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专题一-物质的组成、分类、性质及化学用语
专题一 物质的组成、分类、性质及化学用语
[最新考纲]
1.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的含义。了解原子团的定义。 (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4)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2.化学用语(1)熟记并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
(2)熟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能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分子式),或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 (3)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的表示方法。
3.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考点一 物质类别的正确判断
物质分类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金属氧化物不一定属于碱性氧化物,如Na2O2与酸反应生成盐、水和氧气,故不属于碱性氧化物;Mn2O7属于酸性氧化物。(2)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属于酸性氧化物,如CO、NO等。 (3)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属于混合物,如O2和O3的混合气体是混合物,只有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才属于单质。(4)能电离出H+的物质不一定是酸,如NaHSO4;能电离出OH-的物质不一定是碱,如Mg(OH)Cl;盐的构成并不一定仅有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如铵盐。(5)非金属元素可形成阳离子,如NH;金属元素也可形成阴离子,如AlO、MnO等。
(6)无水乙醇属于混合物,冰醋酸属于纯净物,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1.判断正误 (1) 酸酐一定是氧化物 (2)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 (3)SiO2是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 (4)光导纤维、棉花、油脂、ABS树脂都是由高分子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5)金属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 (6)HClO是弱酸,所以NaClO是弱电解质) (7)HCl溶液和NaCl溶液均通过离子导电,所以HCl和NaCl均为离子化合物 (8)石油是混合物,其分馏产品汽油为纯净物 (9)分子中含两个氢原子的酸一定是二元酸(
2“分类”是一种思想方法,在化学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 )
①根据水溶液能否导电将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②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的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③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④根据反应中的热效应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A.②④ B.①② C.①③ D.③④
4.下列逻辑关系图中正确的是()
A
B
C
D
考点二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考查
物质变化过程中的“三馏”“四色”“五解”和“十九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①蒸馏 ②分馏
干馏
焰色反应
①显色反应②颜色反应③指示剂变色反应
潮解
①分解②电解 ③水解④裂解
①熔化②汽化③液化④酸化⑤升华
①氢化②氧化③水化④风化⑤碳化⑥钝化⑦催化⑧皂化⑨歧化⑩卤化⑪硝化⑫酯化⑬裂化⑭油脂的硬化
注意化学变化:同素异形体间转化、CuSO4·5H2O的脱水、蛋白质变性、电解质溶液导电、浓硫酸脱水。
1.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下列生产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氮肥厂用氢气和氮气合成氨 B.钢铁厂用热还原法冶炼铁
C.硫酸厂用接触法生产硫酸 D.炼油厂用分馏法生产汽油
2.月壤中的3He是核聚变发电最清洁最安全的理想物质,地球上氦元素主要以4He形式存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3He、4He的化学性质基本相同②3He、4He具有相同的中子数③3He核聚变是化学变化④3He液化是物理变化⑤3He、4He形成的单质中均含有共价键⑥3He、4He分别组成的气体单质,在相同条件下密度之比为3∶4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①③⑥
3.化学变化不能实现的是 ①一种核素变成另一种核素 ②一种离子变成另一种离子 ③一种分子变成另一种分子 ④一种单质变成另一种单质 ⑤一个质子变成一个中子 ⑥一种同素异形体变成另一种同素异形体 ⑦混合物变成纯净物 ⑧有毒、有污染的物质转化成无毒、无污染的物质 ⑨金属物质变成非金属物质 ⑩共价化合物转化成离子化合物
A.①②④⑤B.②③⑥⑧ C.①⑤⑨D.③⑥⑨⑩
考点三一种重要的混合物——胶体
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区别,胶体的性质和应用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在解答这类题目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胶体存在固、液、气三种状态。 (2).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1~100 nm之间,这是胶体的本质特征,也是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依据,同时也决定了胶体的性质。(3).“纳米材料”并不是胶体,只有将其分散到某分散剂中才能形成胶体。(4).胶体的丁达尔效应属于物理变化。(5).“胶体带有电荷”的说法是错误的,胶体是一个体系,与溶液一样呈电中性,胶体粒子可能带有电荷。(6).胶粒并不是都带电荷,如淀粉胶粒,无电泳现象,遇电解质溶液不发生聚沉;若使之聚沉可采用加热法。(7).胶体和溶液并没有明显的界限。如淀粉溶液、肥皂水、蛋白质溶液既是溶液又属于胶体。
1.判断是否正确?
(1)污水中投放明矾,生成能凝聚悬浮物的胶体:Al3++3H2O Al(OH)3(胶体)+3H+()
(2)向饱和FeCl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可制取Fe(OH)3胶体()
(3)向沸水中逐滴加入少量饱和FeCl3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
(4)向沸水中滴加过量饱和FeCl3溶液,形成带电的胶粒,导电能力增强()
(5)氢氧化铁胶体中,H+、K+、S2-、Br-能大量共存(2013·安徽理综,9C改编)
制备纳米四氧化三铁的过程如下:
2、下列有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A.纳米四氧化三铁具有磁性,作为药物载体用于疾病的治疗
B.纳米四氧化三铁分散在适当溶剂中,它与溶液分散质微粒直径相当
C.在反应②中环丙胺的作用可能是促进氯化铁水解
D.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6FeOOH+CO===2Fe3O4+3H2O+CO2
3.下列关于胶体及胶体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铁胶体带正电荷,故电泳时阴极附近颜色变深
B.利用丁达尔效应可区分溶液体系和胶体体系
C.向氢氧化铁胶体中逐滴滴加盐酸,现象是先沉淀后溶解
D.某些工厂中常用的静电除尘装置其原理与胶体的性质相关
考点四 化学用语的正确使用
1.物质的表示方法——化学式的使用
(1)最简式:即实验式,只表示组成物质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如乙烷的最简式为CH3。
(2)分子式:表示物质分子组成,分子式中各原子数可以不互为质数,如H2O2。
(3)结构简式:省略部分碳氢键和碳碳单键的有机物表示方法,一定要突出官能团,如乙烯CH2==CH2。
(4)结构式:表示物质内部结构中原子的排列和结合情况,要求每一条共价键都要用短线标出。
2.易错化学名词(1)萃取、渗析、溶解、熔融、熔点;(2)气体逸出、溶液溢出、用玻璃棒蘸取、振荡试管;(3)酯化反应、焰色反应;(4)氨气、铵盐、乙酸乙酯、油脂、硫氰化钾;(5)研钵、坩埚、褪色。
1、(2013·江苏化学,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丙烯的结构简式:C3H6 B.氢氧根离子的电子式:[H]-
C.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D.中子数为146、质子数为92的铀(U)原子:92U
2、(2011·上海,4)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能确定为丙烯的是( )
3、.下列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 )
[课堂练习] 1.下列物质、类别、用途或储存方法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Na2CO3
B.CH3COOH
C.NH3·H2O
D.Na2SiO3
碱
弱电解质
混合物
正盐
2.背景新闻:①2009年4月,德国NUK婴儿爽身粉因含致癌物“滑石粉”[Mg3(Si4O10)(OH)2]引起关注。②2010年1月12日海地首都太子港发生7.3级地震,急需大量医药品、食物、饮用水等。③2009年12月下旬,渤海、黄海海域出现严重的海冰灾害。④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成果与蛋白质知识有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滑石粉属于无机硅酸盐类物质,滑石粉的组成可表示为3MgO·4SiO2·H2O
B.次氯酸钠、石灰、明矾可作消毒杀菌剂;碳酸钡俗称“钡餐”,是一种医疗药品
C.水结冰时体积膨胀,密度减小,是因为水分子大范围以氢键相连,形成疏松晶体
D.毛、发等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石油裂化和油脂皂化都是化学变化,而石油的分馏和煤的干馏都是物理变化
B.生活中可以使用明矾对饮用水进行消毒、杀菌、除杂
C.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既能消毒杀菌又能净水
D.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从海水中获得食盐和淡水
4.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氯气与烧碱溶液或石灰乳反应都能得到含氯消毒剂
B.Na2O2能与CO2反应产生O2,可用作高空飞行或潜水的供氧剂
C.SiC的硬度很大,可用作砂纸、砂轮的磨料
D.常温下浓硝酸与铝不反应,可用铝制容器存放浓硝酸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雾、有色玻璃、葡萄糖溶液中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大小均在1~100 nm之间
B.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PM2.5)会造成污染,应加强监测和治理
C.生理盐水能产生丁达尔效应,属于胶体
D.根据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分散系可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浊液的分散质粒子大小介于溶液与胶体之间
6.(2013·杭州联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丁达尔效应可以用来区别胶体和溶液 B.水银、水玻璃、胆矾都是纯净物
C.HCl、NH3、BaSO4都是电解质 D.H2、D2、T2属于同素异形体
7.(2013·青岛统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6.8 g熔融KHSO4与3.9 g熔融Na2O2中阴离子数目相同
B.某金属阳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其与Cl-形成的强电解质都是离子化合物
C.二硫化碳是直线形非极性分子,其电子式为C
D.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可表示为18Cl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