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Prerequisite
一、Linux 命令
1、文件操作
列出目录内容: ls, dir, vdir
创建特殊文件: mkdir, mknod, mkfifo
文件操作: cp, mv, rm
修改文件属性: chmod, chown, chgrp, touch
查找文件: locate, find
字符串匹配: grep(egrep)
其它: pwd, cd, ar, file, grep, tar, more, less, head, tail, cat
2、进程操作
ps, kill, jobs, fg, bg, nice
3、其它
who, whoami, passwd, su, uname, …
man
二、Linux工具
编辑工具:vi, emacs
编译、链接:gcc(GNU C Compiler -> GNU Compiler Collection)
调试:gdb
make命令
版本控制工具:CVS等
三、编程语言
1、High-level Language:C/C++, Java, Fortran…
2、ELF binary format:Excutable and Linkable Format(工具接口标准委员会(TIS)选择了正在发展中的ELF体系上不同操作系统之间可移植的二进制文件格式)
四、GCC使用
-E: 只对源程序进行预处理(调用cpp预处理器)
-S: 只对源程序进行预处理、编译
-c: 执行预处理、编译、汇编而不链接
-o output_file: 指定输出文件名
-g: 产生调试工具必需的符号信息
-O/On: 在程序编译、链接过程中进行优化处理
-Wall: 显示所有的警告信息
-Idir: 指定额外的头文件搜索路径
-Ldir: 指定额外的库文件搜索路径
-lname: 链接时搜索指定的库文件
-DMACRO[=DEFN]: 定义MACRO宏
Gcc过程:预处理、编译、汇编、链接
GDB使用
设置断点、监视变量值、单步执行、修改变量值
make [-f filename] [targetname]
Shell编程
一、 Shell概述
1、Shell
用户和操作系统之间的接口、作为核外程序而存在
2、Shell 的双重角色
1)、命令解释程序
(1)Linux的开机启动过程:加载BIOS;读取MBR(Master Boot Record);Boot Loader;加载内核;用户层init依据inittab文件来设定运行等级;init进程执行rc.sysinit;启动内核模块;执行不同运行级别的脚本程序;执行/etc/rc.d/rc.local;执行/bin/login程序,进入登录状态
(2)进程树:进程树是一种进程关系表示方法。由父进程和子进程两部分组成。
(3)Shell的工作步骤:打印提示符;得到命令行;解析命令;查找文件;准备参数;执行命令
2)独立的程序设计语言解释器
(1)KISS (Keep It Small and Stupid)
(2)Reusable tools
(3)Redirection and pipe
二、创建和执行Shell程序
1、编写脚本文件(注释、退出码(exit 0))
2、执行脚本文件
方法1:$ sh script_file
方法2:chmod +x script_file (chown, chgrp optionally)
./script_file
方法3:source script_file, or . script_file
1、 在当前bash环境下新建一个子shell来执行这个脚本,继承父Shell的环境变量,用于执行刚修改的初始化文档,
2、这些子shell(即子进程)使脚本并行地,有效率地地同时运行脚本内的多个子任务。由于是在子shell中执行,脚本设置的变量不会影响当前shell。
3、source的程序主体是bash,脚本中的$0变量的值是bash,而且由于作用于当前bash环境,脚本中set的变量将直接起效
三、Shell程序设计的语法
1、变量
1、用户变量:
(1)定义:用户在shell脚本里定义的变量
(2)赋值和使用:
var=value
echo $var
(3)read命令:(read -p "Enter your name:" name)
read var 或 read
REPLY variable(环境变量REPLY中包含输入的所有数据,可以像使用其他变量一样在shell脚本中使用环境变量REPLY,当然,在引用的时候不要忘记$)
-s:默读、在输入密码时用的到
-t:计时输入,后接等待秒数
(4)引号的用法:
双引号作用:$ ,\ ,`这些字符的特殊含义还是存在
单引号:忽略所有的特殊字符
2、用户环境
(1).bash_profile, .bash_logout, .bashrc files
.bash_profile: 用户登录时被读取,其中包含的命令被bash执行
.bashrc: 启动一个新的shell时读取并执行
.bash_logout: 登录退出时读取执行
(2)Alias:alias[别名]=[指令名称],若不加任何参数,则列出目前所有的别名设置。
alias的效力仅及于该次登入的操作。若要每次登入是即自动设好别名,可在/etc/profile或自己的~/.bashrc中设定指令的别名。
Unalias [别名]
(3)环境变量:
export [-fnp][变量名称]=[变量设置值]
-f 代表[变量名称]中为函数名称。
-n 删除指定的变量。变量实际上未删除,只是不会输出到后续指令的执行环境中。
-p 列出所有的shell赋予程序的环境变量。
env:显示当前用户的环境变量;
set:用set 命令可以设置各种shell选项或者列出shell变量
-a 标示已修改的变量,以供输出至环境变量。
-b 使被中止的后台程序立刻回报执行状态。
-C 转向所产生的文件无法覆盖已存在的文件。
-d Shell预设会用杂凑表记忆使用过的指令,以加速指令的执行。-d参数可取消。
-e 若指令传回值不等于0,则立即退出shell。
-f 取消使用通配符。
-h 自动记录函数的所在位置。
-H Shell 可利用"!"加<指令编号>的方式来执行history中记录的指令。
-k 指令所给的参数都会被视为此指令的环境变量。
-l 记录for循环的变量名称。
-m 使用监视模式。
-n 只读取指令,而不实际执行。
-p 启动优先顺序模式。
-P 启动-P参数后,执行指令时,会以实际的文件或目录来取代符号连接。
-t 执行完随后的指令,即退出shell。
-u 当执行时使用到未定义过的变量,则显示错误信息。
-v 显示shell所读取的输入值。
-x 执行指令后,会先显示该指令及所下的参数。
+<参数> 取消某个set曾启动的参数。
3、环境变量(Shell环境提供的变量。通常使用大写字母做名字)
4、参数变量和内部变量
调用脚本程序时如果带有参数,对应的参数和额外产生的一些变量。
2、条件测试
1、字符串比较
2、算数比较
3、与文件有关的条件测试
4、逻辑操作
5、条件语句
(1)形式:(紧凑形式; (同一行上多个命令的分隔符))
if [ expression ]
then
statements
elif [ expression ]
then
statements
elif …
else
statements
fi
6、case语句
(1)形式:
case str in
str1 | str2) statements;;
str3 | str4) statements;;
*) statements;;
Esac
3、重复语句
1、for语句:适用于对一系列字符串循环处理
(1)形式:
for var in list
do
statements
done
例:
#!/bin/sh
for file in $(ls f*.sh); do
lpr $file
done
exit 0
2、while语句
(1)形式:
while condition
do
statements
done
3、until 语句(不推荐使用)
(1)形式:
until condition
do
statements
done
4、Select语句:生成菜单列表
(1)形式:
select item in itemlist
do
statements
done
4、命令表业语句块
1、命令表
(1)命令组合
分号串联:command1 ; command2 ; …
条件组合:
AND命令表:只有在 && 左边的命令返回真,&& 右边的命令才会被执行
格式:statement1 && statement2 && statement3 && …
OR命令表:只有在 || 左边的命令返回假,|| 右边的命令才会被执行。
格式:statement1 || statement2 || statement3 || …
2、语句块
(1)形式
{
statement1
statement2
…
}
或 { statement1; statement2 ; … ; }
5、函数
(1)形式
[function] funcname()
{
statements
[return int]
}
(2)局部变量:局部变量只适用于当前shell,local关键字
(3)函数的调用:func para1 para2 …
6、其他
1、杂项命令:
break: 从for/while/until循环退出
continue: 跳到下一个循环继续执行
exit n: 以退出码”n”退出脚本运行
return: 函数返回
export: 将变量导出到shell,使之成为shell的环境变量
set: 为shell设置参数变量
unset: 从环境中删除变量或函数
trap: 指定在收到操作系统信号后执行的动作
“:”(冒号命令): 空命令
“.”(句点命令)或source: 在当前shell中执行命令
2、find命令
(1)形式:find [path] [options] [tests] [actions]
Options
Tests
可以用操作符进行组合测试 :!(-not); -a(-and); -o(-or)
可以用圆括号来强制测试和操作符的优先级,需要用到转义字符\
例:
find . \(-name "_*" -or -newer while2\) -type f –print
-amin<n>、-anewer<file>、-atime<n>
-cmin<n>、-cnewer<file>、-ctime<n>
-empty、-gid<n> or -group<name>、-pid<n>
-name<name>, -iname<name>
-size<n单位>、-type<c>
-ipath<p>, -path<p>路径名符合p的文件,ipath表示忽略大小写
actions
3、grep命令(用于在文件中查找字符串)
(1)形式:grep [OPTIONS] PATTERN [FILES]
(2)正则表达式:广泛用于Linux和许多其他编程语言中,基本原理都是一样的
注:上表中的括号需要使用转移字符’\’,如 grep –E [a-z]\{10\} words2.txt
4、捕获命令输出
(1)语法:
$(command)
`command`
(2)例:
#!/bin/sh
echo “The current directory is $PWD”
echo “The current directory is $(pwd)”
exit 0
5、算数扩展
(1)expr命令(支持的operator包括)
expr argument operator argument
(2)$((…))扩展
例:x=$(($x+1))
6、参数扩展
#!/bin/sh
i=0
while [ “$i” –ne 10 ]; do
touch “${i}_tmp”
i=$(($i+1))
done
exit 0
7、即时文档
在shell脚本中向一条命令传送输入数据
#!/bin/bash
cat << !CATINPUT!
Hello, this is a here document.
!CATINPUT!
8、shell脚本调试
*sbin/service:
它本身是一个shell脚本程序,作用就是获取传递给它的两个参数:$1 $2,分别是服务名和对该服务的动作。然后调用 /etc/rc.d/init.d/服务名称($1),并给该服务脚本传递你指定的动作($2)。
例如:service httpd stop
本身就是执行:/etc/rc.d/init.d/httpd stop。由httpd脚本去控制httpd服务的停止动作(stop)。
文件系统
1、 文件系统定义
1、基本定义
文件:一个可以被读写的对象。文件有一定的属性,包括访问权限和类型
文件系统:文件和其某一些属性的集合。它为指向文件的序列号提供了一个名空间文件系统由三部分组成:与文件管理有关软件、被管理文件以及实施文件管理所需数据结构。
文件类型:regular file、character special file、block special file、fifo、socket、symbolic link、directory(普通文件、特殊字符文件、块文件、命名管道、套接字、符号连接、目录)
文件结构:Byte stream; no particular internal structure(字节流、无特殊内部构造的文件)
*ls –l命令
2、文件系统层次结构
3、文件系统的多种含义:
(1)一种特定的文件格式(Ext2、FAT16、NTFS、FAT32)
(2)指按照特定格式“格式化”的一块存储介质(“安装”、“卸载”一个文件系统)
(3)指操作系统中(通常指在内核中)用来管理文件系统以及对文件进行操作的机制及其实现
4、创建一个文件系统
(1)创建一个文件:dd if=/dev/zero of=/work/file.img bs=1k count=10000
(2)用作块设备:
losetup /dev/loop0 /work/file.img
mke2fs –c /dev/loop0 10000
mkdir /mnt/testfs
mount –t e2fs /dev/loop0 /mnt/testfs
5、Linux中的文件系统(VFS:Virtual File system Switch)
(1)每个进程通过“打开文件”(open())与具体的文件建立起连接,或者说建立起一个读写的上下文。这种连接以一个file数据结构为代表,结构中有个file_operations结构指针f_op。
(2)将file结构中的指针f_op设置成指向某个具体的file_operations结构变量,就指定了这个文件所属的文件系统,并与具体文件系统所提供的一组函数挂上了钩
VFS模型是虚拟的,只在内存中出现,包含如下组成:super block、i-node object、file object、dentry object
(1)超级块(superblock,了解数据结构):
s_list:指向超级块链表的指针
*s_type:文件系统类型
*s_op:超级块方法
s_instances:该类型文件系统
(2)索引节点(inode,了解数据结构):
*i_op:索引节点操作表
*i_fop:该索引节点对应文件的文件操作集
*i_sb:相关的超级块
(3)目录(dentry,了解数据结构)
目录项对象,一个路径的各个组成部分,不管是目录还是文件,都是一个dentry对象
*d_inode:相关的索引节点
*d_parent:父目录的目录项对象
d_name:目录项的名字
d_subdirs:子目录
*d_op:目录项操作表
*d_sb:文件超级块
目录项布局:目录项内容包括索引节点编号, 目录项名称长度以及名称本身。
(4)文件(file)
已打开的文件在内存中的表示:
6、进程和文件系统
7、Ext2文件系统
(1)GDT(group descriptor table)
每个块组信息,例如inode表起始位置;数据区起始位置,所有这些块组描述符构成GDT;每个group中都有一份GDT,以做备份
(2)Block bitmap: 块位图
描述block group中每个block是否被使用;本身占据一个block,每个block占据一个bit,假设block大小是1024 byte;那么总共可以描述:1024*8=8192 个block信息,1:表示已占用;0表示未占用
(3)Inode bitmap
(4)Inode table
块组中所有的inode构成inode表,每个inode对应一个物理文件;Inode table的空间大小在格式化时候决定;Mke2fs默认块组有多少个8KB,就分配多少个inode
(5)data block
对于常规文件,文件的数据存储在数据块中
目录文件:该目录下所有的文件名和目录名存储在数据块中
符号链接:如果目标路径名较短则直接保存在inode中以便更快地查找,如果目标路径名较长则分配一个数据块来保存
设备文件:fifo,socket文件等没有数据块,设备文件的major ,minor number保存在inode中
* 目录:一种特殊文件, 其文件内容是该目录中的目录项
8、Hard Link、Soft Link
(1)Hard link
不同的文件名对应同一个inode
不能跨越文件系统
对应系统调用link
(2)Symbolic link
存储被链接文件的文件名(而不是inode)实现链接
可跨越文件系统
对应系统调用symlink
9、数据块寻址
(1)Inode->block[15]数组
(2)Block[12-14]:间接索引
Block[12]:b/4
Block[13]:b/4*b/4
Block[14]:b/4*b/4*b/4
2、系统调用和库函数
1、比较:
相同点:都以C函数的形式出现
不同点:
系统调用:Linux内核的对外接口; 用户程序和内核之间唯一的接口; 提供最小接口
库函数:依赖于系统调用; 提供较复杂功能
2、可缓冲和非缓冲的I/O
(1)Unbuffered I/O
read/write ->System calls
File descriptor
不在标准化C中,但是存在于POSIX.1和XPG3
(2)Buffered I/O
用标准I/O实现
处理很多细节, 如缓存分配, 以优化长度执行I/O等.
Stream -> a pointer to FILE
3、基本I/O系统调用
1、文件描述符:无符号整数表示的句柄
在<unistd.h>中定义的:STDIN_FILENO (0), STDOUT_FILENO (1), STDERR_FILENO (2)
打开文件操作基本流程:open-read/write-[lseek]-close
2、基本I/O操作
3、错误处理
(1)采用UNIX风格,返回错误代号”errno”,errno变量和错误代码都在头文件 /usr/include/errno.h 中定义
(2)strerror & perror
char *strerror(int errnum); void perror(const char *msg);
4、open/creat函数(打开或者有可能创建一个文件)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sys/stat.h>
#include <fcntl.h>
int open(const char *pathname, int flags);
int open(const char *pathname, int flags, mode_t mode);
int creat(const char *pathname, mode_t mode);
* creat(pathname, mode)等价于open(pathname, O_WRONLY|O_CREAT|O_TRUNC, mode)
返回值:成功时返回文件的描述符,失败时返回-1
参数:
(1)flags(除了O_RDONLY、O_WRONLY 、 O_RDWR以外的):
O_APPEND:以追加方式打开
O_TRUNC::如果文件已经存在并且是一个普通文件且打开方式允许写操作,则文件长度被截0
O_CREAT:如果文件不存在则创建
O_EXCL:如果文件已经存在则错误返回
(2)mode:如果新文件被创建设置其属性
*umask机制:新创建文件的权限为:mode & ~umask
目录默认:777,文件默认:666
5、close函数
#include <unistd.h>
int close(int fd);
返回值:成功则返回0,失败则返回1
6、read/write函数
#include <unistd.h>
ssize_t read(int fd, void *buf, size_t count);
返回值: 读到的字节数,若已到文件尾为0,若出错为-1
ssize_t write(int fd, const void *buf, size_t count);
返回值: 若成功为已写的字节数,若出错为-1
7、lseek函数:定位文件中的读写位置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unistd.h>
off_t lseek(int fildes, off_t offset, int whence);
返回值:如果成功则返回地址的偏移量,失败则返回-1
参数whence:
SEEK_SET: 从文件开头计算偏移量
SEEK_CUR: 从文件当前的位置开始计算偏移量
SEEK_END: 从文件结尾的位置开始计算偏移量
8、dup/dup2函数:复制文件描述符
*文件描述符在形式上是一个非负整数。实际上,它是一个索引值,指向内核为每一个进程所维护的该进程打开文件的记录表。
dup返回新的文件文件描述符(没有用的文件描述符最小的编号)。
dup2可以让用户指定返回的文件描述符的值,如果需要,则首先接近newfd的值,他通常用来重新打开或者重定向一个文件描述符。
#include <unistd.h>
int dup(int oldfd);
int dup2(int oldfd, int newfd);
返回值:成功则返回文件新的描述符,失败则返回-1
9、文件共享与原子操作
不同进程间共享打开文件:进程表项-文件表-i节点表
10、fcntl函数:对指定的描述符对应的文件进行操作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fcntl.h>
int fcntl(int fd, int cmd);
int fcntl(int fd, int cmd, long arg);
int fcntl(int fd, int cmd, struct flock *lock);
返回值: 若成功则依赖于cmd,若出错为-1
F_DUPFD: 用来查找大于或等于参数arg的最小且仍未使用的文件描述词,并且复制参数fd的文件描述词。
F_GETFD/F_SETFD: 取得/设置close-on-exec旗标。
F_GETFL/F_SETFL: 取得/设置文件描述词状态旗标
F_GETOWN/F_SETOWN: 管理可用的I/O信号
F_GETLK/F_SETLK/F_SETLKW: 取得/设置文件锁定的状态,后者若连接断开则直接错误返回
11、ioctl函数:控制设备,提供了一种获得设备信息和向设备发送控制参数的手段。
#include <sys/ioctl.h>
int ioctl(int d, int request, ...);
4、标准I/O库
1、文件流
(1)结构:
Stream and “FILE” structure
FILE* fp;
Predefined pointer: stdin, stdout, stderr
(2)可缓冲的I/O
三种缓冲方式:全缓冲、行缓冲、不缓冲
2、open/close函数:
#include <stdio.h>
FILE *fopen(const char *filename, const char *mode);
int fclose(FILE *stream);
参数:
Mode:“r”(只读)、“w”(覆盖原有内容)、“a”(追加写)、“r+”(可读写)、 “w+”(可读写、如果不存在则创建,已有内容则覆盖)、“a+”(可读可追加,如果不存在则创建)
3、close函数
#include <stdio.h>
int fclose(FILE *fp);
返回值:成功返回0,失败返回-1
3、字符输入:从流中读取一个字符,作为从无符号char转换成int返回,如果到末尾返回EOF
#include <stdio.h>
int getc(FILE *fp);
int fgetc(FILE *fp);
int getchar(void);
*ungetchar将字符送回流中
4、字符输出:
#include <stdio.h>
int putc(int c, FILE *fp);
int fputc(int c, FILE *fp);
int putchar(int c);
5、一行字符串输入:fgets, gets functions,读取最多size-1个字符,存入s中(s最后一个字符为’\0’),遇到EOF则停止读取)
#include <stdio.h>
char *fgets(char *s, int size, FILE *stream);
char *gets(char *s); //not recommended.
6、一行字符串的输出:fputs, puts functions
#include <stdio.h>
int fputs(const char *s, FILE *stream);
int puts(const char *s);
7、二进制流输入/输出
#include <stdio.h>
size_t fread(void *ptr, size_t size, size_t nmemb, FILE *stream);
size fwrite(const void *ptr, size_t size, size_t nmemb, FILE *stream);
8、格式化I/O
(1)scanf, fscanf, sscanf functions
不推荐,使用fgets(),然后解析字符串
#include <stdio.h>
int scanf(const char *format, ...);
int fscanf(FILE *stream, const char *format, ...);
int sscanf(const char *str, const char *format, ...);
(2)printf, fprintf, sprintf functions
#include <stdio.h>
int printf(const char *format, ...);
int fprintf(FILE *stream, const char *format, ...);
int sprintf(char *str, const char *format, ...);
9、流的重定位:
(1)fseek, ftell, rewind functions
#include <stdio.h>
int fseek(FILE *stream, long int offset, int whence);
long ftell(FILE *stream);
void rewind(FILE *stream);
(2)fgetpos, fsetpos functions ( Introduced in ANSI C)
#include <stdio.h>
int fgetpos(FILE *fp, fpos_t *pos);
int fsetpos(FILE *fp, const fpos_t *pos);
10、fflush()函数:刷新文件流。把流里的数据立刻写入文件
#include <stdio.h>
int fflush(FILE *stream);
11、流缓冲操作
#include <stdio.h>
void setbuf(FILE *stream, char *buf);
int setvbuf(FILE *stream, char *buf, int mode, size_t size);
12、流描述符操作
(1)确定流使用的底层文件描述符
#include <stdio.h>
int fileno(FILE *fp);
(2)根据已打开的文件描述符创建一个流
#include <stdio.h>
FILE *fdopen(int fildes, const char *mode);
13、临时文件
(1)为临时文件创建名字
#include <stdio.h>
char *tmpnam(char *s);
返回值: 指向唯一路径名的指针
(2)创建一个临时文件
#include <stdio.h>
FILE *tmpfile(void);
返回值: 若成功为文件指针,若出错为NULL
5、UNIX标准化
ISO C:提供C程序的可移植性,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上运行,不只是UNIX系统
POSIX(Portable operating system interface):操作系统接口;UNIX系统间应用程序的可移植性
SUS(Single UNIX specification):扩展了POSIX接口
1、标准化实现:
POSIX.1:SVR4、4.4BSD、FreeBSD、Linux、MAC OS X
SUS:Solaris
2、UNIX限制
(1)编译时限制:短整型的最大值是多少、在头文件中定义、ISO C limits 定义(limits.h stdio.h…)
(2)运行时限制:文件名长度最大是多少、POSIX限制、SUS 限制
3、运行时确定
<limits.h>中不一定定义所有值
4、I/O效率问题
随着BufferSize的增长,时间开始时快速下降,BufferSize到达某一值时,时间趋向平稳
6、文件共享
1、文件与进程的关系
(1)不同的进程可以打开同一个文件
(2)打开的文件在内核的表示:fd、file、vnode/inode
2、几点注意的地方
write对offset的影响、O_APPEND模式对offset的影响、lseek对offset影响
3、文件共享中的flags
(1)fd flags
fcntl(fd, F_GETFD/F_SETFD,arg)
(2)file flags
fcnt(fd, F_GETFL/F_SETFL,arg)
(3)file share
多进程共享写操作会发生什么情况?——lseek,write--------O_APPEND
多进程共享创建文件会发生什么?——open,create-------O_EXCL
4、Linux文件缓存机制
7、高级系统调用
1、stat/fstat/lstat 函数:获取文件状态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sys/stat.h>
#include <unistd.h>
int stat(const char *file_name, struct stat *buf);
int fstat(int filedes, struct stat *buf);
int lstat(const char *file_name, struct stat *buf);
返回值:成功则返回0,失败则返回-1
*stat数据结构了解
2、文件类型的宏定义
<sys/stat.h>
3、文件权限(Linux中文件的权限可以用4个8进制表示)
S G T R W X R W X R W X
chmod 777 ~/test/perm.test
ls –l /usr/bin/passwd: -rwsr-xr-x
st_mode & S_IRUSR
4、粘滞位(只对目录有效)
(1)粘住位本来是针对可执行的程序文件,S_ISVTX (saved_text bit, 保存正文位)
(2)现今的系统扩展了粘住位的使用范围,Single UNIX Specification允许针对目录设置粘住位。
(3)如果对一个目录设置了粘住位,则只有对该目录有写权限的用户在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情况下,才能删除或更名该目录下的文件:
拥有此文件、拥有此目录、是超级用户。
(4)目录/tmp和/var/spool/uucppublic是典型的设置粘住位的目录。任何用户都可以在这两个目录中创建文件,任一用户(用户、组或其他)对这两个目录的权限通常都是读、写和执行,但用户不能删除或更名其他人的文件。为此,在这两个目录的文件模式中都设置了粘住位。
5、euid, guid:进程访问资源的依据
SUID的功能是改变进程的euid
SUID的优先级比SGID高,当一个可执行程序设置了SUID,则SGID会自动变成相应的egid
6、access函数:按实际用户ID和实际组ID测试文件存取权限
#include <unistd.h>
int access(const char *pathname, int mode);
7、umask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