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专题十-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专题测评(十)植物的激素调节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2011年山东卷)下列与激素作用无关的实例是( )
A.草莓果实自然发育成熟 B.人舌尖触到蔗糖时感觉甜
C.自然生长的雪松树冠呈塔形D.饥饿时人体血糖仍维持正常水平
2.(2010·浙江高考)将无根的非洲菊幼苗转入无植物激素的培养基中,在适宜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应出现的现象是 ( )
3.(改编题)有人设计了一个证明植物根具有向重力生长特性的实验(如下图所示):把一些湿棉絮固定在圆形木板a和b上;把三株刚长出垂直胚根的幼苗按图示方式固定在圆形木板上;把圆形木板a垂直放在支架上,b装置按如图所示方向匀速旋转,每小时约旋转四周。两天后观察两组装置植物根的生长方向。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本实验装置放在暗盒内是为了排除无关变量的干扰
B.乙图中旋转使幼苗胚根各部分所受的重力影响相同
C.圆形木板a上的三株幼苗的胚根都将向下生长 D.该实验说明了生长素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
4.(2011·盐城模拟)赤霉素具有促进植物茎秆伸长的作用,其作用机理如图所示。遗传学研究表明,赤霉素对矮生玉米的作用效果明显,而对正常株高玉米的作用效果不明显。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图中的a过程表示促进,b过程表示抑制
B.图中的c过程可能是促进,也可能是抑制
C.赤霉素缺乏的植物体无法完成生长素的合成
D.控制玉米茎秆高度的基因可能与赤霉素的合成代谢有关
5.关于生长素及其发现的相关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生长素发现的实验体现了经典的科学发现过程:
观察现象→提出假设→设计并完成实验→验证假设→形成理论(证实或证伪)
B.1928年的温特实验结果证实: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
C.生长素的运输方式是极性运输 D.生长素的主要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的种子
6.下列关于胚芽鞘生长与向光性的各种实验研究中,采用的方法和目的不一致的是( )
A.将胚芽鞘置于黑暗与单侧光下,观察单侧光对其生长的影响
B.用锡箔帽和锡箔环套在胚芽鞘尖端与尖端下面一段,研究其感光部位
C.将切除尖端的胚芽鞘与完整的胚芽鞘一起培养,观察尖端对其生长的影响
D.将含IAA琼脂块与空白琼脂块分别放在切除尖端的胚芽鞘上,研究其向光性原理
7.为验证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原理,某同学按下图进行了实验。其实验结果应为 ( )
A.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 B.胚芽鞘向左弯曲生长
C.胚芽鞘直立生长 D.胚芽鞘不生长
8.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既可以促进生长,也可以抑制生长。如图所示,若横坐标表示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纵坐标表示生长素浓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①促进;②抑制 B.甲:①抑制;②促进
C.乙:③促进;④抑制 D.乙:③抑制;④促进
9.如图在暗室中将几个燕麦芽水平放置,并在不同的位置插上云母片,其生长的情况是 ( )
A.①水平生长,②向上弯曲生长,③直立生长
B.①不能生长,②向上弯曲生长,③水平生长
C.①向上弯曲生长,②向上弯曲生长,③水平生长
D.①不能生长,②水平生长,③向上弯曲生长
10.分析下列各图,正确的是( )
A.图甲由于单侧光照的影响,胚芽鞘将向光弯曲生长
B.图乙茎卷须中生长素含量外侧比内侧少,所以外侧生长得快
C.图丙中若固定光源,只有暗箱匀速旋转,幼苗将弯向光源
D.图丁中放M的胚芽鞘弯向一侧而放N的不弯曲
11.将一盆栽植物如图所示置于地面,在根的近地侧和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变化曲线为下列哪项(图中虚线表示对生长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的较高生长素浓度)( )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12.下表为用不同浓度的2,4-D(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茄子的花蕾以后植株的结果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项目
对照组
经2,4-D处理的实验组
平均结果率(%)
27
100
100
100
100
平均株产量(kg)
0.16
0.73
0.92
0.91
0.72
平均单果重(g)
186
247
277
273
243
浓度(ppm)
未作处理
1000
850
720
630
A.该实验结果表明2,4-D能促进果实的发育
B.该实验结果表明高浓度和低浓度的2,4-D抑制果实的发育
C.不同浓度的2,4-D对同种植物的结果情况影响不同
D.该实验的对照组花蕾是经受粉的,而实验组花蕾是未经受粉的
13.将甲、乙、丙三株大小相近的同种植物,分别进行不同处理。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顶芽摘除后,侧芽生长停滞
B.甲侧芽生长快与生长素促进作用有关
C.细胞分裂素与侧芽的生长无关
D.甲为对照组,乙、丙为实验组
14.(2011·西城模拟)一位同学在探究NaHS溶液对柳条不定根发生及其生长的影响时,根据实验数据,得到以下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0.1~1 mmol/L的NaHS溶液对柳条生根均有促进作用
B.0.6 mmol/L的NaHS溶液抑制柳条生根而促进其根的生长
C.NaHS溶液促进柳条不定根生长的最适浓度一定是0.2 mmol/L
D.一定浓度范围内的NaHS溶液对柳条生根和根的生长有促进作用
15.(2011·徐州模拟)如图表示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赤霉素溶液和6甲基嘌呤(mRNA合成抑制剂)混合液、赤霉素溶液和脱落酸混合液分别对细胞内α淀粉酶含量的影响,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一定浓度的赤霉素能促进细胞合成α淀粉酶
B.6甲基嘌呤能抑制转录过程,进而抑制淀粉酶的合成
C.细胞内的脱落酸能抑制α淀粉酶的合成
D.在植物细胞内,赤霉素能抑制脱落酸的合成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6.将燕麦幼苗的胚根尖端及胚芽尖端各切去4 mm,再将剩余10 mm的胚根及胚芽每10条一组分别放入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保持在25 ℃下培养2d,实验结果如下表:
(1)实验中盛有不同浓度生长素溶液的小培养皿必须加盖,其原因是________。切去胚芽尖端及胚根尖端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实验数据可以得知:与胚芽相比,胚根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较________。
(3)某同学用切去尖端的胚芽作为实验材料验证生长素(IAA)与赤霉素(GA)对胚芽生长的促进作用,实验结果如右图曲线所示。从图中判断,该同学的实验结果能不能准确说明“生长素与赤霉素对胚芽的生长有共同促进作用”?________,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解析:A果实发育成熟涉及生长素和乙烯;C雪松树冠呈塔形是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的体现;D饥饿时血糖的调节需要胰高血糖素;B产生感觉不需要激素,需要递质;
答案:B
2.解析:将无根的非洲菊幼苗放在适宜的温度和光照下培养,虽然培养基中不添加植物
激素,但由于该幼苗生长旺盛能分泌生长素,生长素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
作用于幼苗基部,从而使基部细胞分化出根,故选B。
答案:B
3.解析:由题意“证明植物根具有向重力生长特性的实验”,自变量是重力,其他为无关变量。而没有直接利用生长素来处理的,因此,不能说明生长素具有促进植物生长
的作用。
答案:D
4.解析:控制玉米茎秆高度的基因可能与赤霉素的合成代谢有关,故赤霉素可以促进植物茎秆的生长;结合图示知:赤霉素可通过促进生长素的合成、抑制生长素的分解从
而影响植物生长;因生长素具有双重性,所以图中c过程可能促进生长,也可能抑制
生长;在缺乏赤霉素情况下植物也可以合成生长素。
答案:C
5.解析:生长素发现的相关经典实验的设计都遵循了科学研究的基本规律,符合科学发现过程(如A项图示);温特实验是在达尔文实验的基础上设计的,旨在验证达尔文实验
提出的“胚芽鞘尖端可能会产生某种物质”的结论是否正确,实验结果证实该种物质
确实存在;生长素的运输形式多数为极性运输,生长素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在植
物体内,生长素主要在叶原基、嫩叶和发育中的种子中产生。
答案:C
6.解析:观察单侧光对其生长的影响实验的自变量为有无单侧光;研究感光部位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部位;观察尖端对其生长的影响实验的自变量是有无尖端;研究向光性
的自变量是单侧光。
答案:D
7.解析:当胚芽鞘的切段向左移动后,在胚芽鞘左侧下面一段能获得尖端传来的生长素,使左侧生长快,从而导致胚芽鞘向右侧弯曲生长。
答案:A
8.解析:利用假设法来判定,甲图中,若①促进、②抑制,则顺时针转90°来看,不存在最适浓度;若①抑制、②促进,则低浓度抑制生长,而高浓度促进生长,都不符合生
长素的作用特点。乙图中,若③促进、④抑制,则顺时针转90°来看,不存在最适浓度,也不符合生长素的作用特点;若③抑制、④促进,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着生长素浓
度增大,促进作用增强,超过一定浓度时,随着生长素浓度增大,促进作用减弱,而
浓度太高时,则起抑制作用,符合生长素的作用特点。
答案:D
9.解析:①中生长素不能向尖端下部运输,下部得不到生长素而不能生长,②生长素可以向尖端下部运输,还可在重力作用下向近地侧运输,故向上弯曲生长,③生长素能
向尖端下部运输,但不能在尖端向近地侧运输,故近地侧与远地侧的生长素浓度相同,
水平生长。
答案:B
10.解析:胚芽鞘的感光部位是尖端,图甲中没有尖端,对光不产生反应,故不向光弯曲,而是向右弯曲;茎卷须中生长素含量外侧比内侧多,所以外侧生长得快;图丙中幼苗
将向光源的方向弯曲;图丁中放M和N的胚芽鞘都直立生长。
答案:C
11.解析:刚开始横放盆栽植物时,生长素浓度都应低于图中虚线。由于受重力作用,生长素横向运输,会导致远地侧的生长素移向近地侧,使近地侧的生长素浓度增加。对根来说,近地侧的生长素浓度将会超过图中虚线,出现抑制生长现象,因而根将向地生长;对于茎来说,近地侧的生长素浓度也较高,将接近茎生长的最适浓度,其促进作用更明显,因而茎将会背地向上弯曲生长。
答案:A
12.解析:在表格中,将实验组2,4D在一定浓度时的各项数据与对照组比较,从数据上看630~1000 ppm浓度范围的2,4D处理后平均结果率、平均株产量、平均单果重都比对照组高,说明该浓度范围的2,4D处理都是促进作用,在630 ppm、720 ppm、850 ppm
和1000 ppm中,850 ppm时促进作用最强,而不存在抑制果实发育。
答案:B
13.解析:由图知,丙为对照组,甲和乙为实验组,甲顶芽摘除后,侧芽生长加快,侧芽生长快与生长素促进作用有关;乙侧芽经细胞分裂素处理后,长度增大,细胞分裂素
与侧芽的生长有关。
答案:B
14.解析:左图中,当横坐标为0时,纵坐标为4,当横坐标为1时,纵坐标为3,说明1 mmol/L的NaHS溶液对柳条生根起抑制作用;当横坐标为0.6时,两图的纵坐标都高于没有使用NaHS溶液的情况,说明0.6 mmol/L的NaHS溶液既能促进柳条生根又能促进其根
的生长;从右图中只能判断在0.2 mmol/L时,NaHS溶液促进柳条不定根生长的效应
较强,而不能确定是最适浓度。
答案:D
15.解析:由图可知,随着时间的延长,单独使用赤霉素溶液处理的细胞,细胞内α淀粉酶的含量逐渐增高;6甲基嘌呤能抑制mRNA的合成,即抑制转录过程,转录过程被
中断后α淀粉酶的合成也不能进行;赤霉素和脱落酸混合后,细胞内α淀粉酶的含量远不如单纯使用赤霉素,说明脱落酸阻碍了α淀粉酶的合成;从题图中不能看出赤霉
素和脱落酸合成之间的关系。
答案:D
16.解析:由甲、乙装置内的玉米苗生长情况可知,玉米苗具有向光性,这主要与单侧光照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有关;由甲、丁装置内的玉米苗生长情况可知,玉米苗具有向背地方向生长的特性,这主要是受重力影响;由乙、丙、丁装置内的玉米苗生长情况可知,重力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大于光照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这主要通过观察图中玉米苗生长弯曲程度而推知。若整个实验装置处于失去重力状态,即不考虑重力,甲、乙变化不大;但丙幼苗会向下生长,原因是单侧光照引起了生长素分布不均;而丁幼苗则会水平向前生长,原因是失重状态下,植物体生长素分布均匀。
答案:(1)弯向光源生长 单侧光照使生长素在背光一侧分布较多,使玉米苗的茎背光侧的组织生长较快 (2)向背地方向生长 在重力影响下,生长素在近地侧分布较多,使玉米苗的茎近地侧的组织生长较快 (3)重力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大于光照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 (4)直立生长 弯向光源的程度加大 弯向下生长 水平向前生长
17.解析:(1)水分的蒸发会导致溶液浓度的变化,因此盛有不同浓度生长素溶液的小培养皿必须加盖。由于胚芽、胚根的尖端都能产生生长素,对实验有干扰,所以在使用外源生长素探究其作用时,需要切去实验材料的胚芽尖端及胚根尖端。(2)分析数据知,在较低浓度时,即可引起胚根的生长,胚根对生长素的反应较敏感。(3)图中的数据只提供了不加激素和生长素(IAA)、赤霉素(GA)共同作用的曲线对比,而缺少生长素和赤霉素单独作用时的对照实验,该实验结果不能准确说明“生长素与赤霉素对胚芽的生长有共同促进作用”。
答案:(1)避免水分蒸发引起生长素溶液浓度变化 胚芽、胚根的尖端都能产生生长素,对实验有干扰 (2)高
(3)不能 缺少生长素和赤霉素单独作用时的对照实验
18.解析:此题以图像和坐标曲线为信息载体,综合考查植物生长素的调节,属于考纲综合运用层次。(1)根对生长素的灵敏度很高,从表格中看出适宜根伸长的最适宜浓度为10-4 ppm,大于或小于此值,根的伸长长度减少。
(2)实验所用的根段选择A区段是因为区域A是根的伸长区,伸长区细胞能生长和伸长;区域B是根的成熟区,成熟区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已停止生长。
(3)通过表格数据和曲线图明显看出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4)表格数据看出分别用生长素浓度为10-5 ppm和10-3 ppm处理根段,两天后的长度基本相同;将该溶液稀释10倍后,处理同样的根段,如果两天后根段长度长于12.3 mm,说明该浓度为10-3 ppm,如果两天后根段长度短于12.3 mm,说明该浓度为10-5 ppm。
答案:(1)
(2)区域A是根的伸长区,伸长区细胞能生长和伸长;区域B是根的成熟区,成熟区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已停止生长(答到其中一点就可得分)
(3)能
(4)①稀释10倍
②如果两天后根段长度长于12.3 mm,说明该浓度为10-3 ppm,将该溶液稀释10倍后,处理同样的根段如果两天后根段长度短于12.3 mm,说明该浓度为10-5 ppm。
·9·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