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一带一路发展战略题库-综合版
单选题(每小题 1 分,共 50 题) 50 分
1. 在资本主义世界化伊始,国家之间的关系即被打上了(a)的烙印。
√
A、竞争
B、合作
C、开发
D、发展
2. (a)是介于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之间的金融形态。
√
A、开发性金融
B、发展性金融
C、基础性金融
D、战略性金融
3. “一带一路”倡议已吸引(a)多个沿线国家和国际组织表明积极参与的意愿。
√
A、60
B、40
C、100
D、70
4. (a)构成“一带一路”框架下内外联动的抓手。
√
A、自贸区
B、开发区
C、云南
D、上海
5. (a),不仅会改变中国区域发展的现有格局,也会通过欧亚经济的再整合重塑世界的政治经济版图。
√
A、大概念联通
B、大概念连通
C、联通
D、连通
6. 文明(a)是人类历史进步潮流。
√
A、多样性
B、统一性
C、复杂性
D、单一性
7. 中原大地(a),自古是丝绸之路重要省份。
√
A、河南
B、北京
C、辽宁
D、吉林
8. CHINA就是(a)的谐音,昌南是景德镇的旧称,也指瓷器。
√
A、昌南
B、南昌
C、武昌
D、长春
9. “一带一路”彰显了全面深化改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d)。
√
A、中国智慧
B、中国担当
C、中国道义
D、重大目标
10. “一带一路”的战略方向是“五通”,即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a)。
√
A、民心相通
B、官民相通
C、民俗相通
D、习惯相通
11. “一带一路”体现了创造战略机遇的(a)。
√
A、中国智慧
B、中国担当
C、中国道义
D、重大目标
12. 要明确“一带一路”战略的核心要义:(a)。
√
A、共建
B、公共外交
C、民间组织
D、扩大金融
13. 习近平同志指出:“(a)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关键基础”。
√
A、民心相通通
B、政策沟通
C、道路连
D、货币流通
14.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最早可追溯到(c)年间,一直延续至今。
√
A、东汉
B、夏商
C、西汉
D、宋代
15. 有效的(a)是压缩套利空间和防范外部冲击的必要条件,要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完善基准利率的形成机制和传导机制的支点,拓展利率市场改革的深度和广度。
√
A、价格体系
B、竞争体系
C、约束体系
D、监督体系
16. 国际货币体系是一项公共产品,核心是(a)。
√
A、国际信用问题
B、资金
C、政策
D、战略
17. 从理论上来说,有效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关乎三个问题,其中不包括(d)。
√
A、清偿能力
B、调整问题
C、信心问题
D、储备问题
18. 周边外交理念是(c)。
√
A、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
B、共商、共建、共享
C、亲、诚、惠、容
D、开放包容
19. 随着金融开放进程加速,根据(a),货币政策独立性、汇率的稳定性、资本的流动性之间的矛盾加大。
√
A、“三元悖论”
B、“四元悖论”
C、“二元悖论”
D、“四元悖论”
20. “一带一路”这条世界上跨度最长的经济大走廊,发端于(d)。
√
A、德国
B、日本
C、美国
D、中国
21. “一带一路”是一项庞大的世纪工程,投资数额巨大,周期长且风险大,需要建立起强大的(a),才能支撑起如此规模的建设工程。
√
A、社会信用体系
B、货币体系
C、市场体系
D、清偿能力
2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A、在资金融通当中,仅要深化金融合作
B、如果把“一带一路”比作经济腾飞的翅膀,资金融通就是助力腾飞翅膀的血脉经络
C、货币稳定体系是支撑“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
D、投融资体系和信用体系也是支撑“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
23. 2015年中国外交的关键词是一个重点、两条主线。一个重点是(a)。
√
A、全面推进“一带一路”
B、加强与各国的政策沟通
C、和平
D、发展
24. 中国文化传统大致是一种(c)的。
√
A、直觉
B、理性
C、伦理型
D、理智性
25. 长期来看,道路连通、贸易连通中同样伴随着文化沟通,“丝绸之路”自古是文化交会的体现,其交流合作的内容涵盖了文化、旅游、教育等人文活动。体现的是(d)。
√
A、“通路通航”主题
B、“基础设施产业链”主题
C、“能源建设”主题
D、“通商文化”主题
26. 历史上的(a)作为沟通南北、连贯东西的大通道,曾经创造过贸易大省、经济强省的千年辉煌,特别是元明清时期,运河─长江─赣江─北江—珠江成为国内最为重要的南北通道。
√
A、江西
B、广东
C、北京
D、天津
27. 不属于东部地区的省市是(d)。
√
A、北京
B、天津
C、广东
D、山西
28. 人民币所承载的巨大经济体量决定了“一带一路”金融系统化的核心是(a)。
√
A、人民币国际化
B、货币统一
C、资金流通
D、金融系统
29. (a)是经济的源头活水,企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
√
A、金融
B、文化
C、理念
D、知识
30. 中国是丝绸的故乡,在经由这条路线进行的贸易中,中国输出的商品以(a)最具代表性。
√
A、丝绸
B、瓷器
C、茶叶
D、火药
31. 能够为贸易和一切经济活动供应足够的货币,反应的是有效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a)。
√
A、清偿能力
B、调整问题
C、信心问题
D、储备问题
32. 丝绸之路(德语:die Seidenstrasse)一词最早来自于德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1877年出版的(b),有时也简称为丝路。
√
A、《时代》
B、《中国》
C、《东方》
D、《世界》
33. (a)需要在稳定的环境下展开,因而传统的国际合作秩序倾向于建构一种相对封闭的系统。
√
A、竞争
B、合作
C、开发
D、发展
34. 自(a)年首次提出“一带一路“以来,学界对“一带一路”的研究已经在经济、金融、国际关系、地缘政治等多个领域形成了丰硕的成果。
√
A、2013
B、2014
C、2012
D、2011
35. (c)包括中国油气进口的管道建设相关产业、电站建设、电力设备等。
√
A、“通路通航”主题
B、“基础设施产业链”主题
C、“能源建设”主题
D、“通商文化”主题
36. 自贸区建设和“一带一路”战略的互动构成深化改革的(a)。
√
A、动力
B、基础
C、重点
D、难点
37. 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的角色不包括(d)。
√
A、敢于挑战的创新者
B、诚实守信的合作者
C、勇于创新的先行者
D、坚决不对外开放
38. 西方文化则强调对自然的(b)。
√
A、和谐统一
B、征服与改造
C、合作
D、独立
39. 国际货币体系必须能够在出现汇率危机、储备不足和复杂危机情况下维持国际社会的信心,反应的是有效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c)。
√
A、清偿能力
B、调整问题
C、信心问题
D、储备问题
40. (d)则一直希望加强经济对外联系,总统纳扎尔巴耶夫2014年11月提出了“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
√
A、印度尼西亚
B、悉尼
C、马来西亚
D、哈萨克斯坦
41. 从(b)来讲,“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尤其中东、非洲的一些国家中,高失业率,高贫困率,让越来越多民众走上极端主义之路,已成为该地区社会动乱一大源头,并对全球其他贫困国家造成“溢出效应”。
√
A、经济层面
B、安全层面
C、社会层面
D、家庭层面
42. 不属于西部地区的省市是(d)。
√
A、重庆
B、四川
C、贵州
D、山西
43. 改革的出发点是促进社会的(a)。
√
A、公平正义
B、理性
C、秩序
D、繁荣
44. 要发挥“一带一路”战略的巨大优势:(b)。
√
A、共建
B、公共外交
C、民间组织
D、扩大金融
45. (a),是提振金融信心的重要保障,是为“一带一路”保驾护航的关键所在。
√
A、维持货币币值稳定
B、完善的货币稳定市场
C、明确的市场信号
D、市场化货币动乱
46. “一带一路”标志着我国现代化的(a)。
√
A、中国智慧
B、中国担当
C、中国道义
D、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47. 进入新世纪以来,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国都先后从自身角度出发,提出了“新丝绸之路”的构想,其共同特点是都以(b)为轴心,但通达的目的地却差别很大。
√
A、东亚
B、中亚
C、南亚
D、西亚
48. 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航运具有重要的政治和经济作用,在“一带一路”构建过程中,凭借其具有的天然优势,航运应当发挥(a)。
√
A、先导作用
B、主导作用
C、支持作用
D、辅助作用
49. 中国隆重举行了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d)周年活动。
√
A、65
B、75
C、60
D、70
50. 经过改革开放37年来的努力,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排名(a)的经济大国。
√
A、第二
B、第一
C、第四
D、第三
多选题(每题 3 分,共 10 题) 30 分
1. 有效利用开发性金融(abcd)。
√
A、虚实结合、产融互动是利用开发性金融的关键
B、思考关于企业有效运用开发性金融
C、沟通合作
D、地理溯源
2. 有效运用开发性金融,企业(abcd)。
√
A、应当充分发挥开发性金融机构的先导和引领作用
B、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
C、不仅要建设好基础设施项目,也要考虑打造有国际影响力的民生工程
D、以上均对
3. 丝路精神为(abcd)。
√
A、和平合作
B、开放包容
C、互学互鉴
D、互利共赢
4. 自2013年首次提出以来,学界对“一带一路”的研究已经在(abcd)等多个领域形成了丰硕的成果。
√
A、经济
B、金融
C、国际关系
D、地缘政治
5. 关于文化产业说法正确的有(abcd)。
√
A、习主席指出:“国之交在于民相亲”
B、“一带一路”的建设更需要沿线国家加强民间交流合作
C、“一带一路”贯穿了历史上几个文明发祥地
D、要尊重和包容不同国家的文化、宗教和习惯
6. 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必然性(abcd)。
√
A、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合作的必然产物
B、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新趋势
C、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举措
D、以上均对
7. “一带一路”在平等的文化认同框架下谈合作,是国家的战略性决策,体现的是(abcd)。
√
A、和平、交流
B、理解
C、包容、合作
D、共赢
8. 关于农业的作用说法正确的有(abcd)。
√
A、农业一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行业
B、是国民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
C、关涉到普通民众的温饱问题
D、不能忽视农业合作的作用
9. 国际金融机构正式运作后,要充分发挥其在金融支持“一带一路”战略中的领军作用,重点是撬动各国、各界资本共同参与,要(abcd)。
√
A、充分发挥中国政府的影响力和信用背书作用,吸纳成员国乃至全球资本
B、持续扩大业务范围、提升服务价值、强化协调能力,以丰厚回报凝聚各国金融资源
C、保持开放、包容、公平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增强自身信誉,稳定资金来源
D、以上均是
10. 关于海陆联运枢纽的建设——以宁波为例的说法正确的有(abcd)。
√
A、海陆联运枢纽具有重要的地位
B、海陆联运枢纽是“一带一路”战略实现的前提条件
C、海陆联运枢纽是宁波的战略选择
D、海陆联运枢纽是宁波的优势所在
判断题(每题 1 分,共 20 题) 20 分
1. 随着中国经济大国地位的逐步上升,中国需要在世界经济发展和全球治理中承担更多与自身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责任,实现与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
正确
2. 中原大地北京,自古是丝绸之路重要省份。
错误
3. 改革的出发点是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使改革成果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增进人民的福祉,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正确
4. 我国跨境保险发展相对薄弱,承担跨境保险特别是投资保险的机构较为单一,对跨境产业、贸易和投资合作的支撑和保护能力不足,需尽快补齐短板。
正确
5. 习近平同志强调,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与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息息相通,中国人民愿同各国人民一道,携手共圆世界梦。
正确
6. 印度、伊朗和阿富汗共同推进南亚“南方丝绸之路”建设行动,试图打通“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
正确
7. 自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9月和10月分别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后,“一带一路”很快上升为国家战略。
正确
8. 丝绸之路一词最早来自于德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1877年出版的《中国》,有时也简称为丝路。
正确
9. 基于历史原因,“一带一路”地区内存在各种领土、岛屿争端,争端处理的结果直接影响战略实施的安全保证。
正确
10.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需要在国家与社会、政府与企业之间做出明确的分工。
正确
11.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正确
12. 西部省区应该充分利用长江经济带及中部崛起政策,确保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繁荣,打下坚实基础。
错误
13. 中国是丝绸的故乡,在经由这条路线进行的贸易中,中国输出的商品以丝绸最具代表性。
正确
14. 2013年11月,“一带一路”的概念写入了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上升为国家战略。
正确
15. 建设“一带一路”,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构想。
正确
16.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对外开放主要格局是“向东”和“向北”,带动了东南沿海的发展。
正确
17.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我国企业“走出去”创造出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正确
18. 维护通行安全是“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重要考虑。
正确
19.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海道交通大动脉。
正确
20. “一带一路”并不仅仅停留在宏大的架构层面,也通过容纳众多的具体合作内容而给区域双边及多边合作增添了新的动力。
正确
<body">
专业技术人员一带一路发展战略(2016) 模拟考试时长:90 分钟
学员:陈峰(412701197408272515) 剩余时间:83 分 55 秒 100 分
单选题(每小题 1 分,共 50 题) 50 分
1. (C)则一直希望加强经济对外联系,总统纳扎尔巴耶夫2014年11月提出了“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
√
A、印度尼西亚
B、悉尼
C、马来西亚
D、哈萨克斯坦
2. 不属于中部地区的省市是(A)。
√
A、北京
B、山西
C、内蒙古
D、吉林
3. (C)包括中国油气进口的管道建设相关产业、电站建设、电力设备等。
√
A、“通路通航”主题
B、“基础设施产业链”主题
C、“能源建设”主题
D、“通商文化”主题
4. (A)是国家整体战略,应纳入经济改革、全面治理和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总体协调,科学规划,细腻落实。
√
A、经济外交
B、社会外交
C、市场外交
D、民间外交
5. 习近平同志指出:“(A)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关键基础”。
√
A、民心相通通
B、政策沟通
C、道路连
D、货币流通
6. (B)可以说是健全的一切人都可以做的事情。
√
A、创造文化
B、运用文化
C、学习
D、积累文化
7. (C),当地公共交通设施仍存明显的短板,政府在2015年5月宣布了新的五年发展计划,其中包括加大在乡村、城乡结合部和城市内部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
A、印度尼西亚
B、悉尼
C、马来西亚
D、哈萨克斯坦
8. 中国隆重举行了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D)周年活动。
√
A、65
B、75
C、60
D、70
9. 政策沟通和民心相通是可以通过(A)实现的。
√
A、外交方式
B、政策方式
C、宣传方式
D、强制方式
10. 必须看到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不是中国的目的而是(A)的目的,是世界呼吁进行全球金融体系的改革。
√
A、世界
B、美国
C、德国
D、日本
11. 在“一带一路”构建过程中,文化产业要发挥(C)。
√
A、先导作用
B、主导作用
C、支持作用
D、辅助作用
12. 西方文化则强调对自然的(B)。
√
A、和谐统一
B、征服与改造
C、合作
D、独立
13. 能够为贸易和一切经济活动供应足够的货币,反应的是有效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A)。
√
A、清偿能力
B、调整问题
C、信心问题
D、储备问题
14. 进入新世纪以来,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国都先后从自身角度出发,提出了“新丝绸之路”的构想,其共同特点是都以(B)为轴心,但通达的目的地却差别很大。
√
A、东亚
B、中亚
C、南亚
D、西亚
15. 国际货币体系是一项公共产品,核心是(A)。
√
A、国际信用问题
B、资金
C、政策
D、战略
16. (A),不仅会改变中国区域发展的现有格局,也会通过欧亚经济的再整合重塑世界的政治经济版图。
√
A、大概念联通
B、大概念连通
C、联通
D、连通
17. 丝绸之路(德语:die Seidenstrasse)一词最早来自于德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1877年出版的(B),有时也简称为丝路。
√
A、《时代》
B、《中国》
C、《东方》
D、《世界》
18. (A)是“一带一路”新开放格局下先行先试的载体。
√
A、自贸区
B、开发区
C、云南
D、上海
19. 文明(A)是人类历史进步潮流。
√
A、多样性
B、统一性
C、复杂性
D、单一性
20. 中国传统上比较重(A)的感悟。
√
A、直觉
B、理性
C、伦理型
D、理智性
21. 中国文化传统大致是一种(C)的。
√
A、直觉
B、理性
C、伦理型
D、理智性
22. 马歇尔计划是以(C)为主导、通过《1948年对外援助法》单方面向欧洲国家投资和输出产能的经济援助计划。
√
A、德国
B、日本
C、美国
D、中国
23. (A),是提振金融信心的重要保障,是为“一带一路”保驾护航的关键所在。
√
A、维持货币币值稳定
B、完善的货币稳定市场
C、明确的市场信号
D、市场化货币动乱
24. 经过改革开放37年来的努力,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排名(A)的经济大国。
√
A、第二
B、第一
C、第四
D、第三
25. “一带一路”标志着我国现代化的(A)。
√
A、中国智慧
B、中国担当
C、中国道义
D、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26. (B)位于亚欧大陆中部,把其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可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向西开放重要窗口作用,形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的交通枢纽、商贸物流和文化科技教育中心。
√
A、重庆
B、新疆
C、四川
D、云南
27. (A)是利用开发性金融的关键。
√
A、虚实结合、产融互动
B、继承文化
C、勇于学习
D、东西交流
28. 通过调整汇率、管制贸易和宏观调控经济实现国际收支的平衡,反应的是有效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B)。
√
A、清偿能力
B、调整问题
C、信心问题
D、储备问题
29. 丝路精神是(A)。
√
A、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
B、共商、共建、共享
C、亲、诚、惠、容
D、开放包容
30. (A)是经济的源头活水,企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
√
A、金融
B、文化
C、理念
D、知识
31. 有效的(A)是压缩套利空间和防范外部冲击的必要条件,要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完善基准利率的形成机制和传导机制的支点,拓展利率市场改革的深度和广度。
√
A、价格体系
B、竞争体系
C、约束体系
D、监督体系
32. 从(B)来讲,“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尤其中东、非洲的一些国家中,高失业率,高贫困率,让越来越多民众走上极端主义之路,已成为该地区社会动乱一大源头,并对全球其他贫困国家造成“溢出效应”。
√
A、经济层面
B、安全层面
C、社会层面
D、家庭层面
33. 国际货币体系必须能够在出现汇率危机、储备不足和复杂危机情况下维持国际社会的信心,反应的是有效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C)。
√
A、清偿能力
B、调整问题
C、信心问题
D、储备问题
34. 除产业迎来发展机遇外,自贸区战略也将和“一带一路”战略产生良性互动。指的是(A)。
√
A、“通路通航”主题
B、“基础设施产业链”主题
C、“能源建设”主题
D、自贸区建设主题
35. (A)是通过金融产品的流动进行的,包括黄金、货币、外汇、有价证券等。
√
A、资金融通
B、资金流通
C、货币
D、金融
36. “一带一路”的战略方向是“五通”,即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A)。
√
A、民心相通
B、官民相通
C、民俗相通
D、习惯相通
37. (B)是现代经济的血脉,扩大金融合作是促进区域经济融合的重要内容。
√
A、文化
B、金融
C、社会
D、合作
38. 丝绸之路是历史上横贯(D)的贸易交通线。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北冰洋
D、欧亚大陆
39. (D)将发挥好重要门户作用。
√
A、重庆
B、四川
C、贵州
D、云南
40. (A)是介于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之间的金融形态。
√
A、开发性金融
B、发展性金融
C、基础性金融
D、战略性金融
41. 2013年10月3日,习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重要演讲时明确提出,中国致力于加强同东盟国家的互联互通建设,愿同东盟国家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B)。
√
A、“丝绸之路经济带”
B、“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C、“一带一路”
D、“丝绸之路”
42. (A)需要在稳定的环境下展开,因而传统的国际合作秩序倾向于建构一种相对封闭的系统。
√
A、竞争
B、合作
C、开发
D、发展
43. 在“一带一路”构建过程中,农业要发挥(D)。
√
A、先导作用
B、主导作用
C、支持作用
D、辅助作用
44. 促进我国企业、商会、行会在国际经贸谈判中发挥出积极的(A)。
√
A、中介组织作用
B、领导作用
C、核心作用
D、协同作用
45. “一带一路”倡议已吸引(A)多个沿线国家和国际组织表明积极参与的意愿。
√
A、60
B、40
C、100
D、70
46. 随着金融开放进程加速,根据(A),货币政策独立性、汇率的稳定性、资本的流动性之间的矛盾加大。
√
A、“三元悖论”
B、“四元悖论”
C、“二元悖论”
D、“四元悖论”
47. “一带一路”战略资金需求量巨大,政府难以包打天下,必须创新筹资机制,鼓励社会(A)投资。
√
A、多元化
B、单向性
C、双向性
D、一元化
48. “一带一路”是(A)首倡、高层推动的国家战略。
√
A、中国
B、美国
C、德国
D、日本
49. 要发挥“一带一路”战略的巨大优势:(B)。
√
A、共建
B、公共外交
C、民间组织
D、扩大金融
50. 从(A)而言,“一带一路”战略将改善沿线国家公路、铁路、港口、油管桥梁、输电网路、光缆传输等基础设施。
√
A、经济层面
B、安全层面
C、社会层面
D、家庭层面
多选题(每题 3 分,共 10 题) 30 分
1. 中国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促进“一带一路”贸易投资合作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方面做出贡献,应该(ABCD)。
√
A、加快中国与南亚、西亚、中亚和中东欧等区域国家商签自由贸易协定和投资协定的进程
B、鼓励和支持中国企业到周边国家开展跨境直接投资
C、加大沿边地区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
D、促进来自“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进口
2. 我国以及相关各方在进一步建设“一带一路”的过程中应该(ABCD)。
√
A、相关国家首先应深入开展交流和对话
B、应着力深化和完善区域内已有多边、双边合作机制
C、加强区域内主要大国之间的协调合作和引领作用
D、互联互通相关各国的基础设施建设
3. “一带一路”对于深化国家改革开放,助推民族伟大复兴的意义(ABCD)。
√
A、体现了创造战略机遇的中国智慧
B、展现了建设世界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担当
C、体现了践行正确义利观的中国道义
D、标志着我国现代化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4. 关于文化产业说法正确的有(ABCD)。
√
A、习主席指出:“国之交在于民相亲”
B、“一带一路”的建设更需要沿线国家加强民间交流合作
C、“一带一路”贯穿了历史上几个文明发祥地
D、要尊重和包容不同国家的文化、宗教和习惯
5. 提出江西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总体思路和工作方案,重点从(ABCD)等方面提出具体措施,储备一批重大合作项目。
√
A、基础设施建设
B、投资贸易促进
C、区域经济合作
D、口岸通关合作
6. 形成区域合作新格局能够(ABCD)。
√
A、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格局
B、能够促进我国全方位开放
C、引领国内不同区域逐步走向均衡发展状态
D、以上均是
7. 江西是全国唯一同时毗邻(ABCD)三个最活跃经济区的省份。
√
A、长江三角洲
B、珠江三角洲
C、海西经济区
D、黄河
8. 关于中国企业与世界一流企业的说法正确的有(ABCD)。
√
A、存在较大差距
B、在创新方面,中国企业的渐进性创新多,但突破性创新少
C、中国企业还处在模仿世界先进企业的阶段
D、在投资并购方面,企业的资源整合和有效管理力度不够
9. 无论是实现“一带一路”资金融通所需要的金融系统化,还是推进人民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际化建设“四个体系”是()。
√
A、货币稳定体系
B、投融资体系
C、信用体系
D、监管体系
10. 能代表“一带一路”的中国企业应具备以下要求(ABCD)。
√
A、不仅要“走出去”,更要“走进去”
B、不仅要卖产品、争夺市场,更要提升自我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和整合资源的能力
C、不仅要有产品、有技术,更要有品牌、有品牌价值
D、不仅要受欢迎,更要打造有魅力、可持续的商业帝国
判断题(每题 1 分,共 20 题) 20 分
1. 印度、伊朗和阿富汗共同推进南亚“南方丝绸之路”建设行动,试图打通“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
√
2. 为了减少结论的猜测性和实践的盲目性,有必要厘清“一带一路”的建构理念和运行机理,向世界澄明该战略背后的逻辑,从而赢得国际认同、形成合作行动。
√
3.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
4. 广义的丝绸之路指从上古开始陆续形成的,遍及欧亚大陆甚至包括北非和东非在内的长途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线路的总称。
√
5. 合作终究是从属于具体行动的实践活动,高度依赖制度预设的合作模式仅适用于复杂程度较低、系统流变性较小、结构相对封闭的环境。
√
6. 进入新世纪以来,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国都先后从自身角度出发,提出了“新丝绸之路”的构想,其共同特点是都以中亚为轴心,但通达的目的地却差别很大。
√
7. 家族是婚姻和血缘关系结成的社会单位。
√
8. 随着中国经济大国地位的逐步上升,中国需要在世界经济发展和全球治理中承担更多与自身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责任,实现与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
√
9. “一带一路”战略资金需求量巨大,政府难以包打天下,必须创新筹资机制,鼓励社会多元化投资。
√
10.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提出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施政目标。
√
11. 区域经济一体化亦称区域经济集团化,是经济生活国际化和各国、各地区之间经济联系与依赖程度不断加深的产物。
√
12. “一带一路”战略所构建的新格局,富有弹性、张力和包容性,呈现八面来风的开放态势,有意愿的国家和经济体都可以参与共建,牵手联袂走互惠互利的合作共赢之路。
√
13. 全球化与资本主义世界化是发生在人类历史上的不同时期的两场不同的运动。
√
14. 围绕着“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要求,国家治理现代化则需要突出服务政府建设这个主题。
√
15. 马歇尔计划是以美国为主导、通过《1948年对外援助法》单方面向欧洲国家投资和输出产能的经济援助计划。
√
16. 国际社会需要长期和平与稳定,但不意味着必须苟求一种被制度主义禁锢住的“霸权稳定”。
√
17. 改革是一个简单、一蹴而就的工程。
√
18. 中原大地北京,自古是丝绸之路重要省份。
√
19. 西部省区应该充分利用长江经济带及中部崛起政策,确保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繁荣,打下坚实基础。
√
20. 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是权宜之计,更不是外交辞令,而是从历史、现实、未来的客观判断中得出的结论。
√
21. 在“一带一路”构建过程中,金融产业要发挥B
22. 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基础和先导D
23.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向前看时往往还要顾后,看到胜利时还会回头看看失败。A
A、立体型
B、平面型
C、点型
D、线型
24. 金融系统化要求推动“一带一路”域内国家和域外国家之间(A)。
A、资金流动系统化
B、战略一致化
C、政策相通
D、民心相通
25. 目前,在西方发达国家存在着两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模式:一是以(D)为代表的信用中介主导模式。
A、美国
B、中国
C、日本
D、德国
26. 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也非常敏感,因为人民币国际化涉及国际货币体系改革问题,它从根本上是一个(A)。
A、政治问题
B、经济问题
C、社会问题
D、文化问题
1. 2013年9月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发表重要演讲,首次提出了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共同建设()的战略倡议。 (单选 )
A“丝绸之路经济带”
B“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C“一带一路”
D“丝绸之路”
91分2. 2013年10月3日,习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重要演讲时明确提出,中国致力于加强同东盟国家的互联互通建设,愿同东盟国家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 (单选 )
A“丝绸之路经济带”
B“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C“一带一路”
D“丝绸之路”
3. 丝路精神是()。 (单选 )
A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
B共商、共建、共享
C亲、诚、惠、容
D开放包容
4. 丝绸之路是历史上横贯()的贸易交通线。 (单选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北冰洋
D欧亚大陆
5. “一带一路”标志着我国现代化的()。 (单选 )
A中国智慧
B中国担当
C中国道义
D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6. “一带一路”彰显了全面深化改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 (单选 )
A中国智慧
B中国担当
C中国道义
D重大目标
7. 胆子要大、步子要稳,所谓()就是要统筹考虑、全面论证、科学决策。 (单选 )
A“稳”
B“快”
C“实”
D“惠”
8. 文明()是人类历史进步潮流。 (单选 )
A多样性
B统一性
C复杂性
D单一性
9. 中国传统上比较重()的感悟。 (单选 )
A直觉
B理性
C伦理型
D理智性
10. 西方重()思维。 (单选 )
A直觉
B理性
C伦理型
D理智性
11. 西方文化主要是()的。 (单选 )
A直觉
B理性
C伦理型
D理智性
12. ()包含建筑业(建筑及基础设施工程),装备制造业(设备及配套类装备制造),基建材料(钢铁、建材、有色等)。 (单选 )
A“通路通航”主题
B“基础设施产业链”主题
C“能源建设”主题
D“通商文化”主题
13. ()包括中国油气进口的管道建设相关产业、电站建设、电力设备等。 (单选 )
A“通路通航”主题
B“基础设施产业链”主题
C“能源建设”主题
D“通商文化”主题
14. 抓住各国经济的数字化趋势,加快我国信息产品和服务走出去。体现的是()。 (单选 )
A“通路通航”主题
B“基础设施产业链”主题
C“能源建设”主题
D“信息产业”主题
15. 除产业迎来发展机遇外,自贸区战略也将和“一带一路”战略产生良性互动。指的是()。 (单选 )
A“通路通航”主题
B“基础设施产业链”主题
C“能源建设”主题
D自贸区建设主题
16. ()构成“一带一路”框架下内外联动的抓手。 (单选 )
A自贸区
B开发区
C云南
D上海
17. 2015年中国外交的关键词是一个重点、两条主线。一个重点是()。 (单选 )
A全面推进“一带一路”
B加强与各国的政策沟通
C和平
D发展
18.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单选 )
A在资金融通当中,仅要深化金融合作
B如果把“一带一路”比作经济腾飞的翅膀,资金融通就是助力腾飞翅膀的血脉经络
C货币稳定体系是支撑“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
D投融资体系和信用体系也是支撑“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
19. ()是介于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之间的金融形态。 (单选 )
A开发性金融
B发展性金融
C基础性金融
D战略性金融
20. 有效的()是压缩套利空间和防范外部冲击的必要条件,要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完善基准利率的形成机制和传导机制的支点,拓展利率市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