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铁道供电技术专业教师教学能力建设研究_王语园.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457009 上传时间:2023-10-11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0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铁道供电技术专业教师教学能力建设研究_王语园.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铁道供电技术专业教师教学能力建设研究_王语园.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铁道供电技术专业教师教学能力建设研究_王语园.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19在高水平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背景下,专业教师教学能力建设是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重要内容。分析铁道供电技术专业教师教学能力建设背景与基础,确立铁道供电技术专业教师教学能力建设目标,明确教师教学能力建设内容以及采取的主要建设方法,通过专业教师教学能力建设,建成一支“双师+双语”的国际化铁道供电技术专业教师队伍,为教师教学能力建设探索路径。“双高计划”是基于高职教育现状与特征所做出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专任教师教学能力的建设是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重要内容,是推动高等职业教1育内涵发展的重要工程,是国内高职教育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反映了时代背景和诉求,不仅可以提升高职教育对国内市场的影响力,也是作为

2、各个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的关键。1 铁道供电技术专业教师教学能力建设基础陕铁院作为“双高”建设单位,将是构建交通强国、推进国际化办学与国际化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铁道供电技术专业对接轨道交通运营维护产业,聚焦“智能供电”发展方向,面向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工、变配电检修工、电力线路工等关键职业岗位。高职院校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质量,关键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能力。通过教师教学能力建设,打造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陕铁院供电专业教师本着“科研服务于教学,科研服务于生产”的思想以及“以科研促教研,以教研促创新,以创新促发展”的宗旨,不仅充分发挥供电专业教师的科研优势,积极

3、参与铁道供电前沿课题。同时,以“四有教师”为标准,实施青年骨干教师培育工程。即对照教师职业发展要求,实施青年骨干教师“6个2”计划,树立2种责任(教育+教学)、参与2种锻炼(下企业+技术服务)、指导2项比赛(创新创业+技能大赛)、建设2类资源(教材+在线开放课)、拜2位师傅(校内+校外)、形成2个成果(教研+科研)。通过担任班主任、帮扶贫困学生、下企业锻炼、开展技术服务、编写教材、制作在线开放课、指导创新创业和技能大赛为抓手,校内师傅传授教学经验教学方法,校外师傅传授工匠精神实践能力,使青年教师一年起好步,三年站稳讲台,五年成骨干,十年成名师。积极探索大师名匠领航,“双师+双语”双提升,培养“

4、能说会教”的国际化教师。横向校企联动培养提升教师实践技能,在校企合作单位建立教师工作站,保证教师下现场轮训不少于6个月,纵向发力培养团队科研攻关能力。开展各类培训,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打造高水平“双师型”专业教师教学团队。依托学校国际交通学院,与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合作,专业教师参加了外语培训学习,强化了专业外语训练。铁道供电技术专业教师先后2次赴肯尼亚开展对外培训,提升了教师双语教学能力。然而,在铁道供电技术专业教师教学能力建设过程中,仍需关注以下问题。第一,高职院校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基石,在新时代背景下,教学质量作为高职院校培养专业人才的关键环节,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5、。目前我国的高职院校的教师数量仍旧不足,随着高职院校扩招,师资力量不足将成为显著问题。同时,随着企业的飞速发展变化,课堂上讲授的传统知识与技术可能逐渐落后于行业,应及时做出调整更新,但教师的教学过程及课程结构的惯性较大,调整和改变不够灵活。第二,“双高计划”背景下教师教学能力建设任重而道远,亟需加强教师工程实践教学能力的建设。一支具备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能够打破传统单向教学的壁垒,以双向动态的方式,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相长,为企业及社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第三,在教师协作共同体能力建设方面,完善铁道供电技术专业领域的校企、校际协同工作机制,增强院校与企业间的人员交流和

6、研究合作,深入开展产教融合,促进高职人才的创新能力培养和国际化视野培养。铁道供电技术专业教师教学能力建设研究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王语园 王田戈 陈 凯 学术研讨1202023年 第 1 期第四,在教师对接职业标准的课程体系构建能力方面,以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以形成师资队伍教学能力建设长效机制。“1+X证书”制度为前提,构建以专业教师为基础、以校外专家(2)根据专业特点制定专业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方案,形成为核心、以兼职教师为骨干、以早期毕业生为纽带的长期稳定专业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激励机制。定期开展职业教育理念培的合作联系网,专业教师随时获取企业改革发展、岗位技能需训、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骨干教师

7、境外培训研修,切实提升求的信息,以及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等,随时调整教学计教师教学能力,保证教师的质量和素质。划、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等,把握铁道供电技术人才的培养方(3)与相关企业及院校建立协作共同体,构建“三层次递向,实现学校与企业“零距离对接、零障碍沟通”。进+全时空育训+多功能一体”实践教学体系,“三层次递进”第五,在教师模块化教学能力方面,“互联网+”时代给教是指将实践教学项目分三层进行设计。以电工、电子等专业基育带来了变革,专业教师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备课,采用础课程打造第一层基础实践能力;以牵引变电所检修等专业课多种形式的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程打造专业应

8、用层实践能力;以顶岗实习等综合实践教学课程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将最新研发成果应用于教学,同时把教打造创新拓展层实践能力。“全时空育训”是指实践教学基地育成果及时转化为生产力,从单一技能型人才培养迈向全面综全时空育人,课内理实一体与课外自主训练相互补充、真实设合型人才培养。备与虚拟仿真相互配合、校内与校外实训基地合作育人、线上指导与线下实践相结合的全时空实践教学基地。“多功能一2 铁道供电技术专业教师教学能力建设内容铁道供电技术专业教师教学能力建设目标:建设一支“双体”是指融实践教学、技能竞赛、技术服务、创新创业、教育师+双语”的国际化铁道供电技术专业教师队伍,全面提升教师培训、技能鉴定、技术研

9、发等多功能为一体。高标准打造铁道教学能力。与企业开展多领域、多形式的合作,实现双方资源供电技术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基地,持续提升教师实践教学的有效配置,为人才培养提供基础。通过教师教学能力建设,能力。形成师资队伍教学能力建设长效机制,促进实践教学能力提(4)构建专业课程思政体系,提升专业教师课程思政教学升,思政教学能力提升、双语教学能力提升和创新能力提升。能力。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将课程思政、职业技能标建设内容:打造“长江学者+全国劳模”领衔的高水平专业准融入专业课程,促进“1”与“X”的有机衔接,提升专业教教学团队,形成师资队伍建设长效机制。与铁道供电技术专业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领域的

10、企业及院校建立协作共同体,践行校企合作共建共享共(5)打造“双师+双语”的国际化教学团队,提升专业教赢理念,高标准打造一流铁道供电技术实践教学基地,提升教师“双语”教学能力。依托学校国际交通学院,与西安外国语师专业实践教学能力。校企共同研究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合大学合作,组织教师参加外语培训学习,强化专业外语训练。理地将课程思政、职业技能标准融入专业课程,促进“1”与建设一支了解国外文化,以双师素质教师为主体,品德优良、“X”的有机衔接,提升专业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加强外语技术过硬、结构合理的“德技双馨、专兼结合”的“双师+双培训,提升专业英语水平。建设一支了解国外文化,以双师素语”的教学团

11、队。质教师为主体,品德优良、技术过硬、结构合理的“德技双3 铁道供电技术专业教师创新团队建设思路馨、专兼结合”的“双师+双语”团队,提升专业教师“双语”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方案为指导,主动适应铁路行业教学能力。发展需要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要求,铁道供电技要解决的教学问题:术教师教学能力建设按照“校企合作、师德高尚、结构科学、(1)教师教学能力的管理体制和认证标准制度在高职院校特色鲜明”的原则,紧抓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机遇,仍处在探索阶段,缺少成熟经验,需要明确目标任务、基本原开展广泛的社会调研,以教师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为基础,聚则、必备条件、认证标准以及保障措施,既要为各项工作开

12、展焦铁道供电技术专业发展,依托校企合作,校企重构课程体系、制定完善课程标准、建设优质教学资源(教材),分工协提供一定的准确性,也要为教师自主创新和探索留有一定创新作开展模块化教学,开展“三教”改革,服务“1”与“X”有空间。机衔接。以教师教学能力建设促进专业建设,通过制定选拔、(2)铁道供电技术专业的教学内容需要根据技术进步和企考核及激励机制保证教师培养质量,建设一支可辐射带动全国业需求不断更新,而专业教师大多从高校毕业直接进入职业院铁路行业院校铁道供电技术专业“双师+双语”的国际化教学团校,对企业了解不够深入,对新技术新工艺的掌握不够及时,队,形成铁道供电技术专业教师教学能力建设模式,带动相

13、关难以将最新技术、新工艺、新工法等融入到教学过程中。专业教师教学能力建设。(3)推进铁道供电技术专业“1”与“X”的有机融合,构在教师教学能力建设实践中拟采用多方评价来客观反应研建对接职业标准且服务于“1+X”的铁道供电技术专业课程体究成效。多方评价最重要的是企业评价,也包括学生评价、行系,将铁道供电技术专业的职业等级标准融入相关课程教学,业专家评价以及项目组自身的评价。只有通过多方评价建设实在促进书证融通的同时,提升教师模块化教学设计实施能力。践的实际效果,才能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立场去全面评价教(4)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技能培育的融合统一,增强师教学能力建设和人才培养效果的优劣,为后期教

14、育教学工作专业教师思政育人能力,创新模块化教学模式,进一步探索以的改进优化提供思路。学生为中心、德技并修的育人模式。4 结束语拟采取的方法及主要特色:在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时代背景下,为提高(1)打造“长江学者+全国劳模”领衔的高水平专业教学专业建设水平,服务中国铁路行业企业对铁路供(下转134页)团队。通过实施教学能力提升工程、科研能力提升工程、社会1342023年 第 1 期体制提供有效稳定的支持,以保证高校在理能力的提高中,必须做到“关键少数”条的闭环管理体系。首先,以互联网为基保持良好课程、永葆创新活力。加强制度与主体之间的动态均衡。在长期的行政管础,构建网上资源共享的平台。

15、其次,根思考,明确学校管理中各个管理机构的职理实践中,各管理机构的观点尤其是“关据教学工作的特点,构建以班级为单位的能和职责,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从而键少数”的思想、意志和作风等都不容小管理小组。三是要在各个行业之间形成一使其在学校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坚特视,而且在特定的时期内,这种影响还会个相互协调的磋商和合作。网格治理的终实行“重心下移”、深化“放管服”、增迅速扩大,所以必须建立相应的制度,以极目的是使学校与学校的各有关单位共同强学校内部活力:确保民主监督,推动教充分发挥“关键少数”的积极性,并对其努力,做到准确、快速、完整地交流、固代会、学生会等利益相关群体多元参与、进行有效的监管,

16、避免出现错误的判断和定,并对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高效的共建共治。把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贯穿于行为,从而保证高校在正确的道路上继续处理。学校管理的整个进程中。要健全以高校规前进。章为指导,遵循法律法规、系统完备、权3.3 加强信息交流,提高管理效率学校要与社会建立有效的信息融通渠责清晰、内容规范、体现学校办学特点的1 张继明.我国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道,并对公众的反应作出正面的反应,实的核心要素及其优化J.现代教育管理,2020高校管理体制。要健全战略规划,法律咨(06).现信息传递从单一的单向流到多元的交询,政策研究,考核监督,加强学校管理2 黄炳超.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实互,以信息化推动管理系

17、统的现代化,用的智力支持。质表征、现实困境与目标指向J.黑龙江管理系统的现代化来支持高校治理现代3.2 建立多元化的管理思想高教研究,2020(02).高校管理体系是由知识性、学理性、化。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3 刘绪.影响民办高校内部治理模式政治性、价值性、情感性等多种要素构成链等技术的支撑下,“互联网+高校管的因素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2021(19).的,高校要建立多元化的政府、市场、社理”将是高校管理工作的一条快捷之路,4 荣司平.我国高校内部治理的权力会三者的协调,考虑到各利益相关者的需而大数据的大量数据将会是高校管理工作结构及实现方式J.高教论坛,2021(06).求,将

18、学生教师、党政管理者、学生家长的一个主要参考。高校要充分利用大数5 眭依凡.关于高校内部治理体系创等都纳入到高校的治理体系中,以达到最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新研究的框架性思考J.华东师范大学学好的效果。要将运行机制、问责机制、奖术,通过重组、流程再造、数据融合等手报(教育科学版),2020(38).励机制等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共建共段,构建新型的大学管理环境。其中,建基金项目:2020年辽宁广播电视大学享和共治的作用,构建起好的书记和校长设以数据为基础的评价与决策系统,以实课题“新时代加强高职院校机关作风建设的交流平台和各治理机构的协商与民主决现科学管理:通过延伸业务链,简化业

19、务的对策研究”(课题编号:2020XB-22)。定过程,从而推动各治理主体的良性协作过程,满足个性需求,实现精细化管理:作者简介:李超凡,男,硕士研究和良性互动,从而提高学校的治理现代打破数据壁垒,消除信息孤岛,实现协同生,盘锦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化。要充分认识到“治理”多方参与的多化治理。职业教育。重互动,将系统的准备变为审视工作环3.4 实现教育教学的网络治理通信作者:孙晓旭,女,硕士研究在学校的治理视野中,大学生的教学节、顺畅运行渠道的过程,并对系统实施生,盘锦职业技术学院馆员,研究方向为工作必须建立起“有教有治”的网络环过程不断进行场景化模拟,增强、改善用职业教育、档案管理。境

20、。要大力推动教学评价的变革,努力建户的体验度。要积极倾听学生的意见,理立“结果评价”、“过程评价”、“增值解他们的实际需要,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评价”和“综合评价”四个层次的评价指才智,使“为民”这个理念渗透到整个系标。健全制度执行、监督检查、考核评统、管理体制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中,真正估、奖惩等多种管理体制,建立一个全链做到“以人为本”。在高校治理体制与治【参考文献】(上接120页)电技术专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建设铁3 王秀云.高职院校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1(05):99-101.道供电技术高水平教师教学团队。通过铁道供电技术教师教学4

21、徐安辉.实施“磨课”教学策略 落实教师专业化能力建能力建设,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科研创新能力,打造基于创新设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21,42(05):26-30.能力培养的师生共创科研创新队伍,建成结构合理、教学能力基金项目:陕西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23年度教育教学改强、专业建设水平提升的教学创新队伍。革研究课题(项目编号:2023SZX319)。作者简介:王语园(1981),男,汉族,陕西汉中市【参考文献】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铁道供电技术教学与研究。1 李贤彬,李敏,杨星焕.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现实困境与实施对策J.教育与职业,2021(19):94-98.2 王宥鑫.高校外语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研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1(05):96-98.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