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一班一品一特色创建计划
河桥小学“一班一品一特色”创建工作实施方案
河桥小学不断创新育人方式,丰富德育内涵,围绕“阳光校园 书香人生”的办学理念,以“一班一品一特色”创建为学校工作总目标,创班级管理的个性特色,全面提升学生素质,铸精品德育。
目前,学校创建“一班一品一特色”工作已全面启动。学校制定了详细的创建活动实施方案,确定了一段时间内实现“班班有特色”的工作目标。全校15个班级都根据本班的实际,发挥班主任的特长,结合学生年龄、爱好特点,确定了特色班级的创建主题,一些富有个性的班名也随之现身,如“快乐天使”“善雅”“七彩阳光”“小蜜蜂”“溯源”“乐孝”“墨韵”等。
“一班一品一特色”创建活动,为广大师生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丰富育人内涵,充分发挥师生的主体作用,突显学校“阳光校园 书香人生”办学理念,提升学校办学品位,更好地推动学校持续发展,特色班级创建成了学校发展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一、指导思想
河桥小学“一班一品一特色”创建活动是根据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特色学校创建工作的意见》,是推进学校特色建设,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优化学校管理,丰富学校内涵,提升学校品位的重要举措。它是“一校一品”工作要求的落实,是进一步推进学校“一班一品一特色”创建工作的重要举措,是对学校“阳光校园 书香人生”办学理念的诠释和丰富,是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面旗帜。
二、创建目的
1.关注每位学生的健康成长,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和爱好,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全面素质的提高;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文明行为,促进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张扬学生个性,为他们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通过特色班级创建活动,更大程度地调动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提高班主任工作水平,提升班主任自身素养,创新班级管理,营造和谐向上的班级集体。
3.通过特色班级的创建,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办学品位。
三、创建内容
特色班级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整体观念,特色的种类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但要立足于学校的办学理念、班级的实际和教师的个性。根据学校“阳光校园 书香人生”办学理念,分析班级学生和教师自身的特点,确定科学合理的班级特色及创建目标,找到特色班级创建的立足点。
为了把“一班一品一特色”创建工作做精、做细、做实,做到有目标,有规划,有过程,有生成,我们着重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 确定创建主题,明确创建方向
在确定创建主题的时候,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的:
(1)立足于本校实际
我们要在认真分析本校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确定特色班级的创建主题,制定创建方案。因为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是特色班级得以可持续发展的土壤与根基。特色班级的创建,要与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结合起来,使之成为学校特色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的大环境中,生根发芽,浸润吸收,才能茁壮成长。如果把学校比作一棵大树,那么我们的每个班级就是这棵大树上的枝干,枝干一旦脱离了大树,那它就不再拥有生机。一个优秀的特色班级应该和校园文化主题相一致,它一旦脱离校园文化主题将是一棵无本之木。
像我们河桥小学,我们的办学理念是“阳光校园 书香人生”,那我们在创建特色班级的时候,就必须紧紧围绕大环境去创建,一是阳光,二是书香。这是我们创建特色班级的一个大范围。然后我们可以从这个大范围中选取一个点进行特色班级的建设。
(2)立足于班级实际
创建特色班级既要立足于学校实际,也要立足于班级实际。
比如说,有点班级因为班主任是语文老师,而且老师在书写方面有自己的专长,在他的影响下,整个班的书写水平比较好。于是,我们的老师就确定了以书写作为自己的特色创建特色班级,并把它取名为“墨韵”。
而有的班级因为学生活泼好动,体育方面是他们的强项,班主任根据这个实际情况来创建特色班级。我们学校的“七彩阳光”中队就是这个例子。
(3)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
特色班级的创建,必须以人为本,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每一个特色班级主题内容的选择,都是以对孩子的终身发展有益为前提的,我们要着力打造能够影响孩子一生、具有鲜明个性的班级特色。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摒弃急功近利的思想,不为特色而创特色,不为获奖而创特色,不为名利而创特色。因为,我们进行特色班级的创建,只想为学生做一点实实在在的事情。
(4)定位于师生共成长。
特色班级的创建过程,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特色班级的创建,不仅赋予孩子们成长的精神食粮,而且也是班主任教师突破常规工作方法,寻找班级管理新思路和新突破口的有益尝试。老师和学生都应在创建特色的过程中得到启发,受到教育,得以发展。
2.“品”点提炼,打造班级的精神
“品”点,也就是班级精神,是“一班一品一特色”特色班级建设的灵魂。各班级用简明扼要的核心精神凝聚班级所有学生,提炼出具有概括力、震撼力、号召力的核心精神。
具体要求:
(1)特色班名
各班根据自己的特色和目标,取含意深刻而又富有个性的班名。如“善雅中队” “棋韵中队” “七彩阳光中队”等等,每个班的班名各具特色。
(2)特色班训、口号、目标
班训、口号、目标,它代表着班级的活力,体现班级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精神,让每一个学生在共同的价值追求中得以发展。比如,“读千古美文 做少年君子” “我自信 我阳光 我快乐” “端端正正写字 堂堂正正做人”等,用目标来教育学生,让学生常把自己的言行同目标对照,反省自己、发展自己。
(3)特色班牌
为了使“一班一品一特色”特色班级个性化,将班名、班训、口号、目标等设计成特色班牌,将它悬挂在教室最显眼处。它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班级精神,旨在促进和提高学生对自己所在班级的关注度,以及让每一个班集体都具有自己鲜明的个性。
3.教室布置,凸显班级的特色
“一班一品一特色”特色班级的建设,那么每一间教室都应体现自己独特的班级文化。在布置时,都应该紧紧围绕特色,体现自己独特的班级文化,是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我们力求教室布置和创建主题紧密结合,凸显特色。
根据本班的班级特色和班训、口号、目标等,布置班级文化特色墙。
具体要求:
(1)主题鲜明,彰显班级个性。如有的班级以诵读《论语》来创建“一班一品一特色”特色班级,他的整个教室布置时就用论语中的句子来做装饰,与特色协调一致。
(2)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低年级的教室布置相对卡通且色彩较鲜艳,而高年级则相对淡雅精细。
(3)经常更新,保持对学生的激励作用。
(4)全校交流评估。要求以参观访问、教师解说的形式呈现教室文化形态。
4.开展活动,凝神培根的途径
“一班一品一特色”特色班级的建设离不开丰富多彩、富有特色的班级活动的支撑。班级活动的内容可以丰富多彩,班主任根据特色结合品点,以活动为载体,分阶段、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这些活动的宗旨在于焕发出孩子自我教育的潜质,在老师的协助下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实现自我发展,最终形成良好的班级文化。
具体思路:
围绕本班特色和品点,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进”(走进学生生活实际),“小”(选题小,立意高),“实”(追求实效),“新”(形式活泼新颖)为活动原则,每月定活动主题,开展特色中队主题活动。以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为根本目的,丰富和提升班级文化的内涵。
5.竞争评比,精神成长的动力
为了让开展的活动有实效,我们离不开竞争评比。竞争评比的着眼点是激励机制,主要通过评比各种先进树立榜样等并形成制度。激励是使每一个学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是为了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意识,从而鼓励他们进步的一个新起点。通过这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品格,增强学生完善自我素质的自觉性,让学生在班级管理中成长。
班主任依据每月开展的活动主题,制定相应的评比细则和记载表格,到月底进行总结,对班中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奖励。
四、创建要求
在创建特色班级活动中要立足班情学情,立足于常规管理,促进学生行为习惯、思想品性的养成。
总体要求:
1. 主题鲜明,特色突出,定位准确;
2. 班级建设能够体现思想性、创新性和发展性;
3.活动设计和实施具有延展性、连续性和实践性;
创建活动应主题鲜明、循序渐进、勤于实践、易于操作,适时根据学段学情调整创建特色内容。活动形式要丰富多彩,讲求实效,注重长效机制的形成和监督,要求有计划,有记录,有资料,有照片,有展示。
1.各班制定特色班级创建活动计划(实施方案),课任教师要积极协助班主任的工作,力争班级特色鲜明。
2. 建设良好的班级特色文化氛围,以环境育人。
3.根据班级的特色,每月按照主题按时开展班级动态文化教育活动,从制定计划到落实计划,扎实有效,逐步推进。
4.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做到校内和校外活动相结合,个性创建与学校统一活动相结合。
5.每学期开展一次特色创建中队课,或在合适的时候向家长开放。
6.做好活动记录和资料积累,学期结束,形成一份具有班级特色的作品集,建立班级成长档案。
7.充分利用班级阵地,立足常规,促进学生行为习惯,思想品性的养成,营造特色班级创建文化。
五、创建步骤及人员分工
(一)创建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2年2月-----2012年6月)
1.确定课题研究内容,制定学校课题方案,并申报立项。
2.确定课题组核心成员,组织核心成员做好课题申报的研讨工作。
3.做好同课题相关理论资料搜集工作等。
4.聘请专家进行讲座,组织学习。
5.填写课题申请书,设计研究方案。
本阶段成果为:《课题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实践阶段(2012年9月-------2013年12月)
1.调查研究
通过调查分析,总结出目前“一班一品一特色”特色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找优化的策略。
2.制定学期研究方案
确定研究目的和内容,制定出每学期的研究步骤和措施。鼓励教师依据此课题确立自己的子课题,并在申报批准后,制定其研究方案。
3.开展各类专题研究
紧紧围绕确定的研究内容,开展相关的研究。
(1)积极探索有特色的班级管理模式。
(2)以班级大展台和校园节日活动为载体,展示班级特色,培育班级特色。
(3)加强家校共育工作,举办家长座谈会,开展亲子活动,引导家长全面参加班级文化建设。
(4)撰写教育案例或反思或论文,提升班主任理性总结经验的能力。
本阶段成果为:相关的案例、班主任的经验总结、图文资料、光盘等
第三阶段:总结成果、推广阶段(2014年2月---2014年5月)
1.收集、整理实验结果和研究资料。
2.全面进行课题研究总结,撰写研究报告。
3.整理各班班级特色、管理模式、教育随笔、反思并汇编成集。
4.预定下阶段研究思路。
本阶段成果为:《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图文集等。
(二)课题组人员分工
1.课题组分工
课题组长:
陈朝晖 负责课题的申报、计划、具体实施,课题活动的策划。
课题组成员:
胡 斌 负责课题活动的记录工作,负责课题研究各阶段的资料收集工作,数据分析、活动的开展。
徐小英 负责课题方案的制订、结题报告的撰写,阶段性总结的撰写。
2.课题实验小组:
河桥小学各班班主任。
课题组其他成员负责课题的具体实施,子课题的研究,各项资料的统计、整理工作,协助课题负责人组织课题研究并整理课题阶段成果和结题成果等。
2012学年第一学期每月工作安排
月 份
工作安排
九月
1.确定班级创建主题(特色的选择),根据特色提炼品点、班名、班训、口号等
2.召开第一次班主任研讨会,讨论特色班级创建主题
3.制定特色班级创建方案
4.填写教室布置创意表,根据创建主题进行教室布置
5.教室布置评比
十月
1.制定每月活动主题(学期活动计划)
2.召开第二次班主任研讨会,对自己的活动进行计划进行阐述
3. 各班按活动计划开展活动
4.上交一份10月活动小结
十一月
1. 继续按计划开展班级特色创建活动
2.确定第一批特色中队主题队会展示课的班级,班主任及早进行准备,上交主题队会教案
3.进行特色班级创建授牌仪式
4.进行第一批特色中队主题队会展示课,做好记录及总结
十二月
1.继续按计划开展班级特色创建活动
2.确定第二批特色中队主题队会展示课的班级,班主任进行准备,上交主题队会教案
3.召开第三次班主任研讨会,对前阶段的工作进行小结,提出创建中的困惑
4.进行第二批特色中队主题队会展示课,做好记录及总结
一月
各班上交活动的资料(文字、图片、视频等),将特色班级创建活动资料进行整理
花园实小“特色班级”评估量表
系 列
基本要求
分值
自评分
考核分
A1
以特色促管理
B1、有明确的创建特色班集体计划、措施
5
B2、有独特的班级管理制度
5
B3、班干部管理工作规范
5
A2以特色促养成
B4有一套比较完整的养成教育措施
10
B5有良好的班风学风班级凝聚力
5
B6班级已通过达标、示范班考核
5
B7 “四小行动”开展好有组织、有培训活动开展有创新
5
A3
以特色带实践
B8班级学生主动参与特色教育活动,参与率100%
5
B9班级活动能根据特色目标展开
5
B10班级特色建设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和谐振配合
5
B11玫级特色建设促进学生和谐成长加强了农校联系沟通
5
A4
以特色树榜样
B12班级在某个方面已形成特色,并且有良好的氛围
5
B13班级内有一批某个方面特别优秀的学生,并在学校以上获奖
5
A5
常规管理
B14班级常规管理中,获学期行进班级体次数(近3年学期末评价5分/次)
30
A6
班级获奖
B15班级管理中,获市、区优秀班集体称号的次数(市10分,区8分)
10
附加分:班主任或家长在关于创建特色班级活动的论文获奖或表达
班主任特色创建过程中的经验交流(5、4、3、2、1)。
11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