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36T1834.1-2023绿色水运建设指南 港口航道 第1部分:勘察设计.docx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457445 上传时间:2023-10-1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90.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6T1834.1-2023绿色水运建设指南 港口航道 第1部分:勘察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DB36T1834.1-2023绿色水运建设指南 港口航道 第1部分:勘察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DB36T1834.1-2023绿色水运建设指南 港口航道 第1部分:勘察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DB36T1834.1-2023绿色水运建设指南 港口航道 第1部分:勘察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DB36T1834.1-2023绿色水运建设指南 港口航道 第1部分:勘察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93.140CCS P 67DB36江西省地方标准DB36/T 1834.12023绿色水运建设指南 港口航道第 1 部分:勘察设计Guidlines for construction of green portWaterwayPart 1: Investigation and design2023 - 09 - 18 发布2024 - 03 - 01 实施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36/T 1834.12023目次前言II引言I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总体要求35 勘察管理45.1 基本原则45.2 基本要求46 港口工程设计56.1 一般规定56.

2、2 总平面56.3 陆域形成与铺砌66.4 水工建筑物66.5 装卸工艺66.6 供电、照明76.7 给水、排水86.8 空调、通风86.9 环境保护96.10 信息化97 航道工程设计97.1 一般规定97.2 疏浚工程107.3 护岸工程107.4 航标工程108 水上服务区设计118.1 一般规定118.2 功能设计11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则起草。绿色水运建设指南 港口航道分为两部分:第1部分:勘察设计;第2部分:工程实施。本文件为本文件为DB36/T 18342023的第1部分。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

3、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江西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西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江西省港航设计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岢、徐俊杰、陈孝建、赵红。II引言为贯彻落实国家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相关政策,落实绿色交通发展理念,指导和规范港口航道项目开展绿色设计、施工,引导港口航道建设向标准化、绿色化、低碳化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航运发展的指导意见(交水发2017114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的通知(中发2019 39号)、交通运输部关于推动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

4、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交规划发202075 号)等政策文件和相关法律规定,制定本文件。绿色水运建设指南 港口航道共分为两部分:第1部分:勘察设计。目的在于结合江西地方港口航道项目建设特点,对绿色港口航道勘察、设计要求进行指引与规范。第2部分:工程实施。目的在于引导建设过程遵循“资源节约、节能减碳、污染防治、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原则,以推动绿色港口航道建设水平提升。IIIDB36/T 1834.12023绿色水运建设指南 港口航道 第 1 部分:勘察设计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江西省内河港口、航道及水上服务区工程绿色勘察设计的一般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江西省内河(含鄱阳湖区)集装箱与散杂货港口、航

5、道及水上服务区的绿色建设,客 运与油气化工码头、通航建筑物不在本文件适用范围之内。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12348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T 18920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39198 一般固体废物分类与代码GB 50019 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T 50087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 50555 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

6、 50736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JTS 166 河港总体设计规范JTS 181 航道工程设计规范JTS/T 162 内河水上服务区总体设计规范JTS 149 水运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S 155 码头岸电设施建设技术规范JTS/T 105-4 绿色港口等级评价指南JTS/T 225 内河航道绿色建设技术指南JT/T 1199.3 绿色交通设施评估技术要求 第3部分:绿色航道JGJ/T 229 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T/CMAS 001 绿色勘查指南DB 36/85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水污染物排放标准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1GB 20052 三相配电变压

7、器能效限值值及节能评价值绿色港口 green port在生产营运和服务过程中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积极履行法律责任和社会责任,综合采取节约资源和 能源、保护环境和生态、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和管理措施,把港口发展和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和生态平 衡有机结合,实现人与环境、港口与社会和谐统一、协调发展的港口。来源:JT/T 105-4-2013,2.0.1,有修改3.2绿色航道 green channel在航道全生命周期内,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开展技术经济论证及环境影响分析,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养护管理,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基础上,最大限度控制资源占用、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保护生态环境,注重品

8、质建设与运行效率的提高,与资源环境、生态、社会和谐发展的航道。来源:JT/T 1199.3-2018,3.13.3绿色勘察 green investigation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以科学管理和先进技术为手段,通过运用先进的勘察手段、方法、设备和 工艺,实施勘察全过程环境影响最小化控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扰动,并对受扰动生态环境 进行修复的勘察方式。来源:T/CMAS 0001-2018,3.13.4绿色设计 green design着眼于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关系,在设计过程的每一个决策中都充分考虑到环境效益,将环境性能 作为设计的目标和出发点,力求使工程项目具有技术先进性、良好的环境

9、协调性以及合理的经济性的一 种系统设计方法。3.5甩挂运输 drop and pull transportation汽车列车按预定的计划在各装卸作业点甩下并挂上指定的挂车继续运行的一种组织方式。3.6驼背运输 hump transportation一种公路和铁路联合的运输方式,货运汽车或集装箱底盘车直接开上火车车皮运输,到目的地再从 车皮上开下的运输方式。3.7能量回馈 energy feedback采用先进的IGBT器件和相幅控制算法,提高变频器的减速制动能力,将电机在制动过程中产生并输 入到变频器的能量回馈到电网,从而在满足变频器有效制动的同时实现再生电能回收利用的技术。3.8金卤灯 me

10、tal halogen lump2一种寿命长、光效高、显色性好的新型节能光源,以金属卤化物作为发光材料,受高温电弧激发发光。3.9地源热泵空调 ground-source heat pump air conditioning利用地表浅层水源或土壤吸收的太阳能和地热能而形成的低温低位热能,采用立埋的埋管方式,以 水作为冷热量载体,水在埋于土壤中的换热管道内与热泵机组间循环流动,实现机组与大地土壤之间的 热量交换的新型空调。3.10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ultra high molecular weight polyethylene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热塑性工程塑料,具有优异的耐磨性和抗冲击性能,相对密

11、度小,但强度较高, 且化学性质稳定,兼具耐溶剂、耐酸碱、耐老化等特点。3.11GPS同步闪控制 GPS synchronous flash control将GPS模块安装在普通航标灯的控制电路中,借此利用GPS系统的授时功能,当航标灯收到卫星信号 时,灯内的控制信号按照卫星的规定时间闪烁。当配备GPS模块的航标灯器都按照卫星的标准时间闪烁时,通过对航标灯光节奏的调整形成同步闪烁链,构成更清晰的航道界线,使航标灯光更加醒目。该技 术具有不限制信号传播距离、抗干扰能力强、同步误差较小的优点,且能够改善传统航标灯与背景灯难 以区别,影响航行者视觉辨识的问题,提高船舶航行效率,降低事故发生概率。3.1

12、2航标遥测遥控系统 navigation mark telemetry and remote control system一种智能化航标远程管理平台,可以集GPS系统、无线通信技术、电子海图于一体。该平台的主要功能是快速、精准定位航标设备故障并及时恢复,以达到减少航标运行维护管理费用的目的。4 总体要求4.1 绿色设计应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到港口、航道工程规划、建设和运营的全过程,并不断深化其发 展内涵,拓展和丰富建设内容。4.2 绿色设计应统筹考虑建设全寿命周期内,满足生产功能和节能减碳、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之间的 辩证关系,体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4.3 绿色港口、航道规划阶段

13、应重点研究集约利用通道岸线资源、提高交通基础设施用地效率、促进 资源综合循环利用、推广应用节能环保先进技术等。4.4 绿色港口规划布局和港址选择应考虑综合交通运输结构的优化,便于组织多式联运、江海直达、 滚装运输、甩挂运输和驼背运输等先进运输方式。4.5 在工程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阶段应进行绿色设计策划,明确项目定位和目标,制定绿色设计方 案并进行经济技术分析;施工图设计文件应注明对绿色设施施工与营运管理的技术要求。4.6 绿色设计应体现均衡、集成的理念,在设计过程中,总平面、给水排水、动力照明、空调通风、 建筑、绿化环保等各专业应紧密配合。4.7 在设计理念、方法、技术应用等方面应积极推行绿

14、色设计创新。34.8 绿色设计应强化方案技术论证,严格控制设计变更,设计变更不应降低工程绿色性能,重大变更 应对其是否影响工程绿色性能进行论证。4.9 绿色港口、绿色航道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可分别依据 JTS/T 105-4 和 JT/T 1199.3 第 3 部分执行。5 勘察管理5.1 基本原则5.1.1 地质勘察全过程中应坚持生态环境保护理念,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5.1.2 采用先进适用的技术工艺、设备和方法开展地质勘察工作,有效减少勘察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 的程度、范围及持续时间。5.1.3 针对勘察任务特点和勘区植被覆盖情况、自然修复能力等自然地理环境条件,采用适当的勘察

15、 手段、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措施,因地制宜实施绿色勘察工作。5.2 基本要求5.2.1 勘察设计1)应将绿色勘察要求编入其中,明确项目绿色勘察工作的具体内容、技术标准要求和保 障措施。5.2.2 勘察设计前,应对施工区环境影响因素、危险源等进行调查识别,并对勘察活动可能造成的生 态环境影响及程度进行预判和分析。5.2.3 勘察设计中,应对勘察活动各环节的绿色勘察工作作出明确的业务技术安排,并制定有效的技 术及管理措施。5.2.4 实施勘察前,应将绿色勘察工作的组织管理、预防控制和恢复治理的技术措施方案进行分解和 落实。5.3 绿色勘察设计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a) 编制依据与要求;b) 勘区自

16、然生态和人文环境现状及评价;c) 作业场地建设;d) 安全文明措施;e) 环境保护措施;f) 环境恢复措施。上述内容可以单独成章,也可以融入到勘察设计的相关章节中。5.4 勘察作业场地应根据自然条件及安全文明、环境保护等管理要求进行规划布置,尽可能减少土地 占用和树木与植被的破坏。5.5 勘察施工技术工艺应先进合理,切合勘察技术要求,施工效率高、质量优、节能减排、安全环保。 鼓励采用地质雷达法、管波探测法、跨孔 CT 法等新型物探方法。5.6 钻探施工主要设备及配套技术应处于国内先进水平。施工设备应具备安拆快捷、便于搬运,机械化、智能化程度高,施工操作安全简便、劳动强度低、生产效率高,工程质量

17、好、节能环保等特点。应 优先采用模块化、轻便化、小型化、集成度高的钻探施工及配套设备。5.7 勘察实施后,应按照勘察设计中绿色勘察内容要求,开展环境恢复工作。对已恢复的场地、道路 和堤防应按照与施工前统一视角、统一参照物拍摄照片、视频等资料留存,并在勘察报告中进行绿色勘 察总结。绿色勘察总结内容应包括:a) 绿色勘察设计执行情况,完成的绿色勘察实物工作量等;注:是指为顺利实施勘察进行的事前策划工作,勘察设计成果包括岩土勘察任务书或勘察工作大纲。4b) 项目实施过程中在工程布置、勘察手段选用、环境保护措施及项目实施后生态环境修复、管理 等方面的绿色地质勘察工作内容;c) 绿色勘察效果及经验;d)

18、 绿色勘察问题及建议;e) 绿色勘察相关附图、附表及事前事后的相关影像资料。上述内容可以单独成章,也可以融入到勘察报告的相关章节中。5.8 勘察主体应对绿色勘察工作进行初步验收。已完成的绿色勘察工作可根据实际情况与野外地质工 作验收同步进行。后期恢复治理工作可与勘察成果验收同步进行。合格后提交项目管理部门验收。6 港口工程设计6.1 一般规定6.1.1 绿色港口设计应以低碳循环、资源节约、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为重点。6.1.2 新建港口建设规模的确定应以集约、专业、均衡为原则,根据运量需求科学确定港口岸线开发 规模与开发强度,集约利用岸线资源,提高单位岸线通过能力。6.1.3 改建或扩建工程应重

19、视现有港口的技术改造,充分利用港口的既有资源,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6.1.4 件杂、集装箱港口应满足以下要求:具备靠港船舶岸电供应能力;具备或可依托的靠港船舶污染物接收能力;具有或可依托的船用低硫燃油供应能力;具有或可依托的船(车)用液化天然气供应能力;具备生产及生活污水预处理或处理能力,或城市(厂区)污水管网接入港区;配备固体废物分类收集贮存设施,或具有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措施;制定环境应急预案和防治船舶污染环境应急预案;配备防治污染环境的应急设备和器材。6.1.5 专业散货港口除满足第 6.1.4 条规定外,尚应满足以下要求:堆场采用诸如封闭、半封闭等构筑物或围墙、防风抑尘网、防护林、喷淋设

20、施等防风抑尘措施;装卸船采取密闭、水雾、干雾、喷淋等抑尘措施;装卸车采取密闭、湿法(水雾、干雾或喷淋)或干法等抑尘措施;输运系统采取密闭、干雾或干法等抑尘措施。6.1.6 港作车、船应优先采用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甲醇祡油、氢气等清洁燃料动力或纯电动力系统。6.1.7 港口辅助生产建筑物节能措施应满足 JGJ/T229 要求。6.2 总平面6.2.1 港口平面布置应提高场地空间的利用效率,港口生产功能设置和布局应与港外集疏运道路、社 会环境、自然环境相协调。6.2.2 大型综合性港口宜考虑布置(或预留)铁路支线进港和装卸车区域,铁路选线应尽量避免与港 内道路的交叉干扰。装卸场宽度应根据铁路股道数

21、和调车作业方式确定,且不宜小于 50m。6.2.3 港口平面布置应考虑风、雨和水流等环境因素的影响,粉尘和废气排放设施或功能区应布置在港区常风向的下风向,废液可能泄露点应布置在港区的下游岸段,便于污染物的扩散。基于此原则,有 以下规定:对于综合性港口,散货泊位应布置在港区常风向的下风侧,石油化工泊位应布置在港区的下游5岸段,并考虑水流流向的影响。散货堆场、筛分间、熏蒸场地、混凝土搅拌站等应布置在港区下风向,并尽可能远离生活区。6.2.4 港口陆域布置宜随坡就势,根据自然场地条件和功能区布置合理确定场地标高,利于雨水自然 汇流和收集。6.2.5 码头岸线后方河岸裸露岸坡应进行绿色生态防护。6.2

22、.6 分期建设项目总平面布置应统筹规划、一次设计,合理配置生产配套设施,既保证项目初期投 产需要,又避免后期重复建设。6.2.7 应合理组织港内交通,实现人、货分流。港内道路宜单向环形布置,减少车流平面交叉。6.3 陆域形成与铺砌6.3.1 港口陆域应合理确定场地标高,避免深挖高填。当场地自然高差较大时,宜采用分级阶梯式, 各级场地的高程和宽度应根据地形、港内运输和装卸工艺等因素综合确定。6.3.2 通常情况下,陆域形成应以土方平衡为原则,尽可能减少外借土方或弃方。6.3.3 场地弃土应妥善处置,避免造成环境的二次污染。除表土和腐殖质土外,宜在翻晒或掺混改良 后回填利用。6.3.4 场地清表壤

23、土宜用于港口绿化种植或边坡绿化,严禁随意堆弃,造成水土流失。6.3.5 大型辅助生产区铺面结构宜结合场地绿化景观进行雨水渗流的入渗、滞蓄、消纳和净化利用的 设计。生产辅助区铺面型式人行道宜采用透水砖,停车场宜采用植草砖。6.3.6 陆域场地周界边坡应进行绿色防护,避免水土流失。土质边坡支护方式可采用拱形骨架、三维 网垫、土工格室或植生袋护坡;岩质边坡可采用挂网喷播混植生或种植藤木植物的方法绿化。6.4 水工建筑物6.4.1 水工建筑物设计应积极推行装配式建筑和绿色建造技术,建立健全港口工程设计标准化体系。6.4.2 水工结构混凝土中宜添加引气减水剂、抗蚀增强剂等外加剂,改善混凝土浇筑品质,提高

24、结构 耐久性。6.4.3 码头面层结构混凝土中宜掺入适量的高分子纤维或敷设钢筋网片,提高混凝土阻裂抗渗性能。6.4.4 码头预制构件宜选用高强度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 C35),主要受力构件应优先采用预应力结构。6.4.5 水工结构设计过程中应注重积累可重复利用及标准化的部品构件,按照标准化、模块化原则实 现码头主体、设备和构件之间的模数协调统一。6.5 装卸工艺6.5.1 港口工艺设备配置应提高其兼容性,宜采用全场设备资源调度工艺。6.5.2 岸边集装箱起重机、集装箱门式起重机、桥式抓斗卸船机等大型起重设备宜采用能量回馈技术。6.5.3 岸边集装箱起重机、门座式起重机、龙门起重机、桥式抓斗卸

25、船机等起重设备宜采用变频调速 或直流驱动技术。6.5.4 长距离带式输送机、斗轮机、堆料机等宜采用变频驱动技术。6.5.5 多级带式输送机应采用顺料流方向启动、顺料流方向停车的工作方式。6.5.6 散货封闭料棚宜采用钢围护结构,经论证后也可采用气膜等新型结构。6.5.7 防风抑尘网的设置可参照以下规定:防风抑尘网的设置形式主要受工程所在地风向、风频分布以及堆场范围形状等因素的影响。通 常在堆场所在地常风向的上风向设置防风板,下风向设置抑尘板。防风抑尘网宜在堆场四周环围设置,网高一般为物料堆高的 1.11.5 倍,与堆垛之间的距离6可取 0.53.0 倍网高,防风板开孔率取 30%40%。6.5

26、.8 散货作业粉尘污染防治措施应符合 JTS 149 的有关规定。6.5.9 港口工艺设计和设备选型应符合 GB/T 50087 的有关规定。噪声排放应符合 GB 12348 的有关规定,对超过噪声排放标准的设备和区域应采取降噪、隔声的措施。6.5.10 港作机械和运输装备应优先使用电能、天然气、氢气等清洁能源,并配备足够的充电、加气等 配套设施。6.5.11 港作机械应积极推行远程操控、无人驾驶、机器人等智能化技术,改善人工作业环境、提高作 业效率。6.5.12 综合型港口设计前期宜进行交通物流系统仿真,预演港口生产状况,识别交通瓶颈,提出改进 策略,合理确定港口交通组织和设备资源配置。6.

27、6 供电、照明6.6.1 港口供电在方案设计阶段应制定合理的供配电系统、智能化系统方案,并合理采用节能技术和 设备。6.6.2 港口供电应结合自然条件和能源需求,鼓励应用光伏发电、风光互补供电、太阳能供热供电和 空气源热泵供热等新能源技术,提升港口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应用比例。6.6.3 具备条件时,港口宜充分利用仓库、散货料棚和综合楼等大型建筑屋面安装分布式光伏系统, 建立光伏电站进行辅助供电。6.6.4 大力推广靠港船舶使用岸电。新建码头应同步规划、设计、建设船舶岸基供电设施,改扩建项 目当条件具备时,也应增设船舶岸电设施。6.6.5 码头船舶岸电系统设计应遵守以下规定:码头岸电设施

28、应布置在码头前沿,宜采用暗装方式,且不受水位变化影响。一般情况下,每个泊位布置一套岸电系统,条件受限时也可采取 1 拖 N(N3)的方式。岸基电源供电容量应综合考虑泊位允许靠泊船舶单台最大发点机组额定容量、泊位利用情况和船舶 用电需求,并适当留有余量。码头岸电系统设计应符合 JTS 155 的相关规定。6.6.6 港口变配电所应靠近负荷中心布置,且便于进出线和设备运输。区域集中负荷可考虑设置箱式 变电站供电。码头前方变电所宜靠近前沿装卸机械,单个变电所供电范围最大不宜超过 300m。6.6.7 变电所内部变压器的容量和台数应充分考虑由于港口季节性生产量变化造成负荷变化时能够灵活投切变压器,实现

29、经济运行,减少由于轻载运行造成的不必要电能损耗。同时,变电所设计过程中还 应结合港口用电设施未来发展的趋势,考虑配电装置的预留,使变电所配置能满足港口未来一段时间内 用电负荷变化的需要。6.6.8 变压器应选择低损耗、低噪声的节能产品,并达到 GB 20052 中规定的目标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的要求。6.6.9 配电变压器应选用D,ynll结线组别的变压器。6.6.10 港口供配电系统应采取措施降低无功损耗,防止谐波,提高电能质量。6.6.11 提高港口用电设备的功率因数、减少无功损耗,可采取以下措施:提高设备自然功率因素;采用人工补偿无功功率。6.6.12 对电路谐波进行抑制,降低谐波导致

30、的电能损耗,可采取以下措施:安装有源滤波或无源滤波设施降低谐波发生量;设备选型时应尽可能选择谐波电流量较小的设备;尽量选择新型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提高谐波抑制效果;7改善供电系统中所存在的三相不平衡状态,从线路、负荷、电压等方面抑制谐波的发生;在装卸设备上安装谐波抑制装置,确保大型装卸设备所发生的谐波电流处于国家标准范围内。6.6.13 港口管理用房内宜设置港口设备能源管理系统,对主要用电设备进行能耗监测、统计、分析和 管理。6.6.14 港口照明系统节能设计可采取以下措施:采用效率高、寿命长、安全和性能稳定的照明电气产品(电光源、灯用电器附件、灯具、配线 器材以及调光控制器和控光器件),如陶

31、瓷金卤灯、LEP 照明、LED 照明等新型节能灯具;在自然采光的区域为照明系统配置定时或光电控制设施,合理控制灯光亮度,在保证使用的前 提下实现节能降耗;进行远程照明控制管理,实时采集照明设施的运行状态和路灯状态,实现单灯和灯组调光控制。6.7 给水、排水6.7.1 大型港口雨、污水宜采取物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膜分离等技术处理达标后实现中水回用。6.7.2 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及清洁雨水应采用分流制排水系统。6.7.3 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具备外排条件时,污水水质应满足相应的接管水质标准,不具备时,应自 建污水处理系统。6.7.4 污水处理后排入自然水体时,出水水质应满足 GB 8978 标准和

32、受纳水体的水环境质量控制要求。港口位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2)内应满足 DB 36/852 标准。6.7.5 绿化用水、车辆冲洗用水、道路浇洒用水、冲厕用水等不与人体接触的生活用水宜采用雨水或 中水等非传统水源,且应达到 GB/T 18920 规定的水质标准。6.7.6 港口可配备雨水、再生水、江水等水源的收集和储存设施,兼作港区消防水源。6.7.7 煤炭、铁矿石散货堆场宜采用粉尘实时监测与抑尘喷洒水联动的智能喷洒水系统。6.7.8 港口用水设备设施应采用节水器具,节水器具选用应符合 GB 50555 要求。6.7.9 港口给水管网避免漏损可采取下列措施:给水系统中使用的管材管件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

33、准的要求,管道和管件的工作压力不得大于产 品标准的允许工作压力;选用高性能的阀门;合理设计给水系统,避免供水压力过高或压力骤变;选择适宜的管道敷设及基础处理方式。6.7.10 港口绿化灌溉宜采用喷灌、滴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方式。6.8 空调、通风6.8.1 港口生产及辅助生产建筑物应采取防止有害物质对室内外环境造成污染的综合预防和治理措 施。6.8.2 建筑物通风宜采用自然通风,当自然通风不能满足卫生要求,或者建筑散发大量余热、余湿、 油烟、有害气体等时,应采用机械通风。6.8.3 港口生产及辅助生产建筑物通风系统新风机组、通风机宜选用变频调速风机。6.8.4 港口生产及辅助生产建筑物空调系

34、统经论证后可采用地源热泵空调。6.8.5 港口生产及辅助生产建筑物室内空调与通风系统设计应符合 GB 50736、GB 50019 和 JGJ/T 229 的有关规定。注:鄙阳湖生态经济区包括南昌、景德镇、鹰潭3市,以及九江、新余、抚州、宜春、上饶、吉安的部分县(市、区),共38个县(市、区)。86.9 环境保护6.9.1 港口应具备船舶生活污水、含油污水和固体废弃物的接收能力,或依托邻近污染物接收站专用 码头接收船舶污水和固体废弃物。6.9.2 港口应具备一般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处理能力,或含油污水、有毒(或腐蚀性)废水的初级处 理能力,并与城市公共转运、处置设施衔接顺畅。6.9.3 港口下列

35、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应进行收集和处理,并根据其产生量、所含有害物质的物理化学 性质和处理前后的浓度确定处理规模和处理方法:船舶含油压舱水、舱底油污水、机修车间和流动机械冲洗的污水;煤和矿石堆场的径流雨水、码头面、带式输送机、廊道和转运站冲洗水,翻车机房地下室和坑 道集水等含煤和含矿废水;集装箱洗箱污水和破损危险品集装箱的雨污水;散装化肥码头面、堆场和装卸机械冲洗水;港口生活污水等。6.9.4 干散货港口应实施堆场喷淋、干雾抑尘、除尘器、封闭输运等降尘措施。大型煤炭、矿石码头 堆场应建设防风抑尘网或实现封闭储存。6.9.5 港口应制定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水域应急预案,并按照 JTS 149

36、 规定配备必要的防治污染设备和器材。6.9.6 港口环保工程设计应满足 JTS 166 和 JTS 149 相关要求,并遵守以下规定:港口产生的固体废物应按照 GB/T 39198 分类收集贮存或无害化处置,有毒、有害及危险废物应设置暂存间单独贮存,并交由有相关资质单位处置;对交通干道的噪声,宜采取设置声屏障或降噪路面等措施;宜种植落叶乔木为停车场、人行道和广场等提供遮阳;优化港口景观布置,实施绿化工程,港内绿化面积占可绿化面积比例应不低于 90%;场地绿化应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场地种植条件、易养护的乡土植物。6.10 信息化6.10.1 大型港口应建设物流信息系统,实现智能化生产作业,优化生产

37、调度,提升作业和物流效率, 降低港口生产单位综合能源消耗。6.10.2 大型港口应通过用能设备、计量仪表和通讯网络建立能源监控系统平台,收集生产过程中大量分散的用电、用油等能耗数据,进行实时监测、自动汇总、灵活报表、动态分析,实现能耗的智能管理, 进一步提升港口用能效率。6.10.3 大型港口应鼓励运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系统仿真与预演、设 备智能诊断与评估、装卸机械视觉与自主控制、绿色能源管理系统等先进技术,建设现代智慧港口。7 航道工程设计7.1 一般规定7.1.1 航道工程应优先采用生态影响较小的航道整治技术与施工工艺,积极推广生态友好型新材料、 新结构在航道工

38、程中的应用。7.1.2 航道设计应根据环境影响评价的要求对工程区生态结构实施区域开展补充性生态环境调查,提 出工程河段绿色建设要求。7.1.3 航道工程平面布置应统筹考虑航道整治效果和流域生态保护。97.1.4 航道工程应保持河流纵向连通、水岸横向交换和垂向透水,保持毗邻水域水体交换功能。7.1.5 绿色航道设计应符合 JTS/T 225 的相关规定。7.2 疏浚工程7.2.1 疏浚设计应考虑生态要求,减少施工对水生生物的影响。7.2.2 疏浚不应过度改变河道水流流态和泥沙运动规律,不应引起河势显著变化。7.2.3 疏浚土宜进行综合利用,可用于陆域回填、生态护坡、围堰工程等,品质良好的疏浚土可

39、用作 工程建筑材料。7.2.4 同一河段工程项目间疏浚土可进行统筹调配,相互实现土方平衡。7.2.5 抛泥区、储泥坑、弃渣区选址应避开环境敏感区,并应取得主管部门的批准。7.3 护岸工程7.3.1 护岸工程应随坡就势,保持平顺自然,避免大挖大填,破坏河岸原始生态。7.3.2 护岸结构形式应结合河道特性、水文条件景观状况综合选取,宜选用生态型、亲水型结构。7.3.3 护岸宜以斜坡式护岸为主,边坡高度较大或过水断面不足时,可采用直立式或混合式护岸。7.3.4 斜坡式生态护岸可选用以下结构型式:1) 钢丝网石笼3);2) 预制混凝土块4);3) 土工材料复合种植基5)。7.3.5 直立式生态护岸可采

40、用以下结构型式:1) 格宾挡土墙6);2) 生态砌块挡土墙7);3) 加筋土挡土墙8)。7.3.6 护岸的陆上部分应结合生态和景观要求选用适宜植物生长的结构。对于斜坡式护岸,宜在水位 变动区以上种植植物;对于直立式或混合式护岸,宜在常水位以上种植植物。7.4 航标工程7.4.1 航标材料应符合安全、环保要求,金属结构的航标应进行防腐处理,并满足有关防腐技术标准 要求。7.4.2 浮标浮具宜采用玻璃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等新型聚合材料代替传统的钢质材料, 提高航标耐久性。7.4.3 航标灯光控制宜采用 GPS 同步闪控制技术。7.4.4 航标电源配置应遵循经济、可靠、节能、环保和

41、便于维护的原则。7.4.5 航标电源应根据航道自然条件、航标养护工作条件和航标灯器类型配置,合理选用蓄电池或空 气电池,辅以太阳能板、风力发电、水力发电等自然清洁发电设施补电,加大对清洁能源的利用。注 1:适用于岸坡土体稳定性差、水流流速较大的岸坡,也常用于水位消落带、河道凹岸、险工段以及护坡护角等部位。注 2:适用于当地缺乏石材的地区或景观要求较高的河岸。注 3:适用于壤土丰富、边坡稳定性较好,受雨水冲蚀或水流冲刷较小的坡面。注 4:适用于石料丰富、水流冲刷严重、高度较大的岸坡。注 5:适用于石料缺乏、河道拓宽困难且景观效果要求较高的城镇区域河岸治理。注 6:适用于水位变幅小、水流缓慢的库区

42、航道边坡。107.4.6 航标运行状态监控和控制宜采用遥测遥控技术。8 水上服务区设计8.1 一般规定8.1.1 水上服务区为内河高等级航运基础服务设施,应根据其服务范围内船舶交通状况、规模等级、 航运管理需要等因素综合确定其功能设置。8.1.2 水上服务区布局应与内河航道、港口等规划相协调,并符合航道整治、通航安全及防洪等要求。8.1.3 水上服务区应选择河势、河床及岸线稳定、水流平顺、水深适当、水域面积大的航段,并具备 船舶安全回旋的条件。8.1.4 水上服务区设计应遵循功能合理、资源节约、安全环保的理念。8.1.5 水上服务区应根据国家土地和环保政策规定,节约使用水陆域资源,并适当留有发

43、展余地。8.2 功能设计8.2.1 一般服务区应具备船舶停靠、物资补给、污染物接收和航运管理服务功能,综合服务区还宜具 备航道应急保障、船舶应急维修和船员生活服务等功能。8.2.2 水上服务区应设置岸基供电设施,在船舶停靠期间为船舶提供电力供应。8.2.3 水上服务区应具有接收和转运船舶油污水、生活污水和固体垃圾的功能。8.2.4 水上服务区宜建设供船员休息、购物、就餐、通信、住宿的生活配套设施。务,或办理船舶保险、航运、物流、船舶交易等金融服务以及港航政务和违章处理服务等。8.2.6 无陆域的趸船或固定平台水上服务区宜配置A接收固体垃圾的起吊设备和接收污水的暂存罐。118.2.5 水上服务区宜建设水运信息服务平台,为船舶提供通航通告、水位、气象、安全应急等信息服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港口码头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办理中)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