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工程实训》
课程标准
一.课程定位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工程实训》是计算机系统维护专业的专业核 心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动手性。该课程依托现有的实训条件与 实训基地,侧重培养学习者计算机组装与系统维护的操作技能,对学 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课程目标
1、专业知识
(1)掌握计算机主机部件与外设的技术指标、工作原理和选购方 法;
(2)掌握计算机硬件组装步骤;
(3)掌握BIOS的基本设置与操作系统的安装使用;
(4)掌握计算机常见软硬件故障诊断和处理;
(5)掌握常用测试软件和维护软件的使用方法。
2、专业技能
(1)具备正确选购计算机配件的能力;
(2)具备计算机硬件组装和检测能力;
(3)具备处理常见BIOS错误信息能力。
(4)具备对硬盘进行分区、格式化操作,安装操作系统的能力;
(5)具备分析处理计算机常见硬件和软件故障的能力;
3、职业素质
(1)培养学生严谨、好学的态度。
(2)培养学生勤于思考、操作规范的良好作风;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5)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爱岗敬业的工作作风;
三.课程设计思路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职业岗位分析、《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工程实 训》在专业课程体系中课程前后衔接情况等,明确该课程整体教学目 标。结合工学结合的高职教育理念与我院实际情况,决定以实验室+实 际工程为学生锻炼平台,突出应用为主的知识点体系,并将所有知识 体系用4个工程贯穿。选取硬件组装、软件安装、故障处理等典型任 务作为教学工程,突出实用性和科学性。
在教学方法上变传统的“讲授”型教学为“做中学、学中做”的 教学模式,实验室即课堂,课堂即实验室,通过工程演示一一独立操 作一一小组讨论一一教师点评一一反应等环节真正做到以行动导向为 理念的工程制教学。
四.课程内容设计和学时分配要求
1、教学内容
序号
教学内容
知识
技能
1
工程一
了解计算机系统
1、了解计算机的开展及应用
2、掌握计算机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
掌握计算机系统结构
工程二
计算机硬件知识
与选购
1、主板和CPU;
2、存储器。
3、机箱与电源
4、显示系统及外设
1、能够根据硬件参数选购主板、 CPU;
2、能够根据硬件参数选购内存、 硬盘、光驱等存储器。
3、学会选购合适的机箱电源、显 示系统和外设。
工程三计算机 硬件安装
1、机箱、电源安装;
2、CPU、主板、存储器安装;
3、板卡的安装,连接线连接;
4、各种外设的连接;
5、掌握BIOS基本设置;
6、掌握常见BIOS错误处理;
1、独立完成电脑整机安装的各个 步骤;
2、能够连接各种外设;
3、熟悉装机的考前须知。
4、能够熟练进行BIOS设置;
5、能够处理常见BIOS错误信息
四
工程四操作系 统及常用软件 安装
1、掌握硬盘分区格式化方法;
2、掌握操作系统(XP、7)的安装方法;
3、掌握硬件驱动程序的安装以及常用 软件安装。
1、能够对硬盘进行分区格式化;
2、能够用GHOST软件安装操作系 统;
3、能够安装硬件驱动程序以及常 用软件安装。。
五
工程五计算机 故障处理与维 护
1、熟悉计算机维修基本常识;
2、掌握CPU、主板故障诊断方法;
3、掌握存储器故障诊断方法;
4、掌握显示系统故障诊断;
5、掌握硬件故障综合分析。
6、掌握操作系统的维护方法;
7、掌握常见软件故障处理。
8、;掌握常用硬件测试工具的操作
9、掌握用工具软件优化系统的操作;
10、掌握数据恢复软件及平安软件的使 用。
1、能够分析处理常见硬件故障;
2、能够综合分析处理一些复杂故 障。
3、能够对操作系统进行维护和优 化;
4、能够处理常见软件故障。
5、能够用硬件测试工具检测硬件;
6、能够用工具优化操作系统
7、能够完成数据恢复操作。
2、工程学时安排
序号
教学内容
学时分配
一体化 学时
讲
课
实验
上机
习题
合计
备注
—
课程介绍
2
2
了解计算机系统
4
4
—
计算机硬件知识与选 购
20
20
计算机硬件安装
12
12
—
操作系统及常用 软件安装
12
12
四
计算机故障处理 与维护
12
12
五
机动
2
2
六
考前复习
4
4
七
期末考试
4
4
五.课程实施条件与建议
1、实施条件
①课程实施硬件条件:
实施地点:一体化教室
设备要求:台式电脑十台用于拆装,要求接近目前市场上主流配 置,大号梅花螺丝刀40把,中号梅花螺丝刀40把,桌子上应铺有防 静电布或者橡胶,另准备十台能开机的电脑用与操作系统的安装。
②师资条件:
教师具备多年电脑维修经验,能熟练拆装电脑和安装操作系统, 熟悉各种配件型号和性能指标,有良好的课堂管理实施能力的双师型 教师。
2、实施建议
教材选用:
本课程选用******作为教材。本教材收跟踪市场最新技术开展, 满足高职教育特点,建议直接采用配套教材,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 不断地对教材进行调整,以希望其更好地起到促进作用。
教师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与手段
实践灵活多样教学方法。应视教学课程及内容的不同,采用多种 教学方法相结合。宏观上采用工程组合作学习、任务分层实施法开展 教学。微观上采用引导探究法、头脑风暴法、六阶段法、引导文法、 角色扮演法实施教学。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组合教学。
(2)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主要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小组之间相互竞争排名加分 的方法,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结反思法。学生完成实验后,应将完成实验的思路步骤做梳理, 将实验过程中容易出错的地方进行提醒,以免下次再犯。
六.课程考核方案设计
本课程期末采取阶段性平时成绩、过程性考核。具体期末成绩总 体构成及比例分配表如下:
出勤(10)
作业(20)
阶段工程测试(40)
课堂提 问及课 堂纪律 (20)
学习态 度(10)
综 合 成 绩
1
2
3
4
5
1
2
3
4
5
6
硬 件 组 装
系 统 安 装
BIOS
计算 机故 障处 理
七.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
1.参考的教学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