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数字人文视域下国际中文教育传播体系创新建构_段鹏.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456700 上传时间:2023-10-11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4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字人文视域下国际中文教育传播体系创新建构_段鹏.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数字人文视域下国际中文教育传播体系创新建构_段鹏.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数字人文视域下国际中文教育传播体系创新建构_段鹏.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数字人文视域下国际中文教育传播体系创新建构摘要科技赋能教育手段日新月异,国际中文教育及其传播面临着全新挑战。从数字人文研究视角出发,聚焦国际中文教育传播创新体系的新问题和新样态,探索融合数字化、智能化及人文特性的跨学科协作的创新路径,以期为我国国际中文教育传播体系创新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及方法借鉴。关键词国际中文教育;数字人文;科技赋能;数字化;智能化段鹏当前,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需要深刻认识和把握教育的先导性、全局性、惠民性、经济适应性和改革创新性。国际中文教育在学科及事业的双重层面进入了数智教育迎机会、传统教育待转型的历史新阶段。加之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科技应用日新月异,如何解

2、决国际中文教育自身的矛盾和问题,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高质量完成国际中文教育的数智化战略转型,从而承担起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经济发展,加强中外人文交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任,至关重要。科技赋能:把握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数字人文”模式培养时代新人需要新文科,新文科建设是实现人文社科发展从学科导向转向需求导向、从文理分割转向交叉融合、从适应服务转向支撑引领的重要方针。近年来,在新一轮科技产业革命的催动下,人工智能、数据处理、其他计算机科学理论及技术在人文社科领域的嵌入程度日渐加深。作为计算科学与人文社科相结合的理论研究模式,“数字人文”是现代计算机科学技术深入应用到传统

3、人文知识领域的新型学术模式、组织形式及文化模型,外在表现为一系列合作性研究、教学及出版等跨学科活动。它自身经历了从数字文本单一模式到多媒体、元数据及静态环境相融合的多元模式的过渡,从文学语言研究领域到哲学、社会学、教育学等诸多学科领域的扩展。数字人文模式的核心内涵在于将“计算”手段与“人文”目的相结合,两者协作并重。本质上,它是一种新文科知识生产方式,其用途在于通过提供数据、技术及相关工具的解决路径来挖掘传统文科无法或难以得到的新观点、新线索。众所周知,传统的文科研究范式存在缺乏数据支撑、可验证性差等问题,特别是面对批判主义和经验主义二元对立的境况时,借助数字人文研究模式恰可弥补单一模式下人文

4、社科研究的短板与不足。如何把数字人文模式引入到国际中文教育传播创新研究领域,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无疑是在我国新文科建设过程中发挥其在学科交叉领域的“融合剂”作用。数字人文模式不仅涉及数字统计和分析,更重要的是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跨学科路径解决语言教育和人文交流的现实问题,进而展开教育理论及实践的多视角反思和多维度评估。透过数字人文视域审视国际中文教育传播体系创新,实际是在以跨学科协作的方式探索新时代新阶段国际中文教育在“学科”层面的理论发展,在“事业”层面的创新路径,以及在“传播”层面的效果评估和标准检验。全面增强教育科技赋能,构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教育创新体系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

5、开放意识和全球竞争力的时代新人,并促进高等文科教育交叉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在技术、人文与社会的关联视角下建立中文国际传播创新体系,是国际中文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技术是推动媒介进化的核心动力之一,将数字人文研究应用于国际中文教育领域正是一个“教育媒介化”的元过程。国际中文教育传播体系创新所涉及的数字人文模式,既包括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的“数字化”部分,又包括基于认知神经科学的“智能化”部分。科技赋能提高了语言文化“授”教者和“受”教者获取信息和相互交流的能力,并有助于实现基于大量语料库储存和数据库计算分析而进行的跨时空传播。24数字基石:构建数字化国际中文教育传播创新体系在大数据和云计算

6、的技术加持下,构建国际中文教育传播创新体系不仅仅有助于传播汉语及中华文化,更重要的是以“中文”为基础的多渠道扩散,包括带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就业和人文交流等全范围、多层次、宽领域的跨区域活动。借助数字技术及媒介手段,“授”教者可以收集和分析“受”教者的非结构化数据,研判其学习行为及心理需求,从而给予学习者即时性、个性化和可视化反馈,帮助其适时调整学习方式,以此提高数字教育教与学的双向效率。在中文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精确了解教学方式方法的不足,基于大数据分析选择差异化的教学模式更易于缓解双向交流的“供需”矛盾,突破跨时空传播的“文化”壁垒;在中文教育教学质量评估过程中,可以通过海量信息数据的收集

7、,对学习者的教学信息接收行为、接收心态、接收效果等进行筛查比较,对数据呈现出的特性进行一般规律总结及理论模式建构,从而有针对性地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学习兴趣、促进师生关系和谐、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进而推进国际中文教育传播创新体系优化升级。面对全球范围内中文教育传播的迫切需要,教育主体应结合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分门别类、因材施教,同时对不同时空“受”教者及其接受行为进行规律总结,构建国际中文教育传播的本土路径。此外,借助量化模型的方法分析归纳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实时完善与跟进,通过对个案的量化调查或模型搭建,全方位呈现该地区国际中文教育事业的传播样态,进而在其他地区进行本土化推广。但目前此

8、类方法仅适用于相关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受”教者配合度较高、机构化和专业化程度较高的教育组织或机构执行。虽然目前国际中文线上教育仍存在配套设施不完善、本地化程度不足、环境沉浸感不充分等诸多问题,但运用数字技术手段跟踪学习进度、评估学习效果、为学习者提供数字教育学习方案的功能已渐趋成熟,并在国际中文在线教育平台上付诸实施。随着我国数字技术应用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数字化体系的不断完善,包括慕课、录播、直播和翻转课堂等在内的多元化数字教育模式将为我国教育事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智能导向:构建智能化国际中文教育传播创新体系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旨

9、在通过探索人类智能活动规律,构造模拟人类行动能力、感知能力及认知能力的人工系统来替代需要人的智力才能胜任的行为。“人机结合”“人机互动”拉近了人与机器(或软件程序)的距离,重塑了人在社会传播活动中的身份,并构建了一整套具有互动性、个性化和沉浸式特性的媒介体验环境。人工智能教育是指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系统在教育领域的融合发展,它包含多层次的人工智能教育体系。随着人工智能教育由单一式辅助教学向多场景核心教学的过渡,高度个性化、交互性的“智适应”教学形态渐趋成型。智适应教育是以因材施教为目的,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针对受教育者差异化的个体特征提供个性化学习方案的教育模式。目前应用于国际中

10、文教育的人工智能技术主要分为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和人机交互三类,包含语音识别、深度学习、手写识别、文字识别和语音合成等若干技术。具体而言,在涉及“如何教”的教育环节,为了简化教学程序、便捷教学管理,分析型人工智能技术被应用于大学教育管理系统。在涉及“教什么”的教育环节,为了建立动态智能教育资源平台,人工智能技术被用以辅助制定教学大纲、编写教学材料、设计教学活动等。比如,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系统性学术文献综述的自动生成,协助科研工作者整合跨学科文献资料,还可筛查剽窃和滥用数据等行为来支持科研成果审查。与此同时,高等教育承担起人工智能应用领域关于公平、伦理、隐私和数据所有权等问题的认知教育功能。

11、在远程教育方面,通过人工智能和情绪识别技术,教师可以实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从而及时调整授课方法,最大程度上提升学习效果。数字教育与认知神经科学的结合减少了线上教育缺少情境、共在感不强、互动性弱的不良效果。例如有研究发现,只有在新知识与学习者的先验知识建立连接的情况下,面对面教学的师生脑间同步才优于网络在线课程。认知神经科学除了对学习效果进行具象监测外,还可应用于学习参与度的主观影响因素的评估上。它不仅有助于“授”教者通过善用技术改进教学,也可督促教育双+25方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及时做出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的适时调整和改进,这将为国际中文教育传播体系的提质增效发挥巨大价值。人文溯源:掌握国际中

12、文教育传播创新的文化密码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其本质在于传播知识和文明,而传播是极富人情与人性的社会活动,这就要求重视并适当引入国际中文教育在人文意义层面的传播机理的考察,即从数字效果和人文意义两个层面、实证主义和人文主义两种范式出发,借助数字人文研究模式建构思辨与实证、批判与经验二元辩证结合的传播创新体系,从而为我国国际中文教育事业高质量创新发展提供新思路和新动力。无论是倡议共建共享教育数字资源,或是将区块链技术适用于教育服务,还是借助在线语言教育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都离不开教育的人文根基。以文化人,以教育人,语言教育本身就具备较强的人文学科属性。掌握国际中文教育传播创新的文化密码,首先要发

13、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避免教育思维的狭隘性和研究方法的单一化。除了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方法外,亦不能忽视传统的田野调查、深度访谈、参与式观察、民族志等混合方法。单一模式的研究路径往往容易导致结论性偏差,比如针对教育参与者的问卷调查法存在地域跨度较大、样本数量有限或追踪时间过长等问题,甚至部分研究在主观上缺乏现象背后的成因探索、历时性和共时性的控制分析和跨时空的持续深度研究等。在国际中文教育领域,媒介既可以是相关的教材、考试、课程,也可以是承担教育功能的机构、组织甚至是教与学的海内外个体,因此掌握国际中文教育传播创新的文化密码,还需充分认识并广泛调动社会媒介化过程中教育行为主体的重要性和积极性,从

14、而将数字人文模式真正落实到国际中文教育的实践中。除问卷调查外,对教育参与者进行深度访谈也是获取一手经验性资料的重要途径。通过采用半结构式谈话的方式,一方面对具有特殊身份、特殊学习经历的人进行点对点的访谈挖掘,另一方面对具有群像特征的教育群体进行点对面的交流。在新时代、新政策、新技术的共同推动下,国际中文教育传播体系经历着动态持续的变化过程。其中,学科规划建设、教育资源整合、人才培养模式等议题仍是近年来国际中文教育研究领域关注的重点内容。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构建国际中文教育传播创新体系需要数字路径和人文视角的双重加持。数字人文的努力方向是通过数字化及智能化手段解决人文领域的传统痼疾,而

15、不是人文领域的技术问题,更不是所有的问题解决都依赖于数智技术,对此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若问题导向指向“人”的因素,那刻意使用数字技术手段反而事倍功半。比如,目前国际中文教育人才队伍建设仍存在的一些问题,包含人才培养和输送机制有待完善、相关从业者择业就业渠道仍不畅通、培训认证资格体系有待推广等。再比如,数字人文体系在实际搭建的过程中面临些许误区,涉及人文学者的“数字短板”、数字人文与数字社科的混淆、数字人文项目的肆意建设等。诸如此类问题的解决,要求调动教育主体的能动性,坚守人文根基,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进而打造“中文教育”和“中华文化”相融共生的国际传播新生态。人文资源和数字技术的深度融

16、合是未来国际中文教育创新转型的攻坚目标,亦是创新路径。在“人文的数字化”和“数字的人文化”之间寻求平衡点,将数字人文研究模式与国际中文教育实践发展相结合,这是推动当下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首先,兼顾中文教育的历时性和共时性特征,共建共享中文教育数字语料库,以达到样本量足够大、覆盖范围足够广、人为干扰因素足够少的要求;其次,积极引入数据云、虚拟现实、深度学习等新工具新方法,尝试借鉴多学科理论解决人文教育的创新驱动问题;再者,不仅局限于解决固有问题,而要善于利用数字思维方式或数字工具提出并回答新问题;最后,抓住国际中文教育创新改革的历史机遇期,利用数字人文思维对传统中文教育进行“解构”与“重构”。如此一来,既可透过教育行为数据第一时间接收反馈,清晰掌握教育态势及其传播效果,也可在人文视角下把握现象背后深层次的社会、心理及文化动因。本文为2020年度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重大项目“国际中文教育与传播体系创新研究”(ZW20132)、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重大项目“媒体融合背景下国际传播理论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工作室”(SGYP2021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责任编辑:杨婧郭乙妹)26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