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如何在数学中做到生活化教学.docx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4568639 上传时间:2024-09-3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在数学中做到生活化教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如何在数学中做到生活化教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在数学中做到生活化教学 一、在生活化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 建构主义的熟悉论从哲学的角度指出:"在现实世界中,可以通过我们的感觉和经验构造我们的学习,也就是人类适应经验的过程,是知识增长的过程。'这就是说,从同学生活出发,从学习平常看得见、摸得着的四周事物开始,在具体、形象的感知中,同学才干真正学习数学知识。如在学习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的时候,可以概括成四句话:"多了要减,少了要加,多减了要加,少减了要减。'关于这个算理的概括,看似十分的精练,实则不然。一些同学在运用时经常出错,究其原因,恐怕是规律的产生脱离了同学的经验结构。 二、捕捉"生活素材',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知识是抽象的,数学的学习是枯燥的。特别是学习计算,同学的情绪更低。为此结合教材特点,同学特点,以及同学的生活环境,让同学在情境中学习,在情境中掌握,是激发同学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的有效手段和方法。例如,在学习《对称图形》一课时,我就利用课件展示同学们熟悉的教学楼引入创设情境,"这样做的房子美丽吗?你们在生活中还看到发哪些东西和它有相同之处呢,同学们的好奇心激发了。这时候,老师提出问题,同学在旺盛的求知欲的驱使下,兴趣盎然地学习新课程,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三、回归"生活天地',提升数学应用能力 儿童头脑中的数学往往就是生活中的再认,概念从生活实际引入,问题从实际得出,最后再回归现实。儿童学习数学是不断地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叶圣陶先生说过,教任何课程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不必须要教的,即孩子自己会学,学了会用,会解决实际问题,光纸上谈兵是没有用的。数学教学如能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加以演练,会有利于踏踏实实地提升同学的能力,使同学发现数学就在身边,让同学熟悉生活中充满了数学,生活真有趣,数学真有趣。现实生活中碰到的实际问题经常是整合着各类信息而综合显现的。我们可以将其引入课堂,让同学在接近实际情境的施行活动中去解决数学问题。如,在教学"熟悉人民币'时,可以模拟超市购物这一生活施行活动,让同学在活动中学习"买卖东西'。通过识别商品,看标价,付钱,找钱等活动,使同学初步学会识别假币,懂得要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用钱的道理,从而也掌握了一定的生活技能。这种模拟生活的施行活动,使同学感到数学的优越性,体会到数学与社会的关系,懂得了数学的真正价值,提升他们真正参加社会生活的能力。 2提升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视听结合,提升同学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老师基本上都是用粉笔在黑板上进行书写来教学。关于数学这门课来说,本身就是有关算术逻辑等相关内容。关于同学来说,这些内容不会像语文那样生动,它们是偏枯燥的,乏味的。所以很多同学在一堂课几十分钟的时间内,很容易转移注意力或者对课程失去兴趣,长此下去,课程知识不能得到掌握,兴趣也跟着下降,那么结果自然很糟糕。所以第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提升同学的学习兴趣,让同学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集中注意力,尽可能多地掌握课程内容,才干更好地提升教学质量。在现代社会的课堂中,多媒体教学越来越多地应用在教学领域,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更好地给同学们展现一个不一样的数学课堂。 比如,我们在讲解相遇问题时,如果是传统的教学,老师们只能在黑板上用一条直线加上几个节点来表达,进而来列出式子。相遇问题在小学数学里是一个很重要的数学应用问题。所以让同学能够更好地理解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在多媒体教学中,老师可以提前做好课件,通过PPT或者是视频的格式再现这样的数学问题,通过视觉的直观感受,比起黑板上的直接几个点,给同学会留下更深入的印象。这样的教学模式也会让他们觉得新鲜并且有趣味。所以,视听结合是提升同学兴趣的一个方法。 优化教学目标和教学手段 作为老师来说,首先应该是对教材非常的熟悉。每次上课前应当花费相应的时间进行备课。备课是非常重要的一步。老师们应该依据同学对接纳新知识必须要的时间来确定一堂课的知识点内容,而不是一味的进行讲解,想要早日完成课堂教学内容。老师的对象是同学,让同学听懂理解才是根本,而不应该站在自己的角度去完成一项任务。老师应确定自己每堂课的教学目标,希望同学达到一个怎么样的学习状态,来制定每堂课的内容多少。 除此之外,老师应不断的开拓革新自己的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都是老师讲,同学听,老师牵着同学走,但是,我们要知道,同学也是重要的课堂主体,我们应该着重发挥同学的主观能动性。在课堂中,同学的注意力和精力是有限的,没有一个同学会从头至尾投入百分百的精力在课堂上。如何集中同学的注意力便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老师们可以在课堂上多增加一些互动。比如,一个知识点讲完可以布置一些相应的题来学习。在此之前可以预先设置一些奖励机制,以在课堂上回答问题的多少来构成积分,每周或者每月,可自行去安排一段时间进行统计,为前几名的同学颁发奖励。奖励是前提,有奖励会激发同学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3培养同学数学学习兴趣 以施行增进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育之父赫尔马特说过,任何个体在获取知识时,其兴趣都要发生四个阶段的变化即注意、期待、探究和施行。可见最后要真正获取和巩固学习数学的兴趣只有通过同学自身的施行。我们的数学教学要在立足课堂教学这个主战场的同时,建立一个开放似的课程体系,从同学出发组织教学,让同学在施行活动中,加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我通过开设数学活动课等形式,培养同学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教学《统计知识》时,让同学统计学校内的事物;在教学完《年、月、日》知识时,让同学自己动手制作2008年的年历;在教完《长、正方形面积》时,让同学动手测量生活中的长正方形面积通过一系列的施行数学活动使同学感觉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消除了对数学的厌倦感,调动了同学学习数学的兴趣。几年来的教学施行证实,深厚的学习兴趣可以激发同学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同学勤奋学习,有效地发展了同学的智力,教学质量得到了大的提升。 通过电教手段,激发数学学习兴趣 我们都知道,由于应试教育的原因,使得很多孩子认为数学是枯燥无味的。一提起数学课,仿佛就是无休止的计算。其实,数学应该是小学阶段最容易吸引同学的有趣的科学。因为它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还有较强的人文性,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在教学中,我就灵活运用各种手段,如肢体语言,课件、录音录像,简笔画,故事表演等等,再现教学内容。 电教媒体可以提供形象、直观、生动的视觉画面和听觉刺激,对培养同学的学习兴趣有独特的效果,它能让学充分感知事物,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引发同学的积极思维。利用多媒体教学,有着其他教学方法无法替代特别作用,多媒体的动感强,色彩对比显然,比其他教学手段更富有吸引力,它可轻易地展现那些传统方法难以讲清楚的教学内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其优势。 4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营造学习气氛,调动同学积极性,激发同学思维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引起同学的兴趣之后,才干充分发挥同学的积极性,才干有效激发同学的新思维。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把同学的情绪引进与学习内容有关的情境中,激发同学探求的迫切愿望,让他们主动动脑思索,动口表达,主动地获取知识,从而达到培养逻辑思维的目的。 例如,在讲解"乘法运用'一章时,老师可采纳讲故事的方法进行教学:"有一天,森林里要开动物表彰大会,奖励这一年工作努力的动物,奖品是每人一双鞋。但是狮子国王为准备多少双鞋的事情十分忧愁,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获得奖励的动物有兔子、青蛙、斑马、袋鼠、骆驼。狮子算了好长时间也没有算出来,同学们你们能不能算一下一共必须要买多少双鞋啊?'利用这样讲故事的方式显然可以吸引同学的注意力,激发同学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就会试着去思索、解决数学问题。由听故事到思索问题再到听教师讲解最后再思索问题,每一步都按部就班,最终达到豁然开朗的心境。 基于同学思维发展的规律特点,重视思维过程 小同学正处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不同年龄的同学有其不同的思维特点。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依据同学思维发展特点有意识有计划地培养思维能力,才干收到优良的效果。例如,低年级同学年龄小,由于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在教学时就要多结合操作,引导同学分析比较,找出规律性知识或解题的方法。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教师先让同学动手摆学具,用圆片当作苹果和盘子。先摆:把10个苹果平均放在2个盘子里。同学很快分好,每个盘子里放5个。再摆:把9个苹果平均放在2个盘子里。 同学们感到麻烦了,一个个小手举起,有的说:"教师,我每个盘子里放5个,不够了。'有的说:"老师,我每个盘子里放4个,还剩一个。'在同学摆学具的基础上,教师再联系生活进行讲解。通过同学动手施行,对分的结果有充分的感知,就为建立有余数除法的有关概念,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思维方式打下很好的基础。随着年级的增高,同学抽象思维得到发展,教师就可以放手让同学独立思索,发表看法,互相评价。总之,教学时要重视同学的思维过程,但是又要依据同学的年龄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逐步提升同学的思维能力。 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