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4宝葫芦的秘密知识梳理练习题2
《宝葫芦的秘密》考级试题
1、《宝葫芦的秘密》中,王葆是做什么的?( )
A. 幼儿园的小朋友 B. 画家 C. 少先队员 D. 科学家
2、宝葫芦是在哪儿出现的? ( )
A. 森林里 B. 山洞里 C. 河里 D. 路上
3、《宝葫芦的秘密》中,王葆得到宝葫芦后第一个愿望是( )
A. 变出房子 B. 变出鱼 C. 变出熏鱼 D. 变出卤蛋
4、《宝葫芦的秘密》中,郑小登是谁?( )
A. 王葆的好朋友B. 班级的组长 C. 班级的班长 D. 王葆的邻居
5、《宝葫芦的秘密》中,我们的生物学老师是( )
A. 王老师 B. 李老师 C. 张老师 D. 顾老师
6、王葆参加了什么小组?( )
A. 美术小组 B. 舞蹈小组 C. 书法小组 D. 科学小组
7、王葆对什么很感兴趣?( )
A. 植物 B. 鱼类 C. 画画 D. 音乐
8、什么鱼和王葆说话了?( )
A. 鲫鱼 B. 鲤鱼 C. 金鱼 D. 鲨鱼
9、王葆有哪些亲人?( )
A. 奶奶 爸爸 妈妈 B. 爷爷 爸爸 妈妈
C. 姐姐 爸爸 妈妈 D. 弟弟 爸爸 妈妈
10、王葆去找图书馆小组的同学借《科学画报》时,《科学画报》被谁借走了?( )
A. 苏鸣凤 B. 萧泯生 C. 姚俊 D. 郑小基
11、即使《科学画报》还回来,也轮不到王葆,因为已经有5个人预约了,第一个预约的是谁?( )
A. 苏鸣凤 B. 萧泯生 C. 姚俊 D. 郑小基
12、《宝葫芦的秘密》中,《科学画报》是谁捐给班级图书馆的?( )
A. 苏鸣凤 B. 王葆 C. 姚俊 D. 郑小基
13、借书人把《科学画报》还回来了,可是同学们却怎么找也找不到,它到哪儿去了?( )
A. 窗台上B. 校医室C. 王葆的书包里 D. 郑小基的书包里
14、姚俊和王葆下棋,姚俊的“马”突然不见了,怎么回事?( )
A. 掉到地上了B. 跑到王葆嘴里了C. 在姚俊的口袋里D.变没有了
15、王葆在路上撞见杨栓儿,杨栓儿认为王葆的各种好东西是怎么来的?( )
A. 宝葫芦变出来的 B. 王葆买的 C. 别人送的 D. 王葆偷的
16、王葆在电影院时播放的电影叫什么名字?( )
A. 黑猫警长 B. 葫芦兄弟 C. 花果山 D. 机器猫
17、王葆从电影院回到家时被什么东西给绊倒了?( )
A. 自行车 B. 凳子 C. 绳子 D. 玩具
18、王葆在电影院里落下了什么东西?( )
A. 游戏机 B. 书包 C. 铅笔盒 D. 望远镜和两本新书
19、王葆在电影院里碰到了那个人?( )
A. 老大姐 B. 老师 C. 爸爸 D. 妈妈
20、在数学考试时宝葫芦把谁的卷子变到了王葆手里?( )
A. 苏鸣风 B. 郑小凳 C. 杨拴 D. 萧泯生
21、刘先生是教王葆的什么老师?( )
A. 语文老师 B. 英语老师 C. 美术老师 D. 数学老师
22、王葆的班级和学校的哪个班级结成了友谊班?( )
A. 初三一班 B. 高一二班 C. 高二一班 D. 初二二班
23、宝葫芦变出来的东西实际上是哪里来的?( )
A. 变出来的 B. 买回来的 C. 和别人换的 D. 拿别人的
24、王葆对郑小登他们朗读的报告是谁写的?( )
A. 别人写的 B. 王葆写的 C. 老师写的 D. 爸爸写的
25、王葆知道了宝葫芦变的东西是从哪来的时候很生气,他把宝葫芦摔哪去了?( )
A. 树上 B. 石头上 C. 地上 D. 河里
26、宝葫芦一直呆在王葆身上的什么地方?( )
A. 兜儿里(口袋里) B. 肚子里 C. 头发里 D. 背上
27、王葆把宝葫芦劈开后里面有什么?( )
A. 一滩水 B. 什么也没有 C 葫芦种子 D. 一股烟雾
28、宝葫芦被劈碎后发生了什么事情?( )
A. 地震了 B. 起火了 C. 打雷了 D. 恢复原状了
29、宝葫芦被王葆用火烧了以后怎么了?( )
A. 烧坏了 B. 烧跑了 C. 烧黑了 D. 什么事情也没发生
30、宝葫芦想用什么方法让王葆出名?( )
A. 电视 B. 报纸 C. 钱 D. 一大堆奖状、锦标和奖章
31、宝葫芦想让王葆离开谁?( )
A. 同学 B. 老师 C. 爸妈 D. 所有认识的人
32、王葆打算今年暑假组织一个锻炼小组,一块去学什么?( )
A. 学画画 B. 学外语 C. 学唱歌 D. 学游泳
33、王葆在河边经历了一些事,想跑回家时被谁拽住了?( )
A. 宝葫芦 B. 老师 C. 杨拴儿 D. 郑小凳
34、王葆回到学校的教导处时谁也在哪里?( )
A. 爸爸和刘先生B. 妈妈和爸爸 C.杨拴儿和郑小凳D.奶奶和爸爸
35、在教导处刘先生让王葆坐下给王葆倒了一杯什么( )
A. 一杯雪碧 B. 一杯可乐 C. 一杯果汁 D. 一杯开水
36、宝葫芦变的那些东西最后多被搬到哪里去了?( )
A. 商店 B. 家里 C. 学校 D. 仓库
37、《宝葫芦的秘密》作者是谁?( )
A. 张天翼 B. 苏鸣凤 C. 姚俊 D. 郑小凳
38、同学们想逗金鱼说话,金鱼说了什么?( )
A. 说了你好B. 叫了大家的名字C. 没有说话 D. 说了大家好
39、王葆从梦中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躺在什么地方?( )
A. 草地上 B. 沙发上 C. 自己家的床上 D. 学校的桌子上
40、宝葫芦的故事是怎么回事?( )
A.王葆的一次经历 B.王葆的一场梦
C.王葆的一次旅游 D.王葆的一次实验
答案
C C B A B D B C A B A B C B D C A D A A D C D A D A B D D D D D C A D C A C C B
《宝葫芦的秘密》问答题
1、 王葆为什么想得到一只宝葫芦?
答:因为王葆从很小的时候起就听奶奶讲宝葫芦的故事。奶奶每次讲的故事都是不一样的,故事里的人有了宝葫芦都过上了好日子。所以王葆也想有只宝葫芦。
2、 王葆为什么离开科学小组?
答:因为王葆在绕线的时候,苏鸣凤老爱挑眼,一个劲地提意见。后来,王葆改作绞盘上的摇柄,苏鸣凤又说做成“之”字形了,大家笑话王葆,王葆很生气就离开了科学小组。
3、 王葆师怎样钓到宝葫芦的?
答:王葆一个人坐在河边柳树下钓鱼,一条鱼也没钓着。太阳快要落下去了,王宝听到了“咯咕噜”的声音。王葆越听越真,用钓钩钓上了宝葫芦。
4、 宝葫芦是怎样的一只葫芦?王葆得到宝葫芦时的心情怎样?
答:宝葫芦满身绿里透黄,像香蕉苹果那样的颜色。并不很大,兜儿里也装得下。要是放在书包里,那外面简直看不出来。宝葫芦很轻,稍微一晃动,里面就有核儿什么的“咕噜咕噜“地响。钓到宝葫芦,王葆又惊异又兴奋。
5、 王葆得到宝葫芦后,首先向宝葫芦要的是什么?王葆得到了吗?为什么?
答:王葆得到宝葫芦后,首先向宝葫芦要的是鱼。可是等了好长一段时间,桶里还是只有那一只老螺蛳。王葆很生气,以为宝葫芦一点也不灵,宝葫芦欺骗了他。宝葫芦要与王葆确定关系,要求王葆绝对保守秘密。
6、 当王葆真正成为宝葫芦的主人,宝葫芦成为王葆的宝贝时,王葆的心情怎样?找文中的语句说说。
答:当王葆真正成为宝葫芦的主人,宝葫芦成为王葆的宝贝时,王葆可高兴了。“哈,这可好了这可好了。我在地上打了一个滚。我多快活呀!又打了一个滚。我真恨不得跑去告诉奶奶,告诉妈妈和爸爸,说我得到了幸福,什么事都有了办法。我也恨不得跑去告诉我的同学们,告诉我们辅导员和班主任,说我将来要干什么就可以干什么,准有成就,不是当英雄就是当模范。这可一点儿也不是夸大,也不是吹牛,我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可是我不能对任何人泄漏一个字。我得保密。可是我又有满肚子的高兴,关也关不住地要迸出来。我没有办法。我只好嘴里大声唱着——说也不好意思,我简直成了一个小娃娃了,不过好在没人瞧见——又打了两个滚。可还是感觉到不够劲。我于是把腰弯着,把头顶着地,叭哒翻了一个筋斗。”
《宝葫芦的秘密》考级试题
1、《宝葫芦的秘密》中,王葆是做什么的?( C )
A. 幼儿园的小朋友 B. 画家 C. 少先队员 D. 科学家
2、宝葫芦是在哪儿出现的? ( C )
A. 森林里 B. 山洞里 C. 河里 D. 路上
3、《宝葫芦的秘密》中,王葆得到宝葫芦后第一个愿望是( B )
A. 变出房子 B. 变出鱼 C. 变出熏鱼 D. 变出卤蛋
4、《宝葫芦的秘密》中,郑小登是谁?( A )
A. 王葆的好朋友 B. 班级的组长 C. 班级的班长 D. 王葆的邻居
5、《宝葫芦的秘密》中,我们的生物学老师是( B )
A. 王老师 B. 李老师 C. 张老师 D. 顾老师
6、王葆参加了什么小组?( D )
A. 美术小组 B. 舞蹈小组 C. 书法小组 D. 科学小组
7、王葆对什么很感兴趣?( B )
A. 植物 B. 鱼类 C. 画画 D. 音乐
8、什么鱼和王葆说话了?( C )
A. 鲫鱼 B. 鲤鱼 C. 金鱼 D. 鲨鱼
9、王葆有哪些亲人?( A )
A. 奶奶 爸爸 妈妈 B. 爷爷 爸爸 妈妈 C. 姐姐 爸爸 妈妈
D. 弟弟 爸爸 妈妈
10、王葆去找图书馆小组的同学借《科学画报》时,《科学画报》被谁借走了?( B )
A. 苏鸣凤 B. 萧泯生 C. 姚俊 D. 郑小基
11、即使《科学画报》还回来,也轮不到王葆,因为已经有5个人预约了,第一个预约的是谁?( A )
A. 苏鸣凤 B. 萧泯生 C. 姚俊 D. 郑小基
12、《宝葫芦的秘密》中,《科学画报》是谁捐给班级图书馆的?( B )
A. 苏鸣凤 B. 王葆 C. 姚俊 D. 郑小基
13、借书人把《科学画报》还回来了,可是同学们却怎么找也找不到,它到哪儿去了?( C )
A. 窗台上 B. 校医室 C. 王葆的书包里 D. 郑小基的书包里
14、姚俊和王葆下棋,姚俊的“马”突然不见了,怎么回事?( B )
A. 掉到地上了 B. 跑到王葆嘴里了 C. 在姚俊的口袋里 D. 变没有了
15、王葆在路上撞见杨栓儿,杨栓儿认为王葆的各种好东西是怎么来的?( D )
A. 宝葫芦变出来的 B. 王葆买的 C. 别人送的 D. 王葆偷的
16、王葆在电影院时播放的电影叫什么名字?( C )
A. 黑猫警长 B. 葫芦兄弟 C. 花果山 D. 机器猫
17、王葆从电影院回到家时被什么东西给绊倒了?( A )
A. 自行车 B. 凳子 C. 绳子 D. 玩具
18、王葆在电影院里落下了什么东西?( D )
A. 游戏机 B. 书包 C. 铅笔盒 D. 望远镜和两本新书
19、王葆在电影院里碰到了那个人?( A )
A. 老大姐 B. 老师 C. 爸爸 D. 妈妈
20、在数学考试时宝葫芦把谁的卷子变到了王葆手里?( A )
A. 苏鸣风 B. 郑小凳 C. 杨拴 D. 萧泯生
21、刘先生是教王葆的什么老师?( D )
A. 语文老师 B. 英语老师 C. 美术老师 D. 数学老师
22、王葆的班级和学校的哪个班级结成了友谊班?( C )
A. 初三一班 B. 高一二班 C. 高二一班 D. 初二二班
23、宝葫芦变出来的东西实际上是哪里来的?( D )
A. 变出来的 B. 买回来的 C. 和别人换的 D. 拿别人的
24、王葆对郑小登他们朗读的报告是谁写的?( A )
A. 别人写的 B. 王葆写的 C. 老师写的 D. 爸爸写的
25、王葆知道了宝葫芦变的东西是从哪来的时候很生气,他把宝葫芦摔哪去了?( D ) A. 树上 B. 石头上 C. 地上 D. 河里
26、宝葫芦一直呆在王葆身上的什么地方?( A )
A. 兜儿里(口袋里) B. 肚子里 C. 头发里 D. 背上
27、王葆把宝葫芦劈开后里面有什么?( B )
A. 一滩水 B. 什么也没有 C 葫芦种子 D. 一股烟雾
28、宝葫芦被劈碎后发生了什么事情?( D )
A. 地震了 B. 起火了 C. 打雷了 D. 恢复原状了
29、宝葫芦被王葆用火烧了以后怎么了?( D )
A. 烧坏了 B. 烧跑了 C. 烧黑了 D. 什么事情也没发生
30、宝葫芦想用什么方法让王葆出名?( D )
A. 电视 B. 报纸 C. 钱 D. 一大堆奖状、锦标和奖章
31、宝葫芦想让王葆离开谁?( D )
A. 同学 B. 老师 C. 爸妈 D. 所有认识的人
32、王葆打算今年暑假组织一个锻炼小组,一块去学什么?( D )
A. 学画画 B. 学外语 C. 学唱歌 D. 学游泳
33、王葆在河边经历了一些事,想跑回家时被谁拽住了?( C )
A. 宝葫芦 B. 老师 C. 杨拴儿 D. 郑小凳
34、王葆回到学校的教导处时谁也在哪里?( A )
A. 爸爸和刘先生 B. 妈妈和爸爸 C. 杨拴儿和郑小凳 D. 奶奶和爸爸
35、在教导处刘先生让王葆坐下给王葆倒了一杯什么( D )
A. 一杯雪碧 B. 一杯可乐 C. 一杯果汁 D. 一杯开水
36、宝葫芦变的那些东西最后多被搬到哪里去了?( C )
A. 商店 B. 家里 C. 学校 D. 仓库
37、《宝葫芦的秘密》作者是谁?( A )
A. 张天翼 B. 苏鸣凤 C. 姚俊 D. 郑小凳
38、同学们想逗金鱼说话,金鱼说了什么?( C )
A. 说了你好 B. 叫了大家的名字 C. 没有说话 D. 说了大家好
39、王葆从梦中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躺在什么地方?( C )
A. 草地上 B. 沙发上 C. 自己家的床上 D. 学校的桌子上
40、宝葫芦的故事是怎么回事?( B )
A. 王葆的一次经历 B. 王葆的一场梦 C. 王葆的一次旅游
D. 王葆的一次实验
《宝葫芦的秘密》读后感
我从小爱听妈妈给我讲故事,今年暑假妈妈给我买了《宝葫芦的秘密》,我认识了一个同样爱听故事的新朋友——王葆。
王葆非常喜欢听奶奶讲宝葫芦的故事,这个宝葫芦非常神秘,王葆多想自己拥有这个宝葫芦。有一天,王葆在钓鱼的时候,意外的钓到了一个梦寐以求的宝葫芦,它帮助王葆钓鱼、变成飞机模型、完成回家作业,甚至在考试的时候他做不出考题,它也会帮他变出一张答案正确的卷子,他只要填上他的姓名,就可以了……在宝葫芦的帮助下,王葆在学校的表现突飞猛进,让同学们大为诧异,他的生活仿佛一下子变得那么完美。可是,这份完美并没有延续,王葆渐渐发现宝葫芦原来不分青红皂白,只会盲目服从,因此屡次让王葆哭笑不得,他发现,要什么就有什么是不会给自己带来幸福和快乐的,只有无聊和苦恼。最后,王葆把宝葫芦的秘密揭开了,他扔掉了宝葫芦。
开始看这个故事的时候,我也像王葆一样,多想拥有一个宝葫芦,每天可以不愁吃喝,想要的东西可以信手拈来,所有的事情都由它来做,我就高枕无忧了。可是当我看完这本书,这些想法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劳而获的幸福不是真正的幸福,只有用自己的劳动换来的东西才会带来更多的快乐。比如,我在做习题的时候,如果老师或家长直接告诉我答案,往往印象不深刻,下次遇到还是“蛤蟆跳井——不懂”;可是如果是通过自己的认真思考得到出的答案,印象就十分深刻,下次遇到就驾轻就熟。
是啊,其实我们自己就是一个宝葫芦。我们在生活中要多付出、多实践,积累更多的生活经验;在学习上要多思考、多探索,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我们相信,只要我们用勤劳的双手和充满智慧的大脑去创造,我们这个宝葫芦就会发光,产生神奇的作用!
(探究)如图①,∠AFH和∠CHF的平分线交于点O,EG经过点O且平行于FH,分别与AB、CD交于点E、G.
(1)若∠AFH=60°,∠CHF=50°,则∠EOF=_____度,∠FOH=_____度.
(2)若∠AFH+∠CHF=100°,求∠FOH的度数.
(拓展)如图②,∠AFH和∠CHI的平分线交于点O,EG经过点O且平行于FH,分别与AB、CD交于点E、G.若∠AFH+∠CHF=α,直接写出∠FOH的度数.(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答案】【探究】(1)30,125;(2)∠FOH=130°;【拓展】∠FOH=90°﹣α.
【解析】
【分析】
(1)先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OFH,∠FHO 的度数,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FOH的度数;
(2)先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OFH+∠FHO 的度数,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FOH的度数;
(拓展) 先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OFH=∠AFH,∠OHI=∠CHI=(180°-∠CHF),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得∠FOH=∠OHI﹣∠OFH即可.
【详解】
探究
(1)∵∠AFH=60°,OF平分∠AFH,
∴∠OFH=30°,
又∵EG∥FH,
∴∠EOF=∠OFH=30°;
∵∠CHF=50°,OH平分∠CHF,
∴∠FHO=25°,
∴△FOH中,∠FOH=180°﹣∠OFH﹣∠OHF=125°;
故答案为30,125;
(2)∵FO平分∠AFH,HO平分∠CHF,
∴∠OFH=∠AFH,∠OHF=∠CHF.
∵∠AFH+∠CHF=100°,
∴∠OFH+∠OHF=(∠AFH+∠CHF)=×100°=50°.
∵EG∥FH,
∴∠EOF=∠OFH,∠GOH=∠OHF.
∴∠EOF+∠GOH=∠OFH+∠OHF=50°.
∵∠EOF+∠GOH+∠FOH=180°,
∴∠FOH=180°﹣(∠EOF+∠GOH )=180°﹣50°=130°.
拓展∵∠AFH和∠CHI的平分线交于点O,
∴∠OFH=∠AFH,∠OHI=∠CHI,
∴∠FOH=∠OHI﹣∠OFH
=(∠CHI﹣∠AFH)
=(180°﹣∠CHF﹣∠AFH)
=(180°﹣α)
=90°﹣α.
【点睛】
本题考查角平分线的定义、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平行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应用.
如图,已知,,的倍比的大,求,的度数.
【答案】
【解析】
【分析】
过C作 ,则,设 , ,
依据 ,∠D的2倍比∠B的大,即可得到,的度数.
【详解】
解:如图,过C作 ,则,
,
,
设 ,,则
解得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长江汛期即将来临,防汛指挥部在一危险地带两岸各安置了一探照灯,便于夜间查看江水及两岸河堤的情况。如图1,灯A射线自AM顺时针旋转至AN便立即回转,灯B射线自BP顺时针旋转至BQ便立即回转,两灯不停交叉照射巡视。若灯A转动的速度是a°/秒,灯B转动的速度是b°/秒,且a、b满足|a-3|+(a+b-4)2 = 0。假定这一带长江两岸河堤是平行的,即PQ//MN,且∠BAN= 45°
(1) 求a、b的值。
(2) 若灯B射线先转动20秒,灯A射线才开始转动,在灯B射线到达BQ之前,A灯转动几秒,两灯的光速互相平行?
(3) 如图2,两灯同时转动,在灯A射线到达AN之前,若射出的光速交于点C,过C作CD⊥AC交PQ于点D,则在转动过程中∠BAC与∠BCD的数量关系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请求出其数量关系;若改变,请求出其取值范围.
【答案】(1)a=3,b=1 (2)10s或85s (3)不变,2∠BAC=3∠BCD
【解析】
【分析】
(1)根据|a-3b|+(a+b-4)2=0即可得到a-3b=0,且a+b-4=0,就可求得a、b的值.
(2)设A灯转动x秒,两灯的光束互相平行,需要分两种情况讨论:①在灯A射线转到AN之前,②在灯A射线转到AN之后,分别求出t值即可.
(3)设灯A射线转动时间为t秒,根据∠BAC=45°-(180°-3t)=3t-135°,∠BCD=90°-∠BCA=90°-(180°-2t)=2t-90°,可得到∠BAC与∠BCD的数量关系始终是2∠BAC=3∠BCD.
【详解】
(1)∵a、b满足|a-3b|+(a+b-4)2=0,
∴a-3b=0,且a+b-4=0,
∴a=3,b=1;
(2)设A灯转动t秒,两灯的光束互相平行,
①在灯A射线转到AN之前,
3t=(20+t)×1,
解得t=10;
②在灯A射线转到AN之后,在AM之前,
3t-3×60+(20+t)×1=180°,
解得t=85;
③在灯A射线再一次转到AM之后,
3t-360°=t+20
解得t=190,
∵190>160舍去,
综上所述,当t=10秒或85秒时,两灯的光束互相平行
(3)∠BAC与∠BCD的数量关系是不发生变化.
设灯A射线转动时间为t秒,
∵∠CAN=180°-3t,
∴∠BAC=45°-(180°-3t)=3t-135°,
又∵PQ∥MN,
∴∠BCA=∠CBD+∠CAN=t+180°-3t=180°-2t,
而∠ACD=90°,
∴∠BCD=90°-∠BCA=90°-(180°-2t)=2t-90°,
∴∠BAC:∠BCD=3:2,
即2∠BAC=3∠BCD.
【点睛】
本题考查了绝对值和平方的非负性,平行线的性质,本题的解题关系是找到分类讨论的依据来进行解题.
请你经过点A作一条直线使五边形化为与之面积相等的四边形。
【答案】作图见解析
【解析】
【分析】
连接AD,过点E作EF∥AD交CD的延长线于F,连接AF,此时,进而得到,可得,则直线AF为所求直线.
【详解】
连接AD,过点E作EF∥AD交CD的延长线于F,连接AF,此时,直线AF为所求直线.
理由:∵AD∥EF,
∴,
∴,
即,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间距离,根据图形正确作出平行线是解题的关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为了引导同学们做好人生规划,明确大学求学方向,某高中“追梦”社团举行了一次以“我心中的高校”为主题的畅想会。会上,下面几所高校的校训引起大家的关注:
南开大学:允公允能,日新月异
湖南大学:实事求是,敢为人先
山东大学:气有浩然,学无止境
南京大学:诚朴雄伟,励学敦行
集美大学:诚以待人,毅以处事
南昌大学:格物致新,厚德泽人
请从中选择两三则校训,写一篇文章,向知心朋友谈谈你的人生规划和价值追求。
要求:选好校训,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实事求是,不做假账
说到我的大学梦,我想考国家会计学院,志愿是想当一个优秀的会计师。可是当一个优秀的会计师谈何容易。我想首先要做到不做假账。当今社会,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做假账已经成了一个公开的秘密。收支不对称了,做假账;花了不该花的,做假账;报了不该报销的,做假账;没有完成任务指标的,做假账……总之,“账”是为人服务的,会计是听领导指挥的,为了“工作需要”,为了“大局”,什么样的“账”都可以做出来。
当年总理视察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时,曾亲笔为该校题写了校训:不做假账。真是不题则已,一题惊人。“不做假账”它是会计职业道德,是对会计工作者最基本的要求。即使是不做会计的人也知道,做账理应真实,客观,不能做假,更何况是国家会计学院的高材生?“不做假账”或“如实记账”之类的基本常识,就像“1+1=2”一样不必在大学课堂上提起。
不禁想起中国人民大学的校训 “实事求是”来,“实事求是”一词出于《汉书河间献王刘德》,文中说刘德“修古好学,实事求是”。后来唐代学者颜师古将“实事求是”一词解释为“务得事务,每求真是也”,即把它引申为一种值得提倡的务实求真的学风。毛泽东曾在《改造该们的学习》中作过这样的论述:“‘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些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大家去研究。”
我想作为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变化与时俱进表现在价值认识、价值目标、价值实现途径和价值评定方式等方面 ,其根本原因是时代变化的影响。时代要求当代大学生多做贡献,确立崇高的人生价值目标,与时俱进。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和社会的需要,我们必须做到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调整好心态,想清楚自己来到大学校园的目的是什么,那就是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大脑,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祖国建设者和对社会、家人有用的人。所以我立志做一个不做假账,实事求是的会计师。
不做假账。四个字,既是专业要求,也是道德要求,更是法律要求。我们上大学不是为了向家人和社会来索取和享乐,而是为了我们每个人自己的将来而来奋斗的,我们要用大学里的书本来丰富我们的人生,用智慧的大脑来体现我们的人生价值观。我们大学生应该做到实事求是,要敢于面对现实、面对自己。我们现在要认认真真的做好自己的本职,摆正自己的位置,我们是大学生,我们该做什么,相信每一位同学的心里都很明白。注重自身素质的修养锻炼,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既需要有排除客观阻力的胆略和气魄,更需要有战胜主观上私心杂念的力量源泉。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人才,我们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不做假账。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写作能力。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要求明确,往往限定了写作范围和对象,暗示了文体——议论文。但任务驱动型作文也有一定的开放性,具体到每位考生又必须明确,应该选择自己赞成或社会主流价值观认同有观点,选择自己有素材积累、和感触的观点来写。本篇作文立意时,抓住材料内容,筛选立意关键句“请从中选择两三则校训,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向知心朋友谈谈你的人生规划和价值追求” 。首先筛选校训,然后找到其中关联,然后以和朋友谈心的方式,阐述自己的人生规划和价值追求。材料中的六个校训,“气有浩然,学无止境”“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厚德博学,敬业乐群”共同点是“努力”和“高尚的德行”;“实事求是”“求是创新”“不做假账”共同点都是“求实”;“敬业乐群”“不做假账”共同点都是“敬业”。考生可以自由选择,从“人生规划和价值追求”角度找共同点立意。
参考立意:
1、努力奋斗,既要自强,又要厚德
2、严谨求实,方能站稳人生的脚跟
3、爱岗敬业,打造人生基石
4、端正价值观,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可用素材
1、“人总是为了寻找生命的光,而踏上漫漫长路。”而我愿于人生汹涌江河之间,以德与正气为船,以自强求学为帆,跃然江河。寻那红日初升,光芒喷涌,浩然正气;寻那桃花灼灼,落英夹岸。这人生必也是优美恬静,芳香醉人。
2、厚德为骨,自强为风,风骨之间,方显人生本色。正如中国科学家摇篮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殷殷教诲,正如深植齐鲁大地文明沃土的山东大学“气有造然,学无止境”的润物无声,它们皆以长着的淳朴厚重晓谕你我,人生之树,道德正气为根,方有风
月难摧。
3、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学习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之一。龙应台曾说:"我们能说水中的浮萍是漂泊的,但我们不能说水中的鱼是漂泊的。"因为一条鱼是有思想的,而学习,能让我们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唯有学习,能让我们登上更高的平台,更完美地规划人生。
4、实事求是是成功之路上不可缺少的价值追求之一。无论一个人有多么聪慧的头脑,若想成功,定需实事求是。王羲之的行书众人皆知,笔若游龙,行云流水。他的书法成就并非一日而蹴,而是幼年时的不断练习,一笔一划,实事求是,才能有所成就。古至今日,每个练得一手好字的人的辛勤都融于笔墨纸砚。一笔一画落到实处,做学问何尝不是这样?三年时光,实事求是也成了我的人生规划,一步一步踏实进发,终能化作块块基石,铺垫追梦之路。高中三年乃至往后余生,在事业学习上都砥砺奋进。
参考结构:
开头说自己的梦想是当会计,接着反思当前社会“做假账”的不正常现象。接着用总理在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的题名“不做假帐”引出观点,并简单分析,这是一个会计应有的基本道德。引出中国人民大学的校训 “实事求是”,分析“实事求是”一词的由来,引用毛主席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的话加以证明。接着分析大学生的时代使命,树立“不做假帐”的志向。再次阐述“不做假帐”对当代大学生的意义。最后重申观点:实事求是,不做假账。
点睛: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本题所给材料是一种社会现象,写作时要联系现实进行思考立意。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现在的青年最要紧的是“行”,不是“言”。(鲁迅)
②青年最要紧的精神,是要与命运奋斗。(恽代英)
③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习近平)
2019年5月4日是五四运动一百周年纪念日,学校举行盛大的纪念活动,作为杰出的青年学生代表,你应邀在大会上发言。请写一篇演讲稿,回望历史,缅怀先贤,着眼未来,表达心声,展现当代青年的风采。要求:①恰当引用三句名言。②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发扬五四精神,放飞青春梦想
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是五四运动一百周年纪念日,我们在此隆重地纪念“五四”爱国运动。很荣幸能够作为学生代表在这里发言,谢谢大家给我的这次机会!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发扬五四精神,放飞青春梦想》。
一百年前的今天,在北京,在中国,一大批光明磊落,勇敢明智的爱国青年冲破了黑暗的枷锁,他们置生死毁誉于度外,为挽救民族危亡抱定了生死以之的决心,弥天碧血染京华,千古青史垂鸿烈,誓以血肉之躯荐于轩辕之下!这辉煌的青春在我们心中铭刻,英烈的赤诚和热忱如怒海扬波,我们为之动容,为之高歌!这段历史虽已经远去,长城的风烟散尽,昆明湖依然宁静,可是风中劲草仍存,岭上梅花尚在,让我们侧耳倾听,那青春的弦歌并没有远去,英雄们身化为高傲的星辰,列布于历史的苍穹之上!
五四运动,是由北京大学的青年学生率先组织发起的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也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不仅启动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成为中国近现代历史的重要转折点,还促成了中国人民爱国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形成了以具有新时代特征的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的“五四”精神。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壮士断腕,血染战场,在积贫积弱的近代中国,在光明和黑暗殊死搏斗的疆场,中国大学也成为坚强的堡垒,民主和科学的旗帜漫卷西风高高飘扬。因此,才有了内迁山城,坚韧办学的“南方之强”,才有了弦歌八载,刚毅艰卓的联大精神,有了“不从纸上逞空谈,愿实地把中华改造”的校歌……
一个时代的青年有一个时代青年的责任,今天的我们虽然不必再为拯救民族危亡而奋战,但是一个新的历史使命又摆在了我们面前,那就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我们要勇敢地担起属于我们的责任。由此我想起了习主席说过的话: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立志做大事:就是让生命在为人民服务的崇高事业中闪光。在社会主义时代,只有将“小我”融入“大我”之中,才是真正的立志做大事。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一个精神上“缺钙”的人,是不可能承担时代所赋予的历史重任的。一个人的理想只有同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相结合才有价值,一个人的信念追求只有同社会的需要和人民的利益相一致才有意义。
有了做大事的志向还不够,还要去“做”。鲁迅先生说:现在的青年最要紧的是“行”,不是“言”。是啊,老子也曾说:“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不从小事做起,就干不成大事,把看似平凡的小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把看似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由小到大、由易到难是事业成功的必然规律。成就大事业的人没有一个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人。
天上雄鹰以蓝天为家,河里的鱼以江河为故乡,胸怀祖国,离家的孩子不会孤独。值此值此五四运动一百周年纪念之际,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不屈不挠、忧国忧民、敢于奉献、敢于斗争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朝气蓬勃,体魄康强,举止端正,精神活泼,人格健全,为祖国和人民多做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说得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青年是祖国和民族的未来,担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同学们,让我们只有立志做大事、做公仆、做奉献,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放飞青春的梦想,彰显人生的价值!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写作能力。这是一道典型的情境代入型材料作文。考生写作时要注意:
第一,这是一篇演讲稿,要有演讲稿基本的格式,比如,称呼: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问候语:早上好;开场白:今天是五四运动一百周年纪念日,我们在这里举行盛大的集会……结束语: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第二,要理解三则名言的涵义并恰当引用。鲁迅的话意在告诫青年不要空谈,要实干;恽代英的话意在鼓励青年要勇于抗争,勇于奋斗,不要局限于现实与命运,要用精神战胜物质;习近平的话意在引导青年树
展开阅读全文