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田坝镇及发展规划
29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建设发展型党组织
毕节市田坝镇“十二五”
发
展
规
划
中共毕节市田坝镇委员会
11月10日
目 录
1、田坝镇发展规划………………………………………03
2、茨朗村发展规划………………………………………06
3、盘挪河村发展规划……………………………………09
4、沙炭沟村发展规划……………………………………12
5、苏嘎村发展规划………………………………………15
6、田坝村发展规划………………………………………18
7、先进村发展规划………………………………………21
8、新民村发展规划………………………………………24
9、兴旺村发展规划………………………………………26
田坝镇“十二五”发展规划
发展定位:
夯实基层组织基础建设,实施农业强镇战略,依托粮食作物、经果林作物及反季节蔬菜种植,加大科学投入技术的支持、扩大雪莲及其它中药材特色种植规模,创田坝特色,将田坝打造为“反季节蔬菜之乡”,实现可持续发展。推进文明和谐新村建设,加大农村合作经济实体建设力度,壮大特色农业产业,建设一流经济强镇。
发展思路:
以黔西北水利枢纽工程(夹岩电站)和毕节试验区大建设为契机,围绕工业强镇战略,大力实施“新型工业化、城乡一体化、经济区域化、生态文明化”建设,以招商引资、项目投入、城镇建设、民生改进、构建和谐为抓手,加快后发崛起,推动跨越发展,夯实基层组织基础,继续将“百千万”工程作大做强,建设和谐文明新城镇。产业调整促发展,村镇推进出特色,把田坝镇建成全市新农村建设示范镇、文明镇。
发展指标:
1、经济增长目标。经过招商引资引进5家以上企业,到 种植经果林8000亩以上,人均纯收入4500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5亿元,力争到 底实现全镇人口脱贫,继续推进“退耕还林”巩固工程,森林覆盖率达45%以上;在8个行政村全面推进“五园新村”建设和“村村庄整治建设项目”,实现村村通油路和通组路、串户路水泥道路硬化。
2、社会发展目标。每年开展各种形式的普法教育,建设平安田坝,构建社会和谐,到 ,全镇总人口控制在3万人以内,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2‰以内,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实行镇务公开、村务公开,实现非法上访零突破目标。
3、民生改进目标。全面实现“生态文明家园建设”,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100%,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达100%,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管理服务体制,培训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1000人次,城镇化水平每年增长2%以上,实现村村通闭路电视目标。
发展举措:
(一)着力实施“农业产业调整”发展战略。加快推进新型农业化,不断加大有效投入,推动经济持续跨越发展。经过五年或更长一段时期的努力,将田坝镇建设成毕节市后花园基地,使农业产业成为主要的支柱产业。
(二) 积极发展壮大农产品加工业
重点发展油菜、板栗、核桃、玉米、水果、干果、辣椒、马铃薯、畜产品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加工,提高特色农产品的附加值,使之成为全镇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
(三)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加快服务业发展
以建设黔西北水利枢纽工程(夹岩电站)为契机,着力建设好田坝小城镇建设,推进田坝集贸市场发展建设,此为载体,全力打造田坝镇服务业新气象。着力做好餐饮服务,美容美发、交通运输、装璜维修、电信邮电、医疗卫生、商贸流通,抓住小城镇建设发展和黔西北水利枢纽工程(夹岩电站)落户田坝镇的机遇,以建立商业区、居民区住宅小区为主的新型农村住房建设,逐步探索农村房地产发展新思路,着力加快乡村旅游建设和发展。
(四)着力构建和谐社会。致力平安田坝、和谐村寨建设,推进依法行政,完善社会矛盾纠纷调解机制。
(五)着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丰富群众文体活动。以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服务机制、服务机构和队伍建设为核心,形成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营高效、服务优质、覆盖镇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六)做大做强 “百千万”工程,努力打造精品示范村,将发展型党组织建设推向新的高潮。
发展保障:
(一)推动性一轮思想大解放,在新的起点实现发展新跨越。
(二)以本次党委、政府换届为契机,打造一支强有力的领导班子,造就一支坚持科学发展有韧劲、谋划科学发展有思路、推动科学发展有激情、实现科学发展有作为的党员干部队伍。
(三)以优良党风引领政风带民风,形成大好“十二五”开局战的强大合力。
茨朗村“十二五”发展规划
发展定位:
夯实基层组织基础,实施产业结构调整战略,依托茨朗少数民族民风民俗等资源,发展特色民族村寨旅游。加大农村合作经济实体建设力度,壮大特色农业产业,建设一流经济强村。
发展思路:
以夹岩电站的修建和田坝镇大建设为契机,大力实施“生态文明化、产业多样化、经济一体化”战略,以招商引资、民生改进、构建和谐为抓手,加快后发崛起,推动跨越发展,夯实基层组织基础,产业调整促发展,村镇推进出特色,把茨朗村建成全镇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文明村。
发展指标:
1、经济发展目标。人均纯收入3500元以上,力争到 底实现全村人口全部脱贫,森林覆盖率达60%以上;实现通组路、串户路水泥道路硬化。
2、社会发展目标。基本上实现户户通天翼网络,通每年开展各种形式的普法宣传,建设平安茨朗村,构建社会和谐,到 ,全村总人口控制在2200人左右,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2‰以内,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实行村务公开,实现非法上访零突破目标。
3、民生改进目标。全面实现“生态文明家园建设”,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100%,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达100%,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管理服务体制,培训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150人次,城镇化水平每年增长2%以上。
发展举措:
(一)着力发展畜牧养殖业。
以生猪养殖为主线,带动其它畜禽养殖,大力发展黑山羊养殖,规模养殖,使得养殖产业成为村支柱产业。
(二)着力推进三农工作。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加快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依托脱毒马铃薯种植,形成脱毒马铃薯种植基地,逐渐开拓外界市场;种植大棚蔬菜,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的产业模式,木来河一线种植500亩以上的樱桃,即可增加收入,又具有参观价值,使之成为全村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途径。
(三)着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丰富群众文体活动。以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服务机制、服务机构和队伍建设为核心,形成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营高效、服务优质、覆盖全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加快服务业发展
以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着力推进小型集市建设,完善村级基础设施建设,以此为载体,全力打造茨朗村服务业新气象。抓住本村山林优势大力发展养殖业,着力抓好种植、养殖业的发展,使之成为全村农民增加收入的又一个途径。
(五)着力构建和谐社会。致力平安茨朗村、和谐茨朗村建设,确保全村上下无违法犯罪行为发生,推进依法行政,完善社会矛盾纠纷调解机制。
发展保障:
(一)推动新一轮思想大解放,在新的起点实现发展新跨越。
(二)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村两委班子打造成一支坚持科学发展有韧劲、谋划科学发展有思路、推动科学发展有激情、实现科学发展有作为的党员干部队伍。
(三)以优良党风引领政风带民风,形成大好“十二五”开局战的强大合力。
盘挪河村“十二五”发展规划
发展定位:
夯实基层组织基础,建设生态文明新村,依托盘挪河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少数民族民风,发展绿色自然资源旅游。壮大特色农业产业,建设一流经济强村。
发展思路:
以黔西北水利枢纽工程(夹岩电站)修建为契机,以田坝镇大建设为龙头,大力实施“新型产业化、经济信息化、生态文明化”战略,以招商引资、项目投入、民生改进、构建和谐为抓手,推动跨越发展,夯实基层组织基础,产业调整促发展,新农村建设出亮点,把盘挪河村建成全镇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文明村。
发展指标:
1、经济发展目标。到 人均纯收入5000元以上,力争到 底实现全村人口全部脱贫,森林覆盖率达20%以上;推进“生态家园”和“村庄整治建设项目”,实现通组路、串户路水泥道路硬化。
2、社会发展目标。经过每年开展各种形式的普法宣传,建设平安盘挪河村,构建社会和谐,到 ,全村总人口控制在3500人以内,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2‰以内,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实行村务公开,实现非法上访零突破目标。
3、民生改进目标。到 全面完成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推进生态家园全面建设,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100%,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达100%,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管理服务体制,培训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200人次,城镇化水平每年增长2%以上,实现户户通闭路电视目标。
发展举措:
(一)着力发展畜牧养殖业、农业种植、经果林种植等推进产业转型。改变以往单一玉米种植为主的产业模式,以黑山羊养殖为主线,带动其它畜禽养殖业发展,以辣椒、早熟蔬菜种植为主线带动经果林种植的发展,规模养殖,规模种植,使得养殖和种植产业成为村支柱产业。
(二)着力推进三农工作,加快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依托基地建设,大力发展梨树、李子树种植,并形成规模,形成合力,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形式,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的经营模式使之成为全村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
(三)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加快服务业发展。以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着力推进生态家园建设,以此为载体,全力打造盘挪河村服务业新气象。同时探索和打造盘挪河一线旅游参观价值,打造乡村旅游的新亮点。
(四)着力构建和谐社会。致力平安盘挪河、和谐盘村寨建设,确保全村上下无违法犯罪行为发生,推进依法行政,完善社会矛盾纠纷调解机制。
(五)着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丰富群众文体活动。以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服务机制、服务机构和队伍建设为核心,形成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营高效、服务优质、覆盖全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发展保障:
(一)推动新一轮思想大解放,在新的起点实现发展新跨越。
(二)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村两委班子打造成一支坚持科学发展有韧劲、谋划科学发展有思路、推动科学发展有激情、实现科学发展有作为的党员干部队伍。
(三)以优良党风引领政风带民风,形成大好“十二五”开局战的强大合力。
沙炭沟村“十二五”发展规划
发展定位:
夯实基层组织基础,实施产业结构调整战略,加大农村经济实体建设力度,壮大畜牧养殖产业,大力发展核桃种植和板栗种植,建设一流经济强村。
发展思路:
以田坝镇大建设为契机,大力实施“新型工业化、养殖规模化、产业多样化”战略,以招商引资、项目投入、民生改进、构建和谐为抓手,加快后发崛起,推动跨越发展,夯实基层组织基础,产业调整促发展,把沙炭沟建成全镇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文明村。
发展指标:
1、经济发展目标:到 种植经果林2500亩以上,人均纯收入4000元以上,力争到 底实现全村人口全部脱贫,森林覆盖率达 亩以上;实现通组路、串户路水泥道路硬化。
2、社会发展目标:经过每年开展各种形式的普法宣传,建设平安沙炭沟,构建社会和谐,到 ,全村总人口控制在2900人左右,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2‰以内,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实行村务公开,实现非法上访零突破目标。
3、民生改进目标: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100%,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达100%,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管理服务体制,培训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300人次。
发展举措:
(一)着力发展畜牧养殖业、推进产业转型。
改变以往单一的玉米种植为主的产业模式,以新品种玉米营养坨为主线,带动其它如核桃等种植业的发展,大力发展合作养殖,规模养殖,使得养殖产业成为村支柱产业。
(二)着力发展壮大农产品加工业
重点发展马铃薯、畜产品、核桃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加工,提高特色农产品的附加值,使之成为全村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
(三)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加快服务业发展
以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着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完善村级基础设施建设,以此为载体,全力打造沙炭沟服务业新气象。抓住公路沿线建设发展机遇,着力做好餐饮服务,美容美发、交通运输、休闲娱乐等方面的发展,使之成为全村农民增加收入的又一个途径。
(四)着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丰富群众文体活动。以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服务机制、服务机构和队伍建设为核心,形成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营高效、服务优质、覆盖全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五)着力构建和谐社会。致力平安沙新光、和谐村寨建设,确保全村上下无违法犯罪行为发生,推进依法行政,完善社会矛盾纠纷调解机制。
发展保障:
(一)推动新一轮思想大解放,在新的起点实现发展新跨越。
(二)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村两委班子打造成一支坚持科学发展有韧劲、谋划科学发展有思路、推动科学发展有激情、实现科学发展有作为的党员干部队伍。
(三)以优良党风引领政风带民风,形成大好“十二五”开局战的强大合力。
苏嘎村“十二五”发展规划
发展定位:
夯实基层组织基础,建设文明和谐,壮大特色农业产业,大力发展经果林种植和辣椒种植,打造精品示范基地,建设一流经济强村。
发展思路:
以田坝镇大建设为契机,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种植规模化、产业多样化”战略,以招商引资、项目投入、民生改进、构建和谐为抓手,加快后发崛起,推动跨越发展,夯实基层组织基础,产业调整促发展,村镇推进出特色,把苏嘎村建成全镇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文明村。
发展指标:
1、经济发展目标。人均纯收入3500元以上,力争到 底实现全村人口全部脱贫,退耕还林600亩,森林覆盖率达40%以上;实现通组路、串户路水泥道路硬化。
2、社会发展目标。经过每年开展各种形式的普法宣传,建设平安苏嘎村,构建社会和谐,到 ,全村总人口控制在3500人之内,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2‰以内,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实行村务公开,实现非法上访零突破目标。
3、民生改进目标。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100%,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达100%,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管理服务体制,建立临时救助制度,关心弱势群体,培训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200人次。
发展举措:
(一)着力实施“农业强镇”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全村整体建设、不断加大投入,推进新型农业化进程,推动经济持续跨越发展。
(二)着力发展畜牧养殖业、经果林种植业发展。改变以往单一的玉米种植为主的产业模式,以核桃、板栗种植为主线,带动其它蔬菜种植发展,大力发展种植来,使得种植产业成为村支柱产业。
(三) 着力发展壮大农产品加工业。重点发展辣椒、板栗、核桃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提高特色农产品的附加值,使之成为全村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
(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加快服务业发展。以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着力推进小城镇建设,完善村级基础设施建设,以此为载体,全力打造苏嘎村服务业新气象。抓住整村推进建设发展机遇,着力做好餐饮服务,美容美发、交通运输、休闲娱乐等方面的发展,使之成为全村农民增加收入的又一个途径。
(五)着力构建和谐社会。致力平安苏嘎、和谐村寨建设,确保全村上下无违法犯罪行为发生,推进依法行政,完善社会矛盾纠纷调解机制。
发展保障:
(一)推动新一轮思想大解放,在新的起点实现发展新跨越。
(二)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村两委班子打造成一支坚持科学发展有韧劲、谋划科学发展有思路、推动科学发展有激情、实现科学发展有作为的党员干部队伍。
(三)以优良党风引领政风带民风,形成大好“十二五”开局战的强大合力。
田坝村“十二五”发展规划
发展定位:
夯实基层组织基础,实施产业结构调整战略,打造民族文化事业发展,将田坝“花灯”剧品牌做大,加大农村合作经济实体建设力度,继续发展商贸服务业、交通运输业,创田坝精品示范基地,建设一流经济强村。
发展思路:
以黔西北水利枢纽工程(夹岩电站)为契机,以田坝镇城镇建设为龙头,加大油菜种植面积,扩大畜牧养殖规模,大力实施“生态家园、农业产业化、经济区域化”建设,以小城镇建设、民生改进、构建和谐为抓手,加快后发崛起,推动跨越发展,夯实基层组织基础,产业调整促发展,村镇推进出特色,把田坝村建成全镇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文明村。
发展指标:
1、经济增长目标。经过招商引资引进2家以上企业,到 种植经果林1500亩以上,人均纯收入4000元以上,力争到 底实现全村人口全部脱贫,退耕还林300亩,森林覆盖率达30%以上;推进生态家园建设和“村庄整治建设项目”,至 实现通组路、串户路全部水泥道路硬化。
2、社会发展目标。每年开展各种形式的普法宣传,建设平安田坝,构建社会和谐,到 ,全村总人口控制在4000人以内,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2‰以内,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实行村务公开,实现非法上访零突破目标。
3、民生改进目标。全面实现“生态文明家园建设”,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100%,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达100%,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管理服务体制,培训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100人次,城镇化水平每年增长2%以上,实现户户通闭路电视目标。
发展举措:
(一)着力发展畜牧养殖业
以生猪养殖和黑山羊为主线,带动其它畜禽养殖,大力发展合作养殖、规模养殖,使得养殖产业成为村支柱产业。
(二)着力推进三农工作。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加快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依托玉米制种基地落户契机,大力种植杂交玉米;种植大棚蔬菜,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的产业模式,使之成为全村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途径
(三)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加快服务业发展
以夹岩水利枢纽工程为契机,着力推进村镇建设为载体,全力打造田坝村服务业新气象。着力做好餐饮服务,美容美发、交通运输、装璜维修、电信邮电、医疗卫生、商贸流通,抓住小城镇建设发展机遇,以建立商业区、居民区住宅小区为主的新型农村住房建设,逐步探索农村房地产发展新思路。着力加快乡村旅游建设和发展。
(四)着力构建和谐社会。致力平安田坝村、和谐田坝村建设,确保全村上下无违法犯罪行为发生,推进依法行政,完善社会矛盾纠纷调解机制。
(五)着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丰富群众文体活动。加大田坝“花灯”文化发展,以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服务机制、服务机构和队伍建设为核心,形成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营高效、服务优质、覆盖全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发展保障:
(一)推动新一轮思想大解放,在新的起点实现发展新跨越。
(二)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村两委班子打造成一支坚持科学发展有韧劲、谋划科学发展有思路、推动科学发展有激情、实现科学发展有作为的党员干部队伍。
(三)以优良党风引领政风带民风,形成大好“十二五”开局战的强大合力。
先进村“十二五”发展规划
发展定位:
夯实基层组织基础,建设生态文明新村,大力发展反季节蔬菜种植,壮大特色农业产业,将本村打造成田坝现代观光农业村寨,建设一流经济强村。
发展思路:
以田坝镇城镇建设为契机,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经济信息化、生态文明化”战略,以招商引资、项目投入、民生改进、构建和谐为抓手,推动跨越发展,夯实基层组织基础,产业调整促发展,新农村建设出亮点,把先进村建成全镇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文明村。
发展指标:
1、经济增长目标。到 人均纯收入4500元以上,力争到 底实现全村人口全部脱贫,森林覆盖率达30%以上;推进“五园新村”和“村庄整治建设项目”,实现通组路、串户路水泥道路硬化。
2、社会发展目标。经过每年开展各种形式的普法宣传,建设平安先进村,构建社会和谐,到 ,全村总人口控制在3500人左右,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2‰以内,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实行村务公开,实现非法上访零突破目标。
3、民生改进目标。到 全面完成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推进“五园新村”全面建设,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100%,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达100%,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管理服务体制,培训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200人次。
发展举措:
(一)以黔西北水利枢纽工程(夹岩电站)为契机,大力发展蔬菜种植,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升油菜种植面积,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推动经济持续跨越发展。
(二)着力打造“毕节科技观光农场”落户先进,经果林种植示范基地建设。继续加大杂交玉米种植投入力度,加大种植面积,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增加农民经济收入。
(三)着力推进园林绿化种植基地建设,打造旅游观光园区。经过夹岩电站的修建,带动全村各项服务业的发展,投建农家乐、山庄,把先进村打造成集休闲、娱乐观光旅游为一体的观光旅游胜地。
(四)着力构建和谐社会。致力平安先进村、和谐先进村建设,确保全村上下无违法犯罪行为发生,推进依法行政,完善社会矛盾纠纷调解机制。
(五)着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丰富群众文体活动。以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服务机制、服务机构和队伍建设为核心,形成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营高效、服务优质、覆盖全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发展保障:
(一)推动新一轮思想大解放,在新的起点实现发展新跨越。
(二)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村两委班子打造成一支坚持科学发展有韧劲、谋划科学发展有思路、推动科学发展有激情、实现科学发展有作为的党员干部队伍。
(三)以优良党风引领政风带民风,形成大好“十二五”开局战的强大合力。
新民村“十二五”发展规划
发展定位:
夯实基层组织基础,建设文明和谐新村,继续培育壮大烤烟种植,发展交通运输业,建设一流经济强村。
发展思路:
围绕“五园新村”建设,大力实施“新型产业化、经济信息化、生态文明化”战略,以招商引资、项目投入、民生改进、构建和谐为抓手,推动跨越发展,夯实基层组织基础,产业调整促发展,新农村建设出亮点,把新民村建成全镇民族文化新村建设示范村、文明村。
发展指标:
1、经济发展目标。到 人均纯收入4100元以上,力争到 底实现全村人口全部脱贫,森林覆盖率达30%以上;推进“五园新村”和“村庄整治建设项目”,实现通组路、串户路水泥道路硬化。
2、社会发展目标。基本上实现户户通天翼网络,经过每年开展各种形式的普法宣传,建设平安新民村,构建社会和谐,到 ,全村总人口控制在2900人以内,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2‰以内,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实行村务公开,实现非法上访零突破目标。
3、民生改进目标。到 全面完成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推进生态家园全面建设,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100%,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达100%,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管理服务体制,培训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180人次,城镇化水平每年增长2%以上,实现户户通闭路电视目标。
发展举措:
(一)着力实施“五园新村”建设,不断加大有效投入,推动经济持续跨越发展,把新民村建成新民村建成独具特色乡村旅游胜地。
(二) 着力推进三农工作,加快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依托“五园新村”建设,大力发展大蒜、洋芋、烤烟种植,并形成规模,形成合力,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形式,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的经营模式;经过招商引资,引进企业对大蒜、洋芋等进行农产品深加工,提高特色农产品的附加值,使之成为全村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
(三)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加快服务业发展。以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着力推进五园新村建设,以此为载体,全力打造新民村服务业新气象。着力做好餐饮服务,医疗卫生,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四)着力构建和谐社会。致力平安新民村、和谐新民村建设,确保全村上下无违法犯罪行为发生,推进依法行政,完善社会矛盾纠纷调解机制。
(五)着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丰富群众文体活动。以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服务机制、服务机构和队伍建设为核心,形成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营高效、服务优质、覆盖全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发展保障:
(一)推动新一轮思想大解放,在新的起点实现发展新跨越。
(二)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村两委班子打造成一支坚持科学发展有韧劲、谋划科学发展有思路、推动科学发展有激情、实现科学发展有作为的党员干部队伍。
(三)以优良党风引领政风带民风,形成大好“十二五”开局战的强大合力。
兴旺村“十二五”发展规划
发展定位:
夯实基层组织基础,实施产业结构调整战略,创立文明和谐工业园区,扩大雪莲果等特色种植,加大农村合作经济实体建设力度,建设一流经济强村。
发展思路:
以田坝镇大建设为契机,大力实施“生态文明化、产业一体化”战略,以招商引资、项目投入、民生改进、构建和谐为抓手,加快后发崛起,推动跨越发展,夯实基层组织基础,产业调整促发展,把兴旺村建成全镇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文明村。
发展指标:
1、经济增长目标。到 达到平均每户种植雪莲果5亩以上,种植经济林1000亩,继续推进黑山羊养殖,人均纯收入4000元以上,力争到 底实现全村人口全部脱贫,退耕还林500亩,森林覆盖率达60%以上;推进“生态家园”建设,实现通组路、串户路水泥道路硬化,发展农村生态农业观光旅游。
2、社会发展目标。均衡义务教育发展,通每年开展各种形式的普法宣传,建设平安桥边村,构建社会和谐,到 ,全村总人口控制在3000人以下,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2‰以内,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实行村务公开,实现非法上访零突破目标。
3、民生改进目标。全面实现“生态文明家园建设”,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100%,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达100%,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管理服务体制,培训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150人次。
发展举措:
(一)着力企业带动农户发展为主线,大力发展雪莲果种植,带动其它畜禽养殖,大力发展合作种植、养殖,规模种植和规模养殖,使得种植以及养殖产业成为村支柱产业;
(二)着力推进三农工作,打造旅生态农业旅游观光村寨。重点发展可观光林,打造田坝镇第一杨梅生产基地,吸引厂商进村旅游观光和投资发展,把兴旺村建成集休闲与娱乐为一体的乡村旅游圣地。
(三)着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丰富群众文体活动。以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服务机制、服务机构和队伍建设为核心,形成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营高效、服务优质、覆盖全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四)着力构建和谐社会。致力平安兴旺村、和谐兴旺村建设,确保全村上下无违法犯罪行为发生,推进依法行政,完善社会矛盾纠纷调解机制。
发展保障:
(一)推动新一轮思想大解放,在新的起点实现发展新跨越。
(二)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村两委班子打造成一支坚持科学发展有韧劲、谋划科学发展有思路、推动科学发展有激情、实现科学发展有作为的党员干部队伍。
(三)以优良党风引领政风带民风,形成大好“十二五”开局战的强大合力。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