是孔子的论断,简文才“一倡三叹”,反复阐释。所以,这一段诗论虽然也引证和阐释了孔子诗说,但其主体应是孔子弟子之说。 孔子曰:吾以葛覃得祗初之志,民性固然,见其美必欲返其本,夫“

9、葛”之见歌也,则16以“叶萋”之故也;“后稷”之见贵也,则以“文武”之德也。吾以甘棠得宗庙之敬,民性固然。甚贵其人,必敬其位。悦其人,必好其所为,恶其人者亦然。吾以 24 木瓜得币帛之不可去也,民性固然,其惽志必有以谕也,其言有所载而後纳,或前之而後交,人不可干也。吾以杕杜得诮20志,既曰“天也”,犹有怨言。木瓜有藏愿而未得达也,交19因“木瓜”之报以谕其娟者也。杕杜则情譆其至也。18如此,何斯诮之矣。离其所爱,必曰吾奚舍之,宾赠是也。 这一段编连从简16至简20不会有问题,当为孔子之语。简19、18以下则有推测的成分。如果编连不误的话,自然全部为孔子之语。 孔子曰:蟋蟀知难,螽斯君子,北风不

10、绝,人之怨子,泣不27卷耳不知人,涉溱其绝,突而士,角枕归,河水智,29忠,邶柏舟闷,谷风怌,蓼莪有孝志,隰有苌楚得而悔之也,26 相鼠言恶而不悯,墙有茨慎密而不知言,青蝇知28东方未明有利词,将仲之言不可不畏也,扬之水其爱妇烈,采葛之爱妇17君子阳阳,小人;有兔不逢时;大田之卒章,知言而有礼;小明不25鹿鸣以乐始而会以道,交见善而效,终乎不厌人;兔苴其用人则吾取23贵也。将大车之嚣也,则以为不可如何也?湛露之益也,其犹驰欤? 这一段也主要是编连的问题,只要编连可靠,全部为孔子语。 孔子曰:宛丘吾善之,猗嗟吾喜之,鸤鸠吾信之,文王吾美之,清庙吾敬之,烈文吾悦 21 之,昊天有成命吾颂之。宛丘曰

11、“询有情,而无望”,吾善之;猗嗟曰“四矢反,以御乱”,吾喜之;鸤鸠曰“其仪一兮,心如结也”,吾信之;文王曰“文王在上,於昭于天”,吾美之;22 清庙曰:“济济多士,秉文之德”,吾敬之。烈文曰“无竞惟人,不显惟德。呜呼,前王不忘”,吾悦之。“昊天有成命,二后受之”,贵且显矣。吾颂之 这一段的编连无问题,为孔子语应无疑问。 由此可知,“满写简”的五段,有四段为孔子语,属于孔子诗论;有一段虽然也有孔子诗论,但其主体为孔子弟子之说。此弟子为谁?简文没有指明。我们可试作分析。 我们知道“满写简”应属之于子羔篇。而上海简所谓子羔篇的头“15简”,其内容“是子羔向孔子请教,讨论三王之作,即禹、契、后稷,他们

12、的爲王,究竟是出身卑贱,得自禅让,还是由已经成爲天子的帝王传位於子”,其结尾应是诗论简的简1“行此者,其有不王乎”10。也就是说,简文先是子羔问孔子“三王之作”,然后才是孔子论诗。这种形式,使我们不禁联想起孔子家语庙制以下的记载 子羔问曰:“祭典云:昔有虞氏祖颛顼而宗尧,夏后氏亦祖颛顼而宗禹,殷人祖契而宗汤,周人祖文王而宗武王。此四祖四宗,或乃异代,或其考祖之有功德,其庙可也。若有虞宗尧,夏祖颛顼,皆异代之有功德者也,亦可以存其庙乎?”孔子曰:“善,如汝所问也。如殷周之祖宗,其庙可以不毁,其他祖宗者,功德不殊,虽在殊代,亦可以无疑矣。诗云: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憩。周人之于召公也,爱其人犹

13、敬其所舍之树,况祖宗其功德而可以不尊奉其庙焉。” 比较孔子家语庙制和简文的记载,可以发现子羔问孔子“四祖四宗”与子羔问孔子“三王之作”,性质有相近之处;而孔子家语庙制孔子引甘棠诗作解与简文以孔子论诗继其答“三王之作”之问,也有某种相同。这种相近、相同,尽管也可作别解,但理解为子羔就是简文中传孔子诗论之弟子,应属有理。子羔,即高柴,亦称子皋、子高、季皋等,论语、左传、韩非子、世本、礼记、大戴礼记、史记、盐铁论、说苑、易林、论衡、汉书、白虎通、古微书、风俗通义、中论、孔子家语、孔丛子、宋书、金楼子、北魏张猛龙碑、颜氏家训以及佚书子思子都有记载11。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称他“少孔子三十岁”,以性格直爽、

14、尊礼孝亲、指法公平闻。论语先进孔子有评:“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把他和曾参、子张、子路并称,可见他也是孔子的一个重要弟子。传世文献除孔子家语庙制外,不见有子羔有与诗有关的记载。但“说有易,说无难”,作为孔子弟子,向孔子问诗并传诗与自己的弟子,并不值得奇怪。由此可知,先秦儒家传诗,孔子以下,是多元而并非单线。上海简孔子闲居有子夏问诗于孔子的记载,也有此诗论。此外,还有马承源先生所称引的其它两支论小雅、论大雅生民之简12,都存在非子夏问诗于孔子的可能性。“留白简”六支不属于子羔篇,当另有来源。其内容可暂分为三段。 问于孔子曰:“诗其犹广闻欤?善民而裕之,其用心也,将何如?”曰:“邦风是

15、也。”“民之有戚患也,上下之不和者,其用心也,将何如?” 04 曰:“小雅是也。”“有者将何如?”曰:“大雅是也。”“侑成功者何如?”曰:“颂是也。清庙,王德也,至矣。敬宗庙之礼,以为其本;“秉文之德”,以为其业。“肃雍05 显相”,以为其 这一段“曰”前有脱简,根据文义,可补“问于孔子”4字,主名估计是孔子的某一弟子,甚至可能是子羔。这一段“清庙”以前是问答体,问的是孔子弟子,答的方是孔子。“清庙”前有章节号,应是另起一段。这一段主名有可能是孔子,也有可能是别人,尚难确定。 孔子曰:宛丘吾善之,猗嗟吾喜之,鸤鸠吾信之,文王吾美之,清庙吾敬之,烈文吾悦之,昊天有成命吾颂之。宛丘曰“询有情,而无

16、望”,吾善之;猗嗟曰“四矢反,以御乱”,吾喜之;鸤鸠曰“其仪一兮,心如结也”,吾信之;文王曰“文王在上,於昭于天”,吾美之;清庙曰:“济济多士,秉文之德”,吾敬之。烈文曰“无竞惟人”,“不显惟德”,“呜呼,前王不忘”,吾悦之。“昊天有成命,二后受之”,贵且显矣。颂06 之盛德也。 这一段只有一支简,其余内容据“满写简”补出,当为孔子语。 “帝谓文王,予怀尔明德”,何?诚谓之也;“有命自天,命此文王”,诚命之也;信矣!孔子曰:此命也夫!文王虽欲也,得乎?此命也,07志也,文王受命矣。颂,旁德也,多言厚,其乐安而迟,其歌伸而引,其思深而远,至矣。大雅,盛德也,多言02 小雅德也,多言难而怨怼者也,

17、衰也,小矣。邦风其纳物也博,观人俗焉,大敛材焉,其言文,其声善。孔子曰:虽能夫03 这一段简文与公羊传、谷梁传解经十分相似。先是引诗,然后在“何”之后解经13。解经时引孔子论诗之语为证。如春秋经桓公三年:“夫人姜氏至自齐。”谷梁传:“其不言翚之以来,何也?子贡曰:冕而亲迎,不已重乎?孔子曰:合二姓之好,以继万世之後,何谓已重乎!”也是引子贡和孔子语为说。问题是简文引孔子语是到“文王受命矣”还是到“其声善”。如果到“其声善”,那主体就接近是孔子了;如到“文王受命矣”14,主体则还是孔子的弟子。我比较赞成引孔子语是到“文王受命矣”为止。这样,这一段简文则是孔子的弟子解诗,屡引孔子诗论为说。 总体上

18、看来,“留空简”论诗与“满写简”还是有一定区别,前者突出概论,后者则重在分述;前者的主体多为孔子,后者的主体多为孔子的弟子。此弟子为谁,简文也没有交代。但从第二段“留空简”实质含有与“满写简”相同的内容看,这位弟子为子羔的可能性较之其他人,应该要大些。当然,简文既称“子羔”,其传者不会是子羔的直接学生,当是孔子其他弟子的学生,这是上限。马承源先生说:“据种种情况推断和与郭店楚简相比较,我们认为上海博物馆所藏的竹简,乃是楚国迁郢以前贵族墓中的随葬品”15。“楚国迁郢”,事在公元前278年,既是此“前”,其年代与郭店楚简实质是一样的。但竹简的年代并不等于着作的年代,着作的年代要早于竹简的年代。一篇

19、着作,只有当它产生广泛的影响之后,才会被广为传抄;只有当它为人所重之后,才会用于墓葬。从着作到墓葬,应是一段不短的时间。因此,竹简在“楚国迁郢以前”,着作至少也得在战国中期。这当是其下限。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上海博物馆藏29支诗论简,不能全归诸孔子名下,既有孔子之说,也有孔子弟子之说;孔子这位解诗的弟子,很可能是子羔;传孔子和子羔诗论的,是孔子弟子子羔以外的再传弟子;从子羔解诗的情况看,先秦儒家传诗,孔子以下,是多元而并非单线,其中也有子羔一系。 1 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11。 为减少印刷和理解的麻烦,释文尽量用通行字,见廖名春上博简诗论简的形制和编连,

20、简帛研究网站2002年1月12日,下同。 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131页。 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140页。 李零:上博楚简校读记子羔篇“孔子诗论”部分,简帛研究网站2002年1月4日。 释文简号注于简末。缺字能补出的,用 号表示;不能补出而可数的,用表示;不能补出又不可确数的,用号表示。脱简缺文亦用 表示。具体考释可见廖名春上海博物馆藏诗论简校释,中国哲学史2002年第1期。 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137页。 荆门市博物馆:郭店楚墓竹简,169页,文物出版社,1998。 李学勤:孔子、卜子与诗论简,清华大学简帛讲读班第16次研讨会论文,2001年4月14日。10 李零:上博楚简校读记子羔篇“孔子诗论”部分,简帛研究网站2002年1月4日。11 详见李启谦、王式伦编孔子弟子资料汇编750-764页,山东友谊书社,1991。12 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129、135页。13 “有命自天,命此文王,诚命之也;信矣”句,“诚”前省略了“何”字。14 李零说,见上博楚简校读记子羔篇“孔子诗论”部分。15 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2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