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每日一练每日一练)2022)2022 届初中化学盐化肥知识点题库届初中化学盐化肥知识点题库 单选题 1、下列各组物质的稀溶液,不需要加入其他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AFeCl3 NaCl NaOH KCl BCuSO4 Ba(OH)2 HCl HNO3 CNa2SO4 BaCl2 Na2CO3 HNO3 DCa(OH)2 K2CO3 CaCl2 NaCl 答案:C 解析:A、四种溶液中 FeCl3溶液呈黄色,其他三种溶液呈无色。取三种无色溶液,分别加入 FeCl3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的,是氢氧化钠溶液(因为氯化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无沉淀生成的是 NaCl 和 KCl 溶
2、液,但这两种溶液不加其他试剂无法鉴别,选项 A 不正确;B、四种溶液中 CuSO4溶液呈蓝色,其他三种溶液呈无色。取三种无色溶液,分别加入 CuSO4溶液,有沉淀生成的是 Ba(OH)2溶液(因为氢氧化钡和 CuSO4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钡两种沉淀),无沉淀生成的是 HCl 和HNO3溶液,但这两种溶液不加其他试剂无法鉴别,选项 B 不正确;C、虽然 Na2SO4、BaCl2、Na2CO3、HNO3四种溶液都呈无色,但利用四种溶液之间的两两混合,就可鉴别出来。四种溶液中只有 Na2CO3溶液能跟 BaCl2溶液生成沉淀,跟 HNO3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不和 Na2SO4溶液反应。根据现象分
3、析,就可鉴别出四种溶液,选项 C 正确;D、Ca(OH)2、K2CO3、CaCl2、NaCl 四种溶液都呈无色,利用四种溶液两两之间混合,能鉴别出 K2CO3溶液和 NaCl溶液,因为只有 K2CO3溶液能和 Ca(OH)2、CaCl2溶液都反应生成沉淀,NaCl 跟另外三种溶液都不反应,但2 Ca(OH)2、CaCl2溶液需要另加试剂才能鉴别出来,选项 D 不正确。故选 C。小提示:利用组内物质,不加入其他试剂进行鉴别的实验,可以利用试剂本身的特殊性质如颜色首先鉴别出一种物质,然后利用该物质鉴别其他物质;如果组内物质没有特殊颜色,则可利用组内物质两两混合,根据现象分析得出结论。2、下列物质的
4、名称、俗名与化学式完全相符的是()A碳酸钠 小苏打 Na2CO3 B碳酸氢钠 纯碱 NaHCO3 C氢氧化钙 熟石灰 CaO D二氧化碳 干冰 CO2 答案:D 解析:A、碳酸钠俗称纯碱、苏打,其化学为 Na2CO3,其名称、俗名与化学式不完全相符;B、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其化学为 NaHCO3,其名称、俗名与化学式不完全相符;C、氢氧化钙的俗称是熟石灰或消石灰,其化学式为 Ca(OH)2,其名称、俗名与化学式不完全相符;D、二氧化碳的固体是干冰,其化学式是 CO2,其名称、俗名与化学式完全相符。故选 D。3、小明家的甘蔗茎杆细弱,需要追施钾肥,应选择()AKOHBCa3(PO4)2CK2CO
5、3DCO(NH2)2 答案:C 解析:A、KOH 属于强碱,具有腐蚀性,不能做肥料,故 A 错;3 B、Ca3(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 B 错;C、K2CO3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 C 正确;D、CO(NH2)2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 D 错。故选:C。4、下列选项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是 A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 B工业废水灌溉农田 C研制开发清洁能源 D化肥农药合理施用 答案:B 解析:A、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减少了树木的砍伐,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不符合题意。B、工业废水灌溉农田,会造成粮食中含有一些有毒化学物质,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符合题意。C、研制开发清洁能源,减少污染
6、物排放,利于生态环境保护,不符合题意。D、化肥农药合理施用,利于生态环境保护,不符合题意。故选:B。5、下列各组物质的稀溶液,不需要加入其他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AFeCl3 NaCl NaOH KCl BCuSO4 Ba(OH)2 HCl HNO3 CNa2SO4 BaCl2 Na2CO3 HNO3 DCa(OH)2 K2CO3 CaCl2 NaCl 4 答案:C 解析:A、四种溶液中 FeCl3溶液呈黄色,其他三种溶液呈无色。取三种无色溶液,分别加入 FeCl3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的,是氢氧化钠溶液(因为氯化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无沉淀生成的是 NaCl 和 KCl 溶液
7、,但这两种溶液不加其他试剂无法鉴别,选项 A 不正确;B、四种溶液中 CuSO4溶液呈蓝色,其他三种溶液呈无色。取三种无色溶液,分别加入 CuSO4溶液,有沉淀生成的是 Ba(OH)2溶液(因为氢氧化钡和 CuSO4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钡两种沉淀),无沉淀生成的是 HCl 和HNO3溶液,但这两种溶液不加其他试剂无法鉴别,选项 B 不正确;C、虽然 Na2SO4、BaCl2、Na2CO3、HNO3四种溶液都呈无色,但利用四种溶液之间的两两混合,就可鉴别出来。四种溶液中只有 Na2CO3溶液能跟 BaCl2溶液生成沉淀,跟 HNO3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不和 Na2SO4溶液反应。根据现象分析
8、,就可鉴别出四种溶液,选项 C 正确;D、Ca(OH)2、K2CO3、CaCl2、NaCl 四种溶液都呈无色,利用四种溶液两两之间混合,能鉴别出 K2CO3溶液和 NaCl溶液,因为只有 K2CO3溶液能和 Ca(OH)2、CaCl2溶液都反应生成沉淀,NaCl 跟另外三种溶液都不反应,但Ca(OH)2、CaCl2溶液需要另加试剂才能鉴别出来,选项 D 不正确。故选 C。小提示:利用组内物质,不加入其他试剂进行鉴别的实验,可以利用试剂本身的特殊性质如颜色首先鉴别出一种物质,然后利用该物质鉴别其他物质;如果组内物质没有特殊颜色,则可利用组内物质两两混合,根据现象分析得出结论。6、下列做法不利于绿
9、色城市创建,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A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 B城市推广使用公共自行车 C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杜绝露天焚烧 D提高农作物产量,大量使用农药化肥物质 5 答案:D 解析:A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即可以节约资源又可以防止污染环境,故正确;B城市推广使用公共自行车,减少了化石燃料的燃烧,有利于环境的保护,故正确;C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杜绝露天焚烧,能减少空气污染,保护空气,有利于保护环境,故正确;D过量使用农药化肥会污染水和土壤,不利用环境保护,故错误。故选:D。小提示:7、小东同学家的西红柿植株生长不茂盛,叶色淡绿需要施加的肥料是 A尿素 B磷矿粉 C碳酸钾 D磷酸二氢钾 答案:A 解析
10、:氮肥有促进植物生长茂盛、叶色浓绿、提高植物蛋白质的作用,故生长不茂盛、叶色淡绿,应该施加氮肥。A、尿素含氮元素,属于氮肥,符合题意;B、磷矿粉含磷元素,属于磷肥,不符合题意;C、碳酸钾含钾元素,属于钾肥,不符合题意;D、磷酸二氢钾含磷、钾两种营养元素,属于复合肥,不符合题意。故选 A。8、硝石是主要含 KNO3的天然矿物,历史上本草经集注中对硝石有记载:“强烧之,紫青烟起云是真硝石也”。6 下列有关 KNO3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是一种化合物 B可用作复合肥料 C可能发生分解反应 D其溶解度一定大于 NaCl 的溶解度 答案:D 解析:A、由化学式 KNO3可知,KNO3属于化合物,故正确;
11、B、硝酸钾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两种营养元素,属于复合肥,故正确;C、钾元素的焰色反应为紫色,硝石是硝酸钾,灼烧产生紫色火焰,说明有单质钾生成,可能发生了分解反应,故正确;D、不知温度,无法比较 NaCl 的溶解度大于 KNO3的溶解度大小,故错误。故选 D。多选题 9、下列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内容 实验方案 A 鉴别氯化钠和氯化钙溶液 取样,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观察能否产生白色沉淀 B 除去铜中的氧化铜 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C 证明二氧化碳中含有氧气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D 分离二氧化锰和氯化钾固体 加入足量水中,过滤、洗涤滤渣,蒸发结晶滤液 A
12、ABBCCDD 答案:BD 解析:A、氯化钠和氯化钙与二氧化碳均不反应,均无白色沉淀生成,通入二氧化碳,无法鉴别,不符合题意;B、铜与稀硫酸不反应,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铜,符合题意;7 C、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的氧气,无法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不符合题意;D、二氧化锰难溶于水,氯化钾溶于水,加入足量水中,溶解、过滤、洗涤滤渣,得到二氧化锰,蒸发结晶滤液,得到氯化钾,可达到分离的目的,符合题意。故选 BD。10、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ACCOCO2BCuCuOCu(OH)2 CNa2CO3NaNO3NaC1DCaCO3CaOCa(OH)2
13、 答案:AD 解析:一步转化当选择是能一步转化时,只要能举出对应的转化实例即可,而不能转化则相对更难。A、CCOCO2,碳不完全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而一氧化碳在燃烧或者体现还原性时都能生成二氧化碳,所以能实现一步转化,故选项正确;B、CuCuOCu(OH)2,铜能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铜,氧化铜不能一步转化为氢氧化铜,至少需两步: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所以不能实现一步转化,故选项错误;C、Na2CO3NaNO3NaCl,碳酸钠能和硝酸反应能生成硝酸钠,若硝酸钠和其他物质反应只能对应含钠化合物和含硝酸根的化合物,而含钠的化合物以及含有硝酸
14、根的化合物均可溶,所以硝酸钠和其他物质很难反应,所以无法得到氯化钠,所以不能一步实现转化,故选项错误;D、CaCO3CaOCa(OH)2,碳酸钙在高温下分解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而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所以能实现一步转化。故选:AD。小提示:熟悉常见物质的之间的转化关系,以及不同的转化途径,所以要通过构建知识网络的形式将物质之间的转化以8 及对应的化学方程式熟练掌握。11、下列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内容 实验方案 A 鉴别氯化钠和氯化钙溶液 取样,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观察能否产生白色沉淀 B 除去铜中的氧化铜 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C 证明二氧化碳中含有氧气 将燃着的木
15、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D 分离二氧化锰和氯化钾固体 加入足量水中,过滤、洗涤滤渣,蒸发结晶滤液 AABBCCDD 答案:BD 解析:A、氯化钠和氯化钙与二氧化碳均不反应,均无白色沉淀生成,通入二氧化碳,无法鉴别,不符合题意;B、铜与稀硫酸不反应,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铜,符合题意;C、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的氧气,无法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不符合题意;D、二氧化锰难溶于水,氯化钾溶于水,加入足量水中,溶解、过滤、洗涤滤渣,得到二氧化锰,蒸发结晶滤液,得到氯化钾,可达到分离的目的,符合题意。故选 BD。12、除去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
16、错误的是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试剂和主要操作方法 A 铁粉(炭粉)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后过滤 B CaCl2溶液(HCl)加入过量的碳酸钙后过滤 C 氯化钠溶液(Na2CO3)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D NaOH 溶液(Na2CO3)滴加适量氢氧化钡溶液,过滤 AABBCCDD 答案:AC 解析:A、铁粉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气,炭粉不与稀硫酸反应,不能除去杂质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9 不符合除杂原则,故 A 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错误;B、HCl 能与过量的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再过滤除去过量的碳酸钙,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 B 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
17、法正确;C、Na2CO3能与过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盐酸具有挥发性,应再蒸发除去盐酸,否则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盐酸,不符合除杂原则,故 C 所采取的操作方法错误;D、Na2CO3能与适量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 D 所选用的试剂和采取的方法正确。故选 AC。13、在光照条件下,AgNO3可分解为 Ag、O2和某种氮的氧化物 X。取一定质量的 AgNO3固体充分光照,测得生成 Ag、O2、X 的质量分别为 21.6g、mg、9.2g。说法正确的是 AAgNO3固体应密封保存在无色细口瓶中 Bm=3.2
18、 CX 的化学式为 NO2 D生成物中 Ag 与 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3:2 答案:BC 解析:A、硝酸银在光照条件下易分解,应存放于棕色试剂瓶中,选项错误;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会发生改变,硝酸银分解之后银元素全部转移到单质银中,参加反应的硝酸银的质量=21.6g108108+14+163 100%=34g,生成氧气的质量=34g21.6g9.2g=3.2g,所以m=3.2,选项正确;C、生成的氮氧化物中氮元素的质量=34g14108+14+163 100%=2.8g,硝酸银中氧元素的质量=3.4g163108+14+163 100%=9.6g,生成的氮氧化物中氧元素的质量=9.6g3.2g=6.4g,则生成的氮氧化物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个数比=2.814:6.416=1:2,所以该氮氧化物为 NO2,选项正确;10 D、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AgNO3光2Ag+O2+2NO2可知,生成物中 Ag 与 O2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2:1,选项错误,故选 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