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听障人士社交媒体使用强度对其情感支持影响研究_曹莹.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457067 上传时间:2023-10-11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1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听障人士社交媒体使用强度对其情感支持影响研究_曹莹.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听障人士社交媒体使用强度对其情感支持影响研究_曹莹.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听障人士社交媒体使用强度对其情感支持影响研究_曹莹.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3新媒体研究APPLICATION RESEARCH 应用研究 1 问题提出世界卫生组织最新调查显示,全球约有 4.66亿人口患有听力损失(占世界人口的 6.1%),预计2030 年增加至 6.3 亿,2050 年可能会超过 9 亿1。由于听力受损,听障者的社会认知、人际交往等能力得到削弱,社会适应能力总体较低2,由此带来的社会归属感、认同感和情感支持的缺失问题亟须社会重视。情感支持一词最早源自国外学者沃斯伯格F(VosburguF),他将病人在医治过程中得到的情感上的帮助定义为情感支持3。身体缺陷使听障群体的社会交往范围和方式受到限制,来自外界的情感支持也在社交受限中远低于常人。调查发现,

2、由于缺少社会交往,部分听障人士知识面狭窄、语句表达不通顺、思维水平发展滞后,并且猜疑心重、自我价值感和效能感低下、缺乏信任和沟通的信心,甚至产生心理问题4。随着以网络信息技术为依托的新媒体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社交媒体为听障人士提供了更大范围的交往方式和情感支持。通过使用社交媒体,听障人士的社交方式和范围得以改变,有更多渠道和机会融入社会。本文从听障群体研究与社交媒体研究的交叉领域着手,研究社交媒体环境下听障人士情感支持水平,以期从听障者的角度出发了解社交媒体如何影响其社会交往和社会支持。2 理论梳理听障群体长久以来始终缺乏话语传播权利。新媒体的出现不仅是残障群体融入社会的途径和手段,更是他们充

3、分获取情感支持的契机5。梳理残障研究文献发现,国内外众多学者从功能主义角度出发研究了新媒体对听障人士的物质帮助,因而本文旨在研究梳理社交媒体环境下听障人士获取的情感支持状况。2.1 可承载的媒介社交媒体下的社会融入谭天、张子俊等结合我国社会现状认为,随着互联网为主的新媒体时代到来,人类社会的联系极大程度得到加强,社交媒体充分发挥了自身在社交关系上的连接作用6。正如杨有弟所述:“聋人是社会上的特殊人群,他们的根本问题不是耳聋,而是由于耳聋所带来的沟通障碍。聋人由于听力缺失所造成的结果,还在于社会交往的障碍,表现出很大程度上的交往剥夺。”显然,社交媒体所带来的强有力的社会交往作用,一定程度上消弭了

4、听障人士社会交往阻碍7。国内研究中关于听障人士的社会融入文献数量众多且多集中于心理学、社会学领域。刘晓红从心理学角度探讨了听障青少年群体融入社会的问题,提出培养听障青少年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多角度策听障人士社交媒体使用强度对其情感支持影响研究曹 莹,章 强摘 要 随着科技的进步,互联网时代社交媒体的出现与发展大大改变了听障人士的社会交往方式和心理状态。为探讨这一背景下社交媒体使用强度与听障人士情感支持的关系,以听障人士为调查对象,从听障群体与社交媒体的交叉领域着手开展研究。研究认为,听障人士的社交媒体使用强度与情感支持得分呈显著的正相关,同时内部社交媒体使用强度和情感支持具有显著差异性。关键词 听

5、障;社交媒体;情感支持;社会交往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3)01-0023-04基金项目:本文系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安徽省残疾人融合教育优质发展研究”(项目编号:AHSKQ2021D80);中国残疾人联合会2022年度中国残联研究课题(课题批准号:22&ZZ0014)。作者简介:曹 莹,安徽大学,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为社会工作。章 强,安徽大学,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为社会学。DOI:10.16604/ki.issn2096-0360.2023.01.0022023年第1期 NEW MEDIA RESEARCH24新媒体研究略8。涂晓琴等探讨了融合教育模

6、式下听障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生活事件和社会支持的现状,旨在为融合教育模式下开展听障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9。郭伟婷等以两种视角详细阐明了社交媒体对听障人士融入社会的支持途径5。罗倩则对听障青少年社交媒体使用与社会融入的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整理综述,提供了大量研究材料10。2.2 新时代的推力社会交往的习惯转变刘姝秀从媒体学角度提出:“我国社交应用已经不再满足于过去单纯的即时交流通讯功能,转而渐渐与视频、图片等相融合。”11现今网络信息大多以图像化或文字化形式传播,引发公众交往习惯转变,大大便利了听障人士。郭伟婷、姜洪伟提出社交媒介可以给听障人士提供一种“修复”残障的方式,新媒体使残障人能够

7、以非残障的形式呈现自我,匿名的环境也给予了残障人士正常交友的安全感。当网络空间的平等交流成为可能,他们的情感支持获取也将同健全人一致途径得以实现。2.3 自发性的投入情感支持的主动追求薛锦谊从传播学角度提出社交媒体发展与听障人士获得情感支持的联系与矛盾,即社交媒体在满足了听障青少年情感需求的同时也对听障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2;陈静等通过社会学调研发现,听障学生由于缺乏与听人同伴有效的人际沟通渠道,往往只倾向于与同样是听障的同学交往13。但事实上听障人士充满了与听人交往的渴望14。胡雅梅认为许多聋人工作和生活在听人群中,更加渴望融入主流社会,但由于沟通的障碍,通常更加孤独寂寞,找不

8、到社会归属感,而对于在聋人群体中满足归属感的需要是既渴望却又排斥的15。由此可见,互联网等新媒体逐渐赋予听障人士表现与展示自我的能力,使其与外界的充分交流成为可能,过往的压制也使得听障人士拥有更强烈的交往需要,其往往会主动寻求更多的情感交流。社交媒体实际上为听障群体的自我表达与自我发展提供了一个契机,为其独立人格的塑造与修饰提供了充分条件,多方面信息的积极反馈也满足了听障人士自我塑造过程中的情感支持需要。3 研究方法3.1 研究对象本研究选取听障人士为调查对象,开展问卷调查,收集研究样本,主要通过网络发放在线问卷,结合线下访谈,在安徽、四川、广东、山西等 25个省市发放问卷样本共计 344 份

9、,有效样本数 324份,有效率为 94.2%。其中男性 163(50.3%)人,女性 161(49.7%)人。3.2 研究工具3.2.1 社交媒体使用强度量表翻译并修订 Ellison 等针对美国大学生使用facebook 强度编制的社交媒体使用强度量表16,共8 个项目。将个体在这些问题上的得分转化为标准化分数并计算其总均分,分数越高代表个体社交媒体使用强度越高。该变量的 Cronbachs 系数为 0.753,信度良好。3.2.2 情感支持量表采用并修订由梁晓燕博士编制的网络情感支持量表,共有 14 个项目,包括压力释放、关心理解、鼓励支持、关系建立 4 个维度,得分越高,网络情感支持水平

10、越高。该变量的 Cronbachs 系数为 0.856,信度良好。4 调查结果与分析4.1 听障人士社交媒体使用强度和情感支持的内部差异性分析调 查 结 果 显 示,社 交 媒 体 使 用 强 度 得 分(2.890.56),情 感 支 持 得 分(3.170.68),其中压力释放得分(3.170.76),关心理解得分(3.100.92),鼓励支持得分(3.210.76),关系建立得分(3.200.86)。说明听障人士使用社交媒体的强度处于中等水平以下,但是其情感支持程度处于中等水平。为进一步检验听障人士社交媒体使用强度和情感支持在人口统计学上的差异,通过采用 t 检验、F 检验进行差异分析,

11、结果发现,听障人士内部社交媒体使用强度和情感支持具有显著差异性(见表1)。从性别上看,女性在社交媒体使用强度和情感支持的得分均显著高于男性,表明女性听障者社交媒体的使用时间更长、好友数量更多以及社交媒体融入个体生活的程度更高,获得的情感支持也更多。从年龄上看,20 岁 35 岁听障人士社交媒体使用强度和情感支持的得分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20岁 35 岁的听障者,一方面没有低年龄段过重的学业压力,另一方面也不会像高年龄段使用电子软件时力不从心,能够更自如地利用社交媒体进行社会交往以及娱乐性、学习性活动,因此情感支持得分更高。从听力残疾程度上看,听力残疾等级为四级的听障人士在社交媒体使用强度和情感

12、支持的得分显著高于其他听障者。可见听力缺陷程度确实影响着电子产品的使用以及情感支持的获取,听力状况越好的听障者,使用社交媒体越便利,情感支持水平越高;从工作情况上来看,有临时工作的听障25新媒体研究APPLICATION RESEARCH 应用研究 者在情感支持的得分更高。担任临时工的听障者既有机会与更多人接触和社交,又有较为充分的时间与他人维持关系、释放压力,在获得情感支持方面更具优势。4.2 听障人士社交媒体使用强度与情感支持的显著相关性分析将听障人士各变量与社交媒体使用强度、情感支持得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发现,社交媒体使用强度与情感支持得分呈显著的正相关,听力残疾程度和社交媒体使用强度呈

13、显著的负相关,与已有研究结果一致。将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听力残疾程度和工作情况作为控制变量,社交媒体使用强度为自变量,情感支持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社交媒表 1 社交媒体使用强度、情感支持的人口学差异性检验项目人数社交媒体使用强度情感支持MSDMSD性别男1632.770.482.890.50女1613.010.613.470.72t值-3.909-8.400P值0.0040.001年龄小于20岁402.810.582.980.5520岁35岁1742.940.613.310.7936岁50岁742.880.453.020.5750岁以上362.700.463.060.16F值2.1

14、955.058P值0.0890.002LSD23,1,424,3,1听力残疾程度一级402.980.713.150.67二级1122.910.473.140.67三级1172.860.533.170.63四级313.000.603.520.70不清楚242.600.702.950.85F值2.3372.763P值0.0550.028LSD41,2,3,543,1,2,5工作情况有正式工作1342.850.573.210.75临时工1162.900.493.230.62无工作742.930.653.020.63F值0.5302.414P值0.5890.091LSD21,3合计3242.890.5

15、63.170.682023年第1期 NEW MEDIA RESEARCH26新媒体研究体使用强度对情感支持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0.575,t=13.958,P 0.001)。结合调查数据及线下访谈结果,研究观察发现在听障者的手机上有着功能各异的社交媒体软件并且使用频繁。而“音书”作为专为听障人士设计的沟通软件,在极大程度上便利了获取信息、与人交流等。此外,社交媒体为听障者搭建社会交往的实践平台,比如在朋友圈互动,在贴吧上留言等。李先生表示:“自己有时在朋友圈倾诉烦恼,有时会分享日常,有时会关注朋友的评论。”多种多样的社交媒体给予听障群体更加广阔的空间与机会,使其一定程度上可以突破听力缺

16、陷的桎梏,通过在网络上与他人互动、展示等方式,为其情感支持的获得提供了更加稳定、多元的途径。同时上文数据显示,听障人士社交媒体使用强度总体仍处于中等以下水平,说明其在使用电子产品时确实受到听力缺陷的桎梏。王先生表示:“当有人发送语音信息或者看没有字幕的视频时总是难以正确获取信息,而且在使用时总觉得力不从心,跟不上当今发展的速度。”这并不只是个例,有许多访谈对象都表达了相似的意思。可见听障人士的生理特性和心理特性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交媒体赋权听障人士社会交往,该如何考虑听障群体的特殊性、最大程度地发挥社交媒体的能力,值得深思并尽力寻找结合点。5 总结与反思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和进步,听障人士有更

17、多的机会和平台与社会交流。但我国对残疾人工作的建设落后于经济发展,社交媒体也不能满足听障人士群体的特殊要求。调查结果显示,听障人士通过社交媒体获得了更多的社会资源,但是听障群体自身的桎梏并不能让社交媒体的功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就目前来说,社交媒体大多是基于正常人交往需求而设计出来的,且这些平台具有商业性的因素,没有兼顾听障人士自身的特殊性。因此,社交媒体对于听障人士来说并未带来期望中的情感支持。由于他们对信息的理解偏差和障碍性沟通,数字鸿沟越来越大,反而成为了信息社会的边缘群体。要应对这些状况,必须打破信息沟通的障碍,提升社交媒体可见性赋能,这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的共同维护。本研究发现,听障

18、人士使用社交媒体对其情感支持的影响更多呈现积极作用。我们相信,虽然听障人士在通过社交媒体获取情感支持方面仍然面临着巨大挑战,但只要政府、平台、用户等多元主体共同努力,社交媒体将为听障人士这个群体的社会融入与社会交往带来更光明的前景。同时,我们也希望更多人关注听障人士,在全社会营造和谐的人文关怀环境,多方发力构建良好的残障文化。参考文献1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Deafness and hearing lossEB/OL.(2021-04-01)2021-07-23.https:/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de

19、afness-and-hearing-loss.2 于慧君.新媒体赋权与听障人的社会交往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8.3 姚巧红,闫瑾.大学生在线学习教师情感支持现状调查研究J.数字教育,2022,8(2):33-40.4 韩博雅.小组工作介入成年听障人自身社交能力培养的探索D.贵阳:贵州大学,2015.5 郭伟婷,姜洪伟.隐形到可见:残障群体身份自我建构研究J.残疾人研究,2021(4):55-59.6 谭天,张子俊.我国社交媒体的现状、发展与趋势J.编辑之友,2017(1):20-25.7 梁晓燕,刘华山.青少年网络社会支持的结构探索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0(2):83-87.8

20、刘晓红.让听障生敞开心扉融入社会J.现代特殊教育,2013(10):55-56.9 涂晓琴,戴东红.融合教育模式下听障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生活事件和社会支持的现状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4(8):40-46.10 罗倩.听障青少年社交媒体使用与社会融入研究综述J.东南传播,2018(1):61-62.11 刘姝秀.我国社交媒体发展新趋势探究J.新闻文化建设,2021(5):75-76.12 薛锦谊.听障青少年社交媒体使用对社会融入的影响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2021.13 陈静.听障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7.14 许巧仙,王毅杰.从社会交往看聋人大学生的社会融合:基于某学院的实证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1(10):43-48.15 胡雅梅.聋人大学生身份认同的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5.16 GIBBONS F X,BUUNK B P.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social comparison:Development of a scale of social comparison orientation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9,76(1):129-142.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