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61T1696-2023国土空间规划 城镇建设用地遥感监测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455827 上传时间:2023-10-11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612.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61T1696-2023国土空间规划 城镇建设用地遥感监测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DB61T1696-2023国土空间规划 城镇建设用地遥感监测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DB61T1696-2023国土空间规划 城镇建设用地遥感监测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DB61T1696-2023国土空间规划 城镇建设用地遥感监测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DB61T1696-2023国土空间规划 城镇建设用地遥感监测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07.040CCS A 77DB61陕西省地方标准DB 61/T 16962023国土空间规划城镇建设用地遥感监测技术规程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remote sensing monitoring of urban construction land interritorial space planning2023-05-25 发布2023-06-25 实施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61/T 16962023I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总则.25流程.46成果.7附录 A(规范性)技术方案编写提纲.8附录 B(资料性)图

2、斑属性表.9DB61/T 16962023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编制。本文件由自然资源陕西省卫星应用技术中心提出。本文件由陕西省自然资源厅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自然资源陕西省卫星应用技术中心、陕西省地质调查规划研究中心、国家林业局和草原局西北调查规划设计院、西安西北有色地质研究院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文龙、谢涛、高海峰、李新林、马胜利、张云峰、杨志东、赵小峰、赵燕伶、郝旋捷。本文件由陕西省自然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本文件首次发布。联系信息如下:单位:自然资源陕西省卫星应用技术中心电话:029-872

3、26857地址:西安市莲湖区甜水井街66号邮编:710002DB61/T 169620231国土空间规划城镇建设用地遥感监测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国土空间规划城镇空间城镇建设用地遥感监测的总则、流程和成果归档。本文件适用于国土空间规划城镇建设用地遥感监测工作。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4950-2009摄影测量与遥感术语TD/T 1010-2015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规程GB/T 21010-2017土地利

4、用现状分类陕西省国土空间规划纲要(2016-2030年)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国土空间规划territorial space planning在国家和省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计划的指导下,以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为目标,对国土资源和空间布局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和优化,确定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总体格局、空间结构和功能定位,提出实施措施的全过程。注:陕西省国土空间规划纲要(2016-2030年)3.2城镇空间urban space以城镇居民生产、生活为主体功能的国土空间,包括城镇建设空间、工矿建设空间以及部分乡级政府驻地的开发建设空间。3.3城镇建设用地land for u

5、rban construction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确定的城镇开发边界内的建设用地。3.4遥感图像数据remote sensing imagesDB61/T 169620232利用遥感技术获取的图像数据,包括卫星遥感图像和航空摄影图像。遥感图像数据通常以数字形式存储,并且包含了大量的地理信息。3.5遥感解译interpretation of remote sensing image从遥感影像上识别目标,定性、定量地提取出目标的分布、结构、功能等有关信息的过程。3.6影像特征image features影像中能够用来区分不同地物,识别出地物属性所用到的色调或色彩、纹理、空间等特征,从而作为地物信

6、息提取的主要参考。3.7遥感变化监测changes monitoring by remote sensing images利用不同时间或在不同条件下获取的同一地区的遥感图像,识别和量化目标地物的类型、分布等变化的过程。3.8外业调查field investigation对解译成果数据的空间边界和属性进行实地调查和核实的过程。3.9数字正射影像图digital orthophoto map(DOM)经过正射投影改正的影像数据集。注:GB/T14950-2009,成果6.263.10空间分辨率spatial resolution遥感图像上能够区分的最小单元尺寸或面积,是用来表征影像分辨地面目标细节

7、能力的指标。对于现代的光电传感器图像,空间分辨率通常用地面分辨率和影像分辨率来表示。注:TD/T 1010-2015,3.24总则4.1目标通过遥感解译和外业调查查清国土空间城镇建设用地分布、面积、权属等信息,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4.2内容利用遥感技术监测城镇空间的建设用地情况,包括特定时间节点建设用地现状和特定时间段建设用地利用变化情况。4.3技术方法DB61/T 169620233基于正射影像图,结合各类辅助数据,采用人机交互的方法,全面解译获取城镇空间建设用地信息。利用不同时相城镇建设用地监测结果,进行空间叠加分析,分析特定时间段建设用地变化信息。结合实地调查验证,完善城镇空间建设用地遥

8、感监测结果。4.4分类体系城镇建设用地分类标准、代码和内容参照 GB/T 21010-2017,采用二级分类,统一编码排列见表1。表 1城镇建设用地分类体系表分类原则一级二级城镇建设用地商服用地(05)零售商业用地(0501)批发市场用地(0502)餐饮用地(0503)旅馆用地(0504)商务金融用地(0505)娱乐用地(0506)其他商服用地(0507)工矿仓储用地(06)工业用地(0601)采矿用地(0602)盐田(0603)仓储用地(0604)住宅用地(07)城镇住宅用地(0701)农村宅基地(0702)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08)机关团体用地(0801)新闻出版用地(0802)教育用

9、地(0803)科研用地(0804)医疗卫生用地(0805)社会福利用地(0806)文化设施用地(0807)体育用地(0808)公共设施用地(0809)公园与绿地(0810)特殊用地(09)军事设施用地(0901)使领馆用地(0902)监教场所用地(0903)宗教用地(0904)殡葬用地(0905)风景名胜设施用地(0906)DB61/T 169620234表 1(续)分类原则一级二级交通运输用地(10)铁路用地(1001)轨道交通用地(1002)公路用地(1003)城镇村道路用地(1004)交通服务场站用地(1005)农村道路(1006)机场用地(1007)港口码头用地(1008)管道运输用地

10、(1009)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1)水工建筑用地(1109)其他土地(12)空闲地(1201)5流程5.1准备工作5.1.1数据准备5.1.1.1规划数据根据城镇建设监测内容及实际情况,收集经批准的现行城乡(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其他相关规划、建设用地红线、道路控制边线等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资料。5.1.1.2测绘地理信息数据包括行政区划矢量、各类保护区边界矢量、大比例尺地形图等资料。5.1.1.3遥感数据根据城镇建设监测要求、周期、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等情况,选择相应遥感数据源。遥感数据的类型包括航天遥感数据、航空遥感数据和其他遥感数据。大尺度监测遥感数据空间分辨率优于5m;建筑要素类型

11、复杂、交通要素交错分布的小尺度地区,遥感数据空间分辨率优于2m。根据监测频次确定遥感数据时相,一般选择晴天、少云(平均云量小于5%)的遥感数据。5.1.2技术方案准备5.1.2.1技术方案内容包括目的任务、工作区概述、工作部署、技术路线、工作方法、精度要求、实物工作量、预期成果、人员组织、保障措施和经费预算等。编写提纲见附录 A。5.1.2.2根据任务书要求和自然地理条件、城镇建设状况、国土空间规划情况等精心编写技术方案。方案应简明扼要,技术方法先进可行;工作安排合理,部署得当,措施有力。5.1.2.3技术方案由项目主管部门组织审查。经批准的技术方案是进行国土空间规划城镇建设用地遥感监测、质量

12、监控及其成果评审验收的主要依据。技术方案未经审批,项目不得实施。5.1.2.4工作过程中,实施情况有较大变化时,应及时编写补充技术方案,报请原审批单位批准。5.1.3仪器设备准备DB61/T 169620235外业调查的相关仪器设备主要包括照相机、GPS、测距仪、测量尺等现场测量工具。5.2数学基础5.2.1平面坐标系统宜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也可采用地方坐标系统或独立坐标系统,但应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建立转换关系。采用高斯克吕格(Gauss-Kruger)投影。成图比例尺大于或等于1:10 000时,采用3分带;小于1:10 000时,采用6分带。当监测区跨带时

13、,应进行换带处理,以面积较大的区域为基准,统一到一个分带之中。5.2.2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5.3遥感影像数据处理5.3.1大气校正根据数据类型选择最优的大气校正模型对遥感影像进行大气校正。5.3.2几何校正根据数字高程模型及野外控制样点进行影像几何校正,山区校正误差小于4个像元,平原地区校正误差小于2个像元。5.3.3影像配准依照已精确校正的遥感影像数据为基准进行校正配准,校正误差小于0.5个像元。5.3.4影像融合影像融合一般以景为单元,也可视具体情况进行分块融合,选择可清晰表现图像特征、边界信息的融合算法。融合后影像应纹理清晰、色调均匀、反差适中、无重影及模糊等现象。5.3

14、.5影像匀色融合后可采用线性或非线性拉伸、亮度对比度、色彩平衡、色度饱和度与锐化等方法调整融合影像的色调和纹理,扩大影像灰度分布的动态范围,提高对变化信息的识别能力。5.3.6影像镶嵌单景影像不能全部覆盖监测区时,需进行影像镶嵌。镶嵌过程中可采用人机交互或专用算法选取镶嵌线。镶嵌后相邻影像接缝处的影像灰度、色调应与整幅影像灰度、色调相协调。5.3.7影像裁剪影像裁剪以监测区为单元,按范围进行裁切。5.3.8图像增强使用图像彩色合成、对比度增强、空间滤波、图像色彩模式转换等方法增强监测信息的影像特征。5.4遥感解译DB61/T 1696202365.4.1解译范围一般为国土空间规划分区中的城镇空

15、间。5.4.2解译要素地表已建成附着建(构)筑物或已实施地基的用地,以及拆迁地、平场地和用地类型发生变化的区域。5.4.3现状遥感解译5.4.3.1采用人机交互解译方法,基于遥感影像,根据影像纹理、色调、位置、形状、范围等特征,解译建设用地信息。5.4.3.2用地边界划定:用地有明显边界附着物(如围墙、围栏等)的,应沿附着物在地面的边界划定地块单元边界,无明显边界的,应按相邻建(构)筑物半间距划定地块单元边界。5.4.3.3用地属性判读:遥感图像上表现为建(构)筑物的地块,参考规划资料判读,混合用途地块类别以建设用地规划所确定的主要用途为准,结合土地利用规划资料,判定建设用地具体类别属性。无规

16、划资料时,以实际建设的主要用途为准(附录 B.1)5.4.4变化信息提取结合基准影像、监测影像、城镇建设用地遥感解译成果,采用分类结果比较法,利用GIS软件平台,进行空间叠加分析,提取建设用地变化信息(附录B.2)。5.5外业调查5.5.1调查内容对内业不能准确判定全部信息的图斑开展外业调查。外业调查对解译图斑的边界、类别及变化信息进行核实,对影像未反映的城镇建设用地信息进行补充调查。5.5.2调查资料5.5.2.1调查底图制作以完整覆盖监测区的最新时相 DOM 为影像底图,图面内容包括:行政境界、监测图斑界线及编号注记与整饰等。5.5.2.2解译图斑属性表解译图斑属性表的基本内容包括:图斑编

17、号,中心点坐标,解译图斑类型、面积和影像时相等。5.5.3调查方法5.5.3.1准备工作开展外业调查前,应从人员组织、技术要求、调查资料与仪器设备等方面进行准备,并根据调查需求,进行现状调查和变化调查,采用现场核实、变化信息采集等方式开展调查工作。5.5.3.2实地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DB61/T 169620237a)根据遥感影像解译结果,核实解译图斑实际情况,包括包括土地利用类型、土地覆盖范围、建筑物类型和建筑物高度等;b)核实并对比解译图斑实际变化情况,包括变化前后地类和变化范围;c)填写外业调查记录表相应内容,修正与实地不一致图斑界线,补充监测时段内的遗漏图斑;d)实测用于精度评价

18、的图斑面积。5.5.4解译成果完善根据外业调查成果,修正、完善解译图斑和变化信息图斑边界、属性等内容。5.6成果检查包括影像数据处理成果检查、遥感解译成果检查和外业调查成果检查。5.7数据统计根据调查成果统计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和变化信息。6成果6.1文字成果6.1.1成果报告:内容包括工作区概况、工作完成情况、工作区城镇建设用地遥感监测成果、存在问题等,要求内容真实、文字通顺、主题突出、层次清晰、图文并茂、各章节观点统一协调。6.1.2成果属性表:包括城镇建设用地分类体系表、解译图斑属性表和变化监测图斑属性表。6.2图件成果成果图件包括城镇建设用地遥感解译图和城镇建设用地变化信息提取图。城镇建设

19、用地遥感解译图图件内容由遥感影像底图、解译图斑矢量、城镇空间规划边界矢量、行政边界矢量以及相关的图饰图例组成;城镇建设用地变化信息提取图图件内容由遥感影像底图、变化图斑矢量、城镇空间规划边界矢量、行政边界矢量以及相关的图饰图例组成。6.3元数据6.3.1影像数据文件类由原始影像数据和遥感数据处理DOM组成,数据格式xxx.IMG、xxx.Tiff。6.3.2文件类建设用地图斑、变化监测图斑、城镇发展区规划边界、行政矢量边界、相关土地规划矢量数据。6.3.3图表数据文件类城镇建设用地遥感解译图和城镇建设用地变化信息提取图,建设用地分类体系表、解译图斑属性表和变化监测图斑属性表。6.3.4外业调查

20、文件类调查验证底图、解译图斑属性表、调查验证取证照片。DB61/T 169620238附录A(规范性)技术方案编写提纲国土空间规划城镇建设用地遥感监测技术方案编写提纲参照如下:第一章 前言第一节 简要叙述项目来源、项目总体目标任务、年度工作任务、工作起止时间第二节 简述工作区自然地理概况第三节 以往工作程度第二章 工作区概况第一节 工作区国土空间规划概况第二节 工作区城镇建设用地概况第三章 技术路线与工作方法第一节 技术路线第二节 工作方法第三节 技术指标第四章 总体工作部署与年度工作方案第五章 预期成果第六章 组织管理及人员安排第七章 经费预算第八章 保障措施DB61/T 169620239

21、A A附录B(资料性)图斑属性表B.1解译图斑属性见表B.1表 B.1解译图斑属性表序号字段名称字段代码字段类型字段长度小数位数备注1序号XHChar102图斑编号TBBHChar103行政区名称XZQMCChar504行政区代码XZQDMChar105影像时相YXSXChar206图斑代码TBDMChar107图斑类型TBLXChar208中心点 X 坐标XZBDouble2029中心点 Y 坐标YZBDouble20210解译图斑面积JYTBMJDouble202单位:m211是否核查SFHCChar512实测图斑面积SCTBMJDouble202单位:m213备注BZChar100DB6

22、1/T 1696202310B.2变化监测图斑属性见表B.2表 B.2变化监测图斑属性表序号字段名称字段代码字段类型字段长度小数位数备注1序号XHChar102变化图斑编号TBBHChar103基准影像时相JZYXSXChar204监测影像时相JCYXSXChar205变化前图斑代码QTBDMChar106变化前图斑类型QTBLXChar207变化后图斑代码HTBDMChar108变化后图斑类型HTBLXChar209中心点 X 坐标XZBDouble20210中心点 Y 坐标YZBDouble20211图斑变化面积TBBHMJDouble202单位:m212是否核查SFHCChar513实测图斑变化面积SCTBBHMJDouble202单位:m214备注BZChar100_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业/农作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