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全球价值链下农业产业集群功能升级分析.docx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4562188 上传时间:2024-09-3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8.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球价值链下农业产业集群功能升级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全球价值链下农业产业集群功能升级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全球价值链下农业产业集群功能升级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全球价值链下农业产业集群功能升级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全球价值链下农业产业集群功能升级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全球价值链下农业产业集群功能升级分析内容提要农业产业集群以嵌入采购者驱动型价值链为主,品牌是农业产业集群竞争力在市场上的商品化表现,完全可以培育成集群的核心资源,提升品牌竞争力是集群功能性升级的关键所在。在打造集群品牌过程中,应从品牌定位、规范地理标志与集体商标使用、提高组织化程度等方面着手。关键词 产业集群全球价值链 区域品牌功能升级农业产业集群表现为以农业为中心,拥有大量专业化企业及支撑机构,由农户、企业及市场形成的密集柔性网络合作群体,如荷兰的花卉产业集群、山东寿光的蔬菜产业集群、宁夏的马铃薯产业集群等。我国农业产业集群的出现是伴随着农业产业化步伐的不断推进应运而生的,是农业产业化的高级

2、阶段。现阶段我国农业产业集群通过节约成本获得竞争优势,但单纯低成本扩张的发展模式造成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尚处于低端,脆弱性非常明显。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我国大量低端农业产业集群急需从理论上给予指导,以使其升级变得可能且可行。一、我国农业产业集群发展中的制约因素我国许多地区已经产生和正在发展农业产业集群,各地的地理位置不同,资源禀赋、人文环境不同,形成了各具特点的农业产业集群。主要有以下几种发展模式:一是建立在区位特色基础上的农业产业集群。这类农业产业集群具有明显的地理区位优势,是在充分利用当地独特的地理、气候、资源、交通条件、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基础上,形成众多与农业相关的生产经营者、相关支撑与

3、辅助机构的集聚,如宁夏马铃薯产业集群。二是农业高科技园区模式的农业产业集群。该模式是利用高校和科研单位的智力和研究条件,由农业教育、科研和地方生产单位联合创办的经济实体,积极发展高科技农业,并通过农业科技成果交易、信息咨询和技术培训、农产品和农资的物流配送等涉农服务业,辐射、提升园区竞争实力,带动园区周边的发展,如陕西杨凌国家农业示范区。三是市场依托模式的农业产业集群。这种模式是在专业市场的吸引下,围绕市场流通聚集形成的农业产业集群,包括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等各环节的企业、组织和服务机构。产业集群内部各经营主体以平等的交易为主,彼此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同时又相互学习、不断创新,是农业专业化

4、分工、产业化经营发展到一定阶段,自然形成的一种农业产业集群形态。如山东寿光蔬菜产业集群。四是外资嵌入模式的农业产业集群。该模式表现为外商投资农业建立项目,随着项目的扩大带动相关产业的进入,农业关联产业得到发展,带动产前种苗业、化肥、农药、农用机械业,产中农产品加工机械和食品加工包装业,产后农产品运销业,形成农产业上中下游一体化的农业产业集群,如台商在福建福州、漳州投资的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五是龙头(中心)企业带动模式的农业产业集群。此类农业产业集群以一家或几家大企业为核心,其他为数众多的小企业和农户为外围,形成产、加、销、出口一条龙的农业产业集群,如围绕广东温氏集团形成的农业产业集群。尽管各种

5、不同模式的农业产业集群在我国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集群内部联系少,知识、信息交流贫乏,效果与稳定性差,开放度不足,处于全球价值链分工低端的特征。具体而言,各地在发展特色农业产业集群过程中,在主导产业、产品的选择上,缺乏深入调查研究,未能充分考虑在国际、国内分工中所处的位置,在确定主导产业时只从短期的或眼前利益考虑,而没有从发展地方经济的长远利益着想,没有考虑本地区在全省、全国范围内是否具有优势,当某种农产品热销,就一哄而上。加之各地将众多的产业均确定为农业主导产业,导致每个产业的专业化低、规模偏小,农业产业集群产品类别雷同、重复建设的现象相当严重,未能充分突出自己的地域、区位特

6、色。在高科技园区模式的农业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区内各组成要素之间缺乏有机联系,尚未形式一个有机结合的网络组织,支撑服务体系不健全,没有风险投资进入,导致产学研合作机制不完善,劳动分工微弱,缺乏良好的合作机制和氛围,交易费用高,企业家的冒险、创新精神难以被挖掘,聚集呈现出脆弱性,产业集群竞争力弱。在市场依托模式的农业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多以低成本为基础,而不是以创新为基础,专业化层次低,技术水平不高,仍然采取以量取胜的经营方式。在外资嵌入模式的农业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外资企业的许多设备、加工机械和农用材料等均从区域外进口,普遍与本地联系普遍较弱,本地企业与集群之间的关系仅仅是基于产品链的简单分工

7、,合作网络的技术益处和学习效应不明显,基本上仍属于“飞地”型产业集群。在龙头(中心)企业带动模式的农业产业集群中,过分强调龙头企业的作用,忽视了配套产业、设施和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发展,偏重产业链条的纵向连接,集群发展缺乏整体协调性。加之,龙头企业大多属劳动密集型粗加工企业,分工和专业化程度不高,产业链不完整,产品附加值与技才含量低,主要靠价格或成本参与市场竞争,严重制约了集群进一步的发展。二、全球价值链下农业产业集群升级的动力机制全球价值链理论立足全球产业分工、产业转移、布局和升级等方面,从产业的组织、空间、生产环节等角度研究产业链条的全球配置。早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波特就已提出公司价值链

8、理论,将公司的整体经营活动分解为基本活动、辅助活动,相互作用形成公司价值创造过程。针对全球分包网络体系的形成,20世纪90年代格雷菲提出全球价值链,并首先将价值链与产业组织体系连接起来,分析跨国生产组织体系的网络运行。所谓全球价值链是指:产品在全球范围内,从概念设计到使用直到报废的全生命周期中所创造价值的活动范围,包括对产品设计、生产、营销、分销以及对最终用户的支持与服务,而且组成价值链的各种活动可以包含在一个企业内部,也可分散在企业之间、全球范围或集聚于特定的地域。动力机制作为推动集群发展的根本动力,其主要功能就在于将集群的要素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是产业集群发展的内在逻辑。而农业产业集群的动

9、力机制是指驱动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和演变的力量结构体系及其运行规则,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规律性。从价值链中起决定作用的角色出发,通常可以将全球价值链下的动力机制划分为生产者驱动、购买者驱动两种类型,具体到农业产业集群升级是指能带来较高收入的经济活动过程的转移,表现为在全球价值链上集群获取附加值能力的提升,包括了产品升级、过程升级、功能升级、跨产业升级,其中产品升级主要是引入复杂的产品线,增加单位产品价值;过程升级是通过重组生产系统或引进更先进的技术,以更高的效率将投入转化为产出;功能性升级是指获得价值链中附加值更高的新功能,如设计、营销与品牌等;跨产业升级是将某一产业部门中获得的能力应用于新的产业部

10、门。目前,发达国家对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进行了重新定位,已将竞争的重心由生产制造环节转向设计、销售控制、服务等高附加值的环节,部分低附加值的环节正加速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如何避免在全球化进程中被边缘化,承接并升级正成为一个普遍关心的问题。我国农业产业集群大多数属于劳动密集型,嵌入购买者驱动型价值链为主,大型采购商是价值链中的领导企业,充当治理者角色,负责协调链中各企业的劳动分工并影响其升级活动,而生产性企业处于被领导和被协调中,且采购商不希望生产商侵犯其核心竞争力,限制营销和品牌知识在价值链中的自由流动并阻碍生产商在营销和品牌方面的升级。目前,我国农业产业集群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绝大多数农产品档次不

11、高,缺乏创新,缺少知名品牌,只能沦为国外品牌的生产基地,农产品数量虽然占据了可观的国际市场份额,但大部分利润被国外品牌所瓜分,国内企业只能依靠低成本的劳动力和资源做支撑,缺乏持久的生命力,集群品牌的成功塑造成为农业集群实现功能升级、提升整体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三、推动我国农业产业集群功能升级的政策建议(一)以农产品特性为基础。对集群品牌进行特色定位集群品牌不只反映农产品的特性或功能,更重要的在于赋予农产品一种与众不同的思想,渗透着某种情感从而引起共鸣,实现与消费者的沟通,最终作为可信赖的无形物质沉淀在消费者的心灵深处。任何集群品牌都必须选择特定的消费者群作为自己的利益市场,定位成功与否不在于宣传

12、者主观对传播内容的理解,而在于其实际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即农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所具有的品质特征,如一提到蔬菜,消费者想到一连串的属性,品种、价格、质量、安全、营养等。集群品牌就是根据农产品特性、消费者的心理及各种社会因素如价值观,文化传统等建立一个与目标市场有关的品牌形象,如龙口定位是粉丝,寿光定位是蔬菜。由于不同的消费群体有不同的消费心理和消费特征,社会文化也会对消费者产生影响,导致不同的集群品牌在顾客心目中的印象是有较大差异的。因此,在定位过程中首先应明确这一品牌当前及今后将用于哪个行业,哪个领域,所针对的消费群体。这既考虑目标顾客的需求、竞争状态,又要考虑集群自身实力、特长,需以集群所能提

13、供的产品、价格、服务、沟通等为基石,否则只能是空中楼阁。由于任何一个区域的农业产业集群总是和其过去的历史传统有着必然的联系,不同的区域具有不同的自然条件,生活习惯和人文精神,而这些又都会作为遗传因子影响到现代人的思想观念与活动方式。农业产业集群可以利用所在地区历史形成的优势,通过文化塑造品牌,赢得顾客对区域品牌的信赖与忠诚。(二)规范集群内地理标志、集体商标的使用集群品牌属于公共品,内在的利益动机导致集群内企业、农民存在机会主义行为,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公地悲剧”,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道栏目对烟台龙口粉丝、浙江金华火腿等生产中使用禁用的剧毒农药进行了曝光,更加深了消费群体对此的忧虑,严重损害

14、了集群品牌形象,申请注册地理标志、集体商标成为必然选择。地理标志、集体商标主要是标示农产品来源于某地区,并且该产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其他特征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人文因素所决定的标志,申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采用集体商标是目前国际上保护特色农产品的一种通行做法,在中国注册的地理标志有117种产品,其中农业产品为102种,如章丘大葱,龙口粉丝、宁夏枸杞等。为避免利益驱使下个体理性行为导致的集体的非理性结果,出现囚徒困境,必须加强地方政府、中介组织、企业(农户)间行为的协调,规范区域内不同利益主体对地理标志、集体商标的使用。在此过程中,地方政府作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主要职责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

15、公共服务,通过改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来提供企业发展的硬环境,授权并扶植区域内商会、协会等中介组织实现对地理标志、商标的有效管理与维护,在商会、协会等的协助下,制定使用地理标志、商标的地方性法规,并营造创新文化氛围,使集群所处的区域充满了良好的竞争和协作意识。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是沟通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农户桥梁,在获得地方政府授权的同时,应承担起行业自律、维权、组展、服务、协调、管理等任务,制定集群内农产品生产服务标准,并把标准贯穿在田间、收获、加工、包装、运输、检验直到销售的整个过程,对区域范围内所属企业进行质量管理以及对非协会企业从业资格进行审查,推广集群品牌,扶持品牌企业发展,

16、达到有效地保护区域品牌的目标。企业(农户)是地理标志、集体商标最直接的收益者,应通过优质产品、诚信交易,将维护集群品牌形象变成自觉行动,积极参加、赞助政府、商会、协会组织的集群品牌推广活动,采取适合现阶段与本地区的创新活动,推动当地农业产业集群的功能升级,最终实现由集群制造到集群创造。(三)提高集群组织化程度。建立声誉信任的实施机制区域品牌命系质量,其竞争力的提高必须以农产品质量为根基,否则仅仅是泡沫。地方政府、行业协会、企业与农户均是集群集体品牌直接的收益者,应通过优质产品、诚信交易,将维护区域品牌形象变成各自自觉行动,并通过质量追溯系统,深化顾客与集群品牌之间联系,建立起持久的顾客一品牌关

17、系,提高集群的美誉度,并促使社会公众对此产生一致的认同感,取得顾客的忠诚,为农业产业集群的功能升级提供可行之路。现代社会中声誉信任得以实行的主要手段是现代组织,如果个人的利益取决于组织的价值,而组织的价值依赖于个人的声誉,个人就会注重声誉。当农产品市场价格和农民组织的声誉相关,而声誉又取决于他所提供产品的质量时,农民为获得较高的收益会参与组织合作,并可通过农民组织形式来约束农民的生产行为,减少农民的机会主义行为倾向,提高农产品质量。公司+农场(基地)+农业工人的生产模式是确保农产品质量的有效模式,让农民进入农场(基地),通过企业化的经营、管理,以农业工人的身份从事农产品的生产、加工,使农民职业化。同时,允许农民用承包地的经营权入股,是建立个人声誉制度的有效方式,这不仅有利于集群组织化程度的提高,而且可以促进农业向市场化、集约化、社会化方向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